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晞的帐篷距离小路也不远,席景鹤下车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了一团火焰,旁边还有一顶帐篷,以及一个人影,影影绰绰,看不清楚,但席景鹤却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元晞。

他从后座拿了一个袋子,大步走了过去,

元晞听到响动,一下子抬起头:“阿鹤?”

席景鹤的脚步顿了顿,还是走到她面前,将带来的袋子塞到她的怀中。

“这是吃的。”他口气不大好,大概还是在气元晞把自己一个人扔在这荒山野岭地方的事情。

元晞瞅了他两眼,也不敢说自己不饿,从袋子里面扒拉出一个饭盒和一个粥壶。

“记得吃完。”席景鹤随意盘腿而坐,也没有在意地上的脏污会不会毁掉他昂贵的裤子。

元晞默默打开饭盒和粥壶,慢慢吃了起来。

“阿鹤,你吃吗?”元晞小声地问道,气势平白弱了三分。

席景鹤其实早就被粥香给勾引到了。

他晚上去小院儿找元晞,就是想和她一起吃饭的,忙了一天好不容易抽出时间了,谁知道却没见到人,打电话也不接。

他急得不行,自然没心思吃饭,虽然后来得了元晞的消息,但他满脑子想的也是赶过来找元晞,想着她吃没吃东西,自己还饿着也忘了。

腹中还饥肠辘辘,闻到香味,他的目光也飘了过去。

元晞轻轻一笑,也就地坐在了席景鹤旁边,还把自己的毛毯分了他一半。

篝火前,两人并肩坐在一起,披着一张毛毯,吃着一个饭盒,喝着一个粥壶,虽然没有再多的东西,却觉得一切就已经很满足了。

吃饱喝足之后,两人还是这样坐着,元晞靠在席景鹤的肩上,仰头看星星。

“你喜欢星星吗?”席景鹤开口问。

“嗯,有谁会不喜欢吗?”

席景鹤笑道:“是啊,有谁会不喜欢。可惜,以前我太忙,竟然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可以让我停下来,看看这漫天星空。”

城市里也是没有这样明净漂亮的星空的,就算晚上有那个闲心去看,看到的也只是一片阴霾。

也就只有这样的山野之地,能够看到漫天干净明亮的星星,夜幕低垂,仿佛就在自己眼前,伸手就可以碰到。

元晞半眯着眼睛,惬意地吸着清新空气,看着那星空之中,还有一个星星在摇动,仿佛有星光坠于野。

等等,星星?

“对了!星星!”元晞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惊喜地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席景鹤不解地看着她:“怎么了?”

“我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也许就能解开这个地方,那位高人留下的奥妙。”元晞想着,就已经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起身就要去什么地方。

席景鹤自然想要跟去,元晞拒绝了几句,没能说服他,便只能让他与自己一起。

元晞随着刚才那道星光的方向而去,手中不停地掐算,口中念念有词,脑中闪过的是无数风水中与星图有关的记载。

庞大的信息流中,让元晞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她迅速与面前的情况一联想——

“阿鹤,你退开些。”

找了个空旷的地方,她取出了自己的赶山鞭。

席景鹤是第一次见到她施展这些风水师手段。

元晞踏足震动脚下气脉,赶山鞭随之挥动,黑暗之中,生气仍旧被牵动着,不断地震动,摇晃,竟然让这大地都随之震动了起来,好似地震。

元晞忽的一跃而出,在黑暗之中抓住了什么东西。

席景鹤稳住身子之后,走到元晞身边。

“发现什么东西了吗?”

元晞低头,在黑暗中,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手中握着的一方金属之物。

是一个云牌,是不知名金属材质的,上面雕刻着祥云纹路,这些祥云纹交错连接,拼出了一个图案。

这个图案她觉得有点熟悉。

那种灵光一闪,她想到了一个人。

“不会吧…”她喃喃道。

难怪,难怪会有一份缘分,促使她来到了这个地方,接下了这个案子。

原来,一切都是已经注定的。

“怎么了?”席景鹤问道。

元晞苦笑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我明天大概要去一个地方,两天之后才会回来。”

