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陈之航的爷爷。林老爷子早就把陈之航家的事情摸得门清,知道老爷子今年都七十六岁了,但看上去精神头至少要年轻十几岁。

大儿子来之前就反复劝诫他,既然知道陈之航和大儿媳妇恪守本分,那就不要再敌视陈家人。想让如此大才又有福气的儿媳妇心甘情愿守在林家,高压逼迫会事得其返。他们必须做到以诚相待,当初拿哪些人威胁她,现在就要对哪些人释放出最大的善意来。不仅要对江家人好,对陈家人也要以礼相待。

况且,瑞虎也格外看重这一家子。

想到这些,林老爷子对陈老爷子友善地笑道,“老哥哥比我还大上七岁,精神头可是真好,以后老哥哥把如何保养身子骨的秘诀也传授传授给我,咱们几个老骨头都往一百岁上奔。”

几句话把陈老爷子说得十分高兴,咧着只剩几颗牙的嘴笑道,“南灵山是神山,只要在这里长住着,咱们就能活得长久,活成个老妖精。”

说笑着几个老头一起向村北头走去。

南园内,江又梅和小夏一起把小丸子穿起来,又把她牵到西厢餐厅吃饭。刚出房门,小丸子就听到新园那边传过来的声音,她指着新园“啊,啊,啊”叫着,意思是那边是什么鬼叫?

从晨时开始,李芳华牌唱机就反复唱个不停,令江又梅很是无奈。她不喜听戏,那咿咿呀呀的声音一直是一个调,似乎就没什么变化,听得让人心慌。

而家里其他人就不同了,不管男女老少,都到园子里来转悠。连劳动模范金氏、周氏都拿着几瓣蒜几根葱跑到侧门附近侧着耳朵听。

大丫更是喜不自禁地悄悄问周氏,“听小公公说这个唱戏的是京城的名角儿,长得忒好看,唱得也好,是真的吗?”

大着肚子的春杏笑道,“你个傻丫头,哪有向未来婆婆打听别的男人长得好不好看的理儿?”

一句话把大丫羞得满脸通红,想跑出去躲起来又舍不得,十分纠结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咋办。

厚道的金氏笑道,“看把大丫羞得。大丫别怕,你杏子姐如果不好奇也不会大着肚子都跑来看美男子了。”

春桃也在一旁打趣道,“看金大婶这话说的,若被林管事听到了两口子回去还不得打架呀。”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离得没多远的大春听了也是咧着嘴嘿嘿傻笑着。

小丸子吃过饭,江又梅就领着她及小夏往新园走去。

来到新园,看见李芳华正站在园子里连唱带比划,李世齐坐在一旁的竹椅上打着拍子摇晃着脑袋,听得甚是认真。

小丸子一声“啊”,把正听得入迷的李世齐一下惊醒过来。看到她们母女来了,笑道,“妹妹早啊,小侄女儿早啊。”

知道早还老早就开始唱!江又梅心里翻着白眼。嘴上却道,“哥哥在这里还习惯吗?”

“这里非常好,空气清新,感觉风里都有一丝甜味,真是一处养生的好地方。怪不得老侯爷一直惦记回这里来。”李世齐道。(未完待续)

ps:445921872又催更了,清泉又得说抱歉。新年伊始,单位搞资产重组,天天忙得不了得,还经常加班,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写文。等清泉时间多了一定努力多多写文,多多更新。

清泉觉得攒文就像攒钱,攒的时候非常不易,可是手一松,就全没了。

第二百二十章 大戏

听李世齐把南山居夸得如此好,江又梅开心地说,“哥哥喜欢这里,就多住些日子。南山居的好处可不止这些,住久了你就知道了。妹子还会做些好吃的美味,空闲下来就给哥哥露两手。”

林世齐笑道,“如今我不仅对妹妹的大画房很是期待,对妹妹的美食也很是期待呀。不知妹妹还记不记得去年的话?”

