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喜?天子的心事怎容别人窥视半分,朱棣一道厉目射来,凌厉得如同冰鞘。

可黄俨似乎并不畏惧,面上笑容依旧。

此时,寂静的夜色中,在寝宫外面忽地响起一阵悠远的箫声,如泣如诉,曲调声声动人心弦。这箫声听着如此熟悉,让朱棣仿佛想起了什么,他从龙床之上站了起来,缓缓向外走去。

宫门口值守的太监与宫女刚要请安,朱棣嫌恶地挥了挥手,她们立即伏在地上,再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站在宫门口。

一弯新月之下,无边的夜色中。

一个曼妙的侧影,静立于大殿外面的汉白玉石阶上。白衫红裙,青丝墨染,若仙若灵。手执一管玉箫,朱唇轻启,那优美如同天籁的曲子就这样倾泻出来。

第233节:玉箫引骇浪(4)

她悄悄转过身,仿佛月中的精灵般从夜色中向朱棣缓缓走来。

如同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两颊笑窝中霞光荡漾,丽质如同生于月殿的仙娥。

“贤妃?”朱棣有些恍惚了,此人好像死去的贤妃权氏福姬。

“万岁爷,这是老奴此番在朝鲜为万岁爷精心挑选的喻氏!”身后传来黄俨低沉的解说。

原来不是权氏。

天子乌黑的眼眸中,初时是灼人的火热,然而瞬间就无端地染上一层嗜血的寒意,仿佛苍狼遇到久违的猎物,那眼神儿中透着绝杀之气。

只是那女子似乎不怕,依旧笑意盈盈,手执玉箫独自品奏。箫音未停,脚步不歇,一步一步蹬上石阶,一步一步向朱棣走来。

朱棣半眯着龙目,这个女子,倒别有一番风韵。这份直爽,似乎比王贵妃和当初的贤妃权氏还要合他的心思。

只是可惜,朱棣心中暗自慨叹。若是三两年前,自己也许会立即将她扛入寝宫成就好事。可是现在,朱棣不免有些苦涩,当真是老了吗?心思尚存,怎奈气力不足。

朱棣看了一眼面前的女子,又看了看黄俨,不发一语,独自进殿。

那喻氏女子稍稍一愣,黄俨立即冲她使了个眼色。

那喻氏仿佛会意,也悄悄跟随朱棣进入寝宫。

在身后女子的娓娓动人的箫音中,朱棣重新坐回到龙床之上。

她的箫音很美。朱棣歪倚在龙床上,目光投在她的脸上,从她水汪汪的眼睛,高耸的玉鼻到如蓓的小口,还有那执着玉箫的削葱一般的手指,顺势而下,是完美的胸线,倩倩的腰肢,他似乎可以想象的出那衣裙下面玲珑之处藏着的诱人之物。

“过来,离近些!”

她这才停口,将玉箫放置一旁,悄悄走近天子。

“再近些!”

她羞涩地抿嘴浅笑,又向前走了几步,直到双膝几乎碰到龙床。朱棣盯着她,脸上只有少女的娇羞,却无半点恐惧,也没有当日权妃脸上的伤感。这倒有些奇了:“你不想家?”

第234节:玉箫引骇浪(5)

“想!”她答得干脆,脸上笑容未减。

“知道来宫里做什么吗?”

“侍候上邦的皇帝!”她的汉语说得没有福姬好,略有些僵硬。朱棣微微皱眉。她却一点儿都不知道害怕一般,伸出玉指轻轻抚上朱棣的额头。朱棣原本想反手将她擒下,可是似乎就在迟疑之间,她玉指便在他额头两侧太阳穴上轻轻揉捻着。

那指尖中缓缓传递过来的温度和轻重适度的手法,让他很受用。

“你不怕朕?”朱棣突然对面前这个足以做她孙女的女子产生了些许的兴致。

“为什么要怕你?”她面上含笑,而手指未停,从额头至肩膀,为朱棣轻轻按压。别看她身子轻软纤细,手劲却很不小,按在身上很舒适。

朱棣大笑:“是呀,为什么要怕朕呢?”

难道天子是洪水猛兽,难道天子真的是孤家寡人吗?

所有的人都怕他,敬他。这天底下只有一个人,没有把他当成天子,那就是董素素。可是那又如何呢?她终究是嫁给他人,生儿育女。就是为了若微来求他时,也是一副傲骨,只以纸鸢传话,始终不肯见上一面。

哎,朱棣心中轻叹。

徐后、权妃、王贵妃,还有许许多多曾经被他宠幸又被他忘记的女子,到了暮年,都不能伴他左右。

朱棣想到此,突然有些烦躁,他一把将喻氏拽入怀中,动作有些野蛮,下手不轻,她倒在他的怀里,眨着水汪汪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眼中还是没有丝毫畏惧。朱棣仿佛被激怒了,他的大手粗野地按在她翘立的双峰之上,狠狠地用手揉捏着,没有半分怜香惜玉,更不是温存和爱抚。

只是令他惊讶的是,她并没有紧张,也没有挣扎和恐惧。甚至连眼睛都没有闭上,依旧是含羞带笑地看着他。

朱棣下意识地一把扯下她的外裙,里面是一件大红蹙金的抹胸,露出半截白晃晃的膀子,还有若隐若现的双峰。朱棣进而扯下她的抹胸,那两朵雪白直挺挺地立着,新鲜的仿佛带着露珠。想也未想,就将它紧紧含在口中,原始地吮吸,呼吸越来越急促。