说罢,她收好了云牌。

这云牌虽然是镇压阵眼之物,但是现在这个大阵都已经慢慢失去了力量,这云牌存不存在,也无关紧要了。

至于元晞要去什么地方,席景鹤没有追问。

只是拉着她,回到了帐篷处。

晚上,元晞是枕着席景鹤的膝头睡去的,虽然这个山野之地简陋到不能再简陋,蚊虫也很多,但席景鹤仍然觉得,这是他最珍惜,最美好的时光。

第173章 她的山

第二天一大早,元晞就打电话告诉袁海山不用过来了,顺便通知了他,祖坟的事情可能要推迟两天。

袁海山现在是把元晞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当然不可能表示任何不满,客客气气地说着等着元晞两天之后回来,言下之意也是巴巴得——元师傅你可一定要按时回来啊!

从知道自家祖坟的问题可谓是危如累卵之后,袁海山连手头的各种事务都放下了,交给了弟弟和几个儿子,专心盯着这边。

可想而知,在这个关头上,若是元晞走了两天,对于袁海山来说,岂不是度日如秒?

可是,又不得不等。

元晞尚且回京不到两天,就又要回江州。

席景鹤这次倒是没有提出要通往,虽然对此他表示很遗憾扼腕,但无奈,他手头堆积的事务已经跟山一样高。席家尽管有着庞大的智囊团,汇集有各领域的高端人才,无数事务经过处理后,只有部分重大事务才需要席景鹤出面决策,可是席家的摊子铺得太大,世界各地遍地都是产业,所以这所谓的部分,汇总起来,数量也极为可观了。

再说了,他之前为了陪元晞呆在江州,可是当了好一段时间的甩手掌柜,手下那些人的怨念都快要凝成实质了。

想想杜和等下属巴巴望着的眼神,席景鹤自认还是一个合格的上司,便惋惜地放弃了和元晞同行的想法,陪她回家收拾了几件贴身衣物之后,一直将她送到了机场。

殊不知,陪同在一路的杜和,是多么庆幸地松了一大口气,就怕爷一个念头改变了,当即买着机票就走了,那累死累活的可都是他们这些苦逼的下属。

整个送机过程他的心都是提着的,直到元晞乘坐的航班起飞,席景鹤遗憾地出了机场上了车——这颗心才算是彻底放下。

元晞的航班在江州落地之后,一路上都未曾耽搁,甚至没有给方爸方妈打一个电话。

而她的目的地,是自己曾经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

那座小山。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但这个小村落的偏僻仍然没有丝毫改变,还是跟以前一样,需要走好几个小时颠簸泥泞的山路,偏僻到不能再偏僻。

也是,这样落后的村子,也没有什么开发经济价值,自然没有谁会把路修在这里。

不过,元晞早就习惯,这样的路程,并没有阻碍她的脚步。

下车步行到山下小村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了。

一路上遇到不少熟悉的村民,都是看着她长大的,见到她还在跟她打招呼。

“晞晞什么时候回来的?好久没看到了!”

“人家晞晞现在是在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有出息啊有出息!”

“晞晞回去看你外公呢!”

热情纯朴的村民们,一张张笑脸,也软化了元晞脸上的淡然之意,让她是不是点头浅笑着回应,虽说不上是多么热情,却谦和有礼。

村民们早就习惯了,知道元晞也就这个性格,自然没有计较,打招呼的同时,顺便塞给她刚好从地里摘的一把菜。

走上上山的路时,元晞手上已经抱着一堆菜瓜了。

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是村民们自己地里种出来自己吃的东西,也是他们对元晞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女孩儿的关切与照顾。

元晞踏进小院儿的时候,元礼坐在一张小凳子上,手上的刀把竹子劈成细细的竹篾,旁边已经扔着一堆了,看来是要用来做什么竹制品。

“回来了。”元礼头也不抬,认真地一刀又一刀。

虽然没有任何的测量,但每一根竹篾的宽度却完全一致,精准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山中居住多年,这点小活,对元礼来说不成丝毫问题。

