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想了想,便道:“西坡那块田。今年便收回来吧!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了,一股脑全租出去了。现在想想,便是种点菜,或者给你种点花,都是好的。”

西坡那块田算是陆家所有田中最肥的一块了,也不是很大,就三分大。现在收回来,可以种些萝卜白菜什么的,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到了年前,收回来就是了。过完年天气稍微暖和一点,便可以给阿黛种九重楼了。

阿墨考虑得细致,阿黛自然不反对。之前就想过了,邱老三喜欢种的是花,要是让他种这九重楼,人家未必愿意。再者说了,这九重楼山上就有,挖回来自己种,也少了一笔支出。

阿墨和阿黛本来还要说几句的,但是圆圆等不及,赶紧拉着阿黛去她家。她打的好算盘,想要趁她哥哥嫂子回家把炉子弄出来,然后再趁她哥哥嫂子回来之前把身上的新衣服换掉。

结果刚到家推开门,便看到秋姨正拿着锄头要出门。

两边都是一愣。

圆圆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嫂子,你怎么回来了啊?”

“拿锄头去挖田坎。”秋姨回了一句,然后才意识到圆圆穿的是新裙子,勃然大怒,“你这个死丫头,怎么又换上这一身了!这么大个人了,怎么不懂事啊!还不快去换下来,要是让你哥哥知道了,小心你的皮!”

圆圆不怕她嫂子,就怕她嫂子去她哥面前告状。当下也不敢耍嘴皮子了,赶紧往房里走,嘴里直嚷嚷:“嫂嫂,我的好嫂嫂,我这就去换,你别告诉我哥哥!”

秋姨道:“你换掉,然后洗了晾着,我就不告你状!”

陈圆圆应了,然后秋姨才扭头问阿黛:“阿黛,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家?”

阿黛笑道:“秋姨,圆圆说你们家有黄泥做的炉子?我想来借一下!”

秋姨满眼狐疑:“干什么?要是拿去熬药,我可是不借的!”话说得有些委婉,意思却是很明白,炉子可以借,但是不能拿去给陆阿墨熬药。说白了就是怕沾上了点什么。

阿黛也没打算跟她计较这个,直接道:“不是熬药,就是想要做一个新东西,试试看。”

圆圆在屋里听到了,跟着嚷嚷:“嫂嫂,借吧借吧,反正咱们家现在又不用!阿黛说,东西做出来了,送我一盒呢!”

秋姨点点头:“拿去用便是!”

然后扛着锄头便要出门,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又问道:“你阿姐说了人家?是镇上开酒楼的温大海?”

阿黛点头:“也就是有这么一个信儿,事情还没确定下来呢!”

秋姨笑道:“怎么没准,聘礼都送上门来了,想来是没跑了。我今天遇到唐媒婆了,她说是去镇子上,看来晚一点就会去你家回话了。你家也没有一个多的人,一般的事情,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能帮忙的我也不会干看着。”

“那先谢谢秋姨了,我年纪小不懂,少不得需要大家多帮衬帮衬。”阿黛笑道,然后笑呵呵的目送秋姨出门了。

她刚刚确确切切的在秋姨眼里看到了几丝羡慕的感觉,嫁给温大海,就意味着阿墨以后不用春播秋收,安安心心的当一个酒楼老板娘,就有肉吃,有好衣服穿。这对于庄户人家的女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这让阿黛心里有些得意,以前基本上整个村子的人都对阿墨敬而远之,那些嘴碎的人,背地里不知道编排了她多少难听的话,现在,阿墨嫁得比村里女人都好,就连大家嘴里嫁得有福气的白巧巧,也被阿墨比过去了。

尤其是,阿墨还是一个二婚!这让大家如何不羡慕嫉妒恨!

阿黛忽然想起,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跟楚楚和巧巧一起上山,当时她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阿墨嫁得比谁都好。这才过去两个多月,就已经实现了。

这边正想着,圆圆已经换好衣服出来了。然后对阿黛道:“走,那炉子在厨房里面,咱们去搬…重是有一点重,咱们放地上滚过去!”

阿黛一边跟着圆圆往厨房走,一边担心:“不会滚裂了吧?”

圆圆撇撇嘴:“怕什么,我哥哥烧得可结实了!”

然后两人就真的把炉子弄出来放在地上滚。看到圆圆锁门,阿黛道:“你还去吗?你新裙子不洗啦?”

