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二姑娘?

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平淡无奇的脸庞,姚寄庭苦涩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柳家二姑娘小有才气,据说行事极其重规矩,又有孝名在身。但不提容貌,陆筠也会作诗作画,只是她不喜张扬罢了,为何祖母就是不肯喜欢陆筠?

他不想答应,可姚寄庭再也听不得祖母以死相逼的暗示。

他是祖母亲手带大的,祖母六十多了,不知还能陪他多久。

“孙子全听祖母安排。”艰难沙哑地说出这句话,姚寄庭倏然离座,大步而去。

姚老太太却满意地笑了。她知道孙子并不愿意娶柳家姑娘,甚至可能有点恨她了,可姚老太太不在乎,她只想孙子快点成家,立业前先为姚家开枝散叶,等她抱到了重孙,看陆家还怎么口口声声坚持替陆筠辩解!

忆起那日在陆家受到的屈辱,姚老太太嘴角紧抿。陆家人丁兴旺,自家就孙子一个,姚老太太是不指望她能活着目睹姚家压陆家一头了,但只要她活着,陆筠就别想顺顺利利地再嫁,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女人,哪家会娶?

冷笑一声,姚老太太拄着拐杖去走廊里遛鸟消食去了。

逗完鸟,姚老太太回了房间,命人把她提前准备好的两身秋袍送到孙子那边去。丫鬟刚走不久,门房突然派人来通传,说是兴安伯府的赵太君登门拜访。

姚老太太眉峰跳了下。

她与赵太君曾是手帕之交,豆蔻年华,同时喜欢上了高中状元的丈夫,当时关系就淡了下来,她顺利嫁进姚家后,赵太君看她越发不顺眼,两人渐渐成了对头。兴安伯府早就没落了,那几年赵太君见到她都躲着走,直到丈夫病逝,赵太君才又开始蹦跶,只要赵太君来,那肯定没有好事。

不过孙子马上就要与柳家结亲了,姚老太太倒想先听听赵太君的讽刺,然后再说出自家的好消息,看赵太君会是什么表情。

“请进来吧。”坐到厅堂主位上,姚老太太端起茶碗,怡然自得地品茶。

赵太君年轻时没有姚老太太好看,老了也比姚老太太显老,但今日她气色罕见的红润,人没到呢,笑声先从走廊里传了过来,中气十足。姚老太太皱皱眉,斗了这么多年,她听得出,赵太君笑成这样,要么是兴安伯府有大喜事,要么就是自家倒霉,赵太君来幸灾乐祸了。

可最近家里顺顺遂遂的,并无任何异样啊……

姚老太太想不明白。

赵太君终于拄着拐杖转到门口了,穿着一身宝蓝色的锦缎褙子,在阳光下甚是刺眼。姚老太太心中不屑,也不说话,一双老迈浑浊的眼睛冷冷地瞪着赵太君,等她自己交待来意。

赵太君看到她故作镇定的模样,先是一阵放声大笑,笑得姚老太太皱眉,赵太君才拄着拐杖走到姚老太太旁边坐下。喝口茶润润嗓子,她探究地打量姚老太太两眼,跟着叹口气靠到椅背上,悠悠开口道:“珉书啊,先前你说陆筠那孩子不好,我还当是你太挑剔,仙女似的美人也能挑出错,现在我总算信了,陆筠的品行确实有问题。”

姚老太太食指动了动,继续保持沉默,心里却有些期待,期待听到陆筠丧德败行的事迹。

赵太君知道她在等着,故身体朝姚老太太倾斜,说悄悄话般盯着姚老太太道:“就说昨晚,陆筠也去赏花灯了,还贪图宋氏灯楼的彩头,带着她弟弟一起上台比试,结果她梅花桩子没踩稳,竟然从上面栽了下来,被一起比试的男人给接住,当着那么多百姓的面搂到怀里!啧啧,你说,她好好的大家闺秀,去搀和那种热闹做什么?”

果然是丢了大人!