倒是他对待孙女的态度,有点太冷淡了,一点也不像是元晞许久未归的模样,反倒如以前一般,好像元晞只是到山中去走了一遭,不过一个下午,就回来了。

元晞对此习以为常,要是外公热情起来,她反而会觉得奇怪。

“嗯,回来了。”她随口说着,将手中抱着的菜瓜放到小院儿的角落,又从中挑了一个沉重的南瓜,掂了掂,“三婶儿给了我一个南瓜,晚上炒着吃吧。”

元礼当然是好的。

元晞没回来这些日子,他一直选择在山下小村子蹭饭,时间久了,连狗都看不惯他,他却仍然只有腆着脸一家蹭了又是一家。

那些村民虽然看似不高兴,实则他每次去蹭饭,都会专门多炒两个菜,就是看在他家孙女儿走了,一个孤寡老人呆在那偏僻的山中小院儿,就可怜了他几分。

虽然元老头给村子里人的印象,完全就是个老骗子老滑头,但是元晞这个白白净净也很有礼貌的女娃还是很讨人喜欢的,元礼也就沾了几分光。

尽管村民们都不理解为什么元礼这个老头子能够养出这么根正苗红的孙女。

想到这个地方,元礼又不由得感叹,还是秦四那小子够厚道,请他去给老娘正了正骨,一身没什么大不了的正骨本事却赢来了村民们的尊敬,最近看他的眼神都要亲切了几分,嗯,不愧是跟着他学过几天的乖徒弟。

…元礼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曾经作为一个风水师,是何等的呼风唤雨、惊艳才绝,多少人捧着钱上门求他帮忙他都不屑一顾的。

现在,得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小村村民的几分尊敬,就已经沾沾自喜了。

元晞看着天色也差不多该到吃晚饭的时候,挽了袖子就进厨房忙活了。

许久没回来,她的手艺还是没有生疏。

麻利地生火热锅,灶里刚刚燃起来的时候,她这头已经把硕大的南瓜划开去瓤,大菜刀提在手上轻如无物,轻轻松松几刀就削去了南瓜硬硬的外皮,切成块,摆在盘中备用。

这会儿锅刚好烧热,油一倒下去,便很快冒起惹眼来。

正好南瓜下过,加点盐,没有更多的佐料,也保留了南瓜最原本的甜味。

南瓜在锅中的时候,元晞还能回头切点肉,洗一把青菜,中途也没忘着照顾锅。

炒南瓜起锅之后,下一个菜也立马下锅了。

这连贯没有丝毫停滞的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以最快速度做好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饭,天色刚刚暗下来,元晞就到院子里去叫外公吃饭了。

许久没吃到孙女儿做的菜,元礼看起来毫不在乎,但他今天多吃了两碗饭的举动,就足以见得他是多么的高兴。

哼,还不喜欢我来蹭饭,我孙女儿回来了谁蹭你们啊!

南瓜味道不错…

吃饭的时候有规矩,不得说话。

所以,就算元晞从回来之后,满肚子的疑虑,都没有开口询问。

直到饭后,碗筷都收拾好了,外公坐在客厅的高大红木椅子上,抓着自己养了多年的茶壶,美滋滋地喝了几口茶,才惬意地眯起眼睛——

“说吧,你回来是为了什么事?”

元晞在他下首的椅子上坐下:“外公知道?”

元礼笑笑:“忘了你外公我是做什么的。”

元晞默了默,然后递出自己在袁家祖坟处找到了那方云牌。

以老地主的懒散姿势窝在宽大红木椅子中的元礼,在看到云牌的刹那,眼中爆出锐利的光芒,仿佛刀剑般凌厉而尖锐,瞬间的危险让元晞都忍不住浑身寒毛直竖!

“这东西!”元礼伸手拿过,眯起眼睛,“这么快…咦?”

