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娶个媳妇好过年?

要说这村子里什么人交游广阔, 认识的人多,不是那些老头,也不是顶门立户的中年, 反而是那些十五六的娃子, 这现象怎么形成的?说起来也是十分的有趣。

打从到了这山窝子之后,不管是打猎, 还是挖野菜,甚至是做手工,只要是能卖钱, 这村子里哪一家都不敢落后,为了能早点安家落户,落地生根, 这一个个的几乎都扑进去了全部的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这十来岁的, 吃的多, 力气也和小牛一样的娃子能轻松的了?

怎么可能,这搭伴的帮手就指着他们了,所以进城卖货的时候, 只要是有搬搬抬抬的事儿,他们就怎么都躲不了懒,总是要跟着去的。可这真的跟着到了城里, 等着东西搬下来, 不管是送进了铺子结账, 还是在集市上摆摊, 力气活之后那就没他们的事儿了。

家长对着自家孩子,从来不讲什么道理,看着你不行,那就是不行。帮着看摊子都被嫌弃脾气不够好,卖不出去东西。整个儿就是新人进洞房,媒人扔过墙的做派。这么一来,他们能干啥?自然是只能离得远远的,在这城里到处看,权当长见识去了。哪怕是在街市上看人耍猴呢,也比被嫌弃强。

这镇子一共也就那么点地方,一次两次的还新鲜,次数多了,那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岔了,连着人头都熟悉了好些。特别是这街市周边的人家,那些人家里差不多年纪的娃子,几乎面临着差不多的情况。这一来二去的同病相怜的孩子们,自然立马就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熟络起来。

事情到了这里,这消息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这些小地头蛇什么不知道?别以为只有三姑六婆八卦,事实上真说起来,这好奇心强的孩子们其实知道的小道消息更多。闲着没事儿,这些八卦什么的,几乎成了这些孩子彰显自己消息灵通有路子的一种炫耀方式。如此一来,你说,这像是邱澄易这样的,有什么不知道的?就是比不上城里的八卦党们,那也绝对比只知道挣钱的家里大人强。

“西街三省书铺,爷爷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赶紧的说,少在哪儿卖关子。”

“嘻嘻,我说的就是那三省书铺的掌柜的侄子,年纪合适,今年二十,比我明哥就小了一岁。至于人嘛!我保证人品真不错,往日里交往,话虽然不多,可办事儿十分的妥当仔细。人长的也不错,骨架子也大,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力气的。干活利索,会的也多,是个能养家糊口的好手。”

“三省书铺的掌柜?那个姓周的?他家的侄子?好像是听过这么一耳朵,说他兄弟好几个来着,你说的是哪个?你赶紧说,怎么他们家也能出个肯入赘的?不会吧!难不成有什么事儿?”

“叔,不是入赘,上门女婿那不是还有上门不改姓的那种嘛。直接搬到村子里,说起来依然是两家,这样听着好听,人家也能接受。”

邱纯儒对这城里的八卦知道的少,可他再怎么不知道事儿也明白,凡是和这书本搭上关系的人家,多半都十分的要脸,这样的人家那里能让自家出个入赘的男丁?那不是打了一家子人的脸嘛!所以他问的倒是越发的细致起来,眉头也皱了起来。

邱澄易本是为了引开话题随口这么一说,不想自家这族长当了真,这下可麻烦了,人家可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这要是瞎扯,别弄到最后,两头都得罪了,所以忙往回拉了点,只要不改姓,还是娶媳妇,只是住的离着丈人家近,这好像就不怎么戳人心窝了吧!按照那个人的情况,好像也能接受的吧!正好还能远离些是非,多清净点呢。

邱澄易性子相对跳脱,心也大,这么自我安慰的一想,这本是随口扯出来的事儿,立马被重新摆正了位置,将自己知道的全给倒腾了出来。

“说起来也是个苦命人,听说早年他家还算不错,他爹还是个账房,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得了痨病。这一下,这一家子可算是毁了,为了看病,家当全卖了个干净不说,到他十岁的时候,他爹没了,还欠下了一大笔债。为了这,他外祖家直接来人,把他娘给带回去改嫁了不说,差点还断了亲。只留他这么一个孩子,住在了大伯家里,靠着他叔伯过日子。就是那些债也都是他叔伯帮着还了近半,又做了保,让债主宽限了五年,这才让他顺当的长大。哦,对了,他今年正好还清了所有的欠债。这个我心里有数,不会弄个债头子回家的。只是…没房子没地,光人一个,啥产业没有。大伯,你看…”