姚老太太心中窃喜,神色却淡淡,仿佛陆筠与姚家没有任何关系一般,只微微惊讶道:“竟有这事?”

“可不是,”老咸鱼上钩了,赵太君干瘪的嘴角翘了起来,“更丢人的还在后头呢,你猜猜,接住她的男人是谁?提醒你一下,那人是寄庭祖父的弟子之一。”

丈夫教过的弟子?

姚老太太马上想到了几个没甚出息的,但她不想猜,盯着赵太君等她说。

赵太君非常痛快,朝她招招手,等姚老太太配合地倾身凑过来,赵太君才轻轻地道:“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圣上,皇上好像不认识她,陆筠狼狈跑了,皇上还派人去打听她的身份呢!对了,听说陆筠被堵在宋氏灯楼里出不来,全靠廖守领兵护送,才得以脱身。你说,万一今日早朝皇上拿这事打趣陆大人,那陆筠岂不是害人害己,把陆大人也连累了?”

一口气说完了,赵太君笑眯眯地瞧着姚老太太。

姚老太太依然维持着侧耳倾听的姿势,连眼珠子也一动不动,呆若木鸡。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8章

陆筠与皇上一起比试,摔倒时被皇上当着百姓的面抱住了?

皇上还派人打听陆筠身份,最后是金吾卫指挥使廖守护送陆筠回的家?

太过震惊,姚老太太好半晌都没有回神。

她不想相信。

怎么会那么巧?皇上不在宫里陪皇后妃嫔,微服出宫做什么?他是皇上啊,怎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彩头抛头露面?怎么还偏偏遇见了陆筠?派人打听陆筠身份,皇上想做什么?

眼前浮现陆筠娇美柔媚的脸庞,姚老太太心头陡然一沉。

再不喜欢陆筠,姚老太太也必须承认,陆筠确实很美,朱氏一个村姑能被陆斩看上,足见其美貌,陆筠完全继承了朱氏的美与柔。萧氏、陆明玉娘俩是皇亲国戚,姿容明艳气度高贵,陆筠站在她们娘俩身边,乍一眼会被人忽视,但只要目光落到陆筠身上,就会发现她的柔别有一种动人风韵,像是一片雍容华贵的牡丹旁安静盛开的一枝出水芙蓉,水灵灵娇嫩嫩,诱人采撷。

女人或许会嫉妒会挑刺,看不上陆筠的怯弱,但男人们最喜欢那样的,柔得水一样,正好任由他们揉.捏。孙子不就是被陆筠的美色.迷惑得连她这个祖母都不敬重了,每日给她使脸色看?

赵太君见姚老太太半天不回神,担心姚老太太听不明白她的话中深意,故意诱导道:“哎,你说,皇上有没有可能看上陆筠了?”

她声音不小,姚老太太终于回神,眼睫一动,联想赵太君进门前后愉悦的笑声,哪还不懂赵太君真正的来意?赵太君就是猜到明惠帝瞧上陆筠了,笃定姚家要沦为明惠帝的眼中钉,才一大早跑来幸灾乐祸!

前一刻还在窃喜陆筠丢人现眼,后一刻就得知陆筠可能一步登天,姚老太太再好的涵养也没能抗住这巨大的反差,抬眼看向赵太君,那眼神阴狠冷厉,比毒蛇还要慑人。

赵太君与姚老太太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是第一次看到姚老太太发狠,就像一头老山羊突然露出一双狼眼,赵太君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哆嗦完再看姚老太太,人家又恢复了之前冷漠淡然的模样,端茶慢品了。

赵太君嗤了声,靠回椅背,继续阴阳怪气地道:“应该不可能,去年陆筠跟寄庭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皇上肯定有所耳闻。据说皇上除夕没赏你们菜,是因为陆三媳妇去皇上那儿告状了,皇上向来宠爱堂妹,才做做样子,今年寄庭祖父忌日,皇上不又赐礼了?可一码归一码,陆筠长得再美,皇上再高看陆家,也不可能接一个嫁过人的女人进宫吧?廖大人带兵护送陆筠,应该是他擅作主张,所以珉书你不用担心,陆筠绝对攀不上高枝的。”

