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上一章:第 87 章
  •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下一章:第 89 章

“皇叔。”三皇子忐忑坐下,将手中的信拿了出来:“皇叔,你这信是何意?”

“那个宁朔是你的人吧。”楚斐慢悠悠地倒了一杯茶:“不论你做什么,你与其他几个人如何斗,我也是管不了的,只是那宁朔手伸得太长,他要害宁朗,难道你不知道宁朗是我的大舅子?”

三皇子在心中咒骂了宁朔一句,面上仍然惴惴:“皇叔,此事我是真的不知道。”

“哦?”

“宁朔问了要了几个人,看在他平日里办事还算爽利的份上,我便答应了他,我也不知道他要害的竟然会是宁朗。”宁朗是安王妃的胞兄,那是被安王罩着的人,如今他们几个都惦记着安王手中的两个书院,哪里敢动安王的人?

“那宁朔可是还和秋闱泄题一事牵扯过关系。”

三皇子顿时冷汗涟涟。

楚斐看了他一眼,又倒了一杯茶,将茶推到了他的面前。

“皇叔?”

“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还敢参与科举泄题的事情。”楚斐骂道:“皇上还当做是太子办事不利,若不是太子帮你挡了,哪里还会有你如今的安生日子。”

三皇子忐忑地喝了茶,更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皇叔的意思是,会替我瞒着了?”

楚斐颔首。

三皇子更加紧张:“那皇叔找我来,是为了……”

“我昨日抓到了几个人,那些人,你要如何处置?”

三皇子斟酌了片刻。

楚斐又状似不经意地道:“宁朗出事,我的王妃可是大发了脾气,让我好好解决此事,那宁朔又是你的人,我们自小也算是一块儿长大,看在往昔情分,一头是你,一头是王妃,我也实在是为难的很。”

三皇子眼底闪过几分心痛,可口中却是坚定地道:“那宁朔……自然是随皇叔处置。”

“当真?”

“当然。”三皇子说:“宁朔擅自对宁公子出手,被抓住了,那也是他……活该。皇叔对安王妃一片情深,侄儿哪里敢连累皇叔。”

楚斐又给他倒了一杯茶,模样瞧着很是满意。

三皇子又说:“只是那些人……”

“那些人,我自然会还给你。”楚斐道:“只是你下回可要小心些,别被人再抓到把柄。”

三皇子连连点头。

楚斐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我们自小一块儿长大,小时候你闯了那么多的祸事,我帮你兜了不少次,如今你长大了,却是和从前没有什么分别。”

三皇子愣住。

楚斐意有所指地说:“太子和老大如今势力大,你要小心些,若是你们谁受了伤,我看着都心疼的很。”

三皇子愣了愣,忽地反应过来,满脸激动地看着他。

楚斐又说:“那书院里头,还有些事情,其实我倒是想要找个人帮忙……”

三皇子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刻便应了下来。

在更大的利益面前,他哪里会在在乎失去一个还算好用的手下。

而衙门里,宁朔还镇定的很,哪怕是看到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条条罪证,他也仍然半点也不慌。他知道会有人把自己救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出门看了蜘蛛侠!哇超好看的!

然后激动了一晚上,就变成了短小三十_(:з」∠)_

第123章 第 123 章

过了上元节, 文武百官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而热闹过了新年的人也陆陆续续开始新一年的忙碌。

几位皇子早早便做了接近楚斐的打算, 也惦记着他说的启蒙学堂的事情,因此一得空, 便立刻过来与他走动。

然后,他们很快便发现,安王与平日里不太起眼的三皇子走得十分的近。

这显然让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其中大皇子与太子最甚, 如今皇子争斗之中, 他们两个斗得最厉害, 一个是长子, 一个是嫡子,也最得皇上看重。他们原本都以为安王手中的书院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没成想却被三皇子横插一脚,让三皇子占尽了便宜。

等他们派人调查一番以后, 宁家发生的事情便被底下人呈到了他们的面前。

“宁朔?”很多人都将他给忘了, 太子眯起眼睛,倒是觉得耳熟的很。

底下人提醒:“殿下, 先前秋闱泄题一事, 便是他做的。”

“是他?!”太子总算想了起来, 继而一惊:“他竟然是老三的人?”

