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睿虽然是大理寺卿, 官职比他大的官员有很多, 但他同时也是镇国公世子, 所以就算跟一品大员站在一起, 也未必需要那样恭敬。

李莞问问题的时候,一辆马车正好驶来,停靠在他们面前, 陆睿不回答李莞的话,扶着李莞上马车去,然后自己也钻了进来, 李莞赶紧往旁边靠了靠,总觉得陆睿上了马车以后,马车里的空间变得特别狭小。

陆睿见李莞低头拿着镯子发呆,以为她还在介意收镯子的事情,伸手将镯子拿过,然后将李莞的手牵过来,替她把那对贵气的手镯分别戴在手腕上,说道:

“别想那么多了,这镯子就算你不收,那夫人也会送给你的。你这般收下了,她才能放下心。”

李莞此时此刻关注的已经不是手腕上的手镯了,而是自己被陆睿攥着的手,陆睿见她面容羞怯,比之先前的青白已然红润不少,见她目光不住往下,陆睿顺着看过去,这才察觉自己的手居然还没有放开,赶忙松开,可就在他松开的那一刻,李莞的手反过来将他拉住。

陆睿抬头看她,只见李莞故意将目光调转到其他地方,一会儿看车顶,一会儿看车窗,一会儿又看看外面,总之就是不去看陆睿,装作毫无所觉的样子,实际上手里却紧紧攥着他。

长到这么大,陆睿还是第一次被女人抓住手,感觉有点奇妙,理智告诉他应该这样于礼不合,应该不顾一切把自己的手抽出来,但是陆睿没有,两人间仿佛默认了什么似的,放任两只手交握在一起。

李莞把陆睿抓的很紧,就是怕他把手抽走,但握了一会儿后发现陆睿并没有这个意思,心花怒放,渐渐放松。

马车走在康定街上,陆睿掀开车帘往水面上看了一会儿,说道:

“李家的人似乎已经知道你落水了。”

闻言,李莞也掀开帘子,往外头看去,果真看见水面上似乎有点混乱,岸边也有几人在对着水面呼喊,李莞认出确实是李家的人,放下帘子,李莞说道:

“我下去让告诉他们我没事儿。”

说着李莞就要起身,被陆睿拉住:“不必,让他们继续找吧。”

李莞不解看向他,陆睿却没什么表情变化,见李莞一脸不解,陆睿才破天荒的对她勾了勾唇角,那一瞬间,李莞觉得自己看见了春暖花开,再多的疑问在这一刻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感觉没过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李莞觉得跟陆睿在一起的时间过得飞快,依依不舍的下车,左右看了看,才发现地方不对。

“这不是后门吗?我进自己家,为什么不走正门?”看着陆睿,李莞想,会不会是陆睿不想让人知道是他送李莞回来的?

胡思乱想的时候,陆睿来到李家后门外,在门上轻轻敲了两下,很快门后传出取栓的声音,后门打开,张平从门后走出,对陆睿和李莞拱手行礼。

“陆大人,姑娘。老爷让小的在这里等二位。”

李莞一头雾水:“我爹让你在这里等?那他人呢?”

“李大人在外面找你呢。”陆睿替张平回答了李莞的问题,一边左右看看,确定没人看见之后,才把李莞送进李家的后门。

陆睿对张平交代:“你家姑娘送回来了,我就先走了,与你家老爷说,回头我再来拜会。”

张平知道内情,闻言立刻恭送陆睿。

李莞在门内看着陆睿上马车离开,后门关上之后,才对张平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我爹为什么在外面找我?”

