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卫风自然不会将李珍珍关于河西人要抱团的话告诉李固。谁也不比谁傻。

李固道:“是我对大姐食言了,以后再补偿她吧。”

“那时候哪知道现在的事呢,只想着让大姐管着你后院,她会过得舒心点。”李卫风大大咧咧地揣起手,问,“蛮头呢?他忙什么呢?让他赶紧跟我交接宫城守备的事,我累死了,赶紧让我也轻松轻松。”

半个月后,以张芬为首的十二名秀女入宫。

这并非是正式的入宫,而是带着考察的意义。虽然名分都已经内定,到底还是要皇帝看一看,或许有特别中意的人,或者,特别不中意的人。

这本就是秀女入宫必走的程序,直接从前赵承袭而来。

李固与这些女郎见了一面,时间不长,不过是听个人做个短暂的自我介绍,自报家门而已。

虽然家里早说新帝年轻英武,可女郎们实在怕李固是个粗陋军汉。今日一见,却是意料之外的好看。

待他离开后,女郎们心中都大定。

而后她们每日里同宫中的嬷嬷学习宫中规矩,平淡度日。

实则新朝初立,哪有什么规矩。女郎们学的那些,新帝都还听都没听过。

不过是由头,李固想看看张芬。

已经在身边的三妻三妾,李固都已经熟悉,没什么担心。

新要入宫的这些女郎,旁的都便罢了,便是糟心些,位份低也搅合不起什么风浪。唯独张芬是未来皇后,母仪天下,李固现在已不是河西当日匆忙娶妻只求速度的时候了,他还是觉得要自己看看才放心。

此时,深觉出福春好用。

“她跟旁的女郎冲突?然后呢?”李固问。

“冯氏女郎退让了。但张氏女郎不依不饶。”福春道,“冯氏女回去后哭了一场,旁的女郎劝她说:听说她便是未来皇后,咱们忍一忍吧。”

冯氏听着尚可,略懦弱,但在男人眼里,女子懦弱不是错,跋扈才是错。

李固问:“张氏呢?”

福春道:“张氏女郎回去后对婢女说:就是要从一开始便压住她们,叫她们知道谁是妻,谁是妾。”

张芬还得意道:人的命格啊,贵贱早有天定。这几年乱得,刘家的郎君死了,把我的婚事都耽误了,结果呢,原来是上天安排了皇后之位等着我呢。

她笑说,你看昔日林氏,都说她命格好,结果呢?她现在在哪里啊?听说跟去了草原?胡人满身腥臊,一把大胡子,不知道阿斐读了那么多书,受不受得住呢?”

“草原?”李固抬眼,“林氏是谁?”

福春道:“林氏出自河东林氏,是前赵林丞相的嫡孙女。林相谏言末帝不果,撞死在金殿之上。林氏被发配流放,她曾是宝华公主的伴读,宝华公主骑马追到城外,将她抢了回来,林氏便一直寄身朝霞宫,托庇于宝华公主。”

“公主和亲之前,将林氏托付给了自己舅家,也就是现在的杨侍中家的杨二郎。听说林氏是绝食抗争,杨将军没办法,把她送去了和亲队伍中。听说到出发的时候,也没被公主殿下发觉,唉,不知道后来怎样了。那时候末帝听说了此事还叹了说,早知林氏如此,该给她消了贱籍。”

没想到她身边还有这样的好女子。

李固从未听杨怀深提起过,意外之余,十分欣慰,赞道:“这林氏,有情义。”

又想起来,道:“中书舍人林谘也是河东林氏出身。”

福春现在作为李固身边第一人,日常便要常与这些近臣碰面,早已经把这些人的出身来历都打听明白了。当即便道:“林大人便是林相的行三的嫡孙,林氏的亲兄长。当年末帝将林相满门抄斩,林氏两个哥哥一个弟弟都死了,只林大人当年不在京城,听到消息便隐匿了行踪。没想到,竟跟着陛下一同进京了。”

李固点头道:“他不错。”

福春还有些话没说。

林氏一门与丞相张拱血仇滔天,可如今张拱是中书令,林谘却是中书舍人。政事堂有一道门,穿过去便可通往舍人们的公房。丞相们常穿过这道们去直接跟舍人们问询政事。

那林谘还算年轻,每日与仇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竟毫不动容,可知是个沉得住气的。

这些从前赵承继而来的恩怨,显然新帝是不清楚的。

但事涉前朝臣子,福春隶属于内廷,不敢轻易开口。

听到李固的点评,福春知道,这位新帝说话堪称惜字如金,能当他一句“不错”便说明这林三郎已经简在帝心。福春当即便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记下来了。

“然后呢?”李固问,“她还说什么了?”

