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徊吹灭了蜡烛原要去睡了, 猛然看见一个黑影投在桃花纸上,宽肩窄腰戴着乌纱,一看就是梁遇。

她心头蹦q了下, 这么晚了, 他跑到这儿来干什么?月徊紧紧盯着那身影,他也发现了, 慢慢地, 悄悄地移动, 似乎想挪出料丝灯投射的范围。然而这围房很小,廊前可供移动的范围也很小,他往左挪一挪,影子在窗上, 往右又挪一挪,影子还在窗上。然后他抬起手挠了挠额角, 看样子有点发愁。

月徊先前因“沙眼”, 哭得眼皮子发酸, 从司礼监回来就情绪低迷,饭只吃了两菜一汤。可是现在看见他出现在窗外,这口气忽然就消了,心说哥哥还是知道疼人的,怕自己办事太绝, 气坏了她, 特来给她认错了。

因为外头亮,屋子里暗,月徊放心地移到窗前, 就这么和他隔窗对站着。终于那人影不动了,她甚至听见他幽幽的叹息声, 于是炸着嗓子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窗上人影没动,她看不见他的表情,不过料想哥哥眼下肯定悔断了肠子。月徊有些得意,“只要您松口带上我,先前的过结可以既往不咎。”

结果那人影转身要走,她气极了,打开窗户大喊一声“梁掌印”。

他回头看了她一眼,看见她气涌如山,两眼喷火,想必这回是要和他大闹一场了。

谁知那张脸转变起来速度惊人,前一刻还乌云密布,转眼笑得像花儿一样,好声好气说:“别走呀,买卖不成仁义在,进来坐坐嘛。”

梁遇略沉吟了下,冲着她的态度,还是举步迈进了屋子。

这小小的卧房,甚至是空气里的味道,都充斥着一种姑娘式的柔旖。他进来之后倒有些彷徨,四顾了一番,看见她的床榻,上面的被褥和她后来给他布置的一模一样。

他心里升起奇异的感觉来,总觉得月徊是察觉了什么。这就是做贼心虚,她尚且杏花微雨,他早已惊涛骇浪了。

不过月徊即便有雨,也是裹着泥浆的。

她变戏法一样,从桌下掏出一壶酒,轰然搁在了桌面上。

“来,喝两杯。”取过茶盏一人倒了一杯,“正想喝酒找不着伴呢,恰好您来了。”

梁遇直皱眉,“好好的,喝什么酒?”

月徊说:“喝酒还要看日子啊,想喝就喝了。这是上回皇上赏我的,外埠的葡萄酒,我觉得好喝,他就送了我一壶。”她一边说,一边端起茶盏萘艘豢冢“您说说吧,下着雨呢,您上我这儿干嘛来了?”

梁遇修长的手指捏住了杯子,淡声道:“司礼监每月都要夜巡东西六宫,正巧到了御花园,听秦九安说你得了沙眼,特来看看。”

月徊的那点难堪又被他勾了起来,心说到底是掌管东厂的,输人不输阵。

“没什么,我有迎风流泪的毛病,时不时犯上一犯,现在已经好了。”她又灌了一口,揭开攒盒的盖子,从里头挑虎皮花生吃,“说真的,我以为您来找我,是打算改口带我上广州了。”

梁遇垂着眼,灯影下浓长的眼睫像蝴蝶的翅膀,堪堪停在颧骨上。微微的一点轻颤,生出羸弱的美态,就如现在,除去一身锦衣华服,像个不染尘埃的方外人。

男人和花儿一样,也有千百种不同的况味。譬如皇帝,在没有脑满肠肥一身油腻之前,都会保持青涩的少年味儿,因为那双眼睛天生会骗人,让人看不穿底下污浊。而梁遇呢,他早已经跳出了少年的行列,很难想象他这样的境遇下,还能长得如此笔管条直一身正气。虽然脸是漂亮了点儿,但他漂亮得不显女气,就能让人忽略他的不完美,甚至对他的不完美,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窥伺感。

所以说自己可能有点不正常,月徊叹着气,闷了口酒。半天不见他有动静,抬起眼说:“您怎么不喝呢?怕我在酒里下药啊?”

