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便是兴平帝自己能调动的全部军队了,再加上高峤从广陵高允那里调来的三千人。

李穆手中这只虎符能调用的,就是这临时拼凑出来的六千人了。

杨宣的目光,从案上的铜印,转落到了对面那个曾是自己下属的男子的脸上,目光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担忧之色。

他摇了摇头。

“敬臣,非我马后炮。当初你求娶高相公之女,我便觉得不妥。如今果然将你置于是非漩涡。陛下、许司徒、陆家,乃至高相公,皆对你虎视眈眈。叫你以这杂合的六千人去打袁节,何来胜算?”

这一场仗,其实原本可打可不打。

江北之地,在朝廷乃至大多数南人的眼中,早已属于遥远的梦地了。能拿回,固然是好,失了,也是常态。

再难寻到如南渡之初,于江边朝北,成片痛哭流涕怀念故土的人了。

而皇帝却在这时候下了这道圣旨。

于兴平帝,是怀着侥幸和迫不及待的心,想要赌他相中的这个寒门武将的实力,亦在赌他作为人君的天运。

于许泌,是冷眼旁观,等看高峤如何处置这个他并不满意的女婿。待战败消息传来之时,高峤的脸色,想必足够自己佐酒喝一壶的。并且顺带地,也暗中讥笑一声自己那个不肯安于现状的皇帝女婿的痴心妄想。

于陆光,联姻不成所带给陆氏的羞辱,余波至今仍未消散。据说高峤十分愧疚,曾一连给陆光去了三封信,邀约赴席,皆被他以病体为由给推拒了。高陆交恶,不可避免。陆光如今最想见到的,大约和许泌也是相差无几。

而高峤……

以他高氏家主的身份,需要考虑权衡的东西,太多了。

纵然李穆已是他的女婿,但高家,也绝不可能会在这种一触即发的敏感时期毫无保留地支持李穆,或者说,支持皇帝的这个可称之为异想天开的疯狂举动。

何况,高峤如今到底是怎么想的,旁人谁又知道?

女婿不是儿子。真到了关系家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许多家主,甚至能牺牲掉一两个儿子。

更何况所谓女婿?

皇帝这回要打仗,也不是不曾开口向兵部要人。

但五兵尚书除了手中那些积了尘灰的兵马录册,拿不出半个真人。

许泌、陆光皆寻借口推脱。

作为对上的回应,高峤调了高允的三千人马,已算是有所表态。

剩下的千钧重担,就全压在了李穆一人肩上。

一场原本可打可不打的仗,最后因为朝局争斗,人心谋算,变成了李穆必须投身而入的凶局。

看他如何结局,皇帝如何收场。

这大约是现如今所有人都在等着的一件事了。

“敬臣,还有一事,我须得提醒你。三千宿卫官兵不堪用也就罢了,另三千广陵兵,虽骁勇善战,却是高允的人。高允厌你颇深,虽听了高峤之命派兵,但从上到下,恐怕未必受你节制。袁节强大,你手下本就无可用之兵,若再有高允之人从旁掣肘,我怕你凶多吉少!你听我一言,即刻修书高峤,向他求助。从今往后,你死心塌地跟从于他。他要你如何,你便如何。此战,无他全力支持,你绝无获胜可能!退一万步说,他若肯出面,叫陛下收回成命,避免此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穆一直没怎么说话,此刻,终于抬眼,望向忧心忡忡的杨宣,微笑道:“兵来将挡。既有上命,我难以推脱,便也只能试上一试了。多谢将军,特意来此相告,李穆感激不尽!”

杨宣明白了。

他婉拒了自己的劝告。

从得知这个消息开始,杨宣便很是焦虑,这才不顾许泌调令,放下了一切事情,先赶来京口,想劝李穆听从劝告,求好于因强娶了高洛神而得罪了的高峤。

虽然他也明白,高峤未必这么轻易就肯出手。

但比起白白送死,这无疑是条更可行的路子。

杨宣沉默了片刻,暗叹一口气,只能改口。

“敬臣,莫怪我不肯助力于你。你从前司马营的营兵,无不想要随你北上作战,奈何许司徒不发话,我也是有心无力。好在你一向善战,于用兵之道,更是我所不能企及。我大虞既能于江北大败夏国,又焉知你李穆不能以少胜多,平定梁州?”

李穆一笑,向他拜谢:“从前承蒙将军提拔,方有李穆今日之始。将军难处,李穆岂会不知?借将军金口,此战,李穆定竭尽所能,克定蜀地,请将军等我消息!”

