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皇后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召卫安进宫?

底下的人明白他的心思,连忙安抚他:“您放心,只是因为七小姐是福星,皇后娘娘想沾沾七小姐的福气罢了,七小姐还得了许多赏赐呢!”

郑王越发头疼,扬手打断回话,闭了闭眼睛又睁开,冷静的吩咐人:“去跟安公公打听打听…看看他知不知道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方皇后哪里是无缘无故就会施恩的人。

他才不信。

毕竟在安公公身上是下了不少心思的,护卫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回来同郑王说前因后果。

只知道卫安还被冯贵妃接见过,其他的却一概不知了。

郑王心里的担忧越发的严重,喉咙有些发痒,他咳嗽了一声,休息了半响,又吩咐他:“去请临江王府小镇国…”

他顿了顿,又叫住他:“算了,我自己去找他吧。”

卫家的事,沈琛知道的恐怕比他要清楚的多。

只是他心里还是带着许多不舒服,换好了衣服以后又去了后院一趟。

清荷没料到他会过来,又惊又喜的跪在地上给他磕头。

他越过她直直的坐在上首的椅子上,目光沉沉的看了她半响,才问:“当年的事,你真的一无所知?”

清荷仰头看着他,似乎不明白为什么他忽然又追问起旧事来,一时没有开口说话。

郑王看着她的眼神冷了一点,沉着声音再问了一遍:“你从前是大丫头,你不知道王妃什么时候出逃?又为什么出逃?”

清荷咬着嘴唇,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想离郑王审视的目光远一些,激动之下连肚子都似乎有些痛起来,半响才惨白着脸又摇了摇头。

看这副样子,谁会相信她什么都不知道?

郑王皱着眉头又走近一点儿,喜怒不辨的看了她半响,忽然伸手掐上了她的脖子:“当年我曾经和王妃说过,不论怎样,总是要和王妃同进退的。可王妃后来还是走了…你真不知道为什么?!”

明鱼幼带走的四个丫头里头,唯一就清荷活下来了,他就算是想从别人身上下手开始查,也查无可查,这阵子他的人四处碰壁,他对于当年的事查到现在还是半点痕迹都查不出来。耐心实在已经告罄。

第187章 怀璧

清荷被他掐得呼吸不过来,双手挣扎着在空中舞动了一阵,还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等郑王猛地把手放开了,才倒在地上急促的咳嗽起来。

她顾不得疼,见郑王恼怒的似乎要转身就走,一骨碌爬起来揪住郑王衣摆,噗通一声重重的跪倒在地上,又惊又怕的喊住他:“王爷!王爷!我说…”

风雨欲来,外头的大风吹的树木胡乱摇摆,有树枝重重的打在窗上,让人忍不住心惊肉跳。

定北侯府灯火通明,伺候的下人进进出出,面上都洋溢着喜气。

就连之前害怕忐忑的三夫人,也忍不住有些惊喜起来,进了屋告诉卫老太太和卫安:“宫中又有赏赐下来…”

是隆庆帝和方皇后赐下来的,卫老太太看了一眼托盘里摆放着的成色极好的玉如意,目光里带着些讥诮的冷意。

她表现的不大热衷,三夫人于是也就不再多说,让人把东西收进库房,这才挨着卫老太太坐下了。

卫安简略的把宫中经历的事说了一遍。

三夫人不大明白的看了看卫老太太,不知道卫安说这些代表什么。

卫老太太却听的清清楚楚的,半响才叹了口气。

还当方家是盟友,没料到方家根本看她们不上,半点儿不顾念之前的情谊,更可笑的是冯贵妃-----两家无冤无仇,她不去找楚王的麻烦,却来挑卫家这个软柿子捏,实在是可笑又可怜。

“看来还是你说的是。”卫老太太倚靠在引枕上,只觉得寒心:“这些人真是疯了!”

