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急得跺脚:“这可怎么办?二少爷?二少爷?咱们去叙少爷家里休息一下吧?您这样可怎么走路?”

春瑛忙道:“要不就到我家院子去吧?就在前面不远。我家里还有解酒汤。”那是预备给自家老爹用的。

小厮略一沉吟,便答应了:“如此劳烦小妹子了,还请带路。”

春瑛忙领着他们回了自家所在的院子,因母亲正在屋里睡觉,她也不敢把人往里面带,便找马家借了把竹制的躺椅来,放在树荫下,让他躺了,又倒了解酒汤给小厮。

那小厮正拿着把大葵扇给主人扇风,忙接了汤过来,闻了两闻,才喂小胡子喝下,然后松了口气,笑着对春瑛道:“多谢小妹子了,若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呢。”

春瑛笑着摆摆手:“上回是你们帮了我,我当然要报答啦,对了,嗯…这位小哥…”小厮忙道:“我叫墨涵。”“那么墨涵小哥,你家少爷刚才喝醉了,似乎在树下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怪苍白的,我怕他是中暑,你…有没有随身带什么药…”春瑛隐约记得,古代少爷小姐们随身的香囊里都会带点儿类似的东西备用的。

墨涵被她提醒了,忙去翻小胡子腰间的香袋,果然找出两颗药丸来,闻了闻,便喂他吃了一颗。春瑛又去厨房弄了点盐白开,顺便打了井水给小胡子洗脸。

路妈妈才歇中觉,听见声响,忙简单梳洗了走出来问女儿:“怎么请了外人进来?”

春瑛忙道:“就是上回吴婆子来闹事时,帮我们说话的那位公子,他喝醉了,刚才还在外头吐了呢。我担心他是中暑了。”

路妈妈闻言忙回屋拿出一个小瓷瓶:“用这个给他擦擦额角,这是消暑的药油。”

墨涵在院中听见便笑着高声说:“不麻烦婶子了,我方才给二少爷吃过消暑药,只怕过一会儿就好了。”

“难得贵客上门,怎么能怠慢呢?”路妈妈又找了几样茶果出来,另换了茶水,“春儿年纪小不懂规矩,怎么能用白水待客?这醉酒啊,都是因为一时喝得太猛,又是空腹,才会难受,若少爷不嫌弃,请赏个脸吧,这是春儿她叔买的好茶,咱们自家向来不舍得喝的,这几样点心,也是自家做的,还算干净。”

墨涵扫了一眼,见茶水点心都不是外头常见的大路货,暗暗点头,却只接过了茶水:“多谢婶子,只是少爷方才已吃了药,又喝了许多水,再喝只怕会闹肚子。倒是我口渴着呢,求婶子赏我一盅儿?”春瑛笑着倒了一杯给他。他喝了一口,便夸了好几句:“果然不愧是庆国侯府,连底下人喝的都不是凡物,比咱们在家喝的强多了。”

路妈妈得意地笑笑,见他长得清秀,说话又讨喜,年纪不过比春瑛大两三岁,便拉了他坐在一边说话,问他年岁大小,父母籍贯,又问主人家姓什么。春瑛这才知道,原来小胡子还真的姓胡,家里也不简单,是专门负责采办珠宝首饰的皇商。

这位胡公子昏沉了一会儿,渐渐醒转了,只是人还有些迷糊,墨涵忙上前侍候着他洗了脸,他才清醒些,听着小厮的低声回报,立刻涨红了脸:“这…这真是太失礼了…”

路妈妈忙说没什么,又请他吃茶。但胡公子满面羞愧的坐不住,又见天色越发阴沉,便迅速告辞了,又小声嘱咐墨涵记住地址。

春瑛收拾茶具,听见母亲在旁边小声笑道:“我还当他真是个老成的人,今儿走近了瞧,才知道他原来还是个孩子。”

春瑛有些吃惊:“这话怎么说?”

“只是留了胡子,脸皮却白嫩,瞧他的手,还没长成呢,怕只比你姐姐大一点。”路妈妈抬起竹椅想要还回去,忽然发现椅子上有东西,“哎呀,这是不是他们落下的?”

