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听了几遍,确定没有问题后登陆账号把它放了上去。

这天晚上,陆则的粉丝们刷到了一个特别的MV——

luze2020:周颐作品,《春喧》。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没事跨个界!

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现

——我看到了什么?爷爷, 你粉的博主更我们看得懂的微博了!

——周颐是谁, 有没有人来科普一下,没听说过啊

——这题我不会,百度也没找到,等大佬出现解读

想要抢占头排的粉丝们在微博底下议论纷纷, 其他人已经点开MV看了起来。

画面上,一老一少分坐两边,手里都拿着二胡等着录制开始。

按下播放键, 流畅的乐声就从他们手中的二胡上倾斜而出,独奏时这曲子已有几分春日暄和、百花争艳的热闹之意,合奏时更是把这种欢快热闹的感觉推到最高点。

——啊啊啊啊啊啊我死了, 这是什么神仙曲子!

——二胡还可以这么拉吗?呜呜呜呜我学的怕是假二胡!

——这老师谁啊,是不是周颐老师,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啊!

——明明那么欢快的曲子, 为什么我听着想哭?

——听着想哭+1, 总觉得这曲子欢快得不像人间该有的

——你们没听错,大家仔细看看, MV里那位老师真的在哭, 没有哭出声,就是眼睛里有泪

——开始单曲循环

——开始单曲循环+1

司徒智是云音乐的运营主管,也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

司徒智有个女儿特别喜欢一个叫陆则博主,天天把对方挂在嘴边。

司徒智嘴巴上不屑一顾,背地里却悄悄关注了那个叫luze2020的账号,希望多了解了解女儿喜欢的人。

为人父母, 就是有操不完的心。

这天晚上,司徒智听到女儿房间先是传出一首陌生的曲子,而后就是女儿打滚嗷嗷叫的动静。

他掐指一算,可能是那个叫luze2020的博主又有动静了,默不作声地回房打开电脑点进luze2020的主页。

接着,司徒智就出不去了。

这陆则不是医学生吗?怎么二胡拉得这么好?

那个老头又是谁?难道是陆则的二胡老师?他对民乐圈也算了解,不认识这一号人啊!

无数疑问盘绕在心头,让司徒智在单曲循环的同时点开评论开始找线索。

不看还好,一看吓了一跳。

这个博主虽然不是明星,粉丝黏着度和路人好感度却高得惊人,MV才发出去没一个小时,转发评论竟都已经破万,热度简直媲美许多人气明星了!

可惜这破万的评论里大部分是“啊我死了”“太好听了吧”“这是什么神仙曲子”,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甚至还混有一些冷嘲热讽的黑子表示这个小陆医生天天刷屏太烦了,现在还拍什么MV,果然是要出道了。

黑子的加入给热度增了把火,粉丝们开始盘点陆则展现过的才艺,最终话题莫名其妙变成了#谁还没几个兴趣班#。

关于陆则报过几个“兴趣班”这个话题,粉丝们一直都很感兴趣,以前陆则已经展现过篮球技能、攀岩技能,还有间接被提起过的纹身和绘画技能,现在陆则在音乐领域也露了一手,众人不得不感叹老天不公平,怎么把所有技能都分给了陆则,轮到他们时就一个技能点都不让他们加?!

为了怼黑子,粉丝们开始讲述自己上过的兴趣班,虽然她们学得不怎么样,可是她们也爱好广阔啊!

父母都怎么说来着?要学跳舞,跳舞可以塑形;要学钢琴,弹钢琴提升气质;要学画画,以后有一技之长可以立足;要学跆拳道,以后不至于被人欺负;要学一门体育专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总之,甭管天赋如何,什么都试试,不去试一试,怎么能认清自己是个全方位的战五渣的事实呢?

这个话题的国民度就高了,不少人看到都点进去讨论两句,莫名其妙又把陆则粉丝怼黑子的那句#谁还没几个兴趣班#推上了热搜。

路人点进去不仅可以参与讨论,还可以看到最热门的那个相关微博——陆则那首曲子。

司徒智看到这个发展有点懵逼。

他刚点开时这还只是一条普通的有点热度的微博,怎么才点开一会讨论度就飙升了那么多?

