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春闻言,立即退回云千梦的身后,不再言语。

云千梦则是手撑桌脚缓缓站起身,慢慢踱步到苏小姐面前,淡漠地开口,“既如此,你们且回去好好合计合计,本妃累了,你们回吧。”

说着,云千梦便转身回了内室。

苏夫人面色惨白,苏小姐已是满面泪水,两人愤恨地盯着云千梦的背影,这才带着其他的苏家小姐一同冒着风雨回苏家。

“王妃,她们已经走了。”慕春返回内室,见云千梦手拿一本兵书看得入神,便将外面的情况禀报给云千梦听。

只是,心中想了想,慕春有些不解,“王妃,您又何必好心为那样的人家做媒?您瞧瞧她们方才的样子,恨不能吃了您,再说,苏家与咱们…”

云千梦只觉耳边聒噪,只能放下手中的兵书,专心地盯着分析个没完的慕春,嘴边始终挂着淡淡地浅笑。

慕春察觉到云千梦直盯着自己瞧,口中的声音不由得渐渐小了下去,最终还是静默地立于云千梦的面前。

云千梦见她终于闭嘴,纤细的手指轻翻过一页,这才开口,“方才只不过是试探她们而已。阮玉宵只不过是个幌子,用来试探苏家的立场而已。况且,苏启在通州,必定会想法设法陷害容云鹤,我只不过是用此来对苏启敲响警钟,让他明白,不管他如何的张狂得意,他的家室却远在京城,他若是敢对容云鹤动手,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断了他升官发财的机会。”

她只是想借此牵制苏启,让他在做出伤害容云鹤事情的同时,想想京城的家人。至于那苏小姐,只要苏启不拿容云鹤开刀,她自是不会真将苏小姐配给阮玉宵那样的人渣。只是,若苏启一意孤行,那就休怪她出手了。

说她狠心也罢,她是决计不能看着自己最珍视的朋友深陷险境而不管。

“可是,万一那苏夫人回去就立即为自家女儿物色人选呢?”慕春心头担忧,那苏夫人方才虽乔装的十分可怜,可眼底的神色却骗不了人。

“乔影,事情办得如何?”正巧此时传来一阵开门声,一阵极其轻盈的脚步声传来,云千梦看着慕春一笑,随即开口问着。

“回王妃,事情已经办妥,今日以后,京城中便会知晓今日王妃邀请苏家夫人小姐来相府做客的缘由。”乔影摘下斗笠后才快步走进内室,只是她肩头的衣衫依旧被打湿了一块,鬓发上亦是滴下点点雨水。

“辛苦了,下去将湿衣换下,莫要着了风寒。”听完乔影的禀报,云千梦轻点头,继而站起身走到窗边,抬手推开紧闭的木窗。

“王妃,外面风大雨急,您小心身子。”慕春赶紧拿过一件轻薄的披风为云千梦披上。

“是啊,风雨之势竟来得这般快…”看着外面几乎是倾盆而下的大雨,云千梦修眉淡拢,轻吐出声…

第三百一十三章风雨慾来

“该死的云千梦,居然敢拿本官在京城的家人相要挟。”哐当一声,一只琉璃茶盏被用力地掷在地上,冰瓷碎裂。伴随而来的则是苏启的低吼声。

只见他双手撑在桌面上,双目狠狠地盯着地上被砸碎的茶盏,脸上尽是一片狰狞之色,在这狂风暴雨的夜晚,看上去极其的恐怖。

“大人,夫人问您改如何是好?楚王妃虽答应夫人,给出几日时间让夫人好生想一想,只是却也拖不了几日。”送信来的家丁上前一步,在苏启耳边低声询问着。

“哼,云千梦岂会这般好心为本官的女儿保媒?她只不过是担心本官对容云鹤下手,这才故意要挟本官。量她也不会这么好心。你回去告诉夫人,尽量往后拖,直到拖到本官回京。”看着窗外风雨飘摇而来,苏启走到窗边,透过窗子盯着黑漆漆的雨夜,眼中浮现阴狠之色。

“来人。”沉思片刻,苏启猛地朝门外喊道。

“大人。”一名衙役听到声音,快速地打开大门走进来。

苏启低头沉吟稍许,继而问道:“这几日,容家的粮食发放的如何?”

“回大人,通州已经发放结束,容云鹤打算明日启程前去附近的城池查账。”那衙役照实回答。

“哼!”一声冷哼之后,苏启拿过原本搁在桌上的斗笠穿戴了起来。

“大人,外面风大雨大,您这是要去哪里?不如卑职替您办妥。”衙役见苏启打算出门,立即上前溜须拍马。

“不必,本官去去就回。”却见苏启眼神微微一沉,冷声拒绝,随即一手拉开关紧的大门走了出去…

京城皇宫。

一连几日的大雨连绵不断,下得人心浮动、焦躁不安。尤其如今江南水患,却又逢此大雨,实在是雪上加霜。玉乾帝手执紫金毛笔,笔尖在砚台内蘸了蘸朱砂,随即继续低头批阅奏折,只是耳边雨声不断,却让他不由得皱了下眉头,冷声问着身旁的余公公,“小余子,这雨下了几日了?”

听到询问声,余公公的目光顿时瞧瞧地打量了玉乾帝一眼,见皇帝面色冷若寒霜、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眸中泛着一抹不耐,余公公立即小心地回答道:“回皇上的话,已经连着下了五日了。据说近日京城许多百姓家中均是淹水了,咱们宫中许多的年久失修的废殿中,亦是浸泡在雨水中。太后方才也遣兰姑姑前来询问,是否需要上普国庵烧香拜佛,祈祷咱们西楚风调雨顺?”

玉乾帝疾书的手微微停顿,继而又接着写下批示,冷然地开口,“不必,近日雨水泛滥,后宫妃嫔包括太后还是呆在宫中较为安全。普国庵毕竟是在山上,万一路途中有所闪失,岂不是给人添乱?”

