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气氛一度变得十分微妙,微妙的众人想忽视都不成。

“还请御医为苏姑姑开药方。”宋嘉禾出声打破了平静。

正不自在的粱御医顺势退下去开药方。

宋嘉禾让人奉上一个红封,然后命人送了御医离开。

“姑娘,这事?”青画欲言又止的看着宋嘉禾。

宋嘉禾朝她摇了摇头,示意她别多嘴,到底在苏清月院子里头。想起苏清月,宋嘉禾眉心蹙了起来。她那反应,想让人不留意都难,看来,受到的惊吓不小。原本想娶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无法生育,嫁给别人日子不好过,可眼下她有了治愈的希望。可偏偏已经朝她透过话,但是她又没答应,这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的,想想的就头疼。

再回到屋子里,苏清月虽然不再白着脸,可脸上的笑容里带出了几分勉强。

宋老夫人似无所觉,乐呵呵道:“可见是菩萨显灵了,改天我得去皇觉寺还愿。”宋老夫人双手合了合,笑道:“御医的话,你也听见了,好生休养,要不了多久就能痊愈了,我这一颗心也算是落回肚子里。”

苏清月嘴里发苦,比吞了黄莲还苦。

宋老夫人与宋嘉禾一走,苏清月就瘫软在床,彷佛被人抽走脊椎一样,她木木的躺在床上,双眼无神。宋老夫人是不是改变主意了,反正她也没答应,完全可以当没说过这话的。

柳条看她模样,把屋里伺候的人打发了,随后走到床边柔声劝慰:“姑娘莫急,御医只说你照这样下去能痊愈,可没说你现在已经痊愈了。”柳条咬了咬牙道:“奴婢想着,姑娘这一阵的药最好别吃了,等您出嫁后,咱们再好好调养也来得及。”只要姑娘这毛病不好,宋家就得为她负责到底。

苏清月颤了颤,犹豫:“万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以后治不好了怎么办?”

柳条垂了垂眼,没吭声。治不好,也比嫁不了的好。如何取舍,她想自家姑娘心里肯定有数。

苏清月咬着下唇,眼底浮现剧烈的挣扎。

宋嘉禾扶着宋老夫人回到温安院,端了一杯热茶给她。

宋老夫人抿了一口热茶,摇头一叹:“这事给闹的?”又恨:“那几个御医可真够行的!”

宋嘉禾也觉得这事乱七八糟了。

宋老夫人看向宋嘉禾:“若是依着你,你会怎么处理此事?”

宋嘉禾迟疑了下,慢慢道:“咱们这样的人家一口唾沫一口钉,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万万收不回来的。”把人给架起来了,再放下去,这事太不地道。

宋老夫人又是一叹,可不是这儿理吗?

“只是啊,我有些担心,都说为母则强。”

宋嘉禾笑了笑:“若是担心我们几个,祖母大可不必如此,我们兄妹几个又不是逆来顺受的傻子。我觉得吧,这到底是父亲后半辈子的事,还是得以父亲的意愿为主。只要他高兴就成,日后给我们添几个弟弟妹妹也挺热闹的。”辛苦操劳这么多年,宋铭也该享享福了。

这话,宋老夫人听了熨帖:“你们都是好孩子。回头我和你爹商量下吧。”也是她急了,哪好和宋嘉禾说这些话的。

宋嘉禾笑吟吟的:“我爹这么大个人了,您啊,就别操心了,让他自己愁去,您只管享福。你这样我心疼。”女人都有出嫁从夫二嫁从己的说法。

宋老夫人笑骂她:“你倒是不心疼你爹。”

“谁让我更心疼你呢!”宋嘉禾理直气壮。

宋老夫人虚虚点她,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祖孙俩闲话两句,宋嘉禾告辞离开。

约莫半个时辰后,朱嬷嬷进来,低声说了什么。

随着朱嬷嬷的转述,宋老夫人脸色逐渐难看,自打存了让苏清月嫁给老二的心思,她就在苏清月那院里插了人。

眼下朱嬷嬷说的就是那人传过来的消息,苏清月不想把病治好。为的是什么宋老夫人心知肚明,看来她倒是铁了心的想嫁老二,可这手段…

宋老夫人拿起桌上的佛珠慢慢转着,一出又一出的,苏清月在她这的印象直线下降。不管怎么样,苏清月身边那个叫柳条的丫头不能留了,哪哪都有她,不是个安份的。

正思索着,小丫鬟进来报,靖王来了。

宋老夫人心情好转了几分,算算有两天没过来,是该过来了,小两口正如胶似漆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让暖暖过来。”

