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菊,你的大力绝镖确实猛不可当,按理说‘石破天惊’不是你的对手。”齐君元的态度很诚恳。

“这不用你说,昨天夜间就已经见分晓了。但你还让他来与我对决,摆明了是想让他送死呀。”大丽菊很自信地回应,很难想象一个出手如此厉害的女人说话的声音会这样好听。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有件事情要提前告诉你一下,今天的‘石破天惊’是反旋射出的。”

齐君元只说了这么多,那大丽菊立刻便眼露惶恐、气息微显起伏。的确,“石破天惊”的机栝是可以随意改动的,按自己需要确定正旋或反旋。只不过这杀器一般使用时都是很习惯地设为正旋,所以大家都知道“天惊牌”旋杀力道极为威猛,却从没想过在正旋和反旋上还会存在什么区别。

齐君元是妙器阁的高手,当然知道“石破天惊”可正可反的旋射方式。

大丽菊虽然不是非常清楚“天惊牌”可正可反进行旋转射杀,但她却知道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和窍要。特别是针对她自己的大力绝重镖而言,因为她的大力绝重镖也是旋转射出的。

大力绝重镖和“石破天惊”的区别是在射出的动力上。大力绝重镖是以手的劲力射出,加上镖叶的二次加速加力,其势威猛无比。如此威猛的力道是天长日久才能修炼而成的,而且根据镖叶弧形,很自然地练成唯一一种旋转方向。但是“石破天惊”却不同,它是完全靠机栝发出,可以随时调节“天惊牌”的正反旋方向。

昨夜的对决确实是“石破天惊”落了下风,当时两边都是以正旋发射武器。大力相撞后,大力绝的二次加速加力,还有镖叶飞散的双重攻击,在力道、途径,以及后续杀着上会更加优越。但如果“天惊牌”是反旋的话,同向的旋劲就会卸掉重镖的冲击力,甚至会将镖体顺势反推。而那几片镖叶在顺向的劲道作用下,会顺势旋转到最尾端才散开,这样飞射的方向就会是往后斜方的,反而会危及到射出重镖的大丽菊,而且在双重力道下,那些镖叶的速度和杀伤力会成倍增加。

所以“石破天惊”只需连续反旋射出“天惊牌”,大丽菊重镖回击。回击的力道越大,危及大丽菊自己的镖叶也越多,而且这些镖叶回射的力道和速度都是原来的倍数。

“大块头,你的技艺是在速度和力量上见长。力量方面还算是正常,但速度快对于你这样的体型实属不易,也是可以让敌手出乎意料的。”

大块头听着齐君元的话,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用鼻腔骄狂地“哼”了一声。

“现在阻住你的小丫头速度没你快,力量也没你强,但是她身上却有无数坚韧不断的丝线。速度快的人最怕什么?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最害怕被纠缠、被拖绊,害怕被自己的力量伤害到自己。所以对付你不能用大刀大枪,而一些缠绕难断的丝线却正为合适。知道一种食鸟蛛吗?一只蜘蛛吐些丝,就能将飞行速度极快、力量也极大的鸟雀给捉住。”

“你又怎么确定我就是个无法撞破丝网的鸟雀。”大块头很傲然地回问一句,眼中露出的是不屑和不信。

“这一点我还真可以确定,因为我知道她挟带的那些都是可以断骨割肉的丝线。所以你没有撞破丝网的机会,一旦撞上去,你自己的力道和速度会将你这大块头变成很多的小块块。”

大块头昂起的头微微缩了下,肩头也不自然地抖晃了下。而高手的状态只需出现一点点微小的变化,就说明他已彻底崩溃。

齐君元看到了大块头的反应,所以他心中确定这个高手已被自己搞定了。

“大傩师,你的嘟囔可以停了。到现在才和你说话,就是想让你能够看清一些形势。”齐君元是猛然将声音提高的,因为大傩师是在半子德院大门处,离得较远,声音低了他会听不清。

“什么?……”大傩师念诵经文的声音戛然而止。也许他之前只是躲在院墙内认真地念诵经文,根本不曾有时间理会外面的情况。此时被齐君元喝叫后一看,才发现情形完全不是自己预料的那样。

“三瓣莲”的那些鬼卒依旧还是在按指令行动,以怪异的动作舞动刀剑慢慢逼近被围困住的那几个人。但问题是这些鬼卒的动作越来越缓慢,幅度也越来越小。最靠前面的身体似乎已经瘫软无力,看样子随时都可能倒下。

鬼卒的意志可以被控制,杀伤之中可以不知疼痛、不畏生死。但他们实质的身体机能却未改变,毒药、迷药对他们依旧可以产生效果。而且他们的意识被控制后,反倒不能正确判断别人施放烟雾中所含的物质。唐三娘施放的迷药其实很招摇、很猛烈,一般江湖人一见之后便会掩息防护。但是鬼卒们没有正常的防护意识,所以那些迷药很顺利地入了他们的气息,进入了他们的血液。

“我知道你的底细,你的本事就只能是驱动鬼卒,自己本身不具备实际的攻杀能力。所以到紧要关头,还需要别人以功力、气势帮助你一起念诵经文。现在可操控的鬼卒阴兵已经不行了,你还能有何作为?你那主子为何不带你走,而带走大悲咒、大天目?就是因为大悲咒可直接以声取敌,大天目可以以目光取敌。而你没了可操控的鬼卒阴兵就什么都不是了。不信你探个头试试,我的兄弟保证可以给你七窍再添一两窍。”大傩师的脸色此刻变得死灰死灰的。

