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的有些哆嗦的手被一双大手握住, 安然侧头望去,对上一双漆黑明亮的眸子,几乎瞬间,紧张慌乱的心便安定了下来,微微一笑,低声道:“梅大,我真的做到了。”

梅大?多久没听她叫过这个名字了,可见小媳妇儿心里多欢喜,安嘉慕一直知道,安然想开厨艺学院的事,不是他不帮她,这学院不是买卖,不是轻易能开的,更何况,官府里如何报,算做哪一类,如果官府不能通过,学院如何能办的起来。

倒是没想到,安然借着今天这个机会,用自己的天下第一厨换了这个,或许,在外人看来,这丫头傻了,用脚后跟儿想,都知道皇上御口亲封的天下第一厨,多金贵光彩,只要顶着这个名头,安然就能永远站在厨行的顶端。

但她却换了一个没什么用的厨艺学院,举凡学厨子的,大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想凭着这个赚银子谋利,绝无可能,说不定,还得倒贴出去不少,这也是厨行里那些知名大厨,不怎么收徒弟的原因。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若天下的厨子人人都有一身精湛的厨艺,那这些名厨大厨谁还会稀罕,所以,安然这个请求对她来说,完全没有半点好处,唯一高兴的,大概只有那些底下的厨子,或者想学厨子的人。

但安嘉慕知道,这是安然一直想做的事儿,只要她想做,她喜欢做,自己就无条件支持,自己稀罕的,爱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执拗而古怪的丫头吗,而,遇上她,喜欢她,娶她,爱她,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永远不会后悔。

皇上开口应了,御厨大比的结果也出来了,不用说,自然是安然赢,而韩子章忽然疯了一样,仿佛忘了这是何处,开口道:“这御厨大比是我赢了,太后,是我赢了。”

太后皱眉看着他,没好气的道:“谁让你不会做治瘟疫的神仙粥,输了就自认倒霉吧。”

太后这话说的颇有些失身份。

韩子章却道:“若如此论,那小的还做了青精饭呢,青精饭可是比神仙粥还要厉害的神物,吃了青精饭能羽化成仙飞升天界,这岂不是比神仙粥强多了,凭什么就判定小的输。”

他这不提还好,一提青精饭,林杏儿不禁笑了出来:“韩御厨你就别糊弄人了,什么羽化成仙,飞升天界,没见着谁成仙了,不过都是些没边儿的事儿,漫说青精饭并无如此神奇的功效,便有,你那道又不是青精饭,把这样的好事儿往自己脑袋上按,奴才都替你臊得慌。”

太后听了脸色就是一变,冲着青精饭的名头,自己刚可是吃了整整两碗,这会儿还撑得慌呢,这忽的怎么又说不是青精饭了,那自己吃那么多做什么?想着阴沉沉看向韩子章:“ 林兴儿说的可是,你真是糊弄哀家的?”

韩子章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太后娘娘,您莫听这奴才胡,胡说,小的做的就是青精饭。”说着瞪向林杏儿:“你,你懂什么,你怎知我做的不是青精饭?”

“你做的确不是青精饭。”安然上前一步开口:“青精饭乃南烛木染制糯米,经九蒸九晒而成,虽无飞升成仙的神功,却可改善气色,益肠胃,只不过,这南烛木只有初春才有,如今即便有,叶子也不可用于染制青精米,又哪来的青精饭,刚在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方才想起韩御厨所用之物,莫不是青石脂。”

太后忙问底下的周子胜:“何为青石脂?”

周子胜终于等到一个表现的机会,忙道:“本草上曾有记载,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斗,用水浸泡三日,捣成李子大小的药丸,用开水服食一两丸,不会感到饥饿,传说张良辟谷便用此物。”

太后刚松了一口气,便听林杏儿道:“张良成仙与否,奴才不知,不过,奴才倒是知道魏晋至唐,青石脂曾大为流行,服石求长生者不胜枚举,后被朝廷严令所禁,方才渐渐消弭,想来,当时朝廷之所以禁食此物,不是怕老百姓吃了都成仙得道吧。”

林杏儿一句话,太后娘娘的脸色更黑了,这奴才虽未明说,谁不知魏晋这点儿烂事儿啊,因服石中毒者众多,其中多是权贵,当时的朝廷才下严令禁食,这韩子章弄来这东西,哪儿是想让自己延年益寿,分明是要送自己上西天。

想到此,不免怒上来:“韩子章,你竟敢用此种毒石哄骗哀家,该当何罪?”