太子仔细翻查宁朔资料, 看到他在江州待了很久时, 这才恍然大悟。“没错, 老三他的生母静妃母族就是来自江州。原来是老三的主意,我竟然都没想起他来。”说到最后, 太子的语气有些阴狠。

去年秋闱是他主力负责,出了泄题一事,还连累他被皇上责骂。当时查出来时底下有个小官员泄了题,虽说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可仔细探查,却又查不出什么来,因此也只能作罢。谁知如今却又查出了三皇子?

那宁朔意图下手谋害宁朗,他哪里来的□□,哪里来的人?偏偏这时,又是三皇子忽然得了好处,他早就听闻安王宠妻无度,为了安王妃,给宁朗出头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何偏偏老三得了好处?

他那皇叔该不是要支持老三了?

太子心中疑虑陡生,而其他皇子心中也是一样的想法。只不过他却比旁人想的还要更深一些。

他万万没想到平日里一向低调的三皇子心中竟然也打着那个位置的主意,再牵扯到宁朔,他也很难不去怀疑,当初秋闱泄题一事,他遭了皇帝训斥,连着好长一段时间都让皇帝没有好脸色,这件事情,是不是也是三皇子故意设计?

那三皇子和安王又是什么时候达成的同盟?是现在,还是早在去年秋闱时,安王提醒他泄题一事时,便已经达成同盟了?

不不,若是那时候便已经达成同盟,安王也犯不着提醒自己,当初要不是安王提醒,他还会被害得更惨。

可如今无论如何想也没用……他们几人惦记了这么久的书院,如今已经被三皇子抢先占了好处。他本来以为大皇子才是自己最该警惕的敌人,万万没想到,却是最不起眼的老三得手了。

太子心中愤恨,又将自己几个兄弟都在心中想了一遍,不但警惕大皇子,如今也开始对其他兄弟开始警惕起来。

正如楚斐当初在年宴上说的那样,年一过,他很快就着手准备启蒙学堂的事情。

他在京郊买了一块地,不算是太偏远,算算位置,正好是那些村子与京城的中央,不管去哪里都方便。办好了手续,他便很快找来工人,开始建立学堂。

在学堂建好之前,这学堂的用处便被散发了出去,告知了所有人。

相比起那些已经过了及冠的秀才,无疑是那些村子里的百姓更加激动。他们祖祖辈辈都在土地里面刨食,辛苦一年下来,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银子,哪里比得上那些官老爷?可要供一个孩子上学,从启蒙到考中科举,可得费不少银子,若是如同祝寒山这般能够自食其力,又天赋初中的倒还好,更多的却是考了数年也没有考□□名的人。

更别说,他们也不止一个孩子。

普通农户里头,一个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下地帮忙了,若是再年长一些,就已经能挣来自己的口粮,可若是换做读书,非但不能再在地里做活,还要让家里人挤出口粮供养,更别说还有笔墨纸砚这样的巨大开销。寻常家庭里面,连供出一个都困难,更别说还要许多个。

士农工商,最厉害的也是读书人,考中了功名,做了官老爷,可就不用再像他们一样在土地里刨食,能过上好日子。如今有启蒙学堂这样的大好机会落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如何不激动?

安王,安王他们也是知道的呀!

就是那个发补助银的好心王爷!

百姓们激动地一打听,很快便打听出了安王办这座启蒙学堂的打算。

免费的!

虽然想要入学的条件严苛了一些,可却是不用他们花银子!

他们不用花银子,便能从家里的孩子去读书,免了束脩不说,还有和青山书院与白鹿书院那样的好处,若是天赋出众的孩子,也能得到奖金,若是实在困难的,也能得到补助银!

