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谢家从前是当真有前科在先-----谢大老爷和谢二老爷做的那些事现在可都历历在目,真的要审的话怎么审不出来?

再则,要是谢家被押送进京受审,那么三司的刑罚他们扛得住扛不住?卫家是到底伸手帮忙还是不伸手帮忙?

桩桩件件,哪一件都是要命的考验,稍微行差踏错可能就是满门的性命。

二老爷向来是比三老爷更加胆小怕事的,可是这回却难得的沉住了气,他摇了摇头:“我道士觉得,能押送进京是件好事,现在虽然是槛送京师,可是不是说押回京城再审吗?总比隔着天南海北的,直接就给谢家定了罪,让我们背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好的多的吧?相比较起来,我觉得押送进京对我们有利的多了。”

至少给了谢家说话的机会啊。

卫老太太面带微笑,显然是觉得二老爷说的话说到了对的地方,看了他一眼便笑道:“不管是怎么样,咱们这底下的人只能听着看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我们都受着便是了,圣上既然让谢家进京,我们就等着谢家进京,其他的,我们管不了也不能管,更不能伸手,等着消息便是了,不必着急。”

她这么冷静镇定的说出这番话,二老爷就不再说什么,只是看了三老爷一眼,才点点头。

第1036章 生产

卫老太太说不必着急,可是三老爷心里却还是忍不住上火-----这哪里是不需要急的事?只是他知道卫老太太做事向来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要是没有把握的事不会去做,想了想便安心的等着卫老太太说完了话,便道:“您说的是…”

正说着,卫安便来了。

她刚刚是去郑王府了,郑王府里头有郑王妃在,虽然里头都已经被打点好了,底下的下人也都是靠得住的,可是卫安仍旧会经常往那边去。

这一次她也是先去了那边,然后才再回来的。

她进来便先给卫老太太和三老爷二老爷他们请了安,而后才坐在三夫人下手轻声告诉卫老太太:“老大夫说,王妃临盆便在这几天了,让我们都做好准备…我回来是跟您说一声,恐怕接下来几天,我都得在王府呆着…”

卫老太太点了点头:“你父王还没回来,照顾你母亲,这是你这个当女儿的应该做的,那边若是缺什么,只管打发人回来告诉你二伯母三伯母,往家里来取。”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急忙附和:“老太太说的是,原本我们也该时常过去的,毕竟王爷嘱托了我们。可是现在家里这番情形,我们过去反倒容易给王妃添麻烦,便干脆不过去了,你照顾好王妃,若是王妃有什么要的,只管回来告诉。”

卫安都答应了,又跟卫老太太说:“我已经听说了,谢家即将被槛送京师,送回来受审。这一次是件好事,我已经安排好了。”

她说了一句安排好了,除了卫老太太以外的众人都吃了一惊,纷纷看向她。

三老爷反应过来,轻声问她:“安安,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个实话,不然我们这心里也不放心。”

毕竟是大事,而且大家现在都知道,事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若是这一关过去了,往后就是康庄大道,若是过不去,那可就是地狱了。

这种事,实在容不得人不多个心眼防范着。

屋子里安静的厉害,二夫人三夫人也都满怀期望的朝卫安看过去。

卫安也没有卖关子,放下杯子看着三老爷和二老爷,并没什么隐瞒,直接就说:“这些弹劾我们家跟沈琛的折子,都是我让陈御史让底下的人上的。”

二老爷和三老爷不明白,茫然的看着她。

“先把事情说的最坏,让人做好最坏的打算,反而到时候未必就会真的变得那么坏。”卫安语气平静,眼睛里清澈又干净:“圣上疑心病重,若是这件事之后再让别人爆出来,便说不定真的会疑心我们,可是我们提前给他说出来了,之后再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谢良成的时候,我们再揭露真相,圣上反而会疑心是不是有人故意要冤枉我们。”

