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裴骁从苏家骑马上了路了,一路晃晃悠悠的回了九如镇上。

而镇上裴家此刻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家人知道今日裴骁回来,早就准备好了接风宴,只等着裴骁回来便可开宴。

可谁知直到天黑裴骁也没回来,裴母到还好因为是等自己这有出息的儿子,愿意多等等,其他人却或多或少有些怨言。

裴家二少奶奶张氏捻着帕子,尖声尖气道:“唉,大哥也是混的好了,竟然到现在也不见人影,说不得去了哪里呢。”

张氏是裴骁二弟的妻子,成亲也没有多久,因着进门就怀了孩子,在裴母跟前很是得脸。而裴母也因为子嗣的原因对张氏很是疼爱,毕竟这孩子生下来若是男孩就是裴家的长孙了。

可裴轩却不高兴了,他有四年没见到大哥了,早就想的厉害,可二嫂却说这种话,不由的出言讽刺:“二嫂说这话也不嫌闪了舌头,这家要是没有大哥能这么好?二嫂这每天吃的山珍海味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只不过是等大哥一会儿就受不住了?二嫂当真是娇贵。”

张氏娘家是镇上小户人家,不过是去年被裴二哥碰见,因为张氏长得好,死活要娶了回来,裴母心软,被二儿子求了几句便给聘了回来。而张氏早知裴家生活好,嫁过来之后才知这家竟然如此富有。

正赶上她进门没俩月便怀了孩子,人一下子娇贵起来,每天不是吃这个就是补那个,裴母竟然也由着她折腾,加上裴二哥的宠爱,在裴家更加嚣张起来。

裴家兄弟五人,姐妹三人,是个大人口之家。裴骁不在家,于是家里的买卖就由剩下的几个看顾着,而裴轩最小,还在学堂读书却最看不惯二嫂这样,可张氏听在耳中却不是滋味,委屈的扯了嗓子便道:“娘你看看,看看小弟这说的什么话,这咋像是说裴家除了大伯其他人都是吃白食的一样。好歹我们家裴源也管着家里的几间铺子,每日辛辛苦苦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这怀了孩子吃点营养品就被小弟看在眼里了,合计着我怀着裴家的长孙还不能吃东西了。”

裴母最是心软,平日也纵着张氏,本来因为等儿子便等的有些疲倦,被张氏一说更加烦躁,“轩儿别胡说八道,你二嫂怀着孩子呢。”

裴轩却不管不顾,“哼,就我二哥?若不是荣叔看着,早就出了乱子,再说了,若是没有大哥以前带回来的钱,哪有裴家的今天。”

裴家以前也是泥腿子,后来征兵裴骁去服役,等他回来带了钱家里才好过了,还搬到镇上,又有荣叔在这看着,生意越做越好,日子也越过越好。否则就凭他二哥那德行哪里管得了那么多铺子。

“你!”张氏被小叔子说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跺了跺脚对裴源道,“你看你弟弟。”

裴源乐呵呵的看着,好脾气的安抚,“别和弟弟一般见识,我本来就没啥出息,轩轩说的对。”

“好你个没出息的裴源,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张氏气的难受,可婆婆在这,一大家子都在,她也不好给他难堪。

张氏眼珠转了转,突然抱着肚子哼哼起来,“哎呀,我的肚子唉。可不得了了,这可是裴家的长孙呢。”

裴母一听这还了得,吓得赶紧从椅子上站起来又吩咐丫鬟让人去请大夫,一家子又忙乱起来。

裴家大姑娘裴宝珠看着她的样子,呸了一声,“一看就是装模作样。”

二姑娘裴宝钗柔柔的看着姐姐和弟弟,摇头不赞成道:“她就那样子,你们理她作甚。”

二姑娘和三姑娘裴宝珍是双生子今年都十三了,性子却不一样,三姑娘裴宝珍是个泼辣的小辣椒,此刻非常赞成大姐的说法,“大姐说的对,二嫂就是装的,也就娘和二哥傻乎乎的什么都信。我看啊,咱大哥最好给咱们找个厉害点的大嫂,否则,二嫂指不定得闹什么幺蛾子。”

