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过几日,咱们家刚买了田地和这院子,咱们一走,怕是很难回来了,你二舅舅想让把这些都给卖了,可是你爹不肯。”

“我刚刚去柳芽家,听她说那个卖给咱家田地的张家汉子回来了,正想租地租房呢,不如咱们租给他去。”

“那个人那样子,怕是跟以前一样把地给糟蹋了。”苏映寒实在是看不上那人。

“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已经娶了妻,成了家,怎么会再像以前一样呢,这样好了,咱们只找他家的先媳妇去说话,看她是怎么说的可好?”

“也好,我这就随你去柳家走一趟。”苏映寒当即放下手里的活拉着瑾儿就走,烁烁也终于得到了解放,高兴的跳到了院子里的树上玩去了。

柳芽娘正在为这事发愁,听苏映寒这么说,忙不迭的让柳芽去叫那张家的来,柳芽便拉了言瑾儿同去,待走到那破庙前,听见里面传出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待走进去才发现是张家汉子当命根子似的酒坛子,那新妇还掐着腰骂道:“成日里就知道喝酒,若不是这酒你能连个住处也没了,怎么就这么不知道银钱重要,没了田地没了进项你哪来的银钱喝酒?我看你还是去喝西北风好了,我可不想在这里等着被饿死!”说罢就拿了小包袱要走,张家汉子慌忙把她扯到怀里。

“我答应你,以后再也不喝酒可好?咱们租了地,我就认认真真的干活养活你,一点也不让你累着,只要你别走,行不?”

那张家的破涕为笑,看样子原本就是想吓了吓他的,此刻目的达到了,两人便窝在一处说些悄悄话。

柳芽便拉了言瑾儿进去,笑道:“张家婶子,我娘让我来喊你去一趟。”

张家汉子和那新妇都是满脸的尴尬,忙应了,跟着两个孩子往柳家走去,在听到言家愿意把那田地和院子租给他们,而且租金还不算高,两人高兴坏了,当下就签了契约。

苏映寒回去后就把这事跟言睿和苏筠说了,言睿想了想,叹道:“也罢,既然说定了要去的,那就早先上路吧,这地租给他们我虽是不放心,却也好在卖给旁人,就这样吧。”

言瑾儿知道他是舍不得如今的家,舍不得这份清净,想来他也是知道大门大户里面的规矩的,他又是拐了人家姑娘私奔的,去了苏府,少不得要受些气了。

第二日一早,言瑾儿便去了花市,她家大约有几十株茶花,因为要进京去,带不了那么多,因此便要卖一些了,换成银两拿在手里也好办事。

等到要走的那一天,言瑾儿只剩了二十几株茶花,都是茶花中的极品,还有一些是要用来接穗培育新品种的,又挑出了二十株,看来看去这二十株里哪一株也舍不得再卖了,剩下的那几株便预备着要送人的。

时下之人多喜爱茶花,这茶花也是这西苑国的国花,因此不论文人雅士,还是官商富贾,家里都要摆放几株茶花撑撑场面,有真正喜欢的也不乏到处搜集名贵茶花品种的,苏筠虽不太懂得这些,但也能看出来言瑾儿的这些茶花俱是稀罕品种,便特意嘱咐了下人手脚轻便些,莫要伤到茶花。

言瑾儿见状高兴起来,想着等到了京城,一定要送他一株上好的茶花才是。

这日一早,言家人就跟随苏筠出了田楼村,垂着长长流苏的马车里坐着苏映寒和言瑾儿,还有她的那二十几株茶花,马车里铺着软软的波斯地毯,车厢壁上贴着精美的花式,里面的空间要远比从外面看着大得多,却还是因为那二十几株茶花显得有些拥挤。

苏筠和言睿各自骑一匹马行在马车两侧,把马车里的女眷保护了起来。

言瑾儿自从穿来,从未离开过田楼村,最多也只到镇子上卖过花,如今这么一走出来,才发现其实西苑国虽说也是一年四季,但是气候相对温和,冬天没有那么冷,夏天也不至于太热了去,春夏也是温暖湿润,连风都是柔和的,没有那么干燥。