圆圆挤眉弄眼道:“怕什么,待会儿我嫂嫂回来洗衣服,看到我放在那里,还不是要帮我洗了!”

阿黛嘴角抽了抽:“你不怕你哥哥打你?”

陈圆圆切了一声:“我哥当然是帮我的!”

阿黛一阵无语。然后想了想,她阿姐嫁给温大海以后,应该是没有小姑子的!

等到家以后,阿墨已经把九重楼捣得差不多了,正在竹林里面摘竹叶。看到阿黛和圆圆滚着黄泥炉子回来,道:“你说的那些东西,我都准备好了,不知道怎么弄,正等着你来呢!”

阿黛点了点头,便带着圆圆一起把药粉过筛,然后捡那细的,跟面粉和水调和,捏成鸡蛋大小的药团子。现在要晒干是来不及了,干脆生了火,远远的放着烘干,倒也便宜。

然后又把早些年她爹用木头烧出来的碳给扒拉了出来。到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

只听到外面院子门哐哐哐的响。三人皱了皱眉,阿黛跑去开了门,门外站的竟然是秦小辫子和刘小胖子。

龙神节的时候阿黛编了花环给大家,那秦小辫子也不怕阿黛了,笑眯眯的问阿黛:“圆圆姐姐在吗?她嫂嫂叫她回去喂猪呢!”

阿黛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出来看什么事的圆圆道:“你嫂嫂叫你回去了,你明天再过来吧,那时候肯定已经弄好了。”

圆圆犹豫了一下,点头道:“那好吧,我明天再来。”

阿黛点头,然后瞅了一眼探头探脑想要进来的两个小孩子,对圆圆道:“把门带上。”

然后便看到两个小孩子满脸失望。阿黛倒不是跟小孩子记仇,实在是,秦三娃那娘不好惹,能远着就远着。然后她便听到秦三娃小声问圆圆:“圆圆姐姐,你看到新娘子了吗?”

第一百三十九章 婚期

陈圆圆刚走没多久,唐媒婆就来了。唐媒婆心情好的时候,嗓门总是特别大,远远的还没有到院子门口,便听到她跟别人打招呼的笑声了。

阿黛猜到她是来回话的,赶紧让阿墨端了一瓢水把她手上的碳灰冲一下,刚洗干净手,便听到唐媒婆在外面叫门了,赶紧去开。

唐媒婆一开口说的倒不是温大海那边的情况,而是陈二娘:“哎哟,你们不知道,我在村口那里遇到她了,还跟我打听来着,问酒楼老板是不是真的向阿墨提亲了。我这一点头啊,她那个脸那叫一个绿啊!”

阿黛奇道:“跟她吵架的是我,又不是我阿姐,她脸绿什么绿啊!”

唐媒婆乐了:“吵架的是你,你阿姐跟你不是一家人?她这种人,最见不得别人好了,她脸不绿谁绿啊!”

阿墨笑道:“也不能这么说,陈二娘她就是嘴巴毒了些,不饶人,但也不曾在背地里害过谁。”

唐媒婆点头:“这话不错…我倒是想遇见那背地里害过人的,可她们也太知趣,整日除了下地,也不出门了,遇见了人,也不打招呼。我总不好专门去膈应人家一番。”

这说的就是花家人了。之前还好,龙神节三天,花家人还参与了的,可大家都有些排斥她们,不敢跟她们深聊,深怕自己就被害了。所以龙神节过后,花家人就一副与世隔绝的姿态。不跟人打交道了。

阿墨摇摇头,她只是就事论事说一说陈二娘,并没有把花家人拉出来口诛笔伐一番的心思。阿黛一边给唐媒婆倒金银花茶一边笑问道:“唐婆婆。事情顺利吗?温大哥那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唐媒婆横了阿黛一眼,得意道:“这板上钉钉的事情,自然是成了!温大海说,你们这边什么时候方便,商定个日子,阿黛下次出摊抽时间去稻香楼跟他说一声,他把他老娘接来镇上。双方家长商量好日子。”

唐媒婆顿了顿:“要说怎么阿墨好命啊,温大海说了。嫁妆什么的,你们不用太着急,稍微意思一下就好了!”

