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达院中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谢灏走近一看,隔间的地上趴着一具女尸,那尸体侧脸贴在地上,手伸向门,脸色青紫,嘴唇发乌,口中吐血,将胸前衣襟染红一片,地上也洒了些许血迹。

再仔细一看,这女子不正是老夫人院子里伺候的粗使婢女吗?

崔氏族长一脸铁青的赶到,看了看地上的女尸,冷声道,“这是谁的婢女!”

“大伯,是老夫人身边的粗使婢女。”凌氏脸色苍白。

“难道是畏罪自杀?”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自杀?”族长冷哼一声,“我倒要看是谁闹的幺蛾子!”

他气急败坏,却因此事关系到谢氏,不能立刻去报官,只好看向魏潜道,“劳烦魏郎君过来瞧瞧吧。”

从地上零星血迹和这婢女伸手向门的动作来看,她临死前有强烈的求生意志,只不过毒性发作太快,来的太猛烈,顷刻之间就毙命了。并且凶手并没有刻意的去掩饰,要么就是没有时间,要么就是仅仅想杀人灭口而已,或者还有一种可能,这婢女确实是畏罪自杀,但是临终生出悔意于是爆发出求生本能。

“如何?”族长现在恨不能立刻揪出凶手,将其碎尸万段。

在他当职的这段时间里,闹出宗妇被人谋杀的丑事,本就令他万分恼火,这紧接着还不消停,又死了一个婢女!虽说无足轻重吧,但接二连三的死人总归不好。

——(先把凶手的事情放一放,大家先猜猜凶手是怎样杀了老夫人?线索都在前文里。另外,明日加更。)

第二十四章 替罪羊

第二十四章

魏潜仔细查看过尸体之后,略一沉吟,便上前低声与族长说了几句话。

崔况和他两个族叔是最先赶到这里的主子,那两人因怕凶手趁乱破坏线索,便下令封锁这座院子,令所有人都站在阶下等候。

隔了片刻,族长道,“一个时辰以内在这院子里的人往前一步。”

一群人左顾右盼,终是有九个人向前走了一步。

这其中有崔况、还有他两个族叔,另外还有六个伺候的小厮。夜晚阴气大盛,一般都是让年轻气血旺盛的晚辈守灵,尤其是谢氏这种并非寿终正寝的人,阴气更胜,因九是阳数,这才特地在院子内安排了九个人。

暮色降临之后便不再让女子靠近正院了,就连外面守院的人都是九个年轻力壮的男仆。

“这么说其他人都是闻声赶来?”族长目光冷峻,逼视所有人。

再没有人站出来了。

“谁最先发现尸体?”族长问道。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厮站出来,脸色惨白,嘴唇还在不断的颤抖,“是小的。”

“说说吧。”族长道。

那小厮紧张的咽了咽,“我本是与三位郎君一起在正堂守着,因晚饭后喝多了水就想出来如厕,经过侧间的时候发现门开了一道缝,心里奇怪,就过来看看,谁知一打开门就被人一把捉住脚,吓得我一时没忍住就喊了起来。”

然后正堂里守灵的人都赶了过来,再然后外面守卫的九个壮汉听见骚动亦赶了过来。门外无人守着,被惊醒的人都陆陆续续跑过来了。

能被选来守灵,肯定不是胆小如鼠之辈,但是也架不住大半夜被这么吓一回,那小厮这会子说话还能条理分明,已经算是极为胆大。

这么一问,就显得蹊跷了,院子外面有守卫,院子里面所有人又都是聚集在一处,都没有行凶时间。可是按照魏潜的判断,人死应当是在半个时辰以内的事情。这人所中之毒之中主要是砒霜,毒发时间也在半个时辰之间…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族长不死心,命人把白日到过这个院子的人全部都叫过来,铁了心要抓住杀人凶手。

魏潜无声叹息。

崔凝睡得正熟,也被青心唤了起来,在她服侍下睡眼惺忪的穿戴好出门。

夏末的夜风已经有寒凉之意,一阵风迎面吹来,崔凝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看了看天色,疑惑道,“青心,离天亮还早吧,咱们这是去哪儿?”

“说是正院那边出事了,族老请一些人问话。”青心也正纳闷呢,什么事情不能等明日再说啊,可怜自家娘子好不容易睡个安稳觉竟又被半夜叫醒。

“什么!”崔凝炸毛了,“出了什么事?”