江又梅笑道,“当然记得,只要哥哥看上了,尽管拿去。但这次只能拿一幅,因为今年我已经拿出去了两幅,一幅也已经说定给侯爷。现在才四月份,总得再给我留一幅后面用啊。”

李世齐大笑道,“好说,哥哥要一幅就知足了。”

正说着,林侯爷回来了。他跟江又梅商量道,“今晚我打算请江家和陈家、孙家来吃个便饭,他们不仅是姻亲,在你们母子困难的时候也给予了诸多帮助,我想当面感谢人家一番,表表心意。儿媳觉得方便吗?”

江又梅点头道,“好,我去安排。”

林侯爷又说,“我还给他们带了些礼物,林武拿去你那里分分,你让人给他们送去。”又招手对小丸子笑道,“娘亲要去忙,跟爷爷去骑大马。”

小丸子一听骑大马就高兴,甩开娘亲的手就扑向爷爷的怀里,把林侯爷喜的一阵大笑。林侯爷虽然年纪大了些,但长得丰神俊朗,依然当得起老帅哥的称谓。外貌协会的小家伙看得高兴,凑上嘴巴就一阵猛亲。被糊了一脸口水的林侯爷先是一愣,都这么老了,还是第一次当众被如此示爱,欣喜地享受着从来没有过的极其狂热的天伦之乐,一激动也回亲了小孙女一口。

江又梅看他们爷两个亲得高兴。就对李世齐说道,“等我空了再陪哥哥去挑画吧,现在我先去安排请客的事情。”

李世齐说道。“我的事不急,有空再说。”

江又梅返身回南园安排去了。无事的李世齐又坐下示意李芳华继续唱,李大美人又拉开架式唱了起来。

林侯爷则抱着小丸子向门口走去。小丸子理解的骑大马和林侯爷理解的骑大马完全是两个概念。她看到自己亲了爷爷半天,爷爷都只是抱着自己而没有爬下让她骑的意思,觉得爷爷在骗人,很是委屈,张开大嘴哭了起来。

林侯爷一惊,问小夏道,“她怎么突然哭了?”

小夏红着脸把小丸子平时骑的什么大马告诉了他。林侯爷一听又笑起来。一下子把她举过头顶,骑在他的肩上,小丸子立即止住了哭,抱着爷爷的头兴奋得高声尖叫。林侯爷屈尊当马还是第一次,但看到孙女如此高兴,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爷孙俩出了院门,林威正好从旧园把马牵过来。林威看见侯爷这样让人当马骑委实吓了一大跳,张开大嘴半天合不拢,侯爷什么时候这么没有形象过?府里的哪个小主子可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啊。

看来以后对这里的主子要更加用心服侍才行。

林侯爷把小丸子从肩上抱下来说道,“走。爷爷带你骑真正的大马。”

一老一小骑上马,大马小跑起来,小丸子高兴得又吼又叫。一点没有斯文的样子。但侯爷却喜欢的紧,没有理由,就是喜欢。

大马先往东过了南水桥,再朝着北方跑去。林威和小夏小跑着远远跟在马的后面,因为马跑得不快,倒也勉强跟得上。

还未到碧水桥边,林侯爷便勒住马缰,吃惊地看着溪对岸的那个院子。那是江家,早晨送孙子上学时孙子曾指着告诉过他那是外公的家。小丸子也看出来这是她经常去的外公家。指着院子“啊、啊”地叫了起来。

原来,院子外面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有人站在梯子上往院子里看,有人站在桌上放的椅子上看。有人爬上墙头坐着看,还有三三两两的人从西河村及东河村陆续在往院子靠拢。还隐约听着院子里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快去看呀,南山居林家闺女周岁宴,人家专门从京城请了戏班来唱堂会。”有人大着嗓门吆喝着。

“林家请的人咋住在了江家?”有人不解地问。

“听说是人太多了,住不下,这才到江家来住。啧啧啧,那点小娃面子可大着咧,来了这多的人给她祝寿。”那人羡慕地说道,“听说这次还来了个贵客,小卫氏说了一半又捂住嘴巴吱吱唔唔地不肯说咧,。”

