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老太太竟有些难过起来,想起林三少幼时的模样,喉头有些哽咽,半响才轻声问:“一定要你去?”

她也知道自己是问了傻话,林三少如今是隆庆帝的心腹,盐税是多大的数目,除了林三少去,谁去他恐怕都不放心。

林三少轻轻点了点头,想了想就道:“因此我这一趟来,还有事情要拜托老太太。”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我知道,是不是淑妃娘娘的事?”

林三少跟林淑妃幼年便相依为命,互相维持,他们姐弟俩说是姐弟俩,其实更像是母子俩,林三少对姐姐是很爱护的。

林三少默认了:“姐姐是个聪明谨慎的人,可是再聪明谨慎,也难免出错。我知道老太太也即将去要福建,可也知道老太太您跟平安侯夫人交情匪浅…”

平安侯如今管着禁军,他要是帮忙,至少林淑妃会安全许多。

卫老太太没有迟疑便答应了:“你放心,不说郑王妃还跟淑妃娘娘在一起,便是不在,你来说这个话,我也没有不答应的。”

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在这之前,林三少帮他们的忙已经不知凡几,她们若是半点不知回报,那就实在是太没有良心了。

说完了这些话,卫老太太又想起永和公主来,忍不住便皱着眉头问:“她到底是从哪里拿到五石散的?”

林三少说起永和公主的时候,便又没有了任何的情绪波动,平平板板语气毫无起伏的道:“是她出宫的时候,因为缠着沈琛被沈琛溜了,她跟着从前的仙容县主一起染上的。”

仙容县主?!

卫安吃了一惊。

连卫老太太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仙容县主竟然也有吸食五石散的习惯吗?!

不可能的,仙容县主她之前是住在凤凰台的,在沈琛的眼皮子底下,她要是有这个习惯,一定不可能避过沈琛的耳朵。

她根本就没有吸食五石散的习惯。

那她为什么会引诱永和公主一起吸食?

仙容县主自己并不算是个聪明的人,尤其是嫁了人之后,她做事大多是出自于楚景行的意愿,也就是说,她让永和公主吸食五石散,很可能是出自楚景行让她这么做的目的。

那楚景行…

楚景行的目的也不难想,卫安没费多大功夫就想明白了,楚景行是冲着沈琛去的。

如果沈琛娶了永和公主,那一个有五石散成瘾的公主,足够令他的家宅不宁了。

而他不娶永和公主?

一个被五石散腐蚀得连神智都不清了的公主,会让他如意娶他喜欢的人吗?

这个人…

可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才能让沈琛更加倒霉一点啊。

卫安笑了笑,她也是真的觉得好笑。

林三少就又道:“仙容县主早已经跟着驸马回乡养病了,而且根据服侍公主的红苕说,仙容县主是劝了公主不要食用的,是公主见那些人吸食了以后开心,又听说曾经长缨长公主和长安长公主都有这个爱好,执意要服用的。”

他讽刺的笑了笑:“公主拿药的那个医馆,就是一个普通的医馆,只不过用五石散赚那些有需要的人的银子罢了,背后也并没有什么势力,今天早上就已经被端了。公主她自己说是在你们的医馆里染上的,其实就是想要栽赃给郡主。”

卫老太太简直没见过人能蠢成这样的。

不,也不止是蠢了,简直是蠢且坏。

她难道不知道这种事不是凭着她一张嘴就能算,宫里肯定会派人查的吗?

到底是年轻。

她以为她一个公主金贵,也没有以为错,她的确是金贵的。

可是再金贵,也要看跟什么东西比。

要是跟民心比起来,她算什么?

跟朝廷比起来,她又算什么?

隆庆帝怎么可能为了她当一个昏君,二话不说的杀大臣的女儿,杀藩王的女儿?

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卫老太太最终还是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嘲讽道:“咱们这位公主殿下也实在是厉害到了极点了,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折腾出这么多事来。”

林三少知道卫老太太的愤怒,平静的道:“就算是公主,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她昨天的咄咄逼人大家是都看在眼里的,今天就有御史参奏了公主一本,说她飞扬跋扈,失了做公主的气度,联合贵女欺辱藩王之女,有损皇族颜面。”

卫老太太就抬起了头。

哪个御史这么应景?

