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唐青看着堆积的满满一屋子的白米和白面,松了口气。这些粮食足够她们一家几口吃上两年了。这多囤积点粮食也没啥问题,很多高门大户的人家都有自己的粮仓储存粮食。

她买的白米和白面还是最好的,价格比一般的糙米贵了许多。

如今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杨铭山和秀白正在后院研究怎么挖地窖,这挖地窖也是个讲究活,若是没挖好,很容易塌陷下去。唐青虽然知道有地窖这么个东西,对于怎么挖却是不懂,只能让杨铭山和秀白琢磨。

唐青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出了房间,小黄和小黑趴在前院很难受的样子,这几天小黄和小黑都不允许上门的病人接近,暴躁的很。唐青估计两只熊应该是能够感受到什么的。想着这见鬼的天气,冲着小黄道:“小黄,若是真有干旱,你就带小黑去山上避避吧。”它们两个身上的毛又厚,唐青实在不忍心看着它们如此难受的样子。

小黄吼吼叫了两声,也不知听懂了没有。

正和小黄说着,小宝也从学堂回来了,撅着个小嘴巴,唐青起身把小宝身后的布包接了过来,笑道:“小宝怎么了?怎么不开心了?”

小宝的眼睛红红的,泪眼汪汪,抬头道:“娘,为什么张先生要打我的手?”小家伙说着委屈的伸手双手,果然瞧见上面一道道红印子。

唐青一阵心疼,却也知道张先生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打小宝了,替小宝吹了吹手上的红印子,才问道:“那小宝今天做错了什么事情?只有做错事的孩子才会受到先生的处罚哦。小宝是不是欺负同伴了?”

“娘,小宝才没有欺负同伴!小宝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是先生硬是说小宝做错了。”小家伙的表情显得很是疑惑,“小宝今天把娘昨天说的旱灾的事情告诉了彤彤,被先生听去了,先生很是气恼,说我这样是散播谣言,就打了我,还让彤彤不要相信我的话。”

唐青哑然,听小宝这么一说,才惊觉昨天的事情是不对的。她的确是出于好意,可是这旱灾又不是完全肯定的事情,若真是让小宝乱说,传了出去,说不定官府会查办她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

小宝还小,她不知道她怎么跟小家伙解释,只得道:“这次是娘没有考虑好,小宝也没有做错,只是这旱灾本就是娘猜测的没影的事情,所以小宝还是不要到处乱说了吧?”

小宝更加的疑惑了,“娘,那若是真的有旱灾,然后彤彤他们家又没有买粮食该怎么办?”

唐青更加为难了,这件事情她从未想这么多,只是觉得小黄和小黑反应不正常,再加上天气热的反常,田地里的农作物都快死掉了,这才怕会有旱灾。所以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知自家的人储存粮食,其他的根本没有多想。现在听小宝这么一说,她却是觉得自己自私了些,只想着自家人,从来没替别人想过。可是这就是人的天性。

小宝还扯着唐青的衣袖继续追问,“娘,娘,那小宝还要不要告诉彤彤他们?”

唐青支支吾吾的答不上话来了,最后只得叹气道:“小宝觉得怎么开心就怎么做吧。”

小宝疑惑的哦了一声,显然还是有些不懂。

唐青觉得很无奈,让小宝自个玩去,然后进了厨房忙活晚饭去了。

第二日早起后,杨铭山洗了媳妇和小宝的衣裳就出门了,二妞也继续去集市上摆面摊了,小宝带着疑惑去了学堂。秀白把药堂打开,继续坐诊。唐青瞧着屋子里的一堆青菜和萝卜,想着若真是旱灾,只怕连菜都没得吃,所幸把这些青菜全部制成了腌菜,还是好几种口味的,麻辣,五香,酸辣。