齐君元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然后很用力地摇了摇头:“唉,不知道你们自己有没有想过,今天的场面为何会如此混乱,你们为何不能像昨夜那样有御外营的兵将作为外援。一招落了下风便再没有还招能力。是因为你们根本就是用来牺牲的,只需要替唐德拖延我们的时间,不让我们及时追上他而已。至于我们的死活,你们的死活,你们的主子并不在意。可怜啊可怜!我们还知道为什么而为、为什么而死,你们却连死了都不知道所为何事。”

大部分的鬼卒已经瘫软在地,没有倒地的也摇摇欲坠。东贤山庄中一片静谧,只偶然有鬼卒拿握不住的刀剑掉落在地发出“当啷”声。

齐君元环视了一下混乱破败了的东贤山庄,然后挥挥手,率先往庄口走去。没人阻挡,或许庄子的隐秘处、地道中还藏有许多人马,但真的没一个人出来阻挡。

范啸天始终紧跟着齐君元,他脸上的慌乱始终没有消失过,这时候往外走的过程中又增加了几分迷茫,就像还没完全从梦中醒来。其他人也开始从自己的位置上谨慎后撤,跟随着齐君元慢慢退出了东贤山庄。

刚出庄口,齐君元便开始狂奔:“快跑,等他们回过味儿来,发动全庄的人手剿杀我们,那就没机会逃了。”

齐君元这句话和紧接着的狂奔让那几个人再次吓得个心惊胆战。于是个个拔足发力一路狂奔,直往旁边的山岭上逃去。

其实齐君元他们走后,东贤山庄里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追出来。因为齐君元的一番话戳中了人性的薄弱处、敏感处:不要送死,不要毫无理由地送死,更不要被欺骗了、抛弃了,还要为着别人的理由和利益去送死。

周世宗柴荣回到圣京已经是双宝山之战后一月有余。虽然沿途已经见到民间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的情况,虽然代表朝臣在城外迎接他的宰相范质也已经将一些情况对他说了。但进了圣京城之后,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不由地大吃一惊。此时已是炎夏,但柴荣的心中竟仿佛有种寒意流过。想当初自己离开时,京城之中是多繁华热闹,商户如林,路人如织。而现在却变得极为萧条,店铺关门,招幌蒙尘,苔草侵路,少有行人。只有很少的店铺依旧开张,但小二伙计完全没了以往招揽客人的劲头,都有气无力地蹲缩在门槛前,用漠然无神的目光看着征战归来的军队走过。

柴荣催马直奔皇宫,宫门口众多大臣都列队迎接。柴荣下马之后没有先回后宫歇息更衣,而是带一众大臣直奔宸薇殿。到了殿上,他只是将身上的黄龙披风扯掉,扔给旁边的太监,然后也不坐进龙椅,而是挺直身板站在八方龙阶上,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阶下的大臣。这目光看得那一众大臣们心中直发毛,本来个个都想好了恭贺世宗凯旋的奉承话,现在没一个敢说出半句来。

整个大殿沉寂了好一会儿,柴荣这才缓缓吐声:“我征战北汉、大辽,已到完胜之际,却被迫回兵。回途之上所见萧落仓惶,我想尔等重臣就算不见也有耳闻。今日我们且不提何因所致如此境地,也不加尔等不修如此境地之罪,我只问有何良策应对!”

没人做声,非常寂静。在这样的环境中,殿上的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自己越来越急促、越来越沉重的心跳声,并且一个个都极力控制因为紧张而变得颤抖、断续的呼吸声,不敢出一口大气。

“看来此良策是要我自己去想了。这征战外强我自去,安内解困也要我来,那还要你们这帮大臣干什么?”柴荣的声音不高,语气却是很严厉,就像重锤砸在这些大臣的心上,让他们心中难受至极。而大殿中的侍卫、太监,虽然只是旁观者,但身处如此环境,也都觉得非常压抑,气息难顺。

“要不这样吧,我自留京处理内困,你们这些人替我去大辽征战一番,换位而行或许会有意外之获。”柴荣不是开玩笑,他真是个说得出做得出的君王。

殿上的大臣们差点没瘫软在地上,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么就不是意外之获而是意料之祸了。这所谓的换位而行,比将他们往苦寒之地发配还要狠。这些个京官文臣,不要说征辽了,一路风霜颠簸,就能要了他们半条命。然后等不到上战场,辽兵的凶悍气势就能将他们剩下的半条命给吓没了。

“皇上,其实你未回来时我等已经针对国内目前的窘迫多次商议对策。也并非没有应对良策,只是此次冲击真不只是因为内困,外强干扰太严重。”终于有人说话了,此时还能如此镇定与柴荣对话的也就只有范质了。

“你这一个外强干扰便推去你们未能安内之责吗?”

“不,皇上。我所说的意思是外强干扰,则需内补外修同时下手,才能从容应对。”范质回道。

“那你说说,怎样才能内外同时下手?”