青心道,“奴婢不知。”

崔凝没有得到答案,只好催促青心加快脚步。

族长因是半夜临时招人,就让凌氏安排了一间平时不用的小厅暂为使用。

崔氏有心瞒着老夫人死亡一事,所以白日也并不让很多人接近正堂,只派几个本族子弟守着,白天凌氏等几个媳妇也会过来跪一个时辰,崔凝与林氏则是守一整天。

除了他们几个,族长还请了所有族老,以及白日接触过那名婢女的所有人。

加起来也就不到二十人。

一番询问下来,确定最后一次有人见那婢女是昨日酉时一刻左右,也就是晚饭前后。

崔氏从不苛待下人,一般人家都还每日两餐,他们都是和主子一样,每日三餐,就连粗使婢女也不例外,酉时整正是他们吃晚饭的时候。

酉时一刻,应当是刚刚吃晚饭。

那样猛烈能够令人顷刻毙命的**,一般都会在半个时辰之内毒发,所以中毒应该不是在晚饭时候。

无论从哪里进入正院,都必须经过崔氏一道道门,尤其是内院与外院之间都有婆子看守,一个婢女不可能插了翅膀吧。族长遂又把酉时之后所有守门婆子叫来,终于从两个婆子嘴里问出来,酉时中,这个菱花(也就是粗使婢女)说是受了凝娘子的差遣送点东西来。

那两个婆子半个月以来一直呆在这个家里,每天上工下工,平日私下闲聊时候隐隐猜出老夫人要不好了,还不知具体情况,此时恰好认出菱花是老夫人院子里的,打听的多是老夫人的事情,至于受了谁的差遣,送什么东西,自然没有多问。

倒不是她们不尽责,因为菱花是老夫人身边的人,再加上崔凝边还有大大小小的侍婢仆妇,能出什么岔子?

仔细想起来,正巧她整日都守在灵堂,正巧那个婢女又死在那里!而昨日崔凝离开之时正是酉时中前后。

她有足够的下毒时间。

崔凝无端又被人扯进一潭浑水里,真是满身张嘴都说不清楚!

“大伯。”凌氏坐不住了,这摆明是有人要拉自己闺女做替罪羊!

族长却微一抬手,制止了她接下来要说的话,转眼望向崔凝,“你自己说吧。”

“我没有差遣她送东西。”崔凝不卑不亢。

这会儿死无对证,没有人肯信她,唯一有那么一点不确定的是,崔凝小小年纪应当不至如此。

可是族长不知道为何就是断定了她就是凶手似的,脸色铁青,猛的一拍案几,“小小年纪,心思歹毒!不该!不该啊!”

一室死寂。

凌氏被这突然的变故惊了一下,待一回过神来,立即厉声道,“她是我的女儿,她不可能做出这样事!大伯没有确凿证据,这罪名恕凝儿不能担!”

崔凝死死盯着族长,“我没有和菱花接触过,有很多人可以作证,并不是我差遣她办事!”

“你差遣她去办什么事情?非得要接触?”族长冷冷逼问。

崔凝死死咬着唇。的确,如果用其他办法下的毒,不一定非得要亲自与菱花接触。

崔凝只算是有嫌疑,可是并不能就一口咬定是她所为。

僵持之中,满屋子人想不出该如何插嘴。

须臾,忽而有个微带沙哑的声音道,“林氏也一直在灵堂吧。”——加更要晚一点了,看完这一更就洗洗睡吧,我去继续写更新。

第二十五章 凶手(加更)

所有人都看向魏潜。

他是什么意思?

“你怀疑林氏是凶手?”族长惊诧道。

“不是怀疑。”魏潜原打算明日调查之后再做结论,但在心里想了一圈,终是将一切说出来,剩下的事情交给崔氏族人自己查证吧,破绽百出的谋杀案,他其实也不是很有兴趣追根究底,更逞论牵涉到两个大族,想必也不宜让他一个外人知道太多内情,“能杀老夫人的人,最可能是她。”

厅中鸦雀无声。

族长默然挥手,令闲杂人等退下。

魏潜继续道,“听闻老夫人睿智无双,试问这样一个人,怎会轻易被人暗算,此人定是她熟悉并且信任的人。这一点虽然只是推测,但也有无数证据证明。其一,老夫人是如何中毒呢?这一点我勘察现场之后又请教了孙神医,神医言,一般致幻的药物若经由口服,药效会十分猛烈而且持续时间会很长,最好的办法是气味,最好的是将这些**鞣制在老夫人平时用的香里。”