这腌菜的工序也很麻烦,首先要把所有的青菜全部清洗干净,晾干,最后才能入坛腌制。唐青忙活了一天,才把所有的菜给洗干净了。第二日跟第三日她又跑去买了各种菜和腌菜的坛子,准备多腌制点,若是真有旱灾就留着自己吃,没有的话就拿去集市上卖掉。

这洗菜,晾干,入坛她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终于把院墙的角落了摆了满满一排腌菜坛子,数一数竟然有好几十个坛子了。

唐青呼了口气,终于全部搞定了。

晚上杨铭山回来后就开始和秀白挖地窖,这几天他们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今天就能动工了。二妞回来瞧着那墙角一排的腌菜坛子吓了一跳,“姐,这腌菜也弄得太多了吧?”

唐青摆摆手笑道:“不多,咱们吃不完给大嫂她们也送点过去。”

二妞还是咂舌,她看人家集市上那卖腌菜的都没她家腌菜多了。

唐青瞅着一排的腌菜坛子,心满意足的道:“明天再去买些干货回来,海带,木耳,紫菜,香菇,黄花菜和红枣。对了,对了,黄豆,绿豆和红豆也都要买一些回来,可以煮粥喝。”

二妞笑了笑,道:“姐,咱们家都买了那么多白米白面了,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

唐青笑道:“没事,到时候若是真的有旱灾可能就没什么菜了,咱们买的这些干货都能当菜吃。”

二妞想想也是,就没在说什么了。果然第二日唐青就跑去买了一大堆的干货回来,她买的东西都是分成好几家去买了。干货不容易坏,她买的多,还让大嫂她们也去买了些。

唐青忙完这些,又去了大坑口村子一趟,把自己的猜测跟大伯他们一家说了下,大伯他们都是半信半疑的,不过想着多买些粮食也没什么坏处,不发生旱灾还好,若是真的有旱灾,这些粮食可都是救命的。

“大伯,若是你们银钱不够的话,跟我说。”唐青记得大伯一家的恩情,能帮的她绝对会帮的。

大伯摇摇头道:“青丫头,不用了,虽然家里的积蓄不多,但是还是有些的,买些粮食的银钱是足够了。”

唐青这才起身离去了,想了想又去了三叔家里。虽然尤氏很不靠谱,可是唐青始终不希望看到三叔和洪远洪兵挨苦受饿。不管怎样还是去知会他们一声的好。

去到三叔家的时候,只有尤氏在家。尤氏瞧见唐青,脸色刷的一下子就青了,道:“你..你来做什么?”尤氏对那把菜刀还是记忆犹新,有些后怕。

唐青笑了笑,“三婶,三叔不在家?我找他有些事情。”这事跟尤氏说了她也不会信的,还不如跟三叔说说。

尤氏虽然不想搭理唐青,却又有些怕她,只得道:“你三叔去给村里的人打家具去了,晚点才回来,你找他啥事?跟我说说,我在转话给他就是了。”

唐青还是不说,说了也是白说,“三婶,还是等三叔回来我跟三叔说吧。”

尤氏有些不满,哼了一声,从堂屋搬了个凳子出来,“那行,你慢慢等吧,我去菜园子去了。”她说着,把几个房门全部锁好,这才拎着锄头走远了。

唐青也不生气,只要她不为难自己就好了。等了大半个时辰唐青才瞧见三叔远远的走了回来。

唐老三瞧见唐青也楞了下,“青丫头,你咋来了?”

唐青帮忙把三叔手中的东西放到墙角,这才笑道:“三叔,我过来找您有些事情。”

“啥事啊,你说吧。”

唐青急忙把自己的猜测说了遍,又把储存粮食的事情也说了遍。唐老三低头沉思着,过了半响才抬头道:“行,明日我就去集市上买些粮食回来,这旱灾不管会不会发生,多买些粮食也没啥错的。”

唐青听见三叔肯买粮食了,这才起身回去了。

却说第二日唐老三就运回一大车的糙米和粗面。那尤氏瞧见一大车的粮食就愣住了,上前去问:“老三,这是干啥?咋这么多粮食?是别人给的还是?”

