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贞就又松了松手,康友贵挣出水面还要骂:“贱……”

万贞立即又将他按进了水里,康恩这下总算看明白了,万贞年纪虽然小,但论到心狠的程度,比起宫里那些高位的女官来半点也不差!

他到底中了什么邪,居然会把这个要命的煞星看成软包子的?急声大叫:“贵儿,快给万女官道歉!快道歉!”

万贞听到这句稍微实在点的话,也很给面子的将康友贵又放松了些。

康友贵缓了口气,虽然不敢再骂人,但要道歉却还不肯:“休想!”

万贞手底用力,就又将康友贵压下水去了,嘿然一笑:“道歉有用的话,还要刑衙干什么?”

康友贵几次被按进水里,呛得口鼻剧痛,口头还不服软,底下却已经尿了一地。

康恩眼看着侄子受刑,心痛不已,急声叫道:“我把亏空的钱全交出来!再赔您一千两银子!万女官高抬贵手!”

万贞瞥了他一眼,冷声道:“我已经当场抓到你做假账,你不交,难道我就拿不到?”

康恩不敢反驳,连声承诺:“我往后一定老老实实,好好协助女官掌管新南厂!”

第二十九章 钱皇后的心事

万贞并不相信康家叔侄当真会老实,不过经过这番折腾,心中的邪火已经出了大半。而亲手杀人这种事,她暂时还有心理障碍。这叔侄俩既然服软,她也就不为已甚,把康友贵从太平缸里提出来。

可怜康友贵自叔叔发达后一直好吃好喝好玩,多少年没受罪,这天被万贞连下黑手,早呛得神智不清,出了水缸后趴在地上连咳带呕,半天都喘不过气来。

康恩想出来看看侄子究竟怎么样,但这太平缸里一缸水上百斤顶着,他就是平时都移不动,这时手脚发软就更动不了了。想要出来,就得求万贞移开太平缸放他,可他现在已经知道是个煞星,生怕惹了她又要遭罪,哪里敢开这个口?

万贞对他的一脸难色视若无睹,掏出手绢抹了抹脸上身上被康友贵溅湿的水,慢条斯理的说:“如果你们不在后面动手脚,只要能过得去的,我都不为难你!”

康恩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办差,不动坏心思!”

这些在宫外独掌一摊事务的太监,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圈子,哪有可能真舍得放弃手中的利益?说不定她前脚走,康恩后脚就去找人疏通关系要把她整下来了。

不过她背后的女官群也是个利益整体,中官斗法,那就各看各的关系了!

万贞看着他,突然展颜一笑,道:“这就是了,咱们同是宫中的人,彼此知根知底,只要不死,谁又能保自己就一定稳占上风呢?出来办差,自然是有利共赢,有富同享才对。”

她脚边还趴着被整得烂泥似的康友贵,不笑还好,这一笑康恩却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直冲天灵盖,大热天的竟哆啰啰的打了个寒战,一时竟说不话来。

万贞不管这叔侄心里究竟怎么想的,将桌上的账册卷起往外走,走了几步,忽又回头道:“外面那个林五,我不管他的账是怎么回事,你自去把钱付清,休得再让他找上厂里来闹!”

单论品阶,康恩比万贞还高点,且万贞只顾着在宫外搜寻回家的线索和奇人奇事,把事务都推给康恩处理,低头哄他是常事;可现在万贞这么粗暴直接的一顿打,真是打得他们脾气全无,康恩竟然不知不觉的用下属的语气回答:“知道了。”

康家叔侄万贞出于大局考虑放过了,李账房和几个帮凶她却是一个都没放过,直接就让小福出面绑了送去了京兆府。而后又几名军余里找了愿意过来做管库的人,将库房加固修缮,重新换锁,将账房、库房都完全掌握在了自己手上。

钱和账都被万贞拿住了,康家叔侄完全变成了下面跑腿办事的掌柜,有心不干吧!万贞手里缺人,又哪肯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

喧喧嚷嚷的端午过去了,皇帝后宫那边的消息也传了过来,据说射柳盛会那天,周贵妃抱着皇子看热闹,太过入神,撞到了乳母,皇长子松手掉了下去。幸亏旁边的尚宫女官樊芝眼疾手快,将皇长子接住了,才没有酿成大祸。