这让人如何不激动?

启蒙学堂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街头巷尾都在的谈论着这件事情,所有人都对这座距离建成还要不少时间的启蒙学堂期待的很。

宁暖坐在马车里,从安王府回宁家,马车从街上驶过时,都能听到人们谈论启蒙学堂的事情从车帘外钻了进来,那些激动也全都钻入了她的耳中。

宁暖不由得莞尔。

直到到了宁府门口,她脸上的笑意才总算是消失。她被香桃扶着下了马车,抬头看了一眼宁府大门上的牌匾,这才低头进了宁府之中。

江云兰早知道她要来,早早便坐在堂屋里等着她。可堂屋里也不止江云兰一人,二房全家都在这儿。

宁暖踏进去时,二夫人正在求情的话戛然而止,张着嘴巴朝她看了过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二夫人连忙朝她这边走了过来,膝盖一曲,竟是要对她跪下。

宁暖皱起眉头,立刻闪身走到了旁边,避开了二夫人的动作。

“老二家的,你又在做什么!”江云兰霍的站了起来,愤怒地指着她道:“是老夫人要放你进来,进了我宁家的门,你就守着点规矩,若是你再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别怪我把你赶出去!”

二夫人哭求道:“可我的朔儿……朔儿被关进大牢了呀!”

宁暖这次过来,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她避到一边,走到江云兰身边,给了自己带过来的丫鬟一个眼色,那些丫鬟立刻明了,走过去将二夫人拉了起来,杜绝了她再做出什么荒唐的举动。

“我也与你说了很多遍,不管你怎么求,宁朔自己做出了这种事情,是他咎由自取,当初若不是安王帮忙,如今我们宁家可都没了性命,你如今来为他求情,可他当初给朗儿下毒时,你怎么就不拦着他?”江云兰讽刺道。

二夫人哭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啊……”

江云兰目露嘲讽。

“你求我们有什么用,你就算是要求情,也应当是跪在衙门门口,去求那些大人,给宁朔判轻一些,这事情已经告了官府,哪怕是我们想要插手,也无能为力,你求我们有什么用?”

“还有安王呢。”二夫人着急地说:“安王神通广大,定然能将朔儿救出来,你给安王求求情,让安王将朔儿救出来……”她说着,又朝着宁暖看了过去。

宁暖下意识地皱起眉头。

二夫人见着她,眼看着又要跪下求情,却被那些丫鬟拽着,她膝盖曲了曲,又被强硬地拉了起来,模样有些狼狈。

“我与你说最后一次。”江云兰厌恶地看着她:“你要是真要求情,哪怕是求安王也没有用,宁朔要害朗儿,也是安王出手帮忙,朗儿才能平安无事,安王如何做,就是我们的意思。你要真求,你倒是求到皇上面前去!在这宁家里头,你就算是将老夫人叫出来了也没有用,老夫人的话,我可是不听的。”

二夫人更是绝望。

她哭嚎一声:“可我的朔儿该怎么办!他……他还这么年轻,他甚至连孩子也没有,他……他往后该怎么办啊!”

这有没有往后,都还说不定呢!

宁彦文怔怔坐在一旁,二夫人在旁边的哭声嘹亮,他却不同,面上还有几分茫然。

无论如何,他也想象不到,自己最看重的、未来能继承宁家的儿子,忽然断了腿,绝了仕途,如今却是又害人未遂,被关入了大牢里,以后也不知道会如何。这事情发展的太快,着实超出了他的预料,也让他实在是无能为力。

江云兰下令道:“春桃,送客!”