韩子章吓的裤子都尿了,忙道:“这青精饭不是小的的主意,是柳海跟崔庆找来的…”

第 82 章 青精饭

柳海脸色一变,真恨不能上去一脚把韩子章这蠢货踢死,合着他那脑袋就是摆设啊,这么明显的事儿都看不出来,这道青精饭赢的时候,这丫头之所以不吭气,不就等着这会儿翻出来,好收拾他们吗。

这时候若是咬死了不知道,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更何况,刚这丫头也说了,自古以来就有服石求长生的,如果真有毒,那么多达官贵人都是傻子不成。

即便魏晋时期朝廷下过禁令,可也没证明这东西就有毒啊,这还没怎么着呢,他倒先自乱阵脚的胡乱攀咬了起来,咬崔庆还罢了,这咬自己可连着太后呢,不禁厉声道:“韩子章你胡说什么?技不如认输了就输了,这般输不起算什么大厨,这次输了,回去好好跟人家安大厨学学不就得了。”

柳海也精,两句话把事儿又归到厨艺上了,也是间接提醒韩子章,别胡乱攀扯,真要是把事儿都翻出来,只会更没他的好儿。

可韩子章这会儿哪还听得出来这些啊,一个谋害皇上太后之名扣在脑袋上,那就是掉脑袋灭九族的大罪,心里怕的不行,早已方寸大乱,不仅没听出柳海话里的意思,反而觉得这死太监是想把自己扔出来。

心里头又恨又起,咬了咬牙,指着柳海道:“柳海,到这会儿你想撇干净,没门,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今儿咱们索性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全抖搂出来,看你柳海还装什么好人,崔庆这会儿还病着呢,都起不来炕,哪找的来青精米,就是说南边有乌饭树浸米吃了能强身健体,可惜这时候已过了时令,弄不来,你便说承恩公府养着不少能人,去承恩公府问问,没准有别的法子…”

韩子章话没说完,就挨了一脚,不是别人,正是陈恩公王庚,从席上下来,狠狠就是一脚,这一脚踹的极重,若不是韩子章身体壮实,这一脚下去,弄不好都能踹断气。

如此,仍不罢休,接着又是一脚踹了过来,这王庚虽说如今年纪大了,早年间,却也是习武之人,带过兵,只要是内行的都看得出来,王庚这两脚那就是想踹死韩子章以绝后患。

安然愣神的功夫,已经被安嘉慕护到了身后,在她耳边低声道:“今儿这场大戏才开锣呢,咱们离远点儿,瞧热闹就是。”

安然不免着急的道:“可是…”

安嘉慕酸溜溜的道:“不用担心你那老乡,那小子比谁都精,更何况,有皇上护着,谁能把他如何。”

安然想想也是,林杏儿可比自己聪明多了,断然不会吃亏,便安心躲在安嘉慕后头,瞧这场狗咬狗的大戏。

岳锦堂哪能让王庚如意,在这儿枯坐了大半天,不就为的这会儿吗,要是让他把韩子章踢死了,这场戏还怎么唱下去,韩子章要是死了,还怎么收拾柳海跟王庚啊。

故此,没等王庚第二脚下去,就跳出来的岳锦堂拦下了:“我说承恩公,您老这火气也太大了,这踹死了韩子章,可有杀人灭口之嫌啊。”

王庚眉头一竖:“岳锦堂你给老子滚一边儿,收拾个厨子罢了,跟杀人灭口什么干系,这样无法无天的厨子,敢毒害太后皇上,死有余辜。”

岳锦堂脸色一肃:“承恩公这话说的可不对了,便韩子章再死有余辜,他也是御厨,有刑部大理寺,就算千刀万剐,也轮不上您承恩公亲自动手吧,更何况,这里头可还有您承恩公的事儿呢。”

王庚瞪着他:“真是笑话,这厨子的胡言乱语谁信,难道老夫还能害了太后。”

岳锦堂呵呵一笑:“本来是不信,可您要是把韩子章踹死,本王就有点儿迷糊了,既然不是您出的主意,就更不能着急了,怎么也得等事情水落石出,把您老摘出去吧,不然,落这么个谋害太后皇上的名头,便承恩公您也兜不住吧。”