二老爷和三老爷就有些明白了,对视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瞬间放心,不由得都松了口气,温和的看着她道:“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了打算,我们就放心了,不然这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是觉得不安心。”

这都是难免的。

卫安虽然做事有计划有保障,可是到底每次都是出其不意的险招,三老爷和二老爷能相信她,便已经是非同一般的信任了。

她笑了笑,再说了几句镇南王那边的事,外头翡翠就隔着帘子急忙回禀说是蓝禾和玉清在外头有急事要禀报。

这个节骨眼上说什么急事,大家就都理所当然的误以为是谢家那边又有什么新消息了,不由得都看向卫安。

还没再等上一刻,翡翠的声音就又透过帘子传了进来:“姑娘,蓝禾说,说是王妃发动了!”

这个时候?!

上午的时候还没事呢,卫安有些讶然,可是随即就又反应过来,女人生孩子都是这样的,她急忙站了起来。

卫老太太也顾不得其他的了,顺势看向三夫人和二夫人,叮嘱她们:“既然现在就发动了,安安始终是个孩子,怕是有不知道的地方,不如你们都过去一趟…”

生孩子这样的大事,她们这些通家之好要过去照顾也是应当的,哪怕是御史也说不得别的话。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急忙站了起来答应,双双急着回去换衣服。

卫老太太就叮嘱卫安:“你别慌,现在发动了,也不一定就马上生的下来,多的是女人生孩子痛上个几天的。”

这些卫安都知道,上一世她自己也经历过,闻言便点头:“我都知道,您也别太担心,那边有我和二伯母三伯母守着,您照顾好自己,别替我们担心。”

卫老太太答应下来,听外头说二夫人三夫人都准备好了,也不想耽误卫安的事,就朝她摆手让她快些出去。

卫安也的确顾不得其他的了,匆匆行礼告辞,就急忙跟二夫人三夫人一起登上了马车,往郑王府去。

郑王府里头乱哄哄的,因为女主人要生产了,又没有男主人在,难免会有些意外发生,卫安还没进大门,就看见门房上乱成一团,不由便皱眉:“好端端的,又不是什么大日子,为什么中门大开?”

没有贵人的时候,一般都是不会开中门的,连卫安也都是从侧门进去。

现在府里的女主人在生孩子,中门竟然开了?!

卫安才发了话,蓝禾就明白过来了,急忙探出身子去招了林跃过来,让林跃去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转过拐角进了侧门,到了垂花门,卫安才下了马车,就看见不少婆子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而在卫安临走之前,这府里还一切井井有条。

她皱了皱眉头,玉清便呵斥了一声,惊得那些婆子们都朝她们这边看过来,又急忙过来行礼。

玉清便数落她们:“都不必做事了吗?!这么聚在一起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二夫人和三夫人也觉得情形不对,很有默契的朝卫安这里过来。

那些婆子急忙都跪在地上,被蓝禾又数落了两句,才支支吾吾的回她们的话:“回郡主…家里出事了…”

第1037章 祸心

婆子们支支吾吾的,表情神态都活像是见了鬼,害怕得竟说不出话来,让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心立即就沉到了谷底。

卫安更不必说,当即便冷声发问:“出了什么事?”

她走之前还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老大夫跟稳婆都已经守在府里,为的就是怕郑王妃会临时发动,顾及不过来。

而外头有郑王的亲信护卫守着,等闲的人都知道郑王府男主人不在,门户森严,没有那等不识趣的上门来的。

到底是出了什么样的事,府里会大开中门,乱成一团?

婆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就是没有一个敢出声回话的,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蓝禾便忍不住了,上前揪了一个婆子起来,颇有些气急败坏的道:“郡主问你们话呢,你们都聋了不成?”

