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悠可不怕她,抬头看她,“怎么,我说的不对?难道你不黑吗?要不要我出去咱俩比比谁更黑?”

苏娇咬唇生闷气,突然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本来院子里热热闹闹的很多人,突然就见一个小姑娘哭着从灶房里跑出来,到了院子里找准苏二婶的位置就扑了过去,“娘,她们合伙欺负我。”

苏二婶一听这还了得,苏娇可是她家的宝贝,从小可是当公主疼的,谁敢欺负她,苏二婶绝对跟人没完。

“跟娘说,哪个挨千刀的欺负你了,我去找她们算账。”

苏二婶说着挽起袖子满院子环视,看看哪个不要命的敢欺负她家闺女。

苏娇见有人撑腰了,抽抽噎噎道:“是我堂姐和堂嫂,我好心去灶房帮她们干活,她们竟然嘲笑我长的黑,还说我难看。”

苏二婶一听这还了得,她的闺女在她眼里就是宝贝疙瘩,是仙女下凡,即便是有点黑,但是也不影响她的美貌,她本来就看不惯苏念悠和商氏,这会儿被苏娇一撩,火气就上来了,“好你个苏念悠,竟敢说我的闺女,看我不抓花你的臭脸。”

实际上念悠长的比苏娇好看多了,苏娇虽然长的还算清秀,可与念悠比起来就有些不够看了。苏二婶如何不知这是事实,可她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总觉得念悠抢了自家闺女的美貌一般。

因为苏家条件好,杀的是一头大猪,村里和苏家有点关系的今日都来了,见苏二婶这般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去打人家姑娘,有人出言阻止了,“苏二婶,你也不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人家里喊打喊杀的,这像话吗?”

“呸,你算什么东西。”苏二婶掐着腰瞪着眼咒骂刚才说话的青年,“该不会是你看上苏念悠那小蹄子,才替她说好话的吧。”

那青年事实上是里正赵五爷的长孙叫赵潜,很有些头脑,苏二婶之前看上赵潜,想将苏娇许配给赵潜,可赵潜知道苏二婶的为人,自然不肯答应。

苏二婶本来就怀恨在心,现在又替苏念悠说话,理所当然的将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觉得这赵潜是看上了苏念悠才不愿意娶苏娇的。

而另一方面又怨恨苏念悠连堂妹的姻缘都抢,恨的直咬牙。

这赵潜开口劝阻,只是因为看不惯苏二婶这么不讲理罢了,可苏二婶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丢了的可就是念悠和赵潜的名声了。

赵潜也算是和念悠一起长大的,念悠是什么样的姑娘他比谁都清楚,可也架不住苏二婶这么说啊。

“苏二婶,你别胡说八道。”赵潜涨红了脸。

苏二婶以为自己见他脸红以为自己猜对了,冷哼道:“看我说对了吧,你们一个两个的大的小的不要脸,长了一张勾引男人的脸,丢尽了苏家的颜面。”

“你给我滚出去胡说八道。”

一声怒吼伴随着一把扫帚朝苏二婶扔来,只是苏老汉年纪大了,准头不好,掉在苏二婶身边落在地上。

苏二婶冷不丁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坐到地上就哭嚎开了,“不得了了,要出认命了哟,这大伯子打弟媳啊,天理难容啊。”

院子里本来等着吃杀猪饭的人傻了眼,这苏老二家的人可真有意思啊,在别人家里就撒泼开了。

“给我回去。”

苏二叔因为有事来的晚了,谁知到了门口便听到自家婆娘撒泼的哀嚎声,就知道自己婆娘又闯祸了。

早年他和苏老汉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就是因为苏二婶这搅家精弄的关系越来越淡。

苏娇在一旁火上浇油:“爹,是我堂姐和堂嫂笑话我长的丑长的黑,我娘看不过眼才要去给我做主的,可赵潜竟然护着我堂姐,顶撞我娘,而我大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拿扫帚打我娘。”

“呸,打的轻了,老二,赶紧将你婆娘带回家去,我家没有你们这一家亲戚。”苏老汉以前脾气很好的,可是也经不住苏二婶三番两次的挑衅,还不如断了这门亲,省的大家老是闹矛盾丢人现眼。

苏二叔一听这还了得,赶紧道歉,“这婆娘不知好歹,我回去就收拾她。”

苏二婶从地上站起来,怒骂道:“苏念悠你这个小娘养的给我滚出来。”

“你给我闭嘴。”苏二叔见她嘴里不干不净,都想拿鞋糊她了。

念悠早就和商氏从灶房里出来了,见苏二婶还在撒泼,便皱眉问道:“二婶,你哪只耳朵听见我笑话堂妹了?”