正统皇帝大怒,当场命人将乳母拖下去杖责,斥责周贵妃为母失职,不能尽心照料皇子,因把皇长子交给了钱皇后养育,而后又论功赏赐,封樊芝为妃,定号为“顺”。

仁寿宫里对皇帝充满向往的宫女们,都羡慕樊顺妃的好运,又懊恼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私下议论纷纷。

万贞听到这些流言,暗里摇头。周贵妃为了显耀而去参加射柳盛会,却连能令她显耀的根本都失去了,也不知道她后不后悔。

但对于周贵妃这种简直是为了宫斗而生的女子来说,也许母子亲情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万贞对于周贵妃的遭遇不以为然,只是有些担心小皇子会不会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不过这点担心,也很快就消失了——钱皇后抱养皇长子后的第三天,就带着重庆公主和小皇子来了仁寿宫给太后请安。

儒家的礼法讲究不以尊就卑,孙太后不能像民间做奶奶的那样,想孙子孙女了可以拔脚就走去看,只能命人把孙辈召来仁寿宫。但这种传召礼仪繁琐,孙太后等闲不愿折腾,所以除了节庆日或者晚辈自来请安,一般见不着孙辈。

钱皇后抱走皇长子,稍稍安定了些,就主动把人带来拜见太后,那是让太后过目安心的意思。

孙太后与孙子接触得少,抱了抱孩子,就命宫正王婵传万贞过来。

万贞心中槽点满满,脸上却满面春风,笑盈盈的走进来逐一给孙太后、钱皇后、重庆公主、皇长子行礼。小皇子被新乳母抱着,一见万贞就立即伸长了手臂啊啊直叫。

万贞对皇家的规矩体之严苛体会又深了一层,没得到太后允许,哪里敢去抱他?小皇子没能如意,顿时委屈得眼泪飙飞,哇哇大哭。

这孩子对万贞的意义不同,他哭成这样,万贞心里也不好受。只是提铃受罚的事过去才几天,她哪里还敢造次。

钱皇后见小皇子哭得声嘶力竭,也坐不住,连忙起身来问乳母:“珍娘,怎么回事?小爷是饿了还是尿了?还是哪里不舒服?”

新乳母一边抱着小皇子哄,也急得脸上见汗:“没有啊!小爷才吃饱换完尿布,刚刚太后娘娘看的时候还好好的呢!”

孙太后咳嗽一声,道:“贞儿,把濬儿抱到哀家这里来。”

万贞得了允许,这才走到钱皇后和乳母这边行礼致意,伸手来抱小皇子。

小皇子一被她托住,立刻急不可耐的扑了过来,紧紧地揪住她的衣领,趴在她肩膊上委屈的抽嗒。

万贞一手抱着小皇子,一手拿着丝绢替他擦眼泪鼻涕,柔声哄道:“小殿下,别哭了!哭得眼睛肿着,鼻子红着,就不漂亮了喔!”

小皇子也不知是听懂了还是烦,一边打嗝一边挥手,把万贞脖子上都挠出了几条红印,哭倒是没哭了。

钱皇后心中错愕,旁边的重庆公主才四岁多,却正是好奇的时候,直接就问:“皇祖母,这个姐姐是谁?干什么的?”

孙太后笑道:“她是贞儿,平时在祖母宫里是管外务的。”

钱皇后有些惊异的看了万贞一眼,笑道:“这么小年纪的外务女官,倒是少见。母后,难得小爷喜欢,不如您把贞儿赏给我罢!”

孙太后道:“贞儿救助了贵妃,又在贵妃坐月子时侍奉皇孙,因此濬儿见她亲切。你如今才将濬儿带到坤宁宫,正要好生将人带熟,如何能再带个让濬儿信赖的人过去?”

钱皇后把小皇子身边所有侍从都换了个遍,正是为了能将人养亲。万贞若单是太后宫里的人,与小皇子亲切些无妨,但她曾经侍奉过贵妃坐月子,那是万万不能带走的,便转口道:“如此,还请母后从仁寿宫替儿臣选几个老成嬷嬷,帮着儿臣照应小爷。”

孙太后摇头,缓声道:“梓娘,世间当娘的虽然对孩子用心,但唯有孩子心里也将自己视为倚仗时,才会真正尽心。濬儿由你抚养,便由你照应,哀家不会多言,更不会插手。”

钱皇后得正统皇帝支持,抱养了皇长子,固然心喜,但也怕因此之故太后派人来指手画脚,到时候孩子养好了功劳是太后的;孩子没养好,却成了她没用心。现在得了太后的允诺,由不得她大喜过望:“儿臣谢母后宽容信任之恩!”