很显然李莞没事的消息,陆睿已经通知了李崇,可李崇为什么还要在外面找李莞呢。

“这是陆大人吩咐的,如今外面还不知道姑娘没事已经回来了,那老爷自然是要出门‘找你’去的。”张平把李崇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李莞,然后就领着李莞在园子里穿梭,居然一个人都没遇见,安全把李莞送回了自己的院子。

王嬷嬷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要见李莞安全回来就放心了,让银杏和春兰伺候李莞梳洗了上床睡觉,李莞舒服的躺在床铺上,却也不能安心睡下,脑子里不住想着事情,静下心来之后,李莞就明白李崇和陆睿在搞什么鬼。

李莞在安平郡主的船上落水,就算安平郡主可以推脱自己不知情,但在李莞没找到之前,李家都可以缠着安平郡主要人,所以陆睿和李崇才让张平在后门等着李莞,把她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回院子里。

看来今天晚上注定是不太平了。

**

李崇和李家的家丁们举着火把围在安平郡王府外,敲锣打鼓的喊着号子,大意就是还我女儿的命,李家出动了三十多人,一起举着火把在外呼喊的阵仗也算是很大了,至少整条巷子里的人家都能听到。

此时已经是夜深人静之时,安平郡主被家丁们护送着回到了府中,但李家的人在外喊叫,她也不可能回房去睡,被安平郡王和安平郡王妃拘在厅里,看着自己父亲在那儿负手踱步,安平郡主还不以为意,觉得父亲担忧过头。

“父亲,您别转了,转的我头晕。”安平郡主说道。

安平郡王猛地回身,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为什么转呀?你这才解禁几日,就给我又惹这么大麻烦,你好端端的,去招惹李家干什么?”

永安侯府的事情历历在目,李崇那时不过是刚中的状元,而现在他任职御史台,当时他就敢把永安侯府告上殿前,更别说那次不过是因为他的女儿和永安侯府的小姐私下发生冲突,他的女儿在永安侯府被欺负了,而这次,自己的女儿是生生把他女儿给弄丢了。

下人来禀报,说是李家找了好些个水鬼下河去捞人,却都一无所获,其实想也知道,元宵前后,天气这么冷,人要真掉下水里的话,要没人及时救是必死无疑的,人沉到水底,李家派再多的人下去捞也是捞不上来的。

“我问你,你是真的把人丢下水了?”安平郡王怒目瞪着女儿。

安平郡主目光闪烁,依旧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我就是让人吓吓她,是她自己没住住栏杆掉下去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最终还是掉下去了呗。”

只要人是在自家船上掉下去的,不管是被人吓唬了掉下去,还是她自己失足掉下去的,郡王府都难逃罪责,或轻或重罢了。

安平郡主不说话,低头看自己傍晚刚染的指甲,不以为意:“掉就掉了,每年康定河掉下去的去人不计其数,说不定李莞就注定了要做水鬼,父亲您听说过吗?凡是在水里淹死的,那都是被水鬼拉下去的。”

安平郡王怎么也没想到,这种冷血无情的话是从自家闺女嘴里说出来的,寻常她有皇后宠着,骄纵胡闹也就罢了,可如今听起来,认命在她嘴里竟然这般不值钱。

“混账!”安平郡王一脚踹翻了脚边的凳子,作势要去打安平郡主,却被安平郡王妃给拉住了:“郡王息怒,您何必跟小孩子置气呢。”

安平郡王推开王妃,说道:“我跟她置气?你没听见外面的声音吗?人家的女儿在我们家船上掉下水,人家现在要来跟我们要人,我们拿什么跟人家交代?李崇那厮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安平郡王妃护着安平郡主,安平郡主从王妃身后探头说道:

“父亲没听过一句话,叫一而再,再而三,李崇她已经为了点小事在殿前告过一回了,难不成他还敢闹第二回 ?就算真的闹了,我也做好了入宫再被皇后娘娘训斥的准备,不就是被骂一顿,打两个手板子吗?我受着好了,真不知道父亲在那儿着急个什么劲儿。”

安平郡主在准备给李莞教训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受罚的准备,李莞在水里能不能活下来,那是她的命,她就不信了,皇上会为了李家处罚永安侯,难不成还能为了李家处置父亲吗?就算皇上肯,皇后娘娘也不会肯的。

安平郡王府的管家急急来报:

“郡王,不好了。李家的人都开始砸门了。再这么下去,不用多时他们就该冲进来了。”

安平郡王眉目一紧:“还敢砸门?这李崇真是个疯子,不要命的疯子!”