这年头,上热搜居然不用花钱的吗?

还是陆则真的有出道的打算,正疯狂给自己艹热度?

可这首曲子真的很好,哪怕是在艹热度,陆则也是有实力的那一挂。

这么个大学都没毕业的年轻人,怎么能横跨这么多领域,方方面面都那么出色?

可惜哪怕很多人再不愿承认,事实也摆在那里:天赋高的人,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学什么都比别人好,如果他还愿意下苦功夫,那基本没别人什么事了;而没有天赋的人,哪怕画一亿个鸡蛋,也变不成达芬奇。

司徒智看了一圈,没找到关于线索,却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司徒智是个行动派,当下就私信联系陆则,希望陆则能把曲子发布在他们云音乐平台,平台会给这首曲子最大程度的推广资源,让更多人能听到它。

这当然是有偿的,现在网络发布新单曲已经是音乐圈很常见的事,音乐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报酬,粉丝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偶像信仰充值。

司徒智积极游说陆则:「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把曲子发布到网上,应该也希望它能被更多人听到。只要你愿意把它授权给我们,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它推广出去,让它赢得更多人喜爱。」

比起流行音乐,这种纯音乐的推广难度更高,流行音乐是个人都可以哼哼两句歌词,纯音乐却很难通过口口相传传唱出去。

陆则晚上有定时查看私信答疑的习惯,现在他粉丝量一天天地飙升,无关要紧的私信也多了起来,他一般都挑拣着看。

瞧见司徒智的私信时他本来不打算理会,可看到司徒智的账号有公司认证,又多看了两眼。

陆则对乐坛不太了解,看见司徒智在鼓吹平台的重要性,想了想,打电话询问顾云飞这方面的事情。

他对靠这曲子获利没什么兴趣,不过对司徒智说的推广挺感兴趣。

顾云飞知道陆则不缺钱,既然只是想要推广,事情就好办了。

众所周知,所有商业平台的推广都是可以买的,只要你出得起钱就好。

这事太简单了了,顾云飞直接借了团队给陆则,让他们帮陆则去和各个平台接洽,全面推广这首曲子。

司徒智本来是怀抱着想要独家授权的想法去接洽,怎么都没想到对方一点都不为钱所动,不仅免费上传到各个音乐平台,还自己砸钱买推广!

而且,过来和他们接洽的人居然是顾云飞的团队?

他们就算不给钱的面子,也要给顾云飞一个面子!

更何况陆则的人气摆在那里,引流效果绝对不会差,他们怎么算都是赚的!

一夜之间,《春喧》在所有排得上号的音乐平台上线,还都被摆在主推位置。

很多陆则粉丝看到推广,都怀揣着要给陆则打钱的想法点进去,结果点开音乐播放软件一看,曲子依然是免费的,连会员都不用冲就能随便播放随便下载!

想给小陆医生打钱怎么这么难?!

随着《春喧》在云音乐平台上线,评论区里迅速涌入许多书写故事的人——

「今天失恋,上来听歌,被这首曲子治愈了。」

「认识小陆医生的第三百天,依然没能成功给小陆医生打钱。最开始我觉得他长得帅,后来我发现他不仅长得帅还多才多艺,再后来我发现他不仅多才多艺还人品好脾气好,这么优秀的小陆医生,叫我怎么不爱他。」

「我听哭了。明明没有歌词,明明曲调那么欢快,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莫名这首曲子背后一定有个伤心的故事,它太快乐了,伤心的人听了会流泪。」

这么大幅度的推广,当然免不了引起更多人关注。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MV拍的乏善可陈,就是两个人在拉二胡,连镜头角度都不换一下。

换个人发布这样一个MV,想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根本不可能像陆则这样又是上热搜又是被各大音乐平台主推。

很多内行人一看,这明显是砸了钱!

谁这么人傻钱多,砸钱推民乐?

民乐不是一直走人淡如菊的低调路线吗?