裴轩看着三个叽叽喳喳说的起劲的姐姐,心中却不无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大哥有喜欢的人,只是自己的大嫂现在还太小,还不好娶回来罢了。等她们知道大嫂比大姐还小,跟二姐三姐一样大的时候估计会造成轰动吧。

那边裴母张罗着找大夫看顾张氏,这边裴轩和三哥四哥,以及三哥姐姐仍旧等着大哥。

等裴骁跟在荣叔身后进来时,裴轩欢呼一声,一下子跳到裴骁身上。

“大哥,你可回来了,轩轩都想死你了。”裴轩抱着裴骁的脖子不撒手,裴骁本就喝了酒有些站不稳了。

裴轩已经是个半大小伙子,早不是四年前八岁的男童,现在抱着自己的大哥不撒手,突然听到大哥呵呵的笑声:“你小子,长大了啊。”

三个在一旁嘲笑他,“还整天嚷嚷着男子汉大丈夫呢,跟个孩子是的找大人抱。”

几个哥哥都比裴轩大,平时都不爱带着他玩。

裴轩脸上一红,从裴骁身上挣扎着下来,嘿嘿直笑:“大哥饿了吧,饭菜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吃饭。”

裴骁环视一圈没见到母亲和二弟,不由问道:“娘和你二哥呢?”

裴轩瞥嘴,“二嫂说肚子疼,娘带着大夫去看了。”

裴骁倒是笑了,“没想到二弟都成亲了,快要当爹了。那三弟是不是也快成亲了?”

“大哥。”被打趣了,老三裴煜脸都红了。他春天的时候已经定了亲,等到秋收完了就能娶媳妇了。

裴骁看着都长大了的弟弟们,心里也是叹息,一晃多年弟弟们都长大了。而二弟看来还是娶了那个张氏啊。

裴母匆匆而来,见到四年未见的大儿子,眼泪止不住的掉了下来,“儿啊,瘦了,让娘好好看看。”

裴母今年不过四十多岁,却已经是八个孩子的母亲,身体也因为多次生产又得不到好的保养而有些孱弱。直到裴骁立了军功带了钱回来家里富裕起来,裴母的身子这才慢慢将养。

“还没吃饭吧,快点让人传菜。”裴母忙忙碌碌的招呼丫鬟婆子上菜,一刻不得清闲。

裴骁拉着母亲坐下,问道:“弟妹可有什么大碍?”

裴母叹息一声,“唉,没什么事,就说被气着了。”

这说被气着了肯定说的是裴轩了。

裴骁眉头一皱,不悦问道:“母亲怎的给二弟聘了这么一位妻子?”

裴母一怔,有些不明白大儿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裴骁当即住了口,人已经娶回来了,他再说别的又有什么用。

张氏自然不知自己已经在大伯面前挂了号了,此刻正窝在自己屋里喝着补品。她的丫头翠屏小心道:“二奶奶不过去看看?”

张氏斜睨她一眼,呵斥道:“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多嘴。”

张氏心里烦躁,一整晚都睡不着。

等第二日见了大伯,脸上又挂上笑容,心里却有些着急,自己这大伯好说也有二十三了,这次回来肯定是要娶亲的,等大伯娶了亲,这管家的事不就该还回去了?

自张氏进门,裴母便将管家的权利交给张氏,自己只从旁指点一下。管家自然由很多好处,不说别的,就是随便抠出一点都能让娘家过的好,可眼瞅着才管家没半年,大伯就回来了,等大伯娶了妻,哪里有她管家的份。

况且她也听说了,大伯是立了军功的,只是自己不贪恋权贵,才返了乡,甚至连朝廷的赏赐都没要。这一回来,还得管家,可怜她家男人辛辛苦苦管着铺子合着都给这大伯了。

虽说开铺子的钱是大伯出的,可后面都是她男人在管啊。怎么能眼睁睁的给大伯呢?