唐老三闷哼一声,“我买的!”

“啥?你买的!”尤氏的声音陡然提高,“你买这么多粮食作死啊!你不知道咱们家都不剩什么银钱了啊!你还买这么多粮食!”

唐老三不说话,任由尤氏在一旁跳脚。

尤氏实在气急了,上前去抓唐老三,一旁的黑蛋和唐洪远急忙把尤氏拦了下来,“娘,娘,你消消气啊,先听听爹的解释啊,别动不动就发脾气。”

尤氏气的直翻白眼,指着唐老三道:“你要是不跟我说出个好歹了,咱们就没完!”

唐老三不说话,两个孩子问急了,他才道:“我想买就买了,哪需要什么原因?成了,都别闹了,既然都买回来了,咱们就留着自己吃。”

尤氏哭天抢地,“你个杀千刀的,咱们家就那么一点银钱,你全部拿去买了粮食,这么多粮食都够吃上一年了!你作死啊,老娘不活了,呜呜呜,存那么一点银钱多辛苦啊!”

其实,尤氏只是夸张了,这一车粮食不会花掉他们家全部的积蓄,只是瞧着银钱变成了粮食她心痛啊!这么多粮食若是放怀了可怎么办。

唐老三不理会她,让黑蛋和洪远帮忙把车上的糙米和粗面全部搬回了房里。

唐青基本上就这么几家亲戚,她全部都通知了一遍,不管如何,心安理得就好了。至于其他的人,她也不是神仙,不能全部通知到,各自听天命吧,也许根本不会有旱灾的。

晚上小家伙回来后,很是高兴,偷偷告诉唐青,他通知了几个玩的最要好的伙伴,伙伴的父母们已经都把粮食储备好了。唐青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笑了笑。

第二日唐青就轻松多了,早上起来去后院看了看,地窖已经挖了一些,估摸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全部搞定了。又去前院看了下,发现小黄和小黑竟然不见了。唐青也没在意,以为它们出去猎食了,结果两天之后它们还是没回来,但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唐青发现房门口多了头野猪。

看样子是小黄和小黑送过来的,唐青估计是它们两个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回山上去了。

唐青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就忙着把这头野猪给处理了,这野猪是头成年的野猪,重二三百斤,很大,真不知道它们两个怎么把这头野猪送回来的。

这野猪要开肠破肚,正忙着,院外忽然响起了两个孩子欢闹的声音,“姑姑,是这家吗?真的有两头熊熊吗?太好了,等会就可以看大熊了!”

作者有话要说:唔,清风和清雨应该叫宋家二奶奶为姑姑,前面一章已经改了,其实爸爸妈妈那边的亲戚我全都知道,只是古代称呼不太一样,我在百度上一搜,然后就全部弄混了。

又有姑娘给地雷了哦,谢谢啦。

昨天说两更的,结果晚上10点多才回去,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胃痛死了,所以就没更第2章了,对不起姑娘们啊,我说话没算数。

在然后,今天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心情很差,到现在才写出一章来,所以最近有可能都是一更,等事情解决后,会多更一点的,希望姑娘们谅解。

第 70 章

有个柔美的声音笑道:“是这家,等下清风清雨进去要听话,不准捣乱知道不?”

清风清雨点头,“姑姑,我们知道了。”

唐青听到声音回头看去,发现是宋家二奶奶挺着个肚子,带着一对双胞胎走了进来,双胞胎和小宝差不多的年龄,两个孩子都是白嫩嫩圆滚滚的脸蛋,看起来可爱极了。

宋家二奶奶也瞧见唐青了,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冲她笑道:“唐大夫,这是我大哥家的两个孩子,非要过来看熊,所以就带他们过来了,真是麻烦你了。”

唐青瞅着两个可爱的小家伙,笑道:“二奶奶赶紧进屋坐,一点也不麻烦,只是很不凑巧,这天气太热了,小黄和小黑前几天回山上去了,这好几天的时间都没看见它们了。”

宋家二奶奶倒是觉得没什么,两个孩子却很失望。

唐青瞧着两个低声叹气的孩子,笑道:“清风和清雨不要着急哦,等过几天天气凉快些,它们就会回来了,到时候你们在过来看好不好?”