不说不觉得,一说这人条件那是越听越差,简直就是个三无产品。这样的人真有人愿意嫁闺女?要是不出意外,这小子,到了三十岁能有个屋子,能娶个寡妇都能算是有本事了。这样的介绍给自家族长大伯真的合适?邱澄易自家都不确定了,话说道后头,声音都忍不住开始低了下来。反倒是邱纯儒眉头反而松开了,恢复了这一族之长的稳重模样。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小子是想说,他叔伯养活他这么大,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这以后的事儿,估计不会插手。建房子,置办产业,聘礼,喜宴,这孩子想要成亲,需要的银钱不是一点两点,目前他不可能拿出来。若是我们这里伸把手,说是看重他的人品,愿意把闺女下嫁,都不需要他出什么贵重聘礼。唯一的要求是,因为心疼这唯一的姑娘,怕以后照顾不到,所以想让孩子住的近点,让他房子建村子里,他一定能答应。”

说道这里,二爷爷也跟着点头了,觉得这说法很有理有据,挺能糊弄人:

“只要人在村子里了,那这是不是入赘确实不打紧,这么些人呢,还能看不住一个?只要他对芳华好就成,姓什么无所谓,反正你也不是没儿子,没香火,不用那么刻意,只是那个孩子…”

说道这个,二爷爷有些皱眉:

“这娃若是真像你说的,骨架子大,力气不小,那在叔伯家日子过得,应该也算不错。只是叔伯是血脉至亲,帮着还钱也理所应当。可这婶子伯娘呢?这么个拖累,能没二话?还有那改嫁的娘就没找来过?那些堂兄弟就没挤兑的?人多口杂,从十岁,到如今的二十岁,整整十年,只怕这娃听了不少的闲话。这心性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你别说啊,老人见识就是多些,这些邱纯儒还真是没想过,这会儿要是邱澄明在,就能听出来了,这是老头担心,那个孩子心理阴暗自卑,或者压抑多了,城府太深,一个激动来个反社会什么的,没得牵连了自家。

“爷爷,您看您,弄的好像立马要定下似的,我这不是提供一个人选嘛,你们觉得听着有点谱,那就让明哥去看看,打听打听,摸摸底什么的不就成了?”

咦,是,他们这热热闹闹的说了半天,这会儿才发现,目前为止,这事儿还都只是他们自己一厢情愿啊!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合着他们这半天是瞎侃了?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邱纯儒坐不住了,感觉自己没脑子的一面暴露在孩子面前,让他相当的不自在,所以忙站起来对着二爷爷说道:

“成吧,二叔,咱们今儿就先说到这儿,我这就让明哥儿进城看看去,要是人真还成,那到时候我在找您商量商量。哎,这都快成了我的心病了,这地方,你说,怎么一个个的成亲都这么早呢,弄得我好好的孩子,好像都成了老大难了,只能矮子里头挑个高的,什么事儿啊!”

说话间,老头转头就往外走,想着早点回去,自己一个人在琢磨琢磨,不想走了没两步,那邱澄易在后头又插嘴,高声说道:

“大伯,慢点走,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就那么不稳重呢,这也太急了,虽说有老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可也没听说有娶个儿媳妇,嫁个闺女好过年的呀。”

这一句话威力十分的大,只见邱纯儒身形一晃--脚崴了!好在边上就是大门,老头一把扶住了门框,站稳了身子,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猛地一个回身,瞪着眼睛,对着邱澄易说道:

“没大没小的臭小子,你这是屁股痒了是吧,你自己说,是想吃毛栗子,还是想吃竹笋烤肉?”

邱澄易在老头扶着门框的时候就知道不好,整个人这会儿已经缩到了自家祖父的后头,十六岁大的大小伙子,这动作做出来,怎么看怎么不协调,若是在加上那舔着脸,厚着脸皮装无辜的模样,那真是让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反正邱纯儒是没坚持多久,忍不住笑出了声音,挥着手,对着正歪着身子,假装教训孙子,实际打圆场的二爷爷说道:

“叔,赶紧的,您就坐好吧,别再扭着腰。易哥儿,还装什么可怜,赶紧的,过来,扶着我,哎呦要命了,这脚歪的…扶好,走慢点,臭小子,一会儿不给我揉好了,不准回来…”

