唐青放下手中的碗筷,板着脸看向小家伙,“你吃还是不吃?”

小家伙撅着嘴,眼里噙着泪水,泪眼汪汪的看着唐青,也不说话。

唐青心中更是烦闷,哗的收掉小家伙面前的碗筷,道:“不吃就算了,我看你要倔到什么时候。”

小家伙呜哇一声从板凳上跳了下来,跑回了房间里面。

唐青叹了口气,无奈的回到饭桌面前,端起碗筷默默的吃了起来。一旁的秀白看不下去了,劝道:“姐,小宝也是因为送走了小熊心里难受。我们多哄哄总会好的,这样不吃饭对他身体也不好。”

唐青哼了一声,“不吃就算了,总惯着他没好处的。我看他能逞强到几时。”

秀白也不再说话,扒完了饭端着小宝的碗筷,又替他夹了菜,跟着进到了房间里面。唐青也没阻拦,吃好饭,收拾了桌上的碗筷,又烧了热水,把身上擦了遍才回到房间。

秀白已经不在了,碗筷放在一旁的破桌子上面,碗里的饭菜一口都没动,小家伙窝在被褥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似乎睡着了。

唐青把小家伙的碗筷端回厨房,又转身回了房间,轻轻的掀开被褥躺了进去。她似乎听见小家伙轻声嘟囔了一句,“娘,坏..坏..”

把小宝搂在坏中,唐青在小家伙的额头上亲了一口,闭目休息了。

睡到夜半时分,唐青似乎总听见外面传来挠门的声音,一阵阵的。怀中的小宝也辗转反侧,最后扯了扯唐青的衣角,小声的道:“娘,外头有声音。”

唐青嘘了一声,胆战心惊的听着外面的挠门声,小声道:“小宝小声些,你在屋里好好待着,娘出门瞧瞧。”莫不是什么毛贼不成?

小宝点了点头,瞪眼看着黑暗中的娘亲穿衣,穿鞋,走出房门。

来到院落里,外面的挠门声更加清晰了,连秀白也打开了房门,就着头顶上空的一轮明月,唐青瞧见秀白脸上诧异的表情。

第 16 章

“姐..”秀白轻叫出声,小声道:“外面不会有贼吧?”大坑口也算是民风朴实,他在这里住了十几年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事。

唐青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哪有这么笨的贼?不直接翻墙进来,在外面挠什么门啊。

外面的动静在听见秀白的声音后就停住了,唐青抓起墙角的一根木棒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轻轻推开木门上的插锁,木门吱呀一声,被她快速拉开了。

门外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对面那座大山黑乎乎的庞大的阴影。脚下传来柔软的触碰感,唐青低下头,一个小小的黑影落入她的眼帘。

是小黄!她和秀白同时怔住了。

小黄竟然自己找回来了,唐青和秀白对视一眼,颇为无奈。

“娘,娘..”小宝的声音从房间里面传了出来。脚下的小熊在听见小宝的声音后,哧溜一下溜了进去,跑进了小宝的房间里面。紧跟着外面的两人就听见小宝惊喜的叫声,“娘,娘,是小黄,小黄回家了。”

唐青无奈的扯了扯嘴角,冲着秀白道:“既然如此,就这样吧,秀白你先回去休息吧。”

秀白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了房间里。

唐青也跟着回了房间,小宝已经跳到了床下,正在跟小黄嬉闹。唐青只得道:“好了,小宝,先睡觉,明天再和小黄玩。”

小宝抬头,透过木窗缝隙投射下来的月光,唐青瞧见小家伙亮晶晶的双眼。

“娘,是不是不会在送走小黄了?”

唐青嘴里发苦,笑道:“自然不会在送走了。”它都能自己找回来了,在送走还有什么用,倒不如留下来算了。

小宝听了娘亲的保证,这才心满意足的上床休息了,“娘,你真好..”

