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瑾儿见状忍不住笑了,这个烁烁,刚刚那么大的动静都美吵醒它,睡功真是厉害。

没一会儿,紫焰在外面帮小荷包扎好了伤口,夏鹤轩便下车上马,看着两个丫头上了马车,便示意封大郎继续赶路,他和倚锄一边一个骑马跟着。

过了这么一大会子,大家的情绪都稳定下来,言瑾儿镇定下来想着自己遇见夏鹤轩的经过,觉得真是好巧,若不是遇见他,自己就算能幸免于难,怕也是损失惨重,那么自己跟他算是有缘吗?还记得上一次进京的时候在船头听见他**,这一次出门又遇到了他,既然自己跟他算是有缘的,为什么却不能够在一起呢?他喜欢的真的是惜雪,而对自己一点感情都没有吗?

想到这里,言瑾儿掀开窗帘寻找他的身影,没成想他就在窗子旁边,一回头两人正好对上眼,言瑾儿尴尬的笑了笑,“那个,你…呃,饿不饿?”此话一出,言瑾儿恨不得把自己的头给敲烂了,怎么回事,她明明是想问他为什么要送她的?

夏鹤轩把她的懊恼尽收眼底,淡淡的弯了弯唇角,“前面不远就有一个小镇,咱们快些走,到那里去过夜。”

“哦。”言瑾儿缩回头来,仍旧是懊恼的很。

“姑娘,咱们这里还有点心呢,您先吃点垫垫肚子吧。”小荷捧了食盒子出来,紫焰从保温桶里倒了杯水递过来。

言瑾儿也的确是饿了,摇摇头不再想那些烦心事,本来出来就是为了散心的嘛,招呼她们也一起吃起来。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言睿的故乡

第一百一十二章言睿的故乡

太阳落山的时候,一行几人在小镇上吃了些东西,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继续赶路,一路南下,风景越来越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人家,活脱脱一副五月风景画。

因此一路走下来等到了言睿的老家一个叫做西风村的村子里已经过了半个月,当夏鹤轩带着倚锄跟着言家马车进入村子里时还没到正午,村民们见有陌生人来都跟在后面看热闹。

言瑾儿坐在马车里掀了帘子往外看,这是一个颇为贫瘠的小山村,不过风景倒是很秀丽,周围有小溪环绕,村子里遍植绿树,一片片的阴翳。

倚锄下车找村民问了村长家,就骑着马在前面领路,村长看着这个虽然不华丽,但做工用料都颇为讲究的马车愣了,村子里并没有哪户人家能用的起这样的马车啊。

“你就是这西风村的村长吗?”夏鹤轩下马相询。

“我就是,不知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请问你们村子里可有一个叫做言文的人吗?”这言文就是言瑾儿的祖父,言家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这个名字村长该不会不知道。

“有,有啊,不过他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你们是他家的什么人吗?”

言瑾儿由小荷和紫焰扶着下了马车,“我是他的孙女,今日回来时想祭拜一下先祖的。”

“你是言文的孙女?”村长上下打量了言瑾儿一番,旁边的村里人也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你是言家睿哥儿的闺女?”

“是,我叫瑾儿,村长您认识我爹?”

“认识认识,我比你爹大几岁,你叫我李大伯就行了,”原来是故人之女,算起来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人,村长明显的热情了许多,“走,我带你回家去,”说着叫自己儿子去通知言家人。

从村长家到言家的老宅大约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路上村长热情的跟言瑾儿讲着言家的现状,原先如何如何,现在又剩了多少人,都是什么辈分,家里情况如何都一一的做了交待,又问了问言睿的情况,当得知他们一家都住在京城,家里条件还不错时,叹气道:“若是你祖父祖母活着必定高兴的很。”

言瑾儿虽然从未见过自己的祖父母,可是听村长说了许多爹爹小时候的事,觉得她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拼了命的供自己爹爹读书,结果没等到爹爹上京考试就双双得了病没了,虽然这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是现在听起来还是忍不住唏嘘不已。

夏鹤轩走在她身边,察觉到她的感伤,轻轻的捏了捏她的手,“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不要再想那么多了,他们两位老人在天之灵知道你们一家过的这么幸福,一定会很开心的。”