梁遇听她这么说,只得低头喝了一口。他不常喝酒,但这酒容易上口,细品之下还有些甘甜,不由多喝了一杯。

很奇怪,他来时低落,但见到她,她总能调动起快乐的氛围,伤感便不再伤感了。

他转过头,看见帐幔挂钩上吊着他做的竹节人,窗前的笸箩里插着一只绣了一半的鞋垫,虽然照样看不出到底绣的是什么,但也心念微动,知道是绣给他的。

他有些动摇了,一手撑着脸颊,调过视线问她:“你当真那么想跟我去两广?”

月徊说是啊,“我就是觉得这紫禁城困住我了,要是实心跟着皇上倒也罢,不实心,那该多难受。”

“你就实心跟着我?”他含笑问,一双眼眸在灯下百转千回,说不尽的万种风情。

月徊想都没想便点头,“有您在我还担心什么,不怕有人欺负我,也不怕没吃没喝。”

也就是一霎儿的光景,他忽然改了主意。也好,跟着就跟着吧,把她安置在提督府,一要担心他不在的时候小四回来勾跑了她,二要担心和他不对付的仇家盯上她。太多的不可测,让他放不下心,既然她也坚持,那就随缘,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轻吁了口气,“准备好行李,要带的东西都带上,四月初九就动身。”

月徊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猛然听他松口,愕着两眼把嘴里的酒咽了下去,“我没听错吧?”

他笑了笑,“在来这儿之前,我确实打定了主意不带你去的,但瞧你这么执着,我也不忍心辜负你。你要是实在想去,那就去吧,只是前途莫测,是好是歹,最后都要你自己承受。”

月徊听了,鉴于他有反悔的先例,不敢放肆高兴,小心翼翼又确认了一回,“您这回说话算话?”

梁遇轻轻颔首,“算话。其实把你一个人放在京城,我也提心吊胆。”他抬起眼打量她,她的每一寸发肤,每一道眼波,都让他移不开视线,“你知道我十四岁后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么?这偌大的紫禁城到处都是人,可又处处透着冰冷。早前我不过是个不起眼的火者,寒冬腊月里连个炭盆都没有,冻得睡不着,一个人裹着一条破棉被哆哆嗦嗦缩在床角,一熬就是一宿……每回入夜我都怕,我害怕天黑。”

月徊是头一次听他说起以前年月,虽然她也知道必定像一本凄凉的书,让人不忍卒读,但没想到从他嘴里说出来,又是另一种震撼。

月徊能够感同身受,当初自己还不如他,到处窜胡同,碰见个破缸就往底下钻,还得和狗抢麻袋。但即便她的经历已经惨绝人寰,她也依旧有多余的善心来同情他。她伸手和他碰了一下杯,“那您现在还怕一个人过夜吗?怕就说出来,有我呢,我陪着您,还能给您捂脚。”

梁遇的目光柔软,“如今高床软枕,还怕什么。就像你说的,早前吃足够的苦,现在享多多的福……但也害怕再把你弄丢,那么多年,孤苦伶仃一个人,够了。”

月徊怅然点头,“我就说您离不开我,真让我说着啦。来,哥哥喝酒……”她敬了敬他。

梁遇扬起脖子,美酒入喉,那玲珑喉结便缠绵地滚动。

确实是离不开,他心里暗暗想,十一年的亏空,不是几个月就能填补的。即便在身边,也一刻不停地想念,世人都说梁遇心狠手辣,但却不知道,天下第一痴情也是他。

他不常喝酒,今天多喝了两杯便上头,借酒盖住了脸,喃喃说:“月徊,我好像有些醉了。”

月徊还和他打趣,“没事儿,醉了就住在我这里。”

那是万万不能的,住下就坏事了……明天流言四起,还怎么做人!

他发懵的样子很有趣,动作变得很慢,慢慢眨眼,慢慢摇头。然后伸出手,掌心向上,轻声叫:“月徊……”

月徊粗枝大叶,半天才弄明白,原来他想和她牵牵手。于是把手放进他掌心,鼓励式地说:“哥哥别怕,我在呐。”

他的唇角微扬,慢慢握紧她的手,自顾自地说:“就这么,永远不放开。”

月徊很感动,觉得今天的哥哥格外温柔。她用力回握他,“您不放手,我也不放手。”