阿黛赶紧道:“我之前跟阿姐算了一下,这正日子怎么着也得到明年开春以后了。还有宽裕的时间。嫁妆方面,自然不会委屈了我阿姐的,至少得有66这个吉利数吧,再加上别的。”

阿黛之所以赶紧跟唐媒婆说这个,主要是怕唐媒婆刚刚那话传出去了,人家会说她阿姐闲话。嫁了个好人家,却连一份像样的嫁妆都拿不出来,这太容易招人诋毁了。而且,这也让温家面子上不好看。

“那敢情好!”唐媒婆大声道。估计外面路过的人都能够听个一清二楚的,“这嫁妆过得去了,在婆家说话也要硬气两分。”

然后又压低声音问道:“阿墨。你们跟你那二叔二婶说过了吗?他们有同意跟温家老娘见一面吗?”

阿黛笑嘻嘻的问道:“唐婆婆,我去帮我阿姐见婆家,然后商量正日子好不好?”

唐媒婆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着两姐妹。

阿墨叹了口气:“你也知道二叔二婶的脾气。”

唐媒婆冷笑:“我是知道他们的脾气,但还不知道他们冷血到这个程度了。”

阿黛摊摊手:“咱们就当爷爷奶奶只生养了我爹爹一个人不就好了。”

唐媒婆神色复杂的盯着阿黛看了好一会儿,最后见阿黛露出委屈的神色来。才叹了口气道:“算了算了,这也不是不行。这样吧。阿黛,你跟温大海确定了会面时间,跟唐婆婆说一声,唐婆婆陪你去。”

阿黛想了想,自己虽然是穿越过来的,可上辈子也就活了十八年,刚上大学不久。对上温家老娘,人家走过的桥照样比她走过的路还要多。有唐媒婆这个伶俐人陪着,总比自己一个人好得多。于是立马便一本正经的点头答应了。

阿墨在一旁看了,也松了口气。再聊了几句,便把唐媒婆送出了门。

接着阿墨做晚饭,阿黛继续倒腾她的神仙玉女粉。说是需要文火烧一昼夜,但也不用一直守着。那木炭燃烧的时间非常久,倒是比现代的蜂窝煤还要好一些,晚上警醒一点,半夜起来续个火就好了。

第二天陈圆圆来的时候,那药团子还用炭火温着呢!阿黛在一旁忙着弄纯露精油什么的,直到傍晚的时候,才把那药团子取出来,放着。刚凉透,陈圆圆就抢着要研磨,刚上手,便被她嫂嫂使唤来的小孩子给叫回去了。

到入睡前,东西终于做成了。阿黛先拿给阿墨试了一下,没敢让她直接往脸上用,先用来洗手就是了。味道有点怪怪的,带着点中药的香气,又带着点植物的清香。多闻几下,倒也不觉得难闻。

然后把东西用装七子白面膜的那种瓷盒来装,正好装了9盒,送一盒给陈圆圆,还剩下8盒,阿墨要是不过敏的话,省着点用,应该可以用到年底。

洗完手后,阿墨惊叹道:“效果这么神奇!一下子就感觉嫩嫩的滑滑的了,好像还白了一点点。”

也不用等明天了,就现在看来,应该是不过敏的了。但是为了保险,脸上暂时没有用。倒是把那七子白面膜做了一个。

入睡前两姐妹商量了一下跟温大娘会面的日子。阿黛觉得,这早晚的事情,早敲定早放心,明天要赶集,后天孟昶德要来一趟,约在大后天好了。

现在家里好多事情阿墨都是听阿黛的了,现在见阿黛说得有理,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反驳的,便点头同意了,最后还补充了一句:“你得问一下温大哥,温大娘那边方便的话就后天,要是不方便的话,就让她约一个她方便的日子。”

阿黛点头:“那自然是。”

龙神节一过,大家就开始准备收割水稻了,有那日照好的稻田,里面的水稻已经完全成熟了,大家开始忙得热火朝天的。这水稻跟玉米不一样,忙起来了,比掰玉米那几天还要忙。这也是为什么龙神节在收割水稻之前,摆明了让大家休息几天。

因为大家开始忙了,这赶集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大姑娘在家,要么帮着爹娘干活,要么给大家准备饭食茶水,没有几个人有空来买个胭脂水粉什么的。不仅是阿黛这小胭脂摊,就是齐芳斋朱颜斋都冷清了不少。

所以,刚过中午,阿黛就收了摊,先去了王家把东西放下,然后就去了稻香楼。稻香楼的生意也不怎么火爆,温大海请了一个大厨一个小二,自己在那里充掌柜的,拿着一个算盘愁眉苦眼的。

见阿黛来了,把手里的笔杆子一丢,把人往楼上带,笑道:“阿黛来了!”

