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有错着/恨你就要嫁给你上一章:第 54 章
  • 错有错着/恨你就要嫁给你下一章:第 56 章

再看夏元喜的母亲汪婷,女人老了变化很大,她奶奶也不会保养,脸上的皮都是皱褶,这让她无法用肉眼分辨汪婷到底是不是她奶奶。她心中有个声音告诉她,照片中的女人就是她奶奶,但她告诉自己她需要更多证据。

也许可以让付守疆拿照片去做一个面部骨骼对比。

夏语冰从三人的照片中把目光拔-出来,继续档案内容。她在找汪丹儒民警口中说的那个小女孩,但奇怪的是档案中丝毫没有那个女孩的资料,就是夏家的户口本上也没有。

夏语冰下车后忍不住问了汪丹儒。

汪丹儒哈地一声,说道:“小地方,女孩子,很多人家都不肯给她们上户口,因为上了户口,再生孩子就难了。”

“那已经是九五九六年了吧?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这里又不是什么偏僻山村。”夏语冰不敢置信。

汪丹儒摇摇头,“二十几年前,我们白龙镇并不属于紫金市六环区,而是属于小河市下的一个小镇子,当地人都以务农为主。种田的人家重男轻女几乎是必然,很少有人家不想生男孩的。我们民警找上门,一家子老老小小跟你哭闹,还有七大姨八大姑在一边说情,很多事真的很难办,不是说法律定了,人就一定会遵守,而民警……我们也不是不作为,而是难以抗衡群众的力量,一群老头老太太围住你哭嚎,只要他们没真的犯法,你能怎么办?

还好当地人也不会害死女孩子,就是不给她们上户口,然后到外面偷偷生个男孩带回来,宁可罚款也要生。等男孩女孩都长到要上学的年纪了,他们才来上户口,我们民警也不可能让那些女孩做黑户、不让她们上学,就只好给她们上。哎,这话说远了。”

汪丹儒摆摆手,自己笑话自己,“老了,废话就多了。夏元喜的情况是他根本就没结婚,没老婆,又没有正经工作,年龄也不到,他连收-养的资格都没有,当时我们民警上门问他们家孩子的来历,让他们家给孩子上户口,夏田荣当时说孩子是他儿子的,但女方不肯嫁,也不肯要孩子,他们只好把孩子带回来,他们还给我们看了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母亲一方的放弃书,证明了那女婴来历清白。夏田荣当时还说如果不能给夏元喜领养,就算他和他妻子收-养的孩子,说过一阵子就去上户口,但后来他们一家突然搬迁,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付守疆突然问:“那你们当时有联系女婴的母亲,跟她确定了此事吗?”

汪丹儒回忆:“肯定有,否则我们也不可能把女婴留在夏家,但当时管这件事的不是我,是另外一个同事,他老早就转走了。”

“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付守疆查案子,从来都喜欢把每一个线索都理清楚。

汪丹儒:“我回去找找看,真的好久不联系了,他转到了别的省,手机号码应该早就换了。”

“那麻烦您给我你同事的姓名,和转去的地方,我这边也找找看。”

“行。”汪丹儒说好明天给付守疆回复。

夏语冰抬头打量面前的门面。这是一栋迎街铺面,两层楼,和周边的房子都连在一起,形成一排整齐的二层小楼门面房。

汪丹儒介绍:“这边建立新小区后,老街这边的路面扩大,夏元喜家这边一排房子都留了下来,当年买了夏元喜房子的外地人也是运气好,买下来不到三五年,家里就成了门面房。”

付守疆看妻子,夏语冰看房子貌似看得很入神,实际上她心里却在想祖父母和父亲的名字。

夏元喜的父母分别叫夏田荣和汪婷。

她的父亲叫夏聚友,祖父叫夏荣军,祖母叫王丽。

咋一看,毫无关系。可是仔细看,就能看到蛛丝马迹。

可她爷爷奶奶告诉她,他们家祖籍就在镇江,她相信爱她的爷爷奶奶绝不会欺骗她。

但是!如果夏元喜真的就是她父亲夏聚友,那么有没有可能她爷爷奶奶不想让她知道父亲不堪的过去,索性搬家并换了一个事实告诉孙女呢?