几个下人走了过来,拉着宁彦文和二夫人就往外走。

“等等,等等,放开我。”宁晴从丫鬟手中挣了出来,瞧着宁暖,满脸通红地道:“暖姐姐,我哥哥已经知道错了,不信你问问他,他肯定是知道的,你就放过我哥哥一回,往后我们定然不会再出现在你们面前,我让我哥哥回江州,以后都不回来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宁暖朝她看去。

发觉宁晴竟然也在,她也吃了一惊。许久没见宁晴,宁晴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一下子没了任何存在感,她在这屋子里这么久,也一直没有出声,宁暖差点就没有发现她。

注意到她的视线,宁晴瑟缩了一下,仓惶低下了头,不敢和她的视线对上。

也不知道在周家发生了什么。

宁暖注意到,连她身上的衣服都有些旧,款式瞧着是去年的,也不是新制的。

她深深地看了宁晴一眼,在她的注视之下,宁晴竟然还颤抖了起来,仿佛她是什么可怖的怪物一般。宁晴的模样实在是可怜,若不是她是宁朔的妹妹,宁暖也差点生出了同情心来。

只是她是宁朔的妹妹,是在为宁朔求情,只凭这一点,宁暖就不可能会应下她的话。

她也是和江云兰一个意思:“若是你们如今后悔了,早先时候,为何不拦着他?”

宁晴目露绝望。

她如何知道,她哥哥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如今倒好,她哥哥意图要害死宁朗,他们是与宁家彻底撕破了脸,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往后她该如何在周家生活下去?

她在周家,本来便已经惹周夫人不快,后头又被宁朗赶回家,周夫人对她就更没有好脸色,如今就连她的夫君也只当她不存在一般,还光明正大的将外面的人接回了家里。若是她哥哥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哪怕是为了她哥哥前途大好,也不会这样对她。可如今,她哥哥得罪了安王,入了大牢,说不定还要失去性命,就算侥幸活着,也不会再有翻身的可能,她还能靠什么让周家另眼相看?

靠她当了这么多年,还是个底层小官的爹吗?

就连她去牢中找她哥哥,试图让宁朔想出解决的办法,可她哥哥竟然还笃信还会有人去救他。若是当真有,哪里会等到现在?

宁晴慢腾腾地跟着宁彦文和二夫人走出了宁府大门,她回头看了一眼,看见宁府门上的牌匾,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还住在这里头,被全家都捧在手心,老夫人护着,父母宠着,哪怕是她的哥哥,也还是宁家最出色最有前途的人。

在她心中,她哥哥应当在科举中考上状元,继承宁家,而她也会嫁给京城里头最有前途的公子,夫妻生活琴瑟和鸣。应当是这样才对。

可不过是一年的时间,甚至也不到一年,她的命运便天翻地覆,而她从前最嫉妒又最看不过眼的宁暖,却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她听闻安王对安王妃十分宠爱,前不久更是一掷千金,从珍宝阁买了镇店之宝,只为了讨安王妃欢心。而不学无术的宁朗很受安王重用,甚至连安王,也是皇上最宠爱的弟弟。

为什么呢?

直到回了周家,面对着周夫人的冷眼,周公子的冷漠,宁晴垂着头,仍旧是想不出头绪来。

等人走光,宁暖才问江云兰:“他们怎么来了?”

“还不是老夫人。”江云兰没好气地道:“我早就说了,不能把他们放进来,可你也知道,老夫人冥顽不顾,就心疼他们,有什么办法?那些人还看老夫人的脸色呢。”

“那老夫人的意思?”

“她的意思,我当然也不可能听。”江云兰说:“她原先不是只待在院子里头不出来吗?如今我便顺着她的意思,让她待在院子里,平日里也不用出来了。”

宁暖惊讶:“那爹呢?”

“你爹也是这个意思。”江云兰说:“此事是安王帮忙,我们也不能拖安王后腿,若是因着老夫人出了什么变故,我们可担待不起。老夫人若是去求情,这丢的,也是你爹的脸面。”

宁暖想了想,说:“若是老夫人发作起来该怎么办?”