语气、眼神都无比地真诚,话却都是反话,听着是在贬低陆家,实则点名了陆筠的特殊。或许陆筠没了女人的清白,但她有身为兵部尚书的老子,有身为皇上堂妹的亲嫂子,更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这些都可能让皇上忽略陆筠嫁过人的事。

姚老太太不用她提醒也明白,胸口堵得快要呼吸不畅,却不甘心让死对头看笑话,姚老太太强撑着朝赵太君淡淡一笑,平平静静地道:“我知道你是为我担心,但陆筠已经不是我们家的媳妇了,她过得如何我并不在意,倒是你,看在咱们多年的交情上,我还是提醒你一句,少说天家是非,仔细祸从口出……”

“对对对,可不就是祸从口出?”赵太君飞快打断姚老太太的话,再优哉游哉地慢慢站了起来,一边坐了脏椅垫般掸掸褙子后面,一边意味深长地瞧着姚老太太,“真是祸从口出,陆筠那样柔弱的丫头,也不知被哪个长舌妇诋毁成了妒妇,若我是那个长舌妇,听闻此事后什么都不管先去烧它几炷香拜拜佛,求佛祖保佑陆家丫头千万别有大造化,毕竟陆丫头柔弱善良,给她造化的人可就未必那么宽宏大量了,珉书你说是不是?”

姚老太太双手紧紧扣住大腿,脸色铁青。

赵太君只觉得赏心悦目,拄着拐杖慢慢走了,边走边打趣送客的姚家丫鬟:“哎,我刚刚好像说错话了,一会儿你们仔细盯着你们老太太,我怕她有什么火气都憋在心里,憋着憋着憋出病来……”

声音传到厅堂,姚老太太刚抓起茶碗准备砸到地上,闻言动作一顿,指甲盖紧紧抵在茶碗上,越扣越紧,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细微声响。她不能摔东西,摔了便是坐实了赵太君那贱.妇的话!

只是,皇上真会接陆筠进宫吗?

念头一起,滔天的怒火瞬间平复,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恐慌。陆筠那样的身份,如果明惠帝愿意接她进宫,就说明明惠帝对她的宠爱已经超过了任何妃嫔,宠到不在乎陆筠的清白,不在乎世俗的非议,果真这样,不说皇上会不会对姚家翻旧账,便是那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大臣们,明知姚家成了皇上的眼中钉,他们谁还敢与姚家来往?

也就是说,若陆筠进宫受宠,孙子的前程完了,婚事也……

眼前一花,姚老太太心慌气短地跌到了椅背上,牙关颤动,牵扯着脸上各处的褶子也跟着哆嗦。好一会儿,她才闭着眼睛抓救命稻草般扯下手腕上的檀香佛珠手串,急速地转动起来。

不会的,一个被他孙子日夜玩弄的女人,皇上怎么可能会要?

~

皇宫。

今日早朝要议的事情不少,姚老太太瘫在椅子上默默求菩萨时,明惠帝正端坐在龙椅上听臣子启奏国事。明惠帝少年登基,在位多年,处理政务十分娴熟,一边听着臣子抑扬顿挫,还能分心观察别的大臣。

仿佛坐累了般,明惠帝在龙椅上挪了挪,一手手肘搭在龙椅扶手上,撑着下巴,脑袋自然而然地偏向了陆斩那一侧。陆斩五十六了,但他身强体健,看着要比实际年龄小上十来岁,苍松般站在那里,眼帘低垂,面冷如霜。