她平时最是爽利的性子,跟着卫安办事办的久了,就更是喜欢说话做事都干脆利落的人,这些婆子们摆明了有事,却都不说,遮着藏着的惹人厌恶。

婆子吞了口口水,急忙摆了摆手,看看卫安又看看三夫人和二夫人,才垂下头道:“锦衣卫…锦衣卫上门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大惊失色。

虽然最近不少御史上书弹劾卫家和郑王跟沈琛,可是圣上把那些折子都给留中不发了,摆明了现在还没有处置卫家和郑王他们的打算,还是相信郑王的。

而且传出让谢家进京受审的消息也才没多久,按理来说,肯定是得等这一切都结束了,至少也得等谢家那边有了动静和供词,才会来找卫家和郑王他们的麻烦才是。

怎么现在不过是一天而已,竟然就有锦衣卫登了郑王府的门呢?!

郑王可是藩王里头最得隆庆帝喜爱的,隆庆帝打从一开始就极为信任他,比对其他藩王要亲近的多。

二夫人三夫人她们只剩下恐慌,卫安却蹙了蹙眉还算是镇定,嗯了一声便不动声色的吩咐道:“锦衣卫进后院了?惊扰王妃生产了?”

婆子们纷纷看向她,顿了顿有些迟疑的摇头:“并没有进后院来,只是让人进去告诉王妃一声,要进王爷的书房看一看。”

查郑王的书房?

郑王都不在府里,他们能搜查出些什么?

卫安深吸了一口气,冷淡的笑了:“既然如此,那你们急什么?还没到天塌下来的时候,你们就只管老老实实的做事便是了,再不济,也有上头的主子们顶着,你们说是不是?”

是不是?!

众人都知道卫安这是在敲打自己了,不敢说不是,纷纷的答应下来,又急忙有序的退走。

二夫人和三夫人这才皱了眉头和卫安一道朝郑王妃的郑源疾走,一面忍不住道:“好好的,为什么锦衣卫会忽然上门呢?”

卫安自己也不知道事情始末,只好飞快的一边往正院去,一面安慰她们:“不管是什么事,至少现在圣上没有直接让锦衣卫直闯后院惊扰王妃,这说明圣上没有赶尽杀绝的打算,还留了余地…不管怎么样,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这些事之后我们再考虑,现在还是先去王妃那里…”

现在什么都没有郑王妃和孩子重要。

郑王就要回来了,他失去了明鱼幼之后,一直孤身一人,什么都是靠着他自己,这些年他的日子过的很苦。

而她这个女儿,一是太久没有在一起,二是相认的时间太晚了,相认了以后就立即要成亲嫁人-----这样一来,她跟自己父亲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有郑王妃和孩子陪着他,她心里才好受一些。

要是这个孩子和郑王妃又重复当初明鱼幼和悲剧,她简直不知道郑王怎么能熬得过去。

二夫人和三夫人陪着她一起跑的飞快,紧赶慢赶到了郑王妃的正院,就看见婆子丫头们来来回回的进进出出。

院子里的人虽然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可是所有人脸上都是一片惨白,看上去简直如同是一座寂静的坟墓。

二夫人和三夫人下意识的觉得不对,飞快的跟在卫安身后进了院子,才看见郑王妃身边的安心仓惶的跑了出来:“快去请大夫过来!王妃她不好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心里咯噔了一声,再也顾不得其他的了,几步上了台阶,便进了产房。

产房早就已经安排好了,里头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这香味将产房的血腥遮掩得很好,二夫人三夫人一进门还有些反应不过了,呛了一声才看见了在床上的郑王妃。

郑王妃头发都已经被汗水浸湿,连眼睛都睁不开,三夫人几步上前扶住她,一边接过了丫头手里的手帕,几下替她把额头上的汗擦干了,转头看着她就忍不住皱眉惊呼:“王妃,您放宽心,不要太紧张了,留着力气…”

郑王妃双手握住她的手腕,面上一丝血色也没有,像是一条失了水的鱼儿,好一阵才有力气说话:“夫人…外头是不是出事了?”