“是,奴才知道了。”余公公低声应下玉乾帝的嘱咐,见皇帝依旧埋头在公事中,这才抬头看向殿外站着的一名小太监,对那小太监点了点头。只见那小太监得到余公公的消息,立即悄声离开了上书房。

“卑职参见皇上。”这时,一名身穿禁卫军服装的男子被张岚放了进来,快步走到龙案前,恭敬地朝着上面的玉乾帝行礼。

“嗯。”玉乾帝专注于眼前的奏折,只是低声应了一声,眼皮淡淡地抬起轻扫面前的黑衣人,正要继续将视线放在奏折上,却见他猛地抬起头来,定睛看了眼前的黑衣人,继而对余公公使了个眼色。

余公公会意,对上书房内伺候的宫人微抬手,将所有人领了出去,更是小心地为玉乾帝关上上书房的殿门,亲自守在殿外。

玉乾帝丢下手中的紫金毛笔站起身,一步步走下玉阶来到那禁卫军的面前,沉声开口,“平身。”

“谢皇上。”那禁卫军身受敏捷,双腿微一用力便站起了身,只是在天子面前却依旧微弯着腰身,以示尊敬。

“事情查得怎么样了?朕给的时间够多了。”玉乾帝阴冷的双眸平视前方,透过殿门上的空格看着外面如银丝线般坠落的雨水,一手置于腰间、一手靠在背后,君临天下之姿让人不敢忽视。

听到玉乾帝的垂问,那禁卫军赶忙将自己的身子再压低了些,上身前倾,凑近玉乾帝低声开口,“皇上,卑职经过明察暗访,已是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一如皇上揣测的,此事的确与楚家脱不了干系。”

闻言,玉乾帝双目骤然半眯了起来,眼前的景致变得更加清晰了然,一抹冷笑渐渐爬上他的嘴角,带着一丝冷意缓缓开口,“还查到些什么?朕让你查的那样东西现在何处?”

那禁卫军见玉乾帝如此焦急,心知此事事关重大,难怪皇上已是等不及了,便立即上前一步,在玉乾帝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只见玉乾帝听完禁卫军的话后,脸色风起云涌似是风雨欲来,犹如深秋露重让人不敢直视。

“此事确定无误?”背在身后的手握紧成拳,玉乾帝目光如血刃般射向那禁卫军,低沉的音色中带着冷肃杀气,让人心头巨颤不敢说错半个字。

那禁卫军也知此事非同小可,亦是不敢在此事上有半丝的疏漏,察觉皇帝的目光中带着浓烈的杀气,那禁卫军立即低下头,坚定回道:“卑职肯定。”

玉乾帝的脸色渐渐变得冷峻嗜血,眼底掀起前所未有的风浪云涌,千百心思尽翻滚在这让人琢磨不透的眼底神色中。

那禁卫军见玉乾帝抿紧双唇不再询问,亦是不敢开口,径自立于一旁,只是即便如此,依旧能够感受到君王身上所迸发出的不可抑止的怒意与寒气。

玉乾帝仰首闭目,平息着心头澎湃的情绪,再次睁眸,眼中神色一片冷静,但那双射放君威的龙目中却又隐含寒意。

“那此事,太后可知情?”半晌,玉乾帝淡漠开口,语气中含着一丝紧张却又带着九分的杀意。

“卑职该死,此事…”那禁卫军双膝点地跪在玉乾帝的面前,面上尽是一片惭愧之色。

玉乾帝得到这个答案,却并未龙颜大怒,置于腰间的右手食指轻转着大拇指上的紫玉扳指,心中却已是有了计量。

“给朕查,楚王府楚相府、太后、辅国公府、云相府,一个都不许放过。”低沉阴冷之声再次响起,玉乾帝面上一片血煞之色,显然已是对他点名的这些人起了杀心。

“是。”禁卫军寒声应下,随即自上书房偏门悄声离开,身影不一会便消失在一片雨幕之中。

“来人,摆架…”玉乾帝扬声开口,却见余公公打开殿门快步走了进来。

“皇上,皇陵守陵军周统领求见。”却不想,余公公快速向玉乾帝行礼,将外面的情况禀报给玉乾帝。

“他?他来干什么?没有朕的旨意,他岂能离开皇陵,擅离职守,难道不怕朕砍了他的头?”玉乾帝本就是好不容易才压下心头的怒意,此时竟有人撞上来,自然是将所有的怒气尽数发泄在那守陵军统领身上。

余公公亦是因为玉乾帝态度的转变而吓出了一身的汗,只是余公公心中亦知方才玉乾帝定是知晓了某个消息才隐下怒意。

低垂的脸上带着万分的小心,余公公回道:“回皇上,奴才见守陵军周统领似是有急事求见。”

“宣。”将心中的事情暂时搁下,玉乾帝返身走上玉阶坐在龙椅上,沉声开口。

“是。”余公公面上神色微微松动了些,立即对殿外朗声道:“宣守陵军周驶觐见。”

不消片刻,便见一名身穿守陵军统领服饰的中年男子快步踏进上书房,见到玉乾帝后立即下跪行礼,“微臣守陵军周驶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为何擅离职守?朕何时宣你进京?你居然置朕的旨意于不顾,周驶,你难道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却不想,玉乾帝突然大怒殿前,眸中燃着熊熊烈火,显然对周驶阻碍他方才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周驶面色肃穆,常年驻守皇陵让他少了京官的养尊处优,多了一份沧桑感,只是却缺少与帝王周旋的城府。

此时面对玉乾帝的质问,周驶脸色微微一愣,随即快速开口,“回皇上的话,微臣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禀报。”

“什么大事值得你这般冒失离陵进宫?朕要你们看守皇陵有何用?”‘啪’一声,玉乾帝猛地拍向桌面,心头恼火。

被玉乾帝一阵质问,周驶脸色渐渐转白,只能硬着头皮开口,“皇上,昨夜元德太妃在皇陵的陵宫中,被刺客所伤,如今昏迷不醒,皇陵的几名医女均是束手无策。微臣只能前来禀报此事,还请皇上定夺。”

“什么?”玉乾帝猛地抬头,双目中划过一抹诧异。

而一旁的余公公亦是满面的震惊,谁会想到元德太妃好端端的竟会被刺客所伤?