言瑾儿点点头,冲他感激的笑了笑。

言家的院子已经破旧不堪了,勉强维持着没倒而已,村长带着言瑾儿刚进了院子,言家的那些远方叔伯就赶了过来,在门口看到言家的马车心里就各怀了小心思了,一进门就对言瑾儿亲的很,一口一个侄女之类的喊着。

那村长料想言瑾儿也分不清辈分,便一一的帮她引荐,言瑾儿一一的行了礼,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奉上,还好夏鹤轩提醒她在临近的镇子上多买了些,不然这么多亲戚,有分的着的,有拿不到的额,场面肯定尴尬极了。

就在言瑾儿忙着认亲的功夫,小荷和紫焰已经从屋里搬出几把椅子来擦干净了放在树下,村长又早差人去邻里家接了些椅子过来,十几号人就在院子里坐着问了问言睿的情况,又说了祭祖的事,一直过了午时才都散了。

眼看着太阳都到了头顶,可是这村子里都是普通的农户,连个小饭馆也没有,言瑾儿想了想便让封大郎去隔壁邻居家买了些干粮、青菜和各种调料,又买了只鸡回来,小荷和紫焰已经把那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小厨房勉强打扫了一下,里面的东西都还算齐全,言瑾儿看着这些,就想着十几年前自己的祖母在这里炒菜做饭的样子,心里顿时温暖起来。

几个人炒了三四个菜,炖了只鸡,就搬了张桌子在院子里的树下不分主仆的坐着吃起来,正吃着,就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子和一个小媳妇往这边张望,夏鹤轩就让倚锄过去问问看,没两分钟,倚锄就把他们领进来了,笑着回道:“他们说是言姑娘的表哥表嫂,来给姑娘送午饭的,我就把他们带来了。”

表哥表嫂?言瑾儿站起身来去看那两个人,都是一身粗布衣衫,还都补着补丁,见自己看他们,也不躲闪,甚至还冲自己笑了笑,便问道:“你们是我的表哥表嫂吗?是什么样的亲戚?我刚来,都还不认识。”

那个男子把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眼神里并没有羡慕或者期待,而是很纯粹的好奇,“你就是小舅家的闺女吗?我是你姑家的表哥。”

对了,言瑾儿想起来来之前她爹好像是跟她说过他还有一个亲姐姐的,也嫁在本村里,他进京赶考前父母没了,这个姐姐没少接济他,还特意的叮嘱了瑾儿要去她家走走看看。

“你是大姑家的大山哥吗?”若是没错,这个人应该就是大姑的儿子,叫做周大山的。

“对对对,你爹跟你提过我吗?”周大山闻言眼睛亮了亮,“他现在还好吗?”

既然对上号了,这人还真是很近的亲戚了,便忙让小荷搬了椅子过来让他们夫妻俩坐下,周大山的媳妇也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特别的淳朴,忙把自己手里的饭菜递了出去,“这是自家做的,没什么好吃的,姑娘别嫌弃。”

言瑾儿接过去看了一眼,有两个青菜,还有碗鸡蛋,看他们的穿着便知道日子过的不怎么样,竟然还舍得拿鸡蛋给她炒菜吃,这让言瑾儿心里暖暖的。

两人也不坐,就站着问了几句言睿的情况,又答了几句自家的境况,当言瑾儿得知大姑生病没了的时候,心里有些惆怅,这让她回去怎么跟爹交待呢。

周大山夫妻走后,言瑾儿也不吃饭了,索性搬了椅子坐在树下发呆,这屋子破成这样,恐怕支撑不了几年了,还是请人来修修吧,不然等什么时候爹爹来了怕是连这屋子都见不着了。

“在想什么?”夏鹤轩也没吃多少,见她坐在这里发呆,也跟过来在她旁边坐下。

“我在想明儿个请几个工匠来把这院子翻新一下,你看着院子破的,再过几年怕是就要倒了。”言瑾儿感慨道。

夏鹤轩点点头看着她,“我看你这些亲戚里,也就你刚才那个表哥还实在些,又是近亲,不如你把银子给他,让他找了人来修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言瑾儿说着冲他笑笑,“不过他家的情况实在是不怎么样,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补丁,大姑是我爹唯一的亲人了,也没了,只剩下这么个儿子,我在想我要怎么样才能帮他呢。”

