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聚宝盆回八零上一章:第 3 章
  • 带着聚宝盆回八零下一章:第 5 章

李婉珍意思意思敲了两下门就把门推开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来商量离岗的事。”

李厂长一听这话顿时高兴坏了,连忙把李婉珍请了过来,又亲自泡了杯茶:“李同志是我们厂的老员工了,技术好觉悟也高,你看看那些小年轻的,和您一比差远了。”

“别给我戴高帽,我觉悟可不高。”李婉珍似笑非笑地看了圈办公室里的人,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可以辞职,不过得给我补偿。”

厂长连忙说道:“可以可以,我们可以给五百块补偿金。”

“就五百块吗?你不是逗我玩吧。”李婉珍笑了,她从十八岁进厂到现在已经小三十年了,原本论贡献论工龄都轮不到她的,不过既然要辞职,李婉珍干脆把这些年自己家的付出一一和厂长摆了出来:“这些年你们把我们家钱国盛当傻子使唤,干活付出的时候想起他,有好处的时候就把他忘的干净,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

厂长面红耳赤地说道:“你看看,这是说的啥话。”

“实话!”李婉珍冷笑了下:“那三瓜俩枣的你干脆别张嘴了,我也不和你说虚的,你们直接按照我的工龄给,一年工龄给一个月工资,我们家这些年也没分房子,当初我们分房的名额说让给老王师傅家,后来被谁占了大家心里也清楚,这块厂里也得给我补偿,凑个整我要三千块得了。”

“不是,这咋凑的整啊?就是按工龄算也才一千多呀,咋就直接干到三千了呢?”办公室王主任站在旁边有些不乐意:“李婉珍,你可别狮子大开口啊,厂里现在也不容易。”

“厂子不好你们倒是过的都挺好,前一阵那批…”

“好了好了,算我多嘴。”王主任立马打断李婉珍:“我和你家老钱可是一个办公室的,你别整天瞎说。”

“瞎不瞎说你自己明白。”李婉珍冷笑了下:“反正我就这条件,同意我就立马签字。”

厂长给副厂长、王主任和财务科长使了个颜色,四人凑到一起嘀咕了半天,虽然觉得三千块有些太多,但是这个时候他们正缺个带头做表率的,他们想拿李婉珍做个典型。

“要不就答应他吧。”副厂长低声说道:“这些年他们两口子确实不容易,钱国峰干活实诚又是劳模,可有困难啥的从不向厂里开口,这次我估计又是他给做的工作,咱厂里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王海觉的李婉珍要是拿走三千块能嫉妒死自己,可是他是个爱贪小便宜的人,平时没少占厂里便,这几年改革开放以后,厂里买个福利啥的都是他经手,回扣红包可没少拿,他听李婉珍话里的意思恐怕知道他干的这些事,王海怕自己多嘴惹怒了李婉珍,回头她把自己告了自己估计连五百块都拿不到就得走人。

厂长见三人都没说话便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他清了下嗓子,脸上又挂上了招牌的笑容:“李同志啊,其实按照规定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看着李婉珍眉毛一吊,他又忙不迭地说道:“不过考虑到这些年你和国盛为厂里的付出,我们刚才研究过了可以破例给你补偿金。不过为了避免其他职工攀伴,这个事你得保密,对外就说只拿了五百块补偿金。”

“行!”李婉珍站了起来:“拿钱,我立马签字走人。”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有天使问是不是美食文啊,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这个是创业初期的资金积累而已,我们还得回学校当学霸呢~~~~

另外看完文的小天使们别忘了留言拿红包哦,喜欢福气女主的童鞋们可以到卡卡专栏看完结文《不小心生在六零年》和《穿越之福星高照》

第 10 章

还有两天就要发工资,财务科刚提了几万块钱还没拆包呢,这会倒有现成的钱。厂长和李婉珍签了协议,财务科长直接写了支取单,让厂长签字后带着李婉珍去财务科取钱。

把三摞大团结装进背包里,李婉珍心情有些复杂,虽然知道现在辞职是最好的选择,但毕竟在这工作了二十多年,乍要离开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走出老旧的办公楼,看了眼不远处的车间,李婉珍犹豫了下还是决定过去打声照顾,和相处了二十多年的同事们告别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厂里没接什么大单,工人们除了做一些零碎的工作以外大部分人都闲着,因此李婉珍早上没来谁也没在意,都以为她家里有事请假了。