春瑛一看,正是那个香袋,虽已半旧了,绣工却不错,还缀着一块玉,青翠欲滴,一见就知道不是便宜货。她忙接过香袋,朝那对主仆去了方向跑去。

(PK票告急,拜求粉红票~~~>_<)

第一卷 春临 二十四、恶霸

那胡公子主仆已走了几分钟,春瑛追出去,已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回想起上回他们离开时,走的是南边的方向,她便沿着后街一直跑,到了街口,又转到外街上去。路上的行人已经比方才多了许多,但人群中还是找不见那主仆二人的身影。

春瑛站在原地,看看手中的香袋,有些苦恼。要不等下回见到那胡公子时再给他吧?可这块玉似乎挺贵重的,香袋上头的针线绣的是一个花瓶,里头插着几棵稻穗,旁边一只小鸟,估计是鹌鹑,想想路妈妈那个绣花样子小册上的内容,这应该是“岁岁平安”的意思。用得半旧的香袋依然在用,又明显是家常绣品,恐怕是亲人所赠吧?一旦丢失,主人一定会很着急。谁知道几时会再遇见他呢?她又不知道与他交好的那位“叙少爷”住在哪里。

踌躇了片刻,春瑛还是决定追上去,她问了附近店铺的伙计,问到第三家才知道有两个符合她形容的男子往西面大街方向去了,其中一人步子有些不稳,另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就说要扶他到西街的铺子里休息。春瑛谢过那伙计,便急急追了过去。

刚走到西街路口,她就远远看到那胡公子主仆两人坐在一处小茶摊上,似乎在歇脚,心里松了口气,忙笑着跑过去说:“胡公子,你把东西落…”话还没说完,便被前面传来的一声巨响打断,吓了一大跳。

十来个牛高马大的男人凶神恶刹地围住了小茶摊,将摊子上的桌子凳子掀翻了几张,把大半客人都赶走了。一个又肥又壮、穿着暗红色绸缎衫的男人趾高气扬地慢慢踱过来,立刻便有跟班抬袖擦干净一张椅子,放到他屁股后方,恭敬地请男人落座。那男人整了整袖子,便坐下来,翘起了二郎腿。

小茶摊的老板气得浑身发抖,手里提的茶壶一颤一颤地,他老婆慌忙接下了壶,与他倚在一起。

春瑛觉得他们有些眼熟,仔细一看,不正是红玉和南灯那两口子吗?她记得他们是在迤北大街上摆摊的吧?几个月不见,又换地方了?莫非是变态的二少爷又出了手?

“二少爷,咱们快走吧…”这句话又吓了春瑛一跳,还好她马上就想起来,身边的确有一位胡“二少爷”在,这话原是墨涵劝主人离开才说的。他们主仆二人原就坐在摊子边上,当那些人冲进来时,并未受到波及,但瞧这架势,只怕有麻烦,为免被误伤,还是早点走的好。

胡公子揉着太阳穴,脸色发青,闻言点了点头,便在墨涵的搀扶下起身,与春瑛打了个照面,便是一愣:“你…有事吗?”墨涵也发觉了:“咦?路家妹子,你怎么在这里?”

她早就在这里了好不好?春瑛扁扁嘴,递过香袋:“胡公子把这个忘在我家了,我好不容易才追上来的。”胡公子慌忙检查自己的腰间,见果然是自己丢了东西,忙接过香袋道:“多谢小妹子了,若丢了它,我可就要心痛死了。”墨涵脸一红,低头又劝:“快走吧,要是打起…”

他话还未说完,茶摊内又是一声巨响,那红衣男子身边的跟班踢翻了茶炉子,铜制大茶壶丢在地方,洒了一地的滚水,反而烫到了他的脚,疼得他捧住脚丫子大声嚎叫。

“吵什么?!”红衣男子大喝一声,便有人将那跟班拉下去了,他眼皮子都没眨一下,便盯着南灯冷笑:“王法?你居然问我知不知道王法?哈哈哈——”笑声嘎然而止,“我告诉你!顺天府的班头是我兄弟,府尹大人曾跟我一桌儿吃酒!你也不打听打听,我牛老虎是什么人,说我不知道王法?哼,哼哼…不守规矩的人是你!”