他脸上笑意又添了几分,迷蒙的眼睛看向她,说她是个傻丫头。

她真的什么都不明白,那句“看脸能过一辈子”也是假的,耍嘴皮子而已。她可能永远想不明白,哥哥怎么能生出那样龌龊的心思,其实他自己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是这样的人。

他在自怨自艾,月徊却在嘀咕:“您这酒量,还是场面上人物呢,也太不成就了……不过酒量不好的人,据说心眼儿好。”

心眼儿好?他撑着脸颊,垂下手腕子描摹茶杯的圈口,曼声说:“这是谁编出来蒙人的!我的心眼儿就不好,早年间……十一年前,我还没进宫那会儿,为了达成目的,算计过一家子。”他打了个酒嗝缓缓说,“我先设下陷阱,引那家的孩子入套,然后再把人捞出来,我就成了那家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自然得想尽办法周全……可后来我得了势,把那一家子灭口了,你说我是好人么?”

他仰着头笑,凤眼流光,笑出了一股子邪乎劲儿。

月徊听得后脊梁发凉,所以他终究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他就算再坏,她的胳膊肘还得往里拐,忙捡起一粒花生米塞进他嘴里,“十一年前的事儿了,还记着干什么!你们司礼监杀人灭口的勾当干得多了,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罪孽。”

“就是我一个人的。”他垂下脑袋,边嚼花生边叹气,“这辈子干的头一件坏事,到死都会记在心上。”

月徊看惯了他杀伐决断的样子,现在变得这么多愁善感,真让她有点儿不习惯。

“您往后还是少喝酒吧,酒后吐真言可太吓人了,换个别的爱好吧,哪怕脱衣裳也成啊。”月徊很真挚地说。

他又哈哈笑起来,“我脱了衣裳,怕吓着你。”这已经真的神志不清了。

月徊提起酒壶摇了摇,也没喝多少啊,两个人半壶,就把他喝成了这样,梁掌印在酒桌上真是不中用。人都糊涂了,恐怕也回不了司礼监了,实在不行就让他住在这儿,自己另寻个下榻的地方。

这头正琢磨,外面传来秦九安的嗓音,隔着门说:“老祖宗,时候不早了,小的接您回去。”

月徊起身过去开门,笑道:“少监您来得正好,我得了壶好酒,和掌印小酌了两杯,没想到一来二去的,他就醉了。您赶紧把他搀回去,外头还下着雨呢,别让他受了寒。”

秦九安忙上来查看,见他神色迷离,讶然说:“哎哟我的老祖宗,您怎么喝成这样了!”一面说一面把人扶起来,又扬声唤外头。立时搀扶的、打伞的,一大帮子人,静而无声地簇拥着,把掌印带出了乐志斋。

真是啊,这么多年了,还没见掌印喝醉过。秦九安暗自感慨,前头人挑着灯,后头人撑着伞,刚把他扶上青石路,冷不防那个醉酒的人推开了他。秦九安怔了下,见掌印又还原了平常模样,因不屑让他架着,抬起手掸了掸肩上衣裳。

秦九安回过神来,“老祖宗,您没醉啊?”

梁遇没理睬他,要是这就醉了,只怕早死了八百回了。

他昂首率众过了门禁,径直返回司礼监,脚下步履匆匆,心里尚且是满意的。酒真是个好东西,多少不敢说的话,多少不敢做的事,都能借它发散出来。月徊迷糊,不懂得去探究,不探究便止步不前。他隐隐觉得失望,她上辈子八成是棵榆树,没有人提点她,把内情送到她面前,她永远都是个四六不懂的模样。

因盛时的话,自己心里揪了好几天,到头来都是庸人自扰。她要跟着去,他应下来,就这么简单,阴霾一下子全散了,有什么难?

踩踏过水洼,不因砖缝里挤压出的污水溅湿了袍角而不悦,进得值房时甚至带着笑,接过小太监呈上来的手巾,擦了擦织金绣蟒上停留的水珠,转头吩咐曾鲸:“明儿传话给彤史,让她打听清皇后娘娘的月信是哪一日。大婚讲究吉利,当晚不能出岔子。要是日子撞上了,让太医院开药把信期挪一挪,或前或后,错开了要紧。”

曾鲸道是,觑了觑他脸色,笑道:“老祖宗今儿高兴?”

