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手给谢玉璋讲明白之后,谢玉璋脸色发白。

须臾,她指了一个人:“你,去云京,将我们的行踪告诉云京那边。其余人,跟我走!”

马蹄声激烈,她追着高大郎和林斐而去。

谢玉璋第一次经历这么艰难的追袭。这和打猎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由天亮追至下午,路上吃的是烙饼和熏肉。

这么粗糙简陋的食物,谢玉璋便是在漠北都没吃过。只她此时实在明白了为何李固骑马出行要吃这种粗食,因为实在是方便。烙饼将熏肉一卷,大口吃便是,吃完便上马,继续追。

追到天色完全黑了,谢玉璋还想追。袁进扯住了她的马缰:“马得歇息,否则累死。”

回到云京再不能像在漠北那样养马。她现在养的只是护卫,不是上沙场的骑兵。她将能带来的人都带来了,便没有多余的马了。

谢玉璋只得咬牙下马。

出来得急,也没有带上帐篷等物,不过把马背上的毡子取下来铺在地上权作床铺休息而已。

还没铺好,听到隆隆的马蹄声。众人皆起,手按刀柄。

数百人的骑士奔驰而来,领头者勒马疾停:“永宁!”

正是李固。胡进、杨怀深亦跟着翻身下马,疾步围过来。他们至少比她晚出发三四个时辰,竟然追了上来。

谢玉璋见到杨怀深,无地自容:“二哥!”想哭,又觉得自己没资格哭,只强咬着牙。

杨怀深脸色灰沉,问:“高氏往哪边去了?”

谢玉璋指了反向:“那边!”

杨怀深立即上马。李固对谢玉璋说:“你回去,我们追。”说着,便夹马前行。

谢玉璋看得清楚,金吾卫是一人双马,标准作战配置。她二话不说,过去便抢了一匹马,追了上去。

李固回头看见她追上来,喝道:“回去!”

谢玉璋喊道:“我能跟上!”

李固皱眉,却道:“跟紧!”

这场追击是谢玉璋此生最疲累的一段经历。

他们追了三日,于第三日终于追到了泗水边,遥遥看到高氏诸人正在登船。

李固摘弓便是一箭,一人应声而倒。

谢玉璋和杨怀深同时喊道:“别射箭!别射箭!”

李固不发话射击,金吾卫的人虽然握着弓,却也没搭箭,只等命令。

他们追至岸边,高氏的船已经离岸。虽离岸,却也在射程之内,此时若开箭,高氏诸人必死。

但李固没有下达射箭的命令,只道:“去找船!”

杨怀深比他的话音还快一步,已经带人去找船了。

胡进扯开嗓子劝降。

船在飞快地远离岸边,离开岸边骑士的射程。高大郎没回应他。

他向岸上望了半晌,才收回目光,问林斐:“那女郎是谁?怎生得竟如此美貌?”

林斐含笑不语。

高大郎觉得自己仿佛明白了什么。

“她是永宁公主!”他肯定地道。

关于永宁公主的美貌,传得神乎其神。高大郎是不太信的。

在洛园见到林斐,虽觉得她美,但内心里也觉得,没有传说得那么邪乎。

直到此时看到真正的谢玉璋,不需林斐肯定,他已经明白那个才是永宁公主。

则……

他看着林斐,问:“你又是谁?”

林斐含笑,脚下向舷边移了一步。

望着那个婀娜的身影,林斐觉得内心说不出的轻快。

林家女儿欠小公主的,终于还上了。

只对不住丈夫。岸上数百人,都看到了广平伯夫人被贼人掳走三四天,她便是能活着回去,也是广平伯府的污点了。

杨二对她深情一片,今生辜负,已报不得。

那,等来生吧。

林斐看着高大郎,笑得眉眼生辉:“如何,江东林氏女,可辱没你?”

一个名字在高大郎心头闪过,小的时候也曾为这名字羞涩过。后来那门亲事因林家的垮台退了。那个名字也早就扔在角落里遗忘了。

但此时他想起来了。

那庚帖上写的是林氏斐娘。

她叫林斐!

他抬眼,想叫出她的名字。

曾经的未婚妻仿佛在发光,她的笑像看透世间一切,又不屑世间一切。

她的目光中没有遗憾,只有求仁得仁的满足感。

她纵身跃入了江水中。

船上,高大郎吼道:“林斐!”

岸上,杨怀深痛声:“斐娘!”