把袋子跨在胳膊上,李婉珍走进车间,环视了一圈三五一群聚在一起说话的同事们,直接走到了和自己朋友交好的那群人里:“哎,和你们说下,我辞职了,刚才去和厂长签了协议拿了补偿金了。”

话音一落,正在闲聊的同事们顿时都安静下来,离的远的没听清楚的连忙问,没两分钟整个车间都知道李婉珍辞职了。在这个年代铁饭碗的思想还根深蒂固,虽然有的干小买卖的摆摊的都挺赚钱,但是在老百姓眼里那叫不务正业,是没工作的二流子干的,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在厂子上班最好,旱涝保收啥时候也不用操心没饭吃。

面对众多或是关心或是幸灾乐祸的同事的询问,李婉珍并没有说太多,只淡淡地笑了笑:“这不厂里效益也不好,干脆咱帮着厂里减轻点负担,出去干点别的还能照顾家里。”

“你挺明白个人咋还和你家钱国盛一样傻了呢。”有个和她关系最好的叫孟舒敏气的拿手直戳她脑瓜门:“是不是你家钱国盛让你不干了的,我这就找他去。”

孟舒敏气势汹汹就往出走,李婉珍连忙拽住了她:“你别找他了,这是我自己的主意,孟姐你知道我不是那种糊涂的人,我既然要辞职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孟舒敏回过头仔细看了看李婉珍的神情,见她眉眼带着笑一点难过的情绪都没有,这才冷静了下来,拍了拍李婉珍的手,孟舒敏悄声说道:“等回头我去你家找你,咱俩再聊。”

“行。”李婉珍看了眼手表:“孟姐我不和你说了,家锋还自己在家写作业呢,我这得赶紧回去。”

有很多对这事好奇的都拽着她想再说说,李婉珍抓紧了自己装着三千块钱的袋子,和几个比较好的打了声招呼,匆匆忙忙地走了。

因为准备做生意,李婉珍并没有把钱存起来,回家后直接锁到了箱子里。钱佳宁骑着三轮车刚推开院子大门,就看见李婉珍迎了出来,顿时咧嘴笑了:“妈,你办完手续了?”

“嗯,我现在有空了。”李婉珍给钱佳宁倒了杯白开水,看她热的满脸都是汗,顿时心疼坏了:“中午你在家歇着,妈出去卖。”

钱佳宁摇了摇头说道:“我先带你两天,要不他们不认识你。”

李婉珍有些摸不到头脑:“不就卖个吃的吗?谁去不一样?”

直到李婉珍和钱佳宁一起出去摆上摊,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一样。

钱佳宁摆摊的地方都选在家属区的旁边,通常都是十分繁华热闹的地方。在李婉珍看来,中午都能回家做饭,既经济又实惠的,会有几个愿意花钱买现成的饭的,要不是看了钱佳宁攒的一盒子钱,她真不敢相信一个月能挣这么多。

两人到了地方以后,李婉珍看着周围已经有七八个三轮车卖各种吃食,心里顿时没底了:“这下坏了,咱出来晚了,都怨我耽误事了,咱今天不会卖不出去吧?”

钱佳宁笑了笑:“不晚,正好!”她把三轮车停在路边,立起了自己找人做的招牌“钱小米美食档”,李婉珍帮忙把桌子抬下来,一抬头看到一群人乌压压地围了过来,顿时吓了一跳。

“钱小米今天卖的什么吃的?是凉拌菜吗?”一个抢到了最前面位置的女人伸着脖子看钱佳宁拿出一盆黄瓜丝和胡萝卜丝来,满脸的赞叹:“小米你切的这黄瓜丝也太好看了,一看就让人流口水。”