他嗯了声,“在月徊那里喝了一壶好酒,喝得痛快了,自然高兴。”

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今天这样喜上眉梢,倒是很久没见了。曾鲸琢磨着,明儿得上月徊姑娘跟前去问问,那壶喝了能让人高兴的好酒是打哪儿来的。要是功效果然显著,多备几坛,将来当差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第65章

转眼便进了四月, 四月草长莺飞,是个欣欣向荣的时节。

皇帝大婚,近在眼前, 逢着大喜的日子, 宫里提前半月就开始张灯结彩了。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喜兴的味道,横竖不管皇帝对这桩婚事的满意和期待有多少, 先帝升遐后, 宫里就没有正经举办过大宴。这回是冲喜了, 热闹上几天,一个新的朝代仿佛从这天才开始,对于皇帝来说总是一个好的转折。月徊暂且还留在御前给皇帝梳头,从镜中也常瞧见他意气风发的模样, 果然年轻人干劲十足,只盼着大婚过后成人, 狠狠施展一番拳脚吧。

那只叫蝈蝈还在南窗下的草笼子里鸣叫, 皇帝对月徊的心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梳篦在发间穿行, 他扭过头,握住了月徊的手,“你打定主意跟着大伴走了?”

月徊说是啊,“掌印说了,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一定能平定那些乱党, 回来向皇上复命的。”

皇帝微叹:“大伴为朕南北奔走,朕心里大觉有愧。”

月徊笑着说:“别呀,咱们这些人不就是为主子效命的吗, 您有差事交代他,他这司礼监才掌管得心安理得。反之要是大家都闲着, 闲久了多无聊,总得找点事儿干。”

皇帝心里很称意,嘴上却还是表现出了诸多不舍,“这两日事忙,大伴几次进来,朕都不得空和他细说。回头你转告大伴,他出征剿匪的这段时间内,司礼监也罢,东厂也罢,一切按原样打理。朕知道,这朝堂上没有哪位臣子是打心底里宾服朕的,朕唯一能信任的,只有大伴。”说罢恋恋看着月徊,“还有,朕对你的承诺也不变,那个位置给你留着,你要早去早回。”

月徊想了想,“您说的那个位置,是贵妃?您还打算让我当贵妃呐?”

皇帝淡淡笑着,“朕金口玉言,怎么能随意更改?”

月徊道:“宫里的位分多了,贵妃只有一位,您就这么给了我,将来要是遇上更叫您喜欢的人,那可许不成人家了。”

皇帝仍旧含着笑,他天生长了一双多情的眼睛,瞧起人来云山雾罩的,“朕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人就是你。朕敬你,心疼你,所以你日日在朕身边,朕也从不越雷池半步,足见朕看重你。”

一位曾经大大方方把小字告诉她的帝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很有诚意的。月徊当然也愿意受他这份情,毕竟世上没有比皇帝更好的下家了,不管成与不成,先预定着,反正不损失什么。

不过要说喜欢,情窦初开时爱慕了一阵子,那种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小皇帝虽然是天字第一号,除了最初满足了月徊小小的虚荣,到现在基本已经不剩什么了。对皇帝的感情像兑了水,越喝越淡,只是面上还要敷衍,表现得十分感激皇恩荡漾。

至于皇帝,因为目前为止仍只有那几位女官,没有新鲜的补充,对其他女人缺乏想象。都说少年时的感情最真挚,他觉得和月徊之间应该是如此。不过情和社稷仍要分开看待,他需要梁遇为他披荆斩棘,但未必愿意和梁家分享江山。贵妃的位分是用以圈住梁遇的,只要月徊没有孩子,不管将来他们扶植哪一位皇子,终究逃不开慕容氏。

当然了,这种事深埋心底,不能与人说。他温言软语安抚月徊,将来即便这上头亏欠她,恩宠上自然补足她。月徊心思单纯,考虑得不多,许她个贵妃位,就像许了她一件新衣裳,她乐呵呵的,仅仅是高兴,没有狂喜。

日子过起来飞快,皇帝大婚实在繁琐,原先说好了初七出去放风筝的,最后也没能成行。

月徊倒也不急,反正来日方长,比起南下,放风筝算什么!到了初八入夜,她还混在人堆儿里看热闹,看着徐皇后从午门进来,抱着宝瓶一步步穿过紫禁城的中轴,走进了乾清门里。

这种殊荣,只有每朝帝王的元后才有福气消受,月徊事不关己,皇帝跟前的那三位女官,却看出了满心哀愁。

司门叹息:“皇后娘娘进来了,主子往后还记得咱们吗?”