林三少咳嗽了一声,脸上有了一点笑意:“陈阁老分管都察院。”

卫老太太便真的笑了。

陈御史自从入阁之后,大家就称呼他一声陈阁老了,她都快忘记了,陈阁老可是分管都察院的。

昨天陈绵绵也受了不少的冷言冷语和嘲讽,也差点儿被那些人给伤着了,陈御史又跟卫家是盟友关系,怎么可能会坐视不管,推波助澜的本事,陈御史向来是极为精于此道的。

有了这第一个御史进言,接下来恐怕就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永和公主这栽赃诬陷的举动也就成了笑话和更大的罪状,没人会再相信她的话了。

第827章 静心

孙院判跟孔院判尽心尽力的替永和公主戒除五石散的毒瘾,永和公主服食五石散的时间虽然不久,可是份量每次都极多。

以至于如今肝脏受损,气虚体弱,整个人都好像是空了似地,若是再不戒除,很可能会有性命危险。

他们也不敢瞒着隆庆帝,一五一十的把永和公主的情况跟隆庆帝说了。

隆庆帝气的不轻。

先帝时期就已经定下的规矩,到现在连最纨绔的皇族子弟也没被查出来犯禁过,可是到了他这里,他女儿竟然成了第一个。

而且她还在那么多贵女和朝臣面前发了疯!

她当着那么多人为难郑王的女儿,为难一个正在为了他们一家拼命的人,差点儿要了人家的性命,在技不如人之后,又行栽赃陷害这一套,最后诬陷人推人落马还觉得不够,竟然还要把自己吸食五石散的罪名都要栽赃到人家头上。

他气的实在是有些狠了,劈手便砸了一个骨瓷碟子。

上头盛放的水晶葡萄滚落了一地。

安公公见状便哎哟了一声连忙冲了上去:“我的圣上,您可仔细着您的手!”

一面又招呼了徒弟进来收拾这满地狼藉。

等到地上清理干净了,安公公才亲自端了一盏参茶进来,觑着隆庆帝的脸色,缓缓的道:“圣上可千万别气坏了身体…”

不管永和公主做的有多错,他一个当奴才的,哪怕是权倾天下的奴才,也不能直接说她做错了,就绕开不说,只是让隆庆帝息怒。

隆庆帝就噌的站了起来,摆架去了彭德妃宫里。

彭德妃彼时正跟彭嬷嬷说起这件事,只觉得自己没见过这样的公主,有些匪夷所思的道:“永和这恐怕是疯了!这么多年来,本宫都没见过还未出降便这么胆大妄为的公主,她是觉得御史们都是摆着看的吗?!真是太蠢了!”

还指望着她去跟卫安斗。

可是现在看她这蠢样,斗卫安?

真是个笑话。

彭嬷嬷听见她虽然数落可是心情显然是不坏的,就知道她还是觉得得意,觉得自己教出来的女儿比方皇后教出来的要听话的多,便笑了:“永和公主自来便眼高于顶瞧不上人的,做事一直都没什么分寸。您看她喜欢上一个平西侯就要死要活的便知道了,圣上当初虽然有那个意思,可是毕竟只是私底下说过,她却要闹的天下皆知不可,平西侯不喜欢她,她就自甘堕落…”

彭德妃牵了牵嘴角,显见得觉得彭嬷嬷这话很得她的心意,她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可不就是这个道理,还以为她憋着这么久了的坏水怎么也会有点子用处,可是谁知道竟因为吸食五石散的事闹成这样!”

正说着,外头有内侍大声喊了接驾,彭德妃惊疑不定的站了起来,看了彭嬷嬷一眼,也来不及再说什么,连忙整理了装束迎了出去。

隆庆帝之前才训斥过她,她虽然满腹的委屈跟抱怨,可是到底还是知道轻重,隆庆帝肯现在过来,总不至于是来找她麻烦的-----因为永和公主吸食五石散的时候,方皇后还没死呢,该找麻烦也该是去找方皇后的麻烦,实在是轮不着她。

她急忙迎了出去,被隆庆帝虚虚扶了一下便又站了起来,急忙对隆庆帝嘘寒问暖。

隆庆帝沉着脸进了内殿,她便又吩咐彭嬷嬷快去准备宵夜。

这么晚了,隆庆帝肯定是既没吃好也没睡好,她皱了皱眉头,自己又急忙反身回来,给隆庆帝倒了杯茶。

隆庆帝心情不好,她也就不敢随便出声,陪着隆庆帝静静的坐着。

过了片刻,隆庆帝才打破了沉默:“永和这副模样,实在是令朕失望透顶。她这样冥顽不灵,留在宫里也只会生事,便让她出宫去普慈庵静静心吧。”

彭德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片刻后才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隆庆帝的意思,竟然是要把永和公主遣到宫外的普慈庵去修身养性?