范质迟疑了下,然后才缓缓说道:“恐怕皇上要失望,因为无论是内还是外,恐都难顺理此次窘迫之境地。”

灭佛折

对于这样的回答柴世宗并没有厉声训斥,而是在无言地等待。因为有时候知道自己所处的绝境,才能够激发更大的求生欲。

见柴世宗没有说话,范质便继续解释自己的见解:“所谓内补,是要以国库储金救急,从邻国高价取粮,然后低价入市,补贴国民生计所需。这样只要坚持到我国秋粮下来,就能稍作缓解。到明年冬麦入库,则可再解困窘。问题是我国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所余储金不要说补贴民生至秋粮收获,能维持十天半月已然不易。所谓外修,就是与南唐或商讨或强求,让其修正提税之策。哪怕不用其降低出境粮税,只是将其过境税率降下来,便可让吴越往我国内运送大批低价的粮食。问题是南唐也是几番征战在前,又未能从征战中得取利益,此时已是抢食恶犬般,肉入口后是绝不会松齿的。另外,南唐畏惧腹背受制,所以吴越与我国的交好他肯定会横加干预。降低过境粮税,让吴越与我国互通有无,他们绝不会愿意的。”

“那我们可否也提高一些货品的税率,从而弥补损失?”柴荣其实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到这一招。

“大周现依旧为众国宗主,无端提税有损威信。再则我们虽盛产火炭、牛马,但并非南方各国必需之物。而北方的北汉、大辽为我敌国,不通商贾,无法从这两国获利。”范质只一句话便将柴荣之前的想法给否定了。

“内补外修都不成,提税也不成。那不是要迫使我大周破败吗?”柴荣眉头不由地紧皱。

“现下还不只是破败,恐怕还会有战事临头。而目前我国所有储备均不足以再兴战事。”这次说话的是东京留守副使王朴。此人不但胸怀治国大略,而且还精通天文卜算之道。他曾多次向柴荣提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柴荣没有予以采纳,始终是将北汉、大辽作为第一重敌。所以王朴觉得目前的局势应该是个让柴荣正确认识“先南后北”战略方针的绝好机会。

“范相是说北汉和大辽会趁我国窘困之时发兵攻袭吗?”

“不是北汉和大辽,而是南唐、西蜀。南唐陡增税率,已经从民心、民生上予以我国重击。此种举措的险恶目的不言而喻。而蜀地虽然富庶,但蜀人不会就此自足自安,始终垂涎中原之地。当初孟知祥在时,就几次三番要北伐,最终让其取了凤、池等四洲方才安定。时下孟昶其志不让父辈,从种种迹象推断,大有借此时机侵袭我国之意图。由此看来,那真正的外强干扰还未来。不过幸好是九重将军定下数重谋略,可暂时拖延住西蜀的行动。”

“对,赵九重呢,怎么没见到我这兄弟呀?本来有他在京城,总不会让我再多操心的。”提到赵匡胤,柴荣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在这般大臣中看到他。

“九重将军入南唐界,想办法解决粮食窘迫之事。”范质回道。

“怎么,他已有施外修之法的把握?”

“不,他是去借路偷粮,是要利用一江三湖十八山的黑道偷运粮食,然后将这种无税的低价粮投入大周市场,可减缓粮食危机。”

“这倒是个办法,但并非英雄所为,而且其效未知几何,也不能解决根源。”柴荣英雄一世,光明磊落,对这种方法并不完全认可。“只可惜不能给我三月粮草,否则我将那南唐的淮南十四州取了,有了这盛产粮、盐的地域,可就轮到我提税向他南唐要钱了。”

“对了,九重将军临走时给皇上留下一份秘折,说是有个解困的好办法。只是牵涉太多,不敢做主,留下等皇上回来定夺。”范质说完,赶忙命人从待朝房封折密锁铁柜中将赵匡胤留下的秘折取来。

柴荣的内管大太监亲自从待朝房将秘折取来,交到柴荣手里。柴荣打开,定睛一看,不由地也发出一声轻叹:“啊,灭佛取财!”

是的,很奇怪的一件事情。赵匡胤当初在密折上只写下两个字,那两字是竖写的“佛财”二字。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四个字,在“佛财”两字的前面赫然多出了两个字:“灭取”。于是原来的“佛财”便成了“灭佛取财”。

西蜀的成都城里最近挺热闹的,到处清扫换新,挂彩垂红。迎接大国的使臣肯定是需要搞点排场出来的,以便显示自己的国泰民安和热情好客。更何况这一次要一下子接待两个大国的使臣,所以不管是场面规格还是接待档次都要比以往更加隆重。而且有好多细节还要尽量照顾到两国的面子,要让两国特使各自觉得自己才是最被尊重的。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蜀国的面子。

但成都此次的一番大热闹中似乎隐藏着太多其他的怪异气氛,而这种种怪异气氛都是与一片祥和的热闹相悖的,让人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首先让人觉出的是肃杀危险的气氛。这从满街巷里鱼贯而行的护卫、巡校就可以看出。大周特使未进凤州关,便遭遇凤州知府和游击指挥使被刺事件。然后过凤州不到二十里,大周特使队也遭遇刺客,伤损了不少大周护卫和西蜀兵卒,好歹是从险象环生的境地中逃生出来。随后的路途上虽然再未遇到刺客,可谁又能保证那些刺客不会在蜀国皇城之中再次下手呢?

然后是有种尴尬的气氛。就西蜀而言,肯定是要将两国使臣都招待好,让他们走到哪里,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在城门口、持节大街、皇家驿站、皇宫大门口这几处的设置都有些不伦不类的。就好比驿站里吧,门廊之中既用花瓶插着南唐特产的莲花,旁边偏偏还贴着大周人喜欢的剪纸。

再有就是有种诡异的气氛。两国使臣是前后两天到的,都住在皇家驿站的两个大院落中,但是这两国使臣并没有进行正常的礼节性会面。大周的王策、赵普干脆躲在房间中半步不出大院,也许是那些刺客让他们成了惊弓之鸟。所以不管是谁都不照面,只是等着蜀王孟昶召见。而南唐的萧俨和顾子敬则完全相反,他们两个是整天不在驿站中,也不知出去找什么人办什么事。

孟昶没有贸然接见大周使臣,而是和一众大臣连续商议了几日,他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积极地问理朝政了。