她是知道的,那些嬷嬷们的私底下的窃窃私语没有逃过她的耳朵,也正是因为听了这样的消息,她才急的乱了呼吸的节奏,觉得肚子里头如同有几把刀子在一同绞着转。

二夫人也到了她跟前,听了她的话面色便更凝重一分,却还是强撑着精神安慰她:“王妃,您放心,外头一切都好着呢,您看,我们这还不是进来了吗?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王妃为了这个劳神费力,您先养好身体才最要紧…”

三夫人也紧跟着点头:“二嫂她说的是,哪怕不看着王爷快回来了,您也顾念着小世子啊…”

稳婆也急的厉害,看着她们连汗都刷刷的下来了:“王妃…王妃她,她的开指还是只开了一指…从早上到现在了,还是一指…”

要是再不开指,郑王妃的力气又已经用光了,很可能会出现危险,甚至有可能造成一尸两命的结果!

三夫人这才是真的急了,半天说不出什么话来。

第1038章 产子

“快去,快去请老大夫进来!”三夫人再也顾不得其他的,握住了郑王妃的手低声安慰:“王妃,您一定不要听其他的事了,保持好心情,小世子还等着出来见一见他的母妃和父王呢…王爷他很快就要回来了,您想一想王爷…”

肚子痛的厉害,郑王妃隔着被子血色尽失,握着三夫人的手急促的摇头:“不是的…王爷他是不是出事了?我…我听说锦衣卫来家里了…要不是王爷出事了,锦衣卫好端端的,怎么会上门来呢?”

她忍不住觉得委屈,怀孕十月,她的丈夫都不在她的身边,她心惊胆战的在宫里活了这么十个月,好不容易以为快要熬到头了,可是现在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她的丈夫不仅没能及时赶回来等待孩子出生,甚至还招来了这样的祸患。

她不过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孩子,虽然有些心机,可是见识却有限,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希望自己能好好的活着。

她实在是经不起这样的风浪了。

她一急,肚子就更痛,整个人如同是被煮熟了的虾,蜷曲着身子痛的再也说不出话来。

稳婆惨白着脸,看上去比在生孩子的郑王妃还要苍白和憔悴一些,拉着三夫人和二夫人,偷偷的背着郑王妃声音干涩的摇头:“二位夫人,再这么下去,王妃可就完了…女人生孩子就如同过鬼门关,王妃原本就身体偏弱,受了刺激之后宫口迟迟不开,看她的样子,恐怕是…恐怕是要难产的迹象啊…”

她是郑王早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好吃好喝的养了她这么久,围的不就是今天好派上用场吗?

要是在她手里,王妃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就算不是她的责任,可是王爷心里又怎么会没有疙瘩?到时候她自己可能倒霉不说,连孩子们都得受连累,这个险她可冒不起。

三夫人心里更加担心,面上却仍旧还是努力稳定着情绪:“嬷嬷也是经过不少事的老人儿了,怎么还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王妃不过就是受了刺激,一时用不上力罢了,府里有这么多人坐镇,还有老大夫守着,嬷嬷别杞人忧天了!”

稳婆苦着脸,支支吾吾的道:“也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实在是,外头来了那么多锦衣卫,不光是王妃慌,我们心里也慌啊…”

她的话音刚落,房门便被砰的一声打开了。

众人都惊了一跳,不由自主的往敞开的房门处看过去,正好看见卫安一脸镇定的站在门口。

“慌什么?”卫安神情镇定,一进门便自动掩上了房门,面无表情的看了那个稳婆一眼:“就算是天塌下来,现在也有我们暂时顶着,你们怕什么?外头是来了锦衣卫,可是锦衣卫进里面来了?既然没有,便该做什么做什么便是了。”

府里的人向来比怕王妃还怕几分这个郡主,稳婆见了她,气势上就先矮了一半,有些为难的看了看她又看看三夫人:“郡主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姑娘家,怎么能就这样闯进产房来呢?”

