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听了涩涩颔首,“可不是么,我抬抬脚,比那些二品大员头还高,天底下没有什么是恒定的,得到一样,总要失去更多……所幸,活着不是总在失去,我找见了你,无论如何,你还能在我身边呆上一两年。”

月徊心头一热,十一年前的好些事儿她都忘记了,但和哥哥离乡背井,两个人吃一碗面的情景,她还记得清清楚楚。眼前这人,多年未见已经陌生了,但骨子里那份牵绊是割不断的。她冲口说:“我不嫁人了,往后就陪着哥哥,陪上一辈子。”

太监今生今世成家无望,就算和宫女结个对食儿,也不过是搭伙作伴,生不出孩子,情分终归有限。月徊为人呢,很讲江湖义气,连那个来路不明的小四都能捡回家当亲弟弟疼,面对这个亲哥哥,她很有放弃小我的决心,反正跟着他,不愁生计。

小孩儿家的话不经思索,梁遇知道当不得真,但于内心深处,也感到一丝安慰。

“难得你有这份心,我也领你的情,不过姑娘大了总要嫁人的,我不能耽误你。”他怅然说着,指尖在赤红色的金刚菩提间慢慢捻弄,复上下打量了她一遍,“爹娘不在了,我少不得代他们替你打算。你放心,日后哥哥一定给你挑个好人家,这满朝文武多的是想巴结攀亲的,就算你要进宫做娘娘,也不是不能够。”

月徊顿时有种老鼠落进米瓮里的感觉,就在昨儿,她还在为天冷封码头后的嚼谷操心,没想到今天居然时来运转了。嫁个做官的女婿,或是干脆进宫做娘娘,换了以前可连做梦都不敢想,如今有了这样的哥哥,似乎什么都是触手可及的。越容易得到,就越不珍贵,她忽然又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自己没什么野心,只要能吃饱穿暖,其他都随缘。

她低头瞧瞧手里的银票,一张一百两的面额,都够她置办两艘小货船了。她长出了一口气,“我刚认亲,不着急嫁人,就是有件事,想求哥哥答应。”

梁遇道好,“你说。”

“我认了个干弟弟,这您知道吧?就是叫小四的孩子,您先前还拿他的脑袋威胁我来着。”月徊笑着说,“我和他自小一块儿长大的,那时候穷,他偷了个馒头,情愿自己饿着也要留给我,我不能撇下他。哥哥让我带上他吧,像书上说的,狗升发了还不忘贫贱之交呢,我不能连狗都不如。”

梁遇看着她,慢慢皱起了眉头,“是苟富贵,勿相忘。此苟非彼狗。”

月徊道:“管他什么狗,反正我到哪里,小四就到哪里。”

梁遇有些无奈,念在要求不算过分,便松口应下了,“这么大的宅子,不多一副碗筷。不过我应准了你,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明儿起我打发人来教你规矩体统,你要好好学。”

月徊倒也爽快,“都听您的。您也说了,爹是进士出身,养出我这么个胡天胡地的姑娘来,实在对不起爹娘,我不能丢爹娘和您的脸。”

她愿意听话,这点很让他高兴,“再有一桩,女红可以不学,读书写字一定要会。万一将来走了远道儿,互相见不着了,能通一通书信很要紧。”

或许是受够了音讯渺茫的苦,他的话里总有一种前程未知的忧伤。关于哥哥小时候的种种,月徊还有一些记忆,曾经也是秋月春风等闲度的少年啊,眼下弄得这样,钱有了,权也有了,可一辈子却葬送了。

她暗暗叹息,脸上却笑得坦荡,“哥哥在宫里,是不是专管调理人的?世上还有比您更好的老师吗,要是您亲自教我,那我就好好学。您也知道,我在外头混惯了,怕寻常的师父管不住我,回头我再把人打了,还得哥哥替我善后,那多不好。”

她这样,想是指着兄妹能多多相处吧!梁遇看着她,灯火里的姑娘年轻鲜焕,十七岁,正是琉璃般通透的年纪,眉眼弯弯瞧着他,满脸藏着希冀。他原是想着,宫里的太监都是野泥脚杆子出身,何谓调理,无非打骂,他怕自己教不好她。可再细想,失而复得的妹妹不因多年不见而刻意疏远,她在跟前,仿佛那十一年时间从来不曾失去,她还是一样依赖他。

他说好,“我不在府里的时候,你且跟底下人学着,等我回来,再亲自教你。”

月徊笑着点头,扬了扬银票揣进怀里,“这个权当哥哥给我的见面礼,我就收下啦。”边说边朝门外张望,“这府里没有旁人做主吧?我把小四带回来,要不要先给人家拜门头儿?”