“等她发作,这事情也解决了。”江云兰冷笑:“如今我派了不少人手盯着她,她那么喜欢老二老三家的,等宁朔的事情解决了,我自然会放她走,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她是会选择留下,还是闹着要去找老二老三了。”

可一个断了腿,没了功名,往后也无前途可言,另一个虽然还没长成,可却也学了他爹的懒散性子。老夫人难道还舍得如今在眼前的富贵不放,非要去拉扯另外的人?

宁暖摇了摇头,又问:“哥哥呢?”

“在后院里头练武呢。”江云兰道:“出了先前那档子事情,如今杨真对朗儿的要求可高了,她就怕下回没有安王的人手保护,朗儿会再出事,如今便严苛要求他,原来朗儿一天练四五个时辰的工夫,如今却是变成六七个时辰了!鸡都没叫就要起床,到了晚上都还在练,连我看着也有些不忍心。”

宁暖弯了弯唇角:“我去找哥哥。”

“你去吧。”江云兰顿了顿,又提醒她:“你帮我看看杨真,可别让你哥哥练过头了,你哥哥以前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如今每日都练得这般勤快,小心身体承受不住。”

宁暖点头应下。

江云兰担忧的事情,杨真这个练武之人哪里会不知道。

宁暖绕到后院,便看见宁朗趴在地上休息,浑身大汗,喘着粗气,累得连动个手指头都困难,见宁暖过来,他只抬了抬眼皮,连个开口的力气都没了,宛若一条废狗。

杨真坐在旁边石桌前,气定神闲地喝着茶,见宁暖来了,便伸手帮她倒了一杯。

“杨姑娘和哥哥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吧?”宁暖接过茶,抿了一口,才说:“往后去了青州,杨姑娘可千万要小心一些,我都听王爷说了,恐怕哥哥还要拖累杨姑娘。”

闻言,地上的人动了动,宁朗挣扎着撑起身体想要说点什么,可他张了张口,双臂颤抖,又一下子泄了气,扑通摔回到了地上,刚恢复好的一点力气也没了。

杨真眼中含笑看了他一眼,倒是帮他把没法说出口的话给说了:“宁朗比原先厉害多了,这些日子勤学苦练,若是他如今再和安王比,也能多撑过几招。”

宁暖目露忧虑:“你分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你放心,哪怕是刀剑无眼,也有我护着他。”杨真道:“再说,他这点资质,青州人人尚武,恐怕是在当地征兵,都比他厉害。”

宁暖:“……”

宁朗:“……”

“就算是入了军队,他也只能当个伙头兵。”杨真毫不留情地道:“想要上战场,还远的很。”

宁暖:“……”

宁朗:“……”

宁暖竟是诡异地平静了下来。

她笑了一声,让香桃将带来的包袱拿了过来,她伸手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来两副软甲:“这是我问王爷讨的,往后杨姑娘与哥哥回了青州,要多顾着自己安危一些,我也就只能坐这些了。”

杨真接过,指腹触及软甲,知道这软甲材料难寻,不由得很是感激。

宁暖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到了杨真的手里:“王爷如今正在筹备启蒙学堂的事情,仔细想来,青州民风彪悍,可读书人却不多,王爷也觉得应当在青州开一个启蒙学堂,便让我将这个交给你,劳烦杨姑娘分心筹备。”

“正好。”杨真抚掌道:“我正好在想我山寨里头那些人个个大字不识,不如正好去绑个夫子,教他们认认字。”

“……绑?”

杨真咳了一声,道:“您放心,王爷交代的事情,我自然会办得妥当,正巧我有一座府邸,正好可以拿来当学堂,青州也有不少读书人,到时候我就将他们……请来做夫子,王爷这启蒙学堂,我定给他办得红红火火。”

宁暖笑了笑,也放下了心。

她又说:“这启蒙学堂如何办,都在信里头交代了,王爷说,杨姑娘不用吝啬银子,若是缺银子花了,便只管写信找他要便是。不论是这学堂,还是青州,杨姑娘有了难处,尽管写信给王爷。”

她的话音刚落下,地上的宁朗便挣扎着跳了起来:“有我,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