大人和还在好像永远都没法子计较,反正吧,把这小子当次拐杖,吓唬吓唬,也就这么糊弄过去了。不然,你还能这么的?真下狠手,那边二爷爷都能和他拼命。对于有孙子的老人来说,儿子侄子什么的,那全都没什么地位,爱哪儿呆着就上哪儿呆着去,谁都没自家孙子值钱。

邱澄易也是个会看眼色的,看看,才听这么一句,立马就知道没事儿了,这无赖的模样重新翻身上马,再战江湖。

“大伯,就您那臭脚,说这话亏不亏心,这是存心要熏死我呀。”

“要不是你,我能这样?你再敢糊弄试试…小心连着臭袜子都让你洗了。”

“成成成,你狠,哎,谁让我人心善,孝顺呢。保证给您揉散了筋骨,明儿起来就能走,成了吧?”

看着为难呢,好像他多委屈似的,这表情让邱纯儒忍不住牙根又痒痒了,真是不对比不知道啊,这么一看,自家那孩子,真是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看怎么乖巧孝顺,比这臭小子不知道顺眼多少倍。

这么一想,邱纯儒觉得,自家儿子的这门亲事,自己还要多上几分心,怎么也要让自家儿子这人生大事儿多几分体面。对了,刚才那臭小子说的好像也挺在理,娶个媳妇好过年?恩,这是个不错的时间!好歹不至于让自家儿子大龄到二十二去。就这么定了。至于闺女…也抓紧吧!

“易哥儿,你芳华姐都十七了,这人选的事儿你在想想,还有合适的不?好歹弄几个备选的,都说一家女百家求,哪有这么直勾勾盯着一人的,太不矜持了,显不出咱们老邱家闺女的体面来,多几个,让你明哥过些日子一并看了,好歹也能有个挑选的余地!”

真是没想到这些个混小子,关键时刻还挺有用,这人头熟的,不能浪费了,多发挥发挥作用,说不得村子里其他人家也需要呢,说起来这也是变相的扩展自家村子人丁的好法子。

“放心吧大伯,就我这眼睛,亮着呢,只要有合适的,肯定逃不出去。”

这是说人还是说耗子呢,都什么形容,邱纯儒忍不住笑了,伸手在邱澄易的肩膀上轻拍了一下。

“行行行,你本事,哎呦,走慢点,混小子。”

“大伯,要不我背您回去?”

“别,我怕摔着…”

第73章 大白牙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哥哥,邱澄明的任务是繁重的, 带着老爹喋喋不休的所谓细细观察的嘱托, 还有内心那种妹子要让狼叼走的不忿,一个人在镇子上来回的晃荡, 根据邱澄易那小子提供的线索, 人选,一点一点的看过去。

这个不成, 瘦的没有二两肉, 别是个短命的;那个也不成, 手掌有熊掌那么大,万一家暴, 自家妹子岂不是要被打死?;还有这个, 别的倒还罢了,这一口的白牙是怎么回事儿?这年头牙刷都属于稀罕物, 一个个都用柳条枝咬碎了漱口的, 怎么就能出来这么白的牙?莫不是骨子里有白化病?

邱澄明这会儿是看谁都不顺眼,可再怎么挑刺, 他心里也知道,自家迁就着, 寻个本地女婿, 娶个本地媳妇, 那是铁板钉钉的。所谓和光同尘, 所谓入乡随俗, 是他们这样新定居人家必经的一关。无论什么时候, 特立独行都容易招祸,更容易被排挤。

你道为什么从定下来开始,这村子里,族里的老人为什么那么积极?一波波的不停歇?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早点成家立业的问题了,还涉及到了联姻的隐形目的。

说起联姻,就不能不说这村子里的老人世故了。别以为世故不是好词!所谓世事通明,人情皆晓,这是一种圆滑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作为外来户,在这个十里不同音的时代,即使再没有利益纠葛,从人情关系上,从地域,语言,习俗等等方面,天然的就已经处在了这地方人脉关系的隔离带,最容易被防备,被无意识的排挤。这对于他们融入当地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能尽快的打入这个地方的人际圈,结交到周边的人脉势力,让他们的存在被接受接纳,融入当地,联姻是最直接,最容易的法子。也是最能被本土百姓接受的方式。