不用急的,现在还没到急的时候,卫安笑着晃了晃卫老太太的胳膊,等三老爷和二老爷都进门来了,才坐直了身子。

二老爷和三老爷首先给卫老太太请了安。

卫老太太让他们坐了,才偏头看卫安一眼。

卫安面上仍旧没有过多表情,她才从宫里出来,吹了不少冷风,鼻腔里很不舒服,连喉咙里也痒的很,咳嗽了一声才冲二老爷和三老爷道:“若是我没有猜错,大朝会上,会有人提起给三皇子办阴亲之事…”

这事儿自古有之,并不稀奇。

三老爷和二老爷对视了一眼,都嗯了一声。

一般来说,就算是皇家要给宗室子弟们办阴亲,规矩也繁多的很,首先得找钦天监算八字,而后要在八字合适的姑娘中挑选…还得请了出名的道士问姻缘,合适了才能成。

这个他们都是知道流程的,只是不知道卫安为什么会提起。

正想不通,就听见卫安说:“若是钦天监算出来人选是我…”

二老爷和三老爷差点儿没吓得跳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卫安,一时竟然都说不出话来。

三夫人也瞪圆了眼睛,失声道:“这…不会吧?”

卫老太太垂着头没有说话。

还是三老爷反应快些,想了想就道:“你这福星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怪不得之前卫安总说不会有坏事,还只有好事会落在她身上。

原来前期是真的有好事的,她们想把卫安捧得高高的,高的不能再高,得高到去给三皇子当伴儿才好。

三老爷反应过来,晃了晃头问她:“那…那怎么办?”

难道就真的让她们阴谋得逞吗?

“不会有事的。”卫老太太终于开口,望了望漆黑如墨的天色,朝他们道:“你们只当一切都不知道就是了,若是有人挑拨,让你们去说不该说的事,你们也不必在意。”

只当一切都不知道,真的能做到那就好了。

三夫人心不在焉,回了房连三老爷也顾不得服侍,沉沉的发了半响的呆,才在三老爷的呼唤中回过神来。

三老爷觉得她有些不大对劲儿,皱了皱眉头问她:“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三夫人回过神来,先亲手服侍他换了衣裳,然后才忧心忡忡的叹气:“我这是在担心小七,我总觉得她有些故弄玄虚…”

也不能说是故弄玄虚吧,可是对着一个总是摸不清楚深浅的孩子,三夫人心里实在有些焦躁不安。

三老爷正要说话,外头就通传说是卫玉攸来了。

他想起之前郑家的事,不由又问三夫人:“郑家的事没成,还有什么打算没有?”

三夫人知道他的意思,把卫老太太的意思说了,这回倒是觉得踏实了不少:“老太太说她心里有打算的…她既然这样说,我也就放了心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卫老太太到底是个超品诰命,就算是人缘不管用了,可是她吃过的盐也比旁人吃过的米都多,京城哪家的公子人品端方,哪家的婆婆不好伺候,她心里都是门清的,有她帮忙打算,的确是比她们自己但凡无头苍蝇乱窜要强的多。

三老爷嗯了一声,抬脚往里屋去了,他还有许多事没处理。

卫玉攸一进来就往三夫人怀里扑,很是委屈的抱着三夫人哭鼻子:“怎么小七又有那么多赏?”

她看不到卫七的艰难,只看见卫七如今的风光,心里就越发的不平衡起来。

三夫人单手搂着她,另一只手就耐心细致的拍她的背,叹息一声忍不住皱眉:“都说了不要同旁人比,你怎么就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可是女孩子哪里有不跟旁人比的?

卫玉攸不以为意,绞着手里的帕子泫然欲泣。

三夫人又开始觉得卫七这样的孩子好了,至少什么道理都懂的,不会在这些小女儿情绪上纠缠不休,让大人为难。

现在她担心还担心不过来呢,可是卫玉攸却只顾着比首饰比吃穿,比谁受宠。

她揉了揉额头,哼了一声:“你只知道她现在收到的赏赐无数,看见她面上风光…可换你来做,你可未必做的来。”她强忍着心里的不耐,和女儿说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心胸这样狭窄,实在不是什么有福之相…”