明惠帝与陆斩君臣二十多年,自然看得出,陆斩今日比平时更冷了几分。

收回视线,明惠帝盯着正在启奏的工部郎中,心思却还在陆斩那边。想到散朝后就要跟陆斩摊开了,生平第一次,明惠帝因为妃嫔事宜犯了愁,有那么一点点不知所措。

他没有主动要过女人。

皇后是先帝给他挑的,后来的几次选秀,都是太后安排的,他只管夜里翻牌子。太后病逝,他没有再选过秀,儿子生了几个,之前似乎还有秀女没有侍过寝,没必要再选新的进来。

陆筠是他第一次动心想要怜惜的女子,也是他主动为自己挑的第一个女人。陆筠若是普通官家之女,他大可以直接下旨封妃,再给她娘家些恩赏,可陆筠是陆斩的女儿,陆斩是他倚重多年的兵部尚书,明惠帝不能硬邦邦地直接把人要过来,虽然他有权这么做。

然而再犯愁,该说的还得说。

散朝后,明惠帝先走了,却叫总管太监郭邕去请陆斩到乾元宫面圣。

陆斩虎着脸点点头,看得郭邕暗暗心惊,一路都在担心陆斩冲动触怒了明惠帝,硬把喜事变仇事。好在陆斩只是憋了一晚的火,必须发.泄发.泄,摆了一路的臭脸色,真的到了乾元宫,他深深呼出一口气,又恢复了平时的冷峻沉稳模样。

郭邕先进去回禀,再请陆斩过去,自己守在门外,不许人打扰。

“老臣叩见皇上。”

进来了,陆斩撩起衣摆就要行礼,明惠帝在书桌前站着呢,见此忙将人扶住,从容笑道:“朕少年登基,每遇内忧外患全靠陆卿提点解惑,二十多年下来,朕虽未正式拜师,心里却将陆卿当恩师倚重,私下召见,陆卿不必再行大礼。”

陆斩还弯着腰,盯着明惠帝衣袍上的金龙绣案,虎眸里闪过一道嘲讽。明惠帝对他确实不错,但之前君臣相处,明惠帝待他与旁的大臣无异,都是恩威并重,大多时候都是信赖的,偶尔说两句意味深长的话警示警示他们。现在好了,想要他女儿,便要拉近关系?

“皇上言重了,老臣才疏学浅,全靠皇上提拔才有今日,绝当不起帝师之名。”陆斩坚持要跪。

明惠帝不让他跪,看眼始终低着头的陆斩,他无奈道:“好了,朕也不跟你卖关子了,昨夜朕行事不够稳重,唐突了阿筠,只是朕要接她进宫,只能出此下策,才能避免更多世俗非议,还请陆卿体谅朕的苦心。”

陆斩在心里冷笑。皇上就是皇上,明明是他昨晚精心安排,仗势欺人诱女儿落网,现在却说得他对女儿多好似的。偏明惠帝这样自责开场,陆斩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满,谁能对皇上不满?可他若违心“体谅”,明惠帝马上就会“误解”他是赞成这门婚事的,再堵得他忌惮天威,糊里糊涂地默认下来。

陆斩退后两步,还是跪了下去,直言道:“皇上对小女用心良苦,老臣受宠若惊,只是小女嫁过一次,实在配不上皇上,且她生性卑怯,深居简出不善与人应酬,宫里都是贵人,老臣一不愿她战战兢兢终日惶恐,二不想她笨手笨脚得罪贵人,恳求皇上另求别家闺秀,忘了小女罢。”

他不愿意女儿进宫。

女儿配不上皇上,只是推辞,担心女儿在宫里抑郁不快才是真的。后宫妃嫔为了争宠,什么下三滥的招数使不出来?女儿绝不是与人斗狠的那块儿料,一不小心被人害了怎么办?他能教训姚寄庭,轮到明惠帝,他连怒容都不能露。

更何况,明惠帝三十七了,前面两个皇子都比女儿年长,他连孙女嫁给楚行都嫌楚行老,女儿真进了宫,便是一直受宠,再过二十来年……陆斩自己就是年过五旬,他不想服老,但现在每个月也就疼妻子十晚左右,妻子不要求更多是因为妻子也老了,换成明惠帝五十多,女儿才三十几,明惠帝能满足女儿吗?

夫妻之间,这种事必须考虑进去,陆斩还是想给女儿找个年纪合适的,让女婿陪女儿一起老,便是将来注定会有阴阳相隔,夫妻年纪近,孤零零的日子也不会太长。

他一心为女着想,明惠帝又何尝没考虑过这些?