别以为人家土包子不懂遗传学就不知道扩大联姻范围对象的好处。什么骨血倒流啊,什么同姓不婚啊等等,这样带着一定限定的联姻潜规则每一个地方都不少,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所以自然而然的,对于这送上门来的新的联姻对象,当地人自然欢迎。

只是凡事儿都有底线,他们再怎么欢迎,也是有要求的,必然是要弱势的老邱家这一方遵守他们本地的联姻规则的。要是冲突较大,或者意见相左,那他们情愿重新换个方向,重新再找。

这样的实际情况,村子里年纪小的或许从没有意识到,只觉得到了这地方,这说亲说的有点快,别的什么都没多想,可作为少族长,邱澄明却是被重点教育过的,心里十分的清明,所以即使再怎么不忿,再怎么心里嘀咕这里的人娶幼女,真干起事儿来,却半点不敢含糊的。

“明哥儿,你今儿可是在这转了三圈了,这是有事儿?赶紧的,坐着喝口茶歇歇,天虽然凉快了,大太阳底下到底晒多了也不好。”

街口茶棚子里的蒋老汉一边给自家那大铜壶里加水,一边乐呵呵的招呼着邱澄明往里头来。

“也好,蒋叔来个大碗,我正好是渴了。”

“看看,我不说,你这是准备憋到家再喝水啊?来,大碗。”

西北的人说大碗,呵呵,亲,这碗肯定吓死你,比脑袋都大一圈,这才是大碗。这一碗水上来,邱澄明觉得,很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让你嘴贱瞎喊,这下可好,这一碗下去,这肚子撑得,都能少吃一顿饭了。得,慢慢喝吧,权当来聊天说闲话了。

“蒋叔,这茶叶…喝着和南面来的不一样啊,难道是山里的野茶?”

“什么野茶,这是西乡茶,西北名品,据说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人采摘,秦始皇汉武帝都喜欢喝的名茶…巴拉巴拉…”

他这真的只是随口一说,作为一个喜欢了咖啡,酸奶的现代人,喝茶什么的,除了减肥的时候想到普洱,其他真没啥太多概念,就是如今这所谓的和南面的不一样的懂行话,都是托了这身体的福,喝多了碎茶叶沫子的结果,不然连着这也尝不出来呢,用得着这么给他上茶叶课嘛。从春秋战国说道那个十个传说七个搭边的乾隆爷,在这么说下去,天都要黑了。

“哎呦我的亲叔啊,我知道我错了还不成嘛,真不是有心的,您看看我,这才几岁?能有多少喝茶的经验?往日也就和凉白开做堆的份,不懂也是常理不是。哪里能知道啥地方产啥茶呢。”

“不喝茶?不可能啊,看看你这大白牙,和那些臭美的小子丫头们一样一样的,一看就是用隔夜茶洗的,不然不可能这么白,怎么可能不喝茶?”

等等,大白牙?这话他怎么这么熟悉呢?好像是自己刚才说过的吧!不对,隔夜茶洗牙?这是什么操作?难道…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这会让他发现,时空也一样!他都不知道,洗牙行当的风靡根源居然是在中国?

等等,这会儿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刚才他看见的那个大白牙是谁来着?是哪个姓周的吧!自家妹夫的有力人选之一。好家伙,可算会让我逮着小辫子了啊!什么样样都好啊,臭美,这就是一桩不好。谁知道他是不是显摆着大白牙到处勾搭小姑娘?

对未来妹夫人选一阵的挑刺,绝对让人浑身的痛快,甚至诡异的让他整个人从一开始那种妹子要被骗走的诡异暴躁中解脱了出来,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好些。居然还有心思和那蒋老汉说笑起来。

“蒋叔,我看你这牙也挺白的,难不成你也臭美了?不会吧,我记得蒋婶子走了都七八年了,你这…哎呦,有情况啊!看上哪家的婶子了?”

这话若是不熟悉的人,那绝对轻佻的很,可他笑盈盈的,还凑到蒋老汉身边,搭着膀子,像是哥两好一般的调侃,反而显出了几分没大没小的亲近来,这是邱澄明人际交往上的绝招,每每出手,总能让人亲近的很,为此处到了不少不错的关系。当然这也有对象,一般油滑的,吃不准的他是不会这么干的。到目前为止,大半都施展在中老年厚道长辈这里,顺带混了个小滑头,臭小子的亲热称号。看看,这会儿也是,调皮的模样,弄得蒋老汉一边脸红,一边笑着斥骂:

“你个混小子,满嘴的胡说八道,也不知道留点口德,你爹也是可怜,生了你这么个猴子,没给你小子气出病来,真是命大福大。”

看看,这样的话是一般半生不熟的人会说的?听着口气,这情分就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上去了一大截了。

“对了,明哥儿,你爹昨儿进城是给你说亲了?”