梁遇明白她的意思,太监建了宅子,十个有九个要养女人。这号人身上虽残缺了,心里还把自己当男人。没有女人不算家,所以即便弄回来做摆设,也要讲究个齐全。

“府里没有第二个做主的人,只有我,用不着和人拜门头儿。你带那小子回来可以,但有一条,身世内情不能向他透露,也不许和他同吃同住。我会命人另给他安排去处,如今你也大了,只要是男人,不拘年纪大小,都要避嫌,否则……”

“否则您就砍了人家的脑袋,”月徊吐了吐舌头,“我知道。”

第5章

找见了亲人,往后再不是没人管的野孩子了,河堤边的那个小屋当夜没能回去,哥哥给她的院子又大又漂亮,她舒舒服服受用了一夜,第二天才折回去找小四。

雪暂停了,天还是灰蒙蒙的,府里下人把她送到岸边,她从轿子里下来,触目满地萧瑟,天和河面是一样的颜色,分辨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水面。

跟前伺候的嬷嬷躬着身腰上来搀她,“姑娘,天儿不好,风又大,您还是在轿子里等着吧,让底下人去找就成啦。”

月徊却摇头,“我们小四胆儿小,看见腰里别刀的人就害怕,他们吆五喝六的,没的把他吓得跳河。”

那个牙尖嘴利的男孩子,因为有她这个拜把子的姐姐护着,养成了一副窝里横的毛病。虽然有时候人嫌狗不待见,但月徊还是尽心尽力顾念着他。都是苦出身,相互扶持着活到这么大,太不容易了。

“你们在这儿等着我,我自己去。”月徊嘱咐了一声,拢着暖袖往长堤上去了。

临水的地方没遮没挡,风比岸上还大点儿。回想以前,西北风一起刀子似的,连脑袋都不敢探出去。现在呢,穿得暖和,有厚厚的大氅,脑门上还戴个卧兔儿,余光里只看见丝丝缕缕的狐毛迎风招展,风透不过狐裘,人裹在底下,像站在生了炭炉的屋子里。

小四见她打扮成这个样子,不定怎么惊讶呢。月徊龇牙笑起来,没准能唬住他,骗他两个响头。

越想越高兴,加紧步子往前去。他们住的那个窝棚,搭在三面临水的一处半岛上,因为住得久了,一年年添改,也有模有样拿篱笆插了个小院子。月徊兴冲冲进屋没找见人,不由泄气,嘴里嘀咕着,“真是个没良心的小子,又上哪儿野去了!”

屋子面东建造,南边山墙背风,天冷的时候两个人都爱在那里晒太阳,她绕过去瞧了眼,没想到他真在那儿,手里提溜着一沓纸钱,垂头丧气站着,背影看上去甚是落寞。

他八成以为她死了,月徊惆怅地想,还算有良心,知道给她烧纸钱。

她清清嗓子叫了声小四,那小子一回头,呆怔了一下,眼睛里蓦地蹦出光来,“月姐,您一夜没回来,真给人做妾去了?”

毕竟她今天改头换面穿得不一般,牙色玫瑰团花对襟袄下一条铁锈红撒亮金刻丝马面裙,外头罩了件灰鼠斗篷,单这一身行头,抵得上他们三年的进项。

月徊啧了一声,“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儿好?”边说边瞧他手里的纸钱,“这是给我的?”

小四点了点头,“你是被番子抓走的,我在东厂衙门外候了一夜也没见你出来,料你八成没命活着了。看在咱们拜把子的份上,我得给你捎点儿盘缠,让你下去过得宽裕点儿。不过现在用不上了……”说着当风一扬,那金黄色的一个个小圆饼子乘风飞出去,洒得满河皆是,小四搓了搓手说,“咱们进去吧,外头怪冷的。”

怎么从穷得叮当乱响变成现在穿金戴银的模样,这个必须好好说道说道,月徊把昨天的际遇添添减减告诉他,末了带着遗憾跺脚长嚎:“那么漂亮的人儿,怎么是哥哥呢,做哥哥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小四一向知道她贪色,见她惆怅直咋舌,“人家是您族亲,您对哥哥起邪念,还是人吗?”

月徊听得生气,虎着脸说:“我还对弟弟起邪念呢,少废话,快收拾东西跟我走。”

她一脚踹过来,小四挨了踢,悻悻摸了摸鼻子。这屋里称得上家徒四壁,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他在地心转了两圈,扭头问她:“您要带我上哪儿去呀?”