孙太后轻叹一声,道:“你和皇儿年纪尚轻,子息之事长着呢!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若哪天你有了脉息,哀家便把濬儿接回仁寿宫,如何?”

这话连钱皇后以后生育了嫡子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虽说有警告钱皇后的意思在内,但却是明明白白的两全之策,莫说是帝王家,寻常人家的婆婆,能为媳妇考虑到这一步的都没几个。

钱皇后多年来因为无子,在孙太后面前总是先心虚几分,并不怎么敢亲近。这时候却心有所触,郑重的跪下大礼拜谢:“儿臣明白母后的苦心,定然全心全意照料皇长子。若有那一天,儿臣不敢保自己并无私心,然而一定恪尽母职,听任皇爷裁处。”

钱皇后的话说到这一步,孙太后也不为已甚,摆手让王婵将钱皇后扶起来。看看万贞抱着的小皇子,又看看旁边似懂非懂,还规规矩矩坐着的重庆公主,沉默了一下,轻声道:“好生善待贵妃,她虽然脾气不好,到底为你们生了一双儿女,这么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钱皇后恭恭敬敬地道:“儿臣明白,周妹妹生儿育女,于国有功。儿臣一直厚赏重赐,逢时过节,礼仪不敢有丝毫懈怠。”

孙太后只乐意看到大面上的家庭和睦,私下的争宠半艳实在是不想管,不想看。钱皇后答应了,她就当对方能做到,又指了指万贞,道:“以后你们没有过来,每逢一、五,哀家便派贞儿去探望皇孙。”

第三十章 天涯何处不相逢

孙太后能不插手皇长子的养育,已经让钱皇后心满意足,只在她没带人来请安时,才派人去探望,这都不叫事。钱皇后满口答应,放下心思和重庆公主一起陪孙太后说笑。

孙太后平日虽然有无数近侍命妇奉承,日子也过得开心,但这种开心跟至亲骨肉间的温情终究还是不同的,直到将近饭食才让皇后离开。

小皇子一直倚着万贞不放,皇后离开的时候都趴在万贞怀里睡着了。钱皇后有些惊奇,接过睡熟的小皇子后,对万贞笑了笑,道:“既然小爷喜欢亲近你,你平日下差有空暇,不妨常来坤宁宫陪陪小爷。”

万贞垂首行礼,回答:“奴听凭太后娘娘吩咐。”

钱皇后也就是随口一说,万贞不应,她就在侍从的拥簇下走了。

可能是为了让孙太后放心,钱皇后抱养小皇子后,隔三五天就会主动带着重庆公主和小皇子过来给太后请安,连带着正统皇帝来仁寿宫的次数,都比以往多。仁寿宫倒是比以前要热闹些,许多想接近皇帝一步登天的小宫女都春心萌动,在服饰上猛下功夫,叫万贞见识了一下什么叫粉红黛白,三千佳丽争奇斗艳。

万贞除了奉太后之命陪同小皇子,从不往帝后那边凑,在这种浮躁的环境里倒是显出了异于常人的稳重,越发让孙太后另眼相看,虽然没有给她升官,却时常让身边的女官办事时把她带在身边。

其中万贞也见过来仁寿宫给孙太后和贤太妃吴氏送节礼的陈表,后者上次从她这里拿了钱后,果然请了个老秀才教他读书。渐渐地在万贞面前,竟然不再阴阳怪气,开始交往正常化起来了,居然会趁万贞处理新南厂事务之余跑来讨主意:“贞儿,王妃身子骨重,想挑个内侍协理内务,你觉得我去好还是不去好?”

万贞不关心王府的事,如何能替他出主意,无奈的道:“我都不知道郕王府有些什么人,哪知你去好还是不去好?”

陈表笑道:“我和你说,你不就知道了?”

他去郕王府近一年,别的不说,王府的人事关系倒是摸得一清二楚:这位郕王,是当今的亲兄弟,生母是吴贤太妃。宣庙只有二子,又没有争储一类的风波,这兄弟俩感情倒是挺好。以至于郕王及冠多年,早该就藩,却因为皇帝没有下旨而拖了下来。

郕王娶王妃汪氏,侧妃杭氏,另有侍妾六人。除了汪王妃现在有孕,还没有子女,后院之事说来也算简单。汪王妃怀孕的胎相不好,需要养胎,杭氏又自忖无能,不敢独管内务,便只能从侍从中选取得力人手来协助。

陈表平日做事勤勉,汪王妃有意选他,但郕王身边的宦官高平觉得这是件美差,有意相争,陈表心里便有些拿不准。

万贞奇道:“王府不是有长史管事吗?内院还有什么事?”