“恩?叔,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我爹大嘴巴了?这事儿还没怎么的呢,传的七七八八的,这万一不成,让我咋做人?”

“去你的,还你咋做人,又不是黄花大闺女,你那脸皮,厚的和城墙一样,还能脸红不好意思不成?染块布都比这快。不过你放心,你蒋叔我肯定不会乱说的,就是你爹,也不是大嘴巴,他昨儿请了杂货铺的老张就在我这儿歇的脚,喏,就在那边上最里头的桌子说的话,旁人没注意,估计也就我听见了,你说我怎么知道的?”

他本来就没怀疑他爹好不,还以为是老张嘴巴大呢,这会儿听了这解释,自然知道自己想岔了,不过也不用解释,解释就是掩饰,还不如直接岔过去呢。

“那…蒋叔,你这茶棚立了那么多年,估计城里哪个都知道,赶紧的,和我说说,那姑娘怎么样?让我心里也踏实踏实。”

再怎么已经确认了盲婚哑嫁,他好奇心还是有的好不!既然有知情人,那问问又不花钱对吧。只是这一脸疲赖的模样,呵呵,真让人说着了,这脸皮,比城墙都厚。

“我说,你小子,该不是进城就是为了自己来相看吧!怪不得到处瞎转啊!”

“叔,我知道那家在哪儿,岔着半个镇子呢,我又不是路痴,赶紧的啊,别糊弄我,好好说说呗。”

“那你来这里干嘛?”

“嘿,蒋叔,你这是…怎么这么不依不饶的?难不成你这里是买卖消息的地方?还要一来一往的互换不成?不成,这个问题我是不会回答你的。”

“不说?小子,那我也不说,你自己慢慢寻摸去吧,我倒是要看看,你准备磨去几块砖。”

这是调侃他这附近转三圈的事儿?那啥,他这是相看妹夫,和自家相看媳妇…亲,性别有问题好不!

“咦,九章,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门口来了生意,蒋叔也不和邱澄明扯了,快步的就往外走,顺着光一看,却原来是附近的娃娃,他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即熟练的倒了碗茶递过去,寒暄了起来。

“叔,大伯喊我有事儿,就早回来了。对了,您的酱缸已经箍好了,我晚上给您送来…”

这里两人说着话,那边邱澄明听着这声音耳熟,变转身逆着光看了看,嘿,有缘啊,你猜这人是谁?是了,所谓无巧不成书啊,呵呵,不就是自家那邱澄易那吃里扒外的弟弟看好的妹夫人选嘛。那个账房的儿子,书铺掌柜的侄子,姓周的小子,叫九章?这是从九章算术里取的名?倒是省事儿,只是…这人这辈子麻将是不用打了,不然万一停张…很容易诈胡啊。

用挑剔的眼神再一次从头扫到脚,从脚扫到头,你别说啊,从这人说话来看,不是个木讷的,即使没能张嘴三分笑,可对着老人,态度很温和亲近,可见脾气不错。至于干活?看他一边说话,一边还帮着掏炉灰,就知道是个眼里有活的勤快人。听着话音,还会做点铜箍匠的活计?那也算是有谋生的手段。

恩…好像,确实,可能,这人还真是还算成…最起码在现有的几个人选中,还是属于个人不错的。不过他还要考察考察,第一印象未必就准对吧!不能随便就让人叼走了自家的妹子。宝贝似的养了这么些年,即将便宜了别人,想想就伤心。这样吧,先去看看自己媳妇什么的,调节一下心情。嫁出去和娶进来,这差别太大了!

“蒋叔,我先走了,明儿再来看你啊!”