唐青苦笑,把小黄抱到了外面的房檐下,道:“好了,你先待这里吧,等明天再帮你弄个窝。”

这一夜唐青睡的不安稳极了,因为家里又多了一位,还是个大胃口的家伙,以后家里的担子又重了。

————————

第二日一出门,唐青就瞧见蹲坐在房门口的小黄,正仰着头看着她。身后是小宝悉悉索索穿衣的声音。

唐青绕过小黄,进到厨房做饭,煎药。

小黄如今还小,饭量到也不大,只是再过两个月,它的饭量至少要增加几倍。唐青是绝对养不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以后自己出去寻食。唐青望着灶台里的火苗,叹了口气,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吃罢了早饭,小宝也喝了药,唐青打算继续出去做摇铃郎中,嘱咐秀白道:“秀白,等会你有时间的话,在前院弄个栅栏,把这些鸡崽都围进去,另外再在后院的角落搭建个草棚子。”

如今小鸡仔们都长大了许多,后院种了蔬菜,怕它们到处乱啄,只能弄个单独的栅栏把它们关起来,至于后院的草棚子自然是给小黄搭建的。她可不敢让小黄待在前院,主要是怕吓着别人了。

“行,姐,你就别担心了,家里有我。”

唐青点了点头,背着木箱子出门了,小宝正和一旁的小黄玩的起劲。

这附近的村子唐青前几天都去过了,这次唐青打算去京城里面的北巷。北巷里面住的多是一些贫民百姓,有个小病小痛什么的也不会专门去请郎中,她也只不过去帮忙看诊,收个几文钱的看诊费而已,病人可以自己去大药堂里面抓药。这样下来可以替病人省下几十文钱的看诊费用。

从大坑口村子走到京城的北巷至少也需要一个时辰,唐青半路上遇见了那牛氏的男人周大山。就是上次下死胎的那妇人的男人。

“唐家小嫂子,你这是要去那里啊?”周大山笑眯眯的跟唐青打着招呼。以前他也不喜唐青,在他们这小村子里一直认为女人只有不守妇道才会被休,在加上那尤氏整天在村子里说三道四的,他们整个村子的人对唐青的印象就更加不好了。不过,自从上次她救了自己的婆娘,他们一家子对这被休的女人有了很大的改观。

唐青笑道:“是周大哥啊,我准备去京城里面转转,走街串巷,替人看看病啥的。”

周大山扯了扯绳子,停下了牛车,笑道:“真是巧了,我今个也是去京城的,小嫂子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上来坐一程吧。”

唐青连忙道谢,坐了上去。

牛车倒是快了许多,没多久,两人就进了京城里面。唐青在市集跟周大山分开了。

唐青又走了半个钟头才来到北巷,北巷的房子多数都是低矮瓦房,一排排的。小小的四合院落,东西北三面各有几件厢房,南面是堵泥墙外加个木大门。富裕一些的人家房屋多数都翻新过,穷苦些的百姓房屋都有些破旧了。

唐青背着木箱子,手上举着旗帜,从一户户的门前走了过去,也不出声。多数人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的,瞧见唐青走过,露出好奇的神色。

唐青转了半天,才有个四十来岁的婶子把她叫住了,“哎,你是大夫吧?我这几日有些不舒服,你能不能来帮我瞧瞧?”

唐青忙跟着这婶子进到院落里面,院落里面很干净,靠近墙角的地方有口水井,院落正中央的地面上铺着块竹席子,上面晒着一些咸萝卜。

“大婶,您那里不舒服?”唐青瞧着这婶子的面色,应该是没睡好,经常头疼,失眠。

大婶揉了揉疼痛不已的额头,道:“就是经常头疼,晚上不容易睡着,白天又没什么精神,连活计都做不了。姑娘你可要帮我瞧瞧,今天正好出去请大夫,没想到出门就碰到你了。”

唐青笑眯眯的替这婶子把了脉,又让她张开嘴巴查看了下,笑道:“大婶,我替您扎几针,在去抓些药就没事了。”

唐青从木箱子中取出银针,替婶子扎了几针,又写了张药方给这大婶,“大婶,这药方您直接拿去药堂抓药就成了,煎服,每天晚饭前喝下就行了,要连服七天的药。”

那大婶接过药方,面容上露出丝疑惑,“姑娘,你这药方..”