不过所有的艺术,归根到底都是该拿作品说话的,收到推送的人都没立刻下定论,而是先点开曲子听了一遍。

听完之后,乐评人们下场了,他们先把这曲子和两位演奏者的技巧夸了一遍,然后发出相同的疑问:周颐是谁?

周颐这个名字,还没来得及被更多人知晓就已经湮灭无闻。

如今在周家祖父门下求过学的同门师兄弟大半都已故去,能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时光就是这么无情,任你才华横溢、天纵奇才,只要你没能在人间留下足够深的痕迹,很容易消失在滚滚岁月长河之中。

关心周颐是谁的自然不止乐评人,还有不少民乐教授,近年来民乐作品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却不多,这首绝对算是名列前茅的那种,很多民乐教授都准备把它列入自己的课程里面。

不过在那之前,先要弄清楚这首曲子到底出自什么人之手。

很多人找不到陆则,辗转打电话给裴正德,问裴正德具体怎么回事。

都是高校联盟的老朋友,裴正德也没隐瞒,把陆则和周师父的师徒缘分说了出来,也说起了当年英年早逝的周父。

得知这曲子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许多人都忍不住慨叹:那种时期越是满怀对美好的向往和期盼,越是容易被现实击垮。

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往往最难熬过那段艰苦岁月。

不管怎么样,历时数十年,这首曲子终归还是重现人间。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人淡如菊陆小则!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产科

九月的最后一天, 《普法在行动》播出了减肥胶囊陷阱, 陆则作为特别嘉宾在节目中出镜。

这期《普法在行动》一出,月初刚因为《春喧》进入不少人视线的陆则又成为热议焦点。

很多人表示陆则这嗅一嗅就嗅出胶囊里混着什么药物的技能很不科学,节目为了播出效果明显夸大了陆则这个嘉宾的作用。

一般这种嘉宾都是由相关专家来当的,这次请个医学生上镜惹来了不少非议。

可惜不管网上往下怎么讨论,节目还是照常播出。

到第二天, 《普法在行动》进入护苗月专题,很快地,观众们又在屏幕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没错, 也许是为了让人集中讨论, 节目组把陆则参与的两个案子连在一起播了。

减肥胶囊问题播完, 紧接着就是校园霸凌问题。

这一集刚好在九月一日这个开学日开播,不少学校要求统一在开学的第一节 班会课上播放这集内容, 加强中小学师生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指引中小学师生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问题。

这段时间陆则联合章有他们做了个简单的网站和配套APP, 上面汇集各种求助热线, 包括当地校园霸凌举报热线、当地家庭暴力问题求助热线、当地自杀干预热线和当地紧急报警电话等等针对某方面问题的求助电话,界面干净整洁,操作简单易行, 只需要提供自己的定位就可以自动跳转。

各地其实都配备有处理这类问题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往哪里求助。

现在网络已经足够发达, 哪怕是身在农村也有机会接触到手机,有这样一个指引APP,也算是给很多不知该向谁求助的受害者一个方向。

很多事光靠个人是很难做好的。

陆则和蒋饶商量着趁着校园霸凌这期节目播出时把求助热线APP推了出去。

随着节目播出, 各地的相关机构也迎来了短暂的忙碌期,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对有需要的求助者进行关怀或介入,各地中小学也默契地开始了一场全面的自查行动。

可以说,这期节目的影响力比想象中还要大。

蒋饶得知很多学校把这期节目当成“必修课”强制每个班级播放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这档节目收视率不低,在观众之中口碑也很不错,可这种待遇却是第一次。

蒋饶和陆则打电话说了这事,还忍不住调侃起来:“很多人都和我说,我这‘普法一哥’的位置要让给你了,你比我年轻,比我帅,客串得了演员,坐得了专家席,要是能常驻我们《普法在行动》,我们的收视率肯定节节攀升。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再跨个界?”

