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虽然厌恶卫安,也不喜欢卫老太太,可是如果这个秘密可以保存一辈子的话,他倒也没有必要太揪着这些不放,反正沈琛喜欢。

他不久之后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将这几个太监挥退了,叫了满公公进来:“你去库房里挑些赏赐,赐给卫老太太和卫安,就说他们这回受惊了。”

这就好,满公公心里无声的放松了下来,要知道,他是看着沈琛那骇人的面色的,要是能这样和和睦睦的,就最好了。

等到这些吩咐下去了,临江王又补充了几句:“还有,去秦家走一趟,给朕下一道口谕,就说秦三夫人秉性不良,搬弄是非,私传宫闱秘事,着闭门思过一年,抄写佛经千份谢罪。”他也当然知道,他的话在朝臣眼里意味着什么。

这份口谕发下去,邸报里都会记载,天下人都会知道秦三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到时候他们家的婚事只怕都要受影响了。

这个教训对于秦家来说不可谓不重,也叫秦家的人都无法心安,以后恐怕都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可是既然敢算计他,那就原本就该做好这份准备,临江王半点犹豫也没有,比对着沈琛的时候,要坚决的多了。

这份口谕很快就经由满公公的口到了秦家人的耳朵里,一时之间所有人的面色都异常的难看,秦老太太甚至都已经控制不住的滑倒在了地上。别人不知道,他们当然心知肚明,知道这份口谕根本不是冲着秦三夫人来的,而是冲着他们秦家全部的人来的。

否则的话,依临江王以前对秦家的关照和宠爱,根本就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狠狠地打他们秦家人的脸。

这份口谕移下来,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们秦家已经不受临江王待见了,临江王刚刚登基,便嫌恶了他们,还特地让人来传口谕申饬他们家的儿媳妇。

这实在是奇耻大辱,可是亲家人却连愤怒都没有,他们更多的是心慌和惊恐,临江王会这么做,肯定是因为已经知道刘成的事跟他们有关系了,所以才拿三夫人来杀鸡儆猴,给他们一个警告,也是一个讯号。

秦家的人登时上上下下都慌成了一团,连秦老太爷也忍不住倒了下去,病倒了。

第1478章 遗言

秦家陡然起了变故,秦老太爷和秦老太太都病倒了,连天子的登基大典也没有秦家的人什么事。

秦三老爷都难得从外室那里收了心,不敢再出去胡混,他也知道家里是出事了,整天的守在爹娘的屋子里,看着大夫不断的进进出出,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可是就算是这样,他心里的烦恼也没有半点减少,现在本来就出事了,临江王亲自下了申饬的谕令,还不知道是怎么看待她们秦家。

要是秦老太爷和秦老太太这一口气上不来,那还不知道秦家将来是怎么样,他这个当儿子的,在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尽心尽力的鞍前马后的伺候了。至于秦三夫人?那个女人办事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是叫人看不上,要不是她办事不力,现在家里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正这么想着,外头就有下人胆战心惊的上来禀报,说是秦三夫人那里请他过去,他烦得厉害,听见了这话随口就冷笑:“过去干什么?!这个蠢妇!让她自己养着,我现在哪里有心思去管她的事?”

底下上来禀报的是秦三夫人的陪房,听见他这么说,登时吓得哭了,急忙跪下来求他:“三老爷,我们夫人是真的不好了!我们夫人现在还病着,她就是求您过去见她一面,她连遗言都说出来了!”这是真的,也是因为三夫人连公子姑娘以后的事都交代了,她们才越发的觉得不好,想秦三老爷过去开解开解的。

可是秦三老爷听了就更是冷笑了:“她要是真的这么说,那还算她知道些事!要不是她”他重重的拂了袖子,冷然转开了头:“少在老爷这里碍眼,老爷没有心思理会她,她要是还活的下去,那就让她活着,她要是死了,那也是她自己没福!”

这话说的实在就太没有良心了,好歹三夫人是因为听了老太太的话才去卫家挑衅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现在出了事,不仅是三夫人出来背锅,三老爷和家里的人竟然把三夫人看的跟瘟神一样,半点都不理会她,她都快病死了,三老爷都甚至不想去看她最后一眼,这实在是太无情了,婆子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实在没有办法的退了出来,到三夫人那里便忍不住哇的一声哭起来。

她是三夫人的心腹,从前或许还有些忌讳,可是现在三夫人倒了霉,按照秦家人的个性,她们这些伺候三夫人的,之后也肯定是没什么好下场的了,既然肯定都没什么好下场了,那现在哭不哭,都是一样的,还顾忌着什么规矩。

秦三夫人痛的昏昏沉沉的,从满公公来传了临江王的口谕之后,她就病了,这不是一般的耻辱,被当朝皇帝申饬过的女人,那还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用?她现在就算是立即死了,都比继续活着要好,还活着做什么呢?她的名声都毁了,这个世上,女子的名声远比性命要重要的多了。

秦三夫人的眼泪止不住的从眼里掉下来,艰难的翻了个身,说话忍不住带了哭腔:“我为秦家尽心尽力,什么坏事都是我出面去做,我有什么对不起她们的?可是等到现在呢?你看看,不说那个没良心的,这家里还有谁来看我一眼?都当我是罪人”