普慈庵经过这许多事以后香火愈发的旺盛,后来渐渐的,许多大户人家的女儿犯了过错便都把女孩儿送进去青灯古佛,修身养性。

可是就算是如此,怎么能让永和也去?

永和可是公主!

彭德妃心里惊疑不定,见隆庆帝神色凝重而严肃,就知道他不是一时兴起或是气话,而是考虑了许久才下的决定,登时有些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接什么话。

“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丢尽了皇家的脸面,若是不惩治她,朕还如何有脸面面对正在江西拼命的郑王和卫阳清他们?天下人又会怎么看朕?”隆庆帝冷着脸,目光也冷淡到了极点:“何况她自己也实在是太不自爱了些,堂堂一个公主,竟然染上了这种恶习,还平白拉扯了许多人进来,这回查明了跟卫家并没有干系,总要给卫家一个交代。就让她去普慈庵,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什么时候想通就什么时候回来?这话说了也等于没说。

这个界限实在是太模糊了。

彭德妃就心中一凛,这回永和公主是要去对付卫安的,可是最后却被卫安弄得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隆庆帝平常也极为疼惜这个女儿,可是现在却说,什么时候想通什么时候回来,根本就没准备再家她回来,大有看她自生自灭的意思。

彭德妃越想只觉得心里发寒,好半响才反应过来,低声应了:“再怎么说,永和到底是公主…这样让她出去,总不成。跟着的嬷嬷和宫娥们,也都不能简单了事,得是能劝着她,引着她往好处想的…”

隆庆帝脸色微缓。

他是气急了才说什么想通了才能回来的话。

他的儿女们不多,他都是珍惜并且看重的,怎么可能真的看着永和公主真的自生自灭。

他是在试探彭德妃。

看彭德妃是不是在这次五石散的事情里扮演了角色。

可是现在看来,彭德妃跟这件事情并没有关系。

第828章 放逐

他放缓了神色,靠在椅背上吐出一口气,由着彭德妃替自己轻揉慢捻的按捏起肩颈来,许久才道:“是朕宠坏了她,宠的她不知天高地厚了。”

彭德妃试探着道:“这跟您有什么关系?孩子们大了,总是有自己的心思,何况要说源头,那也在平西侯和寿宁郡主身上…”

她是在试探隆庆帝经过这件事会不会因为女儿出事而迁怒于沈琛跟卫安。

隆庆帝就道:“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沈琛一直都跟朕说过,不会娶她,他什么都不避讳朕。至于迁怒卫安,就更没必要了,卫安能决定什么?”

在他眼里,卫安再聪明桀骜,那也是个女孩子。

他捏在手心里,若是一不注意,她就死了,生死都在她的掌握里,自然前程也都在他的掌握里。

她的命运根本不由她自己自主。

要是沈琛说要她,那他就把卫安赏赐给沈琛。

若是沈琛当初看上的不是她,那他就应该会顺着林三少的意思把她给林三少。

她最没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人生和方向了。

所以他才更加愤怒。

因为让沈琛娶卫安是他的决定。

永和公主这么无理取闹,逮着卫安就不放手,恨不得把人家往死里整,这其实是在跟他叫板-----卫安能决定什么?

她这么闹法,让隆庆帝又对卫安起了点儿不好意思的心。

毕竟人家两个爹都在替他拼命,他又要把卫安卖个好价钱,可是现在他女儿却还要因为他要卖了卫安而迁怒卫安。

真是不可理喻又愚蠢至极。

彭德妃立即就明白了,隆庆帝如今并没有怪责卫家,甚至半点儿迁怒卫家的意思都没有,在他心里,现在卫家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现在再说不利于卫家的话,在隆庆帝眼里就是在搬弄是非,是不想他好的,彭德妃咽了一口口水,见隆庆帝做了决定,便应承下来:“您说的是,这回寿宁的确是受了不小的委屈了。”

她看出隆庆帝的意思,便不得不违心顺着隆庆帝的意思说起卫安的好来:“不过这回她也的确是难做,听说永和极不给她脸面,在许多人面前也让她下不来台。”

她知道这些隆庆帝都已经派了太监跟锦衣卫查出来了,因此也就无所谓要不要替冯淑媛遮掩-----隆庆帝都知道了。

且他既然不能拿自己的女儿开刀,就总得有一个人来承受他的怒火,来替永和公主分担罪责。

而除了冯淑媛以外,还有别的合适的人选吗?