孟昶平常时候只是喜好打球走马,而现在已入炎夏,连走马打球也舍了。因为他天生最惧暑热,一热就喘。所以天热没事时便和花蕊夫人躲入水晶宫殿,品冰李雪藕,听雅琴、填妙词。

那水晶宫殿不仅四面通畅透风,而且有活泉水从殿中流过,并且流水池中有激浪机器。开启之后,水花翻滚四溅,带来清凉、带走暑热。而更为奇妙的是在建造宫殿之时,从安加(俄罗斯北部,靠近北极圈)运来多块不化冰魄。冰魄平时封于铁箱、悬于大殿,一旦暑热难当,启动机栝,铁箱便会打开,冰魄冷劲随风而送,整个大殿热度便会降下许多。另外,还可以将铁箱降入流水入口,那水便渐渐冷若冰水,流动之后将暑热全都带走。这样既可以很快降低温度,而且没有激浪的喧闹声,用于夜间不扰睡眠。所以也只有置身如此的宫殿中,孟昶才能写下“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词句。可是现在大周、南唐特使几乎同时到来成都,这是一件必须斡旋妥当的大事。所以孟昶非常难得地放弃了在水晶宫殿中享福寻欢的大好时光,来到殿上与众臣商议应对事宜。在没有商量好如何周旋之前,在没有合适的办法应对大周、南唐两国此次遣使的目的之前,他是不会与王策、赵普,以及萧俨、顾子敬见面的。

大周突遣特使前来,定是和最近大周境内粮食短缺、粮价飞涨之事有关。说实话,要是倒回去几年,孟昶肯定是要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攻打周国中原腹地。当初契丹灭晋,雄武军节度使何建以秦、成、阶三州附于蜀,然后孟昶又遣孙汉韶攻下凤州,一下便将直捣中原的路径全打通了。后来虽然宰相毋昭裔一再阻止,他仍是遣安思谦出兵往东,兵侵中原,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无功而返。这之后才有了和大周相协相助之约,而大周也一直没有试图收复对其威胁极大的秦、阶、成、凤四州。

此次大周面临粮盐之困,而孟昶听了王昭远的建议,放手让他借民粮民盐以官商形式至周蜀边界交易。以贱价换取马匹牛羊和其他应用之需的物品,从而谋求高额利润。这做法其实是违背了与大周所定相协相助之约的,颇有些落井下石之嫌。

从人情道理上扪心自问,孟昶知道这个决策很有些对不住大周。所以刚接到大周突遣特使入境的折帖,便觉得他们遣使前来无非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对西蜀趁火打劫的行为兴师问罪,二是要求西蜀能按以前的约定给予支持和帮助,提供低价粮盐以解周国之困。于是孟昶立刻急令边界易货的事情暂停,将运至边界的粮草食盐先存放在兵营粮草场。他觉得这样至少是在面子上做得过去,不要让大周特使亲眼见到蜀国用高价粮盐换取周国的马匹牛羊。

另外,就现在孟昶的心性,其实已经失去了以往的豪情和血气。蜀国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尽可安享天予。所以孟昶不想和大周发生什么冲突,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如果万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什么冲突,他自知蜀国的实力无法与大周抗衡。要想自保,除了依据天险外,还有就是要联合外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南唐的使臣也不能有丝毫怠慢。

其实南唐与后蜀中间相隔楚地、南平,除一些无人辖管的野道、断流勉强连接外,就再没有可及时互通有无的途径。不过这样的地理位置却恰好可以在利益上不产生相互冲突,而对其他国家则可以腹背遏制、左右夹击。所以很早之前,孟昶就找机会与南唐太子李弘冀交好,暗中协定互惠互利原则,以应危急。

李弘冀与孟昶的交好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这是李弘冀私下里预备着的一个策略。李弘冀虽然是太子,但元宗早已经有诏告世,其皇位的继承者为元宗之弟、李弘冀的叔父李景遂。对此安排太子李弘冀肯定不愿意,他是个颇具文韬武略的明君之才,是接任南唐皇位的最佳人选。整个皇家之中,也就只有这个李弘冀可以让南唐的皇家基业稳固、延续。用冠冕堂皇的话说,李弘冀为了南唐的发展和未来,他是不会轻易将皇位让给叔父李景遂的。所以除了自己在南唐范围之内预备下一定的军事力量外,他还想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以保他在以后的皇位争夺中取得完胜。

软硬胁

孟昶和众臣都觉得此次面临的事情很棘手。南唐使臣无巧不巧地与大周使臣同到,其目的很有可能也是与他们提征税率的事情有关,但两者间的出发点肯定截然相反。大周是要得到西蜀经济策略上的支持,渡过危机,平抑其国内市场的恐慌。然后他们才可能重新制定策略,从财力或武力上来对付南唐提高税率强取豪夺的行径。而南唐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提高税率肯定会成为周边国家的众矢之的。而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大周,一个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敌人的国家。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些与他不接壤、无利益冲突的国家支持自己,先从经济之策、民生之道上下手,打压周围如豺狼虎豹环伺的诸多国家。

真的有些不幸,西蜀皇殿之上数十个大臣,却没有一个完全猜对大周和南唐此来的真正目的。这倒不是他们中缺少才智之士,只是所处境地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正所谓“人在局中不明其势”。

所以当孟昶以为全都考虑成熟了,亲自在皇殿上召见王策和赵普时,却没料到会遭遇对方毫不避讳的指责,而且句句制腋,让自己根本无从应对。

赵普还算客气,上来先直言自己国内因南唐大幅度提高出入境货物税金,导致粮价飞涨,储粮为稀。一众大臣无解决善策,于是遣他二人为使,入蜀国看看有无解决途径,或者蜀国是否愿意在此艰难时刻伸援手一解困局。