第235节:玉箫引骇浪(6)

宫门不知何时早已紧紧关闭,香炉里是浸人的芳香。

华美的宫殿在黑夜里分外的静谧,天子低低的喘息声与少女轻微的呻吟和嘤咛,在夜色中分外的撩人和暧昧。

只是一声低吼,紧接着是什么东西被扔到地上摔得粉碎的声音。

是的,当朱棣被一种原始的征服的欲望驱使着,把身下的女子剥得精光,正准备要活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再一次力不从心。

于是龙床边上的玉香炉就成了可怜的羔羊,顷刻间被天子一只龙臂推倒,成了万千的碎片,满室的芳菲与久久不退去的香气在默默诉说着它的无辜。

帐幔之中,喻氏如同一只光溜溜的美人鱼,她跪在天子身旁,轻轻地靠近朱棣低语着:“万岁,奴婢擅长吹箫!”

朱棣面色通红,紧闭着眼睛。半晌之后才轻哼一声:“吹吧,吹吧,吹着,朕好入睡!”

原本他还在想,是不是让这个知道他隐疾的女子从此永远消失,只是她的一句话又让他的心莫名地抽搐了一下。

若是得此妙人,每到入夜伴在自己身旁,吹着悦人的曲子让自己安寝,倒也是件乐事。正想着,却不见曲音响起。而身旁的女子,柔软的身子又贴了上来,只是那莹润的朱唇…朱棣立时惊愕,忙睁开眼睛,只见喻氏跪在自己身旁,小小的粉面正对着自己的龙准之处。

“你?你要做什么?”天子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

喻氏笑了,歪着头眨了眨眼睛,俏皮地说道:“为万岁吹箫呀!”

“什么?”朱棣如坠云端。

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了,什么是她口中的“吹箫”。

第236节:风云重重至(1)

第四十章风云重重至

乾清宫外,黄俨如同一只狡猾的老狐狸,在宫门外静立了一个时辰之后,这才放心离去。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即有个伶俐的小太监上前侍候,又是奉茶,又是捶腿,最后才忍不住问道:“二叔,那喻氏成了吗?”

黄俨摸了摸光溜溜的下巴:“成了吗?把‘吗’字去掉!”

“成了?”小太监一脸惊喜,满眼崇拜地看着黄俨:“二叔,那以后在这宫里就要以您老人家为尊了!”

黄俨扫了他一眼:“这点出息!告诉你,打今儿以后更得给咱家夹起尾巴做人。不许你跟他们几个小猴崽子出去招摇。万岁爷耳聪目明,手段高着呢。这只是第一步,一切还得慢慢筹划!”

“是,全听二叔的!”小太监连连点头称是。

黄俨轻轻抚了一下他的头:“柱子,也委屈你了。若不是这天大的打算,二叔信不过旁人,也不会让你爹把你给送进来!”

被黄俨唤作柱子的小太监眼神儿一暗,随即又尽展笑脸:“瞧二叔说的,当初要不是二叔进宫谋了差事,怎么会有我爹我娘我们一大家子的今天。再说二叔这也是为了咱们黄家的万代基业,若是老天保佑,大事能成,这往后咱们黄家的子子孙孙,可都捧上了金饭碗,得了尚方宝剑,这样一劳永逸的事情,柱子心甘情愿地跟着二叔干!”

黄俨叹了口气:“去,把消息送出去!让他们安心!”

“是!”小柱子悄悄退下。

黄俨脱去蟒袍外衣,只着一身素缎中衣躺在床上。细细思量自己筹划了多年,终于才走成了第一步。原本看中王贵妃,可笑她迂腐得很,真把自己当正宫主子了,又加上跟在徐后身边多年,根基太深,拉拢不成,也不能除去。直到后来苦心扶植了权氏,谁知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吃一堑,长一智。自己学乖了,早早地从朝鲜找到这个喻氏,却并没有急着献给皇上,一直暗中派人调教,足足用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可以放心当成自己人来用了。可是皇上却老了,在女人身上没有念想了。而王贵妃的死,让他神伤不已,这时献上喻氏,才正中下怀。仿佛久旱逢甘霖,恐怕过不了多久,皇上就离不开她了。

黄俨想到这儿,不由低声笑了起来。

只是可惜了柱儿,这世上的事,他还没看透。自己筹划这桩惊天大事,真的是为了黄家吗?他一个阉人,哪里还会顾及到本家的兴旺荣宠?这一切,不过都是为了他。

唉,黄俨叹了口气,辗转反侧,过了许久才渐渐睡去。

第237节:风云重重至(2)

第二日,乾清宫中传出朱棣的旨意,择吉日册封朝鲜淑女喻氏为贤妃,赐居长春宫。

朱棣的后宫中,除了徐皇后、贤妃权氏、贵妃王氏之后,又迎来了一位六宫之主,同样的朝鲜贡女的身份,同样的贤妃称号,一时之间,宫中上下又引起一阵不小的喧哗。

东华门内端本宫文安殿内,皇太子朱高炽与太子妃张妍端坐于正中的宝座之上。皇太孙朱瞻基与胡妃善祥、令仪若微从外面依次入内,下拜行礼。

朱高炽满面祥和,笑容可掬:“都起来吧!”

太子妃的目光在他们三人面上一一掠过,最终在若微的身上停下。心中不免喜忧参半,喜的是皇太孙终于有了喜讯,可以开枝散叶了,可是这头胎却不是中在正妃胡善祥的腹中,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