离了田楼村,离了清风镇,原来越远的时候,言瑾儿趴在窗子上掀了帘子往后看,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回来,回到那个到处盛开着茶花,诗境一般美丽的田楼村,心情因为那么点子不舍而沮丧起来,看着外面的景色也多少有了点心不在焉。

苏映寒察觉到了她心情的落差,便把她拥在怀里轻轻的拍着,一边掀了帘子给她告诉她这是何处,有什么样的风俗,哪里的饭菜最好吃,又有什么好玩的,言瑾儿慢慢的被吸引了,兴致勃勃的听着她讲,不时的掀了帘子看向在骑马走在她这边的苏筠,顺便问几句话,一路走下来,言瑾儿知道了好些之前未曾知道的事情,也跟苏筠的关系亲近了许多。

田楼村的位置和京城是相对的两个方向,一个在南方,另一个则在东北方向,最近的路径便是走直线,那么就要改坐船了,一行人从一个叫做锦城的地方弃了马车上船,就能直接到达京城,这马车本也是苏筠为了苏映寒特意在这里雇来的,此时只需把马车退掉,驾马车的小厮也是苏府的人,且是常跟着苏筠在外面跑的,因此不用苏筠多操心,他便麻利的使人把那些茶花都给搬到了船上,另订了三间上等舱,都准备妥当了,才请一直站在船头的众人各自回舱。

言瑾儿很高兴自己也能独自占一间房,哦,不对,她不是一个人,还有烁烁,当时来之前本想着不让它跟来的,因为它的家就在田楼村周围的山里,谁知那家伙机灵的很,像是早就知道言瑾儿想要抛弃它似的,无论白天晚上都不肯离开,临走那天早上却不见了,言瑾儿还若有所失的,谁知马车过了清风镇才发现那家伙竟然躲在她的茶花后面的地毯上睡大头觉,真是让人又气又欢喜。

此刻言瑾儿还没有进房门,烁烁已经两眼发亮的占据了房间里唯一的一张床,并兴奋的在翻了个滚,这会儿就见苏筠的小厮来请她到言家夫妇房里一起用饭,言瑾儿以胃口不好为由拒绝了,苏映寒立刻就巴巴的跑了来,仔细的瞧了又瞧,见她果真没什么大事,只是这些天舟车劳顿累着了,便让人给她把饭菜送了来,又看着她和烁烁吃了一些,这才放心的离开了。

言瑾儿心里感动的要命,这么好的娘要到哪里去找啊,能让自己给碰上了真是运气,想着便兀自笑了起来,抱了烁烁埋头睡觉。

一直到了第二日午时,言瑾儿才醒过来,满足的伸了个懒腰,逗弄了还闭着眼睛不理人的烁烁一会,转身开了房门,才发现船早已驶出了锦城的渡口,行驶在一片宽阔的水面上,便走到船头去看,心中竟是莫名的平静,就像这一眼望不到边得水面一样,又想着若是此刻可以手拿一管玉箫,吹一支闲散悠扬的曲子,定是别有一番趣味。

没成想自己正这么想着,便隐隐约约有箫声掠过水面传了过来,言瑾儿竖起耳朵细听,那箫声时高时低,呜呜咽咽,竟像是在表达相思之情,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奏,心里思念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言瑾儿正想着,就看见不远处迎面驶来一艘船,也是如自己所处的这艘般大小,船头迎风站立这一个月白长袍的男子,长长的黑发被高高的竖起在脑后,容貌看不太清楚,只是想来也是长的差不到哪儿去的,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气度,只可惜自己无缘与之细谈,更无法知道他所思念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应该是一个女子,而能配得上他的女子想必定是人面桃花了。

那人就那么立在船头,在两艘船擦身而过的时候,言瑾儿发现那人仿佛也在看着自己,那眉眼却是看清楚了,面容甚是清秀,虽谈不上绝美,却有着一种令人移不开眼睛的吸引力,言瑾儿就这么望着那人发呆,那人也认真的打量着她,待两人各自回过神来的时候,双方早已隔了数里。