秦三夫人哭的凄惨,身边的孩子也哭的撕心裂肺,都是小孩子,再是老练,看着母亲的惨状也忍不住了,都扑过来抱着秦三夫人哭。

秦三夫人被她们哭的越发的心慌意乱,痛苦的朝身边的婆子笑了一声:“妈妈,把孩子们呆下去吧,让她们看着我这副样子,吓着孩子们”

没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秦三夫人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再期待任何人了,努力的将孩子们都给劝下去了,才看着忍着眼泪的嬷嬷苦笑了一声:“嬷嬷,别哭了,木已成舟,你还指望着她们救我,这个时候,她们怎么会救我?王爷下旨申饬的只有我一个人老太太和老太爷她们不必说了,本来就是秦家的利益为上的个性,谁都超越不了秦家的利益,现在她们当然巴不得我早死,就是老爷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还不清楚吗?”

秦三老爷原本之前就是喜欢四处寻花问柳的,早早的就在外头有了人了,她只是装不知道罢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秦家要是完了那还没什么,要是只是她死了,秦家最后没事,秦三老爷还不开心的跟什么似地?恐怕填房不必说,连姨娘也要一个接一个的抬回来了。

秦三夫人心里越是想就越是觉得绝望,等到了后头,已经连说话的兴致也没有了,可是她到底是强打起了精神,吩咐嬷嬷:“我恐怕也没几天好日子可过了,继续留在秦家,孩子们离了我,只怕也是下场凄惨”

秦家什么都不缺,就是不缺孩子,光是三老爷膝下就不少的庶子庶女,东西多了就不珍贵了,人也是一样,秦三老爷和秦老太爷她们肯定不会多看重自己所出的孩子们的,秦三夫人当机立断,冷笑了一声就下了决定:“你带着孩子们走吧。”

嬷嬷吓了一跳,完全没料到秦三夫人会说这样的话,连忙收了眼泪:“夫人这是说的什么话?您在这里,老奴自然就跟着在这里的,公子小姐到底是秦家的人,难道秦家人还会”她说不下去了,因为她心里是很清楚的,秦家的人别的不说,要是秦三夫人死了,肯定不可能善待三夫人的孩子。

秦三夫人见她知道,便也苦笑了一声:“带着孩子们去我娘家吧,听我的话,不要在这里纠缠了,秦家好,这些好处落不到我的孩子们头上去,可是秦家要是不好,我的孩子们就得跟着秦家一起掉脑袋。我这些年来的东西,都是有数的我告诉你,能拿走的,便都尽量带着走吧”

第1479章 投奔

她细细的将自己的私房都告诉了嬷嬷,又皱眉道:“大件的东西是带不走的,那些首饰你收拾些,将来好给孩子们添妆,还有银票幸亏我精明,这些年来积攒了不少积蓄,都放在钱庄了,你拿着银票,出了京城再兑银子,都带去吧,我娘家人里头,我娘不必说,最疼我,就是我弟弟,那也是好的,孩子们去了那里,倒是比在这里强许多。就是你,带着孩子们去了,她们也只有厚待你尊敬你的,我没有什么事放不下,唯有孩子们了,这件事,当我求你。”

她郑重其事的费力的爬起来给她磕了个头,虽然是在床上,可是却也仍旧叫嬷嬷吓得跳了起来。

见秦三夫人把所有的事都嘱咐了,她知道秦三夫人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再三思索之后,终于还是哭着答应了。

秦老太太那里却才醒过来,这一次的打击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一开始秦三夫人平安无事的回来,她还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谁知道竟然是留在了后头发作,现在这一道申饬的谕令一下来,她们家的地位顿时尴尬了起来。

别说什么还想再把秦家的女儿嫁给临江王当填房了,那种美梦,真是做也不必做了,哪怕是楚景谙他们这些庶出的孩子们,秦家也高攀不上了----临江王亲口说出的丧德败行四个字,这是指着秦家整个家族的人在打脸。

秦老太太没料到苦心筹谋了这么久,最后却只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大病了一场,等到熬了过来,先就看向了儿子。

秦三老爷忙前忙后的伺候的极为殷勤,他自己是什么都不能做的,什么都得靠着父亲母亲拿主意,偏偏哥哥们都留在了九江没有回来,要是老太爷和老太太不醒过来,他还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

秦老太太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儿子写信去给留在九江的两个大儿子:“写信给你哥哥们,把这件事给说清楚,就说”

秦三老爷心里不是滋味,担心的了不得,见秦老太太这么吩咐,答应了就问:“娘,那我们以后怎么办?”