“微臣无能,未能保护好太妃,请皇上责罚。”周驶朝着玉乾帝磕头,脸上尽是一片惭愧之色。

“你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好好说与朕听。”玉乾帝只觉一阵头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谁会想到元德太妃竟会在皇陵受伤?

第三百一十四章

周驶抱拳回道:“回皇上,昨晚夜间,元德太妃与其贴身蒋嬷嬷回住所歇息,却不想半夜竟传来一阵惊呼声,伴随而来的是蒋嬷嬷呼喊救命的声音。卑职等守陵军立即前去太妃住所查看,竟不料太妃竟倒在血泊中,脸色煞白奄奄一息,蒋嬷嬷亦是因为护主心切而受了轻伤。卑职等人只看到有一道黑影在窗外闪过,待追着那道黑影出去时,已经不见可疑人的踪迹。后听蒋嬷嬷陈述,说那黑影就是刺伤太妃的刺客,具体原因如何,蒋嬷嬷亦不清楚。此时皇陵的医女只能勉强为太妃止血,但皇陵药材毕竟缺乏,微臣这才冒死前来,垂询皇上的圣意。”

周驶快速开口,将昨天夜间发生的事情简略却又一丝不差地复述了一遍,随即便不再出声,只等玉乾帝的圣旨。

毕竟,元德太妃虽说是先帝妃嫔,又是辰王生母,可她如今被罚进入皇陵为先皇守灵,亦是戴罪之身。若周驶过多为元德太妃说情,只怕陛下盛怒之下连着他亦会遭殃。

玉乾帝双目紧盯下面跪着的周驶,双手食指同时瞧着桌面,心思百转千回,冷峻的脸上是一片冷漠无情,望之如深秋之霜叶,铺满寒霜。

半晌,大殿内才缓缓响起玉乾帝冷然的声音,“此事可只有守陵军知晓?你前来皇宫前,可有派人前去辰王府?”

听皇帝这一询问,一旁的余公公亦是大气不敢出,这等大事,若是被辰王知晓,定会闹得不可开交,届时辰王定会趁机将元德太妃重新接回辰王府,皇上的一番心思可就白费了。

“回皇上,不曾。事情紧急,微臣留下其余守陵军严守皇陵,独自一人前来皇宫禀报此事。”周驶虽不擅长应付朝堂之事,但心中却也知皇上与辰王之间冰火不容的关系,岂会做出这样的蠢事,自掘坟墓?

“很好。”周驶的作法,让玉乾帝颇为满意,当下开口称赞了一句,随即便又沉入沉思中。

大殿上寂静万分,落针声亦能听得清清楚楚,周驶跪在地上等着玉乾帝对此事的决断,听着殿外的溅落在地的大雨声,闻着殿内金丝雀铜中燃烧的焚香,周驶只觉周身阴冷,却又不敢在此刻开口,只得笔直地跪于大殿上等候圣旨。

反观玉乾帝的神色却是带着一丝高深莫测,只见他双目微眯,视线已是望向殿外,冷静睿智的神色中带着一丝冷意,又似乎掺杂着一抹杀气,轻抿的薄唇上蕴含着些许力道,似是在斟酌此事,不让自己轻易地走错任何一步。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走,外面的天色也渐渐黯淡下来,余公公见大殿内光线太暗,忙对一旁的宫人们使了个眼色,站立许久的宫人立即悄声退向四处的烛台处,点燃那一支支红色的蜡烛,随后罩上灯罩,昏暗的大殿瞬间明亮如白昼,与外面的天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余公公看了眼始终跪在下面的周驶,见对方身上衣衫浸湿,便知从皇陵赶来皇宫的途中,周驶并未多加防雨,这才落得这般狼狈。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钟鼓之声,余公公趁机低声提醒玉乾帝,“皇上,宫门落锁了。”

听到余公公的声音,玉乾帝仿佛这才回过神,收起眼底所有的情绪转而淡漠地看向周驶,沉声道:“既如此,小余子,你且带他去太医院,选两名太医随周驶一同回皇陵替元德太妃看诊。”

“是,皇上。”余公公领命,遂领着周驶一同退出大殿,两人打着伞冲进雨幕中,往太医院的方向而去…

“皇上…”这时,张岚自殿外快步走了进来,跪在大殿上。

“何事?”玉乾帝声音低沉,却隐隐带着不悦,想来定是因为元德太妃的事情。

“回皇上,辰王入宫请旨面圣。”张岚始终守在殿外,对于殿内的谈话自然听到一些,心中略有些犹豫,却还是照实说出辰王的事情。

果真,玉乾帝听到此事,眉头猛然一皱,眼底隐隐泛出冷芒与杀气,原本轻敲桌面的手指收回紧紧握住,紧抿的双唇上似乎蓄满了怒意,好半晌才冷声提问,“他来做什么?”

“回皇上,辰王似是有急事,此时人已经到了内宫门口了。”张岚沉声开口,脸上带着一抹凝重,若是辰王怀有不轨之心,那禁卫军定当全力保护皇上,万不能让辰王钻了空子。

张岚的话音刚落地,便觉殿上射来一道凌厉的目光,不用想亦知是辰王惹得皇上动怒了。辰王如此胆大妄为,只怕与皇上之间又要再起纷争。

“你且去回了辰王,就说朕已经歇下了,天大的事情,明日早朝再议。”玉乾帝又岂会任由辰王牵着鼻子走?一句话便能够将辰王挡回,一句话便将所有的事情压下,这就是皇权,无人能够违抗、也无人敢违抗。

“是,皇上。”张岚立即应下,起身便急忙往殿外走去。

可张岚的脚步还未踏出大殿的门槛,便见原本紧闭着的殿门被人用力的推开,一身绛紫朝服微湿的江沐辰面色冷沉地跨步走了进来…

“辰王,你想造反吗?朕何时召你进宫?难不成你连宫规也忘记了?现在宫门已经落锁,你堂堂亲王岂能闯入皇宫?难道不怕朕降罪?”玉乾帝看到辰王面带杀气地冲了进来,顿时拍桌霍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右手指着下面疾步走来的辰王勃然大怒道:“张岚,将辰王给朕拿下,如此不遵国法之人,朕不将你惩治依法,只怕将来你定是无法无天,连朕也不放在眼中。”

“是,皇上。”张岚得命,手中长剑已出鞘,迎面朝着辰王而去。

却不想,辰王竟是在此时突然停下脚步,双膝跪地,朝着玉乾帝行跪拜大礼,声音清朗冷漠道:“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谁人能想到辰王今日竟会这般有礼?