再次扶起陆斩,明惠帝正色道:“陆卿,你的意思朕明白。阿筠也算是朕从小看到大的,朕知道她柔弱卑怯,所以等她进宫,朕会封她容妃,派可靠之人服侍她,除了见到皇后需要行礼,她不必看任何人脸色。至于你说阿筠进宫会战战兢兢,朕向你保证,朕会让阿筠过得比在陆家还开怀,朕会让她彻底忘了曾经在姚家受过的苦。”

最后一句,声音坚如玉石,掷地有声。

陆斩震惊地抬起头,没想到明惠帝会直言姚家。

明惠帝终究是帝王,软姿态做足了,他拍拍陆斩肩膀,最后道:“陆卿,朕喜欢阿筠,朕不想再看她足不出户郁郁寡欢,晚上你回府问问阿筠,如果她不愿意,朕不会强求。”

换言之,若陆筠答应,他陆斩的意见便不再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9章

难得回趟娘家,陆明玉早上陪姑姑坐了会儿,祖母那边交给母亲安抚,然后她便一心哄两个弟弟了。昨晚的事,姑姑嘴上没说,心里肯定是愿意进宫的,上辈子明惠帝能劝服祖父,这辈子应该也没问题,没有什么需要她担心。

“姐姐,你在咱们家住几晚?”

明媚秋光透过窗纱照到临窗的长榻上,屋里陆明玉背靠迎枕而坐,年哥儿、恒哥儿一左一右挨在姐姐身边。恒哥儿看着姐姐问话,年哥儿小心翼翼又好奇无比地轻轻摸姐姐的肚子,知道里面有他的外甥或外甥女。听哥哥问,年哥儿扭头,脆脆地道:“住到过年!”

陆明玉扑哧笑了出来。弟弟这么舍不得她,陆明玉稀罕地摸摸年哥儿脑袋,故意装出一副无奈的模样,“不行啊,你姐夫说了,傍晚他就过来接我。”

年哥儿抿了抿小嘴儿。

恒哥儿转转眼睛,兴奋道:“姐姐你藏起来,姐夫找不到你就走了!”

陆明玉笑得更开心了,弟弟们无忧无虑,一个比一个可爱,她确实想天天跟弟弟们在一起,只是想到国公府里的丈夫,陆明玉狡猾地转移了话题,问弟弟们最近有没有捣乱,功课做得怎么样。

她喜欢弟弟们,但更喜欢被楚行抱在怀里,闻他身上的味道。

傍晚红日西垂,陆家几个爷们还没回来,楚行先来了。彼时陆明玉已经做好了随时动身的准备,正在宁安堂陪祖母、母亲说话,小丫鬟跑来回禀,察觉长辈们揶揄的视线,陆明玉又羞又喜地低下了头,摆弄手里的帕子。

外面传来脚步声,很快,堂屋门口就多了一道身穿墨灰长袍的挺拔身影。陆明玉微微低着头,目光偷偷地斜向丈夫,没看他脸,视线却一直跟着他走,直到他走到堂屋中间。

“最近天气转凉,祖母、岳母身体可还好?”楚行低头行礼,恭声寒暄道。

他声音清冷,说起关怀的话来却显得特别诚心,朱氏虽然担忧女儿的大事,看到仪表堂堂的孙女婿,她还是满意地笑了,请楚行落座,“都好都好,倒是世谨,往后出门记得多加两件衣裳,别仗着年轻硬抗。”

“劳祖母惦念。”楚行再次行礼,坐到了朱氏左下首,对面就是萧氏娘俩。楚行看过去的时候,正好与妻子的目光对上,陆明玉一触即退,当着长辈们的面,楚行也迅速收回,丫鬟们端茶过来,他轻轻抿了一口。