苏娇梗着脖子道:“难道你没有说我乌鸦趴在猪身上不知道自己黑吗,难道你没笑话我吗?”

这般不讲理倒是得了苏二婶的真传了,念悠冷哼一声,“那你怎么不说说我为什么这么说你?”

苏娇一噎,有些气短,说不出话来。

念悠冷笑着又朝苏二婶开口:“二婶,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勾引男人了?你倒是拿出证据来,若是没有证据,那我可要上县衙击鼓鸣冤告你诬陷我的名声了。”

乡下人对当官的有天然的敬畏,见小姑娘冷着脸说要去县衙状告苏二婶诬陷,苏二婶心里也害怕起来。她知道苏念悠和镇上乔家姑娘交好,与裴家也熟识,若是那两家在县太爷面前替苏念悠说话,那可就没她的活路了。

苏娇也害怕了,没想到这堂姐现在是个狠角色,一言不合就要去衙门告状。

“你、你去告官算什么本事....”苏娇僵着脸不想妥协,苏二婶却在一旁拉她衣袖。

苏念悠冷笑,一点不让步,“你别管我什么本事,能到县衙告你就是我的本事。你若不服到时可以和县太爷讲讲。”

苏二婶捂上苏娇的嘴,讪笑道:“侄女啊,咱们是一家人,二婶刚才是开玩笑的,开玩笑的话别当真啊,大伙也做个见证,刚才是我开玩笑的。哈哈,你们聊,我们先回家了。”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拖着苏娇就往外走。

苏二叔被这娘俩丢尽了脸面,可听了侄女的话又有些害怕,对苏老汉道:“大哥,好歹咱们也是一家人,侄女说这话可就伤感情了啊。”

苏老汉将烟袋锅子砸到苏二叔肩上,“这就伤感情了,那你婆娘污蔑我闺女的名声就不伤感情了?你给我滚,你们一家人以后别进我家门。”

苏二叔嘟嘟囔囔的也知道自己理亏,说了几句大哥别生气就匆匆走了。

等苏二叔一家人走远了,院里的人才恢复了谈话,但是这又是苏家的事,他们也不好插手,所以刚才都没有人说话。这会儿见气氛尴尬,几个精明的媳妇打着哈哈,拉着念悠姑嫂俩去灶房忙活去了。

除去这个不愉快的事件,总的来说今日一天还算成功。来吃杀猪饭的村民们对念悠的手艺赞不绝口,并说谁家要是娶了念悠可就有福气了等等。

第三十四章

到了下午,来吃杀猪饭的村民们都陆续走了,只剩下胖婶几个人在帮着刷盘子刷碗。

赵潜回到家,赵五爷正在灶上抽旱烟,见他进来问道:“今天和你苏二婶闹矛盾了?”

“爷爷,苏二婶太过分了。”赵潜想起白天发生的事仍然意难平。

赵五爷抽了几口旱烟,过了一会儿问道:“你今年也十七了,可想要娶个婆娘?”

话题转的太快,赵潜没反应过来,“爷爷....”

赵五爷看着长大成人的孙子,心里很是安慰,想着念悠明年也十四了,和自己孙子倒也般配,便问道,“你觉得悠悠怎么样?”

这要再听不出来赵潜就白活了这十七年了,一张小麦肤色的脸一下涨的通红,“爷爷.....”

“告诉爷爷,你若是不同意,爷爷也不会去提的。”赵五爷乐呵呵道,等孙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他就有重孙了,这辈子活的心满意足。

赵潜想到念悠,觉得她是他们村长的最好看的姑娘了,性子也好,还能干,要是娶到他们家.....