以后是不是都没好日子过了?看现在京城这个情况,只怕秦家以后是真的要失宠于临江王了。

秦老太太咳嗽了几声,觉得肚角和喉咙都痛的厉害,好半响,才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只好对不住老三媳妇儿了。”

这个媳妇儿是不能留了,现在临江王恼了她们家,她们肯定得做出个赔罪反省的态度来,临江王会下那道口谕,意思就是没想秦三夫人活着,她们当然不可能不听临江王的训话,秦老太太打起了精神,当即就道:“这个时候你可不要糊涂,老三媳妇儿她,我们是保不住了”

秦三老爷倒也不是太过吃惊,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反而还点头说:“原本她就病的半死不活的了,死了倒也是好事,总算是不用以后受苦了。”

他这么想的开,秦老太太倒是一时无语,看了他一眼,才摇了摇头:“老三,你媳妇儿她这件事,是我们家对不住她,你可不要打错了主意,以后好好对待她留下的孩子们,不然,我可是不依的。”

秦三老爷不以为然,面上却什么都不敢说,急忙点头答应了:“那可是我自己的孩子们,娘当我是傻了?您放心吧,我不会怎么着她们的。”

这话说的倒是还像是人话,秦老太太叹了口气,平缓了情绪就又吩咐:“还有,你到时候往卫家走一趟。”

秦三老爷怔住了,没有想到秦老太太说这个话,苦着脸道:“卫家的人现在恨不得要我们死呢,去了有什么用?”

“不是为了卫家,是做给王爷和沈琛看的!”秦老太太目光冷淡:“之前是行差踏错,悔不该动卫安的念头,该忍下那一时之气的现在也只好挽救一二了,等到我身子好了,我还得亲自去一趟,现在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前途都捏在人家手里,你还以为是从前不成?别想着委屈,能弯腰的事,难道非得要掉了脑袋吗?!”

秦三老爷不敢反驳了,恹恹的应了一声,又听老太太吩咐了许多家里的事,他也不敢耽误,一一的都吩咐下去让人去办了,这才去看秦三夫人。

都要死了,总得问问她,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话,还有没有什么藏着的东西。

谁知道他到了秦三夫人的房里,秦三夫人却已经没有声响了

他吓了一跳,看着背对着自己的秦三夫人,还以为已经死了,急忙扬声让人去喊人来,正慌乱着,秦三夫人却转过身来了,苍白着脸色冲他笑了笑:“老爷终于肯过来了?”

原来还没死,秦三老爷放了心,又有些不大自然的嗯了一声:“娘已经醒了,我就得空过来看看你。”

秦三夫人面带讥讽,却也没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秦三老爷坐下来,才冷不丁的挑了挑眉问他:“老太太是不是让我跟你交代交代后事?”

这话被大剌剌的说出来,连秦三老爷都忍不住有些面红耳赤,他不自然的猛地咳嗽了一阵,才虎着脸道:“谁跟你说的这些”

“好了。”秦三夫人冷冷的打断他,笑了笑:“我知道您的性子,也知道老太太的心思,王爷说那样的话,摆明了是要我死的,你们怎么梦不听王爷的话?”

她说的都是对的,秦三老爷有些无话可说,坐了一会儿才不自然的说:“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秦三夫人略显冷淡的再一次打断了他的话:“你的话我都知道了,事到如今,我也没什么话好说的,我只告诉你一件事,我把孩子们都给送走了。”

秦三老爷怔住了:“你说什么?”

秦三夫人看着他的眼睛:“我把孩子们都送去我娘家了,这是唯一我要做的且是要求你们的事,你们不要阻拦,我就乖乖去死。否则,大家就闹个鱼死网破。”

第1480章 喜讯

秦家一门都愁云惨淡,可是卫家却又再一次死里逃生,免不得便欢喜起来。

二老爷三老爷之前在宫门没等到卫老太太,还被宫里来人赶回了家,原本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以为自己这回是必死无疑了,家里不知气氛多压抑,连孩子们也都不敢尽情玩笑了,二夫人三夫人虽面上还持得住,可是心里却都已经吓得胆战心惊,这些天没有一天是睡的好的,天天都在替卫老太太悬心。

秦家一出事,其他人不说,二老爷和三老爷他们心里倒是先都松了一口气-----来卫家挑拨生事的就是秦三夫人,要不是她咄咄逼人把话说的实在是太难听了,卫老太太也不会急冲冲的要进宫去,到现在都还祸福难料。

不仅是卫老太太,宫里现在连卫安的消息都还是没有,郑王已经快急疯了,多次要进宫去,都被拦了下来,这样一来,不说别的,卫家的人就更是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就来了抄家的旨意,全家都跟着一块儿倒霉。一听说秦家倒霉,众人心里就都有点谱了。

三夫人更是忍不住当即就冷笑了一声:“可见这老天有眼,不是看不见恶人的,这恶人就该自有天收!”这话说的极为不客气,可是却也是事实,卫家所有人都在心里不约而同的附和了一句,可是面上却都并没有再过分的说什么。卫老太太为人厚道,就连卫安也不是那等喜欢追着人的痛脚踩,非得逼死人的,所以她们连带着也都不会对人赶尽杀绝。

现在既然秦家出了事被申饬了,而卫老太太自然应该就没有大事----至少现在卫家半点消息都没收到,连郑王那里也没有不利的消息传来,那就说明人还是没事的。

说起这些来,连卫阳清也忍不住蹙眉道:“老太太在宫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样的情形,还有安安”