隆庆帝便冷笑了一声:“她不长进,那帮趋炎附势的也跟着狗仗人势!”

这就是给事情定了性了,彭德妃抿了抿唇,心里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些心惊肉跳的,很快却又抑制住了这种想法,轻声叹气:“说到底,她们也都难做,都是看着永和的脸色行事的。”

这却是实情了。

隆庆帝沉默了一瞬,才道:“旁人也就算了,那几个挑事的,实在是可恶,有这样的人纵着,朕的儿女们,不坏也变坏了。看着是顺从,其实却是在纵容她们变坏,其心可诛!”

用了其心可诛这样重的词,可见是真的对这件事厌恶至极了。

彭德妃心里彻底有了数,不再求情,转而跟隆庆帝道:“倒也不是这么说,永清这回也在,她也尽力劝了永和的,只是永和不听她的罢了…”

想起永清公主的确是被教养的不错,温和知礼,并没有什么跋扈的事迹,隆庆帝心里稍感安慰,问起了永清公主:“永和吸食了五石散神志不清,有没有给永清难堪?”

彭德妃就有些为难的迟疑了。

这样的表情本身就说明了问题,隆庆帝哂笑了一声,道:“就这么定了吧,今天就让永和去普慈庵思过,等她什么时候把五石散彻底戒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彭德妃急忙应了:“臣妾会去安排。”

隆庆帝便又过问了太子最近的起居。

说起太子来,彭德妃便又更加放松了:“他呀,总是闹腾着要去学骑射,可是他如今还小呢,臣妾跟他说,等他再大些,再学这些。”

隆庆帝难得的笑了,他最近着实很忙,浙江的事困扰了他这一阵子了,蒋子宁和钱士云他们最近吃住都在内阁,他自己也差不多是这样,的确已经有一阵子没有看见太子了。

他笑完了便叮嘱:“好好照看他,也不要太纵着他。最近师傅跟朕说,他很上进,是个好学生。”

蒋子宁是太子太傅,秦东就是太子少傅,这两个人都是会给太子讲课的。

所幸他们对太子的评价都很高,说他是个可造之才。

隆庆帝想起儿子争气,心情就又好了一些。

彭德妃听见隆庆帝夸赞儿子,心情也跟着变好:“他也尊敬师傅们,听说首辅即将过七十寿辰了,正不知送什么礼物。”

隆庆帝便笑了:“朕把这茬儿忘了,你们便看着赏他些什么罢。”

他自己对于这等老臣,也是要有表示的。

彭德妃笑着答应了,气氛一时终于变得好了些。

见时间实在不早了,彭德妃估摸着隆庆帝这回大约是要在这里留宿了,心情大好,吩咐厨房可以将宵夜送上来了。

隆庆帝却摇了摇头:“不必了,朕往淑妃那里去一趟,你自己早些歇下吧。”

彭德妃之前才变好了些的心情瞬间又落到了谷底,有些不可置信,隆庆帝竟又不肯留宿。

他最近虽然没抬举新人,可是对她却冷淡了不少,简直当她是陌路人,基本上除了看儿子,已经不来她这里了,如今好容易来一趟,气氛也正好,可是他居然也不留下来,而是要去大着肚子根本没办法服侍他的淑妃那里!这是把她当作什么?又把她的脸面放在哪里?

她难堪又尴尬,隆庆帝却并没有想那么多。

彭德妃那里他总是待不惯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反倒是对着淑妃,他总能觉得安心,淑妃说话也能说到他心里去。

第829章 温情

林淑妃那里仍旧亮着灯,隆庆帝进去的时候,特意让人不要通报,进了殿门便瞧见林淑妃正在灯下缝制小孩子的衣裳。

林淑妃生的跟林三少的俊俏风流不同,很是端庄,虽然并不算特别貌美,可是看着总是让人舒心和安心。

隆庆帝咳嗽了一声。

林淑妃便立即站起来了,见了他又惊又喜的放下了手里的东西:“这么晚了,臣妾还以为圣上不来了。”

隆庆帝便知道她是一直都在等自己的,心里有些感动,嘴上却道:“以为朕不来了,却还点着灯?”

见林淑妃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下头去,他便又叮嘱:“以后若是太晚了,便直接歇下便是,你自己身子也不好,又怀着身孕,别熬坏了身体。”

经过了方皇后和彭德妃,他倒是觉得像明皇后一样沉稳大方的林淑妃相处起来最舒服最不费力气,人老了,不在乎喜欢不喜欢爱不爱了,就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林淑妃是个安分的人。

他对她越发的看重。

林淑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知道永和那里出了事,怕圣上会过来,就不知不觉做衣裳做的久了些。”

她不遮遮掩掩,知道了永和公主的事就直接说出来,对隆庆帝没有一点隐瞒。

隆庆帝就更加欣慰,提起这件事冷哼了一声:“别提那个不争气的,差点儿便被她丢尽了脸面!”