言瑾儿自得其乐的笑着摇了摇头,这样的人,一辈子只见一次就足够了,擦肩而过之后,便是水天相隔,再想起,只留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和思念,那便是好的了。

正文 第八章 心情忐忑进苏府

从渡口顺清水河而下,走了没几日船便在另一个渡口靠了岸,苏筠派了那小厮来招呼言瑾儿,说是已经到了岚城,让她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到言家夫妇的舱里去。

言瑾儿本来就只有一个小包袱,便立刻就携了烁烁跟了他过去,待船完全停好,放下了甲板,苏筠便带着言家人下了船,早就有一辆黑色楠木的马车在那儿等着,几个小厮牵了两匹马,看到苏筠过来,忙上前行礼。

苏映寒却是都不识得这些人的,不得不感慨物是人非了。

苏映寒带着言瑾儿、烁烁上了马车,自然还有那些宝贝茶花,苏筠和言睿依旧骑着马跟在马车后面,马车走的很慢,言瑾儿便掀了车帘往外看,京城自是比别处繁华,卖什么的都有,估计也应该会有比清风镇更大的花市才对。

“瑾儿,待会到了外祖母家要记得娘之前跟你说的那些规矩,苏家规矩大,容不得一点错的。”苏映寒抓了言瑾儿的手细细的叮嘱着。

“瑾儿明白,娘,您小时候也是要学很多规矩吗?”

苏映寒苦笑了下,自己为出阁之前自是要学规矩的,可是因为爹的宠爱,倒也野了性子跟二哥到处逛去,但是如今跟那时却是没法比,自己当初私自离家,若是回去后什么规矩也不懂,会遭人嫌弃的。

“自然是要学的,不过瑾儿不用怕,你的女红已经算是好的了,又读书识字,若是你外祖父还在的话,一定会很喜欢你的。”说到这儿,苏映寒红了眼眶,她的娘是正室,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又有了她,可是娘并不喜欢她,更多的是疼爱那两个儿子,倒是爹觉得自己爱读书识字,更多的像他,便宝贝的很,现在再回去,却是再也见不到他了。

“娘,是瑾儿不好,瑾儿再不问了,您别伤心了。”言瑾儿乖巧的依偎在她怀里,不再说话。

苏映寒轻抚着她的头发,叹了口气,不知道娘会怎么对她,又会怎么对待自家相公和女儿,八成是没什么好脸色的,想着便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心酸的很。

岚城很大,分东南西北四部分,皇宫位于东城,而朝中位高权重的官员们都居住在西城,南北两城乃是经商之所。

苏府因为世代为官,听说祖上有人甚至做到了丞相之职,所以在西城有一个很大的府邸,苏映寒和言瑾儿下了马车改乘轿子从角门进入,一直到了内院才停下,她们一下轿,便有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迎了上来,其中一个穿着淡绿印小团花纹的窄袖短衫,下面是素色半旧的绢质平展裙,身材纤细,鹅蛋脸,笑着扶住苏映寒,“姑奶奶可算到了,老太太可都要等急了。”说完又看向言瑾儿,“这就是瑾儿姑娘吧,真是可爱,长的倒像咱们家二爷。”

苏映寒不识得她,想着定是才来不久的丫鬟,这般说话定是老太太身边管事的,便回她一笑,“我娘她身子可还好?”

叹春边引着她往前走,边笑说:“身子倒还好,只是想念着姑奶奶…”

言瑾儿跟在两人后面,另有小丫鬟围着她,却都不敢说话,言瑾儿细听着前面那丫鬟的话,心里也如苏映寒想得一般,那定是个有些脸面的丫鬟。

母女两人随着叹春进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一个花厅,里面摆了几盆花,走过的时候,言瑾儿瞧出了那便是茶花,烁烁一直蹲在言瑾儿的肩膀上,闻见熟悉的花香欢快叫了两声,倒把众人给唬了一跳。

花厅后便是正房大院,正前方是五间正房,两边游廊连着东西几间厢房,众人刚走过花厅,便看见有许多丫鬟婆子在外面站着,见两人来了便忙去打帘子。

言瑾儿进了屋子,也不敢到处瞧,急匆匆的扫了一眼,发觉这房里布置的相当简单,却不失大气,桌椅橱柜都是上好的紫檀楠木,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小丫鬟们拿了厚厚的软垫子来放在地上,苏映寒拉着言瑾儿跪下磕头,“女儿给母亲请安。”