那还用说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月徊说:“我认了门儿好亲,不能放着你不管。你这个年纪还能读点书,要是实在学不进,想辙混个差事,总比上河堤扛盐袋子强。”

小四是那种长手长脚的孩子,又赶上长个子拔条儿的时候,看他扛盐粮爬台阶总觉得晃悠,叫人替他捏把汗。

其实他真不是干粗活儿的料,能被月徊捡回来的孩子,必长着一张好看的脸。照月徊的话说,“世道如此艰难,我再弄个丑的搁在身边恶心我,怎么那么想不开呢”。小四是那种风吹日晒都不显粗糙的肉皮儿,别人大夏天晒得浑身冒黑油,他光膀子一身白肉,混在污浊的人堆儿里实在格格不入。好马得配好鞍,月徊琢磨好了,等他再长大点儿,求哥哥给他弄身锦衣卫的衣裳穿上,他有了出息,也不枉自己小时候养活他一场。

小四只收拾了两件换洗衣裳,就跟着她出门了。他斜背包袱,对插袖子双眼望天,破了口子的衣摆处棉絮招展,“您说,我会不会是哪位王爷的私生子?闹得不好哪天也有人找上门来,磕着头请我回去袭爵呢。”

月徊瞧了他一眼,“能做梦是好事儿,那就委屈您先跟着我,等将来袭了爵,您再上我这儿赎身来。”

小四一听不干了,“我也没卖给您呀。”

月徊把眼一瞪,“你五岁到我跟前,是我拉扯你长大的,怎么不要赎身?你都当上王爷了还那么抠门儿,少说也得给我送三万两银子来,报答我的养育之恩。”

这下小四没话说了,天知道的养育之恩,九岁以前确实是跟在她屁股后头跑,九岁之后自己给人拾粪摇煤,勉强也能挣饭吃。倒是她,学人跑单帮,赔的多赚的少,最穷的时候连个馒头都吃不上,还是他省下口粮接济她。女孩儿就爱死要面子抢功劳,他晃了晃脑袋,横竖说她不过,什么王爷、袭爵、三万两,也全是白日做梦,依着她就对了。

“是是是,不光三万两,我还要给您置个三进的大宅子,连带着把我自己也送给您。”他慷慨地说,私心想想,这样也挺好的。

月徊打起轿窗帘子嫌弃地打量他,“身板单薄,饭量挺大,三万两最后又叫你吃回去了,你当我傻?”

两个人吵惯了,一路拌着嘴回到提督府。

白天的提督府,相比晚上更显高大气派,门簪联楹用的是百姓不可及的规格,就连下马石前的地面,都是磨砖对缝,半点也不马虎。

小四看看这大红门,唏嘘着:“往常这种地方,咱们在门前多站一会儿都是杀头的罪过。”

可今时不同往日,这回非但能站,里头主事的也亲自迎了出来。

梁遇府上用的基本都是太监,太监无牵无挂,办起事来要比寻常人更细致。这里掌事的叫曹甸生,原是司礼监的随堂,因汪轸在时犯了点小事险些被打死,梁遇求了请,讨出来放在府里替他看守门户。曹甸生是个知恩图报的,这些年兢兢业业,比在宫里时更周到。月徊出门他就留意着,等人回来,还没进胡同口,他已亲自带领底下人出来迎接了,分毫不差。

“姑娘。”他垂着手上来,笑道,“天儿冷,姑娘外头走了这么长时候,没的着了凉,快进屋暖和暖和。”

曹甸生因家里穷,打小就净了身,因此那条嗓子说话时轻声细语,透着温存。月徊对于太监的认识,以前都停留在大奸大恶上,并不知道他们除了弄权,还有那样仔细的一面。心里正愁梁遇昨儿不许她和小四同吃同住,曹甸生便替她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小的把饭摆在西边花厅里,中间拿屏风隔一道,相互是看不见的。因着姑娘才回来,这位小爷又是初来乍到,今儿还能讨个特例,下回就不成了。您二位先换衣裳,宫里管教化的嬷嬷奉督主的令儿,已经在府里了,回头姑娘用饭,就让她过来伺候。”

以前野惯了,谁也不在乎她怎么活着,到如今得从头开始调理,想是昨儿哥哥对她的言行有了审度,今天才着急打发人过来教规矩吧。

月徊讪讪说好,瞧了瞧小四,他挤眉弄眼,分明存着看热闹的心。也是的,他们这些年没正经吃过一餐像样的饭,穷家子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什么规矩体统。

月徊这人除了贪财好色,剩下倒有一宗好,就是说话算话。既然答应了,学就学吧,人有了规矩才能挣体面,于是她冲小四指点了下,“你也给我好好听着,往后谋了差事见人,别闹笑话。”

其实饭桌上能有多少学问,无非就是吃,应该不难应付。她收拾停当了上花厅里坐着,曹甸生给她指派的四个丫头在她身后一字排开,面前桌上摆了满满一桌菜,可她举着筷子,又有些无从下手了。

