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脸上的笑变得尴尬,然后变得恐惧。马老太太也的一张老脸也有些不自在。

这些乡野村人别看平时霸道不讲理,却最害怕当官的。若苏家还是之前的穷样子,这些人也不会来,更不会害怕他们去报官。

林二舅等人有些怕了,林大舅还出口呵斥:“都是一家人,拿你东西看看又怎么了.....”

“那我若是去林家,将你们藏的家当都翻出来,你们会怎么样?”念悠没有给他留面子,直接说道。

林大舅被一噎,说不出话来。

马老太太好歹年纪大了,先时害怕,这会儿镇定了下来,对钱氏使个眼色,“还不还回去。”又看向念悠道,“姑娘家还是不要这么要强的好,而且都是亲戚,这件事传出去了对你们家难不成就好了?我们不过在这呆个半天,可你们却天天在这的,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说你们不孝敬长辈。”

念悠毫不畏惧,朗声道:“既然敢做那就不会怕,况且真告到官府,其他人家只会同情我们怎么会有如此不要脸的亲戚,再者说了,我们家是什么人,大伙儿都清楚,有何畏惧。”

“你,哼。”马老太太气哼哼的站起身来,看着钱氏很不舍得的将耳坠和镯子放到桌上,道:“大家都是亲戚,别因为一些小事就伤了颜面,不然多不好啊,今天就这样吧,我们回家。”

林二舅赶紧过来扶着老太太往外走。

念悠笑道:“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林大舅急道,“念悠。”

苏老汉却接过话去,“走就走吧,今后苏家不欢迎你们,再来一次绝不会像今天这样放你们进来。”

“妹夫!”林大舅气恼的看着苏老汉,觉得苏老汉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念悠却道:“大舅,今天你给我这一巴掌我记着了,您是我娘的大哥,这一巴掌也扇没了我们两家的情分,带着你得娘,带着你得老婆孩子还有兄弟从我们家赶紧出去,以后也不要再来,我们不会认你们这一门亲戚。”

这些人就是这样,打了人家一巴掌还想从人家这里得到好处,天底下的好处都被她们占了。

马老太太等人已经出了门,林大舅跺了跺脚也跟了上去。

林大郎落在最后,红着脸对苏老汉道:“姑父,我爹他糊涂了,我回去好好劝劝。”

苏老汉见林大郎还是讲理的,苦笑道:“大郎啊,姑父也老了,你也大了,该做主的也该做主了,我们家以后不想再看见林家人了。”

林大郎红着脸点点头,然后扶着张氏出了门去。

昨天是苏大姑一家,今天是林家,明天又是哪家呢?

苏老汉叹了口气,饭都没吃就进屋躺下了。

商氏将外面大门关上后进了屋,见念悠坐在炕沿上发呆,摇了摇头。

苏念为从外面进来,手里拿了药膏,递给商氏,“大嫂,给念悠抹点药吧,好的快。”

商氏接过来,小心翼翼的给念悠抹在脸上,心疼道:“大舅真是糊涂了,到底和谁亲都不明白,真是个傻的。”

念悠却不在意的笑笑,“没事,过两天就好了。”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这一巴掌,早晚算在那马氏头上。

第三十八章

林家来苏家的事情在清流村闹得沸沸扬扬,连在镇上的裴骁都听说了这事,想到他喜欢的小姑娘被人打伤,心里一阵心疼,小姑娘今年十四了,他更加迫不及待的想去提亲了,恨不能今天提亲明天就能娶回来。

当然苏家现在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了,过了没几天念悠便听到林家倒了大霉的消息。说是二舅母钱氏回娘家时和娘家村里的汉子勾搭在一起被林二舅抓了现行,钱氏自然不承认,可抓奸在场,她有口难言,林二舅大怒之下将钱氏打了一顿,现在钱氏已经起不来床了。

要说为何不休了钱氏,林家也不是没想过的,毕竟钱氏给林二舅扣了一顶绿帽子,是个男人都不想咽下这口气,只是钱氏给林二舅生了四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在乡下娶个婆娘花费甚多,算来算去也不划算,便将钱氏关在家里了,林二舅本来就不是个好性子的人,被自己婆娘戴了绿帽子心里自然有气,时不时的辱骂钱氏几句,整个林家被闹得鸡犬不宁。