“小卫氏再得意有屁用。如今他们已经分了家,人家住也是住在江家,又不是住在他们的老宅。不过,如今李氏可是抖起来了,不用出家门,就可以看大戏咧,还是京城来的大戏班,据说都是名角儿。”另一个妇人说道。

“人家现在是太夫人,亲家找好了,该人家抖。”一个人接话道。

“骡子配上金鞍也不会变骏马。就一个泥腿子,还啥太夫人,笑死人了咧。”另一个人不服气地说道。

“人家可不就是太夫人嘛!一个儿子是县太爷,一个儿子是六品官,女儿还嫁进了京城大官家,听说穿的用的都是御赐的贡品咧。”又一个人啧啧赞道。

“这些话哄鬼去吧。她闺女真那么得宠咋没跟着林大郎一起去京城咧?还窝在这乡下地方干啥?八成是那林大郎看不上这乡下婆娘,又在京城找了个小老婆,把娘几个丢在乡下不管了。可笑那李氏如今还拿着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问她为啥这段时间不出门了,你猜她咋说?她说你见过走这泥巴路的太夫人吗?她要出门也是坐轿子。以后他儿子升了官给她请了诰命,出门坐的还是八抬大轿,那戏里就是这么演的。”这人是赵里正的婆娘,刚追过来的小夏认识她。

“天哪,李氏的福气可真好!”那几个妇人一起忽略掉了里正婆娘话里的讽刺,同时赞叹道。

老百姓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一通羡慕嫉妒恨的议论纷纷,八卦着太夫人李氏的同时,江又梅三兄妹也无辜地躺枪。

这时,有几个妇人从那堆人里挤出来,头发都被挤乱了。她们气冲冲地往碧水桥边走着,劝着刚过桥来看热闹的人,“都回去吧,有啥看头咧。什么阿物,最是看人下菜碟,有身份的人是上门请人家进院子看,咱们这些无权无势的泥腿子只能骑在墙上看。老娘就是再不济,也不能爬墙头啊”

林候爷脸有些微沉下来,掉转马头回了南山居。

此时,江又梅和宋望才已经商量好请客的事,既然是林侯爷如此郑重地请客,就照着他们京城的礼节办好了。她让宋望才写了贴子,落款是林将军。

林武和月儿、风儿两个丫环又拿了几包东西过来,都是些京城的名小吃。江又梅让他们分好,送贴子的时候把东西一并送去。

刚准备好就看见林侯爷来了南园,问江又梅道,“人请了吗?”

江又梅回答说,“正准备去送贴子呢。”

林侯爷点点头说道,“等孙女周岁那天,咱们就摆流水宴吧,让两个村的乡民都来吃饭。家里摆不下,就摆在院子外面,去关系相好的人家多借些桌椅碗筷,再多去买些吃食。请流水宴一定要每家每户都请到,不要厚此薄彼让人家说闲话。另外,再让人去县里请个戏班来唱一天大戏给村民们看。福庆戏班就算了,那不是寻常百姓看得起的。”

又对在场的林武和月儿、风儿说,“这段时间都听大奶奶的安排,帮着多做些事。”说完便从小夏手里接过小丸子往新园走去。

江又梅看林侯爷脸色不太好,就看向小夏,小夏低声把刚才的事情说了。

江又梅气得一阵胸闷,便带着林进、宋望才和林武一起急冲冲地往江家赶去。离老远就看到江家院子被围得密不透风,嘈杂的喧闹声传了好远。

江又梅让林进直接去陈府跟陈之航商量,请十几个林府的人来江家住,再把戏班的人请到陈家住。陈家深宅大院,在里面排戏外人想看也看不到。

江又梅几人离近了,就听见小卫氏在院子里的大嗓门,“吵啥咧?吵啥咧?这些可都是京城的名角儿,被你们吵得戏都唱不下去了。”

骑在院墙上的几个后生说道,“江大婶子,你的嗓门比那唱戏的还大,吵得比别人都凶,咋还说别人吵咧?那唱大戏的不唱了,也是被你闹腾的。”