女婿冷冰冰的,问什么答什么,这样的人相处最累,萧氏不知乖巧娇憨的女儿为何会喜欢这样的男人,她却快要坚持不住了,趁气氛变得更尴尬前劝道:“好了,阿暖在这边住了一晚,太夫人肯定挂念呢,你们俩早点回去吧。”

楚行颔首,起身离座,恭敬地朝萧氏婆媳俩告辞。

朱氏辈分大,没去送小辈,萧氏亲自送女儿女婿。出府路上,陆明玉亲昵地挽着母亲胳膊,听母亲说那些她都会背了的念叨,楚行落后一步,默默走在妻子身侧,时而回答两个小舅子的问题。

“路上慢点走。”到了马车前,望着车窗里女儿红润娇.嫩的小脸,萧氏眼里终于露出一丝不舍。

“知道了,娘快回去吧。”陆明玉笑着道,再叮嘱两个弟弟听话。

恒哥儿、年哥儿恋恋不舍地望着姐姐。

萧氏见女婿神色平和地在那儿站着,一副她们不先打住他绝对不会催促的耐心模样,她心里好笑,叫两个儿子退到身边,示意女婿也上车,“时候不早了,世谨有空再来。”

楚行点点头,“岳母想阿暖了,随时带恒哥儿、年哥儿过来坐坐,我祖母时常念叨您的。”

萧氏笑着道好。

楚行这才上车。

陆明玉最后朝家人招招手,马车便缓缓出发了。放下车帘,陆明玉感慨着转身,在娘家的时候想楚行,可是才上车,她又想家人了。坐正了,陆明玉悄悄看向一侧,就见楚行双手搭在膝盖上,坐姿端正。

陆明玉扭头看窗,她倒要看看,楚行能装到什么时候,结果脑袋才歪,腰上、腿弯就分别多了一双大手,同时发力。陆明玉情不自禁地笑,乖乖由男人将她抱到腿上。

“昨晚睡得可好?”楚行一手托她肩膀,一手轻轻压在她腹部,“吐了吗?”

陆明玉摇摇头,仰着脑袋,对上他深邃明亮的凤眼,她还是不太习惯,靠到他胸口说话,“我娘说我有福气,别人怀孩子都要闹腾一段时间,我就没那么大反应,好吃好睡的。”

好吃好睡……

楚行看着她白里透红的小脸,确实像好吃好睡的,只是想到自己昨晚快三更天才睡着,楚行再也压抑不住胸口的悸动,俯身去吻她嘴唇。男人俊脸凑过来地太突然,陆明玉下意识往旁躲了下。

没亲到人,楚行睁开眼睛,恰好车外传来路人的说话声,从未在马车里与妻子亲密过的男人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不太合适,他抿抿唇,重新坐正,只微微加大了抱她的力道。

他一本正经的,陆明玉缩在他怀里,却有一丝丝失望。

一晚不见,她也挺想他的。

只是楚行都收起了冲动,陆明玉可不好意思主动邀吻。捞起他腰间玉佩把玩,陆明玉笑着学弟弟的童言童语给他听,“恒哥儿说要把我藏起来,那样你找不到我,就自己回去了。国公爷,如果我真藏了,你会怎么做?”

调侃的时候,她喜欢喊他国公爷。

她嘴角翘着,桃花眼水润润的,灵动狡黠。楚行握住她手,想了想,浅笑道:“恒哥儿年哥儿年纪小,你陪他们玩玩也好,等我来了你再出来见我。”

陆明玉哼了声,垂眸道:“要是我不肯出来呢?”