李婉珍听这话都有些摸不到头脑了,黄瓜丝切的再美也是黄瓜,还能跑出肉味来,这也太能夸了。扭头看了眼钱佳宁,只见她笑眯眯地和大家打招呼,被夸出花来脸也没红,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今天我用绿豆做了凉皮,清爽可口又消暑,五毛钱一份,保准好吃。”钱小米把凉皮拿了出来,李婉珍听了顿时吓了一跳,五毛钱一份这也太贵了吧,她连忙挡在了钱佳宁前面,有些担心地看了眼围着的顾客,生怕他们翻脸骂小米心黑。

钱佳宁有些不明所以地拽了下李婉珍:“妈,你挡着我干啥,我要卖凉皮了。”

“就是就是,大姐你先往旁边让让,我这急着回家。小米先给我来一份,多放点黄瓜,我就喜欢你切的这个黄瓜丝。”排在第一的女人乐呵呵地掏出五毛钱放在钱小米装钱的纸盒子里,伸长了脖子看钱小米抓了一大把黄瓜丝放在盆里,顿时乐的合不拢嘴。

“我给你多加点芝麻和花生碎,吃起来香。”钱小米舀了两大勺进去,又抬头问道:“吃蒜和辣椒油吗?”

“都来点,我能吃辣。”钱佳宁一样放了一勺,红油油的看起来特别有食欲,后面排队的伸长了脖子看见了,都忍不住吞咽了下口水。

李婉珍见自家摊位面前的队伍越排越长,旁边有几个卖吃食的眼巴巴地瞅着,甚至有两家直接干脆利索的骑着三轮车走了,看的李婉珍一愣一愣的。

“小米,你明天准备什么呀?”一个大叔把钱放到钱盒子里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有人问,但通常钱佳宁都是说:“不知道,得明天翻菜谱决定。”虽然这个回答十分奇葩,但大家听习惯了以后也觉得没啥毛病。

原以为得不到答案,谁知钱小米把做好的凉皮递给他,一本正经地问道:“你们想吃什么?明天我可以随意做。”

瞬间排队买凉皮的人激动了,小孩子扯着嗓门喊:“炸薯条!炸肉丸子!炸鱿鱼圈!”一群老爷们咧着嘴直乐:“藤椒鸡、麻辣兔头、夫妻肺片,买回去正好下酒。”几个老太太蹦着脚跳:“包子,大肉包子,我孙子最喜欢这口。”旁边卖包子的听见郁闷坏了,我这有大肉包子你不买,嫌弃我肉放的少还是怎么着?

这边顾客的意见还不统一呢,旁边还有个卖鸡腿的也跑过来跟着凑热闹:“上回你卤的猪肉头可真好吃,明天做那个卖。”李婉珍警惕的看着他,这个是同行,得小心他下绊子。

听着五花八门的回答,钱佳宁有些头大:“我这也做不了那么多啊,这样吧,我打算开一个小店,寒暑假和周末时候营业,大家想吃什么直接去店里点。”

听到这话,顾客忽然意识到钱佳宁还是个学生,被钱佳宁养刁了嘴的顾客们顿时慌了,纷纷问道:“你上初中还上高中啊?”

钱佳宁笑眯眯地回道:“我上学晚,开学才上高二,这不暑假没什么事照着菜谱学几样菜体验体验生活嘛。”

旁边卖鸡腿的都快哭了,自己花钱买的老方子做了七八年的独门手艺还不如钱佳宁看菜谱做的好吃,还有没有天理啊。

咽下去辛酸泪,他冒着被打脸的危险问道:“啥菜谱啊?是不是从御厨后人手里买回来的秘方啊?”

钱佳宁把凉皮递给顾客,又拿出一张新的来哐哐哐剁成五段:“不是啊,就是咱书店门口买的一毛钱一本那种处理书,你要是买可得快点,我这几天告诉不少人了,昨晚路过的时候看见已经涨价到两毛钱了,还没剩几本了。”

卖鸡腿的一听急坏了,他见附近这一片下班的职工都排队买凉皮,自己的鸡腿却无人问津。看着钱佳宁摊前火爆的场面,他干脆也不卖鸡腿了,把东西一收直接骑着三轮车准备买菜谱去,要是抢到一本也许发家致富就在眼前了。