杨宣因有命在身,和李穆见面完毕,讲了该讲的话,便连夜动身离开,赶去江陵。

李穆送杨宣出京口二十里,最后停于江畔,临别之前,对他说道:“杨将军,中原乱,天下必将再乱。许泌非英主。为长久之计,我劝将军,及早打算,早留后路。”

杨宣一怔,盯着李穆。

李穆神色不变,作揖道:“我知将军,乃重情重义之人,此实为大不敬之言。然许泌何等之人,将军定知之甚多,远胜于我。李穆乃是出于将军待我厚谊,方贸然开口。若有得罪,请将军海涵。”

杨宣默然,片刻后,苦笑:“我何尝不知!然这等世道,以我等伧荒门第,不附许家,又能去往何处?高氏、陆氏,也未必比许泌高明多少!且许泌对我,也算是有知用之恩。”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如今我只盼你能渡过难关。若能过了这一关,以你之能,日后定大有所为!”

杨宣拍了拍李穆的肩膀,上马而去。

李穆目送他与一众随从纵马远去,身影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冷月无声,大江汤汤。

他并未立刻回城,而是停于江畔,在月下独自伫立了良久。

这一世,他所面对的,依旧还是那些人。

然而一切,却又迥然不同了。

十六岁的高氏女,未再旁嫁,早早地成了他的妻。

如同铁桶般的衡势朝廷,也如他所愿的那样,借了这场婚姻的牵引,提早裂变。

而作为必然的代价,就是在他羽翼尚未丰满的时刻,便早早地将自己推到了那条刀剑相向的独木桥前。

桥的另头,是他不灭的雄心和用以支持雄心的那曾一度被他握于掌中的天下权势。

而桥的下方,万丈深渊。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从求娶高氏女的第一天起,他便知道,他舍了前世那条可循的路。今生,一切只能从头来过,比起从前,也只会愈发艰难。

他不知日后将会如何。

但他无所畏惧,亦绝无后悔。

此刻,在他身体血脉里澎湃激荡着的,只是热血。

永不冷却的一腔热血。

平蜀之战,便是踏上独木的开始。

他必勇往直前,为自己的万丈雄心,亦是为了那个已冠上他姓氏的高氏女。

叫她永远能像今日这样随心所欲,有所倚仗,而非如前世嫁他时那般,小心翼翼,委屈求全。

李穆记忆里的她,香肌玉骨,温柔解语。

倘若没有后来那一杯毒酒,当时锦帐玉人,两情缱绻,至今想起,那一缕残留暗香,仿佛还在鼻息萦绕,幽幽不去。

但,纵令他念念不忘,至今怀想,于她而言,却是要经历过何种的心劫,才会从如今十六岁的烂漫模样,变成了那样一个懂得承欢男人的女子。

他宁愿半生流光,她恣意依旧。

而那个曾叫他怀念的解语女子,埋于心底,便也够了。

……

李穆深夜才归。

洛神早就睡了下去,人却因了气闷,一直醒着,隔帐,看着他在昏暗中悄无声息地躺了下去。

次日清早,她醒来,一撩开帐子,见屋角的那张榻上,已是空空荡荡。

连被衾也被他自己收了,早不见他人。

李穆加官都督,奉旨不日渡江伐汉,助巴复国,这个消息,不止李家人知道,次日一大早,京口人也都知道了。

皇帝留给他备战的时间并不多。

三天后,就是他出发的日子。

到时候,他将带领三千宿卫官兵渡江,和从广陵赶来的三千人马汇合,随后,出兵伐汉。

整个京口镇,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洛神留意到,卢氏在自己的面前,并未流露出过多的因儿子就要去打仗而面临的离别担忧或是不舍之情。

只是埋头,给他缝制衣裳。

她虽目盲,但裁好布料,慢慢摸索,依然能缝出极好的细密针脚。

只不过,要多费功夫罢了。

从早到晚,她便一直埋首在做衣裳。

阿停却显得很是忧虑。

一向能吃两大碗饭的她,这几天饭也吃不下了。

不过只扒拉了几口,便放下筷子,闷闷不乐。

洛神猜想,应该是从前曾虚传过的李穆战死的消息,令这小姑娘留下了阴影,所以这回,一听到阿兄又要去打仗,便又开始忧心忡忡。

至于洛神,对于这个消息,她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是为自己这个名义上的“丈夫”担心凶险,还是庆幸至少接下来一段时日,能不必见到他的面了,连她自己也不大明白。