宋望才打头,把挤在院门口的人把拉开,“让让,让让,让我们大奶奶进去。”

江又梅进了门,看到戏班的那些人已经没有排练了,脸色也不是很好看,站在那里低声商量着什么。

李氏穿着一身江又梅给她做的锦缎衣裳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嗑着瓜子,她的身边坐着一群妇人,包括赵地主家常住乡下的三姨太、李里正的婆娘、王秀才的娘子,孙大娘婆媳、赵大娘婆媳等一些相好人家的女人。小卫氏则站在门边,充当着保安的角色。(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一章 艰辛

戏班的刘班主看到林威来了,急忙把他拉过去,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林威也低声跟他说了几句话。刘班主一听,脸色便好了几分,低声吩咐手下这些人收拾收拾行头,准备挪地方。

许氏、黄氏多聪明啊,看见江又梅的脸色不是很好,都站起身来说道,“梅子来了,快坐下歇歇。家里还忙着咧,我们要家去了。”

秀才娘子也不好意思站起身对江又梅说,“江嫂子一大早就请我们来看戏,戏也看得差不多了,我该回去做晌午饭了。”

江又梅笑着点点头,识相的、有眼力价的人就都纷纷站起身走了。还有些人实在想继续看大戏,就没有动身。墙上坐着的一群半大小子就更不想走了,大声喊着,“梅子姐,快让他们再继续唱呀,咱们还没听够咧。”

江又梅挤出笑脸对她们说,“不好意思啊,京城客人们要听戏,所以要把他们接去那边唱。”

院里院外的人一听,都失望地纷纷说道,“梅子,咱们乡下人难得看看戏,就让咱们再看看呗。”

江又梅说道,“十日那天,我们会专门请县里的戏班在南山居外的那片空地上唱戏,唱一天,到时你们就都去看,过足戏瘾。”

这些人听了,才慢慢散去了。

戏班里的人把东西都收拾好了跟着宋望才出了江家,不一会儿,又有十几个拿着行李的人在林进的带领下进了江家门,并把他们安排进了房间。

李氏和小卫氏才搞懂根本不是什么客人要听戏,而是唱戏的以后不会住在江家而是去陈家住了。

李氏不高兴了,把手里的瓜子扔进碟子里说道,“闺女,你知道老娘爱听大戏。咋把唱戏的人弄走了咧?人家孝顺孩子为了老娘,还专门请戏班子来家里唱堂会。你可好,有这样的好事不照顾照顾老娘。却便宜了别人家。”

小卫氏也是气乎乎地说道,“我说梅子。你咋胳膊肘子往外拐咧?戏班子住这里咱们还都能借光看看不要银子的大戏,弄陈家去干啥咧?那陈大爷有的是银子,也用不着节省这点小钱儿吧。”

江又梅气得脸通红,李氏也觉得小卫氏的话难听,便骂道,“哎,咋说话咧?那臭嘴又没把门的了,信不信我回去告诉公爹把你休回家?”

如今小卫氏很是怕李氏。又听到李氏把江老爷子也搬了出来,便不敢作声了,站在一边直翻白眼。

“我爹呢?”江又梅问道。

“他一大早去县里给外孙女买生辰礼物去了。”李氏说道,“原来准备好了一样,但他说如今亲家公来了,就应该再买贵重些的,好给你长面子。”

江又梅心道,面子已经被你们丢完了,还长啥呀。

李氏又说道,“娘也没有别的什么喜好。家里又没啥事让我干,天天闲得发慌。梅子,能不能再把戏班子弄回来住?”

