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也极美。”郑姑娘由衷地回道。

在西北之地,乐阳公主这模样是最受男子欢迎的,她这种看起来弱不经风的,在西北极少会有男子欣赏。

对西北的人来说,不求能跟胡人厮杀,麻烦胡人来时跑快点就成,如果跑都跑不快?死得快的婆娘娶回来不是糟心吗。

初次见面,双方都表达出对彼此的羡慕,等她们到演武场上打一架后,好感度瞬间刷到最高点。

太子殿下十分满意,姑嫂相得,看得小姑的问题解决啦。

和郑姑娘同款的柔弱美人的向表妹和乐阳公主向来处得好。

皇后理想中的儿媳妇形象同样也是理想中的女儿形象,每次皇后想在女儿身上找优越感时——比如说亲自教养出京城人见人夸的贵女,公主殿下就会机智的将向表妹往她身边一放。

很好,琴棋书画诗酒花,随便你夸,向表妹总能满足你。

按理说,作为贵女典范的向表妹应该鄙视乐阳公主这种大逆不道的,但当乐阳公主抽过几次她家那些蠢毒的庶妹为她出气后,向表妹就成为彪悍公主的无脑吹。

向表妹一直有个隐秘的想法,她向往诗与远方,希望哪天能游遍大齐,看最高的山、最奔放的河,写出最优美的诗、绘下最壮观的画。

没人能理解她的想法,只有乐阳公主耐心听后,建议她学点武艺。

当时乐阳公主如此承诺,“思仪表妹放心,我为你训练出一支女兵,到时保护你游遍大山大河!前提是,你的体力要跟得上,总不能看到大山时,脚软得爬不上去吧?”

皇后手把手教出来的宫斗技巧,不管向表妹到哪家后院都能稳坐钓鱼台,但她只想找个同样淡泊名利的才子游山玩水,诗与画传天下。

郑姑娘刚开始还以为向表妹是情敌,毕竟太子妃定下后,听说京城的贵女顿时病倒一大片。

然后她很快就喜欢上向表妹,这年头像向表妹这种脑子清醒又有理想的好姑娘实在不多了。

无数闺阁少女都有“如果哪天能到处游历,看山玩水就好了”的想法,但只是想法,无数人在成亲后,都会深深地将这些永远无法实现的念头掩埋起来。

只有向表妹在不为人知之时,已经开始付诸实践。

“表姐曾与我说,即使哪天我反悔只想待在后院,身手好点总是好事。”向思仪一脸微笑,“上次我的一个庶妹想将我推到湖里,被我闪过去,她自己收不住力自己掉水里,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呢,还留下了病根。”

乐阳公主得意洋洋地说:“这是我教的!”

郑姑娘眼珠子一转,亲热地拉着向表妹道:“我这里有套拳法,出其不意揍三两个汉子没问题,你们想学吗?”

两个姑娘热烈响应。

等三个姑娘的休息时间过后,两位嬷嬷让人喊她们去继续上课。

向表妹脚踩莲步,微笑迎上前,“辛苦嬷嬷了,虽然才休息一会,但吃了些东西,感觉好多了呢。”

两位嬷嬷自然不敢得罪皇后的两个小心肝,她们难得反省课程是不是太繁重,没看到向表妹撑了半天就脸色惨白,差点歇菜了吗?

郑姑娘心里十分感动,有向表妹的帮助,她有如从蹒跚爬行到骑上快马狂奔,学习都变得愉快起来。

“哪里哪里。”向表妹谦虚,“与其恨现在拿之无可奈何的规矩,不如找漏洞或在规矩范围内找到最舒服的偷懒法子……我研究了很多年呢。”

郑姑娘顿时大为敬佩,决定要和向表妹学习。

有女儿和侄女说好话作为缓冲,皇后娘娘总算不再鸡蛋里挑骨头。

两位嬷嬷全程安静如鸡,相比起不是心腹的她们,当然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女儿、侄女说的话更真实。

皇后娘娘非常心疼女儿和侄女遭此大罪,让两位嬷嬷大肆删减课程。

嬷嬷们:“……”

呵呵,对上媳妇,只嫌弃人家日子过得太轻松,换成女儿就心疼得不行,天下婆婆都是双标狗!