五夫人是这一帮人里头最镇定的,放下了茶盏沉思了一会儿,便道:“若是真的有什么不好,哪怕是侯爷不在京城,那按理来说三少也不会一点儿消息都不透露给我们,现在既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想必反而还是好消息。”

是了,要是本来没事,可是大家都争着往外送消息,反而得罪了临江王,让临江王以为卫家手眼通天,野心大的很连宫里都想伸手,那就更可怖了。

二夫人一直没有说话,到如今也点头说:“是这个道理,老太太走的时候就吩咐过我们,让我们谨慎行事,闭门谢客,现在我看,我们也还是一样的做法,不要惹眼。”

低调行事总是没有错的,越是高调的人越是死的快,这个道理所有的卫家人只怕都再清楚不过了。

卫五老爷便也附和了一句:“二嫂说的是,既然母亲临走之前就这么交代,自然就有她这么做的道理,我们都照做吧,也吩咐底下的下人们,不要让她们错了主意,现在主子们尚且人人自危,她们若是敢有出去惹是生非的,可别说府里不饶了她们!”

二老爷三老爷都说了几句,便都站了起来,自去做自己的事了。

幸好卫家的人也没有担心的太过长久,等到登基大典举行完,卫二夫人和卫三夫人都在家里念了将近一月的佛了之后,卫老太太终于是有了消息了。

临江王登基,改国号为庆元,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外,其他的罪皆是在赦免范围之内的,一时之间人人自喜。

而庆元帝登基之后,隆庆帝便在太极殿去了,庆元帝登基之后,奉林淑妃为太贵妃,封六皇子为慎亲王,因慎亲王年纪尚小,便将他们移居储秀宫,在宫内居住,等到成年之后,再分府外出。

而处理完了这些事,头一件事,庆元帝便是先册了瑜侧妃为贤妃,楚景吾为太子,楚景谙为诚王,沈琛为赵王。

楚景谙等几个都是庆元帝数得着的儿子,楚景吾更是之前就已经被册立世子了,现在成太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沈琛也被封王,却是出乎人意料的事-----沈琛毕竟还袭平西侯的爵位呢,礼部便有官员上奏,说这不合理数。

谁知庆元帝却更是在朝会上定了基调,说是以后沈琛若是生子,长子袭王爵,次子便袭侯爵。

朝野顿时哗然,纵观历朝历代,倒是有这样的先例,可是那都是几根手指数得过来的殊荣,现在庆元帝才登基就给了沈琛这样的特权,对他的看重可见一斑。

登时卫家又炙手可热起来。

卫家众人也都是欣喜不已,沈琛对卫安怎么样,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沈琛有了这等的前途,卫安以后自然也苦尽甘来了,至于那些要算计卫家和卫安的,还记着从前的仇怨的人家,也都要好好的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了-----看看是不是能跟沈琛这根大腿拧一拧。

卫家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卫老太太便终于自宫内出来了,名义上说是在宫里的时候病倒了,圣上仁慈,竟让她在宫里住了一阵。

这虽然没有旧例在,可是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毕竟当时庆元帝还未登基,宫里还有淑妃娘娘,说是淑妃娘娘作主,又是留在淑妃娘娘宫里住的,且卫老太太年纪都这么老了,大家只会说庆元帝怜贫惜弱,再不可能说出不好听的话来的。

卫二老爷和卫三老爷卫五老爷亲自接了老太太回家,二夫人和三夫人五夫人更是都忍不住哭了。

卫老太太倒是休养的很是不错,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受了委屈的样子,打发了下人们都下去,便让孩子们都起来,叹了口气靠在了引枕上,才道:“这些天,让你们担心了。”

“老太太说的哪儿话。”二夫人难得开口的,却还是忍不住道:“您在宫里,只怕才真的是步步惊心,我们在外头,什么忙也帮不上倒是让您一个人在宫里,我们都知道您该怎样处处小心的”

第1481章 提醒

宫里最近风起云涌,她们这些人也不是看不出来,不然的话,会秦家就莫名其妙的折了?这可是之前庆元帝极为亲近的!

卫老太太摆了摆手,心情倒是不错,看着她们笑了笑:“好了,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你们可都还好?”

三夫人和五夫人便忙都说好,将府里的事捡了重要的说了,又问卫老太太:“安安她没什么事吧?”

卫老太太面上的笑意更浓,听见她们这么问,便笑道:“没什么事,沈琛早就回来了,那天在宫里出了事,沈琛便已经赶到我进宫倒只是被秦三夫人给骗了,平白进去了一场。”当初的事卫老太太心里有数,是绝不能再提了,之前或许还有几分不甘心,可是看到卫安不必说,现在看见这些子孙们如此孝顺懂事,她心里的那些不甘就又消散了一些----这些都是鲜活的人命,她要是还想追究更多,这些人命,可就都未必保得住了,孰轻孰重,卫老太太心里是很分得清楚的。

“最坏的时候也都过去了。”卫老太太咽下这些事,微笑着看着她们:“沈琛被封了王,以后不知是留在京城还是分封出去,不过不管是哪一样,总归是没什么挂碍的,你们也是往后不必再胆战心惊了。”