排队买凉皮的压根就不关心卖鸡腿的去哪儿了,他们现在关注的是钱佳宁要是上学了是不是就不出来摆摊了。

钱佳宁用胳膊擦了下汗,指了指旁边帮忙的李婉珍:“这是我妈,等我开学以后我妈出来摆摊,你们认准了人可别找错了。”

看着李婉珍一脸懵逼不在状态的样子,顾客都有点不放心:“小米啊,你妈做的东西有你好吃吗?我们就想吃你做的那个味。”

钱佳宁笑了笑:“您放心,我妈以后出来卖的东西我都在家帮着调好味,保证不会让您失望。”

有的顾客听了以后松了一口气、有的人则觉得即使调好味不同的人做出来也有差别,便把关注点放在了钱佳宁说的开店上头:“那你的店啥时候开啊?都卖啥呀?”

“炒菜卤味都有。”钱佳宁说:“准备开在我家门口,估计地方不会很大,接待人数也有限,而且价格可能也比外面的饭店贵一点。”

李婉珍听着又开始肝颤了,闺女咋这么实诚呢,啥都往出说,你都说你价格贵了,那人家能去吃呀?这不是傻吗!

“价格贵点啊…”一个中年男人听了迟疑了一下,正在李婉珍心里一沉觉得开店可能没什么顾客的时候,就见那中年男人忽然笑的欢天喜地的:“贵点好,要是太便宜了我们离得远的肯定抢不上位置。小米等你饭店开业一定要吱声啊,我正想请几个老板吃饭找不到好地方呢,咱这小城市好吃的饭店实在是太少了。”

后面一个大爷也跟着点头:“贵就贵吧,反正你摆摊卖的东西也不便宜,我活这一辈子临老了就爱吃点好的,你放心我肯定去吃。”旁边一个老大爷也直吆喝:“等你开业那天我一准去捧场,那啥,你会炒菜吗?”

李婉珍听了目瞪口呆,您连我闺女会不会炒菜都不知道,就扯着嗓子喊捧场,大爷你心可真大呀!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终于上榜单了,好紧张哈哈哈,那啥我下午可能要修改下前面几章的错别字和句子,下午和晚上如果看到更新提示别激动,下一章更新还是在明天中午,么么哒,我去吃饭了,吃完饭给大家送红包。

本章也有一百个红包哦,我充了好几百呢,大家尽管留言就行!

第 11 章

考虑到中午的客流量和周边居民的接受能力,钱佳宁带了五百张凉皮出来,一开始李婉珍还担心卖不完会坏掉,现在才知道自家姑娘往那一站就是活招牌,没有卖不掉只有抢不到。

很快带来的黄瓜丝和胡萝卜丝都用完了,钱佳宁把拌凉皮的活教给了李婉珍,从盆里拿出一些洗干净的黄瓜和去皮的胡萝卜准备切丝。

钱佳宁拿出来食老送的菜刀,稍微调整下姿势,手起刀落,似乎才用了几秒钟一排薄如蝉翼的黄瓜片就出现在案板上。轻轻把黄瓜片一抹,眨眼的功夫,黄瓜片就已经变成了粗细长短完全一致的黄瓜丝。

李婉珍拌好凉皮递给前面的一位小伙子,却发现小伙子压根就没往自己这看,正两眼冒光的瞅着自己闺女切黄瓜丝呢,李婉珍咳嗽了一声,加重了语气:“小伙子,你的凉皮。”

小伙子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失态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轻咳了一声,讪笑道:“小米切菜切的真好。”

李婉珍抿了抿嘴:“我家小米学习更好。”

小伙子想起钱佳宁的年龄,脸上有些发红,拎着凉皮一溜烟的跑了。排在后面的大妈看着他落荒而逃的样子乐不可支,一边掏出五毛钱放在钱盒子里,一边笑着和李婉珍说:“闺女长的好看又有能耐惦记的人就多,你瞅吧,就她这模样以后不知道多少男孩子喜欢她呢。”