阿黛好奇:“温大哥在做账房先生?”

温大海苦笑道:“你也知道我之前开丧葬铺,那纸马纸人上都要写生辰八字的,早些年便跟着乔兄弟学了一段时间,认识几个字。只是这算账,实在是有些吃不消。过几天还是物色一个掌柜来才是!”

阿黛眼珠子一转,想了想,一本正经道:“温大哥,我得送你和阿姐一份大礼!”

温大海没往深处想,以为阿黛的大礼无非是精油纯露之类的东西。倒不是他觉得阿黛拿不出好东西来,在他看来,精油纯露就是好东西。他之前手上经常受伤,用了那精油之后,皮肤比以前好了很多。

于是开玩笑道:“以后便是一家人了,一份大礼就行了吗?”

阿黛也没有多做解释。她之前还想不到有什么可以为她阿姐做的,现在倒是有了绝妙的主意。只是不能提前透露出来。

然后阿黛便跟温大海说了自己去见温老娘的意思。温大海想了想陆家的情况,也没有直接提出异议,又听说唐媒婆愿意陪着一起,便爽快的点头了。

后天温老娘并没有什么事情,温大海明天可以去把温老娘接来,然后后天大家在镇子里的茶楼里见一面。带上生辰八字,吃点果子,喝点茶,然后说几句吉利话,商定一下婚期。就齐全了。

商量好了之后,阿黛想了想,问道:“温大哥,你阿娘怎么看你娶我阿姐的事情?”

温大海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跟我娘早就商量好了的,你不用怕她为难你们。再说了,后天我也去,万事还有我呢!”

事实上,温大海是在他娘首肯之后才提出娶陆阿墨的。温老娘也是知道陆阿墨灾星命的,只是温老娘这个人,她爹是做镖头的,连带着她也有了些江湖习气,注重道义。当初闹出那流言,确实是因为温大海说话不小心了,害得人鬼门关走了一遭。

温老娘一问自己儿子,又是对那姑娘有好感的,想着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名声因为自己儿子遭受无妄之灾,干脆就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

这个温大海不好跟阿黛明说,只好一再强调不用担心他娘那边。阿黛见他说得诚恳,也只好暂时信了。

第一百四十章 打算

阿黛走的时候,温大海本想说后天就是带上阿墨也是可以的,反正大家都认识,又是二婚。然后又想到阿墨那身子骨,要是没有牛车,走到镇上来估计就没了半条命,到底没有说出来。

温老娘曾说,要是方便的话,这个儿媳妇能不能让她先见上一面,好有个心理准备。虽然重道义,可阿墨那命格实在是太差,虽然自己儿子命硬,做父母的总是担心的。

当着温老娘的面,温大海是拒绝了的。他怕吓着了阿墨。所以此时也只是犹豫了一下,最后什么都没有说就让阿黛先回去了。

今天是走路来的,回去也得走路,所以阿黛没有买多少东西,就是两斤排骨什么的。她现在学了个乖,反正蒲老爹隔个两场就要赶牛车来集市,她就乘那个时候把家里需要的东西都补上。

到家以后,阿墨正在家里蒸纯露,胭脂太复杂了,而且各种东西都有个量。阿黛不曾把具体的配量明确的说过,所以阿墨也不敢轻易做胭脂,怕糟蹋了花瓣。听到外面院子门响,便知道是阿黛回来了,赶紧迎了出去。

阿黛笑道:“阿姐今天好殷勤!”

阿墨脸一红,翻了一个白眼:“说得好像我以前对你不好似的?”

阿黛道:“以前阿姐可不曾出门迎接我!”今天阿墨这么着急的出来,无非是想知道自己跟温大哥那边的日子说定了没有罢了!v糯2米~伦、壇

阿黛没有继续逗阿墨。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道:“我跟温大哥说好了,后天在镇子里的茶楼见。到时候唐媒婆会陪我去。温大哥也是在场的,阿姐,你不用担心,我都给你弄服帖了!”

阿墨一边脸红一边往屋里走,明明听得很认真,还装出一副不是很在意的样子:“我有什么好担心的,不就是嫁人嘛。又不是第一次!”