南灯怒道:“我怎么不守规矩了?!这地方又不是你的,凭什么要我孝敬银子?!这里一桌一椅都是我亲手打的,锅碗米面也是我花钱买的,我安安份份地做生意,也没碍着谁,你的人却天天来吃白食,搅得我不得安宁,现在居然还有脸收什么平安费?!我告诉你,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出!”他嚷得脖子上青筋直爆,眼神都狰狞起来了,红玉紧紧挨在他身边,眼中闪着害怕的泪光,却一个字都不敢说。

牛老虎冷笑道:“口气真大呀…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皇城脚下,是你想摆摊就摆摊的吗?!那你怎么不到正阳门大街上挺尸去?!若人人都象你这样,岂不是乱了套了?!这几条街都是我的地盘,我是为了大家伙儿的平安,才这样劳心劳力的,你到别的摊子上问问,谁不是乖乖交了银子求平安?好心没好报!你要是不想交,就快给我滚蛋!”话音刚落,身后便有十来个大汉往前站了一步,大有“你不给钱我就揍你丫”的意思。

南灯死死地瞪着他,脸涨得通红,转身就要抄家伙,红玉慌忙拦下他,冲到牛老虎面前跪下,道:“牛大爷,并不是我们不想交,只是…一年二十两,实在太多了,已足够租一年的正经店面,我们小本生意,哪有这么多钱?求您高抬贵手,等我们赚了银子…”

“等你们赚够银子跑了,我找谁去?!少给我耍花样!”牛老虎不屑地瞟了一地的烂桌烂凳,还有散在地方犹带热气的点心,眼角瞥见摊子边上还有春瑛他们三个没被吓走,便瞪了他们一眼:“看啥看?!小兔崽子,想多管闲事是不是?!”

胡公子闻言皱了皱眉,墨涵立刻便嚷道:“我们二少爷身体不适,才会借这里歇歇脚,你少胡乱骂人!这是皇城脚下,你当自己有几斤几两?竟敢口出秽言,当心闪了舌头!”

牛老虎虽横行惯了,却也知道京城中多贵人,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见胡公子身上穿的还算华丽,虽然只带了一个小厮,也沾了点富贵的边,若真有什么背景,可是麻烦得很。他心烦意乱地瞪向一旁的春瑛,春瑛忙缩到胡公子身后,假装跟他们主仆是一伙的。那牛老虎悻悻地将目光收回,望向南灯夫妻,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今儿是最后一天,若天黑前还不能缴上银子,你们就给我滚吧!不然我的人见一次砸一次!”说罢转身就走,那十来个跟班呼啦一声,便都不见了踪影。

红玉怔怔地软倒在地,南灯却愤怒地嘶吼一声,转眼望着自己亲手布置的小茶摊,满目狼籍,只觉得心口的怒火快要迸出来了,他狠不得将那些人都打个稀巴烂,哪怕是被他们围着打死了,也强过现在被欺压得喘不过气来。

“红玉姐姐…”春瑛小心地叫了声,红玉犹带泪痕地转过头,似乎还没认出她来。春瑛左右瞧瞧,便凑了过去,扶红玉起来:“你忘了?我是春儿,上回你在周大娘家的时候,我们还见过呢。”

红玉想起来了,勉强笑道:“原来是路家小妹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只是偶尔路过。”春瑛打量了南灯几眼,“你们没事吧?”她又帮着把一张长凳扶起来。

“不用忙活了…”南灯忽然道,“我拿不出那二十两银子,迟早会被人再砸一遍的…”红玉眼圈一红,掩面蹲下哭起来。

春瑛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只好安慰道:“南灯大哥,你别灰心,人生总有希望嘛,这里不能摆摊,那就到别处去好了。京城这么大,难道那牛老虎还真的能管全了不成?他又不是官府的人。俗话说得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对不对?”

南灯自嘲地笑笑:“我们都搬了六七处了,从没有在一个地方安稳地待过两个月。只要消息传出去,总有人来寻我们的不是。你当我们没打听过?别人开铺子的,一年也不过是十两的平安费,到我们这个小茶摊头上,就立时翻了一倍,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红玉哭道:“他不能这么待你…好歹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你本是真心为他,才劝他那些话,他怎么能这样对你?”

“他本来就是那个性子,容不得别人有一点违逆,何况我又是他身边的人。”南灯慢慢地摆好一张凳子,坐了上去,“原是我瞎操心罢了,他本是庶出,府里又有嫡子,再胡闹下去,迟早会出事的,我若是不说那些话,他遭了殃,我也逃不了,如今日子虽艰难些,也不算是绝路。咱们…离了京城吧。”

红玉一怔,接着便哭得更大声了。

春瑛咬咬唇,想起她那回在家门前哭求父亲让自己见母亲一面,又想起红玉的母亲病重,至今未愈,若是她这样走了,将来母亲有什么好歹,她可能都无法知道了,心便有些发酸。

胡公子与墨涵在一旁迟迟未走,见状也为他们难过,胡公子问:“若是贤伉俪交了那二十两,就能留下,我愿意帮这个忙。”墨涵吃了一惊,迅速转头看了他一眼。胡公子淡淡地道:“没事的,墨涵,二十两我还出得起。”

“小的先谢过公子高义。”南灯面无表情地起身向他行了一礼,“但请恕小的不能接受。”

这回胡公子与墨涵都吃惊了,后者忙问:“为什么?!我们二少爷可是一片好心!”