“不如让他们一家跟着回京吧,你那铺子和花田里不差这两个人,而且你爹能看到她们一家肯定会很高兴。”

“让他们跟着回京?”言瑾儿眼睛闪了闪,这是个好主意,这样一来,爹爹就不算是孤身在外了,身边有个亲人总是好的,再说就像他说的,铺子和花田里都需要人手,反正都是要用人,那么为什么不用自家人呢,“好,不过得先问问大山哥才好。”

“现在就去吧,正好早早的把银子给他,让他去请工匠,明儿个一早就可以开工了。”夏鹤轩说着站起身来,冲她伸出手,“我陪你去。”

看着他伸过来的手,言瑾儿怔了怔,这个…可以吗?他是自己将来的大姐夫啊,自己让他跟着来就已经有些过分了,再跟他如此亲密怕是不好吧。

“你在怕什么?咱们还是像以前那样相处不好吗?”见她犹豫,夏鹤轩脸色一沉,浓浓的失望摆在脸上。

“那个,呃,我才不怕,咱们是朋友嘛,有什么好怕的。”言瑾儿使劲甩了甩头,把手搭在他的手上,“谢谢你。”

夏鹤轩的脸色稍微缓了缓,却依旧没怎么有表情,“不用。”

言瑾儿跟小荷交待了一声,就跟着夏鹤轩出了门,可是等走到街上,她才想起来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去大山哥家的路嘛,于是拍了拍夏鹤轩的肩膀,“你知道怎么走?”

“不知道。”

“那怎么办?”

夏鹤轩没有接话,径直走向正在街上玩耍的小孩子,问道:“你们有谁知道周大山的家在哪吗?谁能带我们去我就给他十个铜板。”

这十个铜板的吸引力非常之大,所有的孩子都举起手来吵嚷着要带路,正巧旁边又有一个孩子跑过去,旁边有在街上坐着晒太阳的老人说道:“还带什么路,那个孩子就是大山家的虎子,你们只管跟着他就能找到了。”

两人给那老人道了谢,快走两步喊住了虎子,虎子才只有六岁,听他们说要去自己家又有铜板拿,就高高兴兴的要了铜板带他们去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分离才知舍不得

第一百一十三章分离才知舍不得

周大山家的院子在村里的东北角上,只有两件土屋,外面的篱笆是用竹子插起来的,这个世界翠翠绿绿的倒也算得上一道风景。

虎子‘吱呀’一声推开门,“爹,娘,有人来了。”

“谁呀?”周大山媳妇走出屋子,看见是言瑾儿和夏鹤轩两人,忙笑着往屋里让,喊道:“大山,瑾儿妹子来了,你还不快出来。”

周大山马上就出来了,看见他们诧异道:“妹子来是有啥事吗?我俩不是刚从你那里回来?”

“你这人,有话先让人进去坐下再说吧。”周大山媳妇嗔道。

“不用,嫂子,就在这院子里挺好,你这竹篱笆真是喜人。”言瑾儿忙摆手,“我来是想请大山哥帮个忙的。”

“你且说,只要是我能帮得上的一定帮。”

“是这样,我想请几个工匠把我家那房子翻修一下,可是我刚来也不认识人,只好来请大山哥帮忙了。”

“行,你打算什么时候动工?”

“越快越好,我在这里也住不了几天的,你看明天能行吗?”

周大山沉吟了一下,随即点头,“行,我这就去镇上请工匠。”说罢就要走,言瑾儿忙拦着,把一袋银子塞给他,“这个给你,是付给工匠的工钱,还有一件事我想来问问你们的意见。”

周大山也不推辞,因为翻修院子可不是个小数目,他还拿不出这个钱来,硬充大头反而延误了工期,便接了,问道:“啥事?”

“我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跟着我去京城?”

“去京城?”周大山愣了愣,他媳妇也愣了,“让咱们跟你进京?”

“是啊,我想着反正大姑也没了,我看你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我家在京里有些生意,你们进了京就住在我家,我爹看见你们肯定会高兴的,不过这事儿还要听你们的意见,你们想去才成。”

“这…”周大婶沉吟道,“我们一直住在这村子里,也没出过远门,这一去就是京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事我们俩得好好商量商量,明儿个再给你答复成不?”