“瑾儿给外祖母请安。”

苏家老太太微眯了眼睛看她们两人,看了一会才道:“起来吧,路上也累了,就不必那么多礼数了。”

言家母女二人才起了身在一旁站了,就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媳妇走过来笑道:“总是听二爷说起映寒妹子,如今总算得见了,你们兄妹还真是有些相像呢。”说完又走到言瑾儿跟前,“这就是瑾儿吧?长的真好看,不怪叹春那丫头说,还真是像我们二爷。”说完便从手上脱下一支碧玉镯子给她戴上,“这个给你吧,你肤色白,戴上这个好看。”

言瑾儿早从她的话里听出了她应该就是苏筠的内眷,见她那样热情,便忙道谢:“瑾儿谢过二舅母。”

二夫人夏氏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转而走到苏映寒身边拉着她跟自己一道坐下,紧挨着苏家老太太坐着的是大夫人赵氏,面上冷冷的,看着老二家的过去献殷勤,只是淡淡的瞥了一眼,便也跟苏映寒说了几句客套话,又拿出一个澄黄的金项圈给言瑾儿,却让身边的丫鬟给拿过去,自己并不亲自起身。

“嫂嫂们的礼物都很好,倒显得我这小气了些。”另有一个比苏映寒略小些的小媳妇手里拿着一支金镶玉牡丹花型的簪子,言瑾儿忙接了,却又不知这是何人,便去看苏映寒,苏映寒受到女儿的求救信号,便笑着替她道了谢,“弟妹真是客气了,都是一家人,怎么说些见外的话。”

最小的李氏回应的笑了笑,又退到一边去站好了。

苏家老太太扫了众人一眼,又看了看言瑾儿,问道:“这孩子也该十岁了吧?”

“是,到年底就十岁了。”苏映寒忙替她回道。

“你也太护着她了,都已经十岁了,让她自己回话,没得学那些小家子气的。”

苏映寒被训斥了一番,便讷讷的不再说话,老太太又问:“都会些什么?”

“回外祖母,瑾儿笨拙,只跟母亲学了女红。”言瑾儿硬着头皮回道。

老太太点了点头,“这还罢了,你刚来并不知道咱们府里的规矩,有空去你大舅母那儿,让她跟你说说,莫要出去做错了丢苏家的人。”

言瑾儿闻言撇了撇嘴,抬眼去瞧大夫人,却看见她眼里也有些不耐,便低下了头,也不应声,她初来乍到,并不想惹事,可是明显的,那个大夫人并不乐意自己去麻烦她。

“娘,不如让我来教瑾儿吧,我瞧着这丫头就喜欢,她又跟惜寒一般大,两个小姑娘也有话说。”二夫人夏氏瞧出了点端倪,忙拉着瑾儿的手去请命。

老太太瞧了赵氏一眼,见她面上略有些尴尬的神色,便点了点头,“惜雪和惜霜也一并去吧,省的成日里被惯的没了规矩。”

惜雪是大夫人的女儿,苏家老太太一向不喜欢这些孙女,只偏疼孙子们,就是两个儿子也不敢多说什么,更何况是儿媳,大夫人就算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跟言家丫头和惜寒走得太近,此时也没了法子,三夫人李氏的相公是个庶出,官职也没有府里大爷和二爷的官职高,自是巴不得能让自家女儿跟那两家子走的近一些,将来也好找婆家,便答应的有些痛快,惹来大夫人一顿白眼。

“妹子妹夫一家刚回来,不知道母亲觉得安置在何处比较妥当?”趁着夏氏和李氏围着苏映寒说话的功夫,大夫人赵氏小声的请示着。

苏家老太太一听这才记起,回来的不光是她的女儿,还有那个当初拐跑她的女儿,让她丢尽脸面的男人,面色便不好看起来,语气尖锐的说道:“随便找一个住处就是了。”