南灯听了那熟悉的三个字,顿了顿,才道:“公子虽是好心,但我们夫妇与公子素昧平生,怎么能平白收这么多银子?请您打消了这个主意吧。”

胡公子没说什么,墨涵却不乐意了:“好心帮你,你居然还推三阻四的,你当你是谁?!”

南灯沉默地收拾起地上的物品,一言不发。红玉擦干了泪水,才向胡公子福了一福:“外子并不是有意顶撞公子,还请公子恕罪。只是这银子…若小的夫妇今日收了,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日后总想着有人给银子,就再也没法挺直腰杆做人了。”说完也跟着丈夫一起收拾起东西来。

胡公子发了一会儿怔,才拦住犹在忿忿不平的墨涵,对南灯夫妻道:“原是我欠考虑了,若我不是送银子,而是借呢?我并非狠心的债主,两位尽可慢慢还钱,利息也可照付,那样你们就没占便宜了,不是吗?”

红玉眼中一亮,望向丈夫,南灯却缓缓摇头:“这本就是别人故意为难,即便交了银子,他们也会想出别的方子逼我们走,只怕连本金都还不了。多谢公子好意,只是…”

“我说你们怎么都这么磨唧呢?!”春瑛忍不住插嘴,“红玉姐姐方才不是说,二十两足够租一年店面了吗?干脆在城里另找个地方——二少爷再霸道也没法管到这么远——到时候租个正经店面,胡公子的钱就算是入股的,平时由南灯大哥和红玉姐姐经营。我记得元宵时你们生意极好的,等将来赚了钱,胡公子可以拿回银子,又有分红,南灯大哥和红玉姐姐也不用被人赶来赶去了,不是很好吗?”

她左右望望,见他们都吃惊地望着自己,眼中却闪着喜色,便有些得意地挑挑眉:“这个主意怎么样?”

第一卷 春临 二十五、合伙

天空越发阴沉了,乌云遮住了太阳,不一会儿,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路上行人争相走避,一时间,街道已空了大半。

南灯夫妻的小茶摊处,用竹竿支起了薄薄的棚子,原是为了遮挡日头用的,现在勉强遮雨,偶尔还会漏几滴下来,地上满是泥水。棚中只剩了南灯夫妻、胡公子主仆与春瑛五人,围着一张桌子,低声说话。

春瑛见他们双方都在沉默,不由得有些着急:“我说,你们究竟同不同意这个法子?好歹给个话呀!”

南灯低头站在一边,道:“既是要换地方,又何必再向这位公子借银子?只要那些人不来骚扰,我们夫妻便定可将生意做起来。我们这样的小本生意,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这位公子一见便是大户人家出身,哪里看得上这点薄利?”

春瑛急了,不借银子,凭他们哪里有本钱去租店面?在外头摆摊,又没有靠山,还不是任由人欺负吗?这胡公子家里既然是皇商,在京城应该也是有点势力的,有他在前面挡着,对他们也有好处呀,这南灯小哥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

红玉似乎也有同感,焦急地看着丈夫,想劝却又觉得为难。

那边厢,胡公子还未说话,墨涵已不乐意了:“你当我们有钱没处花呀?不过是二少爷仁善,才愿意借你银子,助你一把。什么入股开店的,这样的小茶摊,我们胡家几时做过?让人知道了,反倒要笑话二少爷小气。若你惹了什么事,或吃食上出了毛病,岂不是连累了二少爷的名声?!”

胡公子立刻回头瞪了他一眼:“墨涵!你在胡说什么?!”

墨涵缩缩脑袋,但还是一脸不服气:“我只是实话实说,二少爷,若你只是借人二十两银子救急,老爷夫人知道了,不过说你两句,可若你拿银子出来与人合伙做生意,不用老爷说话,夫人便先怪你了,这又何苦?”