张氏心里不舒服,但这只是一件事,另一件就是大伯娶妻的事,她当然盼着大伯一辈子不娶妻,这样她就能当一辈子家了,但这事不可能的。

裴母等人自然不知张氏心里的弯弯绕绕,自他回来便和家人相处了几天,过了几天后镇上和县里有名望的人也过来请他吃饭参加宴席,一晃就是月余。

而裴骁因着军功,家里又是大户,许多人家都打上了裴骁的主意。裴母每天应付着来来往往的人心里也是着急,可儿子大了她实在做不了儿子的主,只能挑选了几家合适的让裴骁自己选择。

裴骁看都不看,只丢下一句话:“明年再定。”

裴母不知他什么打算,一下子泄了气。

都说儿子有出息了好,可这儿子太有出息了也是件愁人的事。儿子太有出息了,她做不了儿子的主啊。

第二十六章

裴家裴母为了裴骁的婚事发愁时,苏家却正忙碌着搬家。

苏家新屋就建在大路边上,而祖宅又在村子后头,距离倒是不远。新房子一溜五间正房,左右各四间厢房,正房后头是个大院子,院子里也为家里的牛车和骡车搭好了棚子。为了吃水方便,苏家还在院子里打了水井,一应俱全。

一大早苏家人就都起来,最小的念林都很兴奋,因为搬家的事念林和苏茂请了一天假没有去学堂。一大早就去敲念悠的门。

早饭过后,苏二叔就过来帮忙了,而念悠远在临县的大姨母也赶了过来,大姨母家的三个表哥长得壮实,和其他人一同帮忙搬家。

苏家苏老汉这一辈人少,除了苏二叔,还有一个姑母,只是姑母家里穷,已经很多年没有来往了,就是今日这等大日子竟然也没个人来。

不过苏老汉一家人都不在乎,他们家日子现在过的好了,谁还稀罕姑母带过来的几文钱啊。

倒是林氏娘家来人了,来人是念悠他们几个的大舅、大舅母还有两个儿子,二舅和二舅母家则来了足足八口人,连二舅母的娘家侄女都来了两个。这么强大的阵容看的苏家人一脸呆样,林大舅脸色不好看,来之前就告诫二弟妹不要带这么多人,自家妹子家搬家来个亲人就罢了,竟然将娘家侄女也带来了,到底打的什么乱主意。

林大舅也让大舅母去说过,二舅母反驳:“怎的就你们家是妹子的大哥,我们就不是妹子的二哥二嫂了?就算我们当家的和你不是一个亲娘,但好歹是一个亲爹吧?我不过是带着娘家侄女去见见世面,怎么就碍着你们大房的事了?再说了咱们都分家了,你们去你们的,我们去我们的,管得着吗?”

林家大舅和念悠母亲林氏以及念悠大姨妈是一个母亲,而二舅和小姨则是林氏之母没了之后林老爷子续娶的婆娘生的孩子。续娶的婆娘马氏为人刻薄,林氏一度因为继母的缘故与娘家断了往来。

谁知林家又找上门来,还带着庞大的人口阵容。

苏念庆和商氏在前院招待客人,见林家这十几口过来脸色很不好看。大舅母张氏还未说话,二舅母钱氏就快走一步上前拉着商氏的手笑道:“这样的好日子,外甥媳妇可忙坏了啊。”

商氏脸上挂着得体的笑,然后将这一大家子迎了进去。大舅落后几步,对苏念庆道:“外甥,这搬家这样的大事咋不通知我们哩,若不是有人告诉我们,难道还不告诉我们了?以前你娘虽然跟家里不太好,但总归是娘家不是,也是你们几个的姥姥家啊。”

林大舅说好听点是老实孝顺,说难听了就是愚孝,甚至林姥爷还未说什么,只要那马氏一开口便唯命是从。当年给林氏找婆家,马氏想将林氏说给自己娘家腿脚不利索的侄子,林大舅都同意,若非林姥爷和大姨母拦着,恐怕都能让马氏偷偷给办成了。

这些事长辈们都清楚,因为这事,林氏对大哥和娘家很有怨念,若非当时林姥爷还在,恐怕林氏连林家的门都不会去了,而后来林姥爷没了,林氏才彻底不回去了,初二回娘家也是这样。

苏念庆脸上本来挂着淡淡的笑意,听了这话脸直接拉了下来,而林二舅似乎没看到他脸色的变化,不顾四周都是人便嚷嚷道:“大哥说的对啊,这样的好日子咋的都不通知我们这俩舅呢,这是不将我们长辈看在眼里啊,听说大姐家这几年过的不错,外甥难不成现在只认钱不认人了?连我们是你们的舅都不认了?”