两个孩子只得点了点头。

宋家二奶奶和唐青也是几个月未见面了,两人在前院坐了下来,聊了好一会。两个孩子很乖巧,安静的待在宋家二奶奶的身边,不吵不闹。

过了大半个时辰,宋家二奶奶才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唐青忙着处理野猪肉。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是半个月后,地窖挖了一小半出来,天气也是越来越热,田地里的庄稼全部都被晒死了。庄稼死了,今天的收成自然就是颗粒无收,大家都知道若是不多买些粮食肯怕是挨不到过年了,因此都开始在粮铺出购买粮食了。

只是粮食的价格却涨了好几倍,大多数人家都舍不得花钱,觉得挺挺就过去了,也有人咬牙买了一些,却不多。又过了几天,京城附近的河流都有干枯的迹象了,旱灾的说法也传遍了整个京城,等大家再想去购买粮食的时候,只有少数几家的粮铺开业,价格却比以往贵了几十倍,饶是如此,依旧有许多人开始抢购粮食。奈何僧多粥少,几家的粮铺的粮食是远远不够分的。在等最后一批人也相信今年可能要干旱了,集市上已经没有粮食卖了。

唐青算是松了一口气,她家买的粮食除了杨家,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她都是分好几家购买的,也没被别人注意到。她不想让四周的街坊知道家里买了许多粮食,这样可以避免掉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晚上时候,隔壁家的刘婶过来串门,瞧见坐在院子里的唐青和二妞,叹了口气,哭丧着一张脸。

唐青起身回房搬了个凳子出来,笑道:“刘婶,吃了晚饭没啊。”

刘婶也不客气,接过凳子坐了下来,道:“吃过了,哎,只是家里也没多少粮食了,前些日子咱们家一直以为那干旱的说法是谣言来着,从未想过要去囤积点粮食。如今田里的庄稼,地里的菜全都死光了,连附近的河流都有些干涸了。咱们家的糙米也没剩多少了,日后可该怎么办啊。”

唐青笑了笑,没说话,一旁的二妞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借口,只得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

那刘婶瞧见两人不说话,抬头看向唐青,犹豫道:“唐大夫啊,你家有没有多的粮食啊?”

唐青叹气道:“哎,刘婶有所不知,我们家也是前几日才知道外头的传言的,这才赶紧去集市上买了些粮食回来,只是那价格啊....原本十十钱一斤的精米竟然卖到了二百文钱一斤啊!哎,没办法,我只买了二十来斤。”她当初怕大家怀疑,的确跟着好几个街坊邻居去抢购了二十来斤大米。

刘婶有些为难的看了唐青一眼,“唐大夫啊,你...你能不能借两斤米给婶子我啊,等过了这段时间我一定会还上的。”

唐青在心中冷笑一声,这刘婶是附近出了名爱占便宜的人,先不说她家到底有没有粮食,光是她说要借自己家的粮食,唐青都有些不乐意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她花费了四两银子买的二十斤大米,她开口就借,还不是拿银子抵账,而是等旱灾过去后,有了多余的余粮在还给她。唐青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答应的。“哎呀,刘大婶,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家统共就剩那么一点粮食了,真的不能借给你啊。如今我肚子里还有张嘴巴等着吃饭,我还想跟刘婶借点粮食...”