李固的声音几乎没有什么波动,然而福春依然听出了其中隐藏的不快之意。

福春口干舌燥,心跳如擂鼓。

从他今天听到监听人汇报之后,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动情绪。再抬起头来,脸上已经有了泪痕,悲伤道:“奴婢……不想说。”

☆、第 82 章

张氏能做皇后, 自然不是因为她自己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她背后的张家和云京旧党。只要张家和云京旧党支持她,她便能做皇后。

比起未来的皇后,仁谈4, 只是个小人物。

虽然现在内廷里都觉得福春已经是新帝身边第一得用之人了, 但福春内心里却非常清醒。

铁血出身的新帝从未将他看作过自己人。

他虽喜欢听他时不时提起一两句“宝华公主从前如何如何”, 但对他也没有更深的眷宠了。

真正能叱咤内廷的大太监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权宦应该是深得帝王信任, 知道帝王的所有秘密, 参与和执行帝王的一切阴私之事, 在帝王心中, 把他当作自己的左手或者右手, 或者一把刀。

福春渴望成为这样的宦官。

今天,他看到机会。他知道这是弄险, 弄不好翻了船,就粉身碎骨也说不定。

但富贵, 不从来都是险中求吗?

“奴婢……不想说。”福春流泪, “宝华殿下虽然是前赵的公主,可殿下以前那么喜欢奴婢, 本要将奴婢调到朝霞宫去,却听说自己要和亲,又不许奴婢去。”

“这样心善的人, 却被说成那样。奴婢, 奴婢……”说着, 嘤嘤哭了起来。

“福春。”李固的声音阴沉似水, “她说了什么?”

福春抽噎着说:“她说, 她说……”

张芬的一生,都是活在权势中的。她比别人更清楚为何自己是皇后。

于她, 这事已成定局,再无变化。又是在自己房中,只有自己带进宫的婢女,她不免有些有恃无恐、得意忘形。

嘲完林斐,她继续道:还有我们的宝华殿下啊,中宫嫡出,以前说她是什么,云京明珠。啧啧,结果呢,嫁到那种鬼地方,让老头子糟蹋,还二嫁父子。哎,漠北汗妃呢,这命格,真是好贵重啊。

她说完,咯咯笑起来。

“让老头子糟蹋,还二嫁父子”这两句,福春学得语气格外的刻薄。说完,掐着嗓子模仿女子咯咯娇笑,配着一脸泪水,十分诡异。

他话音落下,殿中再无声音。

福春弓着腰,面孔朝着地板,也不抬头去窥天颜,只心跳得极快。

心想,成败在此一举了。

许久,李固沉沉的声音响起:“出去。”

福春瞬间如同被浇了凉水一般,心都凉透了。

船翻了!

李固再道:“出去!”

福春弄险前的满腔勇气化为乌有,内心中全是恐惧。恐惧天子之怒,恐惧今日之事泄露日后遭到皇后的报复。他仓惶退下。

李固盯着御案,觉得心里有些东西要翻涌喷发。

世事无常,她嫁了,他娶了。她远在漠北,他一路南征。

虽然他心中也想过以后,但眼前这些年,他也得好好过。他努力做他该做的正确的事――合格的主公,温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

偏有人要将他压在心底深处的那把火点着。

李固不知道,在谢玉璋活过的另一世,另一个他也曾偶然听见张芬说过这话。

皇帝李固在回廊下握住了亡国公主的手腕,表露了自己的心意。

那公主只垂着头,沉默抗拒。

他便明白了她不愿,他叹了一声“太瘦了”,后半句却说不出来,只放开了她。

他去了皇后中宫,摆摆手没叫宫人通禀,安静走进去,却意外听到他的皇后咯咯娇笑,笑那亡国公主三嫁父子,叫老头子糟蹋。

那件事是皇帝心中一根刺,耿耿许多年。

他当时的脸色便沉了下来,当场呵斥了她,叫她慎言谨行,罚她抄三遍女则。然后,没了。

便是心中生气,又能如何呢?

一个是他的妻子,皇后,国母。一个,是这一辈子都没同他说过几句话的亡国女。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丈夫、英明不昏聩的君主,也都只能这样了。

甚至也不能像对待旁的宫妃那样罚她禁足,还要维护她作为中宫的脸面。

但这,都是谢玉璋的前世。

今生,张芬还不是皇后。

而谢玉璋却在李固的心中,成为了不能碰触的禁忌。

今生,正如她所说,她都这样发力了,终归……该有些不同。

福春凄惶退下,脚还没迈出殿门,身后发出了轰然巨响!他骇然转身!

门外蛮头听到异动,瞬息间已经带着侍卫冲了进来!