而更他们害怕的是林三郎本来在镇上读书,突然被人抬了回来,一问才知,林三郎在学堂里竟然和同窗斗殴,被人打伤不算,还被学堂给开除了。

林三郎是林二舅和钱氏的大儿子,从小聪明,林二舅便和钱氏一商量给送去了学堂,谁知竟然出现了这种事情。而林三郎聪明虽聪明,却是个不用在正道上的,这次被打被开除竟然没有一个同窗说清。

钱氏本来拖着浑身是伤的身子去镇上讨个说法,林二舅不知从哪里得来林三郎是得罪了镇上裴家的消息,吓得又将嚷嚷着报仇的钱氏揍了一顿。

马老太太宝贝孙子,一时乱了手脚,也顾不上策反林大舅去苏家找事了。

加上林大郎和张氏千叮咛万嘱咐,又不错眼珠的看着,好歹将林大舅看住了没去苏家。

念悠听张元说完后也只是配合着幸灾乐祸的笑了笑,等苏念为回来的时候,念悠便忍不住挑眉问道:“二哥可听说了林家庄的事?”他们现在都下意识的不去提林家之事,可这事发生的凑巧,容不得念悠不怀疑。

况且二哥到底什么性子,念悠也看的出来,平日看着活泼没心没肺,实际上最是较真儿,从林氏死的时候苏念为的表现念悠就能看的出来。

而且这次林家确实做的过分,不出口气苏念为肯定憋闷。可林家老的太老,小的又没掺合什么,真找这些人麻烦反倒容易出事,况且林大舅虽然蠢,可也是他们亲舅,大舅母张氏看上去还算是个讲理的人,所以找林二舅和钱氏的麻烦最好。

林二舅和钱氏在这两次的麻烦中可是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要说他俩无辜纯属扯淡,要不是钱氏在马老太太跟前挑拨,马老太太如何会同意带着钱芳和钱月一起来,还做主将钱芳嫁给苏念为。

林大舅是个蠢的,张氏和几个孩子倒是拎得清的,苏念为自然将矛头指向了林二舅和钱氏。

这么被妹妹看着,苏念为也丝毫不觉得羞耻,还一本正经道:“也就是看着大舅是咱亲舅而且也没坏透顶的份上才饶了他,可二舅两口子,哼,认他们他们就是亲戚,不认,就不是。咱们家又不是以前那样穷的要命,我确实想让他们倒霉一下。”他顿了顿,“不过,这事不是我做的。”

念悠疑惑了,“不是你还能是谁?”

苏念为耸耸肩,摸着下巴道,“反正不是我,这么好的点子,我还真没想到呢。”

“那你本来如何打算?”念悠被二哥逗笑了。

苏念为咬牙切齿,“我本来只打算找几个地痞流氓把二舅那两口子揍一顿来着。幸好我还没实施,钱氏就倒霉了,现在林家鸡飞狗跳的,乱的很,短时间内估计没空来找咱们麻烦了。”

苏念为走后,念悠却陷入了沉思,因为她觉得钱氏倒霉不是那么简单,怎么好巧不巧的就这几天出事了呢?而且还是和林二舅回娘家的时候,不合常理呀。

当然,这乡下人可不管合不合常理,抓住了就是抓住了,只要林二舅吞下这口气,别人也只能私底下笑话两句,面上该如何相处还是如何。

这事过去了,谁也没再提,念悠脸上的巴掌印过了五天才彻底好了。而这时也到了上元节,苏老汉觉得自己闺女受了委屈,所以提议今年由苏念为带着念悠和念林、苏茂去县城逛灯会。