还不等大婶说完,唐青已经笑道:“婶子若是不信我的医术的话,可以去药堂问问这些药材有什么用。诊费的话,不急,我这几天都会过来,婶子可以等病情好些了在给也成。”

大婶点了点头,同意了。

唐青倒也不怕遇上骗子,主要是这时代的人都还是很朴实的,极品的是少数。为了几文钱被人戳脊梁骨,这事傻子才干的出来。

北巷还是挺大的,唐青走了大半天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倒也看了好几个病人,有几个病人直接给了诊费,另外几个过几天才给。今天差不多赚了一百多文钱的诊费。

唐青瞧了下天色,差不多末时了,抬脚朝着东边的集市走了去。

来到集市后,唐青吃了碗素面,三文钱。加上身上带了一两银子,这里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吃了面,又去杂货铺子买了些干海带,芝麻,海带比较贵些,芝麻到算是挺贫价的。各种豆类她也买了些,红豆,黑豆,黄豆,又去买了些红枣和小米。核桃他没舍得买,太贵了。这些东西她买够了一个月的分量,其实也没多少,小米十斤,豆子一共二十来斤,红枣两斤。差不多八百多文钱。

接着她又去猪肉摊子买了两根大骨,大骨上的肉已经被剃干净了。这大骨还是挺便宜的,两文钱一根。瞧着大肠也挺便宜,她也买了几斤,这些统共才用去了十五文钱。最后又去给小宝买了一包桂花糕。

等买了东西,回到大坑口村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秀白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正站在门口张望,瞧见村口的唐青,立刻迎了上去,“姐,你咋买了这多东西?怎么还买这多豆子?”

唐青笑道:“自然是改善咱家的生活水平。”

秀白嘟囔,“改善生活不是应该买肉吗?这大骨只能煮个汤,肥肠腥味大..”

两人回到了房间,唐青把那包桂花糕给了小家伙,小家伙欢天喜地的接了过去。唐青心里有些发酸,小家伙才生下来的时候也过了一年的苦日子,随后的三年都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突然过上这种日子,他不仅没有不喜,还经常安慰她这个做娘的。

“姐,先吃饭吧,这些东西,明天再处理好了。”

吃了晚饭,唐青把家里煎药用的炉子燃了起来,又把墙角的瓦罐洗了个,抓了三把小米,三种豆子一样一把,又丢了几颗红枣进去,又把炉子的火关到了最小,这才用热水洗了身子,泡了脚睡觉去了。

小家伙正在床头吃着自己的桂花糕,瞧见唐青进来,急忙爬了起来,抓起一块桂花糕塞到了唐青的嘴里,笑道:“娘,您也吃,好甜。”

第 17 章

唐青笑眯眯的吃了下去,笑道:“恩,好甜,小宝吃吧。”这桂花糕的味道还不错,就是有些太甜了。

小家伙却吭哧吭哧的把桂花糕包了起来,藏到了床底的小木箱里面,“要留起来,明天和娘,舅舅一起吃。”

唐青笑眯眯的把小家伙抱在了怀中,笑道:“好,那小宝赶紧乖乖的睡觉,明天起来给小宝熬汤喝。”

小家伙重重的点了下头,爬到被窝里面,窝在了唐青的怀中。唐青也闭上了眼睛。小家伙在她怀中辗转反侧的睡不着,唐青闷声道:“小宝,怎么了?”

小家伙不吭声,过了良久,这才瓮声瓮气的说,“娘,我想爹爹了。”

唐青身子一怔,叹了口气。对于阮之连,她没有一丝的感情,毕竟她不是真的唐青,真正的唐青是很爱阮之连的,甚至在知道阮之连喜欢上陈霞淑的时候自杀过,只是被救了下来。她的印象中,阮之连和公公婆婆对小家伙都还挺好的,只是在得知小家伙得了痨病之后,却放弃了他,将他抛给了连温饱都顾不上的唐青了。