殿中却并没有刺客,只有被掀翻的紫檀御案,和站在那里的皇帝。

皇帝的神情比冰还冷。

皇帝说:“叫她滚。”

她他同音,蛮头不知道李固说的是谁,拿眼睛去看福春,心道难道是让福春滚?看着又不像。

福春的脸上,却闪过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转瞬即逝。他立即道:“是!”

李固又道:“叫她们都滚!朕的后宫,人够了!”

福春心底更加兴奋,大声道:“遵旨!”

李固道:“蛮头,你跟他去!”

蛮头还想问清楚去干什么,福春已经扯着他的手臂往外拽他。

李固那脸色看着真难看,蛮头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本能地也不想留下来。当即便跟着福春出去了。

到了外面,扯住了福春,问他:“怎么回事,我们干嘛去?”

福春两眼放光,拽住他:“办大事去!”

他的船,没翻。不仅没翻,还迎风破浪,即将载着他做一名弄潮儿!

今天把这事给皇帝办实了,从此以后在皇帝心中,就能一步跨到他“自己人”的那一堆儿里去了!

这个晚上云京注定了不得安宁。

宫城在落锁之后又打开,十二辆车载着十二个女郎,由内卫押解或者说护送着,送还本家。

有十二户人家又亮起了灯火,开始了喧嚣。很快这些人家里又有车马驶往旁的人家,有的甚至是好几家。惊动的人越来越多了。

禁中,李珍珍被吵醒,问:“何事?”

宫人禀告:“陛下使人将秀女们都送出宫了。”

李珍珍一下子精神了,问:“怎么回事?”

没人知道怎么回事,被连夜送回家的秀女们比别人都更懵。

她们都歇下了,陛下身边的福春带着仁獭㈡宙掷唇她们喊起来便送上了车。也有问的,只说“奉命行事”。

那个被内定为皇后的张芬最大声,问奉谁的命,是李大娘还是崔十七?

仁趟担奉陛下之命。

张芬不信,还欲吵闹。

禁中侍卫统领拔刀,砍断了庭院里一棵树,凶巴巴地说,这是陛下的命令。

大家都吓住了。

这些天住在禁中里,也听到了一些故事。

河西的王、霍两著姓,就是这个内卫统领屠的门。连只老鼠都没活下来。老、少、妇、幼皆亡。

那命令,也是这位陛下给下的。

女郎们便噤声,不敢再争。反正被送出来的又不是一个人,大家都在一起呢,这就不是哪个女郎自己的问题了,有问题也都得交给家里。

待回到家中,父母族长惊骇问起,便一五一十地都道来了。

“儿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全都被送出来了,十二个人是一起的!”张芬再次强调。

身旁是她的母亲,面对的是她的父亲和祖父。

张芬比谁都委屈:“那个姓胡的内卫统领,对儿十分无礼,全不当儿是皇后尊重……”

张拱脸色阴沉道:“闭嘴!”

人都给送回来了,还说什么皇后不皇后。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事,可现在张拱也不敢确定了。

且内卫统领胡进,诨号蛮头,是新帝的贴身人,深受信任。张芬想给他小鞋穿,实是不自量力。

张拱暗恨,道:“备车,我要进宫。”

在御街就碰到了数辆车,都是匆忙想进宫的。

然宫城已经落锁,墙头内卫喊道:“陛下已经就寝,若无紧急军情,各位大人请明日。”

皇帝突然干出这么一档子事,张拱就不信皇帝现在能睡得着。但皇帝显然是不想见他们,他们也没有办法。

宫门前的人稍稍碰了头,终还是决定第二日再与皇帝分说。

除了这些人,这一晚还惊起了很多人。

杨长源和几个兄弟、两个儿子、几个侄子都在书房等消息。

“陛下谁也没见?”他问。

从人答道:“张相等人都被拦在了宫门外,说陛下已经就寝。”

杨长源和诸人面面相觑。

杨怀深的二叔问:“二郎,你与陛下熟悉,可有什么想法?”

杨怀深无奈道:“我哪能知道宫里的事,不过……”

大家都盯着他。杨怀深道:“十一郎……陛下向来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次有点奇怪。”

深夜遣回十二名女郎,毫无疑问是动了大怒。

众人与新帝也接触了一阵子了,知道杨怀深对他的评价是很中肯的,因此更是奇怪。

什么事或者什么人能让这位杀伐果决的陛下作出如此冲动的事情呢?

杨怀深的大哥杨大郎道:“不管怎么样,张氏为后的事,恐有变。”

杨长源揣手:“变就变,与我们影响不大。且看明日吧。”

蛮头知道是要把秀女们都遣送回去的时候有点懵。这些,是未来皇后和娘娘们啊。

福春道:“陛下的命令,你亲耳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