如今见他双膝跪地,张岚自是立即收回手中的长剑,立于一旁目光转向玉乾帝,等着皇帝开口。

“你这是作何?”玉乾帝见辰王今日竟突然退让一步,眉头不由得聚拢起来,眼底闪烁着思量,心头暗想辰王今夜入宫的真正原因。

辰王身姿笔挺跪于大殿之上,目光坚定不移,神色冷肃中却又带着一抹焦急,声音虽冷漠但暗含着一丝急切,“皇上,微臣听闻元德太妃在皇陵被刺客所伤,如今伤势严重,微臣恳请皇上恩准微臣前往皇陵看望元德太妃。”

语毕,便见辰王朝玉乾帝三叩首,恳请皇帝放行。

听完辰王的请旨,张岚心头一紧,目光顿时盯着玉乾帝的表情,心中情绪翻滚如潮水,眼眸之中渐渐涌上极浓的担忧。

周驶刚刚离开,却不想辰王便已经得到了消息,更何况一个时辰前,宫门已经落锁,辰王消息这般灵通,显然宫中早已是安插了眼线通风报信。这些人留在皇上的身边,当真是危险至极。

只是,辰王与皇上对峙这么多年,均为将自己手中的实力曝光在明处,今日若非元德太妃受伤,只怕众人还不知晓辰王的势力早已深入后宫,让人防不胜防。可辰王仅仅因为元德太妃受伤一事便失了平日的冷静,这样经不起风浪的性子又如何能够将自己的实力壮大如斯?

一番矛盾的想法顿时在张岚的脑中闪过,只见张岚目光蓦然转向一旁的江沐辰,却发现对方面色冷峻,模样清贵无比,冷漠的神色让人看不透他的内心,当真是深不可测。

玉乾帝则是忍着心头的怒意,双目含怒地瞪向下面的辰王,垂在身侧、隐于袖中的双手早已握紧成拳,双唇紧绷着,似乎一不小心便会蹦然大怒,半晌,才见玉乾帝自齿缝间挤出一句话,“看来辰王对宫中诸事了如指掌啊。”

极轻极淡的一句话,却含着无限杀机,让宫人们纷纷提起了心,生怕被辰王所连累。

大殿之上,除去说此话的玉乾帝,唯有江沐辰一人面色坦然如常,冷峻如冰的脸上始终是淡漠如斯的寡淡,听完玉乾帝的话后,也只是冷声回道:“元德太妃乃是微臣的生母,微臣多关心自己的母妃,有何错?百善孝为先,母妃为了微臣进入皇陵,微臣也不过是近一点儿子的孝心,还请皇上成全微臣的这片孝心。”

‘啪!’殊不知,江沐辰说的越过,玉乾帝心头的怒火越发,拳头砸在面前的龙案上,玉乾帝怒极反笑,右手指着下面跪着的辰王点了又点,笑道:“好好好,你倒是找了个好借口。百善孝为先!果真是好儿子!那么,朕问你,‘天地君亲师’‘忠孝’,哪一样排在前面?”

闻言,江沐辰平展的眉极淡地往中间一拢,这才开口回道:“‘君’与‘忠’排在前面。”

玉乾帝听完辰王的回答,脸上浮现一抹冷笑,继而指责道:“哼!朕看你是糊涂了,这些年来是越来越糊涂了。如今宫门落锁,你堂堂亲王竟破坏祖制擅闯皇宫,这就是你对朕的‘忠’?朕这个君王在你的眼里算得了什么?你心知自己不孝,难道如今还想不忠吗?”

说到最后,玉乾帝的声音微扬,带着震怒与指责。

这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均是极重的罪责,只怕在玉乾帝的心中,今日是非要严办辰王不可。

可辰王却是面无表情,冷硬的声音中透着他的坚持,“回皇上,事有轻重缓急,如今太妃重伤,微臣身为亲儿,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妃不管?还请皇上恩准微臣前往皇陵,待太妃病好,微臣自会回来领罪。”

“皇陵重地,岂容旁人随意进出?陵中有守陵军,亦有太医医女,太妃自会得到照料,不该你用的心,你少用心。”玉乾帝没好气地冲道,看着眼前辰王那副倔犟死硬的模样,心中便涌上一股怒火。

却不想,辰王听完玉乾帝的回复,猛地抬起头来,眼底显露讥笑,薄唇微微扬起画出一抹冷笑,嘲讽道:“照顾亲娘乃是微臣的本分,皇上何必再三推辞?难不成太妃的受伤另有隐情,还请皇上明示。”

“放肆!”一阵劲风传来,一直描龙纹图案的金樽茶盏猛地扔向下面的辰王,里面滚烫的茶水泼了辰王一身,绛紫色的朝服一道道暗色的水渍,外面罩着的纱衣上更是洒满了茶叶,而茶盏砸在辰王的胸口后摔在地上,顿时四分五裂,碎片溅落在大殿的每个方向。

玉乾帝怒不可赦道:“辰王,你实在是太放肆了,以为朕当真不敢拿你怎样?朕还没有追究你在宫中安插眼线的罪名,你倒是先倒打一耙,怀疑朕对元德太妃下手。你可真是胆大包天,看来朕平日里是太宠你了,让你目无尊长、眼中无君、心中无法。”

辰王却是不躲不闪,任由玉乾帝手中的茶盏砸在自己的身上,仿若丝毫感受不到那滚烫茶水溅在肌肤上的疼痛,径自冷笑道:“皇上何时看微臣顺眼过?皇上方才指责,微臣心中并不苟同。可皇上是君是主,微臣心中万般委屈,也不敢说一个‘不’字。至于皇上所说微臣目无尊长、眼中无君、心中无法,微臣更觉难受。若非微臣生怕皇上误会,微臣岂会连夜进宫向皇上禀明此事?却不想这一行为竟让皇上误解至此,当真是微臣的过错。”

