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头上缠着抹额,病得没有半点力气,连骂人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生养了她一场,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含辛茹苦的,她哪里还有半点良心?”二夫人哭着道,“逢高踩低的贱蹄子,她爹娘没脸,她又有什么荣耀的?”

在宫里,旁人不会问妃子的爹娘,只会问她的家族。

皇帝封赏顾家的家主,才是真正抬举顾琬之。

二夫人哪里明白这个道理?

从六姑娘进宫起,她就开始做美梦,一遍遍幻想着自己将来得了势,去宋盼儿面前张扬,看着宋盼儿敢怒不敢言的脸,心里爽快极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狠,二夫人好似从高处狠狠摔下来。

她整个都被摔崩溃了。

最崩溃的,并不是二夫人,而是五姑娘顾珀之。

顾琬之封了二品德妃的消息传回来,她气得吐了口鲜血。

年纪吐血,性命不长,屋子里服侍的人都吓住了,又不敢去告诉二夫人,二夫人自己还气不过来呢。

更不敢去告诉大夫人。五姑娘是二老爷偷偷接回来的,大夫人睁只眼闭只眼,乐得施恩。现在巴巴去告诉她,岂不是又叫大夫人动家法?

五姑娘哽着脖子,连夜连夜得哭。

静园和缀芳阁又近,二夫人自己还不顺呢,又听到二姑娘哭,立马叫人去让她闭嘴。

五姑娘却骂二夫人没用,不替她争取,让六姑娘占了她应得的。

母女俩也反目。

四姑娘就躲到了三哥三嫂那边去了、

三少爷顾晴之也是二老爷的亲儿子。他虽然很不喜欢继母叶氏和二老爷,却对忠厚纯真的四妹挺疼爱的。

三奶奶夏氏是夏首辅的小孙女,名门教养出来的,为人透出几分世家淳厚。见丈夫和小姑子亲,也对四姑娘很亲热。

四姑娘就索性整日跟三奶奶作伴。

两人一处做针线,又偶然去看看大奶奶的女儿惜姐儿。

二房那边的吵闹,她们也充耳不闻。

大夫人更是装没听到。

占了人家姑娘的便宜,还不准人家哭?

哭又有什么用呢?

侯爵、诰命。也不是大老爷去讨的,而是皇上直接给的。大夫人心里虽然对二房的吵闹能容忍,却也不觉得亏欠她们。

大夫人只是严禁家里人传出去。

宋盼儿却知道,肯定有笑话。

不过她怀着孩子,也没空去打听大房、二房的闲事。

只是大房住的那么紧巴,还拒绝了皇上赏赐的园子,这点叫宋盼儿挺惊讶的。

她对顾瑾之道:“你大伯病了一场,难道转了性子?”

转性子是很难的,身边有高人指点却是真的。

到了五月初十,宋盼儿收到了延陵府宋大太太来的书信。说所托之事已经办妥。

宋家派了几名壮丁,送顾家三十来位伙计下人上京,最迟五月底就能到京城。

宋盼儿喜欢起来。

她对慕青、芍药和念露道:“等宋妈妈和海棠都来了。你们的活儿也少些。”

芍药和念露忙道是,脸上露出了欣喜。

她们也挺想念延陵府的那些个姊妹。

慕青也跟着笑。

芍药就看了她一眼。

自从慕青到府上,一来就得了宠,芍药心里很是不快,总跟念露嘀咕说:“她定是大夫人派来的。咱们这边什么事。一准她告诉了大夫人知道。咱们行事且小心,别叫那蹄子笑话咱们。”

念露却不曾多想,笑着说是,也不敢反驳芍药。

如今海棠、宋妈妈和傲芙都要来了,慕青的地位肯定要被挤下去。

芍药挺开心的。

念露无所谓。

晚夕吃了饭,顾瑾之回院子。朱仲钧寸步不离跟着她。

顾瑾之问他做什么,他就说:“我是傻子。不跟着你,我要走丢了的。”