小卫氏也跟着说道。“是咧,咱们都闲得没事干,就想听听大戏解个闷儿。”

“闲得发慌就洗柴伙。”江又梅说了句卫氏的经曲语言,就沉着脸出了江家。

回了南山居,听春桃说侯爷领着小丸子去了旧园。

江又梅便往后院走去,一走到木桥上,就听见小丸子的喊声和林侯爷的笑声,以及鸡和鹅的叫声,很是热闹。

来到旧园。看见一大群鸡和鹅把他们两个围在中间,直接在他们的手里吃着东西。小丸子兴奋得不住地大喊大叫。

小夏看见江又梅像是有话要对林侯爷说,便过来哄着小丸子领着鸡和鹅到后院去了。

江又梅对林侯爷低声说了已经把戏班换了地方。又说道,“我娘只是一个乡下的妇人,没什么见识,有些事情想不到那么多,更想不到那么深,可能无意中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让爹见笑了。”

林侯爷笑道,“这话见外了。亲家母还是贤惠的,不然也教不出你这样出色的好女儿。况且当初她也帮了你们母子良多,这些情分我都记着的,也不会怪她。只是人多嘴杂,话传多了就会变味。以后,嗯,还是要规劝着些江家的女眷,为了儿女亲戚们的前程要少说为妙。”

江又梅涨红了脸点头称是。

林侯爷又说,“今天我才知道儿媳有多么艰辛。既要照顾娘家,自己又有所作为,还能把孩子们教得如此优秀,听父亲说你连瑞虎母子也当亲人一般照顾得精心细致。”他停下来,四处望了望,又说,“还有这南山居,雅致舒适,生机勃勃,像人间仙境,又像世外桃源。如此美妙安宁的家,大康朝再也找不到第二处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那皇宫又如何?富贵至极了,却哪有这里的舒心和安宁呢?孩子们能有你这样的母亲,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中生活,是他们的福份。爹爹也谢谢你为林家教了两个好儿女出来。哎,说来也是我们林家对不住你,让你一个妇人独自在外,要教养儿女,还要艰辛地讨生活,更要把我们林家的这个根守住。祁儿远在深山里剿匪顾不上你们,我们本应该多关心些你们母子三人的,是我们疏忽了。想着你能干,就没有多关心你们生计上的问题。以后,你们娘几个的月银都照京城侯府里的发,过去几年的一并补上,我再送一笔银子作你的私房。你愿意去挣些嫁妆银子就去挣,不愿意操劳了也有个生活保障。”

林侯爷的这番推心置腹,竟让江又梅有了几分感动,笑道,“谢谢公爹对我的理解,我是个母亲,自然希望我的儿女能够在优美的环境中生活,但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在舒心安宁的氛围中生活。”舒心安宁四个字咬得比较重。

林侯爷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笑起来,“我明白,我也一直在劝你祖父,在南山居生活,只管享福就行了,不能事事干涉让儿媳为难。民间有句话,不哑不聋,做不了阿翁。对吧?”

一句话把江又梅说笑了。心道,林侯爷不仅是“儒帅”,还善解人意呢。这么好的男人咋被县主大婶找到了呢?真是好白菜被猪拱了。

林侯爷不知道江又梅在心里埋汰着他的媳妇,又说道,“我还想请个教养嬷嬷来这里帮着你一起教养小丸子,你觉得怎样?以后她总要去京城生活,还要嫁人,该懂的规矩还是要懂。这样对她会更好些。”

江又梅点点,小丸子以后不知要嫁怎样的人家,懂得多些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晌午,林外来报,老侯爷同亲家老太爷一起去了陈府吃晌饭。

这不仅让江又梅意外,让林侯爷也大感意外。

下午,江老爷子及江大富、江大学先来了,接着陈家爷孙也来了,孙先生要等着学堂放学后才能来。

因为怕打扰李世齐,林家父子是在南园西厢厅房接待的他们,饭也会摆在这里。

三个老爷子继续讲着养生的话题,讨论着咋个能让老命活得更加长久些,这个话题好像陈老爷子最有发言权,他高兴地咧着嘴讲着他的心得。

林侯爷先同江大富兄弟寒暄了几句,感谢他们把林家子孙照顾得很好。这兄弟两个都老实木纳,紧张得话都有些讲不清。

林侯爷又同陈之航谈起了粮食问题。一席话之后,林侯爷心中暗惊,这个陈之航虽然是个商人,却是见多识广,颇有些学问,而且很是有一番见地。也没有一般商人见到上位者的拘禁和献媚,表现得不卑不亢,很是有些气度。林侯爷对他更是看重起来。