**

太子殿下到将军府看过几次,终于能安心做其他事。

果然男人的后院不稳,办事也没心情啊。

和江白一起去视察过用了新肥料的农田后,太子殿下满脸喜悦之色。

“那几个熟手的老农都说,可惜这肥料下得晚,不然至少能增产三分之一。”江白一脸可惜。

“阿白,先前不是说锦州一带出现虫害,也是云川县令想出的杀虫药吗?”太子殿下欣慰又气愤,“孤查看过,明明他的数次评价都是优,可底下的位子却半点都没动过,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可以去死了。”

江白沉默会儿,轻声道:“殿下慎言。”

太子殿下也知道这话传出去会让人攻讦,沉着脸不说话。

思索片刻,江白决定向太子透露些关于江河的情况,让太子有个心理准备。

“其实这些功劳都是江县令侄子——江河江玉郎所为。”江白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殿下您好奇的千古第一美男子就是江县令的侄子,听说他不仅长相极美,心地特别善良,因为不忍心老百姓过得苦,辛苦读书之余还抽时间研究如何让粮食增产。此外,他还有经天纬地之能,锦州书院的大儒为争抢他这学生,差点打起来……”

太子瞅着伴读,很想摸摸他的头,“阿白,这位千古第一美男与你是什么关系?”

他开始有些嫉妒,不仅是未来太子妃对那个江玉郎充满遐想,他的好兄弟居然也对江玉郎歌功颂德,难道世间真有如此完美之人?

努力回忆好兄弟对自己的评价,太子更酸了。

伴读对自己,总是“慎言,谨慎,深思……”仿佛他是个孩子,对比实在太扎心。

“殿下,臣与他尚未见过面,只是一直书信交流……”江白语重心长地道,“殿下,咱们要有自知知明,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

别和那些怀孕的妇人一样,每天不拈酸吃醋就不舒服。

太子殿下咬牙,“孤就不信他没有缺点!孤和你说,锦州这地方小,出个平头正脸都被夸千古第一美人,其实放到京城,也就一般般。”

当个诤臣是江白努力的目标,他一脸不赞同地反驳,“事实应该反过来,自古江南多美人,这是天下人的共识。”

太子的面子有些挂不住,这话可真毒,意思是他这张脸到江南只是一般般?

他瞪了江白好几眼,努力安慰自己,如果堂堂的太子殿下算一般般,那阿白这长相就是丑八怪了!

这时,又听江白说:“不过江玉郎也不是没缺点……”

太子殿下的耳朵马上支楞起来。

好兄长江白很忧心,“他生得太好看,据说凡是看到他的女子没有不为他倾倒的。这不,差点被女山贼抓去当压寨夫君……他现在吓得躲起来,看到适龄少女就赶紧躲开,真是太可怜了。”

一点都不可怜!明明就是炫耀!

太子决定要和好兄弟绝交一盏茶的时间。

江白好脾气地笑了笑,也不理会孩子气的太子殿下。

现在还不是吐露真相的时候,太子殿下无论在他面前表现得多么无害,若是知道玉郎会威胁他的利益,他说不定会罔顾父亲母亲的情份,对玉郎下手。

“阿白,孤决定回去向父皇报告。”

一会儿后,太子就不再生气,满脑子都是农事。

江白凝视着施过肥料后,比普通麦田更粗壮的麦苗,一直压在他心头的重担终于稍稍轻了一些。

大齐灭国的外因是胡人入侵,但内因却是各种天灾**,天灾多到让已经当上皇帝的太子失声痛哭,“是不是如皇叔所言,朕非天命之子,上天发怒于朕,才降下诸多灾难……”

如果不是当时的皇帝深知自家几个皇叔都不是什么好鸟,估计心力憔悴的皇帝真的想让位。

“粮食丰收,江山稳固!”江白一脸喜悦,“殿下,今年看到成果,明年就可以将肥料方子告知天下,只愿我大齐再无饿殍。”