教化嬷嬷在一旁站着,到底是调理人的,就算脸上带着笑,举止神情也自有一段威严,掖着手说:“姑娘,奴婢奉了掌印之命,斗胆来给姑娘指点指点,倘或有失当的地方,还请姑娘见谅。”

这话一出口,就知道要先礼后兵,月徊忽然发现,自己竟连怎么使筷子都不知道了。

好不容易伸出手去,筷头才点着盘沿,嬷嬷就出声了,“要说吃饭,人人都会,可怎么吃得有体统,里头大有讲究。吃饭不吧唧嘴,喝汤不出声,这是首要一条。不把筷子插在米饭上头,插上那叫‘倒头饭’,不吉利。筷子不能把碗勺碰得咣当响,会敲碗的都是花子,有规矩的人家不这么干。”

月徊听完憋着一口气,小心翼翼夹了片百合,因那百合离得稍有点远,夹完就觉得不大对劲,果然挨了嬷嬷的训。

“夹菜时,只取向己的一方,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这点姑娘要记好。宫里有规矩,主子们用膳,再好吃的菜只尝三筷,民间虽不强求,但往来不住也不雅,更别提越过跟前的盘儿,伸长胳膊夹远处的了。”

好吃也不能多吃,这点实在折磨人。月徊看看这满桌佳肴,远的地方又不让够,那上这么多干什么,只上一道不就完了。

她泄了气,吃菜讲究太多,吃饭总可以吧!低头挪过筷子,还没碰着米饭,嬷嬷又一笑,“姑娘,吃饭不能挑着吃,得拿手把碗端起来,拇指扣着碗沿,其余四指托底。有的人爱拿整手托碗底子,这是家里没教好,搁在有体面的人家,大人见孩子这么着,鞋底子就抽上去啦。”

所以她是吃得错漏百出啊,再好的菜色在跟前顿时也没了胃口,她愁眉苦脸说:“难怪小姐们看着都不胖,原来见天饿着,吃不饱饭。这么活着还有什么趣致,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才痛快呢。”

这种谬论以前很少听到,能进宫的都是良家子,从没哪个会抱怨规矩重饿死人的。嬷嬷碍于梁遇的缘故不好说什么,只是含蓄道:“梁掌印既托付奴婢,是看得起奴婢,奴婢必要把这些不中听的都告知姑娘,将来到了场面上,才不叫人背后说嘴。”

“那我想吃那盘清蒸武昌鱼,可怎么办?”

嬷嬷道:“吃鱼不翻身,姑娘也要记下……”

规矩太多太复杂,自己怕是一辈子都学不会了,正在她看着满桌菜色兴叹时,屏风那边传来一声响亮的饱嗝,小四压根儿没往心里去,他已经秋风扫落叶般吃了个尽够,这愈发让月徊觉得难过。

愁肠百结调开了视线,她得分散精力才能压住馋虫。花厅外是个玲珑小院,有漂亮的太湖奇石堆叠的假山,天上的雪从勾头瓦当外大而寂静地落下来,触目所及都是迷迷滂滂的。

然而穿过纷扬的雪,忽然发现对面抄手游廊上站了个人,披着乌云豹的氅衣,乌纱帽沿盘金滚绣,衬得那面目皎皎异常明朗。他正往这里眺望,脸上带了一点笑,眉间有种慈悲和善的味道。

管教嬷嬷噤住了,立刻敛神垂首退到一旁,月徊终于松了口气,站起身,欢实地叫了声“哥哥”。

第6章

梁遇从廊子那头佯佯过来,风吹动了曳撒的下摆,无数褶皱开阖,夹着繁复的金丝绣云气纹,像一片起伏的水浪。

月徊迎上去,笑着问:“哥哥中晌怎么回来了?衙门里得闲?”

司礼监衙门从早到晚有忙不完的公务,大到票拟批红,小到宫苑门禁,没有一样不要他过问,就算逢年过节官员休沐,他也闲不下来。今天是特特儿抽了个空,把那些事物交代承良等照管,心里惦记这个妹妹,也不知她学得怎么样,服不服管,索性回来看一看。

边上曹甸生替他解了斗篷,却行退到一旁,他在桌前坐了下来,“今儿闲在,回来瞧你学规矩。”一面转头问管教嬷嬷,“姑娘学得怎么样?”

管教嬷嬷的身腰又矮下去半分,恭恭敬敬道:“回掌印的话,姑娘很聪明,学得也快……”

这是客套话,关于月徊的种种,底下番子一五一十都仔细回禀了他,加上昨儿夜里同她相处那么长时候,他也瞧出来了,这是个混不吝,大而化之一身臭毛病,别人管束着她,起先也许还能买账,三番五次下来,她不掀桌子已经是大造化了。

梁遇点了点头,“你辛苦了,先下去吧,剩下的咱家亲自教。”

嬷嬷得了特赦,忙道是,跟着曹甸生退出了花厅。这小小的厅堂里拢着炭盆子,梁遇垂手在炭火上取暖,一面冲月徊递了递眼色,“我瞧你没吃什么,还不坐下?”