“那些香是你制的,对吧?”魏潜看向林氏。

林氏面色不变,“是,老夫人年纪大了之后便把此事交予我了,不过老夫人最擅制香,哪怕有一点不对,她定能够立刻察觉。”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魏潜黑色的眼眸逼视于人之时如芒如剑,“对付老夫人,必须要一点点的改变,也许从很久以前凶手就开始使用致幻香,但那时只是轻微的剂量,可能老夫人并不怎么介意,因为她信任那个凶手,不做他想!人一旦吸入过多的致幻药之后五感会变得迟钝,这就更方便凶手日后加大剂量,甚至添加**。”

这些话并没有言明林氏就是凶手,但是这件事情只有林氏能够做到,这几十年来,老夫人最倚重信任的人除了林氏,没有旁人。

魏潜盯着林氏,不错过她面上任何表情,“当然,也有可能是老夫人自杀?可惜凶手留下的疑点太多。我要说的第二点,众所周知,插在灰烬中的一部分香不会被燃烧。我查看佛堂,发现香炉里有积灰,却没有残香。是谁将它取走了?”

老夫人若是自杀,那余下的香不会不翼而飞。

“凶手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大概是因为烧过的香灰里查不出毒,而没有烧过的香中有毒。”魏潜看着林氏一点点崩裂的细微表情,唇角微翘,语速更快了,“本来用制作略小的榫卯灌胶固定侧门的羊毛毡子是个很好的想法,头一天凶手可以故意留下几个榫卯不灌胶,待到老夫人死后,再从容取出残香,封上侧门所有榫卯。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完美的自杀假象,可是偏偏出了纰漏。凶手的同伙被别的事情缠住不可脱身,待寻到机会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因她撬动榫卯的时候太过情急,结果损伤了门框,进来取残香时又恰遇崔二娘子,于是就留下了更多痕迹。也就是,为何崔二娘子踹门进屋时会有大风。”

林氏依旧绷着一张脸。

魏潜道,“让我更加确定凶手身份的证据在老夫人房间。”

或许是他说话的时候太专注,又或许大家太想立刻证据确凿的揪住杀人凶手,所有人都在专注的聆听,无人插嘴。

“老夫人房间的书架上共有四百九十七本书,房间朝阳,书架位置也摆的刚刚好,想必是经过精心布置过的,书架上的书不用拿出去晒也不会受潮,所以即便每天都打扫,在书与书之间还是留下了一条条痕迹。书架上有很多书被临时挪动过位置,但我还是清点出其中少了一本,那本书原来摆放的位置应该是南墙书架第四层最右边的位置,林娘子那本书去了哪儿?”

“老夫人不太喜欢让人动那些书,我并不知少了一本,况且我识字不多。”林氏垂眸道。

魏潜注意到她言语之间在强调自己“识字不多”,潜意识里是打算用这个理由为自己开脱,可他不会让她如愿,他转向谢灏,“叔伯,敢问老夫人是否有记事的习惯?或者说,喜欢吟诗作赋以描述当日情形?”

谢灏点头,“姐姐在家时确是会这般做,却不是每天都写。”

他顿了一下,好似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对对,我想起来了,母亲还在时曾写信与姐姐抱怨过年纪大了之后记忆大不如从前,姐姐便回信说,她会将重要的事情写成诗赋文章记录成册,这样这样既能方便记事,待过些年拿出来再看还会觉得颇有趣味。我记得很清楚,母亲那时候看完信后立即叫人去做了一本空白册子来。”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了,还整天握着笔杆子绞尽脑汁写诗词,记了几日之后,老太太终于忍耐不住发飙了,叹说:一把年纪了,得过且过吧!然后就将册子不知扔到哪儿去了。

谢灏还曾偷偷写信将此事告诉姐姐,后来母亲遭到姐姐好一顿笑,结果将他胖揍了一顿。

想起当年的和睦,谢灏心中刺痛。

“我会知晓老夫人这个习惯,是因为发现箱笼里锁着她年轻时候写的东西。而放那本失踪书册的地方与别处不同,因为老夫人时常抽动,下面已然变得十分光亮。这说明,老夫人很少看其它书,却惟独经常取这一册。”魏潜身子微微前倾,“林氏,这么些年来,老夫人记录最多的事情是什么?最知她习惯秉性的人又是谁?一本书丢就丢了,又是谁刻意掩盖了丢失一本书的事实?”