但赵普话还未说完,王策便接上直接斥问:“但是当我二人入到蜀境后却发现,贵国非但不会助我大周,而且还想利用这机会别有所图。”

孟昶以为此话所指是蜀国趁大周现在困难局势,官营民资,前往大周边境易货得利的事情。这事情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危害,但至少显得不够大气,颇有些小人行径的感觉。特别是蜀国和大周之前还有盟约。所以当王策话一说完,孟昶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不自在。

“只是稍做占利,只是稍做占利。”孟昶尴尬地回应道。

“蜀王,你兵将调动,运输大量粮草至周蜀边界,要对大周行不轨之战,还说只是稍做占利?”王策的声音提高,说话间的气息让唇边胡须荡起。赵匡胤说过,来到蜀国就要找蜀国的把柄,不要给孟昶面子,以此敲山震虎。王策抓住的这一点应该算第一个把柄。

这下孟昶脑子发蒙、乱了方向,不知此话从何说起的。而殿下的那些大臣也都面面相觑,完全不明就里。

“王大人,你无凭无据对我皇上无理斥问,莫非是受到什么奸小之人的挑唆。”毋昭裔出列说话。看似维护孟昶的面子,其实也是在为王策打圆场。

“挑唆倒不怕,得罪了蜀王我将脑袋留这里就是了。唯怕是被奸小蒙蔽,那么大周的江山怕就要留给别人了。”

“王大人,你虽为大国使节,但不得如此狂妄无礼,得寸进尺。我皇仁善,不与你计较。但你若拿不出证据来,我赵崇柞便与你不能善罢甘休。”这次尚书郎赵崇柞站了出来。

“呵呵,要什么证据?我就是证据。你们往凤州军营粮草场运送的大量粮草和食盐我是亲眼所见。我等入你境内便遭遇刺客伏击我是亲身经历。对了,你赵大人不与我善罢甘休,莫非是要让你不问源馆的人在这成都城中、蜀王脚下要了老朽的性命?”王策这人虽然是一文官,但为人刚正,铁齿毒舌,很是强势。而且刺杀之事实实在在算得又一个把柄。

“话不说不透呀。王大人这话一说,我们便知道误会出在哪里了。”毋昭裔老奸巨猾,拦住赵崇柞抢过话头。“运往凤州的粮草,其中一部分的确是为了储备军需,但另一部分却是准备与大周易货所用。王大人你也知道,我蜀国马匹牛羊产量较少,品种也不是太好。所以想用这些粮草从大周换取一批良种的马匹牛羊,看看能否在属地进行培育饲养。这虽然是对我蜀国有益之举,但对于你大周现在粮食短缺的状况更是大好。王大人你说是吗?”

“如真是易货粮食,那肯定是极好。只可惜这是毋大人巧舌如簧之说,商家易货粮食,又怎么会官兵来押运,储存于兵营?”

“此次易货正是官家所为。其实换取牛羊马匹还在其次,主要是吾皇念及我们两国之前的约定,想适时给予大周一定援助,以显我蜀国诚心、诚信之本。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其实是为了照顾大周颜面。如若是拿些粮草食盐直接送与你大周,你们会觉得是种羞辱,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嘛。而以易货方式则双方都无负担,各自收益,何乐不为?”

“可我在凤州却未见到市场易货,而且我们刚入凤州城,便遇刺客袭击。似乎是怕我们将所见的一些情形传回大周。”王策依旧不信。

“你们到凤州时,我们的粮草也才刚运到,所以还未及时投入易货市场。王大人改日回去时再过凤州,便可以看到另一番繁荣的市场了。至于刺客,最先被杀的是我凤州城的巡城使和刺史大人。如若我们之间不能坦怀,依旧相互猜疑,那我也可以说是你们周国误会我们要从凤州出兵入关中,所以遣刺客杀了那两位大人。王大人,你有没有觉得我所说的情形更加有说服力?”毋昭裔不愧为蜀国宰相,言语间紧而不乱,且句句指在要害。

“不对,那天朱可树和余振扬两位大人是带着我们的仪仗先入的凤州城。我们王大人慧心推测,刺客是将那两位大人误会成我们两个了。所以从最初时起,我们二人才是刺客真正的目标。而后续在前往成都途中遭遇到的刺杀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赵普在旁边阴阴地说话了。

“赵大人,那也不该怀疑到是我蜀国派人下手的呀。试想,如若我不问源馆要杀你们,二次不成为何不再三杀、四杀?你们到成都沿途都是险峰绝地,总会有个地方可以得手。而我们非但没有再次动手,反是增派更多护卫护送两位来到蜀都,这岂不是不合常理?”赵崇柞的话也真的是有道理。

“大人之语让我茅塞顿开,此中必有其他缘由。”赵普很轻易就相信了赵崇柞的话,但是看不出他到底是不像王策那样钻牛角尖,还是心中另有打算。

孟昶见事情说开了,对方已经相信蜀国的诚恳,而且大周使臣也是极为赞成易货之事,心中顿觉轻松。虽然原来斟酌的种种策略都未用上,但结果还是让他感到满意的。

“不过,”赵普的话竟然没有说完,只是微微凝思、喘口长气。“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有第三方要阻止我们来到蜀都了。而且这第三方应该是惧怕我们此行再次达成共识,履行之前的盟约。”