也不和那周九章多说话,不过是一个点头,邱澄明急匆匆的就走人了。

“蒋叔,那人是…”

“哦,山窝子老邱家的小子,是个机灵小子,本事也不小,你要是想寻路子挣钱攒钱,多和他学,绝对不会吃亏。”

不吃亏?看着吧,不把人忽悠的不似倒插门的倒插门,邱澄明自己就会吃亏,所以啊…哼哼。

第74章 一次到位

邱澄明在镇子上四处打转, 不住的考察着自家那些小子们提供的可靠人选,几乎隔日就要走一遭的长期观察,以防一时走眼, 为此还特意弄了个小本本做记录怕弄混了, 另一头邱纯儒也十分的忙碌,这修整屋子, 搬迁铺子什么的,向来是大工程。从规划打地基开始,那就十分的耗精神。

看看这刚运来的头一批青砖, 石块,堆得和小山一样,光是招呼族里的人帮着卸货什么的, 就足足用了近一个时辰。还要招呼着给家里的牲口找个暂居的棚子,自家借宿的地方, 屋里东西的规整等等…全是事儿啊, 好容易歇下来,还要招呼帮忙的族人吃饭,喝水, 邱纯儒感觉,自己就是迁徙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忙过。嗯,没有了儿子帮忙, 自己好像是有点照应不过来了啊!偏偏, 这歇息的功夫, 还有人找事儿。

“大哥啊, 你这手笔可真不小,这么些东西,花不少钱吧,怎么不索性再扩一些,要是再买上几个下人,那好家伙,直接就能当上老爷了。看看这青砖,多厚实。”

当老爷和青砖有啥关系?不过你别说啊,这地方穷归穷,偏归偏,可好处也有,到底院子宽敞啊,就邱纯儒家的这院子,当初刚来的时候两进都勉强的那点规模,若是紧凑些收拾,把后头的牲口棚子移动一下,或是往后,或是往边上扩,这院子做成个三进的,确实是够的。

所以喽,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邱纯儒在族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撺掇下,那还真是有点动了心思。反正他这会儿真不差钱,狠狠心,还真是盖的起,想想以后那体面,都有些小激动。只是想想家里的丁口…

“三进?我家就是老三回来住,也不过是四口人,更不用说如今他搬到了道观了,三口人,这,用的上这么多屋子?”

“哎呦,族长啊,怎么不用了,这前院除了这杂货铺,正房厢房的,除了你自己住,其他的大可以腾出来,以后用来待客什么的对吧,好歹也是族长,村长,上头来个官差什么的,也不可能住到别家去,总是要在你家招待的,就是平日里咱们村子有什么事儿,大家选个地方商量,也铁定是来你家啊,这地方能不准备着?后头第二进给明哥儿,三间屋子打通两间给明哥儿当新房,多合适,小两口就是有了娃子,一时也够住。另一间给芳华,足够她住到出嫁的。后头再起三间除了库房,剩下的正好给下人住,虽说不及城里那种四四方方的大院子敞亮,屋子多,可怎么看着基业也足够传几代人的,多好。就是将来明哥儿生他七八个的,也能安排的过来了。”

“怎么就不能四四方方的做大院子了?别看后头二进的就三间,可这院子够宽,后头空地也大,即使不能有三间厢房什么的,小点的两间也能盖起来,倒是最后的那个牲口棚子那里,确实差了些,厢房是别想了,最多一排砌上五间小点的屋子,这样还能有个大块的空地,好歹堆东西方便。”

“要我说,这别的不说,牲口棚什么的,倒是先一个要安置妥当了,要吗后头在推上一截,要吗索性边上加一长溜,毕竟这家里可是有三匹马一头牛,五六只猪的,这样的大牲口多值钱啊,可不能因为建屋子的事儿掉了膘,忒的让人心疼。”

“青砖大瓦房都起了,族长,狠狠心,索性搞了吧,好歹您这也是咱们村子的脸面了,你这里敞亮大气,旁的村子来人看了,也能高看着咱们一眼。咱们走出去也有脸。”

这都谁谁谁啊,为了你们的脸面,我死劲的硬撑?还有你们这几个,这是谁家的院子你们忘了?主意出的,比他这个主人都想法多。合着都不用你们花钱是吧,一个比一个大方,若真是按照他们说的这么整,那这一下子要出去多少钱?说不得就要把自己从儿子哪里弄来的钱全给贴上了,想想就心疼,午饭都少吃了一碗。

只是等着邱澄明晚上回家,老头絮絮叨叨,又略带着几分渴望的那么一说,却换了儿子一个大大的笑脸来。

“爹,你别硬撑了,明明也很心动了干嘛还一脸肉疼的模样?脸上这褶子都能挤死蚊子了。得,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是觉着钱要是全花了,心下不安对吧。放心,儿子养的起您的。”