“不急,我走之前你们给个信就成,那请工匠的事就托给大山哥了,明日上午我要去祭祖,可能不在,但是家里有人在,我会跟他们说好的,到时候你带着人过去就行了。”

周大山应了,送他们出了院子,就走路往镇上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言家的人就来带言瑾儿去祭祖,正巧此时周大山也带了工匠们来,言瑾儿已经把这事交待给了封大郎,自己急着出门便只打了个招呼就让封大郎出来招呼他们。

夏鹤轩陪在她身旁,小荷和紫焰都跟在后面,臂上的篮子里装了上供要用的一应物品。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她今日要去祭祖,因此都站在路边看她,议论的声音也大的很,有的在讨论她的衣料、款式,有的在说小荷和紫焰,甚至还有的在说夏鹤轩跟言瑾儿是天生一对的,言瑾儿听了悄悄看了看夏鹤轩,谁知被他瞧见,忙不迭的低下头走路,眼观鼻鼻观心,再也不敢胡思乱想。

言家的族长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论辈分言瑾儿该唤他一声爷爷,跟那些伯父叔父的不一样,这是个很和蔼的老人,看瑾儿小小年纪应该是不懂祭祖的规矩的,便一点点的给她讲解,指导着她一步一步的来。

整整一个上午,言瑾儿才由小荷和紫焰扶回来,她哪里这样跪过一上午,一时之间膝盖酸疼。

回到言家老宅子,李大山正和工匠们忙乎着,夏鹤轩扶着她到她昨日休息的那间屋里坐下,从怀里取出了祛瘀消肿的药来要替她涂上,不过伤处是在膝盖,那就要把裤腿卷起来了,这事儿放在前世言瑾儿不会觉得有什么,那个时候穿超短裙超短裤都不算什么了,更何况只是露到膝盖,但是在这个西苑国待了那么久,她差不多已经要融入这里了,所以怎么也不能让他那么做,当即就把药接了过来,喊了小荷和紫焰来把他推出去,让她们给自己涂上药。

夏鹤轩无奈的看着紧闭在自己眼前的房门,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出去帮忙了。

等到整个院子全都翻新完毕已经是三天之后了,言瑾儿出来也已经大半个月了,很是想念家里人,也放心不下店里的事,便决定不再耽搁,第三日晚上去族长和村长家告了别,第四日一大早就带着周大山一家三口离开了西风村。

不到午时就到了最近的镇子上,又买了一辆马车给周大山一家用,他们跟言瑾儿主仆用一辆马车实在是太挤了,虎子又不安分,时不时的捉弄烁烁,烁烁想躲开他就乱出乱蹦,弄的车上乱七八糟的,只要想到还有半个月的路程才能回到京城,言瑾儿的头就大了,一会儿也忍不下去了,索性趁早买了一辆简单些马车给他们一家用着。

路上夏鹤轩常会买了点心干果之类的给她们解馋,无聊的时候,还会带着言瑾儿策马狂奔,甚至在经过一个小镇子的时候还给她买了一匹温驯的白马,供她无聊时骑乘,因此这一路走下来言瑾儿收获的不止是和夏鹤轩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还学会了骑马,以至于后十几天的路程她和烁烁大都是骑马度过的。

转眼一行人就到了锦城,夏鹤轩有事便不再送她进京,索性这里离京城不过一天半的路程,而且无论是水路还是官道,都很是繁华,用不着担心再遇到匪徒之类。

眼看立马就要跟他分离,言瑾儿有些不舍,还有那个问题,她一直没有问出口是不想破坏路上的那种美好的氛围,现在她可以问了,可是又突然觉得没什么必要了,回到这里,他就很快成为她的大姐夫,而他们之间的一切也不过是她自己的错觉罢了,若是他真的对自己有意思,又怎么会说喜欢惜雪呢。

这些事根本就是个线团,越扯越麻烦,干脆还是不要想这么多了,言瑾儿这么安慰着自己,看着他骑马送行的身影被马车远远的甩在后面,越来越远,直到再也看不清楚。

两天之后,言瑾儿她们回到了京城的家里,言睿见到周大山一家果然高兴的很,在听到唯一的姐姐病逝之后更是觉得言瑾儿把他们一家带来是对的,这样自己就可以代替姐姐照顾她唯一的儿子。