王庚目光一闪,瞪了韩子章一眼,不吭声了。

却刚那一脚,正踹中了韩子章的胸口,这会儿呕出一口血来,心里明白今儿不死也得死,可自己死也绝不能让别人好过,尤其柳海。

想到此,瞪着柳海的眼里仿佛射出毒光来,挣扎而起,扑通跪在皇上跟前:“皇上给小的做主,都是这柳海的主意,小的说的句句是实,不止这件事,还有六年前的御厨大比,就是柳海寻了小的,让小的逼着郑春阳立下断腕的誓言,买通了御膳房的几个管事,换了郑春阳的食材,为的就是把小的安插进御膳房,想捞好处,小的本说郑御厨是厨行的前辈,不该如此,可柳海逼着小的干,说小的不干就弄死小的全家。”

噗…这话说出口,好几个官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这韩子章还真好意思把自己往外摘啊,他不乐意,没有他,就柳海一个能把郑春阳挤兑的断腕之后远避冀州吗,这事儿用屁,股想,也能想明白。

太后心知不好,这么下去柳海可也保不住了,这柳海可是自己的心腹,什么事都知道,若是获罪,把什么都抖搂出来,可就麻烦了。

想到此,冷笑一声:“六年前御厨大比的时候,郑春阳还在御膳房,便照你说的,柳海串通了别人陷害于他,郑春阳难道是哑巴,不会伸冤吗,以他的地位,只要跟皇上说清楚,又何必自己断腕远走,你狼子野心,想要谋害哀家谋害皇上,如今事败,却还要牵三挂四,简直胆大包天,这样的混账留着做什么,打死了干净,还不拖下去,留着他在这儿胡说八道,胡乱攀咬好人不成。”

太后一发话,后头的两个太监刚要过去抓人,却给皇上一眼,忙缩了回去:“此事干系甚大,势必要问个水落石出,且如今还牵连起六年前的御厨大比,更要审个清楚明白才行,若如此稀里糊涂的过去,天下的百姓,满朝大臣,该如何看待朕。”

太后脸色一变:“不过一个厨子罢了,难道还能累了皇上的名声。”

皇上却道:“厨子也是人,厨子也是我大燕的百姓,先帝曾说,天下万民都是朕的子民。”说着看向韩子章:“太后的话你可听见了,你来说说,为甚郑春阳明知你们动手脚的前提下,却不惜断腕认输。”

韩子章吱吱呜呜说不出来。

安然却挣开安嘉慕的手上前两步:“回皇上,民妇知道师傅为何认输。”

这些大臣真看迷糊了,本来一场好端端寿宴加御厨大比,怎么就弄出怎么多事啊,一出接着一出,让人看着心惊肉跳,生怕把自己也牵连进去,却也没想到,这当口安然会跳出来说知道,六年前她才多大,不过十岁出头的小丫头罢了,还不知在哪儿玩呢,哪会知道宫里御厨大比的事儿。

王庚冷哼了一声:“安大厨,这可不是出头的时候,便你是郑春阳的徒弟,六年前你才多大,知道什么?”

安然:“这与年纪大小有甚干系,安然只是明白师傅这么做的苦衷罢了,众所周知,我们厨行里,分为南北两派,两派之间多年来争斗不断,师傅半生都想消弭厨行的南北之争,让厨行真正太平,这才进宫做了御厨,不想,却因师傅当了御厨,南派的某些厨子,仗着师傅的名头,挤兑北派,这南北之争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正赶上六年前的御厨大比,韩子章作为北派厨子跟师傅比试,如果韩子章只是败了还好说,却卑鄙的动了手脚,师傅若当场揭穿其中龌龊,韩子章获罪是他罪有应得,可从此,北派厨子的处境却更加艰难。

师傅常说,厨艺一道南北各有所长,何必非要争个长短,更何况,都是同行,这样自相残杀,也让外行的人笑话,故此,师傅才宁可断腕认输,也未揭穿此事,师傅是想用自己的手腕来换取天下厨行的太平罢了。”

说着,看向韩子章:“你心心念念的御厨头衔,天下一厨的名头,我师傅从未看在眼里,咱们做厨子的,重要的不是手里的厨艺多高明,而是先要学会做人,立身正,方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厨。

而你韩子章,为了私利,不惜挑起南北厨子之争,让众多同行丢了饭碗,你可知,他们丢的不是自己一人的饭碗,是全家老小赖以糊口的生计,你可知,你害的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个家分崩离析。韩子章,你根本不配做一个厨子,你是我们厨行的败类。”狗子两眼含泪恨恨看着韩子章,想起自己的爹,很不能上去给他一拳。