至于为什么说“再”,当然是因为前段时间陆则在民乐界引起不小的波澜,砸得平静如水的民乐大佬们纷纷想挖医学界墙角,游说陆则弃医从乐,到民乐界发光发热。

陆则坚定拒绝:“没有兴趣。”

他被裴正德游说着来了个中西医双肩挑,平时已经足够忙碌,哪还有精力去身兼多职。

蒋饶也没勉强,只让他下次再遇到什么特别的案子可以联系他。

转眼到了九月底,陆则结束了内科的实习,在众人喜迎国庆时转到了新的科室:妇产科。

自古以来,妇产科的男医生地位就颇为尴尬,古时旧曾有个大夫因为事急从权帮一位将军的爱妻生产,顺利接生之后被将军一刀劈了。

到了现代,也有许多患者丈夫、男朋友不理解。

可惜现实非常残酷,由于医疗人才有限,妇产科医生依然是男性居多。

省医还算男女平衡,妇产科一半医生是女的,一般来说患者要求女医生负责检查或接生也会满足她们的要求。

妇产科主任也是女的,姓柳。

柳主任对陆则早有耳闻,这会儿陆则落到她手上,哦不,轮转到妇产科,让她很想看看这年轻人会不会觉得尴尬。

陆则却表现得很专业,他平时就不是多话的人,到了妇产科之后更是一本正经得很。

身为妇产科主任,柳主任非常忙碌,一整天都雷厉风行地在会诊室、病房、产房等等区域往来不停。

目前陆则只是个实习生,到妇产科自然也不能独立给人看病。柳主任因为本身工作繁多,不方便带实习生,给他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当带教老师。

女医生姓朱,今年三十五岁,精力还算不错,每天的号也总是早早挂满。

妇产科又分妇科和产科,朱医生主要负责产科,陆则也跟着学习生产前后的相关知识,已经如何协调安排好孕妇们的产程。

作为一个未婚青年,陆则每天都一本正经地跟在朱医生后面查房,听朱医生与待产或者养胎的孕妇们闲聊。

在取得产妇和家属的同意时,他还能旁听问诊和进产房助产。

由于孩子不会挑时间出生,所以医院妇产科国庆不放假

几天下来,陆则已经熟练掌握了剖腹产、自然分娩和无痛分娩的基本技巧。

亲眼看过几轮生产过程之后,陆则对于生孩子的辛苦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悄然和裴正德要了几个滋补汤方,休假时回去煲汤给徐淑珍喝。

这天早上科室开会,柳主任给陆则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让他接下来负责周末的孕产妇保健讲座。

这课程每个周末都会开,偶尔有专家开讲,平时都由普通的医生护士来主持。

材料都是现成的,注意事项也是整个科室的经验结晶,陆则不需要过多的发挥,只要记熟相关内容耐心地给产妇们讲解和答疑就好。

现在大部分产妇都是上班族,一般会上班到生产前才休假,她们周末才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听课,所以这个课程安排在周末。

别人都忙,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陆则头上。

要是换成别的实习生,柳主任不一定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可陆则不一样,陆则可是上国家电视台都不怂的人,主持个孕产妇保健讲座怎么了?

陆则对此没有意见,取了资料表示会好好准备。

这天中午,产房接收了一个特别的孕妇。

对方是朱医生的同学,今年也三十五岁,第一胎,预产期还没到,但吃过午饭后突然发动,她丈夫马上火急火燎地把人送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区区产科,难不倒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难了

产妇叫孙莉莉, 来得急, 路上宫口已经开到差不多三指,一来就被送进产房。

丈夫是高校教授, 看起来是个腼腆内敛的人,可惜遇上这样的事也着急得很。

好在产妇一直有定时产检, 各项资料非常齐全,血型、伤病史、过敏史这些朱医生都心里有数, 人一到朱医生马上亲自替这位老同学安排无痛分娩。

在欧美各国无痛分娩的普及率非常高,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女性生完孩子办个手续就能活动自如地回家。

相比之下, 国内的无痛分娩普及率比较低,老一辈的大多迷信顺产对孩子比较好, 无论什么情况都希望能“顺产”。

事实上随着医学发展, 麻醉技术日臻成熟,对人体的伤害已经降到最低,只要产妇身体情况适宜, 完全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痛苦更小的分娩方式。