县城灯会连着十四、十五、十六都有,念林和苏茂听说要去县城看灯会非常高兴,到了十四下午,念林和苏茂早早的穿好新衣服等着去县城。

乡下可供娱乐的事情少,所以县城灯会的时候人倒是格外的多,念悠他们四个在路上便遇上许多去逛灯会的村里人。

张元也是个半大小子,和苏茂等人平日也玩在一块,三个人嘻嘻闹闹的,好不自在。

张峰家的一如既往的打扮讲究,虽然过去四年,可张峰家的依然没什么变化。

到了县城,张元要跟着他娘去姑妈家便和他们告别离去。

此时县城各条街道上张灯结彩,街道两边的小商小贩也格外的多,卖花生的,卖零嘴的,卖绢花的,吆喝声络绎不绝。

更有一些酒家为了增加人气在酒楼门口扎起彩灯,彩灯上面挂着灯谜,若是谁猜对了,谁就可以提回家去。

苏家这几年给县城几家酒楼供应蔬菜,倒是熟悉。像福泰酒楼这等规模的酒楼,自然也扎了花灯,从简单的没有花纹的花灯到做工精美的花灯一应俱全。

此刻福泰酒楼门前围满了人,听着酒楼里的人讲了规则,便有人开始猜灯谜了。

“小姑,咱们也去猜吧。”上了几天学的苏茂很有信心,觉得今天势必要给小姑姑赢一盏漂亮的花灯回来。尤其是最左边那盏,足有三层,风一吹过,花灯慢慢转动,好看极了。

“想去?”念悠看着苏茂,一旁的念林也露出渴望的眼神来。

“去看看吧,这俩小家伙也许能赢上一盏回来呢。正好路上照明。”苏念为对弟弟妹妹一向纵容,听小侄子提议笑着道。

四人随着人群到了福泰酒楼门前,已经有人开始猜灯谜了。

当然这灯谜越往后越难,念林和苏茂不甘示弱也加入了猜灯谜的行列。

苏茂虽然年纪大些,可论起读书的聪明劲,却远不如小他三岁的苏念林。

此时苏茂答到第五题便偃旗息鼓,可小小年纪的念林却足足猜对了十道灯谜。

苏茂只赢了一盏普通的莲花灯,而念林却赢了一盏做工更为精致的兔子灯。

两个小家伙虽然没赢到最漂亮那盏,可还是很兴奋,提着灯笼到念悠和苏念为跟前邀功,苏茂笑嘻嘻道:“小姑姑,看我的灯漂亮不。”

念悠点点头说好看极了,余光一瞥见念林满含期待的看着她,便抬手摸摸他的脑袋,夸奖道,“念林真棒,猜对了十道题呢。”

被夸奖的念林小脸上挂着笑意,大眼笑眯眯的,别提多带劲儿了。

几人正想去别处看看,突然一小厮过来,低声道:“苏姑娘、苏公子,我家少爷有请。”

苏念为惊讶,“您家主子是....”

小厮一笑,解释道:“我是裴家的,请你们的是我们家大少爷。”

苏念为一听这便知请他们的是裴骁了,他转头去看妹妹,问道,“念悠可去?”

有他这个男人在还有两个小的,他倒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但是他已经习惯,有事先问念悠,所以下意识的就问出了口。

念悠一听是裴骁,心里却有些复杂又有些欣喜,说起这个人就忍不住想到上辈子犯的蠢,有时候她想,若是上辈子她没上吊自杀,会不会就能和他白头到老了。

她愣神的时候,福泰酒楼三楼包间内一身穿天青色长袍的男子正负手站在窗前,楼下是纷纷攘攘的人群,可裴骁却一眼就看见了她。

上辈子俩人有缘无分,这辈子他要将人牢牢抓在手里。

直到看着念悠几人跟着小厮进了酒楼,裴骁这才一本正经的坐在位子上,静等着几人进来。

裴轩坐在一旁看着大哥,开心道:“大哥,我可以和苏茂他们玩吗?”

裴骁笑,“自然可以,我听说城西桂园的花灯格外好看,待会儿你可以邀请茂茂他们去看。”

裴轩高兴的拉着他的手直说,“大哥你真是太好了。”

坐在不远处喝茶的荣叔淡淡的笑了,心里却道: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就是这么容易哄骗,要知道裴骁可是巴不得他们这些人都不在,他好独占念悠和念悠多待一会儿啊。

正想着,包间的门被推开,苏念为在前,念悠在后,一行人跟了进来,小厮将人带到,懂事的将门关上守在外面。大齐民风开放,又有苏念为等人在场,男女之间倒是不必忌讳。

苏念为和裴轩也算很熟悉了,笑着和他打招呼,倒是念悠,不尴不尬的福了福身子,叫了声,“裴大哥。”

裴骁笑着应了,又让裴轩和苏茂、念林去一旁玩去了。

三人喝着茶,说着话,荣叔不时插一两句,气氛倒是很好。

过了一会儿,裴轩过来,“大哥,念悠姐姐,我和茂茂还有念林想去城西桂园看花灯可好?”