司仪一向很悲观,“咱们这号儿人,不就是大宅门里的通房丫头吗,将来怎么样,全看主子的意思。了不得给个选侍,要是腻了,发还司礼监安排,没准儿送到浣衣局去也未可知。”

司寝站在高高的万寿灯下,看着那赤红色的队伍逶迤流淌进坤宁宫,喃喃说:“最苦不过咱们仨,伺候一场什么都没落下,还不如那丫头。”

那丫头指的是司帐,算算时候,她肚子里的小娃娃到现在差不多六个月了。能得个孩子是好事儿,将来母凭子贵,也是条出路。

她们愁云惨雾不可开交,帝王家薄幸,历朝历代供皇帝练手的女官们,能晋位份的并不多,但每一辈儿都不信邪,都觉得自己能得圣宠。月徊在边上听着,插了句话:“您几位也别急,皇上今儿才大婚,等皇后进了宫,接下来才好给宫人晋位份。”

那三位女官脸上露出怅然的神情来,“皇上大婚,跟前伺候枕席的女官就得撤了,再过上一阵子,皇上还记不记得咱们,且两说呢。”

月徊心说还好自己没像她们似的,这一天天的,为自己将来的前程温饱操心,多叫人心烦!

不过她倒是愿意帮着出主意,“光是发愁可不顶用,皇上是办大事的,不会亲自操心那些,要是底下人不安排,没准儿到最后真就忘了。你们眼下能指望的不是别人,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才进宫,正是挣贤名儿的时候,你们想辙去求她。娘娘抬举了你们,一则能显得自己大度,厚待宫人;二则将来六宫大肆填人的时候也有个帮手,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真是分析得头头是道,不愧是梁掌印家的人。

三位女官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原先还怕皇后娘娘忌惮她们,有意压制她们,琢磨着往后要绕着皇后走呢。没想到经月徊一提点,发现了别样的道理。

“皇后娘娘一看就是聪明人,这会子和你们过不去,将来进宫的多了,个个都过不去?”月徊摇头晃脑继续说,“不能够,你们在皇上跟前两年了都没遇喜,皇后娘娘一定喜欢你们。”

说得三位女官又尴尬,又服气。

这是实情儿啊,皇上不管后宫事,将来宫里都听皇后娘娘指派,比起她们,司帐反倒更招人恨。皇后娘娘眼下还蒙在鼓里,等司帐一临盆,要生的是男孩儿,那可了不得,皇长子啊,司帐甭想过好日子。

月徊虽说没当上妃嫔吧,当初看了许多宫闱秘辛的话本子,博览群画用处大着呢。三个臭皮匠也能供出一个诸葛亮来,那三位被醍醐灌顶,立刻回去商议对策去了。

月徊站在夜风里,松散地负起了手,坤宁宫前一排万寿灯,照得殿宇煌煌如白昼。皇帝这会儿该进去过礼喝交杯酒了,这婚宴办起来真不容易,不管帝后也好,底下听差的也好,都受了大罪了。

“你才刚胡言乱语了一通,不怕将来惹祸?”身旁有金玉之声响起,颀长的身形迈进月徊视野里来,在她身旁站定了。

月徊说惹什么祸啊,“我这是晓以利弊,她们总不能上皇后跟前照原样说一遍,那不成傻子了。”

梁遇别有深意地打量她,“你背着皇上是一张脸,面对皇上又是另一张脸,皇上知道么?”

月徊扭头冲他一笑,“宫里几时缺聪明人儿?皇上喜欢我的憨直就够了。”

这就很好,懂得投其所好,不是一味谨小慎微,就能得皇帝青眼的。梁遇远眺坤宁宫,喃喃问:“你现在什么想头儿?心里难受么?”