二夫人皱了皱眉,立即反驳:“这有什么?既然都是女人,谁日后不得经历这么一遭?郡主担心王妃,进来陪陪王妃,也是人之常情,郡主说的是,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说这些没用的耽误事。都记着,这可是王爷的第二个孩子,半点差错也不能有,否则要是出了事,你们谁也担待不起!”

卫安没有管稳婆说什么,闻见屋子里呛鼻的香味,先让人把熏香灭了,而后便皱着眉头环顾了一圈,挑出了几个人:“这里头不必围着这么多人,人多了,反而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了,还怎么好好用力?!”

她是生过孩子的,知道人越多未必就对产妇真的好。

郑王妃现在不是因为真的疼痛而受不了,而是因为害怕和惊恐这些情绪堆积在一起,影响了心情。

她几步上前到了窗前,坐在床沿上取代了三夫人的位子,轻轻握住王妃的手轻声说:“王妃,您放宽心,外头来了一批锦衣卫。”

三夫人和二夫人都避重就轻,其他的嬷嬷们虽然担心忧虑,却也是背着她说些悄悄滑,让她更加紧张。

卫安却一上来就跟她说了真话交了底,郑王妃没有丝毫血色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表情,疼的喊了一声,才问她:“锦衣卫?是不是王爷他出了什么事…”

卫安没有迟疑,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立即就回她:“是出了些事,不过不是父王出了事,是他底下的几个属臣不懂分寸,收了人家的东西,因为事关太常寺的马匹,所以惊动了锦衣卫,不是什么大事,已经让人去处理了。”

她顿了顿,见郑王妃的神情似乎好看了一些,才又淡淡的道:“因为府里出了奸细,所以才会这样,为的就是让您出事,若是真的出了事,可就随了那些人的心愿了。”

她说的话向来是可靠的,郑王妃知道这个继女向来很有主见而且很有能耐,她表现的这么镇定自若,又轻描淡写,郑王妃就忍不住相信了,低声问:“真的吗?”

三夫人和二夫人松了口气,急忙道:“当然是真的,王妃,您可别相信那些糊涂的传言,要是真有什么大事,锦衣卫哪里还能在外头跟咱们耗时间,肯定早就已经六亲不认了,您说是不是?”

郑王妃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满头大汗的忍着疼缓缓的点了点头。

她放松了下来,三夫人和二夫人更加高兴,急忙转头自如的吩咐起了底下的人做事。

有二夫人和三夫人坐镇,又有卫安全程盯着,郑王妃又放松了心情,接下来的产程进行的很快。

在含了几颗人参养荣丸之后,等到天黑了,再等到第二天的早上,一直没有什么声音的正院里终于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哭声。

第1039章 突发

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守在廊檐底下的一溜儿人都或坐或站,有的困的睁不开眼睛,就抱着廊柱眯着眼睛,听见这一声尖锐的婴儿哭声,所有人都从睡梦中被惊醒。

伺候郑王妃的亲近的嬷嬷更是惊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双手合十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

二夫人三夫人都开心的厉害,等到稳婆将孩子给收拾干净了,就急忙接过来,放在郑王妃怀里叫她瞧一瞧:“王妃,您快看看!是小世子!”

郑王妃面色如同宣旨一般白了,接过孩子来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扑簌簌的掉眼泪。

二夫人一看见她哭便忙劝她:“王妃可千万别哭,月子里掉眼泪,仔细哭坏了眼睛…现在小世子已经平安降生了,这是大好事啊,您怎么反而还哭呢?”