赵氏心想你倒只是说说罢了,可如今是我当家,要是安排的不好了,大老爷还不得怨着我,虽说他们兄妹感情算不上亲厚,可好歹统共就这么一个亲妹子,到时候自己落了埋怨不说,也会让夏氏和李氏抓了把柄,所以细想了一回,说道:“不如就后角门旁边的那个幽云居吧,那里是有些偏僻,但是爹他老人家在世时最喜欢那里的幽静,不如就把那院子给了妹子一家,他们进出也便宜些。”

苏老太太点了点头,老头子生前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女儿,就让她们一家搬过去住吧。

敲定好了住处,赵氏便立刻使人去打扫清理那院子,不过半刻钟,就有丫鬟来回幽云居收拾妥当了,赵氏便陪着苏映寒和言瑾儿往那儿走去。

一路穿花拂柳,曲折回廊,最后停在一处幽静的居所前站定,言瑾儿抬头细瞧,只见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幽云居’三个大字,院门大开着,迎面是一座假山,上面刻着一句‘静望浮云意,闲听落花声’,让言瑾儿想起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看来这苏家老爷子倒是个洒脱的人。

正文 第九章 苏府众人的心态

转过那座假山,院子里的景色一览无遗,正对面是五间正房,两边是东西厢房,各连着两间耳房,抄手游廊通往正房后的三间廊屋。

院子里种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的,让人感到些微阴凉,树下有圆形石桌凳,周围还种着几株茶花,有的正开着,远远看去像翩翩起舞的舞女一般。

“这院子想必妹子也知道的,是爹生前最喜欢的院子,妹子先住着,若是有什么缺的少的让人来跟我说便是。”赵氏嘴上虽说的是客气话,面上却并没有多少表情,淡淡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麻烦大嫂了。”苏映寒也只是浅浅的谢着,并未过多的客气。

赵氏便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言家没有丫鬟,统共一家三口,言睿还被苏筠叫了去喝酒,还没有回来,烁烁是早在去见苏家老太太的时候就被丫鬟们接了过去逗弄,此刻也还没回来,苏映寒便带着言瑾儿进了那五间正室,中间两间是通着的,算作见客之所,西边两间成了言家夫妇的卧室,而言瑾儿则选中了东边那间。

言瑾儿进去瞅了瞅,要比自己在田楼村的卧室大上许多,一张楠木雕花木床,一个同样雕了花纹的大木橱柜,中间是一张圆桌,几个青花缠枝莲花卉纹绣墩,靠窗的地方安放着一张黑漆楠木书桌,整个房间简单大气,却是没有一点儿女孩子家闺房的样子。

言瑾儿喜的就是这般,越简单越好,喜滋滋的在书桌前坐下,趴在上面把玩着早先几位夫人给的见面礼。

苏映寒也收拾好了,到女儿这边来瞧,见她正在咬那金项圈,便忍不住笑了出来,还真是孩子气。

“娘,”言瑾儿瞧见了她在笑她,没好意思的红了脸,站起身拉着苏映寒坐下,把那几件东西拿给她看,苏映寒略看了一眼,便拉着她的手说道:“你也看到了,你外祖母是不怎么喜欢女孩子的,可也不会太过较真,往后你见了她就只恭敬些,不要错了规矩便成,大夫人这个人冷冷淡淡的,也看不出心里面想些什么,但这家里总归是她在管,以后少不得还要麻烦她,你二舅母倒是个热心肠的,你二舅舅跟我们关系也好,明日你自去她那里学规矩,想来她是不会为难你的,再有李氏,你小舅舅是个庶出的,他亲娘是你外祖母的一个陪嫁丫头,早些年就过世了,你见了他们就按着规矩来就好,不用想太多。”

“嗯,”言瑾儿仔细的听着,点了点头,就看见有叹春带了几个小厮往院子里抬自己那二十几株茶花,还好院子够大,不然还真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烁烁蹲在叹春的肩头,看见言瑾儿立刻就跳了过去,言瑾儿伸手抱住它,任由它轻轻的啃着自己的手指,叹春见状笑道:“这小家伙倒真是个通灵性的。”