韩子章却不服:“少说这些没用的,我不是你师父,从我学厨子那天,想的就是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什么厨行,什么同行,跟我什么干系,我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同行接济我,凭什么让我惦记他们,为他们如何如何,简直笑话。”

岳锦堂:“你还真是无耻之极,不过,这事儿如今水落石出了,六年前的御厨大比的确是柳海跟你合谋动的手脚。”

太后不干了,哼了一声:“逍遥郡王这话莫非想诱供,况且,只凭韩子章的一面之词,怎么能断定是柳海动的手脚,御膳房又不止他一个,更何况,都知道柳海是哀家跟前的人,若说是柳海动的手脚,莫非还哀家授意的不成。”

岳锦堂忙大道:“锦堂不敢。”

“哀家瞧着没有什么是你逍遥郡王不敢的,你当哀家不知道,你跟安家在苏州开了好大的买卖。”

岳锦堂却笑了:“太后娘娘莫非是神仙,怎么锦堂在苏州的事儿,您都知道,莫不是宁王殿下跟您说的吧。”

太后脸色一变:“你莫要胡言,宁王一直避居江南,哀家的寿诞都不能进京贺寿,哪有机会跟哀家说什么。”

岳锦堂:“那是锦堂胡言了,只不过,锦堂实在好奇,若不是宁王,太后娘娘终日子在慈宁宫礼佛,又怎会知道江南的事儿,锦堂的买卖可开了没几个月呢,太后娘娘这消息当真灵通的紧啊。”

太后心里咯噔一下,这后宫跟外头互通消息,可是大忌,尤其宁王正在江南,这事儿怎么都有些说不清,不免有些后悔,暗骂岳锦堂狡猾,七拐八绕的差点儿把自己绕进去,哼了一声:“哀家不过是听说罢了。”

岳锦堂点点头:“常见柳公公出宫溜达,想来太后是听这奴才说的也未可知,太后娘娘还是莫信这奴才的好,有倒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瞧这奴才在娘娘跟前卑躬屈膝,一脸奴才相,不定心里琢摸什么呢,不然,也不会黑着心弄来什么青石脂来谋害太后。”

虽知岳锦堂是挑拨离间,太后却也忍不住看了柳海一眼,这青石脂的事儿,的确让人想不通。

柳海一见太后的眼色,忙跪在地上:“太后,您可千万别听逍遥郡王胡说啊,奴才对您可是忠心耿耿,不敢有半点不敬之心。”

岳锦堂:“说的再好听也没用,韩子章可是说是你找来的青石脂,还是从承恩公府,今儿的事儿若是说不清,这谋害太后谋害皇上的罪名,可不是你一个奴才能担待的。”

柳海额头的汗都下来了,心里虽恨韩子章,可眼前也知道,万万不能把承恩公牵连进来,承恩公是太后娘娘的亲爹,这要是倒霉了,自己就彻底死老娘裤裆里了,只要自己咬住了,太后自然会想法救自己。

想到此,一咬牙:“是奴才听崔庆说起这个青精饭,多方扫听,知道可用青石脂代替,因怕韩子章不信,这才说是从承恩公府里得来的法子,奴才只听说古时好些贵人都吃此物,以为这是求长生的好东西,并不知其他。”

柳海几句话把事儿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太后跟承恩公同时松了口气,太后道:“你不过一个奴才,又不是太医,不知也情有可原,好在哀家并未食用太多,却,你这奴才如此胡来,也不得不严惩…”

正要开口,却听皇上厉声道:“好个大胆的奴才,找来此种毒物,分明是想谋害太后,谋害朕,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岂容你巧言推卸,来人,把这奴才压下去,交于慎刑司严加审问。”

皇上一句话,上来数个侍卫,没等柳海喊呢,就堵嘴拖了下去。

太后脸色一变:“皇上这是作甚?柳海刚不是说了,他并不知此物有害。”

“母后,这些奴才的话怎可信,这青精饭岂是寻常人能找来的,更何况,他一个宫里的奴才,如何有这样的人脉,这奴才身后不定藏着什么是人,意图谋害太后,谋害朕,若不把此人揪出来,朕如何能心安,母后宽心,朕定会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望着皇上阴狠的目光,太后只觉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皇上伸手扶住她:“母后保重。”

太后一把推开他,呵呵冷笑数声 :“皇上倒真是孝顺,今儿这寿宴,怕哀家无福消受了,回宫。”转身匆匆而去。

“恭送母后,恭送太后娘娘…”

太后这一走,柳海也进了慎刑司,就剩下韩子章了。

皇上颇厌恶的看了韩子章一眼:“韩子章欺君,十恶不赦,打入天牢论罪问斩,其徒弟党羽俱抓捕归案,家产抄没。”

韩子章两眼一翻,晕死过去,被侍卫拖死尸一样拖了下去。

皇上看向安然:“朕颇欣赏安大厨的厨艺,不知安大厨可愿入宫进御膳房供职?”