说着邱澄明从自己的小金库又捣鼓出来了整整100块的大洋,交到了自家老爹的手里。

“给,这下安心了不?除了青砖瓦片,咱们这样的乡下地方,盖房子又能花几个钱?他们说的也没错,既然整了,已经花了大头了,索性一次性整好点,弄三进的格局也确实体面,就咱们家这样,即使这一次不干,说不得过上几年,一样要这么来,还省了隔上一年再收拾一回。”

安心?没有,担心还差不多。作为一个还算是负责人的老爹,他自觉管儿子还是管的挺严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做出打劫儿子银钱的事儿来,那不就是怕这小子手松,或者钱多了被人引着不学好嘛。

所以自家儿子有几个钱,其实他大致都有数。一直以为这小子就算是有,估计也就那某个小匣子里的那点值钱货外带几十个大洋而已,不想一个转头,居然又有了成百的数字。而且看着拿出来还相当的不在意,那说明啥?说明儿子的钱不止这些啊!

那到底是有多少?怎么来的?该不是又干了什么吧!自打老三回来之后,这叔侄两个胆子是越发的大了,虽然知道就老三那样的人,估计针对的也是些祸害,不会损了阴德,可想想这危险…看着这桌子上白晃晃的大洋,邱纯儒眉头越发的紧了。

“儿子啊,你这钱…悠着点,又不是吃不上饭,也不是缺钱救命,没得总往危险里头钻。你三叔也是,怎么总带着你这么个孩子瞎整呢。”

都没问邱澄明这钱的来历,老头自己就给定了性,人邱纯阳这锅背的,实在是冤的很。

说起来,邱纯儒也是个开明的。他不想问的太细,是怕儿子觉得他管太宽,毕竟已经是个大人了,经历的也不算少,这样已经开始当这全族家的娃子,说话也要注意给孩子留脸面了。所以凡事儿都十分的有分寸,就是平日里打趣斗嘴,都从不多问他在外头的事儿。

可不说又忍不住,自家的儿子自己疼,明知道他在外头干的挺猛挺狠,怎么可能不担心。到底来了这么一句。邱澄明能怎么说?能说自己其实藏得钱都能近千了?能说自己只要完成任务,钱绝对源源不断?不能啊,打死也不能,所以他只能说:

“爹,还记得那个小鬼子不?…这一条线,如今我都看着呢,这帮子吃人的禽兽,不知道为了灭口害了多少人呢,怎么的也要让他们来一个死一个,还回来,决不让他们安生了,所以啊,放心花,不义之财。”

什么理由都没有死人靠谱,所以那个已经毁尸灭迹的连着上线都一并给一锅端的小鬼子又被利用了一回,成了邱澄明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了。在他的嘴里,这些钱都是他揪这些奸细的时候,顺手弄来的值钱货当了几个打眼的东西之后攒的。

这里头有几分真几分假,这真是不好说了,想想他给出去的金叶子,想想自己那匣子里增加的值钱玩意…呵呵,大侠从来不缺钱,武打小说都给证明过了的对吧。

邱纯儒听着这些,忍不住又点了一锅烟,这事儿他一直都知道些,但是不怎么仔细,如今再听,不禁联想到自家老三那不缺钱的模样,若是老三也总是再干这些…倒是串起来了,心下也安稳了几分。

“既然不缺钱…这样,明儿我问问你二爷爷他们,是不是也索性一并将屋子收拾一下,土胚的屋子就是这点不好,看看,才过了多久啊,那才一年的新屋子外头就被雨水给打的开始掉黄泥了,不裹上一层砖,只怕三五年的,就要重新来一回,费事儿的很。还不如乘着这次,买多了便宜,一起收拾收拾,反正有咱们家撑着,银钱不够,也能给垫上。”

心里安生了,邱纯儒就按下了这话头,重新转移话题到房子的事儿上。能当族长的,能带着族人毅然迁徙的,邱纯儒也不是什么善茬,反正死的不是自己人,他才不心疼呢。只是对着族人…有这样一个一心想着族里的老爹,邱澄明能说啥?