刘婶哼了一声,“行了,我不借就是了!”说罢,不再理会唐青和二妞两人的,抬脚走了出去。

唐青笑了笑,也没在意,继续躺在竹塌上面闭目休息。

一旁的二妞有些目瞪口呆,问道:“姐,这刘婶想的也太美了吧,真当咱家是傻子啊,就算有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借给她。而且,她家怎么可能一点粮食都没有,骗谁啊!”

唐青笑道:“她家有没有粮食和咱们无关,只是咱家的粮食是不能借给她的,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我不管别人,只要咱们家的人能够吃饱喝好就成。”她不是上帝,没办法做到去关心每个人,对她来说,只要家里的人能够平安不受旱灾的影响就好。

二妞点了点头,却又有些担忧,小声问道:“姐,咱们家这么多粮食,若是被外人发现了可怎么办?”

唐青笑道:“二妞,你别瞎担心了,咱们家的粮食跟那些高门大户和开粮铺的商人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而且等地窖挖好后,把粮食都放进去,上面盖些东西掩饰好,别人肯定发现不了的。”而且就算发现了,摄于小黄和小黑的余威,他们也不敢怎么样的。

二妞听了唐青的话,遂放了心,也学着唐青躺在竹塌上休息了起来。如今家里有好几个竹塌了。

唐青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外头小宝的声音了,“娘,娘,我回来了。”

唐青睁眼,小宝已经来到她的跟前了,正笑眯眯的看着她。唐青笑道:“小宝怎么不和小伙伴们多玩一会?”

小宝皱了下小小的眉头,有些不开心,“刘婆婆家的小孙子老是问咱们家有多少粮食,我烦不过,就回来了。”

小宝口中的刘婆婆就是刚才过来借粮的刘婶,唐青怔了下,问道:“那小宝有没有说咱们家有多少粮食?”

小宝摇头,“娘,我没说哦。”

唐青松了口气,跟小宝说道:“小宝要记得娘说过的话,咱们家有很多粮食的事情绝对不能告诉别人,连最好的小伙伴也不能说的。不然别人家没粮食吃的时候就会跟咱们家借,咱们若是不借,他们就会记恨咱们,说不定还会抢咱们家的粮食。所以,小宝记住了,这事是万万不可说出去的。”

小宝点头,“恩,小宝全部记住了,肯定不会乱说的。”小家伙也知道事情的轻重,自然不会对外面乱说。

唐青知道小宝对学堂里的那几个好伙伴也只是说了她的猜测而已,并未提到他家的粮食,这才放了心。

后院的杨铭山和秀白正忙着挖地窖,唐青跟小宝说了会话,小宝开始练拳,唐青去把挂在水井里的绿豆汤端了上来,每人添了一碗送了过去。在水井里放了大半天的绿豆汤冰凉凉的,喝起来舒服极了。

杨铭山和秀白喝了绿豆汤继续挖了起来,唐青回到前院休息,等到戌时末的时候,唐青叫两人上来休息。

杨铭山和秀白这才从挖了一半的地窖中爬了出来,唐青和二妞端了水过来让他们清洗。

杨铭山抱着洗的香喷喷的媳妇啃了又啃,如今媳妇怀孕了他也不敢乱来,只得亲亲解馋。

唐青往里头缩,想躲开男人密密麻麻的吻,奈何男人的手臂太有力了,她越挣扎,男人的手臂就抱的越紧。唐青笑骂道:“作死了,累了一晚上,还不赶紧休息。”

杨铭山拱了拱媳妇的脖子,“媳妇好香,都舍不得睡觉了。”

唐青笑了笑,伸出双手环抱住他的腰身,“相公,小黄和小黑昨天半夜又送了两只野鸡回来,它们虽然回了山上却依旧很挂记咱们,如今家里的野味都吃不完了,明天我去给爹娘他们送些,大嫂她们也好久没摆摊子了,也不能让她们顺便带回去了。”