两人徜徉在丰收的想像中,幻想家家户户的粮食多得堆满粮仓,大齐国泰民安。

**

江家的二房三房正在大发雷霆。

“怎么会找不到?江南一带都要掘地三尺了,竟然连个人都找不到。”

江二爷的眼神阴狠,“只要找到真货,验证他的身份后,咱们就马上宣扬出去,到时立刻杀了他!将罪名推到江白身上。”

肥胖的江二夫人得意地附和,“届时所有人都会认为江白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对老侯爷的亲子下杀手,咱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拉下来,爵位就是夫君你的了。”

等夫君嗝屁后爵位就是她儿子的,她就是老封君了。

江二爷勉强看肥胖的妇人顺眼一点点。

“夫君,这是我从三房那偷来的信。”江二夫人将一封信取出来,“这是江白要寄的信,三房使计偷走,我又偷过来。寄去的地址是江南,他最近交了个好友,你看和那真货有关吗?”

江二爷将信从头到尾看一遍。

在信里,江白夸奖好友种田有天赋,还用很夸张的语气将牛肉干的味道说得天上地下少有,地主家的傻儿子为此喜欢得不行,差点被抢光了。

自从地主家的傻儿子引进妹妹和表妹,帮助未婚妻与主母派来的人打擂台后,结果很喜人。

只是有个不好的,自从有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后,未婚妻沉溺于友情之中,不怎么想发展爱情。

地主家的傻儿子有些伤心,问江白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讨得未婚妻的芳心。

江白不擅长儿女情长,只好向好友再次咨询。

看完这封放飞自我的信后,江二爷一脸兴趣缺缺,“没想到他交的朋友中也有这么寒酸的。”居然拿牛肉干当礼物!

虽然牛禁止宰杀,对老百姓而言珍贵,但对他们这些世家子弟而言,简直是上不了台面之物。

江二夫人见状,忍不住咬牙切齿,骂道:“我就说这信怎么这么容易偷,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看来这冒牌货就是上不了台面,居然跟个种田的泥腿子关系这么好。”

“算了,还是让人将这封信寄出去吧!”江二爷提不起劲,“这信跟那真货肯定没关系!”

如果他是江白,肯定第一时间将真货剁了,哪会写这么亲密的信?

转头吩咐夫人,“你和下面的人说,这个人就不用查了,省点人手。”

江二夫人只能应一声,同样不想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

江河并不知道江家二房三房闹的幺蛾子,信收到的一刹那,他就发现有些不对劲。

啧,这信拆就拆吧,小心点成不成,他还能闻得到信上的脂粉香。

江河顿时放心,太好了,如果男主身边都是这种蠢货的话,他不用担心他的宅斗会失败。

不过还是得给男主提个醒,免得阴沟里翻船。

“玉郎哥哥,晚上还吃凉皮吗?”计家的小丫头开开心心地跑过来。

江河笑道:“晚上吃点易消化的,炸酱面怎么样?”

“能加点其他的吗?”

“加什么?”

江河正跟小丫头讨论吃什么的时候,外面传来紧促的铜锣声,一道肃穆的声音远远传来:“皇帝驾崩!”

**

太子殿下足足瘦了一圈,伤心欲绝。

对老百姓而言,当今的皇帝一生中不功不过,只算得上是守成之君。

但大齐在他即位期间,风调雨顺,没什么波折,虽然边疆偶有战事,但皇帝都能糊稀泥般糊过去,没什么大战事,勉强算得上国泰民安。

未来的太子妃——郑姑娘担心地看着太子。

朝臣决定百日内尽快让太子完婚,他们作为未婚夫妻,如果不是皇帝突然驾崩,他们婚前是不能见面的,她更不该明目张胆的盯着他看。

也许未来她会后悔宫墙太高、皇宫太窄,将她的翅膀束缚,但此刻的她只想陪着他面对一切风风雨雨。

江白的神色哀伤。

上辈子时,皇帝也是这时候驾崩的,他重生后一直暗示太子,让太医密切注意皇帝的身体健康。

皇帝熬过死辰的时候,他真的很高兴,他想对上天说,你看历史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然而比起上辈子,皇帝不过多活了一个月而已。

“阿白,谢谢你!”