楚行闻言,重新低头,对着她羞红的耳垂道:“那便掘地三尺,挖你出来。”

这是抓捕逃犯常说的话,陆明玉恼他不会用词,只是才说了一个“你”,男人突然压了过来。陆明玉没有任何准备,唇就被他捉住了,温柔而执着。像是春风吹来,冷了一冬的花草欣喜地在暖风里舒展身体,陆明玉慢慢抬手环住楚行脖子,柔柔地回应。

马车停下来时,楚行才艰难地抬起头。

陆明玉无力地软在他怀里,细.喘微微,一双美眸雾蒙蒙地望着他,媚态横生却不自知。楚行大手扣着她肩膀,好不容易才将她抱到旁边自己坐着,他闭上眼睛努力平复。

陆明玉扫眼他挡在腿上的大手,心扑通扑通地跳,口干.舌燥。从她怀疑自己有孕到今日,整整一个半月过去了,楚行忍得辛苦,每次强行断开,她心里也空荡荡的。

但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孩子,只能忍着。

夫妻俩一个闭着眼睛,一个扭头看窗,陆明玉平静地快,楚行稍微费了会儿功夫才探身出去。陆明玉紧随随后,把手交给楚行,她咬唇看他,就见楚行俊脸白皙,任谁也看不出,前一刻他还在紧紧抱着她无声渴求……

这才是真正的道貌岸然吧?

陆明玉笑着下了车。

夫妻俩先去三秋堂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早就等着了,看到走在长孙身边姿色明艳的长孙媳妇,太夫人脑海里却不由自主浮现出了陆筠的身影。亲姑侄,陆明玉与陆筠还是有几分相像的,特别是那双潋滟的桃花眼,比刚满月的孩童还纯净清澈,谁看了都想疼。

昨晚陆筠偶遇皇上那么大的事,早就传开了,太夫人亦有所耳闻。

聊了几句家常,太夫人十分自然地把话题转到了陆筠身上,“昨晚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姑姑受惊不小吧,现在可还好?”

陆明玉猜到长辈肯定会问起这事,坦然道:“早上我陪姑姑坐了会儿,瞧着像缓过来了……哎,都怪崇哥儿淘气,非要拽我姑姑去比试赢彩头,幸好皇舅舅出手迅速,不然姑姑真摔伤了,我祖父肯定要打崇哥儿一顿。”

大大方方地解释了一番。

她这样,太夫人反而不好再多打听,百姓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议论,她总不能直接问长孙媳妇皇上对她姑姑的心思吧?

“没受伤就好。”太夫人松了口气,再关心两句,就放他们小两口走了。至于明惠帝到底看上陆筠没有,等吧,这两天应该就有消息传出来。

陆家。

陆斩赶在日落之前回府了,换过常服,负手在堂屋走了两圈,叫上妻子一起去找女儿。只有妻子在场,他才能多跟女儿说两句,否则女儿一低头一脸红,他就不知该说什么了。

“阿筠,皇上欲接你进宫,你怎么想?”坐在内室的椅子上,看着半躲在妻子身后的女儿,陆斩心情复杂地问。

陆筠抿唇,脸慢慢地红了。

陆斩看向妻子,朱氏无奈地摇摇头,白日她知晓来龙去脉后,已经问过女儿了,女儿开始扭捏,后来终于松口,小声地说听他们做主。之前她希望女儿再嫁,女儿都是摇头,连相看都不要看,这回却改口了,意思还不明显?

陆斩昨晚就看出点征兆了,想到明惠帝胸有成竹的那番话,陆斩烦躁地皱眉,看着女儿绣鞋问:“阿筠,他是皇上,他宫里有皇后有那么多妃嫔,以后说不定还会选秀,现在他对你好,只是图一时新鲜,等他再去别的妃嫔那边,你怎么办?”

陆筠听了,脸上的羞红飞快退了下去。

但这个问题,她白日想过了。如果没有明惠帝,她这辈子也不打算再嫁人,一日不嫁,父母就会多为她操心一日,她一个老姑娘,总住在家里,外面肯定会有闲话,进宫了,便再没有那些烦恼。

至于明惠帝……

陆筠苦笑了下。

明惠帝对她好,她就受着,明惠帝厌烦她了,她就一个人安静地过,养养花种种草,进宫时就知他有妃嫔,不期待他一心一意,又怎会为此烦恼?最主要的是,经过昨晚,她与明惠帝已经卷到一起了,不进宫,只会传出更多难听的话。

抬起眼帘,陆筠第一次在严父面前坚持自己的决定,“爹爹,您答应吧,女儿……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