他本就对青华香米及精品小麦感兴趣,听说了签的那个合同就更感兴趣了。赞许地点头说道,“如此做法倒是一个新尝试,既保证了商家的利益,也让乡民生活有了保障。不错,好好干,等明年咱们就全国推广,让更多的百姓得利。当然也不会让你们这些先期做了很多事情的人吃亏,我和父亲会替你们向圣上请功。”

正说着,孙先生领着小包子和小胖墩来了。林侯爷没见过小胖墩,等小胖墩见了礼后,又给了他个玉笔洗当见面礼,还说知道他是念儿的好伙伴,以后要继续好好相处,相互学习,共同进益。

两个小子立马站直身子表决心。

暮色四合,春桃、月儿、风儿已经把酒菜摆好了,众人正准备上桌之际,宋老头来报,江老先生从广东赶回来了。

林老爷子率先迎出去,对刚走进大门的江老先生笑道,“老小子的运气还是这么好,刚把饭菜摆上桌,还没等到我们吃上一口,你就来了。”

江老先生朗声大笑,几人见了礼寒暄了几句,江老先生便先去新园洗漱一番。待他转回来之际,几人带着两个小子上桌吃饭。

桌上的人酒兴正酣,却见小丸子晃悠悠地带着两只高头大鹅闯进了餐厅。

林老爷子高兴地把小丸子抱起来说道,“重孙女也来吃饭了?告诉太爷爷想吃什么,太爷爷给你拈。”(未完待续)

ps:谢谢贼懒猫儿的粉红票,谢谢7643的打赏。油灯里的妖也催更了,清泉还是只有说抱歉,这段时间工作太忙,经常加班,所以没有时间多写文。等这段时间忙过后,清泉一定多多写文,多多更新。

第二百二十二章 突发

一直带着小丸子的小夏跟春杏讲了两句话,一个错眼就看见小丸子领着一大大和二大大进了西厢餐厅,赶紧追进去。却看见小丸子被老侯爷抱在腿上坐着,两只鹅站在老侯爷的两边。小夏站在门口吓坏了,不知该咋办。

一旁服侍的林威轻声说道,“无事,你站在这里听命即可。”小夏点着头站在了一边。

小家伙不客气地指着红烧狮子头大声地“啊”着,老爷子高兴地说,“这东西太爷爷也喜欢吃,好,这就给你拈。”话刚说完,后面的丫环雪儿就上来帮着拈了些狮子头在空碗里。

小夏过来要帮着喂,林老爷子说不用,竟是自己用勺子喂着小家伙。这种殊誉也只有小丸子享受过,不仅林侯爷吃惊,旁边服侍的人更是吃惊。

江老先生倒是吃惊小丸子的个子,说道,“这就是小丸子?还不到周岁的小娃,看着跟我那近两岁的重孙女一样高。”

林老爷子得意地笑道,“这咋能比呢?将门虎女,自然跟平常人家的女娃不一样。”

一句话又说得江老先生要吐血,吹着胡子骂道,“你个老绑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你重孙女就是将门虎女,我重孙女就成了平常人家的女娃。这好好的小娃可别被你一张臭嘴教坏了,以后我还得帮着我那好徒儿多带带这小女娃才是。”

林侯爷一看这两个老爷子又要立着眼睛斗嘴,赶紧笑着把话题扯到了别处去。

饭后,江又梅过来让小丸子正式给江老先生磕头见礼。这个礼节小丸子已经驾轻就熟了,一看蒲团摆好,还没等娘亲吩咐就忙不迭地跪下磕了三个头,站起来后照样自己拍着巴掌。一副求表扬的样子,把大家逗得一阵大笑。

江老先生笑着给了小丸子一个钢琴旋转八音盒,说道。“这是从海外传教士那里买来的。一共两个,我重孙女一个。另一个我就要来给小丸子了。”