宋嘉禾去而复返,不过魏阙还未到,他要先去向宋老爷子请安。

两人习惯性的讨论了今日朝中动向,说完正事,魏阙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声:“祖母近来有些不适,传信召姑姑回京。”

宋老爷子神色一整:“太后哪儿不舒服?”若是不严重,何至于将千里之外的魏琼华召回来,宋老爷子越想越担忧。忽然反应过来,若是情况严重,他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老毛病了,就是为了姑姑的事郁结于心。粱御医给开了几服药,略有好转。”魏阙微笑道。

宋老爷子眯了眯眼,慢慢道:“那就好,明儿我让老婆子进宫请个安。”

明天13点左右更新~

第165章

向宋老夫人请过安, 魏阙和宋嘉禾退了出去,两人先去看宋子谚。

“见了你, 阿谚又得高兴坏了。”比见了她好高兴, 宋嘉禾酸溜溜的想着, 说什么女生外向,男生外向起来过之而无不及。

魏阙慢条斯理的逗她:“那你见了我,高兴吗?”

宋嘉禾撇了撇嘴, 嫌弃:“一点都不高兴, 我本来打算看会书的,你一来我书都看不成了。”

“真是我的罪过,看来需要补偿一下。”魏阙笑着从掏出一个锦盒:“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弥补。”

宋嘉禾嘴角一翘,打开一看, 里头放着一只通体翠绿的簪子,上面刻的三朵腊梅花, 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花瓣薄如禅翼栩栩如生。

让人见之心喜,宋嘉禾脸上是绷不住的笑意。

魏阙也跟着笑起来,笑意浓郁:“我帮你戴上。”

宋嘉禾矜持的点了点头。

轻轻的将玉簪插入发间, 魏阙叹道:“果然只有暖暖配得上这簪子!”

宋嘉禾嗔他一眼:“油嘴滑舌。”心里却美得不行。

魏阙顺手刮了她一个鼻子,轻轻笑了一声。

“阿谚的腿怎么样了?”魏阙问道。

宋嘉禾:“已无大碍, 再固定一个月就能拆木板,小孩子恢复力好。”

魏阙含笑点了点头,状似随意道:“那位救了阿谚的苏姑娘呢?”

宋嘉禾眉心轻轻一皱,马上又舒展开, 含糊了一句:“恢复的不错。”

魏阙笑笑,转而说起旁的话题来,有此一问,他是想知道她对苏清月的态度。宋家这边的意思,他知道几分。宋太后的想法,他也知道。

较之魏琼华,他觉得还是苏清月更合适。魏琼华不是个好脾气的,长期相处,保不济闹出矛盾来。魏琼华身份摆在那,终究是个麻烦。不过魏琼华那目前还只是宋太后一厢情愿,以他对魏琼华的了解,她未必愿意吃这回头草。

反倒是苏清月,一个无根无基的继母对宋嘉禾兄妹几个而言,最好不过。想来宋家也更偏向于此。

可他瞧着,宋嘉禾似乎不慎满意苏清月,难道她有问题?

不一会儿,就到了宋子谚跟前,小家伙果然喜得眉开眼笑,抱着魏阙送的小弓箭乐得见牙不见眼。

魏阙和宋嘉禾陪着宋子谚说笑片刻,两人便要离开。

宋子谚嘟着嘴,老大不乐意,在宋嘉禾看过来的时候,又小大人一般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倒像在赶人:“我知道的,你们去吧。”

祖母说了,姐姐以后要嫁给三表哥的,所以他不能老是占着姐姐的时间,不让姐姐和三表哥相处。

你知道,你知道个什么啊?宋嘉禾真想问问他,她摇了摇头,现在的孩子都成精了。

离开后,宋嘉卉带着魏阙去梅花林里转转,深冬时节,西边的腊梅陆续开了,黄澄澄一片。

另一厢,宋老爷子去了温安院找宋老夫人。

宋老夫人一见他这模样,就坐正了身子。

丫鬟上过茶,便被老爷子抬手打发了出去。

宋老夫人神色郑重起来,听宋老爷子说完,宋老夫人沉默良久:“其实,要是老二愿意,我也不会反对。这些年他过得着实不容易。”正如宋嘉禾说的,只要宋铭喜欢就好。女子都讲究个一嫁从父,再嫁从己呢!