赵潜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低下头,不好意思道:“我听爷爷的。”

孙子的小心思,赵五爷看在眼里,只要不出格,他也不反对,“行了我知道了,这事过了年再说。”意思就是要过了年给他去提亲了,毕竟念悠过了年才十四,不过在乡下十三岁成亲的也不少。

赵潜心里高兴,白天的不快也一扫而空。晚饭后洗了澡躺在炕上,看着黑漆漆的房顶,嘿嘿的笑了。

——

过了小年,年味更加足了,乔言榕已经解除禁足,第一件事就是打听裴家的事,等听到裴家还未给裴骁提亲之时,莫名的松了口气,想着过了年找个机会去见见裴骁才行。更何况上辈子裴骁在苏念悠十五岁的时候才提的亲,还有一年多时间,她应该来得及的,她再也不想重蹈上辈子的覆辙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裴轩和荣叔受裴骁委托在天擦黑的时候来了清流村,临近过年加上天又冷,两人赶着马车一路上倒是没遇见什么人。

到了苏家自然受到苏家人的款待,而裴轩因为和苏茂都在镇上读书比较熟悉,这几天倒是常来常往。

可今年裴家送的礼品却格外的厚重,商氏有些惊讶,让念林叫了苏老汉出来道:“爹,您看裴家今年的礼品格外厚重,往年也就是寻常的礼品,这....”到底是该留还是不该留?

苏老汉瞅一眼在客厅里与苏念为喝茶的两人,也不禁纳闷,难道裴家真的看上了悠悠?

“多准备一些回礼就是了,另外将前些天老二打来的那张虎皮放上,就说给亲家太太的,还有再放些悠悠腌制的菜,其他的你再准备一些。”

商氏点头,“那好,我多备一些。”

裴轩和荣叔留在苏家喝了些酒又吃了晚饭这才告辞离去。裴轩人小,喝了一小杯酒脸蛋红彤彤的,念悠怕他冻着将她之前给苏茂做的山鼠围脖给他围上,裴轩小脸通红,笑眯眯的看着念悠,“悠悠姐姐,过了年我再来。”

念悠摸摸他的头,“好,来了我给你准备好吃的。”

看着他们上了车慢慢走远,一家人这才回屋。商氏将念悠叫过去清点了裴家送来的礼品,问道:“这裴家可真有钱,竟然连鹿肉都能弄来。”

可不吗,在山里虽然说有野物,可多是兔子山鸡之类的,大型的野猪常见,像狼、虎、熊等物等闲也遇不到,更别说鹿了。

这裴家等闲送个年礼都能拿出半只鹿肉来,可见家财丰厚。

念悠将鹿肉挂到屋外,明天趁着天好处理一下,见商氏还在整理其他东西便道:“大嫂,咱们给他家回的什么?”

商氏将回的礼说了下,念悠点了点头,“没事,人家既然送来咱们就吃行了,不过这么多吃不了,大嫂要不明天带些送到大嫂娘家吧。”

商氏一喜,“这能行?”

“怎么不行,爹肯定会同意的。”念悠笑着,又拿出几包点心,“大嫂是当家的,这点小事还不敢做主。”

听小姑这么说商氏笑了笑,这几年她和小姑相处的越来越融洽了,什么事她都条件反射的先去问问小姑的主意。作为子女有了好东西自然会想到娘家,只是她虽然作为当家主母却不敢随意做主,现在小姑说了,她只要和公公说一声也就是了。

第二日已经是二十九,商氏一早就打发苏茂去给娘家又送了些礼品。赵氏见外孙来了,笑道:“明天就过年了,你咋又来了?这咋又带东西来了?”

苏茂过了年就十三了,也是个半大小伙子,笑着将礼品放到桌上,“姥姥,这是裴家送的礼品,我娘让我送些给您尝尝。”

赵氏一听脸拉了下来,“这别人给你们的,你又拿来干啥,快拿回去。”说着又往苏茂手里塞。

“姥姥,我爷爷让送的。”苏茂焦急的夺下又放回桌上,“家里多着呢,您忙着,我走了。”说完不等赵氏叫他,匆忙的跑了。

赵氏看着这么多东西,还有鹿肉,心里却很不安,若是亲家生气了可咋办呢。想了想又抓了几只鸡让商大舅给苏家送了去。

商大舅回来之后说:“亲家没生气,还非得让我将鸡拿回来,我放下就跑了。”

赵氏这才放了心,这时商舅母带着三个孩子进来,见桌上放着点心,上前扒拉开,拿起一块绿豆酥便吃,“嗯,这味道真好,娘你今年咋舍得买这么贵的点心呢。”说着又拿起几块往孩子手里塞,然后又低头翻腾,见里面有块鹿肉,激动的说,“这是鹿肉吗?以前只听过还没吃过呢,哎呀,大妹家真是发达了啊,咋就送这么点来...太小气了。”