这是真正的好消息了,众人都欢喜起来。卫三夫人想起秦家,就冷淡的笑了一声:“说起来,老太太您不知道,秦家让人登门来了几次,都是送了极贵重的礼来的,可是我们都并没收,只说您不再,不好收这样贵重的礼的。”

卫老太太低头沉吟了片刻,便道:“下次秦家再来人,不必再见,她们送什么东西,也不必收。这样的人家,以后自然有她们的苦头吃,我们不必上赶着做什么。”

老太太说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宫里的时候她就听说了,秦三夫人死了。

这倒是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庆元帝下的那封旨意已经很明确的表明了他对秦家的震怒,秦家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让秦三夫人活着的。

可是秦家做的事却也太不像了------秦三夫人死了,听说连秦三夫人所出的儿女们,都有了不是。

秦三夫人应当是临终之前交代了心腹把孩子送回娘家去,可是秦家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派人去追,这追赶的过程中,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孩子们乘坐的马车出了事,几个孩子都多多少少受了伤。

这事儿闹的太不像了,庆元帝只是想要秦三夫人得到应有的代价,可是孩子们却是无辜的,这事儿传扬出去,别人只怕还都以为是庆元帝的意思,庆元帝才刚刚登基,名声多么紧要?现在被秦家这么一闹,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分辨。

庆元帝因此大怒,令人将秦三夫人所出的孩子们都送回老家去给娘家人抚养,还让秦三老爷也回乡读书反省。

秦三老爷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说什么回乡读书的话,能读什么书?只是让他滚回老家的意思罢了,秦老太爷和秦老太太倒是都想要求一求的,可是庆元帝并没有见她们。

秦家三老爷只好灰溜溜的回乡去了。

至于秦家,以后要是安分守己也就罢了,真要是再闹出任何事来,只怕就万劫不复了。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秦家的人如今对卫家趋之若鹜,叫人送了不少的礼物,为的就是想从卫家这里着手,重新博得庆元帝的好感。

只是这仇都已经结下了,而且秦家可是出手就想要人性命的,卫家怎么可能就真的当作若无其事?至少卫老太太自己就决计做不到,也不会吞了这口气。

如果不是秦家人狠毒,她也就不会知道当初的那些事,还会以为自己已经替明家报仇了,哪里至于陷到如今的境地?

卫老太太对秦家有气,其他的人也都知道,听见她这么说,就急忙都答应下来。

等到将一家子的人都安抚过了,卫老太太才又叮嘱二夫人和三夫人:“郑王府虽说现在已经得了消息,可是到底安安不能出宫,郑王爷进宫参加登基大典之时,也没见着安安,只怕心里不会放心,到时候,你们替我送个口信过去,就说让他不必担心。”

二夫人急忙答应了,又有些踌躇的问卫老太太:“听说听说礼部已经建议替太子娶妃?”

这些事跟卫家也扯不上什么关系,有一个嫁给沈琛的卫安已经够了,卫老太太挑眉,正想说些重话,却又觉得不对,二夫人膝下已经没有女儿,自然不可能是有那种想头,那她问这样的话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看了她一眼:“你怎么这样问?”

“我也是胡乱听别人说的,说这回礼部上书是替诸皇子选妃的,既然是诸皇子听说之前只娶了正妃的,还每人要有两个侧妃”

那沈琛呢?

沈琛现在可是被庆元帝按照皇子的待遇给了秦王爵的,他又在不在这需要侧妃的人选里头?

卫老太太悚然而惊,紧跟着便摇了摇头安慰自己:“不会的罢?沈琛不说自己没那个意思就是圣上,好似也并没有露出过这个意思”

自从沈琛去找过庆元帝之后,庆元帝显然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一来是打了秦家的脸,二来就是明显这阵子很不给徐安英好脸色看,徐三老爷的事甚至庆元帝都没再有什么表示。

都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难道庆元帝不知道沈琛的心思吗?

沈琛可是说过许多次的,他绝不可能纳什么妾侍。侧妃可也是妾侍。

不过说是这么说,谁知道庆元帝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件事还是得提醒提醒卫安,卫老太太想了想,便摇了摇头道:“这件事现在也还没有定论,我们不能声张起来,等到寻了机会,再告诉安安一声吧,安安最近也是够辛苦了,心惊胆战了那么多天不说要是现在捕风捉影的又告诉她这些,还不知道会怎么伤神。”

第1482章 帮忙

庆元帝的登基大典过后,不久便是楚景吾的太子加冕仪式,因为有旧例在,虽然忙碌,倒也不至于手足无措,至于给先帝定谥那些事,便又是庆元帝的事了。楚景吾最近这些时间都很是心烦,倒不是有什么不顺的地方。

说句实话,自从临江王妃去了之后,他反而觉得日子过的轻松起来,再不用在沈琛和临江王妃之间做两难的抉择,也不用一天到晚担心临江王妃会有什么阴谋冒出来,他自己现在也很顺利的就被父亲立做了太子,原本是没什么可烦的了。