把顾瑾之气得要死。

他似乎很享受做傻子。越装越来劲。

顾瑾之执拗不过他,只得把他带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跟祝妈妈和葳蕤、幼荷说:“延陵府来了信,说家里人这个月就要到了,送了三十多人上来。我当时特意叮嘱了要霓裳和芷蕾的。”

祝妈妈等人都笑。

幼荷就松了口气说:“霓裳最爱揽事,又泼。她来了,咱们就松了口气。这屋子新买的这些小丫头。我们和妈妈都调治不了,一个个淘气得精致。打也不行,骂也不行。等霓裳来收拾她们。”

然后冲身边一个端茶的小丫头笑着说,“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那小丫鬟并不怕幼荷,咯咯笑了下,又出去了,不把幼荷的话放在心上。

祝妈妈和葳蕤就笑。

朱仲钧也傻傻的跟着笑。

她们院子里的人,只当还是那个傻王爷,并不见外。

朱仲钧坐了一会儿,顾瑾之让葳蕤送他出角门,去外院厢房睡觉。

葳蕤带着几个小丫鬟和一个粗使婆子,拎着明角宫灯,送了朱仲钧出去。

回来的时候,她看着天色好早,想起上次问夫人身边的念露要花样子,给顾瑾之坐小衣要用。

念露整日忙,可能忘了,一直没送来。

葳蕤这会子想起了,不去拿的话,恐又忘了。

她素来大胆,拿着个明角灯,就往正院去,对其他跟着的丫鬟婆子们说:“回头我娘问,就说我去了念露姐姐那里拿花样子。”

“我陪着姐姐去。”一个机灵的小丫鬟说。

这院子很大,到处都是假山树丛。入夜上等,树影婆娑的,有点骇人。

葳蕤却说着不用。

她独自抄了近路,进了一处的角门,就往夫人那边赶。

刚绕过了假山,就见念露往另一处山石后面躲躲藏藏。

葳蕤心里疑惑。

念露一向文静,这是跟谁捉迷藏呢?

她上问一句,却见念露又躲闪着往前。

葳蕤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往远方一看,慕青正一个人四处张望了下,往二门那边的角门上去。

葳蕤就忙转身回去。

念露在跟踪慕青,慕青又往外院去,不知道干嘛。

葳蕤忙回了顾瑾之那边,把这话说给了顾瑾之听。她可不敢惹麻烦。

顾瑾之眉头蹙了蹙。

第114节盘问

宋盼儿身边的几个大丫鬟里,念露是最平和安静的性格。

她从来不去争什么。

倒也不是天生不求进取,而是觉得自己比不过,争闲气不知所谓,还惹夫人不高兴。

她勤勉细心,也是长处。

慕青得宠,芍药心里会很不舒服,念露却无所谓。

慕青为人沉稳干练,能媲美海棠,又擅制点心,夫人和小姐少爷们都喜欢她,这是念露没有的。

比不了,就没有必要去嫉妒。

只是芍药很看不惯慕青。

虽然在夫人面前不敢表露出来,背地里少不得嚼些口舌,无非是说慕青原本是大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三夫人不过随意一句话,她就弃了大夫人,跟了三夫人来了。

不是个薄情寡恩攀高枝的, 就是个心怀不轨的。

这是芍药对慕青的看法。

念露则觉得,她们夫人真性情,比大夫人的脾气要好琢磨得多。她们夫人的确有时候爱动怒,但发过脾气也就过去了,从来不胡乱迁怒。

摸准了夫人的脉,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就不会得罪夫人。

而大夫人呢,就有些猜不透的。

都是做下人,哪里不是一样?

一样的衷心服侍主子,什么薄情不薄情的?

那次三元坡胡同那边的大老爷生病,夫人留慕青在七小姐身边服侍,回来之后,慕青神色就不对。

而后,她悄悄让角门上的小厮拿了包东西出去。

念露那次看在眼里,心里疑惑。

不会让芍药猜对了,慕青真的对夫人不利吧?