这东西在这个朝代可是个稀罕物。不仅做工精巧、好看,发出来的声音更是让几个孩子惊喜不已,玩得不亦乐乎。

江老爷子看到小包子和小胖墩一副玩得高兴的样子,笑道,“你们两个现在玩得高兴,明天我可是要考校你们课业的。”

两个小子赶紧说道,“我们每天都发奋来着,先生可以作证。”

江老爷子是孙先生的偶像。看到江老先生望向他,孙先生谦躬地说道,“学生日日都要考校他们的功课。”看江老先生有些诧异,又道,“我考举子那年,先生是我的考官。”

那么多年前的事情,江老先生当然记不得了,但还是礼貌性地点了点头,又转过头同林老爷子聊起了天。林侯爷、陈之航两位学生家长又同孙先生讲起了两个小子的学业。

江又梅就悄悄把江老爷子和江大富兄弟叫了出去,在院子里低声说了今天的事情。这可把父子三个气得不轻。这两个拖后腿的婆娘,回去一定要好好整治整治。还有那个赵老大的婆娘,得让赵老大好好管教管教。他若不管教他们替他管就没那么轻松了。

江又梅劝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过几天再说。现在一定让她们几个不要出去乱说话,过几天小丸子的生辰肯定有些官员要来,话说多了对哥哥弟弟的前程都有碍。”

这些人乱说话对林昌祁这种身份的人还起不了什么副作用,但对江又山兄弟影响可就大了。父子三个表示回去后一定管住婆娘的臭嘴,顺便再去敲打敲打赵老大。

几人又进屋说笑了一阵,江家三人及陈家三人、孙先生便告辞回家。江家三人与另几人分手后,都未先回自己家。而是上了赵里正家的门。赵里正一愣,这几个人现如今谁上他家的门他家篷毕都得生辉。何况今儿三个一起上呐。

赵里正高兴地把他们请进屋,一边让儿媳妇上了从县城里买的好茶。一边笑道。“老太爷和两位兄弟今儿咋有功夫来我家咧?”

江老爷子嘿嘿干笑了几声说道,“啥老太爷哟,你婆娘听到了又该说我拿款,还要笑掉她的大门牙咧。你婆娘今天在外面敞着大嘴说林大郎在京城找了个小老婆,把我们家梅子丢在乡下不要了。还说我二儿媳妇拿着太夫人的款,到哪都要坐轿子。赵老大,你去问问你婆娘,她听谁说的林大郎在京城找了小老婆。今晚我专门问了林大郎的爷和爹,他们问是谁在胡说八道,说是让县太爷来抓人,要告她个诬陷罪咧。”

赵里正一听赶紧站起来陪罪,保证一定要好好收拾那个死婆娘,让她去给李氏和江又梅道歉。

江老爷子一摆手,“道歉就不必了,我孙女还不想看她那副嘴脸。让她管好自己的嘴巴,再有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说完,几人就气冲冲地走出了赵家院子。

走了没多远,身后便传来了那婆娘的惨叫声。

而江家三个男人也分别回了自己家,两兄弟开始教训自己那不让人省心的婆娘。只是这几天她们要见人,不好让她们鼻青脸肿。否则,哼哼。

南山居里,辛苦了一天的江又梅刚刚上床,就听见宋老头来敲门,道,“二舅爷来了。”

江又梅又赶紧穿上衣裳出来,这么晚了江又山跑来肯定是有急事。

江又山早晨寅时就从省城出发,一路快马加鞭,现在才赶到。他急急地说,“我怕姐姐来不及准备,一知道情况就马上赶来了。”

原来西川省内的许多高官都知道林老爷子父子来了这里,有些人竟然还知道郡王爷也在,在小丸子生辰当天他们肯定都要过来露个脸,听说有些远地方的官员及女眷昨天就出发了,他们要先住在青华县城,十日一早再赶过来。

“西川省是这样,离这里最近的湖汉省八成也会这样。要早做准备,省得到时候接待不力,得罪人。”江又有喝了一口姐姐递过来的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