可是为了选妃的事儿,他这些年头一次的烦闷了起来。

因为皇家的人守孝以日代月,大家实际上都只需要守二十七天的孝,而且皇子们又都已经适龄,所以过了先帝孝期,这选秀的事也就该张罗起来了。要知道,这选人也是需要很久的,在宫中学规矩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整套程序折腾下来,怎么也得一年左右了。

他担心的是如今皇后人选的事。

这也不能怪他,实际上之前他很担心庆元帝会顺势干脆就册封瑜侧妃为皇后,毕竟瑜侧妃已经陪伴了他那么多年了,两人之间总算是积累了许多年的情分,又已经生下了楚景谙,可是幸好庆元帝没有这么做。

不然的话,楚景谙以后也同样是嫡出,还有一个中宫母亲,他这个前王妃留下来的儿子,身份地位就真的极为尴尬了。

可是庆元帝不立瑜侧妃,却也将中宫的位子空了出来,这个位子肯定还得有人做的,他不由便觉得不安,这么做总不至于是对临江王妃一往情深,大家都知道最后的时间里临江王妃已经把夫妻情分都已经给耗光了。

他不安,自然就找到了沈琛。虽然因为临江王妃的死他们中间多了一层隔阂,可是这层隔阂到底随着楚景吾之前给沈琛送信而消散了,要不是他送了信让沈琛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卫安就肯定已经死在了徐三老爷的刀剑之下,沈琛对他已经跟从前没有什么分别。

听见楚景吾的担忧,沈琛自己也皱起了眉头,手指无意识在桌面敲了敲,挑眉道:“父皇现在年纪正是的时候,中宫肯定是有人坐的。”只是人选的问题罢了,沈琛想到这里,就提醒他:“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东宫已立,而且你的年纪已经摆在这里,就算是立了继后,可是对你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等到一年以后太子妃选出来了,你们生下皇长孙,就更是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只要他自己不行差踏错,这个位子就稳固的很,不会出什么变故。

楚景吾挠了挠头,不知道该怎么跟哥哥说,过了好一阵,才有些茫然的靠在了椅背上,有些无奈又有些焦躁:“我不知道父皇会给我挑个什么样的妻子。”

他自来没有什么亲近的女孩子,也没怎么接触过这些女孩子,而临江王妃一直忙于争强好胜,跟瑜侧妃做对跟卫安做对,根本也没这个心思分给他,哪怕是之前分过一次心思在他身上,也更多的是想利用他的亲事来换取徐家的支持。

虽然说他相信父亲总会尽心的给他挑选女孩子,可是想想林三少跟沈琛,他又隐约知道自己不喜欢被人随便指派一个人过一辈子。

沈琛也显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摸了摸他的头失笑:“我们阿吾原来是长大了,担心的是这个啊?”

楚景吾在沈琛面前也没有太多不好意思,听见他这么感叹,还忍不住跟着叹了口气:“二哥,你少取笑我了,我也是有些不知所措。”

“我明白。”沈琛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要过一辈子的人,你谨慎是对的。父皇虽然说是尽心尽力,礼部也不敢马虎,到时候进了宫更有人教导,可是可是终究不知道性情。你是不是自己有心悦的人了?”

楚景吾就有些仓惶的摆手:“二哥说什么呢?!我成天都在理事,哪里能认识什么女孩子?!要说有什么瓜葛的,也就是徐家了,可是徐家你还不知道吗?我是不会要的。”

这是实话,不过既然没有心悦的女孩子,那就确实是有些麻烦了,沈琛摸了摸下巴问他:“那你想怎样?”

“想让二嫂”楚景吾改口倒是极为顺溜:“能不能替我把把关,我总觉得二嫂的眼睛最利了,她要是看着好的,那就肯定是很好的。”

这倒是实话,一个陈绵绵一个徐四小姐,再加上一个梅四小姐,卫安觉得好的人,别的不说,多半这人品是绝对出不了问题的。

楚景吾知道沈琛听进去了自己的意思,就叹口气说:“就跟你说的一样,父皇自然不会害我,我的太子之位只要我不出错也是稳当的,所以就更需要娶一个不会生事的,也不会怕事的太子妃了,不然的话,也不只是怕太子妃吵闹,太软弱了,也不好。”

现在瑜侧妃到底是被封为了贤妃,她之前可没断过让儿子取而代之的心思,就算是以后有了中宫又怎么样呢?说不得贤妃还想要先跟中宫打压了他这个太子呢。他的太子妃,总不能太过软糯不知变通了。

沈琛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想了想才慢慢的点了点头:“你既然这么说的话,到时候选人的时候,我让安安留心留心就是了。”

卫安跟庆元帝的关系只能说是平平,这两人之间的矛盾从徐三老爷的事情过后就不可能彻底调和了,沈琛也不会逼着卫安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让她去卑躬屈膝,所以正因为这样,就更加有必要打好跟楚景吾和未来的太子妃的关系,以免以后生出什么事端来没有靠山。

毕竟以后这些东西都是楚景吾的,要是庆元帝倒了,他们以后就得靠楚景吾,要是以后楚景吾的太子妃跟卫安关系良好,这对卫安来说绝对是个大好事。

第1483章 眷属

他回去便跟卫安说了这件事,卫安有些诧异,没有料到楚景吾会想要让她来做这件事:“这不妥当吧?就算是要看人,那也有圣上和贤妃娘娘在前头,我若是去看,算什么呢?”