林淑妃蹙了蹙眉头,急忙问:“臣妾只听说她是跟寿宁郡主起了冲突,是不是伤了哪儿了?”

对,永和公主吸食了五石散的事他已经下令封口了,伺候永和公主的宫人也都已经处置了,根本没有人敢再提起,除了彭德妃还有他跟安公公和林三少,这件事别人都是不知道的。

隆庆帝便将永和公主吸食了五石散的事情说了:“她吃了这东西便上瘾,变得糊里糊涂的,人也跟着变了样子!昨天为难寿宁的嘴脸,大家都看见了,今天便有御史参奏她言行不端…她也实在是太让朕失望!”

林淑妃似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消化了一会儿才叹气道:“原来是这样,怪道永和昨天那样反常,臣妾也听说了,说是永和跟冯家姑娘为难了寿宁郡主,寿宁郡主一开始是要走的,也被她们拦住了,要比马球…”

她说到这里,又转了话题:“可就算是如此,寿宁郡主也不该出手伤人…”她顿了顿便道:“毕竟是公主呢!何况永和吸食了五石散,她不清楚她自己在做什么的…”

林淑妃还是有些偏向永和公主的,这让隆庆帝心里莫名觉得熨帖,可是很快就又反驳道:“什么神志不清?她清楚着呢,寿宁并没推她,她自己声称人家推了她!梅夫人跟平安侯夫人都在场,朕让锦衣卫查过了,就是她自己摔下来的。”

他冷笑了一声:“还有更可笑的,她竟还把自己吸食五石散的责任也推给卫家跟寿宁,说五石散是卫安引诱她吸食的…”

林淑妃瞪大了眼睛,仿佛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

隆庆帝便嗤笑了一声:“可笑罢?朕的女儿,最后竟养成了这副模样为了个男人,竟连廉耻都不知道了,在这么多人面前丢尽了朕的脸面!丢尽了皇族的脸面!”

林淑妃便急忙摇头:“圣上别这么说,旁人又不知道…”

隆庆帝没兴趣再说下去了,车轱辘的话来回说,别人听着不累,他自己说着也累了,直截了当的把对永和公主的发落说了:“让她去好好的静思己过,她若是能想得通,对她自己也是件好事,否则的话,青灯古佛倒也是她的好归宿。”

林淑妃叹了一声:“公主殿下是被娇宠坏了,并没有遇到过挫折,因此遇见一个沈琛,便觉得被他拒绝了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一时无法接受,等她想通了,便好了。”

又张罗着给永和公主准备些东西。

隆庆帝觉得林淑妃的反应比起彭德妃又要真实许多,便笑了笑,想起郑王妃来,便道:“你跟郑王妃也提一提此事,就说永和已经去普慈庵祈福了。寻个空,再让卫安进宫来一趟,让她们说说话。”

这是安抚了。

林淑妃已经完全明白了隆庆帝的态度和对这件事的看法,便温顺的答应了。

隆庆帝便又提起了林三少来:“钦差南下去巡盐,这是要紧事耽误不得,那些盐商们往年遇事便喜欢推诿,有了他去跟着,那些人便也多多少少会收敛些,只是要辛苦他了。”

“替圣上办事,谈什么辛苦!”林淑妃义正言辞:“这是他的福气,圣上别顾虑他。”

只有这两姐弟,从来不跟他求什么。

唯一求过一个亲事,他还不能满足。

隆庆帝沉默了一瞬,伸手摸了摸林淑妃的肚子,含着无限的温情:“孩子就在这几天要出来了罢?只可惜他舅舅瞧不见他出生的模样了。”

林淑妃抬手覆住他的手,温柔的微笑:“看不看得见,什么打紧?等以后他长大了,知道他舅舅是替他父皇办事,只会引以为傲。”

这话说的隆庆帝更开心了,他便对着林淑妃又多了几分满意。

第二天起来,隆庆帝去上朝了,安公公便亲自带着几个徒弟送了一堆赏赐来她宫里,竟也有郑王妃的一份。

郑王妃谢了恩,等人散了,才笑着看林淑妃感叹:“这都是多亏了您。”