谢玉璋眼前一黑,从马上摔了下来。

☆、第 158 章

谢玉璋醒过来,是在一处陌生的地方, 陌生的帐顶。

谢玉璋盯着那帐顶盯了一会儿, 倏地翻身坐起。把房间中一个婢女吓了一跳。

陌生婢女忙走近,道:“夫人醒啦?”

谢玉璋也不问她是谁, 只道:“水。”

婢女忙倒了水给她。谢玉璋喝干了,才问:“这是哪里?”

婢女道:“这里是融安县四平镇徐大官人家。”

没有一条谢玉璋知道的。只看这屋中摆设, 婢女衣着,像个乡下富户。谢玉璋点点头,问:“和我一起的人呢?”

婢女道:“都在外面呢。夫人先洗把脸吧。”

谢玉璋拒绝道:“不用,请我的人进来。”

这女郎说起话来,不知道为何有种让人不敢拒绝的气势。明明生得这样好看, 却灰头土脸脏不拉几也不知道先洗漱一下,真是稀奇。

婢女腹诽着, 却不敢违抗,只得出去唤人。

李固很快便大步走进来。

谢玉璋还坐在床边。连日追击,她就和他麾下的任何一个士兵一样, 脸上扑满灰尘, 头发黏腻在皮肤上, 汗水自脸颊上流过, 洗出一道雪白痕迹。

李固与谢玉璋相识近十年, 生平第一次看到谢玉璋这样不修边幅的模样。

也第一次看到一个本该炊金馔玉、牛乳里泡着滋养的女郎,咬着牙能跟上他急行军的速度,毫不嫌弃地大口咀嚼她从来没吃过的“粗食”。

人与人果然还得多相处,多相处才能看得更清楚, 更全面,才知道人不止是一个面。

与谢玉璋相比,李固倒是洗漱打理过,干净了不少,起码脸上没有灰尘汗泥。他当然知道谢玉璋此时最关心什么,走进来第一句话便告诉她:“林氏生死未知,景山征了船去追了。”

第二句给她解释:“林氏跳船,高氏那个人跳下去把她捞上来了。他们南方人,水性很好。只我们不知道林氏现在什么状况。”

所以是“不知”。对不知的,李固从来实话实说,不会说什么“她一定还活着”之类的话。

但谢玉璋不一样。她道:“她一定还活着。她没这么容易死。我不相信她会这样就死了。”

她仿佛是对李固在说话,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无论到底怎样,都让李固惊诧。

因为李固很知道林氏与她的亲密,李固原是以为林氏的事会让她痛苦悲伤并虚弱,就如逍遥侯府没了时候那样,那时候她看起来像是力气与生机都没了似的。

可此时她却截然不同,虽然对林氏到底是生是死有些偏执,但她看起来很有力量。

李固皱眉,问:“玉璋,你还好吗?”

“我很好。”谢玉璋道,“只是才想软弱松懈一下,便叫一巴掌扇在脸上,醒了。”

她若不是逃避到人烟稀少的西山,而是一直待在云京,料来高氏也不敢在云京再动手搞事情。

她若不是表现得软弱,林斐作为当家主妇,有一个府邸要整治,作为炙手可热的新贵夫人,有那么多请帖等着交际应酬,也不会因为担忧而跟到西山来陪伴她。

那样的话,就算高氏动手,直面高氏的也会是她自己,而不是林斐以身相代。

“他们以为她是我。”她说,“他们潜入府里的摸到正房的时候,我恰好不在房中。她便自称本宫,言语相激,令高氏快快将她带走。”

李固激赏道:“林氏不愧‘义烈’二字。”

谢玉璋却道:“我讨厌这两个字。她凭什么要为了我抛了自己。她凭什么就不能为自己活。都已经回来了,她都已经嫁给二哥了,温柔夫君、锦绣日子,有什么不好。”

李固道:“……别哭。”

他给她抹去眼泪。只谢玉璋的眼泪原本在脸上冲出两道雪白,被他用手一抹,抹成了花猫一样。

李固收回手,道:“你洗漱一下,我们回京城去。”

谢玉璋抬眼看他,他道:“景山征了船去追,这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你在这里也无用。你妹妹还在西山。”

谢玉璋点点头。

她从不是个任性的人,李固想。

此处果然是泗水边小镇上一个富户,李固临时借了他家的宅子。这些人也只知道他们是贵人,带这么多兵,也不敢多问。

谢玉璋洗了个澡,换了身借来的衣裳,正经吃了顿饭,一行人启程返京。

李固给她弄了辆车。谢玉璋也没逞强,老实坐了车。

急行军三个日夜,大腿内侧的皮都磨破了,火辣辣的疼。谢玉璋强行忍着,从院子走到车子,尽量走正常的步子。疼得她把嘴唇都咬破了。亏得这乡下富户宅子不大。

旁人没看出来,叫李固看了出来。

此处还是京畿道,往云京折返走的是官道,颇繁华,一路都有地方打尖歇脚。

中途停下歇脚,李固过来,隔着车窗的帘子压低声音问:“你要不要更衣?”