“算嫂嫂啊。”沈琛刮了刮她的鼻子,微笑着在她身边坐了下来,见她正看庄子上的账本,便将她抱到自己腿上坐下:“你现在算起来也是长嫂了,常言不是都说,长嫂如母吗?你帮他掌掌眼,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只怕圣上和贤妃娘娘却不会怎么开心。”卫安被他撩拨得不能继续算账,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捉住了他的手:“大白天呢”

她们现在终究还是住在宫里,并没被允许出宫去平西侯府或者是另外赐了宅邸,皇子们其实除了楚景吾是太子,其他诸如楚景谙等人都是快要娶妻了的,按理来说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再留在宫里,尤其是沈琛,他已经成亲了,再住在宫里实在不合适,加上他又不过是义子罢了。

可是不知道庆元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就是不肯吧沈琛放出去,她们在宫里,到底是有诸多不便的地方,别的不说,光是谢良成那边的东西就送不进来。

沈琛反握住了卫安的手,蹭了蹭卫安小巧的耳朵,才轻声问她:“怎么,不喜欢在宫里待吗?”

卫安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眼神清亮带着笑意,才道:“我住着不自在。”

沈琛就揉了揉她的头发,带着些宠溺和纵容:“是啊,我知道我们安安是委屈了,虽然不管是宫里还是我们府里,都是四四方方的一块天地,可是到底在外头会更自由些。”见卫安怅然若失,他就笑了一声:“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吧,我已经去跟父皇商量过了,过些天我们就能搬出去了。”

卫安有些狐疑:“之前不是说了不许出去吗?为什么又忽然许了?”

庆元帝好像很想把沈琛给绑在身边,为了这个还不惜一下子给了沈琛两个爵位,这可是无限荣光在一身的事,而且叫人不知多羡慕,别人家里还要为了世子的位置争吵不休,可是沈琛的孩子却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两个爵位在身,早就已经定好了的前程

沈琛嗯了一声:“他是不想我走,不过架不住我非得走不可啊,再说原本也没听说过成家了的皇子还被绑在裤腰带上的,更别提我只是个义子了。他熬不住我闹,就答应了。我这回来是想问你,你想留在京城,还是找个别的地方住着?”

卫安有些怔住,反应过来沈琛的意思才忍不住问:“圣上答应你分封出去了?”

卫老太太的事始终让卫安放心不下,徐家会拿刘成来设计卫老太太,刘成又是明家的人,那这件事肯定是有蹊跷----徐安英又不是傻子,设这个局总得图什么吧?刘成身上肯定是有什么秘密,才会让刘成来接近卫老太太的。

只是卫老太太既然死活不肯再提,也严令她不许再问,她也就不想再深究下去,可不深究是一回事,心里有疙瘩是另外一件事,再加上临江王之前就想过纵容徐家害死她,要说她还想呆在京城,三不五时就得进宫请安磕头,那是假的。

可是要去封地她又放不下卫老太太和亲人们,这一世她的亲人都在京城,要是去了封地,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一次,以后要见就难了。

卫老太太的年纪又大了,谁都不知道以后还有多长时间。

卫安亮起来的眼睛又逐渐黯淡了,半响才摇了摇头。

“我知道你的意思。”沈琛叹了口气:“无非是放心不下老太太她们,除了这个,你自然是想去外地的,是不是?”

卫安的确是有些累了,这些年她为了护住卫家实在是已经精疲力竭,不想后半生也都消耗在这些勾心斗角上,很想过一过自己的日子,可是人又不是只为了自己活着的,她重新扬起笑脸:“那就留在京城吧,反正”

反正有沈琛护着,她以后只要少在庆元帝跟前露面,也不会再有其他的什么大麻烦了-----现在形势可又不同了,沈琛毕竟已经是名正言顺的赵王,她就是赵王妃,京城贵妇们不管是谁看见她,总得先掂量掂量是不是能得罪的起。

沈琛失笑的将她的头发弄乱了:“好了,就在京城留几年,等到什么时候你呆烦了,我们就爱去哪儿去哪儿,就算是呆在京城这一阵,你也不要怕。至于阿吾的事,你还是给他掌掌眼,毕竟以后也是要长久相处的,是个好相处的,总比不好相处的要好,你说是不是?”

卫安也就答应下来,她原本就对楚景吾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做这事儿也跟沈琛说的,是送未来的太子和太子妃一个人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将手里的账本扔在桌上,正想跟沈琛再说一说别的事,就觉得自己的腰被沈琛箍的更紧了一些,不由得就有些失色:“快放开我”

这毕竟是在宫里,虽然现在这景阳宫说是拨给她们了,可是

沈琛就将头埋在她的颈窝里,好一会儿才深吸了一口气:“安安我们要个孩子吧?”

卫安以为自己是听错了,正想再问什么,就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忽然被翻转过来被沈琛拦腰抱住站了起来,不由就又气又急:“沈琛!你这是”

可是她很快就被轻轻的搁在了床上,紧跟着就被沈琛欺身而上覆盖住了,只能发出一阵破碎的抗议声。

算一算,沈琛的确是已经忍得很久了-----徐三老爷的事一直到现在,才算是尘埃落定了,在那之前卫老太太又差点出事,谁有心思想别的?