夏语冰不敢否认这个可能,甚而她心里已经在认可这个推测。

不!她父亲不会是罪犯,她爷爷奶奶明明告诉她,她父亲是一名光荣的刑警,还是卧底的缉毒警,他当年之所以被付守疆杀死,就是因为他知道了付守疆和毒贩合作的秘密。

夏元喜是一名罪犯,她父亲是一名刑警,这差得太远了!

她爷爷奶奶会说这样的弥天大谎吗?

而且她记得很清楚,父亲去世后,确实有身穿警服的人到家里来向他们致敬,并说明夏聚友因为是卧底警察,为了避免被坏人报复,在他牺牲后也暂时不能公开他的身份,并帮他们一家搬家到别处,还给他们换了身份证,说这些都是给予牺牲刑警家属的保护。

后来组织更是主动接触她,说她很优秀,说想要培养她。

夏语冰摇头,这一定是巧合,一定是那个匿名告密人特意找出来的人物,目的就是为了污蔑她、混淆她,甚而让她痛苦。

世上很少会有这么多巧合,如有,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人特意安排,一种就是巧合根本就不是巧合,而是事实。

夏语冰认为是前者。

“这家人买了夏元喜家的房子,那么他们会不会知道夏元喜当初搬走的地址和联络方式?”付守疆冷不丁道。

汪丹儒点头:“可以问问。”

“老郑,你在家吗?”汪丹儒进入了这家五金铺子。

“在在在,哪位啊?哦,是老汪啊,是有什么通知吗?”一名半老中年人从铺子后面走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夏虫不可语冰

郑老板听完付守疆等人的来意,啧了一声:“都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联系什么的早就没了,而且我们交易还是通过中介,只有最后签合约交钱的时候才看到房主,对方也没留电话,更没留家庭住址。房管所那边留的应该也是对方的原身份证件复印件。”

“那您还记得是哪里的中介?”付守疆问。

“镇江市内,靠近大新商场,那家中介在附近一条巷子里,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就是私人开的小门店,现在恐怕早就没了。我当时就想在本省买一栋房子安家,但市内的房价太贵了,就算是二十年前的镇江市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后来我在那家中介看到有卖这边的房屋,觉得价格能承受,过来看有前街有后院,觉得做个小生意也挺好,就买了。”

镇江市。付守疆和夏语冰互看一眼,线索似乎连上了。

“您当时签的合约还在吗?能给我们看看吗?”付守疆拜托道。

郑老板有点嫌麻烦,但看在汪丹儒的面子上,他还是进屋去找了一番。

像这种买卖房屋的合约和房产证,基本都会收的比较妥当,过了几分钟,郑老板就拿着合约出来了。

付守疆接过老旧泛黄的打印纸一页页翻看,当时的合约内容很简单,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两张纸,最后签署了双方姓名,加了指纹和日期,联络地址和电话双方也都留了。

那时手机还没有大面积普及,两方留的都是BB机传呼号,这个在现在当然已经没用。

甲方的署名人是夏田荣,房子当时在他名下。

夏语冰看署名人的签名带着点草体,明显识字,顿时松了口气。她爷爷和奶奶都不识字,更不会写字,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郑老板瞄了眼合约,想起来什么似的说:“那个房主不认字,他带着儿子一起来的,这名字还是他儿子代签,后来中介就让我们彼此双方按了手指印。”

夏语冰:“……”她不记得父亲的字体,主要是她父亲很少写字,家里也没有他留下的手写信件一类。

付守疆把合约内容全部拍下来,感谢了郑老板。

郑老板咂咂嘴,“其实你们问我原房主的事,还不如问隔壁老夏家,夏老头和原房主是堂兄弟,说不定他们之间还有些联系。我记得我刚带家人搬过来时,跟老夏唠嗑,问他原房主去哪里发财了,夏老头说原房主跟着他儿子享福去了,不过我问他在哪儿,他没说。”

“谢谢您提供的消息。”付守疆起身,带着夏语冰告辞。他们原本就要去夏水荣家。

郑老板跟在后面好奇地小声询问汪丹儒,汪丹儒只说办案需要,其他一个字没说。

郑老板把人送出门,就看到三人又进了隔壁的老夏家。

夏水荣是典型的老农民,哪怕他们家已经不种田,但他还是把自家后院大半开垦成了农田,种了不少蔬菜。他们家的屋子有两排,一家人都住在后面一排的二层小楼内,前面的二层小楼则做成了门面房。

“这一排房子都是这样的格局,门面房都是后面盖起来的,原本是前院,后来政府要拓宽道路,村里一起协商,就同意把留下来的部分转成宅基地,改成一排二层小楼当门面房,不过盖楼的钱要自家出,政府给的补偿也没了。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宁可接受赔偿,把房子卖给村里再搬到其他地方,现在搬走的人都后悔死了,还有好些人跟村里闹,想要把房子买回来,怎么可能?”