月徊嗳了声,原本粗枝大叶的姑娘,在他面前还是有些放不开,装模作样拿半拉屁股挨着凳子,探头问:“哥哥吃了么?”

炭是上好的红螺炭,烧出来的火焰是蓝色的,只有薄薄一层灰烬下似有红光隐现。梁遇的手纤瘦,因外头冷,略略泛出青白,显出一种清高孤冷的美。金刚菩提下的琥珀坠脚遇热,弥漫出清冽的松香味,他摘下来搁在桌上,垂着眼道:“我特意回来吃的,这是咱们团聚后的头一餐,就算团圆饭罢。”

月徊倒有点不好意思,“那您怎么不打发人回来说一声儿,我就不动筷子了。”

他说无妨,收回手端坐着,示意边上丫头上来伺候。

那四个丫头是曹甸生精心挑选出来的,拿古琴名重给她们取了名字,送到月徊院子里照顾她的起居饮食。月徊对琴棋书画一窍不通,绿绮秋籁,松风玉振,她花了好半天,才记住她们谁是谁。

“自己家里头吃饭,原没那么多讲究,让人教你规矩,是为应付场面上的应酬,将来总要见人的,不出错就成了。”梁遇慢慢说着,牵起袖子替她布菜,“你也不必拘着,想吃什么,让侍膳的送到你面前,坏不了规矩。种种礼节,乍听好像繁琐得很,等时候一长习惯养成了,自然就没什么了。”

月徊这才高兴起来,“我就说了,还是哥哥亲自教的好。嬷嬷这不许那不许,吓得我连筷子都不敢伸,情愿饿肚子。”

梁遇微一笑,命人送酒来,“我平时不大饮酒,今儿高兴,和妹妹喝上一盅庆贺团圆。斟酒也有规矩,酒满敬人,茶满送人,酒须斟上十分满,才是待客之道。”他探过手提起那把青瓷酒壶,一手持壶一手护着,稳稳替各自斟了一杯,然后捏起酒杯敬她,“姑娘若不能喝,略抿一口就是了。”

这点显然是多虑,月徊跑船的那些年,别的没攒下,攒下一身好酒量。不同之处是粗豪的人吃烧刀子,府门里头多吃某某酿,像蜜饯兑了水似的,甜丝丝的,没什么力道,对她来说毫不为难。

她端起了酒杯,“我敬哥哥。”颇有梁山好汉的豪迈。

谁知梁遇却避让开了,“同上司或长辈碰杯,自己的酒杯须低于对方的,千万不能忘了。”

月徊听了,忙小心翼翼将杯口往下压了压。真是奇怪,要是那个嬷嬷来说教,没准儿她已经把杯子撂下了。可这个人换成哥哥,她倒也不是畏惧,就是顺理成章照着他的话做,仿佛骨子里的顺从,没有半句抱怨。

后来用饭,桩桩件件也算有章程,月徊拿捏不准的地方,就暗暗瞧着哥哥临摹。梁遇长于诗礼人家,和那些穷家子养不起了净身入宫的内监不一样,他的端稳矜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汪轸领着他给当时的皇后过目,皇后一眼就瞧准了他,下令让他近身侍奉楚王。

所谓“大伴”,面儿上是伺候皇子的,私下却如师长一样,皇子不对的地方要加以提点,若不听话,往上头告上一状,皇子就得吃挂落儿。梁遇那年调到楚王跟前时,楚王也才五六岁光景,他是伴着楚王一同长大的。后来淳宗病重,楚王晋封太子,不久承袭大统,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虽官衔逊汪轸一筹,但司礼监的实权,早握在了他手上。

一时饭罢,梁遇搁了筷子,下人又送茶水来,他慢悠悠将那串金刚菩提绕回手腕上,就着绿绮伺候的动作告诉月徊:“茶七、饭八、酒十分,斟茶后壶嘴不能对着客人,也不能当客人面把茶泼在地上。泼茶即为逐客,懂事儿的一见你这么干,头也不回就走了。”

月徊只顾答应,府门宅门里用的茶具不像平常百姓家,又是盖碗又是碟,那精瓷胎质娇脆得像玉一样,端在手里都怕它碎了。她只能眼巴巴瞧着梁遇,看他左手捧着托碟和碗,右手纤细的三指将碗盖掀开一个缝,然后仪态优雅地举到唇前,轻轻嘬了一口。