稳婆已经擦干净手过来了,脸上带着些劫后余生的笑意,不断的跟郑王妃说着恭喜的话:“王妃娘娘,小世子哭声响亮着呢,看这脑门儿,以后就是个聪明的…”

吉祥话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当了母亲的人对于夸赞孩子的这些夸奖,通常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的,郑王妃侧睡着搂着孩子,轻轻的在儿子额头上亲了一下,才微笑着看了卫安一眼,对稳婆道:“嬷嬷你辛苦了,吩咐下去,府里上下,这个月全部发双倍的月钱,每人再多发二百大钱。”

稳婆还额外又得了接生的红包,拿着手里的银子笑出了一脸的皱纹。

孩子在怀里不断的拱來拱去,郑王妃有些慌了,不知所措的回头去找三夫人和二夫人:“他好像是饿了…”

“的确是饿了。”三夫人一看就笑了,伸手过去将孩子接过来,递给了早已经在一旁候着的奶娘:“带下去好好照顾着,等到晚些时候王妃要看的时候,再带过来。”

郑王妃生这个孩子累的几乎去了半条命,等到孩子一出去,精力便有些支撑不住,不一时就睡了过去。

她还来不及问问到底外面是出了什么事-----之前卫安跟她说的那些话,细究起来,也是有很多可以问的。

三夫人和二夫人看着伺候的下人们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换下来的被褥也都拿出去了,才退了出来。

廊檐下的小丫头都开心的厉害,拿了赏赐面上都红通通的,喜气的很,三夫人就忍不住转头看着二夫人低声道:“昨天晚上还乱团团的,大家都失了分寸了,现在却一团喜气…这天翻地覆的差别…”

二夫人便也朝她看过去,咳嗽了一声就摇头:“你不就是想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吗?”

“可不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您看看自从出了德妃娘娘的事情之后,出了这么多事…多少从前也算是相熟的人家,现在都倒了霉,男的不必说,但凡是有关系的,要么杀头要么流放了,那些娇生惯养的女孩儿更不必说,都没入了教坊司…”三夫人揉了揉自己酸痛的脖子,看向二夫人皱了皱眉头:“之前安安虽然一直跟王妃说没事没事,可是咱们心里都清楚,那只是蒙王妃的,要是真没事,哪里能来那么多锦衣卫呢?这可是郑王府,要不是真的有事,那些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撇开林三少来郑王府?!”

是,昨天带队来的,竟然还不是林三少,而是应凯。

想起这件事,妯娌两个便都忍不住叹气,皱着眉头担心的厉害-----从昨天傍晚过来便耽搁到了今天,连问个话的功夫都没有,也不知道家里那边怎么样了。

“安安也不知道是出去做什么了?”二夫人忍不住也叹气:“怎么去了这么久都没什么动静?”

说什么便来什么,正说着这话的时候,蓝禾便从院门口进来了,一进门先快步到了三夫人和二夫人跟前,行了礼才道:“二夫人三夫人,锦衣卫又来了,郡主说您二位和王妃都辛苦了到现在了,先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她会看着处理,让您二位不必担心。”

锦衣卫又来了?!

这是第二次了!

到底什么值得他们来的这么频繁?昨天他们甚至差点儿影响了郑王妃的生产。

气氛一时有些僵滞,三夫人和二夫人眉头紧皱,隔了好一会儿才问蓝禾:“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

蓝禾面色不变,之前过来的时候卫安就已经叮嘱过了,现在既然三夫人和二夫人都问了,她就直接按照卫安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郡主说,是出了些事,只是这些事不会影响什么,让您二位都请安心,等到郡主把这些事处理完了,便会进来亲自跟您二位解释。现在王妃刚生了孩子,身体虚弱,受不得刺激,因此还请您二位多多包涵些,照顾好王妃,等到这件事了了,再回家里去。”

卫安的话的重要性和她在家里的权威不言而喻,听见她这么说,二夫人跟三夫人不管心里有多担忧,立即就答应了下来:“你去前头告诉郡主,跟郡主说让她放心,让她尽管放手去处理外头的事,家里的事不必担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妥当的。”

蓝禾的语调便变得欢快了些,行了礼便又补充道:“等会儿会有锦衣卫的人进来的话,还请二位夫人约束好内院上下,不准她们四处乱走,以免冲撞了。”

还有锦衣卫进后院?!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三夫人有些不明白,瞪大了眼睛看着蓝禾,之前好不容易才稳住了的心态瞬间就变了,一下子差点儿没有站稳。

怎么会进内院来呢?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一府的王妃才刚刚生了孩子,宫里不赐下赏赐就算了,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让锦衣卫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而且还要闯进内院!?