夏水荣年纪大了,特别喜欢唠叨,听说三人是来打听他堂弟夏田荣的下落,他就开始回忆,并开始絮絮叨叨。

“田荣啊,也是傻,其实他搬迁的时候,村里就有流言说这条路可能会拓宽,说政府会有补偿,我都跟田荣说了,不要卖房子,老家老根,他要是卖了房子卖了宅基地,那就是断了根,将来想回来都无法回来,但田荣那时也不知哪根筋拧了,非得要离开,还走得那么匆忙,都没有通知亲戚来送一送,唉!”

付守疆笑着问:“大爷,那您知道夏田荣老先生一家都搬去哪儿了吗?”

夏水荣摸摸嘴唇,“好像是镇江一带,具体地址我也不知道,田荣没跟我说,就生怕我知道一样。这么多年也没跟我们联系,也不知道是在外面发了大财,怕大家去沾他们家的光,还是过得不如意,没脸联系亲戚。”

夏语冰忍不住问:“那您知道夏田荣一家为什么要搬迁吗?”

夏水荣抬起头,老人刚才就很好奇坐在轮椅上的夏语冰,听她开口问话,就仔细看了看她,看了一会儿,老人昏花的老眼亮了亮,似有所思:“你是?”

“我叫……夏语冰。”夏语冰试探地回答。

老人抬起手指,点了点夏语冰:“你也姓夏?难道你是夏家带回来的那个小丫头?”

汪丹儒一惊,不动声色地扫向夏语冰。

付守疆脸上表情不变。

夏语冰再次试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哦!我明白了!”夏水荣老人一拍巴掌,“你是回来找亲人的对不对?我在电视上看过,丫头你小时候是不是被送人了?长大了就想找回亲生父母?哎呀……”

老人一连哎呀了好几声,看着夏语冰,欲言又止。

付守疆对汪丹儒施了个眼色。

汪丹儒会意,就对老人和声道:“老夏,你当年见过那个女婴?看着和这闺女像不?”

老人笑起来,“那么点大,我怎么能看得出来?不过这丫头长得有点像他爸,下巴和鼻子都很像。我刚才看到她第一眼就觉得她眼熟,果然。”

夏语冰一点都不想和那个强-奸犯人渣搭上关系,更不希望他是自己的父亲,但是现在不是否认的时候,她需要更多信息。

“大爷,您还没说那一家为什么突然搬走呢。”

老人不住摇头。

夏语冰几个都以为他不想说。

结果老人很快就开口道:“你找那一家子如果是想认亲,那真没必要。你现在也不小了吧?有二十多了吧?我不知道你被送给什么样的家庭,但总比那一家子好。既然都断开了,何必又再联系上?”

“大爷?”

老人满是怜惜和同情地看向夏语冰:“当年,田荣还有他屋里的,两个人都被他们那个儿子给祸害了。夏元喜那小子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家生了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也许我们夏家就没生儿子的命,其他家也都是女多男少,但女娃也是命,养好了一样携带家里,各家生了女儿也都好好养着。

就田荣家,他们家一开始也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儿,我记得好像有四个吧,田荣屋里的也狠心,亲生的女儿全都送人了,其实大家都知道都给她卖了,一个都没留,直到她第五胎才生出一个儿子,就是夏元喜。得了这个儿子,田荣和他屋里的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把那小子惯得没天没地!”