难受倒也谈不上,月徊说:“皇上这大婚,来得太晚了。要是再往前挪上三个月,我大概还会悄悄哭上一鼻子,现在……没那兴致了。”

多有意思,都说女孩儿更长情,没想到月徊是个异数。梁遇道:“看不出来,你是个喜新厌旧的人。”

月徊很谦虚,“哪里,我这是知情识趣儿。再说喜新厌旧,我见天关在宫里,也没那机会遇见新的。”边说边t着脸瞅他,“我这人呐,不为五斗米折腰,唯独爱琢磨人的长相。长得不好看的,就算簇新的也没用,还不及‘旧’的呢。”

她满肚子弯弯绕,有小聪明不用在正经地方,喜欢话里夹裹点儿什么,常能撩拨人心。

当然,也许是因为自己身子歪了,心也歪了,才会觉得那是撩拨。往常她也爱打趣,也正大光明夸他长得好,她才回来那阵儿,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身世的时候,从不觉得这话有什么不妥,但后来立场有变,听什么都像有弦外之音。

其实男人长得漂亮,不是什么好事。他当初入宫拜师傅,盛时亲自挑了熟人托付,饶是如此,还常能遇见那些下作玩意儿,或是嘴上轻薄,或是动手动脚掐屁股的。没有大权,漂亮的脸就是祸根。如今大权在握,且找回了好色的妹妹,这张脸又变得有用武之地起来。至少能镇唬住月徊,不至让她看见个稍有颜色的,就像旱死了似的被拐跑。

他身心舒爽,“我已经把后头的事都交代曾鲸了,明天一早就动身。”

月徊应了声,“您打算留曾少监在京里主持吗?”

梁遇颔首,“他办事稳妥,又是我带出来的,眼下翅膀没硬,还可信得过。”

所以啊,他真是谁都提防着,月徊见他事事倚重曾鲸,以为他至少对曾鲸是放心的,原来并不。这样也好,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厉害角儿就得一手开疆拓土,一手霸揽住大权。她也知道,他当年是除掉了前任掌印才上位的,司礼监惯有夺权的老例儿,一不留神就会重蹈汪轸的覆辙,他自然寸步留心。

前面坤宁宫鼓乐大奏起来,月徊嗟叹着,“皇上这是挑开皇后的盖头了吧!”

梁遇没有说话,调转视线看了她一眼。

灯火倒映在那双乌黑的眸子,如浩瀚天宇一星璀璨。她心里当真不遗憾,倒也未必,她只是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后头厉害人物多了,她跑得快,就能保持常胜。

他脸上神情渐趋柔和,问她:“今晚打算喝一杯么?”

月徊摇摇头,“喝什么呀,上回那壶酒,早让我喝完了……”说罢咦了声,“您不忙吗?那么多事儿要您操心,怎么上这儿和我拉起家常来了?”

梁遇心说还不是怕你伤心么,现在看来多虑了。一个有闲心教别人怎么晋位份的家伙,小情郎娶了别人固然遗憾,但绝够不上伤心。

“养了那么一大帮子手下,就是为了万事不用亲力亲为。”他夷然说着,“皇上有了皇后,你成了孤家寡人,我这个做哥哥的不能看着你落单,好歹要来瞧瞧你。”

月徊有点儿感动,“还是我哥哥好。”夜风习习里嗅见了一点酒香,不由探过去闻了闻,“您又偷着过干瘾儿啦?”

这人说话,总是着三不着两。梁遇道:“什么过干瘾,前头有宾客,皇亲国戚们都在奉天殿宴饮呢,我才从那儿过来,不免要喝两杯。”

月徊斜眼打量他,眼神里充满不屑。以他现在的清醒程度,怕是只喝了半杯,不能更多了。男人到哪时候都要面子,她算是知道了他的死穴,酒量奇差,拿捏住这个,将来肯定有用得上的时候。

“砰”地一声,朝贺的二踢脚引路,蹦上了半空。接着午门前开始放烟花儿了,大串大串地连成片,姹紫嫣红眼花缭乱,把这皇城上的夜都点亮了。

至于后头帝后合房那些事儿,就不是他们该过问的了。皇帝得在坤宁宫连住三天,当然要是住出滋味儿来了,住上三五个月也没什么。

皇帝唯一的好处就是自律,前一天大婚闹到丑时,第二天照样五更起来。

月徊今儿已经交了差事,梳篦重回梳头太监手里。她收拾好了行装,特意到皇帝跟前卸任辞行,压着两手蹲了个万福,“皇上,我今儿出去了,有程子不能伺候您呢,您要保重龙体。”

皇帝眼下有淡淡的青影,看着真是操劳得过了,但仍旧深情款款牵住了她的手,“月徊,朕等着你回来。”