“那小宝不恨爹爹抛弃了我们?”唐青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小家伙。

小家伙在唐青怀中扭了好一会,这才点了点头,“讨厌爹爹抛弃了我和娘,可是又有些想念爹爹。”

唐青不吭声了,她这具身体和阮之连有过很多次的争执,只是从未当着小宝的面。小宝也从未见过阮之连脸红恼怒的那副嘴脸,更加没有见过阮之连抛弃他们娘两的那副狠绝。

“那,小宝,若是等你病好了,爹爹让你回家,你会不会跟着爹爹走?”唐青又问,声音忍不住有些发抖。

小宝不吭声了,过了好久,好久,才闷声道:“我不想离开娘,也不想离开爹爹。娘,爹爹以后肯定会接咱们回去的对不对?”

唐青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小宝等不到娘的回答,翻转了个身子,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唐青的心里还有些堵得慌,可是她又不能责怪小宝,小宝只是个孩子,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希望有娘疼,有爹爱。

“姐,你站着做啥?”秀白一出房门就瞧见自己的姐姐站在房门口发呆。

唐青抬头,笑了笑,道:“没事,我去看看昨天熬得粥好了没,秀白你去帮忙把小宝的药煎了。”

秀白恩了一声,去厨房忙活了起来。

唐青又站了好一会,这才朝着厨房走了过去。

一进到厨房就闻见浓浓的小米粥香味,唐青忙扯过一块抹布,将炉子上的瓦罐端了下来,冲着秀白道:“秀白,这粥熬好了,还真香,以后每天早上咱们都要喝。”这加了豆子和红枣的小米粥最养身子了,喝上一个月保管他们一家三口身体棒棒,她的肤色也能有所改善。

她还买了黑芝麻回来,黑芝麻是养头发的,她和小宝头发都枯燥干黄,多吃些海带,黑芝麻,青菜之类的能改善发质。

屋里有了些余钱,她又是个女人,女人都爱美,第一时间想的自然是,在全家都能吃饱饭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肤质和发质。这两样都需要长久的食疗过程,甚至以后也需要好好的养身体。

她做个摇铃郎中,一个月也能有个二三两银子的收入,二两银子是绝对够他们一家三口用的了,剩余的银子还可以存起来,存个两年,再加上身上还剩下的二十四两银钱,给秀白娶个媳妇是足够的了。

小米粥的味道非常棒,香软嫩滑。小家伙喝了整整两碗,秀白也吃了不少。

唐青收拾了碗筷,又把昨天买回来的两根大骨处理了,丢在了瓦罐里面,这样用小火煮上几个时辰,到下午的时候加入海带和盐调味就可以了。晚上就能喝上浓香的大骨海带汤了。

把要注意的细节都告诉了秀白,唐青这才背着木箱子出门了,这半个月她都打算去北巷了。

去了北巷,昨个没给诊费的几个都把诊费给了,唐青要的诊费不高,比一般的药堂低了好几倍。这些病人抓了药,煎服后病情都有了好转,这才会把诊费付给唐青的。

大半天的转下来,唐青都有一百五十多文钱的收入了。瞧了下天色,应该是未时初了。她打算先去集市吃碗面,这大半天走下来,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

刚转身准备往回走,唐青就听见身后响起一个略微有些苍老的声音,“姑娘,你是大夫吧?这几日身体有些不适,可否过来帮我瞧瞧?”

唐青回头,发现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急忙迎了上去,笑道:“自然可以。”

老婆婆拄着拐杖朝身后的院子里面走去,唐青忙跟了上去。这老婆婆的住的地方也是个小小的四合院落,东西北三面各有三件房子,占地面积倒还挺大的,院落都差不多有一百多个平方了。

那老婆婆进到院子里面,冲着里面喊道:“小梅子,快出来了..”

唐青立刻瞧见那南面的房屋里面跑出一个十四五岁的丫头,长的眉清目秀,皮肤白白嫩嫩的,就是身子有些瘦弱。清秀小丫头瞧见唐青一怔,忙扯了扯那老婆婆的衣袖,道:“娘,这位小嫂子是谁?”