原来不是他以为的。

他还以为是那些人手上的东西,原来是另外一块。

元礼把云牌凑在鼻间嗅了嗅——虽然元晞已经仔细清理过,但元礼还是第一时间就闻出来了这块云牌上面的泥腥味,显然是刚出土不久。

回想一下几枚云牌的所在,他立马就回想起了这块云牌的来处。

“没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被你遇到了。”元礼周身强大的威势一收,重新变成了那个没有任何威胁力度的农民老头,脸上的褶皱都快要笑成一朵菊花了。

元晞虽然很好奇元礼刚才无意中说漏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她更加关注的是这块云牌所关联的元家祖坟。

“外公,袁家提到的那个高人,是你么?”元晞有些无奈地问道。

谁曾想,自己随便接了个风水案子,就这么巧,遇到了自家外公留的后手。

元礼随手丢开这块云牌,眯着眼睛喝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高人…袁家的祖坟,的确是我给他们点的穴。”

元晞感慨其中的因果缘分之余,又问起了那奇地的事情:“那,外公你第一次见到那个地方,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吗?我见了那地,觉得很奇怪,险难与富贵并存,贫富仅在一线间,亏得外公用通天手段布下五福大阵,化无形之煞为生气,也送了袁家一场大富贵。”

元礼似笑非笑:“这并不是我通天手段,只是那地应有的福缘,我不过顺水推舟了一把,这叫因利势导。”

元晞疑惑了:“外公这样说,莫非那地方还有我没有看破的奥妙?”

福缘?

元礼瞥她一眼,神情一点一点严肃正式了起来。

“元晞。”他开口便直呼元晞的全名,语气中的郑重之意不言而喻,“你不应该问我这个问题的。”

元晞一怔,有些不解。

元礼神情严厉,让元晞有一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外公虽然对自己极好,但在功课上也待自己十分严厉,若是要求自己背的书没背下来,那一顿竹条是少不了的。

她连忙正襟危坐,低下了头,一副认错的模样。

元礼严肃的声音从她头顶传来——

“你认为当初我留下那个大阵的道理是为了什么?”

元晞眨了眨眼睛。

帮袁家?显然不是。

她想起外公一直说的话。

福缘这种东西,该是自己的,便是自己的。

那么说,袁家的那场富贵,原本就该是他们的?

可那地若没有元礼的妙手,绝对不会是什么大富贵之地。

“现在不是,可…未来有可能是!”元晞喃喃道,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她突然明白了!

元礼当时为何会在那里布下大阵,而一个五福大阵又如何能够早就一个全国首富,这般庞大的财富,显然不是一个五福大阵可以造就的。

很明显,那个地方的富贵之相,原本就有。

只是暂时没有凸显,而是需要时间等待。

只是元礼提前做了那个雕琢璞玉的人,将它的绝世光华提前绽放出来了而已。那个五福大阵就是一把刻刀,削去顽石的外表,露出美玉的内在。

可是真正的雕琢,却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现在,时机到了!

“是的,晞晞,时机到了!”元礼的神情稍稍柔和一些,充满期许地看着这个优秀的孙女。

虽然元晞是得了元家祖辈传承才能有这样的才华,但若她天生没有这样的悟性,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他早就看出来,元晞在望气术一道,已经达到了和他一样的境界。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事情!

历史上最天才的风水师人物,也未曾有这样的成就,而他的孙女儿元晞,做到了!

虽然他以前有过不希望让孙女儿卷入元家事宜的想法,但一段时间的魔障之后,他也想清楚了。

一切,从他决定将晞晞选为他的衣钵传人,也为她冠上元姓之后,就已经注定。

而且,元晞现在是元家的家主!

有这般家主,元家不在此崛起,更待何时!

想着,元礼有些激动,也对元晞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不过,他想要扯得有点远,思绪飘得太久了,迅速拉回。

“晞晞。”元礼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既然你遇到了这个地方,你就应该自己去琢磨,而不是现在来询问我,你见过谁的风水经验,是别人教来的?风水一道,是所有事情中,最重视实践的,无论你曾经得到多少丰富庞大的记忆传承,若你不亲自一步一步走出来,你能知道什么是寻龙点穴?这个道理我教你很多年,没有想到你到现在竟然还在犯这样的错误!”

元晞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何外公这般生气了。

她也是一时着相了。

她看到那个云牌,认出了是外公的东西之后,震惊之余,第一个想法,就是回来问外公。

可最初她到底想着是为什么回来,却忘了。

也许她的心底最深处,还是有着对外公的依赖。

习惯了有什么事情,就回到外公身边。

外公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如此严厉地责备她。

而她竟然现在才反应过来。

元晞默不作声,愧疚地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