来帮忙的大多是村里人,见苏家发达了虽然也有人嫉妒,但是却不会这么说出来,该相处的还是相处,可现在听了这话有人就觉得不舒服了。

这是什么亲戚啊,见不得别人好啊。

大姨母正巧过来,眼睛瞪起来,呵斥道:“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你只说外甥只认钱不认人,那你就认人了?别逼着我说出不好的话来。”

林二舅对这大姐还是有恐惧心理的,他缩缩脖子,摸着鼻子讪笑道:“我这、我这说笑呢,外甥过好了我这当舅的自然高兴了。我还指望着外甥拉咱们家一把呢。”

“求人就有求人的样,别拿着长辈的款儿来教训孩子,再怎么着外甥姓苏不姓林。”大姨母一点都不客气,也没给林二舅留面子。林二舅脸上很不好看,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反驳长姐,便一个劲的给林大舅使眼色。

林大舅沉着脸道:“大姐,这孩子做的确实不对....搬家这样的大事咋的都不说呢。”

那边苏念为过来了,笑道:“大舅,看来你不知道呢,我们可是一早就通知了的,那日我去林家村你家不在家,我去二舅家告诉了二舅母的,难道二舅母没说?”

林大舅脸色涨红,呐呐道:“许是,许是你二舅母忘记了。”

“那既然是二舅母忘记了,可就怪不得我们了,林家村离着也远,我们家里又忙,总不好见天的去通知吧。”苏念为脸上仍然挂着笑,说出的话却没留面子。

这大舅说他不好吧,还是他娘的亲大哥,说他好吧,却和继母一个心眼,甚至自己妹子被算计的时候都不出手相助。

林二舅眼珠子转转,想着今后他们还要求着苏家帮衬,便打着哈哈道:“这事就算了,都是一家人,都进去坐吧。”

在乡下不兴城里那样,大姑娘不能见外男,所以念悠也是跟着商氏忙前忙后。

所以家具物事都在新居安置妥当,苏老汉亲自提了鞭炮在新房门口放。

在噼里啪啦的响声中亲朋好友还有帮忙的邻居都涌进新房。大家看着气派的院子,才真的相信苏家真的发财了。

一般乡下搬新家都要招待酒席的,因为人太多,苏家找了专门做宴席的厨子过来,做了许多的饭食。村里人都穷平日里吃不起肉,这会儿看到桌上的肉菜都一抢而空。

林大舅和大姨母他们坐了一桌,而林二舅那一帮人则坐了一桌。他们看着菜色,啧啧称赞,“小姑家真是发达了,可惜小姑没福气。”

林二舅看着碗里的油水,眼睛都不眨,“二姐没福气咱们有福气就行了,二姐没享受着,咱们可不得替她享受享受。”

一桌上有十多个菜,光肉菜就两个,还有一盘炖鸡,林二舅家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菜一上桌便开始了疯抢。包括二舅母娘家的两个侄女,刚进门时看着还羞答答的,这会儿却如饿狼扑食一般,早已不顾形象。

二舅母钱氏瞪着眼拿筷子去敲侄女,“饿死鬼投胎啊,今日来啥目的忘了?悠着点,总得留个好印象吧?”