“你…”玉乾帝一阵气结,面色已经隐隐泛着青光。

张岚眉头猛然皱起,目光中含着警惕地紧盯着辰王,想不到往日冷漠沉默的辰王,竟这般能说善辩,这一句句话看似是在澄清误会,暗里却是火上浇油,无疑是在挑起皇上的怒火。

尤其见皇上面露怒色、眼露凶光的模样,张岚心头一紧,深知皇上一时间被辰王气倒,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微臣并无所求,只希望能够陪伴在太妃身边,还请皇上恩准。”辰王冷硬的声音再次在气氛压抑的大殿内响起。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行!”看着辰王如今的模样,心中怒气当真是不打一处来,指着辰王怒道:“你倒是给朕说清楚,你如何知晓此事?周驶方才离宫,你便进宫请旨。朕倒是好奇,辰王掌管京城城防军,何时这城防军的触角已深入宫中,居然对宫中的一切事宜这般了解。”

闻言,江沐辰猛然抬头,冰霜一般的脸上瞬息浮现一抹冷笑,反问道:“皇上心中不就是打着雀符的主意吗?臣弟今日便将这雀符交出,皇上心中就满意了?”

‘啪!’一掌用力拍在龙案上,玉乾帝已是被辰王气得面色涨红,扬声怒道:“辰王,你太放肆了!朕何时说过让你上交雀符?你今日一再地挑衅忤逆朕,你当真以为朕不敢办了你?”

“哈哈哈…”却不想,辰王在听完玉乾帝的话后,竟是仰头大笑出声,笑声直达众人心中,震得所有人心头微颤,不明白辰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却见辰王在笑完后竟是猛然站起身,面带愤色对玉乾帝怒道:“皇上不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因此才百般看我们母子不顺眼。如今母妃身受重伤,微臣想要前去探望一眼皇上也不放行,不就是想逼着微臣交出雀符?正好,皇上趁着此事将臣也严办了,免得将来皇上再看臣不顺眼,还要想着法子折磨微臣母子。”

说着,江沐辰步步上前,眼中雪亮如刀刃,望之让人心寒。

张岚见皇帝与辰王之间的争执越发大,又见辰王正一步步靠近玉乾帝,心头顿生警惕,右手已是按在腰间的佩剑上,双目紧盯着走近的辰王,时刻注意着殿内的形势。

玉乾帝已是被辰王气得震怒雷霆,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尽显杀气,骤然开口,“好好好,朕百般的容忍于你,却不想在你眼中心里,朕竟是容不下你们母子的小人。辰王,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将朕的一片苦心曲解至此,还一经的认为朕心中所想便是你手中的那块雀符,你可真是好样的。来人,将辰王给朕…”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却不想,原本紧盯着辰王的张岚却在此时开口,只见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肯定玉乾帝能够听他一言。

“怎么?你也想跟着造反不成?朕早知你们一早便盯着朕的龙椅,一个个恨不能取而代之。辰王,既然今日你将朕说得这般不堪,朕倒想看看你有何能耐坐上这龙椅,弑君弑兄,朕看你如何担得起这个骂名,朕倒要看看这西楚百姓如何臣服于你!”玉乾帝越说越气,更是抽出平日里搁在一旁的宝剑,直接将剑丢到辰王的面前,等着辰王杀过来。

‘哐当’一声,宝剑被丢在辰王的面前,阻止了辰王继续前行的脚步。

江沐辰低头冷目一扫脚边的宝剑,只见剑身上寒光闪闪透着诡异,剑身上雕刻的盘龙更是张牙舞爪笑傲天下,江沐辰眼底神色瞬间凝结成三九寒冬,寒意陡生似剑,脚下的步子生生被面前的宝剑阻拦,半晌之后,才见辰王缓缓跪下,但依旧腰背挺直、面色倔犟、眼底一片不服,硬气出声,“微臣请旨前往皇陵探望太妃。”

宝剑砸在地上的刺耳声响,不但让辰王停下了脚步,亦是让玉乾帝自盛怒之中回过神来,龙目扫向面前的臣服于脚下的辰王,又看了看方才出言打断自己与辰王争执的张岚,双目半眯,心中思量过千,如大浪翻卷之后的沉定,许多的疑问渐渐浮上心头,片刻之后,这才见玉乾帝冷声下旨,“辰王以下犯上,本应处以重罚,但念在辰王一片孝心之至,今罚辰王跪于金銮殿外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擅自离开。”

语毕,玉乾帝不再看辰王一眼,径自坐下,大手一挥,让赶进大殿的禁卫军将辰王夹了出去…

“你起来说话,方才为何开口阻拦?”待辰王身影消失在上书房外,玉乾帝冷目一扫跪在殿中的张岚,淡然开口。

“微臣谢皇上。”张岚起身,方才见玉乾帝对辰王的惩罚,张岚便知皇上已是回过神来,并未被辰王牵着鼻子走。但张岚心中依旧是掂量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皇上,元德太妃现如今在皇陵,咱们等于是把持着她,也能够让辰王私下里的动作有所收敛,若是辰王借着此事前去见元德太妃,只怕…”

玉乾帝剑眉淡拢,面色沉寂,却是耐心地听着张岚的分析,搭在扶手上的手指轻拂过上面雕刻的龙头,心中早就有了定夺,“朕心中明白。你且去金銮殿守着辰王,朕倒要看看他还想玩什么花样。”

“微臣遵旨。”张岚领命而去。

玉乾帝却是端坐在龙椅上,久久没有开口,目光平视着前方,望进黑夜的雨幕中,漆黑的眼瞳泛着凌厉的光芒,似是能够看透世间一切诡计。

大雨磅礴,庄穆辉煌的金銮殿外,辰王被带至殿外,面对殿内笔直跪下,一身绛紫朝服早已在雨水的冲洗下湿透,冰冷的雨水打在头顶束发的金冠上,溅出细小的水花,瞬间又融入到大雨中,雨水顺着辰王玉白的脸庞急速流下,只见他乌黑鬓发紧贴脸庞,但眼中神色依旧冷漠,丝毫不见狼狈。