李婉珍听了这话不免想起钱佳宁早恋的事,脸上带了些郁色。李婉珍两口子都是疼孩子的,平时钱佳宁有个情绪变化李婉珍都看的真真的,更别提谈恋爱这种事了。其实陈凯在追求钱佳宁的时候,李婉珍就从钱佳宁回家后的神情里发现了些不对,只是自打上高中以来,因为环境变化和学习压力增大,钱佳宁情绪有些不稳,不愿意和父母说学校里的事。等谈了恋爱以后更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连话都不怎么说了,李婉珍一直强忍着不敢吭声,明里暗里说了很多考大学的事,希望她能自己想明白。

李婉珍和钱国盛两口子急了两个月,还没等商量出好对策来,钱佳宁就拿回来一个排名中游的成绩单,那一瞬间李婉珍觉得自己的苦心白费了。好在似乎钱佳宁也因为这件事醒悟过来,痛哭了一场睡了两天后醒来立马就成熟了,不但和陈凯断了来往,还知道生活的不易,除了白天出来摆摊,晚上还认真看书,就凭钱佳宁晚上做题那认真的劲,李婉珍觉得等开学考试指定能拿个第一回来。

孩子走了几步弯路好容易回归正道,李婉珍最怕的就是谈恋爱这样的话,她连忙笑道:“我家小米还小呢,等大学毕业以后恋爱也不迟。”说完还有些担心地看了眼钱佳宁,生怕她不高兴。

钱佳宁重回一世此时已经十分理解李婉珍的想法,也抬头回以一笑:“我妈说的对,还不知道考哪里的大学呢,现在谈这个早点。”

李婉珍松了一口气,又笑容满满的招呼顾客,可排队买凉皮的这群人全都不好了,一个个惊惧地对视着:“等小米考上大学我们是不是就吃不着她做的东西了。哎呀我去,你说咱淄城咋就没有大学呢,这也太闹心了。”

钱佳宁笑了:“寒暑假可以光临我的小店嘛,这几天我就赶紧找人刷房子,争取早日把店开起来。”

***

钱佳宁带着李婉珍在两天内把自己摆摊的地方都转了个遍,熟识的老顾客都知道钱小米要回去准备开店了,以后摆摊的事就交给了她妈妈。

有李婉珍加入,钱佳宁顿时松快不少,白天李婉珍出去摆摊,晚上钱佳宁教她做凉皮。这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速度慢了或是温度拿捏的不好,就做不出来那样晶莹剔透无比爽滑且有弹性的口感。

李婉珍在纺织厂干了多年,手指十分灵活,再加上她此时是孤注一掷辞了职才做这行,更是一百二十个用心,即使一开始做出来的凉皮不合格,她也不气馁,反而更加用心的看着钱佳宁的示范,自己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出一个小时,李婉珍就能揭出合格的凉皮了。

李婉珍松了口气,拿起一边的毛巾给钱佳宁擦了擦头上的汗,自己也往脸上抹了一把:“小米你回去歇会,这里我来弄就行了。”

做这个是孰能生巧的活,钱佳宁给李婉珍端了杯温开水递给她:“那我先回屋看书去了,等你做完凉皮咱俩商量下合伙开买卖的事。”

李婉珍笑着抬头看了她一眼:“还整的正儿八经的。”

以钱佳宁现在的脑力,高一的知识都复习完了,顺便还把初中的重新捋了一遍。复习完学过的知识,钱佳宁问隔壁邻居借来了高二的课本准备预习下新的内容,毕竟之后自己要将同时兼顾学习和赚钱,趁着暑假有时间,还是往前赶赶进度。

前世高二的时候,钱佳宁因为恋爱的原因在上课时经常走神,成绩一塌糊涂。等她翻开高二的数学课本后,前世老师讲课的情景瞬间出现在脑海里,她不仅想起了老师在课上的详细讲解,甚至连老师提的问题都记得一清二楚。钱佳宁顿时震惊了,前世上课的时候她都没记住这么多东西,太上老君炼制的丹药也太逆天了,堪比随身带了一个补课系统啊。

既然有这样的外挂,钱佳宁心无旁骛的开始重温高二的内容,李婉珍把明天要用的凉皮和面筋做好了放到新买回来的冰箱里,然后切了一盘冰镇后的西瓜,轻轻推开钱佳宁的房门。

看着女儿坐在桌前学习,李婉珍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没敢打扰钱佳宁,小心翼翼地端着西瓜坐在床上,直到钱佳宁做完手上的题,伸了伸懒腰,李婉珍这才了站起来轻声问道:“累了吧,快来吃西瓜。”