还是得自己学会收敛。

卫玉攸听不进去,只觉得连母亲也似乎被猪油蒙了心,对卫安偏心的很了,咬了咬唇一言不发。

-----晚安,爱你们大家,么么哒。

第188章 福气

三夫人没什么心思理会女儿内心的羡慕和嫉妒,如今近年关,她身上的担子越发的重,何况心里又装着事,实在无法再顾及女儿内心是如何想的。

只好拿之前的旧话来劝她。

那些道理卫玉攸都听腻了的,根本起不了作用,唯有三夫人说卫安日子不好过,之后恐怕要倒霉,她是尽数听进去了,就一心一意的期待着五夫人回京。

只是她还没等到长宁郡主回京来收拾卫安,卫安就先出事了。

事情的起因是三皇子的百日祭上出了些事-----三皇子的棺木竟然裂了缝。

他的棺木可是上好的阴沉木制成的,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这样的事。

原本今年事就显得尤其多,三皇子的死也显得有些莫名,云南那帮叛党更是打出了隆庆帝不仁,上头赐下惩罚,让他无后的旗号,来给隆庆帝抹黑。

现在三皇子的棺木一出事,无疑更让人多想。

隆庆帝心烦的很,在后宫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方皇后摸着肚子,也愁眉不展,烦闷的很:“这帮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这个时候出事,隆庆帝心中原本已经平息了一些的伤痛又被引出来,叫他烦躁的很。

方皇后轻轻晃了晃他的胳膊,有些犹豫的道:“其实…会不会真是天象示警呢…”

隆庆帝难得对她发起脾气来:“连你也跟那些人云亦云的人一样!你的意思,就是朕为君不仁?”

“哪里是这个意思!”方皇后不慌不忙,有些苦恼的摇头:“我的意思…冀儿会不会是去的不甘心啊?”

隆庆帝就皱起眉头来。

三皇子死的的确是冤枉的很。

方皇后扶着腰坐下来,看了看隆庆帝的脸色,才接着道:“毕竟这孩子已经十六,您早就着令礼部替他选妃,翻了年他就该有皇子妃,该封王了…”

隆庆帝不是不难过的。

三皇子是他唯一的儿子了,他曾经也对他抱有过无数希望。他撑着头,摸了摸眼睛,半响才瓮声道:“是啊,等翻了年,他原本就该有皇子妃了,该出宫建府了…”

方皇后嗯了一声,不失时机的又道:“前些天我也刚听人提起过,说是这未曾结亲就横死的孩子,恐怕会不安生…”

隆庆帝本想斥责她胡说。

什么鬼神之说,他向来是不信的。

方皇后却又道:“您想想,前朝末帝不就曾经梦见过太庙起火,陵寝崩塌吗?可见这些事并不是无稽之谈…”

她拿着帕子擦了擦嘴角,轻声劝他:“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归冀儿年纪的确是…”

她有些不忍心的看着隆庆帝:“冀儿又没定下亲事,和大皇子二皇子不一样,您不如就请人来问一问?”

隆庆帝半响没有动静。

他听出方皇后的意思了。

这是想挑个女孩子给三皇子配阴亲啊,可是配阴亲这事儿虽自古有之,却上不得台面,本朝虽没有明令禁止,可是却也并不盛行。

再加上此时恰是多事之秋,若是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恐怕到时候就要被人说这是亡国之相了。

他并没下定决心,可是过不多久又出了件怪事,三皇子生前住的宫殿总有怪声,似是有人深夜啼哭,弄得宫里人心惶惶。

这事一出,隆庆帝心里万分恼火。

他才不信是什么冤魂不散,夜里啼哭。

先有棺木之事,而后又有人在三皇子旧日寝宫装神弄鬼…

他有些头疼,晚间等方皇后又说心里害怕之后,就深深的看了她一眼。

她好像很希望他认定就是三皇子在地下孤单,需要人做伴。

只是不知道,她想谁下去给他做伴。

天寒地冻,凤仪宫却温暖如春,转过八扇的鲤鱼戏莲屏风,能看见方皇后那张紫檀雕葡萄纹的架子床,隆庆帝站了好一会儿,才咳嗽出声:“这有什么好怕的…”

他心里其实烦得很。

宫里这两个女人们想要做什么他是知道了,可是关键是,若是真的照她们的意思去做,那天下人该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

方皇后放下手里的参汤,眼睛发亮的往他身上看去:“也不是怕,就是觉得冀儿一个人在底下也可怜…”

隆庆帝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抬着下巴问她:“你的意思是,要给他配阴亲?”