张岚手持佩剑立于大殿的屋檐下,冷眼旁观面前的辰王,只见雨幕中的他依旧一身凛然傲气、脸上的霜冻之色丝毫没有因为被皇上责罚而有所松动,可见其人心知坚定不可动摇。

一夜无话,雨声淅沥…

淡淡地白光穿透夜幕撕裂了夜间的黑暗,取代了暗夜带来了光明,一夜翻过,新的一天来临。

“各位大人早啊!”早朝前,众臣踏入宫门,相互问好。

大雨中,众人手上均是举着一把油纸伞,随着司仪小太监快步朝着金銮殿而去…

模糊的雨雾中,众人只见一道颀长的身影跪在大殿前,而看着那人身上所穿的朝服颜色,众人心头纷纷一怔。

楚飞扬看着拿到倔犟不带屈服的背影,薄唇勾起一抹浅笑,却如这雨水不带半点温度,温温冷冷的带着一丝兴味之色。

“王爷,昨日元德太妃在皇陵受刺客刺伤,辰王连夜进宫请旨前往皇陵,却不想与皇上…”曲长卿走上前,在楚飞扬的耳边低语几句。

只是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见楚飞扬举起一手制止他继续往下说。

曲长卿侧目看去,只见楚飞扬脸庞含笑,只是那双黑如点漆的眸子中却闪着异样的光泽,嘴角的淡笑更如一柄刀刃带着寒意,这让曲长卿顿时明白此事定是非同小可,否则辰王岂会趁夜进宫又与皇上发生争执?

而此时,更有不少大臣往这边看来,似是在揣测楚王等人的表情,想从中窥测出几位重臣对此事的态度。

“太妃受伤,王爷自然是担心的。”殊不知,楚飞扬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了此事,似是在夸赞辰王的孝心,又瞬间摘清了所有的关系。

曲长卿会意,不再开口,静默一旁等候宣旨进殿。

众臣见楚王竟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心头顿时失望至极,又将目光转向寒澈、云玄之等人身上,只见两位首辅竟是面色坦然地立于群臣之首,仿若丝毫没有看到辰王一般。

“进殿!”殿内传来一道高呼声,直直冲出雨帘传入众臣耳中。

众臣立即排列整齐,随着寒澈云玄之等人快步踏进大殿中。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叩拜殿上天子,行跪拜大礼,声音整齐有力,动作如出一辙。

“众爱卿平身!”玉乾帝身着明黄龙袍,面如冠玉、神色凛然端坐九五之尊之座,浑身上下萦绕至高皇权之感,让人望而生畏。

“这大雨已经连下五六日,仅仅这五六日,京城内便已有多处受灾,百姓家中多有淹水迹象,就连宫中也是不能避免。可想而知,江南水患,江南一代的百姓是吃尽了苦头、受尽磨难。朕昨日算了算日子,容云鹤应当已经到达江南,不知现如今江南情况如何?”玉乾帝朗声开口,语气中难掩对江南灾情的关心以及对百姓的心疼,遂问及容家赈灾一事。

“回皇上,容云鹤早已到达江南,如今正积极调集容家江南三十二城池的米铺接济灾民。如今,通州等地的百姓已经被妥善安排。容家又从附近城池调进药材广施百姓,在赈灾的同时亦是防止灾疫的发生。”听到玉乾帝的提问,楚飞扬站出列清声开口,将容家近日所做的事情一一禀报。

“如此,甚好。”玉乾帝见是楚飞扬亲自出来说明此事,眼神略微一暗,却还是微点头,并未再提及其他。

“皇上,容家虽是赈灾,但百姓被洪水侵蚀的家园,却还是需要朝廷帮忙修筑。据说各地沿途均有不少从江南逃离的百姓,更有不少百姓因为饥饿而饿死路边,情况着实可怜。若是家园不在,百姓没有家,只怕容家的接济也是治标不治本。”殊不知,楚飞扬却又紧接着开口说出其他的问题。

------题外话------

《楚王妃》高潮即将掀起,将会高潮迭起,不会让所以支持本文的亲亲失望,我也会竭尽所能写好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大家敬请期待!

电脑不给力,十分钟死机一次,偶扑上去狠狠地咬它一口,挥一挥衣袖,在某云童鞋和某白编辑的强烈要求下,决定抛弃它,明天买新电脑去,然后就可以发奋图强的更新了…

天知道偶今天3000字,写了七八个小时,可恶的电脑,死机死上瘾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交出兵权

玉乾帝见楚飞扬已经想到灾后建设的问题,略微沉吟了片刻,随即开口道:“工部尚书、户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工部尚书梅大人与户部尚书曲炎同时站出列,两人躬身抱拳面对玉乾帝,异口同声回道。

“楚王所提一事确实是重中之重,你们二人,一人掌管工部土木、一人掌管朝中财政,朕就将江南一代的灾后房屋安置问题交给你们,切莫让朕的百姓受了委屈。”玉乾帝目光一扫下面出列的二人,精睿地视线在曲炎的身上停顿了片刻,朗声开口命令道。

“微臣遵旨。”二人岂敢有所怠慢,立即开口应下此事。

“皇上!”待梅大人退回班列后,曲炎却依旧立于大殿中央,态度始终恭敬地对玉乾帝开口,面色平静肃穆,倒是叫人看不出他接下来所说是何事情。

“何事?”幽暗的目光中闪过一抹冷芒,玉乾帝的目光越过百官直达大殿门外,淡扫了眼依旧挺直跪在雨幕中的辰王,这才将视线转向曲炎,冷声问道。

曲炎倒是不畏惧玉乾帝那隐隐带着戾气的目光,反倒是坦然往大殿上一跪,请命道:“请皇上念在辰王殿下一片孝心的份上,恩准辰王殿下前往皇陵探望元德太妃!”

语毕,便见曲炎不断朝着玉乾帝磕头。

随着曲炎的动作,朝中不少大臣纷纷下跪,异口同声请命,“请皇上念在辰王殿下一片孝心的份上,恩准辰王殿下前往皇陵探望元德太妃!”