这趟出来没有带侍女,身边除了李固,全是金吾卫的汉子。谢玉璋一路忍着尽量不喝水,便是怕这事,谁知李固竟敢来问。她恼怒道:“我不用,你走开。”

李固只得走开了。

谢玉璋忍着干渴,竟也忍到了晚上在一处阵子上落脚。

李固征了这镇上最大一户宅子,令人拆了门槛,直接把车子赶进了内院里。

谢玉璋想下车,李固直接将她打横抱起,抱进了屋子里,立刻便退出去。

谢玉璋揪着那家的婢女道:“快带我去净房!”

晚间李固叫侍女通禀了才进来,端了一碗黑乎乎糊糊状的东西给谢玉璋:“把这个抹在伤口上,会好得快很多。”又告诉她:“你的人追过来了。”

谢玉璋接了,道:“这个速度回京城,怕不得六七日。你不要管我,我慢慢走,你先回去吧。”

李固道:“好。”

第二日启程,又多了一辆车,李固与这富户借了两个粗壮仆妇照顾谢玉璋。他分了一半人给谢玉璋,自己先骑快马回京城去了。

谢玉璋用了那药,一晚上便好了很多,早上醒来伤处已经开始结痂,勉强能正常走路了。

她把自己的人召来,告诉他们:“我回京城去。”

留了袁进带几个人在身边,却叫袁进的副手先赶回去:“从府里再调些人,把洛园那里护好,叫晚秀照顾好十九娘。”

一路上果然走了六七日,才回到云京。谢玉璋回公主府收拾过,立即便去了林府。

她其实不知道该跟林谘说什么,但又不可能不来请罪。

林谘尚未散值,宴氏接待了她。

宴氏年纪小,头上没有公婆,丈夫温柔,小叔们有礼,一个出嫁的姑子,身份又显贵,又与她谈得来,还十分照顾她。她成亲到现在,都没有已婚妇人的模样,眉眼间依然还带着少女的天真。

知道了林斐的事,她只难过落泪,却不知道该与谢玉璋说什么。因为她们二人与林斐的关系,实不知道该是谁安慰谁。

谢玉璋沉默地等到了林谘回府。

见到林谘,她站起来,只喊了声“三哥”便说不出话来。

你不可以哭,她对自己说,你有什么资格在二哥哥和三哥的面前哭呢。该是由你来安慰他们才是。

林谘的脸上没有笑意,也没有怒容,他此时的面孔就像李固一样让人看不出喜怒。谢玉璋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林谘。

因从前,林谘见了她,也总会绽出笑容。

“我知道了。陛下都与我说了。”他颔首道,“景山还未归来,等他回来再说。”

只他沉默许久,缓缓说:“不管结果如何,斐斐……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谢玉璋的眼泪一下便被他激出来。

林斐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前世,她用了自己的一生来报答她那一点子恩情。直到她最后死的时候,林斐都在她身边。她把她的一生都给她了。

今生,谢玉璋自己站了起来,扛起了一切,以护住林斐为第一要任。十年茫茫都过来了,怎地到了该圆满幸福的时候,又走回了老路。

她流泪道:“她以为她报答了我,那我又要怎么样才能报答她呢?”

她和她之间,什么时候才能真的两清,才能真的是个头,才能真的各自安好呢?

看她流泪,林谘把手负在身后,许久,轻声道:“……别哭。”

杨怀深回京,已经是七月中旬。

李固到公主府的时候,谢玉璋在校场练箭。

李固看她一箭正中红心,颔首:“你的箭法已经很好。”

“只开不动强弓。”谢玉璋道,“陛下最多开几石弓?”

李固道:“最强开六石。”

谢玉璋道:“世上没有更强的弓了吧?”

李固道:“也只是能开,日常还是用三石。”

谢玉璋道:“能用三石的也没多少人。”

“还好。”李固道,“大郎、七哥、敬业都能。”

谢玉璋张弓搭箭,到这时候,李固才道:“景山回来了。”

那一箭本瞄准红心,因李固这一句,便脱了靶。

谢玉璋霍然转头,看着李固。

李固道:“林氏还活着。景山没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