言瑾儿冲她笑了笑,“谢谢叹春姐姐帮我照看它,它最调皮不过了,若不是姐姐给看着,指不定又给我惹出什么乱子来呢。”

“姑娘真是折煞奴婢了,这本就是奴婢应该做的。”叹春对言瑾儿一口一个姐姐感到很高兴,却还是得作状推辞几回,毕竟主仆有别。

“你跟个孩子客气什么,她这么叫你本就是应该的。”苏映寒笑着插话进来,请叹春进去喝茶,叹春笑着推辞道:“老太太那边还有事呢,姑奶奶不用跟奴婢客气的,奴婢得了空自然是要来叨扰的。”说罢福了福身子出了幽云居。

没一会儿,二夫人夏氏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丫头,笑着拉着苏映寒的手在石桌前坐下,笑道:“我知道妹子刚回来,也不是住在原先的院子,定是有些不习惯,又没带丫鬟奴仆,所以我就让人牙子挑了几个乖巧伶俐的送了来,你看看可中意哪个?”

苏映寒忙推辞道:“这怎么好呢,二嫂还是留着自己使吧。”

“我那里又不是没有人,更何况这也是你哥哥的意思,我要是把人送不下,回头他还不得跟我闹,妹子就不要让我为难了。”说罢笑着使了个眼色,那五个小丫鬟依次的排开了,站在苏映寒的面前。

苏映寒见推脱不了便走上前细瞧了瞧,模样儿都不是上等的,这应该是夏氏故意为之,恐怕是怕言睿要收了房的,心里想着便会心的冲她笑了笑,以示感谢。

这本就是夏氏送来的人情,苏映寒也没好意思细挑,便随意指了两个,一个留在自己身边,另一个给言瑾儿,又跟夏氏道了谢,夏氏见状笑了笑,心想这家人倒不是个贪心的,便有了亲厚之心,便笑道:“这又没什么,一家人怎么总是谢来谢去的,没意思!以后妹子若是有什么缺的少的只管来跟我说,我虽比不得大嫂管着家,但是我那院子里也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那如此便多谢二嫂了。”

夏氏摆了摆手,起身要离开,却又站住了,回身笑道:“本来今晚老太太是说要给妹子一家接风的,可是又想着你们一路奔波劳碌,遂改了明日,妹夫同大爷二爷在前院喝酒呢,可能要晚些才能回来。”

苏映寒闻言又道了谢,才把夏氏送了出去。

言瑾儿正在仔细查看那几株茶花,细心的拨弄着那株千叶白的叶子,两个新来的丫头便走了过去,笑道:“姑娘在做什么?可有什么活要交待我们去做的吗?”

言瑾儿侧头看她们,两人都温和的笑着看她,甚至是挽了袖子准备帮她干活,苏映寒进来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情景,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这两个丫头都是干惯了粗活的,便也不说话,只在一边看着。

“两位姐姐叫什么名字?”

“回姑娘,我们姓什么早已经忘了,只还记得名字,我叫大荷,妹子叫做小荷。”其中深紫色麻布衣裙的女子上前一步说道,身后浅紫色衣裙的妹子跟在她身后也微微笑着点头。

“这名字有意思,大荷,小荷?真好听,两位姐姐帮我浇花吧?”言瑾儿笑着让她们学着自己的样子去浇花,一边说着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里正忙着,就见叹春又来了,身后同样也跟了两个丫鬟,见到大荷小荷吃了一惊,苏映寒便解释道:“这是刚刚二夫人送过来的两个丫头,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叹春笑了笑,“原来是这样,不过姑奶奶也瞧瞧这两个人,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老太太特意让我带了来让您使唤,她们两个也懂得这府里的规矩,您就把她们留在身边吧。”

苏映寒不想要这么多的丫鬟,大荷小荷也就罢了,是刚买来的,眼前这两个却是老太太身边的,不会有什么事吧?想着便要推辞,可是叹春却不管她说什么,坚持要把这两个人给留下。

无法,苏映寒只得同意了,两个丫头便上前给她请安,“秋韵、秋蕊给姑奶奶和姑娘请安。”