语毕,便见肃穆辉煌的大殿上响起一阵磕头声,众大臣纷纷不顾自身性命为辰王请命,此情景看上去颇为感人。

楚飞扬端王等人则是立于大殿上,转身看着自己的身后跪倒一片,均是心向辰王的大臣,几人均是默契的没有开口,冷眼旁观着事情的发展与走向。

“想造反吗?”却不想,玉乾帝此次竟没有龙颜大怒,只是那低沉阴冷的询问声中,却隐隐压抑着极大的怒意与杀气,深沉的眸子中更是带着煞气,让人不敢直视。

一句冷淡清浅的问话,顿时让磕头请命的大臣纷纷闭上了口,不再敢出声惹得皇帝大怒。只是那匍匐跪地的身子却没有起来,依旧是跪在地上,等着玉乾帝松口放行。

楚飞扬转目看向玉乾帝,只见玉乾帝看似冷静,却已是怒到了极致,那紧绷的脸庞、紧抿的薄唇、含威含怒含着杀气的眼眸,显然是对眼前这帮大臣恨之入骨。

大殿上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硝烟味,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对峙让所有人均是提起了心、吊起了胆。

“请皇上念在微臣一片孝心的份上,恩准微臣前往皇陵探望元德太妃!”而此时,大殿外竟传来辰王沉着冷然地声音,声声恳求、字字含情,让人不由得动容。加上此时辰王跪在雨中,模样狼狈却依旧心系远在皇陵的元德太妃,这份孝心,当真是让人感动。

而辰王此时的高呼声,顿时打破了殿内的僵局,众臣见辰王开口,又是一片山呼请求之声,而玉乾帝的脸色,终究还是在这片喊叫声中阴沉了下来。

端王看着皇帝与辰王二人,一个高坐九五宝座,一个半跪殿外雨帘中,眉头不由得轻拧了下,随即抱拳开口,“皇上,不如先让辰王进殿再议此事。毕竟辰王心系元德太妃乃是母子连心,人之天性。”

“端王此言,便是指责朕生生阻拦了人家母子见面?”却不想,玉乾帝此时心头压抑大怒,竟连端王的面子也不给,直接将端王给堵了回去。

而他不等端王再开口,紧接着又开口质问下面跪着的大臣们,“你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大殿上一时寂静如夜,众臣纷纷不敢回话…

“微臣不敢!”曲炎岂会料到玉乾帝今日的态度竟会这般的强硬。如今朝中已有半数的大臣下跪为辰王求情,却不想竟不能让玉乾帝动摇半分,一时间曲炎额头渐渐浮现一层薄汗,对于接下来的事情竟有些失去控制的感觉。

“臣等惶恐!”其他大臣见领头的曲炎开口,也立即跟上,所有人口中均称不敢,衣衫摩擦的窸窣之声在大殿上响起,众臣纷纷磕头行礼,无人敢在这个时候碰触皇帝的逆鳞。

“不敢?”一声轻哼之声响起,瞬间隐匿在殿外磅礴的雨声中,玉乾帝看着自己用银子养着的大臣们,见他们竟是这般逼迫自己,心头早已是怒火丛生,面色铁青却又泛起一抹冷笑,极端的表情让人心神巨颤,不敢再挑衅皇帝天威。

“朕看你们什么都敢!你们这是作何?威胁朕?这么多人为了一件小事下跪,看来朕真是太放纵你们了。整日里不思进取,不知为百姓多做点事实,尽是揪着芝麻绿豆的事情对朕步步紧逼!怎么,以为人多,朕就会屈服,是不是?还是说,你们觉得这西楚的天子已经易主?你们的主子已经换成他人?啊!”暴怒声顿时响起,玉乾帝猛地自龙椅上起身,一手指着大殿上跪着的大臣们大骂道。只见他此时面色极其难看,隐隐透着杀气,只是隐含精睿的眸子却是将下跪的大臣过滤了一遍,心中顿时了然。

辰王啊辰王,你真是好样的,这些大臣均是朝中栋梁,掌管朝中最为重要的职位,若是自己此时将这些人尽数处决,只怕朝中官位定会出现漏洞,届时西楚定会朝中无人出现动荡。

好个辰王啊,你这是想干什么?公然暴露你的实力,是想与朕叫板?

玉乾帝双目渐渐眯起,射出的视线透着极重的杀气,却又隐晦地没有让人察觉出来,脸上的怒意随着方才的一阵大喝而渐渐隐去,换上往日的高深莫测,让所有人捉摸不透帝王的心思。

所有人因为玉乾帝的质问声,再次低下身子,再也无人敢开口。

“来人,将辰王带上来!”玉乾帝则在此时开口,随即缓缓落座,目光凌厉地扫视着下面跪拜一地的大臣们,心头却是隐隐泛着恨意。

顷刻间,辰王被禁卫军带上大殿,只见他大步从殿外走进来,每走一步,脚下的红地毯上便会留下一个满是雨渍的脚印,一身尊贵的绛紫朝服早已被雨水打湿,几缕发丝贴在如玉却冷的脸庞上,身形狼狈,但神色却傲然,丝毫不见落败之感。

只见他大步流星走到大殿中央,身体挺拔洒脱地跪下,朗声道:“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玉乾帝看着他面色沉稳地一步步走近大殿,心头没来由地竟是升起一抹不安之感,剑眉稍稍皱了下,随即冷声开口,“辰王,朕且问你,是否是你让他们为你求情?”

若此事当真是辰王所为,那西楚朝堂半百大臣均已为辰王所用,辰王的号召力已是超过了玉乾帝,这显然已是有夺位的嫌疑,玉乾帝岂会再容辰王?