“对,你们说这刺客不是蜀国所派,那么肯定是有个来处的、有所目的的。总不会无缘无故以杀我二人为乐吧。朱可树和余振扬两位大人替我二人被刺之事定然早就传至蜀都,那么不知道在我们从凤州到成都这许多时日里,赵大人、毋大人有没有查出些眉目来,抑或根本就不曾查、不能查。”王策再次言语发难,全不顾孟昶的面子。

毋昭裔、赵崇柞身在成都,凤州的刺杀案怎么可能亲自去查。即便督促当地府衙深究此事,要想找出些眉目来那着实需要些本事、运气,还有时间。所以面对王策的责问,他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在此时那王昭远站了出来:“两位大人所言极是,就当前天下大势,为各国割据纷争,所以相互掣肘、暗绊之事必定难免。大人所说第三方不如直说第三国,那么牵涉方面就简单多了。现在我们只需要思忖一下,蜀国与大周履行前约,对大周予以粮草食盐的支援。那么只要推算出因此举最为受损的会是哪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是两位大人所说的第三方。”

孟昶猛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说是南唐?”

“对,所有事端都是因南唐无德揽财所致。不但造成大周巨大损失,而且周边南平、楚地、吴越、南汉均有影响。一旦我们援助了大周,让大周渡过此危机,那么下一步大周肯定会将南唐作为第一仇敌予以报复。所以南唐肯定会千方百计破坏我们之前的盟约,要让大周一蹶不振,再无对其动兵的实力。”王昭远其实说得太过啰唆,就孟昶说出南唐来,殿上的众人已经觉得这就是谜底。

“我听说南唐也有使臣来到成都,并且与我们同住一个驿馆。我们到达蜀都之后,闭门不出,静候蜀王召见。但听说南唐使臣却是朝出晚归,巡倘于蜀国各位大臣府上。我想他们肯定是想买通各位大人,好说服蜀王弃我盟约,甚至是联合南唐,对我大周用兵。所以刚才蜀王惊讶刺杀我二人的第三方为南唐时,众位大人却是没有丝毫讶异之色,定是之前已经知道了。”王策毒舌再舞,这次将众大臣抹了个没面皮。

“信口雌黄!”“血口喷人!”“无妄猜测,妄加菲薄!”皇殿之上一片嘈杂。

“众位大人,如果我王策真是冤枉了各位大人,那我就该为蜀国抚额称幸了。南唐此次遣来使臣,那是心怀叵测、别有用心的。他们此次提升税率,是要从众邻国口中夺食。眼下我大周虽然因其贪劣而陷入窘迫,但受害最重的肯定不会是我大周,而是你们蜀国。”王策慷慨而语。

“王大人此道理从何处说起?”毋昭裔心中一动,王策的话点醒了他。

“南唐提税,如果其周边接壤各国为平衡损失,也相应提税。那么最终其害会转移到地处偏僻,再无从货物出、转境上得利的国家。西蜀、北汉、辽国均是终受其害无处转移的国家。而我大周虽受其害甚重,却未相应提高税率,正是因为与你蜀国有着前约,不敢轻易失信与友邻。”

大殿上一片沉静,这沉默是对王策所说的赞许。

孟昶慢慢坐回龙椅,他低声嘟囔两句:“不会的,不会这样的。难道那弘冀太子息心罢手了不成?”

————————————————————

(1) 古代测量尺寸,半步在三十公分的样子,七尺大概和现在的165厘米差不多。

(2) 古代有钱人家的庄院不单会砌如同城墙似的高大院墙,而且还会设更楼、望斗、楼阁、角堡等防御设置。角堡便是此处说的转角处的砖堡,有直角形也有半圆形,可设置规格较大的、攻杀距离较远的武器,不单对外来的攻击者有效杀伤,而且可免防御者在调整和设置武器时被墙外飞射的武器所伤。

(3) 出击却没有成功,被阻挠并僵持在原处不能脱身的刺客。

第六章 身陷杀机

怀意访

南唐的赴蜀使队到了成都之后便一直没有闲着,因为正使给事中萧俨和暗使内务密参顾子敬都是带着任务来的。但他们两个是各忙各的,谁都不干涉谁。

顾子敬这几天在卜福和几个私聘高手的保护下每天都早出晚归。卜福属于官家人,此次顾子敬出使蜀国,是专门通过刑部发文将他调过来的。至于那几个私聘的高手,也是不用顾子敬花钱的。人他用着,花费却是从户部下拨的州府县衙正常费用中走。其实就这些下拨的正常费用,那些州府县衙根本都不放在眼里,给不给无所谓。他们从其他渠道搞来的钱远远比这笔费用多得多,只要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至于拨下来的钱,你上头说用哪里,他们就给你用在哪里。

顾子敬带着几个人并没有瞎逛,他们所到之处、所找之人都是有目标、有目的的。他已经预料到了,就算出使通文及时送到蜀国,到了之后不过一段时间是不会见到蜀王的。既使通文上列举许多友好的堂皇理由,对方仍是会揣测此行的真实目的,在没想好应对言辞和措施之前绝不会召见。

顾子敬首先利用孟昶尚未召见的时间段拜访了蜀国的一些官员。但他所拜访的这些官员都不是国家重臣,而是一些户部、吏部操办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员。这些官员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资格上朝面圣的,对于国家大事的决策也是发表不了意见的。不过这些官员也不是随便就去拜访的,顾子敬来之前已经发挥鬼党特长,拐弯抹角地找到关系。而这些官员都是和南唐多少有些丝丝缕缕关系的,要么有同窗、同乡在南唐任职,要么家属内室是有亲戚为南唐官员。