“其实那本书只是简单装订,想必要等正本记完之后才会仔细裱糊,完全可以从中拆去几页都不会被发现。但是可能时间紧迫,页数又太多,又有可能…她认识的字不多,一时之间竟找不到那几页。”

林氏额上已渗出冷汗,面色不受控制的变得苍白起来。好像她每说一句话都会成为他的把柄,她不知道是这个少年是顺着她的话分析,还是故意在引她说出这几句话。

“如果我猜测不错,与凶手同谋的人必是那两个当日当值传饭的粗使婢女,可是死的菱花不一定是同谋,她或许是发现了帮凶的异常,所以被灭口了。”

魏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猜测,是因为许多细碎的线索。帮凶如果是因为惶恐不安想见主谋,不应该冒险跑去佛堂,如果她忏悔,也没有必要非要跑到佛堂,直接承认自己杀人,若是贪生怕死又充满悔意,那眼下这种形势,她为了不被怀疑更不可能因为一点悔意就冒险出头?若菱花是帮凶,那她的所作所为还不如直接去坦白。

所以菱花应该是发现一些线索,可是她又怕被牵连,所以不敢宣之于口,可是心里对老夫人又有着遏制不住的愧疚感,所以才冒险走这一遭。

结果被凶手发现灭口了。

所以那个杀了菱花的人,当时在灵堂还没有离开!更甚至是她把菱花带进了耳室里…

魏潜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那日他问话的时候对几个仆役都做过一点小小的测试,说实话,就菱花那个脑子,她能想到骗守门婆子的话,魏潜都觉得是超常发挥。

不过这些毕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魏潜也就大概说了一番,并且强调,这只本着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心态做出的猜测,还需要具体查证。

这么多矛头都稳稳的指向林氏,没人能说出辩驳之言,唯一让人不解的是,三十年主仆之情,她为何要对老夫人下手?这件事,与崔玄碧有关系吗?

想必,崔氏也不愿意让人挖掘更多家族秘事。

崔氏一门至今也没出过多少草包,这些事情只要给一个方向,相信很快就能挖出来,魏潜并不怀疑他们的实力。

事情至此,已经与魏潜没有什么关系了,他不着痕迹的看了崔凝一眼,伸手摸到袖袋里的一个物件,目光垂下来。——其实这个案件很简单,可疑目标很少,再加上主角被卷入其中,主角不灭的规律注定她不会是凶手,自然排除一人。作为上帝视角的读者,很容易就可以猜到凶手。首个案件想讲述的也并不是惊心动魄的悬案,而是感情和人性,还有对崔凝至关重要的影响。好久没有写到凌晨四五点,感觉精神亢奋,身体却疲倦至极,果然是年纪越来越大了…

第二十六章 崔玄碧

崔氏动作很快,把林氏一家翻来覆去查的彻底。

林氏嫁的人叫刘介,曾经是主院有头有脸的管事,年轻时生的一副好相貌,仪表堂堂,颇有几分气派。那是正逢林氏二十岁,老夫人早早为她留心起了人家,挑来选去,择了三户,其中就有刘介。彼时老夫人与崔玄碧还没有疏远,刘介一心想娶林氏,变着法儿的追求,终是如愿了。刘介初时待林氏极好,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和睦美满。

林氏感激在心,便想回老夫人身边继续伺候,老夫人同意了。

后来,刘介办砸了一件差事,崔玄碧要将他打发出去,林氏哭求老夫人帮忙求情,那时候,老夫人刚刚和崔玄碧超过一架,不肯低头求他,便放到了陪嫁庄子上做个管事。

那个庄子在郊外,并不为了赚钱,只是专门种一些瓜果蔬菜供应老夫人一个人的份额。此外其他东西都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一般林氏拿过来多少,老夫人从不过问,自派了刘介过去之后她便只当那里是自己的一个菜园子。

刘介确实做生意的一把好手,靠着那个庄子上贪的钱发家,二十余年来置了不少家业,如今更是可日进斗金。可是因为老夫人失势,林氏又已经年老色衰,刘介近十几年里纳了四个妾,家里更是养了好几个舞姬,对林氏这个正妻再没有一个好脸色。

四个妾中有两人生了儿子,最大的都已经十岁了,不论相貌还是读书都很优秀,而林氏的两个儿子却因自小母亲不在身边教导,显得逊色很多。

大家族里出来的婢女,尤其是娘子的贴身婢女,岂能这般轻易的就败给了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妾?

其实,林氏并非老夫人的贴身婢女,而是出嫁时,谢家准备的陪嫁婢女之一。谢家选的婢女都是姿容秀丽,身体健康,看起来很好生养的那种,但是都不太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