赵氏脸阴沉沉,被商舅母气的一言不发。

商大舅夺下点心,吼道:“你干什么,不问就吃?”自己婆娘什么德行,商大舅清楚的很。

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有十五了,见他爹生气了,赶紧将吃了一半的点心扔下,又去夺弟弟妹妹的,“别吃了。”

两个小的一个七岁,一个九岁,被他爹一吓哇哇大哭。

商舅母气的去扑打商大舅,“不就是个点心吗,你用得着这样吗,你个挨千刀的,把孩子都吓着来。”

屋里乱哄哄一片,赵氏看着桌上的点心,觉得还不如没有的好,儿媳妇这性子,可真是了不得。

商家乱作一团的时候,苏家喜气洋洋,商氏和念悠将所有东西规整一遍又炸了丸子和麻花。

麻花一炸出来,香气扑鼻,念林和苏茂两个蹲在灶房门口一手一个,吃完还要。

商氏笑道:“快吃午饭了,少吃些。”

俩人不听,吃的欢快,到了中午果然吃不下午饭了。

到了年三十,姑嫂二人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苏家不同往日,而且又是在新家里头一次过年,一家人都很高兴。

晚上苏老汉留下苏念庆一起守夜,其他人祭祖完吃了年夜饭便去放鞭炮。

乡下过年热闹,一些小孩子在大街上玩闹。

念悠无处可去,收拾完便早早的睡觉。

第二日一早一家人都穿上新衣出门拜年,苏老汉辈分较大不用出去,念庆便带着弟弟们去拜年,商氏和念悠一起。

下午许多临近关系好的都来苏家玩。

苏家现在生活好了,像瓜子糕点之类的点心也是很多,许多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年的时候来苏家串门。念悠也不小气,看着果盘里没了便添上,热热闹闹的才叫过年嘛。

到了初二商氏和苏念庆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娘家,念悠等人则闲了下来,念悠收拾完家里便去睡个囫囵觉,迷迷糊糊中便听到外面隐隐有哭声。

念悠出门一看,见大嫂低声抽泣,大哥苏念庆脸色也不好看。

“怎么了大嫂?”早上还高高兴兴的走娘家,这才中午竟然就回来了,难不成大哥和大嫂吵架了?

商氏只是哭不说话,苏念庆也烦躁的很,呵斥道:“哭什么哭,大过年的晦气。”

商氏一哆嗦,咬唇停住,抽抽噎噎的无限委屈。

谁能想到不过是给娘家多送了些年礼,竟然引得娘家鸡犬不宁。

原来今日一早商氏回娘家,进了门便觉院内冷清的很,到了屋里,她娘赵氏更是愁眉苦脸,商氏一早没了爹,是赵氏拉扯大她和大哥、二哥还有三弟,谁承想她听了小姑的送了些鹿肉却引起了家庭战争。

那日商舅母和商大舅厮打之时,商二舅和商二舅母听见便过来了,得知实际情况,商二舅母也不是好的,当即撒泼说婆婆偏心大房,看不起二房。

赵氏被两个儿媳妇一气之下晕了过去,可两个儿媳妇不依不挠的又在院子里掐了一架。这个年过的,相当的惨淡。

及至初二商氏回了娘家才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伤心之余后悔去给娘家多送了礼。

而商二舅母又哭诉说小姑也看不起二房,偏心眼到了天上,气的商氏和商二舅母吵了一架。

念悠听了,也很是无语。

商家三房媳妇,赵氏又是通情达理之人,得了好东西自然几家平分,谁知大舅母嘴贱开吃不说还闹得人尽皆知让商二舅母也知道了此事,还大打出手。

商氏在家待了一上午,连饭都没吃就和苏念庆带着孩子回来了。

可越想越委屈啊,这孝顺娘竟然都孝敬出事来,这可真是让人伤心至极了。

第三十五章

念悠安慰了商氏一下午,商氏好歹想明白了,“以后有好东西也不能给他们,一群白眼狼不说,净惹我娘生气。”

念悠递了帕子给她,随意问道:“不知伯娘家的两位舅舅分家了没有?”