唐青对于这才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叫这六十来岁的老婆婆为娘倒是见怪不怪的了,这时代的人家多数都是有几个孩子,她若是没猜错的话,这小丫头应该是这老婆婆最小的姑娘了,这小丫头上头至少还有个三十来岁的大哥或者大姐。

老婆婆拄着拐杖,用手指点了点清秀小丫头的脑袋,一副宠溺的口气:“这位小嫂子是个郎中,这几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正好找来替我瞧瞧。好了,小梅子,别问了,赶紧进屋搬个凳子出来给大夫坐。”

“嗳,娘,我这就进去拿。”清秀小丫头说着,立刻蹦蹦跳跳的跑了进去。

老婆婆回头看向唐青,笑道:“我家最小的丫头,性子有些顽皮,大夫你莫见怪。”

第 18 章

唐青笑道:“婆婆,不碍事,您是哪里不舒服?”

正说话间,那叫小梅子的清秀小丫头搬着两个小木凳出来了,“娘,小嫂子,你们坐,我进屋去了。”

那老婆婆听见清秀小丫头的声音,急忙转头,冲着清秀小丫头道:“小梅子你去巷子口那里瞧瞧你大嫂,说是去端豆腐,这都去了大半个时辰了,还不见回来,可莫是跟别人闹了起来。”

清秀小丫头嘴巴一瘪,嘀咕道:“又不是不知道大嫂的为人,每次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跟别人吵闹,这次不用问,肯定又是跟人吵了起来。”

老婆婆眉头一皱,道:“知道你大嫂的为人还不赶紧去,可莫要伤了邻里间的和气。你这大嫂也真是...哎..”老婆婆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小丫头瘪着嘴,不情不愿的跑了出去。

那老婆婆瞧见小丫头跑了出去,这才冲着唐青道:“大夫莫怪,让你笑话了。”

唐青笑道:“不碍事的...”

那老婆婆笑了笑,道:“大夫,我这几日老是觉得头昏沉沉的,也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你可要帮我瞧瞧。”

唐青替老婆婆把了脉,脉沉缓,她又问了诊,老婆婆面色晃白,神疲乏力,舌质胖淡舌苔白,她略微沉思了下,问道:“婆婆,你最近可有晕阙过去?是否心悸,气短,胸闷?”

老婆婆急忙点头,身子往前探了探,“大夫说的可真准,前几日却是晕阙过一次,掐了人中就醒了过来。也没当一回事,结果这几天老是胸闷气短,难受的很。”

唐青笑道:“婆婆,以后身体不舒服可莫要在拖了,您这是心气虚,用人参,莲子各三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就成。每日一剂,连续喝上十五剂,另外少动气,多休息。”老婆婆这病搁在现代就是叫低血压,不过这低血压也分为好几种,得对症下药。

婆婆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闷声道:“人参啊,这可是个精贵物,咱们怎么吃的起。”

唐青没说话,这人参确实贵了些,这半个月的人参吃下来,好歹也需要上十两银子了,穷苦点的人家是舍不得吃的。可是,这人参也没别的药材能够代替。若是用食疗的话见效会很慢,而且不容易坚持。还是跟这婆婆说下,至于是用药还是用食材由她自己决定。

老婆婆张了张嘴巴,正想想问问这病严不严重,可还有别的治愈方法,那大门边就传来一阵尖锐的女高音,“梅子,你拦着我做什么,这老王家也太欺负人了...”

接着是清秀小丫头无奈的声音,“大嫂,老王一家子也不容易,人家才来此地,弄了个豆腐摊子,你不帮衬也就算了,还想着怎么从人家身上捞好处,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怎么说不过去了?我咋就只想着从人家身上捞好处了?我不是付了银子吗?就是叫他多给我一块豆腐罢了,这都不肯,也忒小气了点。”那尖锐的女高音一点也没低下去,反而更加高昂了。

清秀小丫头叹了口气,没吭声了。

院子里的老婆婆忍不住变了脸色,不等唐青劝阻什么,蹭了一声站了起来,唐青瞧见老婆婆身子晃了晃,急忙站起身来,扶助了老婆婆,“婆婆,别动气,当心身子。”

那老婆婆用拐棍使劲敲了敲地面,怒道:“这儿媳妇,迟早活活气死老娘!”