终于把话问出来了,他也就定定的看着方皇后。

方皇后笑了笑:“我还是那个意思,不如就请人来问一问…”

隆庆帝垂着头半响,终于嗯了一声。

十二月十九,隆庆帝令龙虎山张真人给三皇子做道场。

张真人依言做了,言说三皇子在地下不安,恐酿祸事。

十二月二十一,湖南便有雪灾折子递上来,雪灾一共致三百余人冻死。

陆续有人开始上奏,建议依照张真人的建议,给三皇子选合适的女子配亲。

隆庆帝勃然大怒,坚决不肯,说是有伤阴鸷。

十二月二十三,山西官道出事,大雪封山,以至赶路的许多人被困死。

朝中上奏的人逐渐增多。

冯贵妃一脸冷淡的听着人禀报,面上始终一丝笑意也没有。

这没什么。

她的儿子都已经死了,那些人本来就该死的,本来就该下去陪他。

她咳嗽了一声,有些苍白的脸上不知是不是因为火炉生的太旺,有一丝病态的潮红,对着云娘问:“做好准备了没有?”

现在才是刚开始呢,她得保证是卫安下去陪葬才行。

云娘轻言细语的嗯了一声,又连忙端了一杯参汤递给她:“您放心吧,出不了差错的,生辰八字都交给钦天监了,他们知道怎么做的。”

冯贵妃牵起嘴角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

云娘就叹气:“这也算是她的福气了,能下去陪着三皇子…”

冯贵妃没说话,皱着眉头示意云娘噤声,冷着声音疾言厉色的问:“谁在外头?!”

云娘蹙起眉头,快步欲要往屏风那头走,就见最近因为给冯贵妃瞧病而在宫中小住的静慈师太转了出来。

第189章 命星

瞧见是她,云娘面上的笑意不变,眼里的笑意却敛尽了,她不动声色的垂下头:“原来是师太您来了。”

静慈师太已经进宫好一阵子了,是为了给冯贵妃调养身子的。

她在看病一道上倒的确不是浪得虚名,一给冯贵妃把脉,便能精准的说出冯贵妃的身体状况,连她哪里不舒服,也能说的清清楚楚。

冯贵妃如今没心思对付楚王,正把心思放在卫家上,也就无意跟她为难,纵容了她一些。

谁知道她却越来越不知晓分寸了。

冯贵妃脸上的笑意极淡,整个人像是笼罩在云雾里,叫人摸不清看不透。

她等静慈师太跪下行礼了,才深深的打量了她一眼,又笑着让她起来:“师太怎么今天这样早就来了?”

外面竟然也没人通报。

静慈师太连忙陪笑:“我以为您还在睡,想趁着您睡着给您施针,叫您不那么疼的,因此就没叫外头的人禀报…”

冯贵妃并不生气,似乎毫无所觉:“说起来,师太的针法的确是有些用处,这几天我睡的都更好了些…”

一面又朝云娘使了个眼色。

云娘就会意,笑着让静慈师太近前,自己出去忙了。

静慈师太一面拿出金针在火上烤,一面跟冯贵妃闲聊:“才刚隐约听见您在说三皇子的事…”

冯贵妃嗯了一声,闭上了眼睛:“现在都传的沸沸扬扬,说是冀儿他在地底下太孤单了…我心里也有些挂念。”

静慈师太也跟着叹气:“可不是,毕竟都说母子连心…”

心里却松了口气,看样子冯贵妃并没有起疑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果不其然,她第二天就听说方皇后又召了福星卫安进宫。