那面摊子有半月多没摆了,如今白面的价格在二百文钱一斤,若是出去摆摊子,贵了人家根本不吃,大嫂她们最近也赚了些银子,遂就没再去摆摊子了。

杨铭山嗯了一声,“行,在回去跟爹娘她们提提醒,这粮食的事情可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若是有人来借的话最好也不要借。”

唐青笑道:“大嫂那么精明的人自然会让家里人都注意的,肯定不会去外面瞎说的,你就放心好了。”她太了解大嫂的为人了。大嫂摆面毯子的时候每月能赚上十两银子,不管任何人问她,她都是哭穷,“哎呀,你们是不知道,这摆面摊可真是累死人了,也赚不到什么钱,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我才不会去摆着面摊子的,真不划算!”连她的娘老子来问,都是这句话。唐青很理解大嫂为何要如此,大嫂在嫁来杨家之前,娘家人对她并不好,因此她对娘家人也没什么情分。

————————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已是夏末了,虽然一直没有落雨,天气却不会那么闷热了。大秦其他地方的城县都传来了消息,说是河流干涸,田地里的农作物全部晒死,家里有余粮的都在家里吃余粮,没有多余粮食的人上山挖野菜,去山里头打猎,各种能吃的东西都不会放过,连那些干死的玉米杆子也磨成了面,蒸成窝窝头吃了,举国上下,一片愁云惨淡。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回来的太晚了,真是抱歉,让姑娘们久等了。

第 71 章

后院的地窖已经挖好了,大家一起帮忙把粮食和买的干货全部存了进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外面虽然人心惶惶的,但是唐青家却和平时一样过日子,在加上小黄和小黑每天夜里都会往家里送上一两只野味,她们的吃食一点不比从前差。

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也都知道小黄和小黑往唐家送猎物的事情,对于这事她们除了羡慕嫉妒也没其他的办法了。

这日唐青早上起床,就瞧见蹲在她门口的小黄和小黑了。

“小黄,小黑,你们两怎么回来了?”唐青一个多月没见着它们,还是很想念的。

一个多月没见,小黄如今又大了些,小黄如今肩高有唐青胸口那么高了,小黄体重很壮实,如今都已经有五六百斤了,看起来甚至吓人。小黑才只到唐青大腿的位置,两只都很亲昵的上来蹭了蹭唐青。

唐青知道大概是现在天气没那么热了,所以两只才回来了。

正说着,有病人上门了,病人是陈伯,也是附近的邻居,陈伯瞧见小黄吓了一跳,“唐大夫,你家的小黄和小黑回来了啊,这小黄看着真是吓人,这么大的块头,比一个月前还要壮实了许多呀。”看着真是够吓人的。

唐青笑道:“是呀,陈伯,您是来抓药的吧?赶紧进屋坐吧。”

小黄和小黑瞧见有病人,自个找个位置趴了下来开始打盹。陈伯有些畏惧小黄的块头,都不敢进屋了。

唐青笑道:“陈伯,别怕,以前您不是还摸过小黄的,它不咬人的。”

陈伯摆摆手笑道:“一个多月没见着它了,如今块头这么大,猛一看还真是有些吓人,这不,都有些怕了。不过你家小黄和小黑真是有本事,如今这旱灾还给你们送野味来。”

唐青笑了笑,去门外把陈伯接了进来,又给他开了两服药。

晚上杨铭山回来的时候,小黑就扑了上去,和杨铭山闹成了一团,杨铭山的反应很是迅速,躲开了小黑,又是一脚踹了上去。不过他现在的一脚对小黑来说就是挠痒痒。

如今小黄和小黑也回来了,唐青家又不缺粮食,日子过的倒也悠哉。

时间一晃又是三个月后,已是秋末了。天气转凉,倒也下了两场小雨。只是天气转冷,根本种植不了什么粮食,而且这两场小雨对旱灾也没什么帮助。

大秦的皇帝是位好皇帝,大多数人灾民们在坚持了这几个月后,都再也找不到什么吃食了。大秦皇帝这才开始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们,同时又游说大臣们和一些高门大户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们。{Shukeju coM}看小说就去…书_客@居!大秦皇帝又派了好几位清正的大臣去四下查看灾民的情况,大臣们也派了手下的心腹们四处游走,看看是否有官员贪污粮食,若是发现有官员贪污发下来的灾粮,立即砍头以儆效尤。如此一来到真没什么贪污粮食的事情发生,百姓们也就熬过了这一劫。