阿黛心道,确实不是第一次嫁人。可是,阿姐啊,你确定你上次嫁人不是跟过家家差不多?连房都没有圆,就成了寡妇啊喂!平白损失了一套嫁妆。

当然了。因为怕勾起阿墨的伤心事,这种话阿黛也只能在心里吐槽一下,并不敢讲出来的。

进屋把买的东西都拿出来,现在天气热,排骨怕放臭了,就从井里打了盆凉水出来,隔了油纸,把排骨放进去冰着。

井水太凉快了,阿黛把手放进盆子里就不想拿出来了。汲取那沁人的凉气。

阿墨直皱眉:“你到后面那竹林去吹吹风,这刚回来就往凉水里面浸,以后会关节疼的!快快快。歇会儿再洗把脸,我烧得有热水,等下一洗就凉快了。”

阿黛见阿墨有开始唠叨的迹象,赶紧把手从盆子里拿出来,然后在自己身上擦了擦,到厨房后面的竹林去站着。抽了根嫩竹叶的芯去逗一只小花鸡玩。

阿墨见阿黛去逗那小鸡。不由道:“阿黛,还是你考虑周全。咱们这小竹林还真是养鸡养鸭的好地方,你看它们现在多精神啊!隔壁王阿婆家,把鸡养在院子里面的,让太阳一晒,竟晒死了两只,今天中午的时候大声嚷嚷呢!”

两家隔得近,稍微动静大一点,另一家就听得到。

因为上次王家媳妇儿主动来照顾了阿墨一下,阿黛也就不计较之前她们“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事情了。关键时候能站出来帮忙的邻居,平日里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听到阿墨这么讲,阿黛想了想,道:“这天也太热了,以后中午咱们往这竹林里面泼两盆井水,吸一吸这热气。小心点总是好的,咱们统共就这么几只鸡几只鸭,都留着有用呢!”

阿墨点点头:“我今天中午听到那边的动静,担心咱们的,就已经用井水泼了一下,都泼在那竹根上。反正这竹子性寒,泼点凉水也没什么关系的。”

等歇够了之后,阿黛就开始做胭脂。听阿墨讲,上午的时候陈圆圆来过了一次,告诉她那神仙玉女粉她用着非常好,也没有过敏什么的。还有那个黄泥炉子,她家暂时用不着,阿黛也不用急着还回去。

阿黛点点头,然后叹气:“五月初五的九重楼得等明年呢!这黄泥炉子放在咱们这里,等冬天的时候去买些红薯,冷的时候可以守在炉子前烤红薯吃!”

一说到冬天,阿黛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阿姐,我听人说今天天气变热了,那咱们冬天还会下雪吗?”

确实是听人说过今天又比往年热了,这种话年年都有人讲,夏天说比往年夏天热,冬天说比往年冬天冷,大家都是发个牢骚,当不得真的。阿黛之所以这么问,只是想旁敲侧击一下这里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阿墨道:“怎么不下,年年都下的啊!阿黛,你还记得去年下雪吗,咱们院子里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锦鸡,冻僵了,被你捡了进来,吃了好几天呢!就是那毛,也被你用来做成毽子了。就是后来不知道那毽子丢到哪里去了,平白浪费两枚铜钱。”

阿黛当然不记得了,当下也只是讪笑,能够冻僵锦鸡,那一定是很冷的了。于是想着,明天邱老三再来的时候,叫他那边花瓣送得再勤一点。她这边需要大量囤货了。等到了冬天,别说是没有花瓣做胭脂,就是纯露也是不能做的了。

蒸纯露的时候倒是不冷,可洗东西都很冷啊,这新鲜的东西又不能用温水洗,只能用冷水洗。别说阿黛前世在家的时候没有挨过冻,就是在学校里住宿舍的时候,冬天她也是没有碰过冷水的。

所以这囤货必须认真起来了!

到傍晚的时候,陶窑的小伙计送瓷瓶来了,阿黛一口气又跟他订了许多东西,这次的尾款加上下一次的定金,足足有四吊钱,把小伙计吓了一跳,不敢再在路上耽搁,捂着怀一溜烟的往陶窑跑,生怕弄丢了回去被师傅卖去做苦力。

阿墨也不怎么理解,等小伙计走了,她才开始跟阿黛讲:“阿黛,你一下子定那么多的东西,是接下来要使劲忙了吗?我觉得没有必要吧,咱们就这么慢慢来,到明年的时候钱也攒得差不多了。”

阿黛摇头:“阿姐,不是这么的,等冬天的时候,咱们没有材料不说,就是天冷了,做这些东西比现在遭罪多了!”