安然:“蒙圣上大恩,民妇本不该推辞,只民妇如今已嫁做人妇,不适宜留在宫中。”

皇上笑着点点头:“朕倒真有些羡慕安家,有你这样的大厨,朕的御膳房都比不上了,不过,朕也不用羡慕太久,你那个厨艺学院,朕颇为期待,希望安大厨能尽快教出跟你一般的大厨,到时候朕与这天下百姓都能尽享美食了。”

林兴:“皇上既已为学院赐了安记二字,不若连招牌也顺道提了,这御笔亲题,方能彰显万岁的圣意 。”说着,已经吩咐小太监备下了文房四宝。

安然愣了愣,林杏儿胆子也太大了,真把皇上当成那些好糊弄的男人了吗,这可是玩火。

皇上侧头看了她一眼,伸手过去,林杏儿忙把笔递了过来,还颇狗腿的拉住了皇上宽大的袍袖,以免粘上香墨,皇上挥毫泼墨,并未写安记,而是写了五个字,天下第一厨。

之后方是正式的宫宴。

太后走了,寿宴却仍要继续,这些朝廷大员还罢了,只要不罢职,总有机会参加宫宴,可外头那些厨子却不一样,好容易有了这么个见识的机会,虽说离的远,瞧不清天颜,好歹也进了一回宫,这往后出去一说,祖宗八代都跟着有光彩。

太后在不在跟他们这些人也没干系,反而,因为有这些厨子,格外热闹。

安然两口子却未留下,安然不大喜欢宫里,从上到下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笑不是笑,哭不是哭,说出的话每一句都在心里过好几遍,对方说的话,也要琢磨有没有别的意思,实在累得慌。

而且,也实在有些累了,不是因为做菜,而是因为这番心机,哪怕安然不喜欢,但对付有太后撑腰的韩子章跟柳海,也必须打起精神,不能有丝毫闪失,她果真不适合勾心斗角。

出了宫,安然不禁回头望了一眼,安嘉慕见她神色有些不对,轻声道:“想什么呢?”

安然摇摇头:“只是觉得,明明这么热闹的宫宴,为什么却如此冷清呢。”

安嘉慕明白她的意思,握住她的手:“这里头就是个大戏台,里头这些人粉墨登场,各有各的心思,各演各的角色,热闹也是虚热闹,自然冷清。”

安然侧头看着他:“我倒是想起咱们在齐州的小院了,虽不大却总会惦记着。”

安嘉慕笑了起来:“这还不容易,等得了空,咱们去住些日子也就是了,只是你要开厨艺学院,怕一时半会儿不得闲了。”

安然叹了口气:“明明是个懒人却总给自己找事儿。”

安嘉慕:“你懒你的,有我呢,交给我就成,只是,你打算把厨艺学院开在何处?”

安然摇摇头:“这个,我还没想过呢?”

安嘉慕:“依着我在冀州吧。”

安然侧头看了他半晌儿:“你想回冀州了。”

安嘉慕点点头:“落叶归根,说到底,冀州才是咱们的根儿,而且,也该给爹娘上坟。”

说到这个,安然不免有些愧疚,之前不知道他是安嘉慕还罢了,如今知道,却不回冀州,实在说不过去,况且,自己是安家长媳,又是长嫂,总在外头着实不妥。

自己对冀州的感情也不一样,更何况,也该去看看干娘一家子了。

想起干娘,不禁道:“当年我还应了干娘,以后让她老人家过好日子呢,如今这一走就是一年,嫁了人都未回去,实在不孝。”

安嘉慕拉着她上车:“你干娘一家子过得很好。”

安然靠在他怀里:“我知道,你很照顾他们,不过,也该回去了,只是,这会儿还不能走。”

安嘉慕:“你再想林兴吗,他可是个太监,不能出宫。”

安然摇摇头:“他不是太监,我很确定。”

安嘉慕愣了愣:“你说他不是太监,怎么可能?”