杯身和碟要固定好不是件容易事,又不能两手捧着杯子,一但倾斜就出溜。月徊姿势尴尬地试了好几回,笨手笨脚的模样看得梁遇发笑,他也不恼,只说慢慢来,“了不起多砸几回杯子,没有学不会的。”

月徊终于别别扭扭吃完了那盏茶,到这会儿想起小四来。那小子隔在另一边,老实得连半点声儿都不敢出,她心说终于有个人能镇住他了,便对梁遇道:“哥哥,您见见我那弟弟吧。”

她管小四叫弟弟,情分自是不同寻常。梁遇搁下茶盏颔首,她忙把小四招呼过来,笑着给他们引荐,拿手一比梁遇,“这是我哥哥,提督东缉事厂,当着好大的官儿,底下人管他叫督主。”又一比小四,“这是小四儿,没正经名字,打小随我一起长大的,我拿他当亲弟弟。”

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但彼此间没什么交集,见这样闲杂人等,也是瞧在月徊的面子上。梁遇靠着椅背,淡声道:“这些年是你伴在姑娘身边,咱家要多谢你。”

小四知道东厂和锦衣卫的厉害,先前姐弟俩闲谈不觉得什么,眼下见了真佛,光听那条单寒的喉咙,就知道是个目空一切的主儿。他行礼作揖的手加在额上,有点不大自在,躬身道:“我自小全凭姐姐拉扯,欠着姐姐一份情呢,不敢在督主面前邀功。”

一个乡野间长大的毛头小子,能识眉眼高低,又会说两句讨巧的话,倒也算难得。梁遇嗯了声,“你的事,姑娘和我提过,你到如今还是不知道爹娘在哪儿?”

这回小四不做袭爵的梦了,老老实实说:“回督主,我没爹没妈也活到今儿了,小时候既没养育,长大了何必上赶着认亲给人当儿子。”

梁遇识人多了,从他字里行间听出些桀骜的意思来。不愿给人当儿子……可不嘛,他给汪轸当了十一年儿子,着实是恶心坏了。看来这小子性情还算洒脱,道理也懂几分,爱屋及乌,勉强能入得眼。

不过留下可以,规矩还是要做一做的,梁遇道:“姑娘想让你跟着一道进府,咱家顾念姑娘,愿意给你个安生之所。不过丑话要说在前头,你往后敬着姑娘,实心对她,咱家拿你当自己人。要是让我知道你逾越,或是玩儿虚的,那咱家就砍了你两条腿,扔到永定河里喂王八,记住了?”

他的语速很慢,清冽的声线敲金戛玉般,丝丝往外冒着寒气儿。小四吓得耳根子滚烫,鼻尖也沁出汗珠子来,愈发躬了腰道:“请督主放心,小四不是丧良心的人。我和姐姐擎小儿相依为命过来的,这辈子我对不住谁,也不会对不住她。”

月徊站在一旁看着,才发现男人间原来是这么说话的。她从来不知道,小四也有俯首帖耳的时候。他只要不犯浑,活像一气儿长大了,她听他表了心意,忽然觉得老怀甚慰,这些年到底没有白疼他。

梁遇对他的回答尚算满意,“读书还是习武,自己挑一样,将来好安排个差事自立门户。”

小四一听,忙抬起头说要习武,“习了武不挨人欺负,我能吃苦……”后半截话渐渐低下去,不为旁的,只为座上的人当真长了一副惊人的美貌。

别瞧月徊干什么都是半吊子,眼光从没出过岔子。难怪她回来捶胸顿足说可惜,这么清贵的人缺了一块,怎么能不可惜!

小四瞧完了梁遇,再瞧月徊有点纳闷。虽说月徊长得也体面利索,可兄妹两个的五官并不相像,梁遇似乎还要胜她三分。

月徊明白他的意思,错牙瞪他,一个像爹一个像妈,不成吗?

他们打眉眼官司,梁遇并不理会,抬手击掌,外面很快进来个番子,叉手道:“听督主示下。”

梁遇指了指小四,“带他去见冯坦,安排个师父好好调理他。”

番子道是,领着小四去了。

月徊目送他,喃喃道:“男孩儿总跟着我,确实不成事,还是得入行伍,才不耽误他的前程。”

梁遇轻飘飘朝外瞥了眼,“这孩子不错,生得眉清目秀,将来你要是进宫,让他近身伺候,必定忠心。”

月徊吃了一惊,讶然回头看他。宫里除了皇帝都是太监,让小四进宫,怎么进宫?