在这些官员眼里,顾子敬是个很懂规矩的官面儿人,更是个很替别人着想的朋友。不管他到谁的府上,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只说是被访者的亲戚朋友托他带来的。另外和这些官员交流时,只谈私事,绝不询问国事,更不会让对方替他办什么事情。最多也就是在别人家中或附近酒店里叨扰一顿酒饭而已。而这往往会更加显得他亲热、随和,让人感觉他就是在走亲戚一样。

除了拜访这些低级官员外,顾子敬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走市场店铺。成都大大小小各种市场他都走了过来,几条最热闹的街市和巷子他也几乎每个店铺都进出过。东西没买几样,但废话却没少说。每次他都和市场商贩、店铺老板东拉西扯、讨价还价,直到别人开始嫌他烦轰他走了为止。

不管是拜访官员,还是走访市场、店铺,顾子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想看看在南唐提高税收之后,蜀国从官府到民间到底有怎样的反应。那些具体办事的官员是最了解实际情况的,虽然顾子敬在拜会中不谈及公事,但从家长里短的交谈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目前所做的公事是什么,看出他们下意识流露出的对南唐提税的态度。市场上的东拉西扯、讨价还价则更加直接,如果南唐的提税真的对蜀国有很大影响,那些被扰烦了的商家肯定会在爆发时下意识地流露出来。

但顾子敬几天下来,却没有发现自己担心的同时也是元宗所担心的情况。

其实顾子敬从南唐借道楚地至蜀国的途中就听说,楚地也已经将茶叶、丝绵等货品的出境和过境税率提升,南平也将纸张、笔墨等一些物品提税。按道理这些做法都是会带来连锁反应的,并且最终会对蜀国的物价产生直接冲击。但是他在蜀国境内特别是在成都,却没有发现提高税收后给蜀国造成的影响。这或许是由于刚刚才提税,其造成的冲击力还未曾真正波及蜀国,也或许楚地和南平提税的货品都不是蜀国极为缺乏的物资和必需品,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不过顾子敬倒是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就是现在蜀国官员民众都在议论纷纷的民资官商。顾子敬有种感觉,民资官商的决策很有可能是蜀国暂时抑制住邻国提税影响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民资官营其实就是官家先暂时不付出资金,只是以抵粮券、抵盐券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食盐等物资,然后将这些物资运到粮食短缺的大周边界去进行易货。然后再将易货得来的牛羊马匹饲养繁殖,这样不但可以还给百姓本金,而且还可以根据收益给予一定利润。这样一来,不单是国家获利国库丰盈,就连老百姓都能有不菲的收益。

顾子敬心中并不十分赞成这样的做法。在他看来,此办法只能暂时抑制住邻国提税的影响,而且是出于一种迫不得已的因素才抑制住影响的。老百姓储备粮盐就是为预防各种不测变化的,现在被官府以抵粮券、抵盐券的形式收购,势必造成一种恐慌。这样一来,老百姓只能改换方式,节衣缩食,将手里余下不多的银钱攥紧了,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现在蜀国民众对入境货物的需求到了一个低点,大家都不愿意乱花钱去享受已经因提税而价格很高的入境货物。没有消费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也就无法显示出提税之后带来的影响。

但这现象同时也让顾子敬有了一种疑惑。既然蜀国之前考虑到这样的应对之法了,甚至是想借南唐提税而大发其财,那又何苦派刺客至瀖州刺杀自己?难道自己判断错误,在瀖州刺杀自己的并非蜀国派遣的刺客?

“等等,大人,情形好像有些不对呀。”卜福低声提醒正在街市上溜达的顾子敬。

顾子敬一下停住脚步,微微皱起眉头:“怎么回事?在这地界不应该出什么事情呀。”

顾子敬这话说得没错,他在瀖州,哪怕是在金陵,都有可能遭受蜀国所派刺客的二杀三杀。但是只要进到蜀国境内,他反倒是安全的,特别是到了成都。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南唐使者,奉南唐皇令前来出访蜀国。进入蜀国境内后,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蜀国是没法向南唐交代的,也是很让蜀国丢脸的事情。更何况现在南唐货物的过境、出境税率已经调高,再杀他也是于事无补,最多只能作为泄愤而已。所以蜀国不会以一国颜面做这样的事情,如果瀖州未成功刺杀的刺客确实是蜀国派遣的,那么肯定会在南唐正式宣布提税之后就撤去针对自己的刺客。即便那刺客不是蜀国派遣,这次自己以南唐使者身份来到成都,蜀国方面也是会千方百计保证他的安全的。

“前几日我们在各处走动,都有蜀国的一队内卫军护卫远远跟随。但是从今天中午开始,内卫军的护卫都不见了。但在我们的周围多了些服饰上有统一标志的年轻书生,从穿着上判断像是蜀国九经学宫的。”卜福回道。

“就是毋昭裔私财创办的那个由百间学舍组成的九经学宫吗?”顾子敬问道。

“正是,虽然明着说是毋昭裔私财,其实用资全是从皇家国库中走的。明着是传道授业的学宫,其实却是专门训练皇家近卫高手的地方。民间传闻,蜀国前皇孟知祥并非病故,而是被人攻入皇宫刺杀而死。所以孟昶登基后第一件事情是铲除可能会威胁到他皇位的一些骄横霸道的老臣。这其实也是撒网式地在捞刺杀孟知祥的幕后黑手,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第二件事就是设立九经学宫和不问源馆,一个是专门训练对付刺客的高手,一个是直接从江湖上网罗能为己用的高手。那不问源馆,虽然起这样一个名字,其实要进入非常艰难。所谓的不问源只是不管你原来的身份贵贱,是官是贼。但加入者往上三代人的关系那都是要查清楚,而且会设置各种考验。确定与孟家没有丝毫怨恨和冲突,然后才会被不问源馆录入。而九经学宫的成员,全是各地无家无父母的孤儿,从懵懂无知时就已经收入学宫进行文武两方面的严格训练,所以根本不用查三代和考验。在经过不断筛选之后,留下的都是各方面都超出常人的佼佼者。”