钱佳宁吓了一跳,回过头才发现李婉珍端着西瓜不知等多久了,连忙站起来把西瓜接了过来,又给她搬了个小凳子。咬了口冰凉甘甜的西瓜,钱佳宁含糊不清地说道:“下回你叫我就行,不用等着。”

“你学习重要。”李婉珍笑着等钱佳宁啃完西瓜,给她递了个湿手绢,这才问道:“你说合伙开买卖的事是什么?”

钱佳宁脸红红地笑道:“不瞒您说,我这次出去摆摊不是心血来潮,是因为想攒钱才下的决定,所以我做买卖挣的钱没法贴补家里,现在是以后也是。”

李婉珍看着钱佳宁,脸上倒没有太多意外的神色:“你赚的钱就是你的,妈肯定不会要,就是妈以后摆摊赚钱的也会分一半给你,毕竟那些人都是奔着你做的东西来的,剩下钱的就足够咱家里用了。不过…”李婉珍话锋一转,脸上带了几分正色:“不过给你的钱你自己收好,不许给外面乱七八糟的人。”

钱佳宁自然知道李婉珍话里的意思,认真地点了点头:“妈你放心,我知道应该以什么为重。”

“那就好。”李婉珍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这个话题,转而又说起开店的事来:“之前你说把储藏室重新改建成饭店的想法我觉得不好,一个是地方小再一个改造成本也不低,算起来并不划算。正好旁边你张大娘家前几天说想卖了房子去省城她儿子家,我琢磨着我干脆把那房子买下来,你收拾收拾就能用,以后就是不开店了,这挨着的两套房子正好你和你弟一人一套,彼此还能照应。”

“您想的可真远。”钱佳宁笑了,不过她脑海里倒想起后世流行的私房菜馆,不少都是开在这样的小院里:“那行,这买院子的钱算我借您的,等我赚了钱就还给你。”

“还还啥呀,到时候那房子直接就写你名,就算提前把房子给你了。”李婉珍摸了摸钱佳宁的头发,十分怜爱地说道:“只要你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别再和乱七八糟的男孩子来往继续行了。”

钱佳宁心里一暖,眼圈也有些发红:“你放心,再也不会了。”

都是多年的老邻居,李婉珍手里就有现钱,没两天功夫就办完手续了,张大娘直接揣着钱跟着儿子走了,把一串钥匙给了钱佳宁。

张大娘家的院子因为没有搭建乱七八糟的小棚子看着宽敞许多,前年张大娘的儿子赚了钱回来把院子铺了砖,又种了些花草,看起来有几分幽静的味道。

房子里的格局倒是和钱家差不多,东侧两间卧室,中间一个小厅连着厕所和厨房,西边又有一间屋子,若是要开饭店的话,需要改造的地方就太多了。

钱佳宁回到家在纸上写写画画,打算把房子一分为二,东边两间卧室打通连在一起改造成厨房,其他房间打通作为大厅,至于洗手间则设在院子里,反正有下水管道,也不怕有味出来。

***

在钱佳宁不摆摊的日子里,淄城几个城区的老少们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虽然李婉珍除了每天卖凉皮以外,也时常带一些钱佳宁做的包子和卤味来给大家解馋,但是看不到那个脸上挂着笑的小姑娘,大家都觉得少了些啥似的。

“我说小米她妈呀,你家钱小米的店到底啥时候开业啊?”一个买完凉皮又切了一斤猪头肉的大爷不肯走,站在那里非得让李婉珍给个答案:“别总拿快了敷衍我们,直接说几号。”

李婉珍笑着说道:“其实不是我想敷衍你们,之前小米一直也没定下来时间,不过今天我出门时候她说二十五号就能开业,就在东一街最南头那个房子,牌匾都做好了,叫钱小米的店。”

大爷顿时笑了:“这个名字好,看到名字就不会走错了!”他闻着手里提着的猪头肉散发出来的香味,警惕地看了眼身后的小伙子:“我这就让我儿子排队占位去,要不然指定抢不过这些牲口们。”

李婉珍都快给他跪了,大爷你醒醒,今天才二十号,你饶您儿子一命吧!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修文今天起晚了,先把更新送上,么么哒,我吃完饭给大家送红包~~~~

本章依然一百个红包掉落,留言字数长一些的容易被砸到哦,另外卡卡跪求作收,恳请小天使们到专栏里收藏下卡卡,谢谢大家!