她们这样频繁的宣召卫安进宫,打的是什么主意自然不言而喻,静慈师太悄悄让人送了信出去,自己就等着瞧好戏。

上午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方皇后还特意留了卫安用饭,并且让卫安在偏殿午休。

到了下午,却出了点小麻烦。

冯贵妃听说卫安进宫,特意去方皇后那里把人要过来作陪,说是最近总是心神不安,也想沾一沾福星的福气,稳定稳定心神。

可是谁知道,冯贵妃领着卫安在殿里说话喝茶,冯贵妃刚给三皇子准备的祭品却尽数都倒了,而且好巧不巧的,冯贵妃亲自给三皇子纳的、准备烧给三皇子的鞋子,竟然就倒在了卫安怀里,而且竟然不知怎的跟卫安的衣裳缠在了一起,费了半天的劲才拿下来。

原本就是特殊时刻,宫里人心惶惶,见状就不免多想,卫安还没出宫,宫里的人看卫安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三皇子肯定是中意这位七小姐当皇子妃的,众人都不免这样想。

冯贵妃待卫安也更加热情了许多。

等到卫安要出宫的时候,连方皇后也听说了这事儿,笑着拍了拍卫安的手:“要么说你是福星,本宫早说觉得你有缘,贵妃娘娘也说与你有缘,现在看来,可不就是如此…”

她一面说,一面盯着卫安,见卫安懵懵懂懂,眼里还现出些茫然之色,面上笑意愈深,意味深长的道:“本宫实在喜欢你的紧,咱们的缘分,恐怕还在后头呢。”

卫安似乎很是惊喜,天真的仰头问她:“皇后娘娘是说我能经常进宫来吗?”

方皇后心中对她的警惕就再去了一层-----虽说之前的确是冷静自持,可是等到这个时候,不就露出少女模样来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她们这么精心算计,又这样有耐心引她入瓮,她哪里会察觉?

她笑着道:“那是自然,真是个好孩子…”

可是卫安这里好应付,隆庆帝那里就又未必了。

方皇后知道卫家在隆庆帝心里的地位有些微妙,言语上就更加小心谨慎。

可饶是如此,隆庆帝的脸色还是几乎立刻就阴沉下来了。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方皇后看,直到看的方皇后有些招架不住了,才又若无其事的移开了目光,轻声发问:“卫七?”

方皇后忙笑:“是啊!”她察言观色,用词更加斟酌:“就是长宁的女儿…前些日子我还跟您提起过的那个福星。”

隆庆帝怎么可能不记得?

他只是没想到,绕了这么一大圈,冯贵妃和方皇后竟然是要对付卫家。

而奇怪的是,竟然还先拿一个小孩子开刀。

他皱了皱眉头,想说话,又终究什么都没说。

方皇后又同他说今天如何蹊跷,三皇子如何跟卫安有缘的话。

等到了第二天,不知道是哪里透出的风声,朝中不少大臣上书要给三皇子选妃。

隆庆帝未表态。

第三天,上书的人更加多。

钦天监监使亲自上阵,说核对了八字,已有人选。

三老爷是没资格列班的,可是等散了朝也能打听的到些消息,听说了之后,电光火石之间,一联想,就明白了卫安之前说的话的意思。

原来圈套竟然就是设在这里!

这帮人…

三老爷颇觉得不寒而栗。

对付一个小女孩她们尚且能如此费尽心机,步步为营的设局,要做的这样周到,那卫安之后呢?

等着卫家其他人的,会是什么?