“这我听说过,不问源馆的人主要是负责秘密的外务,包括刺杀。而九经学宫是专门负责内宫防卫的,专门反刺杀。不问源馆几乎是个公开的组织,由赵崇柞负责。而九经学宫则完全是个秘密的组织,归毋昭裔管辖,平常只保护皇家要人。这样看来,他们将禁卫军撤走,换九经学宫的高手跟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

顾子敬出使蜀国之前对蜀国内部状况做过一定了解,所以知道九经学宫的一些情况。但他所说还不完全,九经学宫的高手不单是对付刺客,还用来对付自己人。朝中大臣、皇上亲信、后宫外亲,这些人都在九经学宫的监视之下。因为自从孟知祥被刺事件之后,蜀国皇家的防范重点便集中在可近身的范围内。这个措施一点都没错,那些见不着面的平民老百姓要防什么?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对皇家不利。而可信的人往往是可怕的人,贴身的人往往会是杀身的人。

“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对我们这几日的四处走动起了疑心,所以派学宫高手来调查我们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卜福不无担心地说。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蜀王已经准备召见我们了。所以让高手先来辨清我们的身份、相貌,然后查清身份是否对应,防止被人替代。其实到现在为止,我的任务已经差不多完成了,见不见蜀王都无所谓。只是不知道给事中萧大人那边的事情顺不顺利,不过他的任务也和蜀王说不着,见不见蜀王也无所谓。”顾子敬分析得很到位。

“我听说萧大人已经找到正主,疏通的金银宝器也都收了,要查辨的物件也送了过去,就只等那头给回复。”卜福有时候了解的事情比自己的主子都要多。

“不过回去之后我们还是要提醒一下他,这几日我们在城中闲逛、拜访蜀官都是有合适借口的,就算蜀王查问那些官员也都问不出破绽来。而他的事情倒是需要找个妥当的说法,如果蜀王问起他这几日走动的原因,说出了真实目的怕会让蜀王忌讳。”顾子敬的担忧是正确的,南唐皇帝的事情,到蜀国来办,而且买通孟昶最为信任的申道人去办,这确实会让孟昶有异样的想法。

道扬镳

给事中郎萧俨这几天一直忙着打通关系,寻找各种途径结交申道人。经过几天的努力和大量钱财的花费,今天总算是在蜀国后宫总管大太监马辛明的推荐下,来到了申道人在成都的居住地解玄馆。

那总管大太监马辛明平常时大家都叫他明公公,是蜀国后宫举足轻重的人物。虽说申道人有九花金牌,可自由出入朝堂和内宫。但其实出入内宫之时还是要先知会一下明公公的,否则明公公随便找个由头不让进,申道人还真就很难见到皇上和宫里的娘娘们,那些讨好取宠的事情也就无法办成。所以明公公的面子申道人是一定要给的。

萧俨拿着明公公的名帖见到申道人。他当然不会明说自己此行是南唐皇帝元宗委派、又是兵部要员韩熙载指使的。而是谎称自己意外得到三件绝妙的字画,但因为有人说其中暗藏奥秘玄机,可能会给收藏者带来不利,所以借出使蜀国的机会,前来请教无脸神仙。但一则自己外来之人不知无脸神仙那边的规矩,另外自己是官家之人,怕直接去求无脸神仙无法获解。所以特来拜请申道人从中周旋,将三张字画拿给无脸神仙看看,破解其中玄机窍要。

未待申道人表示出一点拒绝或同意的迹象,萧俨抢先将大捧的金银宝器堆在了申道人的面前。那是枕头金两对,南珠两颗,玉石雕的三清像一组,还有薄如纸张的青釉瓷器四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才有的,民间平常时难以见到。特别是那玉雕和瓷器,在皇家可能就是个玩意儿,到民间那就是摸不到底的无价之宝。

申道人用眼睛瞄了一下堆在自己面前的好东西,嘴角一撇,示意身边的童儿收进去,然后才咂吧着嘴显得很为难地说道:“大人如此诚恳,我要不替你办这事情便显得我太不讲情理。无脸神仙虽然每出仙语都是我来解释,但我一个出家之人,自己从未求过无脸神仙推算什么,而且我也从未见过无脸神仙辨看字画。所以这事情我可以替你去办,结果是否能够如你所愿,却是没有丝毫的把握。”

申道人这话说得很不委婉,那意思显然是好处自己照收不误,但事情成不成两说。成的话,是我出力了;不成的话,也是神仙之意不可违,你花费多少都只能认了。

萧俨如何听不出申道人话里的意思,但这是韩熙载反复吩咐的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有结果是结果,无结果也是结果,只能听凭人家的了。但他嘴上却不能这么说:“我也是好物情重,这才辗转拜求到道长面前。明公公告诉我说,有道长出面,这小事就算不能解个全部肯定也能解出个一二。只盼道长能够尽力加尽量,哪怕给稍许点拨,也会让在下终生受益。”

“呵呵,神仙面前不说诳语。这事情如果是大人所求,我还真就给你五成把握。但实际就怕并非如此,有些推算恐怕有违神仙的规矩。只是既然有明公公牵线,大人又如此客气,那我就勉力而为,力求以非常渠道求得几分真解。但大人也莫期望太高,就算只是得到稍许点拨,也可能已经是无脸神仙给足面子,但愿你那朋友能得此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