言瑾儿把西风村的事大体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休憩了老宅子的事,便把周大山塞给他,让他去问个仔细明白,那村子里的事复杂的很,到现在她还都分不清楚这个叔叔,那个伯伯的。

苏氏对于自己闺女回来很是高兴,她跟言睿不同,言睿关心的是西风村的事,她关心的是自己的宝贝女儿,等安置李大山媳妇和虎子去休息之后,她便拉着瑾儿到院子里的树下坐着说话,落儿见到她回来也高兴的很,一直缠着她不肯离开,羽哥儿看见她也一个劲儿得笑,可见以前没白抱他。

晚上苏氏更是让封家媳妇做了许多好吃的给她,言瑾儿许久没有吃到家里的饭菜,想念的很,便吃的多了些,结果撑的难受,一直到很晚才睡着,第二天自然没能早起,一觉就睡到了日上三竿,醒来后看到小荷正坐在她身边看着她,才想起来自己昨儿个就答应过她要去城东铺子里看大荷的,便慌忙起身穿好衣服,连早饭也没吃,就带着她和紫焰去了城东。

京城依旧繁华如昨昔,言瑾儿主仆三人慢悠悠的骑着马停在花茶屋门口,阿翔和另外一个男子出来牵马,见是她们三人,高兴坏了,转头冲里面嚷道:“管事的,咱们姑娘回来了,还不出来迎接。”

大荷、紫宝几个在里面听到信都慌慌忙忙的应了出来,把言瑾儿和小荷紫焰推进了后院坐下,大荷先看了看瑾儿,又看了看小荷和紫焰,“看来这一趟出远门还不错,姑娘和她们两个丫头的气色都还不错,倒像是去游山玩水了。”

“比游山玩水还要好呢,姐姐你不知道,”小荷说着走过去挽着她的胳膊,凑到她耳边说了两句话。

“真的?你们遇到夏二公子了?他还护送你们回了老家?姑娘,小荷说的可是真的?”小荷欣喜道,她跟了主子这么久了,自家主子那点小心思她还是知道些的。

“哎呀你们两个小点声,若是这事让那府里的人听见了可怎么办,惜雪还不得跟我拼命啊。”言瑾儿白了她们两眼,示意她们安静下来,“对了,我还要去那府里一趟,小荷你就留在这里陪大荷说说话,紫焰跟我去就行了。”

紫焰正喝着茶,闻言忙站起身子来,对大荷小荷说道:“你们只管放心吧,我跟着姑娘就行了。”

大荷笑着抓了一把瓜子给她,紫焰这人虽然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但是交代给她的事就没有给办砸了的,因此她们都放心,也就不再跟着,姐妹两个留下叙话。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顾初画进豫王府

第一百一十四章顾初画进豫王府

去苏家的路上言瑾儿才想起那个跟阿翔一起出来牵马的小伙子以前从未见过,便转头问紫焰,紫焰笑道:“还好我事先问过紫宝了,不然姑娘还真的一直纳闷着,那人叫伍年,是二公子送来的人,听紫宝说很是能干,一个人能干两三个人的活,又识字,还会算账,经常帮着大荷写写算算之类的。”

“哦?那不就是个人才了,二哥哥从哪里得的这样一个人呢?”

“那奴婢就不知道了,姑娘不如到了苏府直接去问二公子。”紫焰笑着指了指前面不远处苏府的大门。

言瑾儿只好暂时压下心里的好奇,在苏家大门口下了马,先去给老太太请安,才去了竹韵阁,惜寒因为已经定下了婚期,就在明年春上,所以这会子被夏氏关在屋里学做绣活呢,见言瑾儿来了,忙扔下绣活站了起来,“你可算是回来了,一去这么两个月,没人跟我玩,我都快被闷死了。”

“这丫头都快要成亲了,还只管想着玩。”夏氏笑着嗔怒道,又看着瑾儿,“这么两个月不见,看着倒像是成熟了不少,可见出去长长见识是好的。”