安平郡主听到这里,也有点害怕,对外面的管家怒道:

“他们砸门,你们不会反抗吗?养你们干什么吃的?府里的人不够用,就去京兆尹找表姨夫,让他派千儿八百的兵过来,把李家的人全都给抓到牢里去好了。”

第102章

安平郡王还有理智, 不可能按照女儿说的话去做,他只是郡王,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调兵的资格, 可外面的李家也不能不解决,安平郡王问管家:

“府里有多少护院?全都召集起来,万一李家闯进来, 务必守住前院, 然后你现在就派人去京兆尹,就说有盗匪, 让京兆尹派些官差来平乱。”

毕竟安平郡王也担心李崇那个疯子,万一真的闯进来的话他们要怎么办。

管家领命下去之后,安平郡王又忍不住叮嘱安平郡主:“待会儿如果真有对峙的时候,你要一口咬定自己不知情, 并且在听下人禀告之后,曾派人下水去找过, 只是没有找到而已。听到没有。”

“父亲, 我觉得您根本无需这般担心, 李家…”安平郡主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安平郡王给打断了。

“你给我闭嘴吧。都是你惹出来的祸事,上回你已经给你姑母添了麻烦,她在宫里也不好过。”

安平郡王真希望女儿能明白事理一些, 他们这些外戚本来就不该太高调,外头多少眼睛盯着,没事都能给说出点事来, 更何况如今出了这般大事,不下心应对怎么行呢。

“姑母是皇后,后宫独她最大,有什么不好过的?”安平郡主自小蜜罐子里长大,只知道周围的人对她都万般宠爱,才看不到周围人的难处。

“糊涂。”安平郡王觉得如果今天不趁机会把形势跟她说一说,那今后说不定这丫头还会惹出事端来:“你姑母虽为皇后,可皇上对她并不爱重,后宫之中还有个盛宠不衰的张贵妃,就是你姑母也拿她没有办法。”

提起张贵妃受宠的程度,安平郡主确实听过不少,但一直没觉得张贵妃的权利大过自己的姑母,如今听来仍觉得不敢相信。

管家又来禀报:

“郡王,京兆尹派了兵来,已经把李家闹事的人团团围住了。”

安平郡王面上一松:“全都围住了吗?”

“是。京兆尹亲自带队,带了四五十人。”管家答。

“如此,咱们出去吧。”安平郡王一声号令,走到门边却无人跟随,回身说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跟我出去。”

“我?”安平郡主难以置信的指着自己:“父亲要我现在出去面对那帮暴民?”

见女儿一副‘你疯了吧’的神情看着自己,安平郡王又道:“京兆尹的人已经来了,你怕什么。今儿这事儿不说清楚,你身上可就背了人命了,将来对你名声有什么好处?只有今天当面把责任推卸了,对你,对咱们家才没有影响。跟我出来。”

安平郡主踌躇不前,其实她心里也是害怕的,只不过是相信李家不能把她怎么样罢了。

可父亲既然下了命令,安平郡主不想去也是不行,硬着头皮,跟在父亲身后走出郡王府大门。

门外火光冲天,有李家人手里举的,还有京兆尹官差手里举的,把安平郡王府门前照的犹如白昼。

安平郡王收起在屋内的担忧,冷下脸孔对李崇说道:

“李崇,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崇冷声质问:“郡王何不问问郡主她干了什么,我女儿好端端的上了她的船,如今却落水下落不明,难道还不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来问询一下吗?”

安平郡王往京兆尹看去一眼,京兆尹立刻上前主持‘公道’。

“李大人,令嫒落水我很遗憾,可你不去水里捞人,跑到郡王府门前作乱是何用意?”

京兆尹一下子就把李崇聚集郡王府门前的行为定义成了‘作乱’,算是给了李崇一个下马威。

“这些都是我李家的人,何来作乱一说?我不过是带着家里人来找郡主询问我女儿的下落,在京兆尹口中竟成了那作乱的匪徒了吗?那府尹大人接下来想干什么?是要出动京兆尹的兵士,将我李家的人尽数抓到牢里去吗?这天底下还有王法没有?”