老人提起夏元喜,满脸都是厌恶之色。

“那小子从小就会欺负堂姐妹、欺负比他小的,一年夏天,他和一群孩子去水库里游泳,死了两个,说是一个小的腿抽筋,一个大的去救,两个都没能上来。剩下的回来的那些孩子一开始都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后来才有孩子偷偷说那个腿抽筋的孩子就是被夏元喜给拉到了水底,那个大的看情况不对就潜下去救那个小的,夏元喜就浮在水面上嘻嘻笑着看。后来那个大的几次把那个小的托出水面,那时只要旁边的夏元喜肯伸一下手,那两个孩子说不定都能活。

可你知道吗,这事被传开后,死了孩子的两家去找夏元喜算账,夏元喜却理直气壮地跟大人们说,其他孩子也都在附近,可没一个敢救人,他也被吓蒙了,才不是不想救人。大人们拿他没办法,当时派出所都来人了,就怕打起来。田荣屋里的就闹,说如果夏元喜有错,那当时在场的所有活下来的孩子都有错。最后,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老人呼气,手指在小方桌上神经质地弹了弹,神情难受地慢慢说道:“当年我孙女也去了那个水库,小丫头被吓坏了,回来一直发高烧,后来就一直没敢再游泳。过了两年,她才悄悄跟我说,当年大家都被吓坏了,都怕下水救人会被夏元喜也给拖到水底,后来夏元喜还威胁他们说,谁敢乱说就放火烧死他们全家。当时那群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四,最小的八岁,全都被吓住。”

汪丹儒皱眉,他不知道这件事,那时他还没有到这边上班。

夏语冰深呼吸,她绝对绝对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人是自己的父亲,希望一切都只是别人特地安排的巧合。

付守疆握住妻子的手,他们现在都坐在夏水荣家的院子里。

夏水荣老人又说了很多夏元喜年少至年青时的缺德恶事,同时对堂弟夫妻也表达了深深的不满。

“夏元喜那小子上中学开始就交女朋友,成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小小年纪就和那些社会上的人混,几次把同学打伤,还骚扰女同学。初中毕业,他就不上学了,成天瞎混,越大越坏!”老人说到这里,再次看向夏语冰,似乎不忍心往下说。

夏语冰的心不断下沉,她只能用夏元喜绝不是她父亲这点来安慰自己,“大爷,您知道什么就直说吧,我要真是当年那个女婴,知道那家的事情多一点,至少我将来如果真的遇到那家人也不会被他们骗。”

老人点点头,“说的也是。这事当时知道全部的人也不多,现在就更少了,你问别人,别人可能还真的说不出什么,知道的也不会告诉你实情。”

付守疆感觉出妻子的紧张,他只能摩挲她的手背,向她传达“一切有他”的意思。

汪丹儒也没想到今天陪跑一趟,竟能见到当年那个女婴并了解到当年夏家的一些辛密。

老人的一个外孙女在前面看店,他们家经营了一个小超市,看老人和客人有长聊的架势,就送了茶水过来。

夏语冰三人忙表示感谢。

老人喝了口茶水,舒坦得眯起眼睛,看得出来老人很享后代的福。

“夏元喜真的不是一个好东西。”老人再一次强调,“那年他看上了五十里外青阳村的一个闺女,他就让他爸妈去跟那边提亲,要娶那个闺女。可那个闺女根本看不上他,人家有喜欢的人,而且那闺女还是大专毕业生,文化人,在邮局工作,端公家的铁饭碗,又漂亮,好多人家都看中了,是个顶顶好的闺女。

夏元喜的名声早就臭了,哪怕是五十里外的青阳村也知道他的混账,人家怎么可能把那个好的闺女嫁给一只畜生?当场就拒绝了,但人家还给留了面子,只说是闺女已经和人定下了。”

老人抹抹嘴唇上的茶水,不忍心地看夏语冰,“可夏元喜那小畜生从小就想得到什么就得到什么,根本受不了人家拒绝他,当时就在人家家里闹了一通,还扬言说这家闺女他看中了,谁敢和她好就是和他作对。”

“畜生!”汪丹儒气,一双眼睛满是厉色。

老人不停地敲打桌面,“就是!就是一只畜生!不是人啊!没多久,那闺女的对象就在路上被人敲了闷棍,昏死后,腿被人打断、脸也被划破,谁都知道就是夏元喜干的,可没有证据啊。那小畜生找了几个混子,一起证明他当时在小河市内喝酒,说就没去过青阳村。”