裴骁点头答应,裴轩又充满期待的看向念悠和苏念为。

念悠不放心不想让他们去,可对方裴骁都已经答应了,她若不答应反倒显得小气。

苏念为不是傻子,裴轩的眼神又过于炙热,原先的怀疑这会儿也得到确认,虽然之前还担心自家配不上裴家,可一想着裴骁人品不错,是值得信任的,便不觉得如何了。

苏念为笑着站起来,“我带着他们去吧。”做人大舅子这点颜色还是要有的。

念悠想阻止,可苏念为却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带着欢天喜地的三个人出了门去,屋内只剩下裴骁、念悠还有荣叔。

荣叔是只老狐狸,开始装作不知,自己坐在角落里喝茶,裴骁和念悠则陷入了沉默。

裴骁瞪着荣叔,终于瞪得荣叔笑了,荣叔站起来,说出去逛逛,便也走了。

偌大的包间里只剩下裴骁和念悠,念悠两辈子头一次和外男单独相处,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裴骁有些紧张,不知如何开口,他端起茶一饮而尽,谁知茶水是念悠刚刚倒上的热茶,入喉烫的很,顿时咳嗽起来。

“慢着点。”念悠噗嗤笑了,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

第三十九章

本来尴尬的两人,因为裴骁出了这小丑倒冲散了尴尬。裴骁笑着问道,“这几年可还好?”

他和她实际这是第一次相处,以往相见都是在苏家,但是也见的不多,可裴骁这话却像两人是认识许久的了,乍一听让念悠既惊讶又惊喜。

念悠回道,“还好,你呢?这几年....去了哪里?”

裴骁年长念悠九岁,已经是成年的男人了,被个小姑娘关心,心里还是高兴的,他将桌上点心往念悠跟前推了推,才道:“外面瞎混罢了。”明显不想说在外面的事情,况且在边关打仗实在血腥,他不愿说出来吓到这个小姑娘。

念悠不再多问,倒是问了句,“以后还走吗?”

“不了,以后就在这里了。”裴骁看着念悠,觉得这辈子的念悠比上辈子的念悠更加鲜活,更加吸引人。

十四岁的年纪,最是动人,可不能被人捷足先登。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本来相对陌生的两人竟然熟悉了起来。

裴骁暗地里松了口气,现在看小姑娘对他没有反感,等过了十五去提亲的时候小姑娘别被吓到才好。

可念悠心里想的却是,这男人这么优秀,这辈子若是不来提亲可怎么办。

念悠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不安,她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外面人潮如织,很是热闹,不过福泰酒楼的那盏三层高的灯还挂在那里,显然没有被人赢了去。

裴骁注意到她的视线,起身出了门,对小厮说了几句话,小厮点头走了。

于是念悠便眼睁睁的看着那盏漂亮的琉璃灯被人提走了,小厮送上谜底的时候,下面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虽然不知谜底如何,但看着灯被取走,念悠还是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一转头却见裴骁正站在身后,手里正提着那盏琉璃灯。

“给。”裴骁笑着将手中的灯递了出去,满眼的笑意挡都挡不住。

念悠抿了抿唇,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原来那小厮是他派去的,特意给她赢的花灯。她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低声道:“谢谢。”

声音低到裴骁都要听不清楚了,而念悠说完,脸则红透了,低着头完全不知所措。再如何成熟,再如何懂事,面对这样情景的时候还是紧张羞涩,好在这时外面响起苏茂咋咋呼呼的声音念悠突然松了口气,绕过裴骁做回座位上,像是不相熟一般,匆忙的端起茶杯喝着茶水,眼睛却不安的在门口和裴骁的脸上来回的瞧着。

裴骁看着她害羞的样子,笑了笑,摸摸鼻子也坐了回去。

苏念为进了门看着妹妹红透了的脸哪有不懂的,只是也不拆穿,只在心里暗笑。再看一本正经的裴骁,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怎么收敛都收敛不住。

念林聪慧,即便不懂姐姐为何这样也不会在外面随便问,而苏茂则大大咧咧的性子,直接问了出来,“小姑姑,你脸咋这么红?”奇怪,明明天气很冷,这包间里也不是特别暖和呀。

念悠被苏茂一说脸更红了,心里气恼苏茂这张大嘴巴,她笑了笑,端起茶喝了一口,“屋内有些闷,又喝了些茶,你瞧瞧你,脸上不也红了?还出汗了,快过来我给你擦擦。”

苏茂心思浅,便被转移了话题,突然眼尖的看到苏念悠放到一旁的琉璃灯,欢呼的跑过去,“哇,好漂亮的灯,小姑姑,这不就是楼下最好的那盏灯吗,好漂亮。”

念林和裴轩一听也过去看,三人围着叽叽喳喳的说着小孩子的话。

苏念为见天色已晚便要告辞,好在县城离清流村一个多时辰,回去也还可以。本以为裴骁等人要在县城住下,谁知裴骁却道,“我们也要回去了,正好顺路,咱们一起吧。”

念悠的脸更红了,她觉得她有些多想了,也许这辈子裴骁另有喜欢的也说不定,可两人刚刚交流的很愉快,再一起回去.....