这样做,到底把郑王妃置于何地?!以后又让郑王怎么立足?!

实在是太过分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圣上要这么对郑王和卫安以至于卫家?难道是因为陈御史做的过火了?

第1040章 报信

此时此刻的卫安正镇定的坐在花厅里,隔着一道屏风看着屏风后头露出来的一双黑色的靴子,冷静的问:“请问一声,是什么时候失踪的?”

应凯昨天已经带队来了一趟了,在听说她也在府里之后,并没有骚扰府里的人,也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只是在管家的带领下往书房去了一趟,搬走了不少东西。

而后他们就走了,直到今天破晓的时候,他再一次的带着十几个锦衣卫蜂拥进了郑王府。

这一次他们还要进内院,因为里头有卫安在,应凯看在林三少和沈琛他们的份上,这次又特意让管家进内院先通知卫安一声,就是为了给卫安充足的反应时间,让她好安排好内院的事。

屋子里安静的厉害,过了一会儿,那双靴子在外面挪动了几步,声音才克制的响了起来:“郡主,属下就跟你说句实话吧,这回的事儿太大了,连三少也没有一点法子,圣上不让他督办这个案子,想必就是因为您跟他的关系…”

说话暗示到这里就已经很明显了,卫安皱了皱眉,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原本郑王已经过了晋地,即将跟卫阳清他们一起回京了,可是现在中途却又出了事。

又是荆西,又是晋地。

而这么巧,之前谢良成是在荆西接了一趟镖而出了事失踪,谢家在荆西被人断掉了消息渠道,对外毫无办法。

郑王现在还是在晋地出事了。

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

她牵了牵嘴角,笑意却半点没有到达眼底,眼里一片冷漠,望着那座屏风,轻声而又坚定的道:“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也知道这件事肯定是大事,否则也不至于让你们两次登门,却又不抓人…”

应凯松了口气,垂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经意又看见了屏风后头露出来的一双绣鞋,绣鞋上绣着几只零零碎碎的散落的蝴蝶,绣工精致,看上去正振翅欲飞。

他急忙挪开了目光,认真的回答卫安的话:“郡主,您知道就好…王爷走的好好的,可是忽然却在出了事的那一块儿失踪了,这的确是容易惹人怀疑的事…”

山西那边爆发了一次山崩,因为这一次的山崩,压死了许多人,因为官府处置不当,隐瞒实情不报,百姓们闹的厉害。

而有一些地方的山贼便趁机煽动民愤,很快就聚齐了一帮乌合之众。

这件事上报给内阁之后,蒋子宁已经下令山东巡抚李峪他们派驻兵直接剿灭那些贼匪,安抚百姓。

而且有把山西那帮官员问罪的打算。

东昌府那边刚因为沈琛的事换了一大批官员,山西那边的官员不禁人人自危,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郑王竟然在那里失踪了。

那些乌合之众裹挟着民意,一路横冲直撞势如破竹,攻占了不少地方。

也因为这个,有不少被迫或是顺从的附逆的。

这回郑王在那里消失,实在是很值得人多想一些。

应凯咳嗽了一声,把山东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卫安:“郡主,这件事的确不是小事,山东那边现在情形不是很好。这还是因为内阁把这件事压下来了,虽然跟圣上呈报了,却把情况说的简单了许多。可是这回王爷失踪的事却不能再不报,内阁一报上去,圣上就震怒,下令让山东那边严查郑王的下落…”