月徊笑了笑,还没回话,外面传来宫人给梁遇请安的动静。皇帝就势放开了手,转身迎上前两步,切切叮嘱:“剿灭乱党要紧,大伴的安危更要紧。倘或遇上了坎坷,千万煞煞性儿,再从长计议。”

梁遇对皇帝的性情可说了解透了,越是这么说,越是要他立军令状的意思。于是向上拱手,朗声道:“红罗党不灭,臣绝不还朝。主子政务巨万,好歹保重身子,只管高坐庙堂,等着臣的好信儿。”

君臣两个,海誓山盟般依依不舍了半天,看得月徊直犯困。后来终于辞出来了,这时候天刚蒙蒙亮。

清早的风还凉着,宫墙的瓦楞和墙根儿积攒着露水,喘上一口气,心肺格外清凉通透。

月徊像孩子似的,不敢喧哗,就是纵跳小跑着,回头压声儿说:“哥哥我真高兴,咱们要出远门儿啦。”

出远门儿确实令人欢喜,从一个活腻味的地方走出去,才知道外面天大地大,不止足尖这一亩三分地。

梁遇把胸膛里的浊气都呼了出来,短暂离开也有逃出生天之感。月徊的快乐感染他,见她脚下轻快,笑着招呼:“慢点儿跑,仔细摔了!”

第66章

梁遇出行, 那阵仗,真如皇帝出游般声势浩大。

月徊有幸见过先帝的最后一次南巡,那时她才十一二岁光景, 跟着漕船上江浙, 到了码头头一件事,就是领取官府分发的衣裳。地方官员要功绩, 要装富庶, 不得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衣穿嘛。他们这些跑船的衣衫褴褛还到处乱窜,官府唯恐圣驾到时穿了帮,特特儿叮嘱了,就穿着这身新衣裳看热闹去, 让皇上记着咱们锦绣江南。

月徊拉扯着小四先占了有利地形,不往人堆儿里挤, 挑高处往下看。因为御道上会拉黄帷幔清路, 只有地势高处官兵们管不上, 他们就能从从容容遍览全貌。

头一回看见那阵势,真是叫人觉得震撼,乌泱泱的锦衣卫和禁军,禁军穿甲,锦衣卫一色朱红的飞鱼服绣春刀, 倒不是说皇帝老子的车辇不够豪华不够大, 就是他们站得太高了,看下去像蚂蚁运货。那九龙辇是蚂蚁队伍里头得来不易的吃食,就那么前后簇拥着, 在蚂蚁大军里翻滚。

至于梁遇领兵南下呢,虽不及皇帝张扬, 人数减了,但更精。锦衣卫、司礼监、东厂,还有宦官监军十二团营里抽调出来的人手,锦衣华服浩浩荡荡,这就是皇帝赏赐的体面。

只是北京到两广,路途实在遥远,走陆路八百里加急得跑上一个半月。要是走水路,得从天津出发入海河,再转大沽口进渤海,经山东、江浙到福建……月徊光是听他们规划行程,脑子就直发懵了。

“还得瞧今年雨水怎么样,春天老爱下雨,倘或水位暴涨,行船易迷失航道,也要耽搁时候。”杨愚鲁把这一线的水位图放在了梁遇面前,“不算上那些,船队行程大致在四十至六十日之间,加上北京至天津的脚程,至多七月底八月初,也就到了。”

梁遇听得皱眉,“耗时太长,船队除了必要的补给,日夜不能停航。从北京到天津三岔河,走上那么多天不像话。”

杨愚鲁为难地瞧了瞧月徊,“要是骑马,路上实在颠簸,怕老祖宗受苦……”

这话说得很委婉,但月徊听出来了,分明是觉得带上她不便于他们长途奔袭啊。

哥哥沉吟起来,逢着这种事儿他就得沉吟,大概也犯嘀咕,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种不自在。

月徊一挺腰,辇车摇晃,她也跟着摇晃,“咱们这就下车骑马。你们别顾忌我呀,我又不是娇姑娘,上山下河我也不含糊。”

梁遇看看她那身板,就算吃过苦,也是姑娘的身架子,从北京到天津两百多里路,骑马她受不住。

“算了,还是慢慢走吧。”他卷起水位图,随手交还杨愚鲁,“陆路上耗些时候不要紧,等上了船,日夜兼程把时候找补回来就是了。”