李崇声音洪亮,周围围观的人都听在耳中。

京兆尹听说过李崇的事迹,自问在口才上赢不了他,未免扩大事件影响,便压低了声音对李崇道:

“本官知道李大人口才出众,多余的话也不说了,但如今不管因为什么,你们聚众闹事是肯定的了。别说没有王法,王法说了,李大人你这种聚众闹事的行为就是不对。我也劝李大人一句,若是现在你们走了,并且承诺不来郡王府,那这件事就当没有发生,郡王爷是个通情达理的大度之人,想来也不会与你为难,但若你冥顽不灵,坚持闹事的话,可就别怪我京兆尹的刀剑不长眼睛了。”

明晃晃的威胁之言,让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在为李崇捏一把冷汗。

有那好心的还上前劝李崇:“这位先生,京兆尹是郡王的表舅子,你斗不过他们的,还是快走吧。”

安平郡王也听到这样的言论,他可不想让别人以为自己在仗势欺人,遂对京兆尹使了个眼色,京兆府就有官差去把那个说话的人拉去一边。

两方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巷子口传来一阵马蹄踢踏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两队身着皇家禁卫服的士兵骑马而来,清一色的银甲彰显皇家气派。

安平郡王和京兆尹对视一眼,京兆尹以为这些皇家禁卫军也是安平郡王喊过来救场的,而安平郡王则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感,提着衣摆走下台阶,禁卫军统领亲自带队,安平郡王上前拱手笑问:

“韩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所为何事?”

禁卫军深夜来访,总不会是来找安平郡王喝茶的吧。果然禁卫军统领韩州冷面无私,在马背上对安平郡王拱手回礼后,说道:

“郡王请恕下官公务在身不能下马请安。今日下官是奉了陛下之命前来捉拿杀人嫌犯,还请郡王爷多多配合。”

安平郡王一头雾水:“捉拿…杀人嫌犯?”

心里纳闷,怎么会抓到他郡王府门前来,莫不是来抓…脑中闪过那个可能性,立刻就被安平郡王给否定了,且不说李崇在这里闹了大半夜的事儿,根本没有机会入宫去告状,就算真的有人替他告状,可无凭无据的,皇上又怎会派禁卫军来拿人,所以这韩州说的肯定另有其人。

安平郡王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只能陪着笑脸道:

“韩大人尽管吩咐,本王定全力配合。”

韩州也没有过多废话,马鞭一指站在台阶上安平郡王妃身后的安平郡主:

“将杀人嫌犯安平郡主拿下。”

这一声令下,可以算是石破天惊的。

先是安平郡主愣在当场,安平郡王和王妃也是意外至极,安平郡王立刻跑到妻女身前伸手护住,对韩州道:

“韩大人切莫开玩笑,小女一介弱质女流,如何成了杀人嫌犯。这,这玩笑可使不得啊。”

只见韩州冷哼一声:“下官只是奉命行事,郡王和郡主有什么冤屈,大可到驾前呼喊,与我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下官念在与郡王同僚之情,再告知郡王一件事,郡主今日所犯的并不止是杀人嫌疑,另外还有冲撞圣驾之罪。”

韩州说完之后,不等安平郡王反应过来,就对身后禁卫军比了个‘抓人’的手势,禁卫军翻下马背,行动迅速的将安平郡主用锁链锁了起来。

直到冰冷的锁链挂在肩上,安平郡主方才醒悟,挣扎叫道:

“胡说八道!简直胡说八道!父亲救我,父亲快救我,这些人冤枉我!父亲快快救我。”

安平郡主挣扎着被带走,速度快的让安平郡王和王妃都反应不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安平郡主已经被关进了囚笼,抓着木栏杆对外伸手呼救。

“爹,娘。救我,救我啊!”