阿墨皱了皱眉:“可你现在弄那么多,多辛苦啊,大不了冬天的时候咱们就不做了,阿姐教你做女工。你说你都这么大人了,绣花的本事反而退步了,以后可怎么办?”

阿黛笑道:“阿姐,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又不是那为了钱不要命的人!村里人现在都忙着收割水稻呢!我比起他们来,还是清闲太多了。再说了,我不是还有阿姐你帮忙么!”

阿墨还要说,阿黛赶紧接着道:“再说了,冬天的时候咱们可以不卖胭脂水粉,可天气再冷大家还是要化妆啊,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到时候我这边不卖了,那些老顾客就去别的地方买了。兴许明年春天的时候,咱们再摆摊,人家已经把我们忘记了。”

确实是阿黛说的这个理,阿墨也觉得自己之前那么说是考虑得太少了。当下也就不说话了,心里想着,大不了自己多帮着阿黛一点。总不能让阿黛累坏了。

第二天邱老三来的时候,阿黛把话跟邱老三说了。邱老三一听,当即答应了。阿黛担心他们那边采花瓣的人手不够,一问才知道,何三好在镇子上买了两斤桂花糖,拿去“贿赂”村子里的一帮小孩子,然后那些小孩子帮他们干活可卖力了!

不得不说,何三好很有奸商的潜质!阿黛想着,要不是她这边锅太少,等香如故打开销路了,她一定也要请几个小工来帮着弄。

自从手工皂以后,阿黛就再也没有开发新产品了,她之前就想着龙神节后去邱老三的花田看看,还有什么花可以用来做些别的东西。结果温大海忽然就提亲了,虽不至于忙得手忙脚乱,开发新产品的事情到底是搁置下来了。

等到了跟温大海约好的日子,阿黛跟唐媒婆一大早便往镇上走了。一来是早点去镇上买点见面礼给温老娘,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她又是一个晚辈,这点儿礼数不能给她阿姐丢脸。二来是这早点出门,路上不会太热,也不会让温老娘那边等太久。

到了镇上,因为不是赶集日,所以街道上是比较冷清的。小摊贩是没有了,铺子却是大半都开着的。

阿黛听从唐媒婆的意思,去买了两斤凤梨酥,又去买了一葫芦梨花白,提着就往约好的茶楼走。到的时候跟老板一打听,温大海和温老娘已经带着算命的在楼上等她们了。

阿黛无意识的拉了拉唐媒婆的袖子,唐媒婆不由得笑道:“这个时候怯场了?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

阿黛不是怯场,高考她都没有怯场,更何况是去见一个不会碰瓷的老太婆呢!她就是紧张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礼

等见到温老娘的时候,阿黛的表现还真让几人吃了一惊。

温老娘虽然人好,但因为她爹是开镖局的,她小时候长跟着镖头们混,整个人多了几分凌厉。阿黛见到她的时候居然没有被吓得发抖,反而口齿伶俐的跟温老娘讲她阿姐身体不好,希望婚期定在明年开春以后,给她时间把她阿姐的身体调理一番先。

温老娘诧异的问温大海:“你确定这个小姑娘只有十岁?便是你姨外婆的那个小孙媳妇,现在都二十二岁的人了,上次见到我,差点把手里的孩子给掉地上呢!”

阿黛噗嗤一乐,然后又怕失礼,赶紧捂住嘴,一本正经道:“我还有一个多月满十一岁,现在的的确确是十岁。”

温老娘叹息道:“你这丫头,看起来就八岁的样子,可听你说话,却像是二十来岁了。伶牙俐齿倒也讨喜。我也听说阿墨身体不好了,之前想的是,要不然早点娶过来,让大海多照顾照顾。现在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日子定在明年也不错。”

温大海脸色一变正要说话,温老娘却笑着解释道:“大海虽然比你阿姐大许多,可到底是个男人,粗心大意,再加上酒楼刚开业,什么都需要大海去忙,要说起来,肯定没有你照顾你阿姐照顾得周全。反而还需要你阿姐去照顾他!”

“这么一算,这日子,还是定在明年好。虽然说你阿姐那身子不适半年就能调理起来的。但到了明年,这酒楼稳定下来了,大海便有时间陪着你阿姐了。”

之前温大海如何跟她说不用担心温老娘这边。阿黛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的,现在听温老娘这么一说,才开始在心里感叹,她阿姐真的是遇到一个好婆婆了。这在古代,能遇到这么一个婆婆,简直是上辈子烧了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