然而平叛刻不容缓,珠池采收也刻不容缓,月徊说:“杨少监,您给我弄身司礼监的衣裳吧,我这要是换上,别说骑马,骑走骡都能日行千里。”

原本出来就不是享福的,其实比起坐在车里和梁遇大眼瞪小眼,她情愿跨马扬鞭,看一看外头风光。

梁遇听她又说大话,顺势道:“那就给她一套司礼监的行头,再给她一头走骡……”

月徊干瞪眼,“我就这么一说,您还当真呢。”

秦九安看他们耍嘴皮子,掌印那么厉害的人物,遇见了这位也没话说。月徊姑娘就是有这宗好,皮实耐摔打,还心境开阔。照说她是梁家人,又有圣眷,她该是那种怎么撒娇都不够,怎么骄纵都有人捧着的,可她并不。她就这么土里来泥里去,喝得了龙膏酒,也咽得下二锅头,搁在哪儿都是个发光的大宝贝。

最后当然遵照掌印吩咐,给她置办了一套司礼监的衣裳。衣裳长了裁短一点儿,不指着她自己能做针线,随行的中也有巾帽局的人,扔到那儿大致改改,就给姑娘送了过去。

这一路没怎么停靠,旱地上行车,车轱辘在黄土陇上硬滚,日子并不好过。越是这样就越盼着快点儿登船,月徊拿了公服预备换上,可她没有单独的车辇,逢着这个时候就有点难办。

梁遇察觉了,“你等一等,我先回避……”

可是前后那么些随行的人,他这一回避,队伍就得停下。让大家眼巴巴儿看着梁掌印等女人换衣裳,那说出去多不好听!月徊很大度,摆手说没事儿,“您呆着吧,自己手足,有什么好避讳的。”

梁遇迟疑之间,见她三下五除二脱了衣裳又脱马面裙,不由慌神。

月徊见他眼神闪躲,反倒大笑起来,“您怕什么,里头不还有中衣呢吗。”一头说,一头把胳膊抻进公服袖子里。捏着衣襟晃一晃,身长倒还好,就是这身腰过于宽绰了。且司礼监随堂们的公服所用钮子也花哨得很,想要扣上十分不容易。

梁遇见她高高扯起领,使劲瞪着两眼瞧领扣,那模样死不瞑目般}人,便伸手过去帮忙。一面道:“肩背是太大了些儿,等到了天津让他们重改。”

月徊搔首弄姿,卖着乖地说:“天爷,我真好福气,还能叫梁掌印伺候我穿衣裳呐!”

梁遇说是啊,“世上只有两个人配叫我给他穿衣裳,一是皇上,二就是你。”

于是她愈发得意,捋了捋鬓发,探手去拿窗口矮几上的乌纱。窗口有光,穿过她腕上碧玺,在手背上洒下五彩的光。他一时顿住了,心里大觉感慨,终于她不必再戴着皇帝赏的发簪,不必再张罗玉米面喂那只叫蝈蝈了。兴许皇帝那只蝈蝈会送去给皇后伺候,至于皇后怕不怕虫,那就不知道了。

他出神,月徊叫了声哥哥,“您想什么呢?”

他说没什么,取来鸾带给她系上,一面叮嘱:“外头世道乱,不知道别人用的什么心思,你就跟在我身边,不许乱跑,老老实实的,听见了?”

月徊点头应了,顿了顿问:“咱们这回走,能路过叙州么?”

叙州是爹娘的老家,生于斯埋于斯,那片土地留存了太多的记忆。梁遇沉默着,摇了摇头,半晌才道:“咱们往南,没法路过那里……你想爹娘了?”

月徊赧然笑了笑,“我常觉得,有爹娘在,咱们还是孩子。没了爹娘就得吃很多的苦,上外头也是孤苦伶仃的,无依无靠。”

“咔”地一声,他替她扣好了腰带上的机簧,姑娘家腰细,束得底下曳撒层叠,像裙子一样。他把她鬓边垂落的发绕到耳后,接了她手里乌纱帽仔细替她戴上,淡声说:“没有爹娘,你还有我。在哥哥跟前你也是孩子,只要我活着一日,就护你一日。”

月徊说成吧,“只是您自己当不成孩子了,非得顶天立地,连个能撒娇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