他简直不敢想,只觉得腿软,遇上自家二哥,双方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里看见了自己苍白无人色的脸。

偏偏不知道是不是嫌他们不够胆战心惊,还有朝臣刻意看他们一眼,说些什么福星不福星的话。

二老爷低垂着头:“安安昨天进宫…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可是之前在家里,卫安又只是说没什么事,让他们仍然如同往常一般行事就可以。

三老爷比他更清醒些,想了想就摇头:“不管是不是出了事…反正咱们只当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母亲和安安都交代过的…她早就说过了,选出来的人可能会是她…”

早知道卫安聪明,可是直到现在,三老爷才惊觉到,卫安不仅仅是聪明,她简直好像能提前预知别人的动作似地。-----爱你们,么么哒。

第190章 人选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

明明原本该被御史大声斥责荒唐之事,竟然也因为这阵子的造势和钦天监并张天师的言之凿凿而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甚至还有朝臣引经据典,说什么殉葬之事自古有之,三皇子是皇族中人,天之骄子,有生人殉葬也是理所应当,并且有生人殉葬,才符合礼仪规制。

吵吵嚷嚷的,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十二月二十四,离小年只有一天了,原本十二月整月都该放寒假,可也因为三皇子的死耽搁至如今。

隆庆帝终于在这一日决定遵循百官意见,挑选适龄女子给三皇子做伴。

“也不过就是过过场面罢了。”冯贵妃手里拿着一只脐橙,轻轻闻着香气,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的笑了:“圣上应当知道我跟皇后的意思了,我好不容易才找了些事情做,方皇后更是他的心尖子的人物,这事儿是一定会成的…”

天上一轮月亮悬在高空,云娘阖上窗户,转过头来应声而笑:“是啊,眼看着也快过年了,这也是件好事了…您也就放下了一桩心事。”

这桩心事眼看着就要放下了,可是还有一桩更要紧的呢,冯贵妃轻轻抬了抬眼皮,眼里有寒光久久不散,半日才冷笑了一声。

她在高兴,却多的是人担心。

隆庆帝说挑选适龄女子备选,可是却也没有那么容易的,适龄女子,还得先对生辰八字,生辰八字对的上,把两人的八字放到坟前用碗扣住三日,这三日间没什么大事发生,才算是合了三皇子的意了,可这事儿又哪里有那么简单?

原本就是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事儿,鬼知道怎么挑人才能符合已经死了的三皇子的心思呢。

想要借着死人立功的人没了法子,天天愁眉苦脸,连年也不想过了。

还是不知道有谁又旧事重提,提起卫安在冯贵妃寝宫里时发生的事。

这一下就如同是点燃了烟火,众人心里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蹦出来。

马上将要过年了,礼部从二十日这一日起就开始陆续安排在朱雀大街等地方燃放烟花,因为今天是小年夜的前一天,这烟花又比前几日更多了一些,连定北侯府也能瞧得见了。

夜凉如水,三夫人抚了抚自己胳膊,握紧了手中的暖炉,轻声又继续冲卫老太太和卫安道:“接到了信,说是已经到河北了,赶路快些,应该能赶回来过年的。”

她说的是卫阳清和长宁郡主夫妇。

原本按照日子,她们应该已经到了的,可是听说在路上,长宁郡主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生了病,因此耽搁了一阵子。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

三夫人就又道:“明天小年,既然五叔赶不回来,媳妇儿想着,咱们也就不必太热闹,一家人吃个团圆饭也就是了…”

“原本就只有咱们自家人聚一聚就是。”卫老太太接话:“你也别太费心了。”

又问三夫人:“怎么今天五姐儿没来?”

说起来,卫玉攸最近好像确实都来的少了。

三夫人脸上现出些尴尬来,下意识看了卫安一眼,又立即挪开了目光,陪着笑道:“小孩子家,面皮薄,总觉得和郑家的事是她丢了面子…”

卫老太太叹息一声,她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哪里不知道女孩子家的心思,就摇摇头:“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她的不是,你尽管告诉她,是我们家瞧不起郑家,这事儿才没成。我之前也和你说过的,只会找比郑家更好的人家…”

既然卫玉攸这样难受,卫老太太就道:“我明天写信给孔老太太…”她说罢又看了卫安一眼:“还有老镇南王妃,让她们帮忙掌掌眼…”

三夫人连忙道谢。

她虽然是孔家的连宗,可是那边嫡支一直不是很乐意跟她们来往,要请动老太太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卫老太太这样一说,请了这两位超品的老诰命来帮忙说卫玉攸的亲事,那卫玉攸可就无形之中上了不知多少层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