这两日,李穆早出晚归。

他回来,她已钻入帐子,她醒来,他已起身离去。

从那晚过后,两人不但再没说过一句话,连面也没碰到过。

明天就是李穆离家出兵的日子。那三千宿卫官兵,也已行军到了京口,就驻扎在渡口沿岸。

阿菊今早,在洛神耳畔提了一句,道她若想念家人,或许可以借这机会提出回建康小住些时日,料李家不会不点头。

洛神确实想念阿耶和阿娘了,被阿菊如此一说,难免有点心动。

今晚,卢氏要亲手做一顿饭,给儿子送行。

他应该回得会早些。

洛神想着,要么看情况,晚上若是有合适的机会,她再开口提,看他如何反应。

第39章

洛神嫁来京口,萧永嘉选了数十侍女仆妇随她同来。没几天,大部分都被她打发到庄子里去了,跟前只留了几个——其中便有两个厨娘。

洛神留下厨娘,考虑的是卢氏眼睛不便,阿停年纪尚幼,想让她们能轻松些,少做事。

卢氏也不是强要面子的人。儿媳妇娘家地位远高于自家,来的时候,又带了这么多的下人,这是明摆着的事。她知洛神吃不惯自己和阿停做的饭菜,故当时,阿菊提出日后让厨娘下厨做饭,卢氏当即点头。

但今晚这顿饭,却是卢氏再次自己再次下厨,叫阿停打下手,两人亲手做出来的。

刚掌灯,李穆便从外头回来了。

卢氏很是欢喜,催儿子用饭。

李穆洗手后,便入座。

洛神坐他对面,阿停陪在最末。

他似乎很饿,入座后,便吃了起来。

卢氏没怎么吃,似在凝神在听他吃饭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李穆放下碗箸,转向卢氏,笑道:“儿子饱了。多谢阿母。”

卢氏含笑点头。

“阿兄,你何日才能回来?”

阿停也跟着放下筷箸,问道。

李穆笑道:“很快就回。阿兄不在家,莫撒野顽皮,要听阿母的话。”

阿停眼圈一红,用力地点头。

洛神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多余的人。

李穆安慰完阿停,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视线看向洛神。

洛神迟疑了下。

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似乎应该也说个一两句什么的……

可是若开口,无非应该就是叫他小心,早日归来之类的话。

这种话,打死她也说不出口。

她便装作没吃饱,低头避了他的目光,假意又去夹了面前的一箸菜。

“阿弥!”

忽然听到卢氏唤自己。

洛神忙应声,放下筷箸,转向卢氏:“阿家有何吩咐?”

卢氏道:“你嫁来我们这里,也有些日了,想必很是思念父母。穆儿明日要去江北,这一去,也不知何日归来,没他伴着,我想着,你一人在这里,想来也是无趣,不如趁了这机会走一趟娘家?”

洛神一愣。

这个白天,她确是想着怎么看机会,提一句回建康的事。

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开口,卢氏竟就先主动叫她回去了。

洛神疑心她察到了自己的心思,不禁尴尬,忙摆手:“阿家,我不回。我留下伴着阿家。”

卢氏笑了,摇头道:“无妨的。我知你孝顺,但我有阿停伴着,家里无需你再特意留下服侍了,你尽管放心回吧。待穆儿胜仗归来,叫他再去那边接你便是。”

听得出来,卢氏的语气里,充满诚挚。

洛神脑海里,却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虽然李穆能征善战,但刀枪无眼,上了战场,便有可能下不来。

卢氏让自己回建康。又说“待穆儿胜仗归来,叫他再去那边接你”。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听岔了,她总觉得,卢氏似乎已做好什么最坏的打算。

万一李穆要是回不来了,岂不是表示,自己可以就此一直留在高家,从此再也不必回京口了?

“阿家!我真的不回!我也留下,和阿停一道陪你,等郎君归家。”

洛神赶紧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

她确实厌烦她儿子,但上天可鉴,可从来没起过盼他早点死的念头。

卢氏凝神了片刻,慢慢地点头,笑了。

“如此也好。阿家多谢你了。”

“阿家怎如此说话!本就是媳妇应尽的本分。”

洛神闹了个大红脸。

“阿嫂,你真好!”

阿停眼睛红红的,过来依在了洛神的身边,弄得洛神仿佛也被感染到了这种离别前的气氛,忽然有点心酸了,摸了摸阿停的脑袋,低声安慰。

李穆一直看着她,始终没有开口说半句话。

“穆儿,明日一早便要动身,这两日你想必也乏了,和阿弥早些回房歇了吧,我这里无事了。”

卢氏转向儿子。

李穆道:“我先送阿母回屋吧。”

他扶起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