第 12 章

打钱小米装修房子的时候邻居们都好奇的过来瞅两眼,等“钱小米的店”的招牌挂上以后大家更好奇了,这钱小米不是在上高中嘛,怎么就开店了,这是要退学?

钱小米之前摆摊的地方都是在城东、城南、城西三个方向,和家里住的地方正好不是一个方位。淄城虽然不大,但是钱佳宁摆摊时间短,此时又正值酷暑,除了必要的事情大家基本都在家纳凉,所以附近的邻居还真没一个知道钱佳宁出去摆摊卖吃食还打出名气的事。

看着牌匾上,邻居们抓住钱佳宁问道:“小米你这准备开啥店啊?这也看不出来啊?”

对于好奇的邻居,钱佳宁好脾气的笑了笑:“开饭店。”

“那你这用这个牌匾可不行。”一个大妈十分有经验地说道:“你起的这个名字也看不出是饭店呀,人家顾客能进去呀?你看看街北头那家美味饭店,一看就招揽顾客,你听大妈的趁着没开业赶紧改个名。”

“就是。”另外几个也凑了过来七嘴八舌给出主意:“我看你这么大的院子就弄了一些花啊草的,太白瞎地方了,就屋里能摆几桌啊,听我的,把这些东西去了扯上棚子能多放几桌。”

对于邻居的建议,钱佳宁只微微地笑了笑:“我一个人也忙活不过来,这样正好,而且我这饭店也不是整天都看,等我周末放假的时候才营业。”邻居们听了顿时露出一脸“这是个傻子吧”的表情,她们刚想好好说说她,正巧这时送桌椅板凳的车来了,钱佳宁连忙过去招呼工人把东西搬进去。

看着古朴的八仙桌,几个大妈一致的摇头:“这孩子做事就是不动脑子,那八仙桌能坐几个人呀,你瞅那美味饭店都是大圆桌,虽然不如这个好看但是架不住坐的人多呀,那才能赚钱呢。”

“有啥脑子啊,谁家开饭店和闹着玩似的,平时还不营业,这不闹笑话嘛。”

“可不是嘛,要说我这李婉珍两口子心可真大,这买了房子就扔给孩子,自己一点心都不操,她就不怕赔钱?哎,最近咋没看见她?干啥去了?”

“我早上五点多起来买菜看见她骑三轮车走了,上面装着不少东西,可能上哪儿摆摊去了吧。”

“你说说,这家人真能作,李婉珍也是好好的工作不要了出来摆摊,你瞅吧,指定有她后悔的一天。”

一群四五十的大妈站在钱佳宁家门口,喋喋不休地扯着闲篇,直到眼瞅着快中午了,她们想起自家男人要下班回来吃饭了,这才匆匆散了赶紧回家做饭去。

美味饭店的老板娘李红站在自家饭店的门口看着送桌椅的车走了,这才皱着眉头进屋,拽了一把自家那个喝啤酒吃花生米的男人:“你还喝呢,你瞅见没,街南头也要开饭店了。”

美味饭店的老板赵大壮漫不经心地说道:“我早问了给他家修房子的施工队,是钱家那个上高二的丫头开的,说是周末和放假时候才开门。”他夹了个花生米扔嘴里,嗤笑了一声:“就个丫头片子会做什么菜啊,还一个星期开一回门,我和你说这都不用把她当竞争对手,没几天她就把自己折腾黄了。”

老板娘李红听这话到更好奇了,她坐在赵大壮对面给他把啤酒满上:“那老钱两口子就让她这么折腾?她家可不是什么有钱人家,一个月顶天了能赚一百块钱,她家就不怕折本?”