老婆婆说话间,清秀小丫头和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走了进来,妇人身材圆润,眉毛修的细细,眼睛晶亮,一副精打细算的模样。穿着一件粗布长褥,下身一件同色的长裙。手上还端着一个木盆子,木盆子当中放了三块豆腐。

妇人瞧见板着脸的老婆婆,身子往小丫头身后缩了缩,讪讪的道:“娘,您怎么起床了?身体不舒服就多休息会啊。”

老婆婆用拐杖敲了敲地面,哼了一声,道:“还睡什么睡,在睡你就跟别人打起来了!”

妇人嘿嘿笑了声,嘀咕道:“那怎么可能,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嘛..”

三人都听见了妇人的嘀咕声,小丫头撇了撇嘴巴,进屋去了。老婆婆瞪了妇人一眼,妇人急忙抬了抬手上的木盆子,讪笑道:“娘,那我去厨房了。”说着就急忙忙朝着西边那间屋子走了过去,走了几步,脚步一怔,忽的转过了身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唐青,“娘,这位小嫂子是?莫不是给二弟...”

妇人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婆婆打算了,“瞎说!这位是给老婆子我诊病的大夫。”

妇人哦哦了两声,眼珠子一转,冲着唐青笑道:“大夫,我娘这几日身体不大舒服,你给瞧瞧是怎么回事?”

唐青笑道:“婆婆是心气虚,用莲子,人参各三钱...”她把刚才的药方说了遍,刚说罢,那妇人的脸色就变了,为难道:“人参啊,这东西可精贵了啊...”

唐青笑了笑,没说话。老婆婆也站在一旁,脸色发黑,没吭声。

妇人瞧了眼婆婆,小心翼翼的问唐青,“大夫啊,还有没有别的药方,或者那人参可不可以用别的药材代替?”

老婆婆站在一旁虽然没说话,脸色却更加难看了。

唐青笑道:“别的药方也是需要人参的,不过若是没有人参的话,可以坚持食疗,莲子,桂圆,大枣,这些要经常吃...”唐青把婆婆每日要吃的食物都一一列举了出来。

那妇人的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这也太复杂了点,我和小梅子都要绣些荷包补贴家用,都没什么时间,这吃的未免有些太麻烦...”

妇人话还未说话,唐青身后的木门又吱呀一声打开了,几人回头一看,却是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男人穿着一身粗布麻衣,一头黑发用布条绑在头顶,眉毛很浓,肤色黝黑,嘴唇正紧紧的抿在一起。

男人瞧见唐青明显楞了下,又看向唐青身后的老婆婆,叫道:“娘,我回来了。”

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很浑厚。

作者有话要说:写的有点急了..不知道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还以为要明天才能回家,好在今天终于回来了,晚上9点才到家,又晕车,有些难受,只写了这么多字。明天就能恢复更新了。昨天没更,说话不算数,对不起大家。

第 19 章

唐青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她身后的妇人忽然窜了上来,叫道:“二弟,你咋回来了?今个可回来的真早啊。”

那男人冲着妇人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走到老婆婆的身边,扶住了老婆婆,道:“娘,您不是说身体不舒服吗?我特意回来早些好带你去药堂瞧瞧,您就别再拖了..”

老婆婆瞧见眼前的男人,面容舒展开来,笑道:“二郎,不用了,娘已经看了大夫,这不..”老婆婆说着把唐青拉了过来,“这位就是大夫,刚才都替我看过了。”

男人这才看向唐青,冲着她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大夫了,我娘的身体怎么样了?”

唐青笑道:“大哥不用担心,婆婆的身体是心气虚,用人参,莲子各三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就成。平日里还需注意下饮食,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这男人说话时的面相看上去有些忠厚,抿着唇的时候却有些严肃。而且这男人站在她面前的时候,会让唐青很有压迫感。估计是因为男人太高太魁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