那俩侄女对视一眼,冷哼一声,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渴望,她俩是堂姐妹,来之前还挺不屑,可这会儿看到宽敞的房子,还有这肉菜,一时都想嫁进来。

而且她们姑母说了,这苏家没有婆婆,过来虽然有大嫂,但是只要嫁过来,撒泼耍赖分了家就能当家做主。

所以她们二人都想嫁过来。

钱氏满意的看着俩侄女,将鸡肉可得劲的往自己小儿子碗里夹,又将肉菜扒拉一堆到大儿子和二儿子碗里。林二舅扯住她的手,嚷嚷道:“老子还没吃呢。”

钱氏嘴里塞着一块肥肉回瞪回去,却没再动作。

钱氏的俩侄女钱芳和钱月看着满桌的好菜,暗地里吞咽了口水,却架不住二舅母的目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肉菜被扫荡一空。

邻桌的大姨母看不惯林二舅家饿死鬼的样子,气哼哼道:“真是丢人丢到别人家了。”

林大舅笑呵呵道:“这有啥,妹子家日子过的好了,咱们当长辈的过来也是给外甥长脸,不过吃点东西罢了,外甥家又不缺。”

“呸,这话你也说的出口,你来前那马婆子又说啥了?”大姨母对继母马氏没有一点好印象,从来不愿意叫娘。林大舅不高兴道:“大姐,对娘要尊敬,让外人听见了该说你不孝顺了。”

大姨母瞪大了眼,“我呸,她算个啥,当初那么算计咱妹子,你就一点都不心虚?那也是为人母做的事?不说妹子的事,就说你家的几个娃,那马氏对你的娃好还是对二弟家的娃好?”

林大舅不说话了,因为他也知道马氏对自己的娃子不好,可对二弟家的娃子也没什么特别啊。

而大舅母张氏听到大姨母的话却红了眼睛,“大姐,你看这俩孩子瘦的,俩人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天天当个劳动力干活,可吃的却不好。而二弟家的三个娃,你看看白胖白胖的,平时干活也没这俩娃干的多,不是偷懒就是凑合,咱这俩娃如果少干一点,婆婆就大骂.....我这当娘的.....”

第二十七章

林大舅怕邻桌二弟他们听见,赶忙阻拦:“别说了,孩子就那样,能咋办,娘也只是疼小的罢了,二弟家俩大的不也天天干活吗。”

一直沉默的林大郎突然开了口:“哼,奶奶天天偷着给二叔家的几个弟弟做好吃的,我和二郎往前凑凑都挨骂。”

二郎插嘴道:“奶奶说我们浪费粮食,明明我和大哥比他们几个能干。”

大姨母气的戳林大舅:“你听听,你听听。就你是个傻子,拿马氏当好人。赶紧分家算了。”

张氏不是没想过分家,但是林姥爷没了,只要一提分家马氏就哭天抢地说他们不将继母看在眼里,林大舅又是孝顺的,便依了马氏不分家。

林大舅被自己大姐骂了,也只能呐呐道:“父母在不分家,就算分了家娘也是要跟着我们,没什么区别。不能分。”

突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大姐,这么背后说娘不好吧?让人听见该说你不孝了呢。”

大姨母回头一看见林二舅眯着眼满是不悦,不由得冷哼:“自己娘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还不让人说了。”

林二舅对自己这大姐恨透了,竟然挑拨大哥分家,要是真分家了,那活谁干,他可不想没命的干活,就是他那三个崽子也不是干活的料。

“大姐,怎么说那也是咱娘,这样可不好。”林二舅也不想在苏家和大姐闹翻,否则被苏家人看到了不给他们好处就不好了。

正说着,商氏过来了,然后将大姨母拉走了。二舅母钱氏着急的对林二舅说:“外甥媳妇叫大姐去干啥,不会偷偷给东西吧?”

林二舅也有这担心,可今天人来人往的也不好过去啊。

那边商氏拉着大姨母走了,对大姨母道:“姨母,你说你们来就来了,咋还带了东西过来。”

原来今日大姨母来时带了新打的一套桌椅过来,大姨母家里也不富裕,商氏知道了之后这才拉着过来问。

大姨母收敛了暴脾气笑道:“不值几个钱,留着就行了,眼瞅着念为也好娶媳妇了。给他成亲时候用也行,给悠悠做嫁妆也行。”

长辈的一片心意,商氏也不再推辞了,便笑道:“那我替他们谢谢姨母了。”

大姨母笑道:“谢啥,我那妹子不在了,我可得帮着看着,省的一些不要脸的人来占便宜。”