可是,既然有人能有本事让郑王失踪,当然也能让朝廷什么都查不出来。

反正原本山东那边就乱起来了,跟京城的许多消息渠道也断了,音信不通。

再过一阵子,恐怕郑王再传回消息来的时候,大约就是力战群寇身亡,或者干脆就是附逆而后被朝廷军队所杀。

薛长史可真是能耐了。

之前还是太小看了他们。

他们的杀招一招接着一招,一件事还没处理好的时候,另一张网也飞快的罩在了他们头上,每一步都是杀机,每一步都意图让他们万劫不复。

卫安挑了挑眉,等到应凯说完了,才轻声咳嗽了一声:“那,圣上忽然让你们来搜郑王府,而且是来了两趟,应当是有人说了什么,他知道了什么消息,所以才会让你们来的吧?”

应凯咳嗽了一声,见卫安说的这么直白,想了想林三少,再想想沈琛他们,就径直道:“听说是…是王冲上的折子。”

王冲?

卫安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印象,隔着屏风静默了一瞬便问:“他是什么人?”

“他曾经是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徐阁老是他们的祭酒。”咳嗽了一声,应凯就又继续道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这次的事,应当也有徐阁老的推波助澜。”

看来徐阁老是当真相信了那些人的说法,觉得卫家跟郑王府和沈琛都参与了掳走他外孙女的事,把他们当成了敌人。

卫安嗯了一声,就问:“昨天搜走的那些东西,并没有查出什么来?”

应凯点头,想想她应该瞧不见,又急忙答应了一声:“听说王爷在内院还有一个内书房,因此徐阁老吩咐下来,让我们再走一趟。”

头一次外书房查不出什么,第二次在内书房却查出了东西,这说明郑王做事谨慎,如果真的搜出了东西,那可信性就会更高。

背后的人可真是费尽心机。

想起昨天晚上郑王妃生孩子时候屋里的那股熏香,卫安的心跳了跳,很快就站起来:“你带着些人,跟我进来。”

应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就急忙答应了一声,又看着卫安问她:“郡主,您要不要再让人去整理整理?”

他就是怕真的搜出什么东西来,所以才在这里跟卫安说了这么多话,想要给卫安反应的时间,可是看卫安根本没有吩咐过人,现在又径直要带他进去,就忍不住问了一句。

卫安笑了笑,脸上的笑意比之前的更加冷漠几分,片刻都没有迟疑的摇头:“不必了,你等等,我现在让人吩咐一声,你便直接跟着我过去就是。”

第1041章 揪出

她说完了,就吩咐旁边的蓝禾跟玉清:“你们进去一趟,就传我的话,说是锦衣卫的上差们有事需要往内院去一趟,搜查内书房。让里面的人都准备准备,不许四处乱走惊扰了上差们办事。”

蓝禾跟玉清对视了一眼,有些明白了,又好似不大明白,却还是听话的去办事了。

应凯有些不明白,见卫安的身形顿住,在门口不动,就问:“郡主,您为什么说我们要一刻钟之后再进内院啊?不是说现在就去吗?”

卫安就牵了牵嘴角:“我总觉得事情不大对,既然谢家都能出那么大的事,能有那么多奸细。而我父王和义兄都接二连三的出事,那为什么…为什么郑王府里,没有呢?”

她冷淡的声音在寂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的刺耳:“而且,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为什么徐阁老他们就指名道姓的要你们来搜查内书房,好像确定内书房有东西似地?”

这世上的事,没有人敢打包票确认的。

而做惯了阁老的这些重臣们,更是不关己是不张口,就算是真的有了十分的把握,那也得再三的思虑之后,还得留下余地,给人家留上一线希望。

哪里有会这么干脆的得罪人的?

除非他们真的确定了,能搜出什么东西来,而且这东西,一定是对郑王极为不利,甚至能把郑王置于死地的东西。

联想起之前郑王在山东失踪的事,再想想之前的谢良成,那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这回搜出来的,很大的可能是郑王通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