他没再说下去,盘着菩提一笑:“他小你两岁,年纪差得不算多,倘或调理出来了,你想留他,就留下吧。”

第7章

月徊发了一回愣,忽然明白过来,他所谓的留,有另一层含义。

难道她对色相的执念过深,让他误解了?他一定以为她拉扯小四,是为了给自己当童养夫,可天地良心,她就算再糊涂,也不能做出这么混账的事来。

她尴尬地摸了摸前额,“我对小四没有非分之想,就是拿他当亲弟弟来着。我和他是一块儿苦大的,他的丑样子我全见过,实在下不去那嘴,哥哥千万不要误会。”

梁遇也不过拿话一探罢了,世上的事本就说不准,如果他没有认回她,两个小儿女越长越大,找外人婚嫁未必能有好结果,或者日久年深,当真搭伙过日子了。可如今月徊既然回到他身边,好多事都不会照着原来的轨迹发展,他问明白了,她对小四没有那个意思,那将来的安排就是另一种说法,不会伤筋动骨,不会对谁造成伤害。

他笑了笑,唇边一点清浅的笑纹,像三月里落花激起的涟漪,“这样也好,将来各有各的前程,不必捆绑成一家子。多份人情多条出路,我手里握着那么大的衙门,身边却没个信得过的人,倘或小四是块材料,好好栽培,有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月徊总算放心了,自己虽然只比小四大两岁,但大多时候像他的老母亲,填饱了肚子就开始盘算,这孩子怎么才能有出息。眼下大邺的官场不容易进,要么闷头死读书考取功名,要么家里有祖荫——连锦衣卫都是世袭的。小四要什么没什么,如果不是她意外认回了这么个哥哥,他大概只能凭着好皮囊做小倌,或是勾引好人家的姑娘,给人当上门女婿了。

月徊笑着说:“我原本是有这个打算,想求哥哥替他周全的,谁知哥哥懂我,没让我开口就把事办了。”

梁遇轻扬了扬唇角,“梁家人由来重情重义,别人待咱们七分好,咱们自要回报他十分。”

他说着,站起身踱到门前,看外头雪花纷扬,落在乌色的瓦当上,慢慢长出一口气道:“这个宅子,是我当少监那年建的,到如今总有三四年了,我留宿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家里没人,回来也是门庭冷落,愈发让我觉得孤单,所以情愿在值房里过夜。今儿我在衙门,接到外埠的题本,有人参奏永宁郡王嫁妹逾制,忽然就想到了你。我原是抽不出空来的,可又担心底下人伺候不周,担心嬷嬷教导不好你,这才撂下公务回来瞧瞧。”他偏过头,温软看了她一眼,“虽说我如今走了这条道儿,多分牵挂多分危险,可你放心,哥哥会尽最大的努力保你无恙的。”

月徊本来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听他这么说,鼻子也发酸。

她站在他身旁,犹记得小时候个头矮,只到哥哥齐腰,这些年虽长高了些,勉勉强强也才及他肩头。宫里当差的人,每一处都透着精细,她看见他磊落的鬓角,线条清晰的下颌,喉结处微有起势,却别有一种伶仃的凄凉味道。

不是至亲骨肉,没法子对他的心思感同身受。月徊觉得哥哥还是有些清瘦,就算权大势大,身处这样的位置,恐怕也日夜悬心,不能像寻常人那样踏实吧!

她还如幼时一样搂住了他的胳膊,仰头说:“咱们的命是捡来的,当年要不是您带我跑出来,我也活不到今儿。人说富贵险中求嘛,您只要保住自己,就是保住我了。”

她软软偎着他,一道轻柔的分量落在他臂上,这么多年了,他官场上叱咤来去,本以为厌恶所有人的碰触,原来不是。按理说她如今大了,也该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了,可话到嘴边又舍不得说出口,不单是顾念手足才团聚,更是为满足自己渴望亲近的心。

月徊有个问题憋了好久,这时才壮胆问:“哥哥今年二十五了,怎么不找个伴儿?老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也不成事啊。”

梁遇淡淡的,“我是个太监,找伴儿做什么?”

“是找不着么?”她开始费劲地琢磨,“宫里那么多宫女子,全归您管,怎么连个合适的都找不着?”字里行间满含同情。

梁遇有些无奈,“不是找不着,巴结的人多了去了,要女人还不容易!我只是没那个心思,身子不中用了,谁能同你交心?一头躺着,各怀鬼胎,倒不如一个人清净自在。”

其实那也未必,月徊嘴上不好说,心里暗忖,单这张脸也能看上一辈子,身子中不中用,有什么要紧!

不过有些苦处只有他自己知道,再说下去徒增伤感,便忙去扯闲篇了,“曹管事的替我预备了一间书房,我带哥哥瞧瞧去?”