“娘你都不让我去。”惜寒扯着她娘的袖子撒娇。

“你眼看就要成亲了哪里能再让你到处闲逛去,”说着伸手敲了敲惜寒的脑门,“不出门也能跟你瑾儿妹妹学点东西,等明年你成亲,我会陪送你一个绸缎庄子,还有花茶铺子里的股份也要给你两成,你正好趁现在跟瑾儿学点生意上的事,省的到时候什么也不懂,好好一个盈利的铺子让你给弄亏了。”夏氏本想着把花茶铺子里股份都给惜寒,可是又想若是把权力都放给她们毕竟不妥,怎么说她们几个还年轻些,自己占着这两成股份,有什么事也能从自己名下别的铺子里调人或者资金帮衬帮衬她们。

惜寒趁夏氏没注意,冲言瑾儿做了个鬼脸,“走,咱们到竹林子里的亭子上坐着去,那里凉快。”

夏氏知道她们两个肯定是有体己话要说的,便由着她们去,又让丫头弄了冰镇酸梅汤和点心送过去。

“瑾儿,上次那事你…”惜寒拉着她坐下,犹豫了半晌才开口问道。

“什么事?”

“就是顾初画的事啊,你…没事了吧?”

“哦,这个呀,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言瑾儿无所谓的摇摇头,要说当时她还真是钻牛角尖了,出门这两个月倒是想开了,感情这事讲得是缘分,大概她和南宫逸是有缘无分吧,不过以后不能再那样和他像以前一样相处了,真是有点可惜。

“这就好,当时你从城东铺子里回家后我想着让你自己好好冷静冷静,就没去找你,过了几天再去找你你就出门了,我还担心你是不是太伤心了才离开京城的,不过现在看来出这趟门还真是对的,看你现在像是真的不在乎那事了。”

“不是好像,是真的想开了。”言瑾儿接过丫头们端来的点心放在桌上,捻了一块丢尽嘴里,“我今中午不走了,让你家厨子做些好的来我吃。”

“好,我这就让丫头们去把二嫂请来。”惜寒爽快的答应下来,巴不得她能在这里住两天才好呢,“咦,不如吃完饭我跟你回去住两天吧,正好让姑母教我做绣活。”

“好啊,不过得先问问你母亲许不许。”

“估计没啥问题,你都不知道我娘多喜欢你,巴不得咱们俩换了才好呢,”惜寒笑着笑着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这个月月初的时候琬娘出嫁了,当时她还特意去请了你,结果发现你出了远门,还跟我好一通抱怨,说你之前都答应了她要去送她的。”

“哎呀,可不是嘛,我竟然给忘了,要是记着这事我就不在路上耽搁时间早些回来了,估计她都生我气了吧?”言瑾儿拍了拍脑袋,她当时光顾着自己心情不好了,竟然把这事都给忘了,实在是不应该。

“没啥事,等你有空了去趟锦城就是了,或者等她回娘家的时候你再给你赔礼道歉就行了,琬娘不是那样小气的人,我想她可能是有点失望罢了,生气还不至于。”

“嗯。”也只好如此了。

“对了,那个,有件事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惜寒揪了揪垂在肩膀上的辫子,看表情有些纠结,这事自己不说吧,她早晚也会知道,说不定那时还会怪自己美提前跟她报备,若是说吧,她再生了气,连自己都要受到牵连。

“怎么了?”言瑾儿也笑着扯了扯她的小辫子,“什么时候二姐姐也这般吞吞吐吐了?”

这事她哪能不吞吞吐吐?惜寒正纠结着,傲菡来了,还没进竹林就听见了她的笑声,两人迎出去见她用手指捏着一个蜻蜓,见了她们两人笑道:“你们看,这蜻蜓竟然飞到我袖子上来挺着,可真是个没眼色的。”

“不是它没眼色,而是二嫂袖子上那朵茶花竟绣的跟真的似的,八成把它给骗了。”言瑾儿说着接过那只蜻蜓来转手给放了,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小蜻蜓,是益虫’,不能伤害的。

傲菡看了也没说什么,径自进了亭子里坐下,笑道:“我们那院子里也有一处竹林,却比不上这里的茂盛,等过些时候再让人种上一片,也在里面建一座亭子,夏天在这里避暑就好。”

“还可以跟二哥哥躲在里面说些悄悄话。”惜寒借口打趣道。

“你这丫头,虽说是亲事定下了,可还没出阁呢,别学人说那些话,看让二婶听见不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