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力不一样, 身体、心理情况也不一样, 要是在产妇极其痛苦或者恐惧的情况下非要追求顺产, 无异于在现代医学条件下要求人不打麻醉咬咬牙忍着从身上割几十分钟肉。

男人都做不到,更何况是体质偏弱的女人。

陆则依然紧跟在朱医生身边打下手,孙莉莉自己也曾是省院的妇产科医生, 只是前几年出了点事才退到社区去了。

对于陆则这个男实习医生, 孙莉莉接受良好。

省院的无痛分娩属于半身麻醉, 产妇意识是清醒的, 打完麻醉后孙莉莉还是能感觉到宫缩,只是之前那种马上要生出来的感觉好像缓和了些。

孙莉莉还有心思和陆则开玩笑:“小师弟在产科实习过,以后是不是会更疼老婆?”

陆则点头:“会。”

女孩子太辛苦了,那么小的身体要孕育出另一个生命,有些不靠谱的父母和丈夫还会因为分娩方式的选择争执起来,施加给产妇更大的压力和痛苦。

总而言之,太难了。

孙莉莉的生产很顺利,麻醉生效之后不到一小时孩子就生了出来。

是个男孩子。

因为孙莉莉在妊娠期有意识地控制过饮食,孩子体重在六斤出头,不大不小,健康平安。

孙莉莉丈夫一直在产房外等着,得知母子平安时非常高兴,对朱医生几人再三感谢,抓着妻子的手陪她一起转去病房。

孙莉莉的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来了,两个大男人不好意思多问,还是孙莉莉母亲过来询问有!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你也知道,莉莉这孩子不容易。”孙莉莉母亲得知生产过程非常顺利,只要正常养护身体就行,这才和朱医生感慨起来。

在母亲的心里面,自己的孩子永远还小,需要自己操心。

孙莉莉母亲也一样。她叹息着说:“那两年要不是遇上小韩,我都怕她想不开。”

朱医生宽慰说:“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吗?”

“是啊,现在挺好。”孙莉莉母亲眉目舒展,脸上也有了笑意,“小韩人特别好,他们也有孩子了。”

知道产科医生忙,孙莉莉母亲也没拉着朱医生聊太久,很快去病房那边看女儿。

陆则是在晚饭时得知孙莉莉的故事。

孙莉莉是二婚才怀的孩子。

孙莉莉第一个丈夫有弱精症,精子活性非常低,很难有孩子。

孙莉莉结婚时就知道了,也没在意,夫妻俩决定丁克,日子也算和美。

孙莉莉三十岁时已经在省院站稳脚跟,和朱医生并称省院妇产双姝,在年轻医生中算是非常厉害的一拨人了。

可前夫的父母不甘心,非要他们想办法弄个孩子。孙莉莉忙得不了,哪有时间折腾这个,问题出在前夫身上,要配合治疗也是前夫去治。

夫妻关系因为孩子的事笼上一层阴霾,前几年孙莉莉又遇到一件要命的事。

职业暴露。

那时急诊送来个产妇,没有产检记录,但马上要生了。

秉承着医院有治病救人义务的想法,省院接收了这个产妇,紧张地帮助产妇生下了孩子。

结果在接生完之后,参与这次接生的医护人员才知道这个产妇是hiv携带者,对方一家人等到宫口开到一定程度才紧急送到医院生产就是怕被拒收故意隐瞒情况。

事实上不仅存在故意隐瞒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由于艾滋病潜伏期很长,到医院来的产妇或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携带者。

这种自己隐瞒或者不知情的可能性,极有可能害了自己孩子也害了医护人员。

要是在孕期发现自己是携带者后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阻断药物,可以将母婴传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也可以让医生在接生时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因为职业暴露染病的风险。

一般而言医生进产房和手术室都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自己也保护患者,可进了产房永远没有万无一失的!的防护方法,因为产房里接触到患者活体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当时孙莉莉在帮患者进行剖腹产时就曾不小心接触到患者的血液。

她第一时间往上打职业暴露报告,进行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