现在好容易已经拨云见日,沈琛觉得自己作为新婚的丈夫,很该要履行一下自己的职责了。

---推荐一下好机油包包紫的新书《末世幼稚园攻略》:大佬们,记得杀完丧尸,准时来接你们的孩子!超有趣的末世文,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啦~~~

第1484章 日常

原本说好了是说正事的,最后又胡天胡地的闹得无法收场,卫安昏昏沉沉的睡过去,一觉醒来都已经夜深了。

如今既然住在宫里,那之前不准带进宫里服侍的文绣几个人也都顺理成章的跟进来了,虽然今天闹得狠了些,可是侍候的到底都是自己的人,正如同沈琛说的那样,虽然是有些不自在,可是要说有什么太过忌讳的,倒也没什么,她因此便没什么吩咐就被沈琛折腾的睡了过去。

卫安醒来,她身边的沈琛便立即醒了,摸了摸她的脸就笑了一声:“醒了?是不是渴了?”

卫安还有些没睡醒的迷茫,只觉得眼睛酸痛,揉了揉眼睛才点了点头。

沈琛起来,到桌前拿了倒了杯茶,将手绕到卫安脑后,将她扶起来些,喂她喝了茶,才重新上床揽住她:“是不是还是没什么精神?现在还早呢,再睡一觉。”

卫安嗯了一声,迷迷糊糊的觉得沈琛身上温度暖人,便自然的往他怀里钻。

沈琛一手让她枕着,一手圈住她,低头看她累的闭上了眼睛,就忍不住在她额上吻了吻,低声喊了她一声。

卫安却暂时听不见,就算听见了,她现在也没什么精神应,她真是累惨了,只觉得四肢百骸无一不疲倦,在沈琛怀里一眯上眼睛,她就再次沉沉的睡了过去。

等到彻底醒来了,已经天光大亮了,卫安睁开眼睛,便看见玉清微笑着捧了热水进来,叫她醒了,便先回头去吩咐人传饭。

她自己服侍卫安起床更衣。

虽然睡了一下午加一晚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卫安还是觉得累的厉害,在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觉得总算是更精神些了,让玉清去找衣裳来换,可是找衣裳又成了难事――卫安脖颈里到处都是红痕,可是她带进来的衣裳大多都是平领的,并不能遮掩什么,露出红痕的话,就有些尴尬了。

卫安一照镜子便知道玉清为什么脸红了,想到昨天沈琛那样子,就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沈琛简直就跟一只饿狼一样,几乎要把她拆卸入腹,动作之凶狠幅度之大,根本让她承受不住。

她到后来都已经忍不住呜咽求饶了,可是向来对她言听计从的沈琛在这事儿上却半点也不听她的…

她气的厉害,想起沈琛来又是气又是羞赧,脸腾的一下就红了,看着面前的玉清半响才支支吾吾的说:“找一件立领的中衣…”

她向来镇定自持,还从来没有露出过这副模样,玉清有些想笑,可是见她已经面红耳赤,终于还是笑了一声便转头答应去了。

等到穿戴好,再用完早饭,卫安才忍不住叹了一声气――这回可好,还说要进内宫去给如今的贵太妃和贤妃娘娘请安,可是头一天就已经迟了。

虽然现在的贤妃娘娘也就是以前的瑜侧妃和沈琛之间关系一般,可是女眷们的交往到底是不同的。

她这样落在有心人眼里,可就是明晃晃的没有礼数,傲慢无礼了。

汪嬷嬷和玉清知道她担心什么,见她叹气,便忍不住笑了,告诉她:“王妃不要担心了,王爷走之前便已经交代过了,说是已经让人去知会太妃娘娘和贤妃娘娘了,让您明天再过去就是。”

哼,卫安在心里冷哼了一声,不是很领沈琛的情。要不是沈琛过分,她也不至于今天这么晚才起来错过请安。

底下的人我都知道她的意思,笑了笑便过来劝她。

卫安也不过生了片刻的气罢了,她也知道沈琛已经算得上是很体贴且节制了,可是人又不是那些石头,哪里有一板一眼从来没有改变的?

她嗯了一声,就招手把玉清叫到跟前来,想了想就道:“玉清,我有件事跟你商量。”

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就是玉清的婚事罢了。

玉清到现在也已经在卫安跟前多留了半年多,年纪差不多了,是该要出嫁的时候了,再说汉帛也已经求了好多次。

汉帛是沈琛跟前得力的人,沈琛向来对他极好,并不把他当下人,他拖到现在,已经是很能忍了,再拖下去,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前几次卫安提起亲事来,玉清总是借口要推迟,其实她都知道,玉清是因为之前她哥哥的事心里不安愧疚,所以想要多留在她身边一阵帮着她。

可是不管怎么样,这婚事毕竟都已经定下来这么久了,总要嫁的,卫安盯着她看了一眼,才慢慢的道:“你的亲事,也该准备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