郡王妃想要上前,却被禁卫军拦住,安平郡王来到韩州面前怒道:“韩州,你这么做,皇后娘娘知道吗?我们郡王府素来安分守己,但也不是谁都可以来冤枉的。给我把人放了,要不然,我让你连禁军统领都没得做,我说到做到!”

人被逼急了,真是什么狠话都说的出来。

韩州却高坐马背,不为所动:“在下的官职是皇上亲命所授,岂是郡王说罢免就罢免的,倒是郡王之言,下官会一字不差的回禀皇上,告辞。”

先前在康定河上,韩州也伴驾在侧,亲眼目睹了李家姑娘被从船上推下水的过程,当时就算陆世子不下水相救,韩州也不会看着人淹死而不理,这郡王府还真是嚣张至极,郡主草菅人命至此,幸好被皇上发现了,若是不发现的话,背地里还不知要有多少人被他们害死呢。

安平郡主被抓上了囚车带走,郡王妃追在后面,安平郡主抓着木栏对郡王妃喊道:

“娘,快去找姑母,快去找姑母救我!姑母一定可以救我的!”

安平郡主的声音在巷子口消失,安平郡王夫妇站在巷子口欲哭无泪,不敢耽搁,立刻进府换装入宫救女儿去,经过门前,安平郡王经过李崇身边,只见李崇此刻已然没有了先前的急躁,反而不动声色的站在那儿看着郡王府门前的一切变化。

至此,安平郡王才渐渐意识到,李崇肯定一开始就知道会这样吧,他是故意的。

第103章

事实上, 李崇虽然知道女儿被陆睿救起来的事情,却不知道禁卫军会直接来郡王府抓人的事情,所以当禁卫军出现的时候, 李崇也很惊讶。

陆睿派来给他传信的人只大致说了李莞被安平郡主派人推下水,被恰巧经过的陆睿救上岸,陆睿让李崇带人继续找寻一阵, 然后到安平郡王府门前讨说法。李崇当时以为陆睿会象征性的派点人过来给他, 可没想到陆睿会直接把禁卫军给弄了过来,而且还博得了皇帝的许可, 毕竟禁卫军只听命于皇帝。

但是如今看来,李崇似乎明白些什么。

今天是元宵佳节,陆睿的性子应该不可能想

起来去游河,所以陆睿为什么会出现在河面上, 顺便很巧合的救了李莞,并且能调动禁卫军来抓捕安平郡主, 经由多方考量之后, 似乎只能有一个原因, 就是菀姐儿落水之时, 陆睿所在的船上,皇帝也在,而陆睿不可能自己游河, 伴驾的可能性更大。

想到这里,李崇觉得还是先回去问问菀姐儿当时的具体情况之后,再做判断吧。

回到家中, 李崇便直接去了李莞的院子,李莞本来都已经坐到床上,可一个晚上经历了太多,却怎么也睡不着,坐在小书房里写字,看能不能静下心来,就见外面王嬷嬷掌灯进来,告诉李莞李崇来了。

李莞披着衣服到外厅见李崇,李崇见了她便问:“可有受伤?”

“没有受伤。”李莞答了一声,对一旁点灯的王嬷嬷说道:“嬷嬷去给我爹准备些吃的吧。”

王嬷嬷应了一声便出去,把空间留给父女俩,门一关上,李莞便凑到李崇面前问道:“外面情况怎么样了?”

她担心了一个晚上,就是不知道李崇和陆睿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崇喝了口水后,将今天晚上安平郡王府门前发生的事情尽数说与李莞听,李莞听了一头雾水:“安平郡主给禁卫军抓了?”

怎么会这样呢。就算安平郡主蓄意杀人,最多京兆府来问责,怎么想也轮不到禁卫军出马呀。

说起这个,正是李崇想要问李莞的。

“你是被陆大人从水里救起来的?”李崇问。

李莞点头后,李崇又问:“那你被救上岸以后发生了什么,你详细与我说说。”

“我是被陆大人救到一艘船上的,那艘船的主人是萧二爷,陆大人让我也这般称呼船主人。”李莞将船上的事情告知李崇知晓。

李崇听后拧眉问道:“萧二爷?他生的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