太子声音沙哑,晚夏的风很躁热,热得守孝的人头上、脸上、身上都是热汗,但太子的心一直是冰冷的。

“谢谢你找到的肥料方子。”因为哭太多,太子的眼睛已经干涸,“父皇临终前很担心孤,其实父皇在两年前身体就不好了,一直为孤强撑着,他担心孤坐不稳那个位置……”

皇帝是在看过施了新肥的试验田后笑得离开的。

当时他一脸欣慰,“天佑我儿!若是天下田地能增产三分之一,我儿的皇位将稳如泰山。”

也许对文臣而言,皇帝不够英明,优柔寡断,对武将而言,皇帝过于懦弱,对胡人卑躬屈膝。

可对他而言,这是天下最好的父亲!

他手把手教他处理国事,告诉他如何面对大臣的刁难,如付应付各种国务,如何当一位明君……明明因为生病,身体不舒服,却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来,他在努力硬撑,想让儿子能逍遥一日多一日。

三日后,太子登基、成婚,他将成为天下间最大房子的主人。

也是这个天下之主。

江白暗暗握紧拳头,这一次,他一定要改变历史!

☆、交换人生的农家子11

年轻的皇帝成为这皇朝最高的掌权人, 君临天下。同样年轻的皇后成为这天下最豪华的屋子的女主人。

朝臣们的心情很复杂,对于刚继位的皇帝,他们还是满意的, 或许他身上还带有其父亲的影子, 过于重情,有点优柔寡断, 不够果决。

最明显的证据是, 皇帝要求和民间的平头百姓一样,竟然要为先帝守孝三年。

朝臣们都想给年轻的皇帝跪了。

天家能跟那些平头百姓一样吗?你守孝三年,这娃从何处来?你三年不选秀,咱们怎么往后宫塞女儿/孙女/侄女,将天下这碗无比美味的汤分上一羹?

年轻的皇帝陛下在这点上坚决不肯妥协,最后朝臣都只能闭嘴。

算了,一个重情的皇帝,比那些无情无义——他们摸不着底的皇帝好, 最起码这皇帝有底线, 不会滥杀无辜,他们做事也是安全感大增。

而且他擅纳谏,尊重人才,知人善任, 这已经有明君之相。

此外,被太后一直挑剔、未进门就跟着太后斗法的皇后也让他们放心。

明明皇后娘娘看着和京城里的那些贵女一般柔弱,但当她站在祭天台时, 她的神色凛然,坚定果决地站在刚继位、尚且流露出几分弱势的皇帝身边, 让人忍不住感叹不愧是征西将军家的女儿,在西北这个三天两头打仗的地方长大的姑娘就是与众不同。

也许将来他们会担心流着郑家彪悍血液的皇后过于强势, 后宫不平,前朝难安。但此刻,所有人都觉得年轻的皇帝陛下作出的决定无比正确。

国丈是征西将军,这实在是再安全不过,自家的闺女成为国母,征西将军肯定会豁出性命保卫大齐。

至于外戚之祸什么的,他们暂且不去嘀咕。

没听到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吗?胡人在边疆蠢蠢欲动,想给大齐年轻的新主人来个三把火。

新皇上位,先烤烤。

**

皇帝陛下一阵晕眩。

等他反应过来后,坚定地反对:“不行!朕不同意!”

江白闻言马上跪在地上,神色坚决,“皇上,这是臣一生的请求!”

皇帝急得团团转,不由打起感情牌,“阿白啊,你是庆北侯唯一的血脉……你别和朕扯江家的二房三房,朕可是知道他们和老庆北侯不是同一个娘生的,庆北侯府的一草一木都是老庆北侯一手打出来的,而且这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你就不怕你有个万一,爵位旁落,到时便宜了蠢蠢欲动的二房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