安然点点头:“虽然不知她怎么到了宫里,但我很确定,她不是太监,她是我的姐姐,比亲姐姐还亲的姐姐。”

安嘉慕的心里飞速转了几个过子,如果安然说的是真的,此事可有些麻烦,瞧皇上的意思,也并不知道此事,而且,能把一个女子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到内宫当太监,还一当这么多年,无人发现,这后头的人,又岂是泛泛之辈。

这还罢了,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这人后头到底有什么目的?这林兴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个最大的麻烦,还是个避不开的麻烦。

那死太监可不止是个麻烦,心机手段更不一般,今儿的御厨大比,要是没有她跟安然的默契配合,恐怕真办不了韩子章跟柳海,而且,自己跟她完全是相看两厌,这以后不知还有多少麻烦呢。

安府的安静只维持了一晚,转过天,来拜访的官员简直把安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是刘喜儿叫人把大门关上,非得把府里挤满了不可,忙把他师傅从侍郎府叫了过来,毕竟外头可都是当官的,不是那些厨子,不过,厨子要是来了,谁敢这么着啊,就是这些当官的才不讲理。

安远一过来见到这场面,哭笑不得,吩咐看门的小厮:“快着,把大门打开,这像什么话。”

刘喜儿道:“师傅,外头可都是人。”

安远一瞪眼:“都是人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强盗来了,就让小子们抄家伙上不就得了,开门,开门。”

小厮忙着把门打开。

大门一开,外头的人就要往里涌,安远几步迎了上去,躬身一礼:“各位大人,小的安远这厢有礼了,我们家夫人怕不好招待众位,各位大人,不若留下名帖儿,改日,我们老爷再逐一登门拜访,我们夫人身子弱,怕吵,若是吵了我们夫人,大老爷一恼,说不得今儿晚上就去别处了,到时候,众位大人便有再急的事儿,可也没用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知道安远说的是,安嘉慕可不好惹,又格外宝贝他媳妇儿,还是少惹为妙,这儿走不通,就走侍郎大人的路子呗,侍郎大人哪儿不行,还有逍遥郡王岳锦堂呢,反正这厨艺学院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开的,不必急在一时,想通了,便各自散了。

刘喜儿一见人都走了,抹了把汗:“哎呦,可把我吓的够呛,这一下,来了这么多当官的,我这瞧着都眼晕。”

安远没好气的戳了他一下:“这才多大场面,就把你吓成这德行,跟着夫人,往后这样的场面多了去了,你要是怕的话,趁早回冀州打杂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刘喜儿:“小时候邻居家的大伯过了一次堂,就让当官的活活打死了,从哪时,我就落下了病根儿,看见当官的就怕,不过,这会儿不怕了,想想咱们老爷夫人都不是当官的,这些当官的还不是跑到咱们府上,苦巴巴的求见吗,不怕了,往后都不怕了。”

安远:“这就对了,咱们夫人可是皇上御口亲封的天下第一厨,当官的见了也得客客气气的。”

安远话音一落,就见又过来一顶官轿,到了跟前,从里头下来一个中年官员,看见这人,安远一愣,忙躬身迎了过去:“知府大人怎么也来了。”

来的人正是冀州知府季公明。

季公明看了眼府门,心里真是颇为感慨,去年这时候,在安府别院,还不过是安府里一个不得自由的小丫头罢了,这不过一年的时间,就成了皇上御口亲封的天下第一厨,而且,还成了安家的大夫人,还真是一天一地的处境啊,就连自己这个冀州知府,也得主动上门。

季公明笑道:“不来不成啊,咱们冀州出了天下第一厨,我这个冀州知府不来,若是让别人抢了去,冀州的老百姓还不把本官的府衙砸了啊。”

安远:“大人说笑了。”

季公明往里头瞧了一眼:“看来今儿不好打扰,那就请安总管代本官传个话,就说季公明还要在京里待上几日,有要事求见安大厨,千万拨冗一见。”

安远目光闪了闪,低声道:“若季大人也是来问厨艺学院之事,小的倒是听见老爷跟夫人说了一句,像是要回冀州。”

季公明眼睛一亮,这要是厨艺学院开在冀州,那自己的政绩可就不用愁了,往后仕途肯定一帆风顺,心里敞亮起来,拱拱手:“谢大总管点拨,那下官就不打扰了,这就回冀州候着。”

打发走了季公明,刘喜儿道:“师傅怎么知道他们都是为了厨艺学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