商氏眼神一黯,叹了口气,“我娘就我们四个孩子,本想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过活,可没想到会这样。”

两人正说着话,张元来了,“苏大嫂,我们今天去姥姥家,林大舅问你们什么时候过去,说林大婶虽然不在了,可该回去还得回去,总归是亲戚。”张峰媳妇和林氏娘家是一个村子故此今日去的时候林大舅便让张峰家带个口信回来。

想到那家人的德性,念悠和商氏都不由皱了眉。念悠作为晚辈不好多说外婆家的事,商氏是媳妇更不好说,这时苏老汉从屋里出来,对张元道:“好孩子进屋玩会儿。”

张元笑笑,“不了,家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苏大叔。”

苏老汉笑着送了他出门,转头眉头紧皱,满脸的不悦。

不要说苏老汉心中不悦,就是念悠都觉得林家人脸皮厚的惊人。

年前搬家之时林家人在她们家落了挂落,两家闹得那般不愉快,况且苏老汉都发话了,再也不让他们登门,可林家人倒好,既然不让我们登门那你们来登门好了。

当真是无耻至极。

而且林家人什么盘算,她们家都清楚,无非是看他们家日子过的好了,想要沾光吗。

要念悠说林家人就是痴人说梦。先不说林氏刚没了时林家人的躲避的态度,就说年前在苏家干的事,苏家就不会再和这种人交往的。

商氏看着脸色不善的苏老汉,问道,“爹,咱们...”

“不用去,谁都不许去。”苏老汉显然还为之前的事耿耿于怀,沉着脸背着手进了屋。

商氏叹了口气,不去也好,那林家实在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家。

到了初三苏大姑突然带着五个孩子回了娘家,而且人家直接奔着念悠他们家来了。

要说这苏大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按照念悠的印象,她这大姑就是哪里有好处往哪钻的主。

先前苏家穷,苏大姑自是不与娘家来往,等苏家好了,则年年往娘家跑。

苏大姑和林家去年刚上门的不一样,苏大姑是打四年前苏家日子好了就开始来家里。

若是遇上林家那样不要脸的,他们倒好豁出去脸面将人赶出去,可苏大姑这种.....

念悠叹口气,将手从苏大姑手里不着痕迹的抽出来然后在衣服上蹭了蹭,“大姑,您可别哭了,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做晚辈的欺负您了呢。”

就苏大姑这等爱占便宜的性子偏生不是明抢明要的,人家一进家门就拉着念悠的手哭诉她的大嫂多么没福气,哭诉几个侄子侄女受了委屈。

念悠自认为从没受过委屈,可这苏大姑却哭的肝肠寸断的,好在苏老汉一声:“大过年的哭什么哭!要哭回你孙家哭去。”

苏大姑一听大哥发了话,顿时不哭了,扯着袖子擦擦眼泪,眉开眼笑的对几个孩子道:“快去给大舅拜年去。”

苏大姑也是个能生的,足有五个孩子,清一色男娃。大的有十五六,最小的才两三岁。

只见五个孩子听了苏大姑的话排成排跪下就给苏老汉磕了头。

苏老汉虽然看不上妹妹的势利眼,可总归是自己的妹子,这几个孩子也是正经的外甥。便抬头让几个孩子起来了,“好孩子,都起来吧。”

五个孩子站起来,孙二郎接着就道:“还没给压岁钱呢?”

剩下的几个小的也纷纷道:“大舅,压碎钱,压碎钱。”

倒是孙大郎皱眉呵斥:“没规矩,闭嘴。”

孙二郎哼了一声甩开大哥的手,“娘说了,大舅有钱,让咱们管大舅要压岁钱。”

苏老汉脸色不好,听到这话更是一沉。苏大姑一噎,这几个兔崽子,就是个傻的,这在家说说也就罢了,咋在外面当面说了呢。苏大姑当即拍了孙二郎脑袋一巴掌,又笑着对苏老汉道:“大哥别生气,小孩子不懂事呢。”

孙大郎涨的脸通红,对苏老汉道:“大舅,他们不懂事呢,我们都大了,不要压岁钱了。”

“不嘛,我要压岁钱!”六岁的孙四郎一听不要压岁钱当即扯开嗓子哭了,她来之前她奶可说了,他舅舅家有的是钱,若是不给压岁钱就哭,这些大人都不想大过年的不好过,肯定会给的。

孙四郎一哭,更小的孙五郎也跟着哭,满屋子的哭声,苏老汉眉头紧皱,起身从炕桌上拿了钱袋将早已装好的红包一一递给了五个孩子。

其他几个都很欢喜,孙四郎和孙五郎也不哭了,孙二郎也不闹了,孙大郎推拒着,”大舅,我这般大了,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