大姨母说的就是二舅母一家了,大舅一家虽然也穷,好歹从私房钱里拿了二十文给了苏念庆,而二舅一家八口人过来却一文钱没出,来了连忙都不帮,尽在一旁看热闹了,临了上了席面,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真是丢尽了妹子一家的脸面。

商氏对这些倒是不在意,家里条件好了,对一点吃食也不太在意,但是她也知道大姨母的好意,所以笑着和大姨母说了会儿话。

到了下午村里人都回去了,大姨母也走了,只剩下林大舅一家和林二舅一家还在屋里端坐着。苏念庆看了会儿觉得撵也不好留也不好。

念悠和商氏收拾完桌椅又将用过的碗筷搬到水井那里清洗干净好给邻居家。

“大嫂,你去忙吧,我洗就行。”念悠将木桶摇下井里然后提出一桶水来,对商氏道。

刚摆完席又搬完家,有很多活要干,商氏也没推辞便朝前面去了。

念悠正将碗筷放进木盆里,就见前面过来两个十五六的姑娘,她一看便认出了这俩人是随着二舅母一家来的钱氏的侄女。

钱芳最先快步过来,笑着道:“妹妹在洗碗呢,姐姐帮你吧。”说着挽起袖子便去拿碗。

“不用,我自己来就好。”念悠对这俩姑娘没啥好感,从来了她家两眼便钉在二哥身上,她稍微一猜便猜出什么主意。感情这俩姑娘看她家日子好过想嫁给二哥呢。

念悠当时也没在意,谁承想这俩姑娘这般积极。

钱芳不给,笑着道:“姐姐帮你吧。”

钱月见钱芳占了先机先在念悠跟前表现了,有些着急,便趁钱芳和念悠说话的功夫去抢她手上的碗,“妹妹啊,我是钱月,我帮你吧。”

钱芳哪肯让她抢去,往后退了一步,大叫道:“钱月你干什么!”

“给我,快给我,我是你姐姐。”钱月着急的去抢夺,冷不丁的推了钱芳一把,钱芳没站稳直接摔在了地上,手中的碗也飞了出去,啪的一声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响声让钱芳和钱月都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地上的碎碗说不出话来,钱芳坐在地上,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钱月一看,连忙焦急不安的去看念悠,“我,我不是故意的,是、是钱芳她.....”

“都说了我要帮念悠妹妹的,你非得来捣乱....”钱芳一边哭着一边指责钱月来抢碗。

乡下的碗都是粗瓷大碗,虽然不值得几个钱,但是却也是农家人真爱用具,况且这些碗有些还是从邻居家里借来的,现在被她们俩打碎了。

念悠站在那里看着一个坐在地上放声哭着还指责对方,一个手足无措楚楚可怜的两人觉得非常的无语了。

不就是想洗碗吗,那盆里有好多呢,干嘛非得争那一个碗啊,那只碗也没见长的好看啊。

而这两人本就心存其他心思,都想在念悠面前留个好印象好让念悠在她二哥面前说些好话,谁知竟然发生这种事情。

钱芳的第一反应是:这事是钱月挑起来的,她得使劲哭,然后让所有人知道钱月欺负妹妹。“

而钱月的第一反应是:就算是我错了,我也得表现的无辜一点,最好苏家人都看到钱芳这丑态。

两人各怀心思,而前面房里的众人突然听到哭声也是摸不着头脑。

商氏眉头紧皱,眼皮啪啪直跳,本来是个好日子,却生生被破坏了,竟然还惹上哭声了,晦气死了。

而林二舅母一听声音便知是自己那俩侄女,心里暗道一声不好便拔腿朝后院走去。

商氏跟着也出去了,苏老汉眉头拧紧,不悦道:“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这么不懂规矩。”

乡下人对搬家很是重视,提前选好吉日,遇上这哭声可真是晦气。

林二舅脸上毫无愧色,觉得事不关己,而林大舅则涨红了脸。

苏念庆站起来,“出去看看吧,怎么说也是客人。”

一行人已经到了后院,就见二舅母正掐着腰对着俩侄女怒骂着,句子之难听让众人打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