若是儿子真的喜欢,宋老夫人愿意认。这么些年,宋铭就守着林氏过日子,哪怕林氏再糊涂,她儿子也没纳妾蓄婢。说他喜欢林氏,宋老夫人是万万不信的,这么个糊涂人,哪里喜欢的来。只不过是对他而言,不是心里那个人,谁都一样。

老二如此迁就林氏,以至于把她惯坏了,就是觉得亏欠她,所以补偿她。

都是当母亲的,这会儿,宋老夫人能理解宋太后的心情,这当母亲的,都盼着儿女过得幸福,其他旁的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到了他们这年纪,看得更开了。

“其实吧,清月也没咱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宋老夫人把苏清月散布流言还有倒药的事情说了一遍。

宋老爷子不妨还有这么几茬事儿,不禁摇了摇头,可他没宋老夫人那么想得开:“不是苏清月,也不能是琼华!”这丫头声名狼藉,老宋家丢不起这人。

男人浪子回头,可以马上走回正道上,旁人还要夸一声迷途知返。可女人是回不了头的,魏琼华要是嫁别人,宋老爷子只有高兴的。外人和外甥女,当然是外甥女重要。可搁自己儿子上头,当然是自家的名声要紧。

这门婚事一成,他们宋家还不得让人在背后笑死,他丢不起这人。

宋老爷子定了定神:“你先找几家夫人把咱们要聘苏清月的意思给透出去,随后你再进宫去看望太后,太后要是不提,你也别说。她要是说了,你就大大方方把这婚事说出来。”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便是太后也不能强人所难。

“她的伤不是能治好的吗?”宋老夫人抿了抿唇,她对苏清月是真的存了偏见。

“治不治得好是一回事,救了咱们谚哥儿是另一回事。既然已经对她说了,就没收回来的道理。”宋老爷子一扯嘴角:“再说了,这病能治好,那都是梁御医说的,他是宫里头的人。除了他,旁的郎中都说悬。保不准就是忽悠人的。”宋老爷子对宋太后有几分了解的,这种事还真的是她能做得出来的。

至于苏清月那点小心思,在宋老爷子看来都不叫事儿。苏清月想抓住老二的心思,他能理解。小打小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过分了,想收拾也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不足为惧。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防着宋太后,万一宋太后铁了心要促成这门婚事,那才叫麻烦。

宋老夫人垂下眼,之前她是没想过这一茬,粱御医身为御医,医术比旁的郎中更高超,理所当然。可知道宋太后的心思之后,宋老夫人也开始怀疑了这其中有蹊跷了。

“这事给闹得。”宋老夫人叹了一口气,简简单单一桩事变得越来越复杂。

三日后,宋老夫人进宫请安,宋太后状似随意的问起了苏清月。

宋老夫人也用一种十分寻常的口气将婚事说了:“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她什么都不缺就缺一门好亲事了,嫁到外头,她无根无基的,难免要受委屈,正好家里人都喜欢她,就是几个孩子也跟她亲近。老二也是同意的,就等他出了妻孝办事。”

宋太后眼角微微绷紧:“她这出身可有些低了,委屈了阿铭。”

“咱们家深受皇恩,还有您在,没必要再和那些高门大户联姻了。”宋老夫人笑道。

宋太后瞅了瞅她,端起茶喝了一口。

再说了会儿闲话,宋老夫人退后,宋太后沉了脸,问道:“长公主到哪儿了?”不过是个口头之约罢了,想推翻有的是法子。

下一更23点左右~

第166章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洒下来, 在官道上铺了厚厚一层。

白茫茫的道路上,一驾华丽庄重的马车缓缓前行。

魏琼华躺在毛茸茸的狐裘毯上昏昏欲睡, 直到咯吱一声, 马车蓦然停下。

打着瞌睡的魏琼华睁开眼:“怎么回事儿?”沙哑困顿的嗓音中带着浓浓的不悦。

“回殿下, 前头有人翻了马车,挡了去路。”雪天路滑,难免有几个粗心大意的。

“严重吗?”魏琼华随口问了一句。

“殿下稍等, 老奴去瞧瞧。”不一会儿, 老嬷嬷回话:“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并不要紧。”

“我怎么听着你声音有些怪。”魏琼华漫不经心的道。

回话的老嬷嬷,脸皮抽了抽,可真够敏锐的。她过去时看见了被拦在对面的队伍, 是宋家人,打头的坐在马上的就是宋铭。她伺候魏琼华二十几年, 遂知道自家主子跟卫国公早年那段旧事儿。

“嗯”马车里传出上扬的尾音。

老嬷嬷不敢再隐瞒, 硬着头皮道:“老奴瞧见卫国公府一行人也在。”