裴将军府上也开仓救济灾民,裴将军除了留下自家人口够吃的口粮,自己把家里所有粮食都去救济灾民了。裴妇人说过他一次,裴老将军说自己从小吃苦长大的,也经历过那场旱灾,知道旱灾对于百姓们意味着什么,反正每月他们家还有皇帝给的俸禄,家里留下的口粮吃上一年也是绰绰有余的,没啥好担心的。裴夫人也是从小跟着裴将军吃苦长大的,听老将军这么一说,遂就不在说什么了。

天气越开越冷,唐青喝了鸡汤后,就回房小歇了片刻,如今她都怀孕六个月了,大嫂和二妞差不多都是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如今都好好在家休息。

睡了一觉起来,才未时末,唐青又把过冬的后棉衣全部翻了出来,杨铭山有两套棉衣,小宝也有两套。宋家二奶奶送来的那些布匹还未用完,唐青打算在把几套棉衣,一人一套。

带杨铭山回来后,三人一起回了杨家,出门就瞧见有附近的街坊们去领救济粮,瞧见他们三人笑道:“唐大夫,老将军府上正在发送救济粮,你要不要同我们一起去领些回来?”

唐青摇头笑道:“不用了,我家小黄和小黑每日都回给我家送些野味回来,足够吃了。”

那人羡慕的点了点头,“你家小黄和小黑真是能干啊。”

唐青乐呵呵的笑了两句,杨铭山就牵着她的手继续往前走去。

“相公,老将军府中在开仓救济灾民?”

杨铭山点头道:“是啊,老将军是好人,如今正在开仓救济灾民们。老将军还劝说了其他城县的高门大户也一并开仓放粮,这次旱灾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难民的。”

唐青感叹,“老将军果然是好人啊。”这样的将军也会受到全民的爱戴吧,希望日后不要落得个功高盖主的下场,历史上这样的功臣和皇帝还真不少。

三人一路说说笑笑来到了杨家,一回杨家就瞧见气氛有些不对劲,杨家一家人全部坐在院子里头,也没人做饭。杨梅也在其中,模样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杨梅早在三个多月前就嫁给了那姓孙的书生,偶尔回来一趟看看爹娘。

“梅子,你也回来了。”唐青笑眯眯的问道,“大家都是怎么了?怎么还没做饭呀?大嫂,咱们进去做饭吧。”

大嫂哼了一声,嘀咕了句什么,唐青和杨铭山都没听清楚。

小宝牵着唐青的手,也察觉到了院子里的气氛有些紧张,小声的冲着唐青道:“娘,我出去找小武哥哥和小双姐姐玩去。”

“好,早去早回。”唐青拍了拍小宝的脑袋,让他出门了。

唐青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得一个人默默的进了厨房,她回来的时候带了几斤野猪肉。先把米饭蒸上,然后忙着把猪肉切快,正忙着,大嫂也进来了。

范氏瞧着唐青,叹了口气,道:“二弟妹我来吧,你去歇会。”

唐青笑道:“大嫂,不用了,我来做饭就是了,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大家都不开心的样子。”

范氏往灶里添了些柴,叹气道:“还不是梅子夫家的事情,那孙书生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家里虽有几亩薄田,但是今年旱灾,颗粒无收,前些日子他们家就没粮食吃了,一家大大小小六口人全部都是咱们家接济的。现在皇帝和许多大户人家都开仓救济灾民,这才没继续让咱们家接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