“老钱他俩惯孩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赵大壮喝了口冰镇啤酒,舒爽的哈了口气:“回头等开业时候你看吧,肯定连个人都没有,到时候你就看笑话就行了。”

李红听了倒是松了口气,钱国盛两口子都是上班的人,钱佳宁那小丫头片子刚满十八,一家人使劲巴拉也挑不出一个会炒菜会做买卖的,自己真是瞎担心。

***

到了开业这天早上,钱佳宁早早起来从两个院子中间的小门穿了过去,发面剁肉馅,准备今天营业的早餐。淄城在华国的北方,这里的居民偏爱吃面食,钱佳宁准备的早饭也以面食为主,捏好的小笼汤包放在了十层高的蒸笼上、一百只精致的虾肉馄饨摆在盖帘儿上、旁边的面板上摆满了手擀的面条,此时钱佳宁正在大锅前拿五花肉熬制肉酱,旁边的大盆里装着提前腌制好的小菜。

将喷香的肉酱盛出来,钱佳宁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到了早上六点半,她解下围裙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外面有人来吗?”

聚宝盆在钱佳宁脑海里洋洋得意地说道:“那当然,你可是食老在人间唯一的弟子,对你的厨艺有点信心好不好?我和你说就你腌的萝卜咸菜都比别人炖的红烧肉香。”

钱佳宁对着玻璃整理了下衣服走到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才拿下门栓打开了大门,顿时被门口排成长龙的队伍吓了一跳。

和钱佳宁的呆愣相比,排在面前的老头和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是不是能吃早饭了?我和你说你大爷我早上四点就起来了,终于不负众望的抢了头筹。”

钱佳宁回过神来,连忙让开位置:“那大爷您进来吧,不过我的小店位置有限,一次只能接待二十五个人。”她扫了眼队伍,这看上去起码得有五六十个人吧。

大爷听见只能进二十五个人,立马撒丫子往里跑,腿脚瞧着比年轻人还利落。钱佳宁虽然看到这么多人来捧场惊讶了一下,但是更惊讶的是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大早上有上班有出来买菜的,一看街道南头排了好几十个人,顿时都有些懵逼了。

爱凑热闹是华国人的天性,看到那么多人排队不管有事没事先过来搭个话,尤其是说了几天钱家指定要赔钱的那几个大妈,一个个狐疑地看着他们:“你们在这干啥呀?”

一个城西的中年妇女因为来晚了一步没能第一波进去心里正不痛快呢,看着她们带着怀疑眼神更不乐意了,撇了撇嘴说道:“没瞅见排队呢,肯定是来吃早饭的!”她扇了两下扇子,忍不住和身后的人抱怨起来:“都怪我家那个死男人,都出门了他想起忘记带钱了,这又赶紧回家拿,正好错过了一辆公交车,要不然我指定能排前面。”被骂的死男人缩了缩脖子不敢吱声,默默地转过身去伸长脖子往里瞅。

“排队吃早饭?”邻居大妈们更懵逼了:“就她家?”

正问着呢,就看见又有几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飞奔而来,因为速度太快到跟前的时候险些刹不住车,连忙蹦下来把车子推到一边,一边嘴里嚷着迟到了迟到了一边急急忙忙到后面排队。

这画风不对啊,老钱家开业连鞭炮都没放一挂就来这么多人,围观群众目目相觑都有些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邻居懵了,平时在这卖早饭的乐了,这条街道从南到北一共三十来户,而出来买早饭的只有一半人,平时他都是在这条街道卖完了去下条街道,今天来了这么多外面的人,相比不用换地方就能把东西卖完了。

摆摊的老赵给街坊拿完烧饼招呼自家媳妇把东西搬上来推到钱佳宁家对面,扯着嗓门使劲吆喝:“烧饼包子小米粥!新鲜热乎的!”

原以为会呼啦啦围过来一圈的人,谁知那些人充耳未闻,连头都没回一下。

老赵愣了一下,难道是自己的声音不够,他又扯着嗓子喊了一遍:“烧饼包子小米粥,不用排队,买了就吃!”

“哎呀小声一点!”排在后面的一个阿姨不乐意了:“这么大声音这是想震聋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