边上丫头上来伺候,梁遇抬指示意她们不必跟着,和月徊各自打着伞,信步走出了花厅。

雪下得大,扯絮一样落下来,落在伞面上,沙沙一阵轻响。月徊穿了件素色妆缎狐肷褙子,衣裳的身腰剪裁合体,从背后看上去纤纤的,很有如兰似桂的韵致。她不时回一回头,像小时候得了宝贝,急于带他去开眼界,嘴里絮絮说着:“我以前很羡慕哥哥有自己的书房,后来流落在外,连饭都吃不上,这个念想就彻底断了。今儿曹管事领着我去瞧了,其实我觉得受之有愧,毕竟大字不识几个,用着那么好的文房,实在糟蹋。”

梁遇跟她迈上台阶,抖落了伞面上的积雪,将自己的伞阖上,又去接她手里的,“东西是死物,原就是让人用的,只要你落了笔,用多少都不算糟蹋。”言罢顿了顿,垂眼道,“要是家里没有遭逢骤变,你也会是个饱读诗书的姑娘,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好在我找见你了,一切都不算晚。”

曹甸生准备的书房布置得很雅致,没有华美的装点,一桌一椅一琴台,古拙间极有禅意匠心。月徊很喜欢,对那些东西都存着敬畏,小心翼翼一样样触摸过去,摸完了站在那里,满眼希冀地望着他。

梁遇想了想,“今儿不教你别的,先教你写自己的名字。”他探过手去,就着窗下一片天光压纸蘸墨,在宣纸上端端写下两个字,“月徊”。

她的名字笔画算少的,学起来并不难,只是她尚未入门,连握笔的姿势都透着古怪,他示范之下她还是不得要领,他只好手把手地教她。

“五指执笔,每根手指各司其职。”他将笔管嵌在她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擫、压、钩、格、抵,笔在指间不能僵硬,须得能灵活转动,才能写出好字来。”

他教她,教得十分尽心尽力,可月徊却神游太虚,一双眼睛全用来欣赏他的手了。

美人在骨,梁遇的精致蔓延到了指尖。他有一双漂亮的手,根根骨节分明,且匀称修长,拇指上一截赤金錾花的扳指,愈发衬得那十指素净优雅。月徊有个怪毛病,她瞧一个人,头一眼是脸,第二眼便是手。有时候脸不那么好看没关系,只要手长得够美,在她眼里也照样算齐全。

有点大逆不道,但真的垂涎三尺,她回头道:“哥哥,咱们等会儿练字,我先给你看看手相。”

梁遇愣了下,“看手相?”

她龇牙笑,点头说对,“我会看手相。”然后不由分说一把抓住他的手,翻转过来摸了个尽够。

梁遇哪里知道她贼心不死,只觉得姑娘大概是血虚气弱,手凉得厉害。他蹙了蹙眉,“回头让曹甸生叫个大夫来,开两剂补药替你补补身子。”

月徊说用不着,“我结实得很。是药三分毒,我没病没灾的,吃什么药!”

梁遇见她执拗也没法子,耐着性子让她盘弄,她啧啧了半天,他问:“看出什么来了?”

“白手起家,多受毁谤,一朝得志,青云直上。”她虚头巴脑说,“哥哥的坎坷,坎坷在太聪明上,聪明人心思细腻,难免活得累,要放开心胸才好啊。还有这姻缘线,哥哥是个一条道儿走到黑的人,这辈子不动三妻四妾的心思,专一得很呐。”

这点就算不看也知道,他要是愿意三妻四妾,也不会等到这会子。

他收回手,乜了她一眼,“我的姻缘怎么样,暂且不知道,可我知道一点,你想蒙混,所以拽着我胡诹。”

这却是冤枉她了,月徊忙说不是,拾起笔重新摆好了架势。

梁遇写的是正经小楷,笔锋娟秀挺拔,月徊两个字搁在眼前,照着临摹小菜一碟。她提笔运了口气,本来是很有成算的,可谁知笔尖落到纸上,发觉不好掌握。单单一个月字,已经被她写得七倒八歪,连私塾里六七岁的孩子都不如。

她呜地一声,“有没有硬笔?我写不了这狼毫!”

梁遇还算有耐心,“初学都是这样,熟能生巧,好字是靠练出来的。”他替她掀开上层的宣纸,抬了抬下巴,“再来。”

结果月徊依旧写得盘曲如长虫,这回不单字丑,笔顺还颠倒,一片兄妹情深,怕是要毁在这一教一学之间了。

站在她身后的梁遇不住摇头,无可奈何捉住了她的手。她坐他站,他不得不弯下腰来,将她半圈进怀里。

“横平竖直……”他喃喃说,见她愈发拘谨,纳罕道,“写字又不是砍头,你哆嗦什么?”

月徊歪着脖子小声嗫嚅:“哥哥,您拽着我头发了……唉,疼……”

第8章

梁遇这才低头看,果然见自己胸前领扣勾住了她的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