由不得她不多想。

不只她多想了,就是苏念为也多想了,不过相较于苏老汉和苏念庆的不看好,他却十分看好裴骁这个人。家里虽然富裕却不骄不躁,听说以前还是行伍之人,难得的是这一身的气度就是这九如镇的人乃至清河县的人赶不上的。

在他的心里,他妹妹念悠是极其优秀的,这裴骁勉强配的上吧。

因为灯会,这三日县城是不宵禁的,这么晚了,许多从乡下赶来看灯的人也逐渐往城外走。出了城路上灯光点点,时不时能听见几声牛的叫声。

苏茂和念林与裴轩关系好,跑到裴家马车上去玩了,马车是荣叔赶着,不紧不慢的跟在苏念为的牛车后头。

念悠坐在牛车上,耳朵根还是红的,好在天黑别人也看不见。但是她却知道裴骁此刻就骑着马跟在牛车的右后方,只要稍稍一回头就能看到。

漫天星光很是漂亮,但这时候天还是很凉的,走了一阵念悠便觉得身上有些冷了,牛车上有出门时商氏给放上的褥子,可却被垫在底下了。

裴骁目力惊人,一路上又时刻注意着念悠的行动,她一个皱眉和缩脖子的动作裴骁便知道念悠是冷了。

裴骁皱了皱眉,将马车挑开帘子,冲裴轩喊道:“轩轩,将里面的披风拿出来。”

裴轩答应一声将披风扔给他,裴骁一抖,将披风披在了念悠的肩上。

肩上莫名多了一件披风,念悠惊讶的看向裴骁。夜色中裴骁双眸黑而亮,见她看过来有些不自在,“看你冷了,披着吧。”

念悠微赧,点头道了声谢。

苏念为赶着牛车心里暗笑几声,鞭子扬起的更欢快了。

而念悠身上披了这么件披风也感觉不到冷了,身上慢慢的有了暖意,丝丝风略过,还能闻到清冽的味道。

本来不红的脸此刻又红了起来,周身都烫的很。

到清流村正好路过九如镇,本以为两家会分道扬镳,谁知裴骁却嘱咐荣叔赶着马车先回去,而他骑马送他们回去。

苏念为也不拒绝,乐呵呵的赶着牛车。

苏茂看裴骁骑马威风便说道:“裴叔,我也想骑马。”因着念林叫裴骁大哥,苏茂再不情愿也按着辈分叫裴叔,因为这个苏茂没少被裴轩打趣。

裴骁笑,“来,我带你骑马。”说着就靠近牛车将苏茂提上马背。

念林人小,却懂事很多,很是羡慕的看着,过了一会儿裴骁将苏茂放回马车,转手将念林也提了上去。

念林心里有些害怕,又很兴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裴骁满是崇拜。

将人送到门口,连门都没进,裴骁便和念悠等人告别离开了。

念林和苏茂开开心心的提着各自的灯笼跑进院子里,找苏老汉显摆今日所得。

念悠洗了把脸,感觉的身上的暖意,伸手摸了摸,才记起来,这披风还没还给裴骁。

算了,等过两日二哥去镇上的时候给带过去吧。回到屋里,念悠将琉璃灯挂在窗前,静静的看了会儿,这才洗漱休息。

谁知过了两日商氏的娘家又出了事。

这日一大早,商氏娘家三弟妹柳氏就来了,脸上带着淡淡的喜气,商氏一问才知,她娘终于决定要分家了。

赵氏待几个孩子没的说,自然也希望几个儿子和和睦睦的一起过日子,可日子久了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年前商氏送礼又直接导致了面和心不合的三家的矛盾。

就连过年过的也没甚滋味,初二的时候商大嫂又和商二嫂闹了一通,让商氏也带着难受走了。赵氏觉得心烦,前后想了想便决定分家。

现在上元节过了,也算过完年,便请了商氏一家子回去,见证分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