付守疆和汪丹儒的表情都非常难看。

老人停顿了好一会儿,看着夏语冰慢慢说道:“这些事情,当年两村的人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下面要说的事就没几个人知道了,如今过去这么多年,那闺女也不在青阳村了,可要不是你过来,我也不会说出这事,说出来就是害人。”

夏语冰已经有所猜测,“您放心,您今天说的所有事情,绝不会给您添麻烦。”

“不是我。”老人摇摇头,“是那闺女和那闺女一家。夏元喜害了那闺女的对象,也没放过那闺女,他把那闺女糟蹋了。”

三个人都已经料到会是这种发展,但听来还是怒到心脏颤抖。

“而且应该还不止一次,那小畜生威胁那家,说那闺女已经是他的人,让那家人把闺女送到他家,还要添上五万块的嫁妆钱,否则就把那闺女不穿衣服的照片贴到他们单位和村子里。那家人当时气疯了,想要跟夏元喜拼命,但他们也怕女儿的照片被发出去,当时就想忍气吞声把女儿嫁给那小畜生。”

“可恶!”汪丹儒也是有女儿还是一个独生女的父亲,根本无法忍受这种事情,“那畜生当年怎么没落到我手里!”

老人叹息:“家里闺女被糟蹋了,有几个敢报警?被人知道了,一家一辈子都得活在别人闲言碎语中,何况夏元喜还说要贴照片。”

“那闺女嫁给夏元喜了?”付守疆疑惑,他并没有在夏家的档案上看到这一点,难道是只把人送来没办结婚证?

老人摆摆手,又是钦佩又是可惜地道:“没有,那闺女的家人想把闺女就这么嫁了,但那闺女是个勇敢的,她报警了,而且手上还有夏元喜欺负她的铁证。”

夏语冰三人一起想到夏元喜档案上的第一次坐牢,就是因为强-奸罪被判三年。

“判得太少了!”汪丹儒恨声道。

“是太少了。”老人也附和,“当年田荣屋里的跑去那闺女家里又哭又闹,又是磕头又是道歉,说只要那闺女肯放过夏元喜,就赔五万块钱给她家。那闺女的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后来也不知道两家怎么商谈的,最后夏元喜就判了三年,再后来……”

老人又开始不住摇头叹息,“那闺女报警的事多少还是被传出去了,二十多年前,我们这个地方哪能受得了这种事,有些人就说些不好听的话,偏偏那闺女还怀孕了。”

汪丹儒和付守疆,包括老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夏语冰。

夏语冰面无表情。谁要是有可能有这样的父亲,这样的身世,还能笑得出来,她倒要亲眼看看。

老人叹息:“一个未婚先孕的姑娘,还是被强迫后怀上的,这在我们这种小地方就是最大的丑事。那姑娘一开始可能都没发现自己怀孕,等发现了已经不好打胎,后来就把孩子生下来了,那闺女和她家人养了一段时间,但……”

老人怜惜地看着夏语冰:“那家人半夜跑到田荣家,敲开门,把一只篮子丢在了田荣家的院子里,人转身就跑。篮子里装的就是那小丫头,还带着一封信。而我能知道得这么清楚,就是因为田荣和他屋里的都不识字,我还认识几个,他们就来找我了,也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我。那两人原本不想养那小丫头,想把小丫头送回去,是我说人都送来了,将来还不确定有没有人愿意嫁给元喜,不如先把闺女养着,省得将来连个养老送终的都没有。”

夏语冰冷静问:“信上写了什么?”

老人回忆:“是那丫头的出生日期,还有扔过来的原因,说是小丫头是夏元喜的种,就该夏元喜养,如果夏家不要,那就把人扔掉,总之畜生的种,他们不养。”

付守疆担心妻子。

夏语冰却十分冷静。

汪丹儒不禁也有点佩服起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子,太淡定了。

老人看夏语冰总是满脸怜悯,可能是睹人思人,“那小丫头被扔到夏家时已经一岁多了,但是人还裹在一块破布里,小小的一团,瘦骨嶙峋,身上都是青青紫紫的伤,都还不会走路,更不会叫人。”

夏语冰:“……”