马车里有一瞬的静默,忽然传出一声嗤笑。

~

今天是林氏的周年祭,遂宋铭和宋子谏特意请了一日假, 一家人前往皇觉寺为林氏做法事。

不想,从昨天开始一直在下雪, 路上积了厚厚的一层,不仅行路艰难,还遇上了一桩事故,所幸无人员伤亡。

宋铭派了侍卫上前帮忙, 引得对方千恩万谢。

不经意间,他看见了对面的马车。

目光一凝,随即若无其事的转开。莫名想起之前宋老夫人和他说的话,心头无奈,太后姑母可真是异想天开,老小孩,老小孩,诚不欺人。

宋嘉禾也发现了对面的马车,一眼就认出来那是长公主的车辇,在这个时辰,往京城方向去的,也就只有魏琼华了。临近除夕,她也该回京过年。

目光又移到了马背上的宋铭身上,脊背挺直,犹如一棵苍翠古松,凛然挺拔。

说来,一直以来,宋嘉禾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有那么点疑惑。可细细观察,又没什么特别之处。

倒在地上的障碍终于被清理走,道路恢复通畅。

遇上了,也没有假装视而不见的理。

魏琼华倚在窗口,笑盈盈的说话:“这大雪天儿的是要去哪,倒是好雅兴。”

宋铭淡声道:“今日是亡妻周年祭。”

魏琼华笑容顿收:“倒是我失礼了,卫国公与先夫人果然是情深意重,鹣鲽情深。”

宋铭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不知怎么的,宋嘉禾听着是有点怪怪的。

魏琼华笑了笑:“那我就不耽搁你们了。”说着放下的帘子,隔绝了外面的视线。

待她的马车经过之后,宋铭才说了一声:“走。”

嘚嘚马蹄声中,一行人抵达皇觉寺,方丈亲自迎了出来。

~

魏琼华也回到了京城,没回公主府,径直去了皇宫。她是为了宋太后的病回来的,结果进了皇宫一瞧。她娘歪在椅子上,脚边跪了两个小宫女在捶腿,面前一群人在唱小曲儿,吹拉弹唱,好不快活。

魏琼华瞬间没了脾气,有这么欺负人的吗?好歹也装装病啊。

宋太后抬了抬眼皮:“可算是回来了,哀家还当你忘了慈安宫的大门往哪开呢?”

“您这话说的,我就是忘了哪儿,也不会忘了您啊。”魏琼华无奈道:“您想我回来,直说就是,犯得着咒自己病了,何苦来哉。”

宋太后冷笑一声:“哀家要是不装病,你能这么快赶回来。能在三十那天回来,就算你有良心了。”

魏琼华讪笑,这还真说不准。因为魏家和南边几家一直都是针尖对麦芒的关系,所以她都没敢去南边玩。就怕去了被人家扣下当人质。好不容易皇帝打下南边了,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有着与北地迥然不同的风貌,她正玩的高兴,就收到了宋太后送来的急信。否则真有可能连年都不回来过了。

“哪能啊!”魏琼华眼皮都不带眨的反驳。

宋太后哼了一声:“少在这糊弄人,傻子才听你说瞎话,赶紧去洗洗,哀家有正经事和你说。”到底是亲娘,知道外头天寒地冻。

魏琼华忙不迭奉承,宋太后没搭理她。魏琼华也不在意,想着回头做小伏低几天,总能把老太太哄高兴,这老人和孩子是一样的,都要哄。

待她沐浴梳洗罢,唱曲的伶人都已经退下。

觑着上首宋太后端凝的脸,魏琼华心里一突,瞧着像是有大事,她仔细想了想,自己最近没捅娄子吧!

“我在南边得了两匹绸缎,是那边新出的料子,柔软的很。”魏琼华开始卖好。

宋太后兴致缺缺:“行了,别拿那些东西来忽悠哀家,真想让哀家高兴啊,你赶紧找个人嫁了,哀家比吃了长生药还高兴。”

魏琼华觉得这天没法聊下去了。她打了一个唉声:“这好端端的怎么又提起这一茬来了?”

宋太后冷哼:“要是你早点把这茬结了,哀家用得着老调重弹吗?”

魏琼华撑着额头,无奈叹道:“不都说好了吗。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别操心了。”

宋太后瞪她:“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要是可以,你以为哀家愿意搭理你。”

魏琼华静默了一瞬,就听见宋太后徐徐道:“前两天,你大舅母进来跟哀家闲话,提了阿铭。阿铭马上就要出妻孝,她的意思是,要是你愿意的话…”

脸不红心不跳的睁眼说瞎话的宋太后目不转睛的盯着魏琼华,只要她有一分意动怎么着,她也得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魏琼华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的看着宋太后,突然眨了眨眼,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飙出来了。

宋太后被她笑的上火:“笑什么,有这么好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