这两个人是秋字辈的,看来即使是在老太太跟前也不是常露脸的,苏府的丫鬟们分四个等级,以春夏秋冬为首字,叹春便是一等丫鬟里最有头脸的了,秋韵、秋蕊便是三等丫鬟,不过两人的容貌倒都是不错,比起大荷小荷来要强些。

因为有了秋韵和秋蕊,大荷、小荷便都给了言瑾儿,两人只比言瑾儿大一两岁,没多久三个人便玩作一团,笑嘻嘻的跟着言瑾儿去浇花。

秋韵撇了撇嘴,对那两个小黄毛丫头相当不屑,便停了停脊背,走到苏映寒身边帮她倒了杯茶,“姑奶奶喝茶。”

苏映寒笑着点点头,看着她笑道:“你可是这苏府的家生子吗?”

秋韵有些得意的炫耀道:“正是呢,姑奶奶不认得我,想必一定识得我娘,就是老太太身边的周婆子。”

“原来是她吗?我倒真的还是记得,她现在还在老太太身边吗?怎么刚刚没见她?”

“我娘如今去了京郊的庄子上,早已不在府里当值了,姑奶奶自是瞧不见她。”秋韵说着撇了旁边的秋蕊一眼,“她不是咱们府里的家生子,是早先二爷在街上买了来的,孝敬给了老太太。”

“哦?你是二爷买来的?”苏映寒感兴趣的看向秋蕊。

“是,秋蕊家里本是书香世家,因为发生了变故家道中落,父母身亡,仅剩了奴婢一人,是二爷心软,把奴婢带回了府里。”秋蕊面上淡淡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痛楚。

“那想必姐姐是识字的了?”言瑾儿听见也走了过来,大荷小荷跟在她的身后,对秋蕊的遭遇也很是同情,她们姐妹对家没有了丝毫的印象,这样反而心里好过一些,比不得她还要把那样的痛苦记在心里。

秋蕊点了点头,“略通文墨。”

“姐姐这名字不好,我给姐姐改个可好?”听她通文墨,言瑾儿便多了些敬重,又想着秋蕊这个名字确实不怎么好听,便笑着询问道。

“这是秋蕊的荣幸。”

“那就叫墨葵吧?那是一种茶花的名字,可是我从来没见过。”言瑾儿说着拿眼去筹苏映寒,见她点头,便去看秋蕊,主子赐名,秋蕊自是不敢不应的,便点头称好。

票票…柚子求票票…

正文 第十章 俏丫鬟的小心思

一旁的秋韵见言瑾儿给秋蕊换名字,也忙笑道:“不如姑娘也给我取个名儿?”

言瑾儿心里不喜她的行事说话,便淡淡的瞥了她一眼,“你的名字很好,不用再另取了。”说罢扯了墨葵和大小荷去看屋子。

这幽云居说大也不算大,可是对于言家这三口之家还是很足够的,几个丫鬟便住在了靠着言瑾儿房间近的东厢房里,秋韵看着这院子里空房子多,便想央了苏映寒单独住一间,接过却被苏映寒那身份地位的话给噎了回来。

晚间,言睿回来的时候苏映寒和言瑾儿正在用饭,他不在桌边坐下,反而坐在一旁喝茶,苏映寒便知道他是吃过了,便问:“可见过老太太了?”

言睿点头,却并没有过多的话,等了半晌才又说道:“跟大哥、二哥一起过去的。”

既是跟那两人一起过去,老太太可能就不好说什么了,苏映寒这才放了心,跟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这是言家在田楼村就形成了的习惯,家里的事总是要在饭桌上说出来,好各自发表意见,言睿虽然用过饭了,却依旧坐在那里听苏映寒和瑾儿说些这府里的事。

几个丫头都已经被打发下去用饭了,墨葵不肯去,坚持要等伺候母女两人用过饭才去,言睿见了便问:“这是谁家的丫鬟?”

“是老太太送过来的,说是想着咱们没带丫鬟不方便,特意送了两个丫头过来。”

墨葵听了便忙上前给言睿行礼,大大方方,没有丝毫的卑躬屈膝,言睿见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他心里,读书人家的丫头也是应该有些气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