老人彻底陷入回忆:“田荣和他屋里的可能也是心中有愧,加上儿子还在牢里,老两口也寂寞,就没把那孩子送走,好好地养了起来,养了大半年,那孩子看起来就雪白干净漂亮得很,但他们没敢让村人知道,一直把那孩子藏在家里,正好那时我家也有外孙女出生,别人家听到小孩哭声都以为是我们家的。

几个月后,夏元喜从牢里回来,为了孩子的事还跟田荣两个闹了一通,夏元喜好像带着孩子去青阳村跑了一趟,但那时那闺女和那闺女一家已经离开了青阳村,找不到人了。夏元喜就又把孩子带回来,路上就给人看到了。因为夏元喜坐过牢,派出所的人盯他盯得紧,一听说他带回来一个女婴,立刻就找上门,问孩子是哪里来的。”

汪丹儒的记忆也被激活,他记得他当时也跟着去了夏田荣家,那时他还很年轻,从时间上算,他应该是夏元喜被判坐牢的第二年来到了白龙镇。

老人接过付守疆给他倒的茶,说道:“然后没多久,田荣家的人就都离开了。走之前,田荣屋里的跟我家里的炫耀,说是夏元喜认识了一个老板,给他介绍了一份好工作,不过工作地点在外地,他儿子也想重新开始,就劝他们一家干脆搬走。可后面田荣和我喝酒时,悄悄跟我说,说他有了孙女,将来也不敢指望儿子,就指望这个孙女给他们养老送终,所以他不想孙女在指指戳戳的情况下长大,更不想让孙女知道她是怎么出生的,怕孙女恨他们一家。”

最终老人看向夏语冰说道:“我想田荣一家会搬走,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夏元喜真的在外地找了一份好工作,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你,田荣一家不想让你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也怕一家子被人指指戳戳一辈子,索性就离开了。”

夏语冰拉了拉唇角,对老人衷心道:“谢谢,不管我是不是那个女孩,谢谢您告诉我这些。”

老人叹气,“不要怪你生母,那闺女也是个可怜人,我们这里就是个小地方,一个村子就那么点大,一家发生点事,其他家里都会知道,你妈没结婚就有了你,又是那样的情况,她活得肯定比你还要苦。她家人我见过一次,夏元喜那畜生被抓的时候,田荣和他屋里的拉我一起去了那闺女家求情,那闺女的家人……”

老人摇摇头,没再说下去,只道:“都是苦命的。不管你是不是那丫头,也别找那两家人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

夏语冰舔了下嘴唇,“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那个女孩,叫什么?夏家人给她取名字了吗?”

老人这次回忆的时间比较长,“我想想,叫什么来着,好像叫向楠,不对,那是我姨家里的孩子,啊!对了,”

老人猛地一拍桌子:“想起来了,叫小虫!因为那丫头送来的时候又瘦又小,田荣屋里的嫌弃,说像只虫子一样。后来又说贱名好养活,就叫那丫头小虫子、虫虫,大名应该还没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小虫的故事

她原名夏丛,奶奶告诉她是希望她像杂草一样顽强,像丛林一样旺盛生长。

她的小名就叫小虫、虫虫。她以为这是一种很可爱很宠溺的叫法。

夏小虫,夏虫不可语冰,当她更换身份并办理身份证时,她给新身份取名叫夏语冰。而那个新身份的原女孩据说家里一直没给她上户口,她顶替她的身份就是趁着一次全国大普查时报上。

这么多证据放在眼前,似乎她的真实身世已经呼之欲出。

如果她想确定,只要跟夏水荣老人验个DNA,看他们有没有亲属关系就知道。

付守疆殷切叮嘱老人不要和任何人说明他们的来意,更不要说出夏语冰的事,包括亲人在内。

老人理解地笑,摆摆手:“你看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把刚才告诉你们的事说出去,就知道我的嘴有多紧。如果不是如此,田荣一家也不会有什么事就找我。放心吧,你们今天来就是想打听一下夏元喜的下落,那小子欠了你们的钱。”

老人说罢,还小孩一样地对夏语冰挤了挤眼睛。

夏语冰笑,跟老人道谢告辞,走时跟老人要了几根他的头发,又在老人家里的超市买了一堆日常用品和价格高的礼包一类,把车子的后备箱都装满了。

老人和他外孙女都很开心。

付守疆跟民警汪丹儒走到另一边说了好一会儿话,汪丹儒眼光微微瞟向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