却只见辰王面色如常,冷硬中带着一丝倨傲,用清冷的声音回道:“皇上明察,微臣岂有这等本事号令朝中百官?只是天伦之乐乃是人之常情,众大人不过是为微臣求个情而言。”

说到这里,辰王原本抱拳的手已是松开,只见他右手微微一翻,待再次摊开时,右手手掌中竟是平放着那枚史上绝无仅有的雀符。

而此时辰王的脸色微微有所松动,冰冷中带着几分真情,声音亦是软了几分,显然是有退步的趋势,“皇兄,臣弟心知这些年来让皇兄操心不少,这一切都是臣弟年少不知事,昨夜与皇兄起了争执,亦是臣弟心急所致,还请皇兄原谅臣弟!如今母妃被刺客刺伤,臣弟忧心不已,恳请皇兄能够允许臣弟前往皇陵探望母妃。这雀符对于臣弟而言极为重要,但若是因为它而让影响臣弟与皇兄的兄弟之情,那臣弟心甘情愿奉上它,还请皇兄能够不计前嫌。”

说完,辰王双手高举那枚珍贵的雀符,脸上带着一丝不舍,却又含着极大的决心,让人不得不相信他的诚意。

曲炎听到辰王此言,又见他当真要交还雀符,面色瞬间惨白了下来,双眼急急地看向辰王,希望辰王能够改变心意。却发现辰王神情坚定,双目中更是透着一抹倔犟的神色,更是没有注意到他的恳求的眼神。

一时间,曲炎心乱如麻,不明白辰王到底要做什么,为何好端端的要将雀符上交?难道他不明白交出雀符意味着什么吗?难道他不知交出雀符便是交出兵权,玉乾帝至此将掌控宫中与京城的所有兵力,他们想要再起事可就难了!

而殿中心急辰王这一决定的可不仅仅曲炎一人,就连楚飞扬、端王、海沉溪等人,亦是眼带不解地看着突然转性的辰王。

只是,虽说辰王今日来了这么一手,但想让众人相信他从此退出夺位一战,只怕是无人会相信。

楚飞扬清明的黑眸中闪过一抹深思,目光不由得转向辰王,却发现对方脸上当真是无欲无求,唯独留有一抹担忧之色。

最为恼火的便是玉乾帝,昨夜辰王提出此事时,玉乾帝只当辰王故意气自己,可不想今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竟又拿此事说项,这让玉乾帝眼底隐隐冒着火光,心中却是思量着辰王的用意与诚意,渐渐打量起殿上跪着的辰王。

“你这是何意?”面对辰王突然的服软,玉乾帝也不由得渐渐放缓了声音与态度,语气已不再如方才那般凌厉。

但见辰王双手高举雀符,却是恭恭敬敬地朝着玉乾帝磕了一个头,随后才淡然开口,“臣弟此举乃是真心诚意,还请皇上能够成全臣弟。”

众人因着辰王的这番话,纷纷看向辰王,只见他眼底的目光少了一分冷硬要强,多了一分淡泊洒脱,整个人一如脱胎换骨一般,让人不敢相信。

玉乾帝眉头渐渐拢起,目光一眨不眨地紧盯着辰王,面色沉稳带着一丝警惕,似是在考虑辰王所言的真实性。

“你大可不必如此,朕已派太医随周驶前去皇陵,为太妃治伤,相信太妃定会无恙,你又何必在此为难朕?”半晌,玉乾帝缓缓开口,心思细腻、性子谨慎,让玉乾帝对于辰王的要求不为所动,即便今日辰王双手奉上那枚如珍如宝的雀符。

可辰王却是面不改色,依旧冷然开口,“皇兄一番好意,臣弟心领了。可是太妃毕竟是臣弟的母妃,岂有母亲受苦,儿子却不管不问的?还请皇上恩准臣弟前往皇陵,至于这雀符,对于臣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倒不如交还给皇上,倒是用的其所。”

说着,辰王双手高举过头顶,那枚雀符真真实实地落入所有大臣的眼中,兵权之上,辰王能够舍弃雀符,让众人心中震惊。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大臣们均是等着玉乾帝的圣裁。

玉乾帝双手扶住龙椅扶手,十指指腹轻轻拂过手下的龙头,心思百转千回快速翻转,双目则已是放在了那枚雀符上。

半晌后,才见他淡淡地开口,“既如此,你便去吧。”

语毕,便见玉乾帝对身旁的余公公点了点头。

余公公会意,悄声走下玉阶,来到辰王的面前,从辰王手中接过那枚雀符送回玉乾帝的身边。

“微臣多谢皇上隆恩。”辰王立即叩谢皇恩。

可玉乾帝的话还未说话,紧接着又开口说道:“既然你如此关心太妃,朕也有心整顿皇陵规矩。便让寒相与刑部尚书跟着一块去皇陵,寒爱卿负责整顿守陵军,曲爱卿定要找出凶手惩治依法。朕给你们三日时间,过时不回,定有重罚。”

却不想,辰王交出了雀符,却依旧没有让玉乾帝放下心中的戒备。只见他点名寒澈与曲长卿一路跟随辰王前往皇陵,仅仅只给出三日的时间,当真是紧迫逼人。

可辰王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的不服,径自叩首谢恩,“微臣谢恩!”

竟不想辰王如今这般好说话,任由玉乾帝摆布而不见愠色,曲炎的心一沉再沉,却也不敢在此时开口询问,只得等得散朝后跟在辰王的身后。

“有劳寒相曲尚书了,本王回王府换身干净的衣衫,咱们便启程前往皇陵。若是二位无事,不如先请去辰王府小坐片刻。”却不想,辰王竟是不再理睬曲炎,径自有礼地对寒澈曲长卿开口。

“如此,叨扰王爷了。”寒澈与曲长卿互视一眼,两人同时躬身抱拳开口,随着辰王一同离开皇宫前去辰王府。

“辰王好魄力,竟是将手中唯一的一张王牌交给了皇上。不知楚王对此事有何看法?”看着几道身影踏入雨幕中,海沉溪走到楚飞扬的身边,与楚飞扬一同立于大殿外的琉璃瓦下,似笑非笑地开口。

楚飞扬亦是勾唇一笑,黑眸中印出眼前的雨帘,清晰中却又透着朦胧之色,淡雅开口,“自然是佩服辰王的心胸。”

“是吗?难道王爷心中没有其他的想法?退朝时皇上可是往王爷的方向特意看了一眼。与辰王的城防军想必,王爷手中的兵权可是更大啊!”海沉溪话中有话,目光始终看着前面的倾盆大雨,似是在问话,实则是在套话。对于今日辰王的举动,他的心中亦是不解,何以为了元德太妃上交雀符,这实在是不符合辰王素日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