“爹啊,你这还真是身体力行啊,绝对把握住了吃亏是福的真理。”

“怎么的,不行啊!儿子唉,咱家是族长,不能只顾着自家,不然你以为为啥你爹我一呼百应,连你也受益?为啥咱们家有钱,他们也不眼红?为啥给咱们家干活,族人从来都尽全力?…”

“成成成,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我听你的还不成吗,到时候钱不够我在想法子就是了,对了,那咱们家真要买人?对了,这都成老爷了,爹,要不要在续个铉,讨个妾什么的…哎呦,爹,别丢鞋,味太重…”

讨打的邱澄明顺利撤退回自己的屋子,重新开始清点自己的小金库。邱纯儒则一边骂儿子,一边收拾钱匣子,皱着眉头,一会儿的功夫又开始算计起这一遭要耗费的钱粮问题。

屋里屋外的,父子两个都在那算账,谁也没看到,屋子门口躲着听了个全程的邱芳华,满脸的愤怒和惊恐。她第一次知道那个曾和她住过一天的凝香居然是那么死的,也第一次知道,自家哥哥还曾暗暗的为她去报了仇,更不知道这平静的小地方,暗地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危险。顺带的,不自觉的对自己的安全开始上了心。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凝香就是太弱了,太容易信人了,这才…我明儿起就跟着大哥学打拳,学射箭,女人更该有自保的本事。”

这样想着的邱芳华,眼里闪过的是坚定的光,或许这屋子里的父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通闲话,居然为这村子培养出了第一只母老虎!为老邱家未来的女婿默哀一分钟…

第75章 求富

谁人不想住好房子?哪怕是二爷爷这样的老头也不例外, 只是这不代表就愿意借钱修屋子, 听到邱纯儒说愿意借钱, 老头生气了, 瞪着眼睛没好气的说到:

“怎么的,这是显摆你有钱?看不起老头子?告诉你啊,臭小子, 我有钱, 想包砖就包砖, 想换瓦顶就换瓦顶, 用不着借。”

四十多的人被喊臭小子,这是什么经历?邱纯儒额头瞬间出现黑线, 只是…唉, 辈分小,伤不起啊, 除了忍还能怎么的, 所以邱纯儒索性权当没听到这么个牛掰的称呼, 直接进入主题。

“我知道二叔你有钱,这么一大家子人呢, 干的也不比别人差,怎么可能没钱, 只是家里小子年级不小了,存着为了他们将来娶媳妇什么的用对不对?不是我说, 二叔, 你这事儿吧, 得这么想,人说亲什么的,怎么的也要了解了解家里情况,你说,这是一个有砖瓦房的人家看着好呢,还是土胚茅草房子的人家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家境怎么样还是很看重的。只是人家又不能来看你存了多少对吧?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话是不错,可也要分什么时候,这会儿不赶紧的先把脸面撑起来,到了关键时候,岂不是让人诟病?”

这是把什么借钱的话题也一并扯过去了,直接说这房子的事儿,还说的十分的推心置腹,从这就可以看出来,邱纯儒这族长当的那是相当的有水平,最起码这嘴皮子十分的溜。哄人相当的有一套!

看看这不是,才几句话的功夫,那老头听的又是点头,又是发愁。忍不住也跟着嘀咕:

“都说多子多孙是福气,可要我说,这子孙繁茂也是债啊,不说纯正纯方两家,就是杏香娘两,难道我就能不管了?要说孩子们也已经很能干了,才来了多久啊,这一个个的都已经撑起了家,一家一个院子,看着好像没啥,可这过日子…三家人家的家当该有多少,那都是钱堆出来的。”

话说到这份上,邱纯儒立马意识到,老头不是没钱,而是钱不够,估计也就能帮着老大家翻新一下,可剩下的儿子闺女呢,怎么办?当父母的,在对待孩子的事儿上,那最要紧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不然这兄弟不和很有可能遗祸子孙。

“二叔,这事儿也不只是在您家,三叔那不也是,也就是我家,人丁少,怎么折腾都没事儿,你这样,看着能拿出多少,直接分一分,一家一份,剩下的让他们自己出不就行了!他们有本事的自己挣,没本事的,先到我这里借,再不济存着下次办,随他们怎么来,您这里反正是尽心了。”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不管最后孩子们怎么选,都没老头的事儿,还能落个好,绝对不会吃亏,只是到底他不是老头,想的还是有差距。这人越是老了吧,这心就于是容易发软,这会儿让邱纯儒说的,把房子和孙子娶媳妇的问题直接挂了钩,老头心里那是愁啊,越想越觉得要趁着他还能动,还有点能力的时候,赶紧的替孩子们把这事儿给整好了,不然估计饭都别想吃了,晚上也别想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