胡公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才道:“只要你不说,就当我在外头请客吃酒花用了,老爷夫人又如何能知道?”墨涵嘟起了嘴。

南灯见状便道:“原是路家小妹子一片好意,我们夫妻本不欲麻烦公子的,等雨一停,我们便收拾东西走人,横竖也是搬惯了。公子的恩义,我们夫妻绝不敢忘,银子却是不必了。”

“相逢便是有缘,贤伉俪有难处时,我恰好在场,怎么能袖手旁观?”胡公子不赞成地望着他,“你即使不在乎被人逼走,也当为你家人着想,这样颠沛流离的日子,你们还要过到什么时候?我并非施舍,你为何不受呢?”

南灯沉默不语,胡公子又劝道:“其实我想帮你,也是为了我自己的一点心思。不瞒你们说,我在家中也是庶子,上头有嫡母嫡兄,虽有父亲疼爱,终究是不得自在的。我在家中过的是这样的日子,却听到你所说的那位活得如此…张扬,心里也为他日后担心。他辜负了你这样的忠仆,我便替他助一助你。或许这么说有些奇怪,但我只是…”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春瑛左右看看,见现场气氛有些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便随手拉过一张长凳往面前一放,坐上去道:“我觉得你们都想太多了,真叫人郁闷!”她对南灯道:“胡公子想借银子给你,你不想受,是不想受人恩典?你觉得自己换个地方干也是没问题的,对不对?可是没有银子,你们到了别处,也依然只能在路边摆小摊,哪里没有流氓地痞?就算二少爷不找你们麻烦,你们也够麻烦的了。天天日晒雨淋的,红玉姐姐也受罪,若是有了铺子,就舒服多了,正经做生意,那些流氓若是太过分,官府的人也不会不管的,不然还有谁肯做生意?”

南灯低着头不说话,春瑛又转向胡公子主仆那边:“小茶摊的生意对公子家来说,当然是蚊子肉,可是蚊子肉再少,它也是肉啊!公子不是说在家不自在吗?想必用钱也受约束吧?南灯大哥他们手艺很好,不论在哪里摆摊,都有很多客人上门的,正经开店做生意,每个月起码也能赚个几两,公子出门请朋友吃个饭啊,买点东西啊,手里也能多点零花。这种小事就不用告诉家里了,公子就当赚外快吧。”

“外…快?”胡公子没听明白,春瑛咳了一声,道:“反正就是个收入吧,这比白借二十两银子出去强,二十两对您来说算什么呀,花了就花了,过个一年半载地收回本钱,还能继续分红,家里人又不知道,不是很好吗?”接着她又瞥了南灯一眼:“南灯大哥心里也不要有负担,胡公子入股不是白借银子给你的,是要你替他赚银子。你把生意做好了,把胡公子的本金还了,让他多得些分红,剩下的银子就都是你和红玉姐姐的,不是比现在摆小摊强得多吗?”她又朝红玉挤挤眼:“姐姐家里生姐姐的气,不就是因为南灯大哥落魄了吗?等你们有钱了,他们一定会消气的。”

红玉眼带希翼地看着南灯,南灯与妻子对视片刻,神情终于放缓,胡公子便微笑道:“若真是如此,小店的经营便全由贤伉俪作主,我只等着分红就好。”墨涵动了动嘴皮,想说什么,胡公子便对他道:“不怕,今日刚吃了践别酒,原本要送的盘缠,李叙退回来了,就拿那个顶上吧。”墨涵不说话了,胡公子便从怀中掏出一个绸袋,道:“这里是三十两,原是在家里过了明路的,二位暂且收下。既是要开店,自然要做得好些,银子多了,也好周转。”

南灯没再推拒,既然是入股,二十两与三十两也没什么分别,只是他暗暗下了决心,定要好好做出个样子来,才不会辜负了这几位好人,也不会辜负了自己的抱负。

春瑛见他们达成了共识,只觉得心情畅快,见外头雨势不小,他们几个人一时半会儿的走不掉,便索性提起了实质性的问题:“咱们讨论讨论吧,在什么地方开店,才能避开那些家伙?”她转头问南灯:“南灯大哥跟在二少爷身边那么久,知不知道他都在什么地方活动?”

南灯还未说话,红玉已笑了:“春儿妹子,你这样说府里的主子,当心叫管家娘子听见了罚你。”

春瑛撇撇嘴:“怕什么?我早就看过了,这里除了我们,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雨声这么大,即使是外头有人经过,也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而且,要是真有人经过,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了。”这个茶棚子就是用四五根竹竿撑起来的,周围的情况一目了然。这样的环境,比什么酒店包间都安全。

胡公子笑道:“从前我就觉得小妹子机灵,说话行事都不象个孩子,如今看来,竟又添了心思缜密,真真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