旁的还好,敢害夫人,念露是不依的。

就像今夜。服侍了夫人那边歇下,念露几个住在正院后面的耳房里,也各自安歇。

今夜是芍药值夜。

念露坐了会针线,眼睛有些涩,就起身跑到了杯茶,坐在窗前喝。

然后,她听到了院门打开的声音。

她只当是哪个小丫头夜里胡乱跑出去玩。

快要上夜了,各处的角门也要落钥。小丫鬟们不懂事,回头夫人又要骂她们几个大的没管教好。

念露就悄悄跟了出去。

然后,那身影走的很快。

念露越发奇了。轻步紧跟了几步,却发现是慕青。

她有点尴尬。

慕青大约是到院子里逛逛。

她原本就不是和念露、芍药等一起长大的,只怕心里也疑惑这些个大丫鬟不喜欢她。

倏然念露又跟着她。只怕她多想。

念露就赶紧停住了脚步,想回去,却见慕青出了角门,直径往二门那边出。

出了二门,就是外院。

这么大晚上的…

念露心里不踏实。就悄悄跟了上去。

慕青倒没有出二门。

她在角门边上,和一个小厮说话。

远远的,念露也听不清她说什么。

而后,她将怀里的一个荷包递给那小厮,又叮嘱了几句。

见左右没人,又急急忙忙回了内院。

念露心里开始挣扎。

内宅禁止私相授受的。不管慕青递什么出去,这样偷鸡摸狗的,夫人肯定是不容许的。

可念露又没有抓到证据。

她平白无故去说慕青的坏话。夫人只当她嫉妒,反而让自己吃亏。

告诉芍药吧,芍药定要借题发挥,先吵起来。

夫人怀着身子,吵起来夫人也难过。

念露慢腾腾的。一路上想了很多。她记得前些日子七小姐的乳妹葳蕤问她要些新鲜的花样子,说给七小姐做小衣绣上。

七小姐不擅长针线。所以最喜欢些精致的花样子。

可念露整日和新进的那些小丫鬟们打交道,生怕她们做错了,一刻也不敢她们偷闲,竟忘了。

想着,她就借口这件事,往顾瑾之的院子去了。

顾瑾之正在听葳蕤说这件事:“…两位姐姐都是夫人身边得力的,撞破了大家不好看,我也不知道她们具体做了什么,就折了回来。”

祝妈妈在一旁赞道:“好孩子,你做得对。”

幼荷也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夫人那边的姐姐们,轮不到咱们管。咱们只要服侍好姑娘。”

顾瑾之则沉默没说话。

对于慕青,她从来也没有多疑惑过。

慕青性子沉稳内敛,比起家里的其他丫鬟,她的确是能干些,有几分海棠的样子,不怪母亲喜欢她。

她也本分,言语举止都透出来的都是规矩,从来不见她有什么妖佻的。

这一点,宋盼儿和顾瑾之都放心。

突然她行这样不规矩的事,顾瑾之心里就顿了顿。

正说着,小丫鬟进来说,夫人身边的念露姐姐来了。

幼荷和葳蕤吓一跳。

特别是葳蕤,无助望着顾瑾之。

难道是她方才被念露发现了?

“快请了她进来啊。”顾瑾之笑了笑,然后对葳蕤道,“她发现了,还敢上门质问不成?你想多了…”

葳蕤笑了,迎了出去。

念露就把自己忘了给葳蕤花样子的事,解释了一遍:“…我先给妹妹画一张吧。”

已经起了更,宋盼儿那边定是睡下了。

念露再着急,也不应该这个时候跑到顾瑾之这边来。

大约是她刚刚跟踪了慕青,没有回正院,径直来了顾瑾之这边。

葳蕤道谢,出去倒茶。

顾瑾之又让祝妈妈和幼荷也先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顾瑾之和念露的时候,念露把慕青的事,说给了顾瑾之听:“…奴婢告诉夫人,怕夫人觉得奴婢嫉妒挑事,反而误了正事。奴婢没有半句谎言。慕青这是第二次给外头递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