林淑妃不居功:“安安做的很好,就算是没有我去探问消息,她也一样已经把事情都办妥了,不会被这件事牵连,不能说谢我的事,我也并没有做什么。”

郑王妃叹了一声气:“这也算是件好事,永和公主的怨气迟早有一日要发泄出来的,现如今以这样的方式发泄了出来,并没有造成更可怕的后果,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林淑妃嗯了一声,也跟着附和:“你这样一说,倒也的确是这样,至少如今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第830章 申饬

永和公主不肯喝孙院判跟孔院判开的药,她不习惯红苕和红豆她们不在身边,皱着眉头哭闹着不肯让步,非得要让人去把红苕跟红豆找来。

还有她的嬷嬷,自从孙院判和孔院判说了她吸食五石散的事情之后,她就没有见过她的嬷嬷和红苕她们了。

这让她愤怒又茫然。

一直没有再看见她父皇,这又让她觉得害怕。

她知道她父皇是极为讨厌不自律的人的,当初的三皇子就是因为喜欢美色且沉迷于美色,被她父皇厌恶的。

方皇后还曾经告诉过她,想讨好她父皇很简单,努力不要做错就是了。

隆庆帝厌恶的事情就那么几样,作为他的子女,本身就又更加被他宽待,只要不碰那些他无法接受的东西,便不会触碰到他的底线。

可是这底线里头就有五石散。

她现在吸食了五石散了…她害怕的厉害,又因为五石散没有了,心脏也跳的异常的快,快到她觉得简直有些负荷不了,呼吸困难。

她挣扎了许久,抿着唇还是固执的不肯喝药。

孔院判跟孙院判没了法子,在外头急的团团转。

他们虽然是太医,可是说到底对于公主她们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正急的厉害,彭德妃便来了,见他们还在殿外徘徊,便有些诧异的睁大眼睛:“怎么还在这里?不是说要给永和针灸吗?”

今天的针灸是不能耽误的,针灸完了喝了药,她就要打发永和公主出宫去普慈庵静养了。

孙院判和孔院判对视了一眼,都为难的跪下来:“殿下不肯配合,也并不肯服药。”

摊上这么一位顾前不顾后的主儿,孙院判只觉得晦气。

孔院判却还多了一层厌恶。

永和公主这回针对的还不止是卫安一个人,针对的还是整个卫家,不管是在之前说卫安以下犯上,仗着卫家跟郑王没把隆庆帝和她放在眼里也好,还是后来吸食了五石散的事情暴露了之后就栽赃卫家也好,这都是不给卫家留任何活路的做法。

可是孔院判的女儿还在卫家呢,而且还是卫家的三夫人,要是出了事,他的女儿也是以额定要跟着卫家一起倒霉的。

这让他很是反感永和公主这种做法。

现在永和公主又在这里作天作地,他面上不敢表露,可是心里却实在是腻味极了。

彭德妃皱了皱眉,便道:“本宫进去看看。”

她不喜欢方皇后,自然不可能喜欢永和公主,一进门瞧见永和公主扑上来,后退了一步避开她,才淡淡的问她:“怎么不先用药?”

永和公主见了她,倒是不再闹了,冷冷的盯着她一瞬,才道:“我要见父皇。”

她视彭德妃如无物,彭德妃却也不想看见她,见她仍旧桀骜不驯,是这副态度,便笑了一声问她:“若是圣上愿意见你,怎么还会是本宫来看你?”

永和公主就后退了一步,满脸警戒的冷笑:“你来做什么?”

彭德妃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不回答她的话,先转过头去吩咐那些伺候的宫娥和太监:“去给公主殿下收拾东西,殿下尊贵,一应用具都要从宫里带齐了,不得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众人纷纷应是,四散去整理了。

永和公主却犹自站在当场疑心的看着她,好似是在沉思彭德妃是在说了什么。

等到殿里猛然安静了下来,除了彭德妃跟她身后的贴身宫人并没有其他人再出现的时候,她才忽然开口:“红苕呢?”

彭德妃不紧不慢的朝茶盏里吹了吹,吹去了浮沫轻轻啜了一口,有些疑惑的看着永和公主:“尚宫们从前没教过公主规矩吗?公主若是出了什么差错,错处不在公主,自然都是在那些下人身上。公主这回闹出这么大的事,管事嬷嬷和红苕罪不可恕,已经交由慎刑司处置了。”

永和公主身形趔趄简直有些站不稳,额头还冒着冷汗,到了此刻只觉得身上更加阵阵发冷:“这不关她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