陈表哈哈大笑:“傻话,长史掌仪卫王驾,政务朝议,藩地属务,宗亲往来,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王府那些私库商事,姻亲勋贵一类的事哪里管得过来?凡是王爷身边的大太监舒良不管的事,都归在内务一边,也很不少……而且高平之所以想跟我争这差事,是想谋小主子身边将来的位置。”

万贞明白了,郕王妃若是生子,既嫡且长,那是无可置疑的郕王世子。高平想挤到王妃身边去,其实是看中了将来,这是个长远的打算。但万贞却直撇嘴,道:“你要是也想图郕王世子身边的位置,那我劝你早早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地读书学厨去罢!”

陈表有些不服:“你看,皇爷身边的秉笔大太监王公公,王爷身边舒公公,都是因为自小服侍他们,才水涨船高,有如今的地位,我怎么就不能图以后了?”

万贞嘿然一笑:“人家那是有基础,由着主上指派的。你呢,到郕王府不过年余,就算这一时争赢了高平,根基也不够人家推几下的。再实在点的说,郕王妃既然怀相不好,这其中风险就很大,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高平或许能仗着服侍郕王十几年的情分脱身,你就未必了!”

陈表叹了口气,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总有些不甘心。”

万贞笑了笑,沉吟着道:“郕王现在也不过二十来岁,王妃刚得头胎,世子什么的,我看你还是不要想太多,先读好书再说。”

陈表读书有了点儿进步,这种明显获得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的快感,很容易提高人学习的兴趣。陈表从一开始的被逼着读书,到现在自己想多读些书,心理有了转变,倒不急着一时半刻的跟高平争长短了。万贞的建议他也接受,点了点头,忽然又问:“贞儿,你是不是还在找像藏地来的了性禅师那样的有道高人?”

万贞在这件事上并不瞒他,坦然回答:“是呀!上次那个匈钵大和尚说我是因为宿慧的原因,偶尔能见到一些不同常人的东西。我就想找找别的高人,验证一下他说的是真是假。”

陈表皱眉道:“贞儿,我打听了一下,听说了性禅师他们那边的和尚不忌酒肉,行事邪异,人死了以后都不入土,而是剁碎了喂野兽,可怕得很,你还是少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吧!”

万贞在后世做生意,走南闯北的,这种事怎么能把她吓住,笑道:“你别吓我,藏地那边苦寒,人不吃肉抗不住当地的恶劣气候,算不得凶恶。他们奉行的殡葬,仿效佛祖舍身饲鹰的典故,是明堂正道的肉身布施,怎能说是邪异呢?”

陈表讪然:“你如今懂得倒多。”

万贞叹道:“我连未来之事都梦见过了,总该懂些奇事,才不冤枉戴了个宿慧的名头。”

陈表在郕王府做事越来越受倚重,他的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而与他相反,万贞寻访的回乡机会,却总是失望,让她心情很不好。

眼看中秋将至,宫里早早的就开始预备过节,一派热闹气氛,万贞思乡之情愈重,在宫里实在呆不住,便又出宫寻访高人。

她这次要找的是右安门附近的清风观守静道长,据说这道人对于给小儿收惊定魂一类的事很有手段,不过人长得丑,且不擅言词,所以在京中名声不显,道观也被周围的民居侵占,都看不到围墙和观门了。

万贞一行人找到地头,绕着坊市胡同转了大半圈,愣是没找到入观的巷口,只能四下找人打听。可这右安门附近近几年迁来了不少外来户,小福和小宁找的那人住在这附近,知道里面有道观,居然也说不明白究竟在哪里。

他们这边说着话,后面一家小酒馆的门口却突然传来一声怒吼:“滚滚滚!想占小爷的便宜,想死吗!”

众人寻声一望,却见酒馆里跌跌撞撞地走出来一个紫袍少年,在他身后几个闲汉气哼哼的跟着,七嘴八舌的骂:“哟,还挺横!”“说破天你也得给钱!”“也有跟咱哥几个耍赖的!”

万贞离那少年最近,与他撞了个正脸,忽觉得脸熟,连忙让护卫的军余扶这少年一把。

那少年满身酒气,面红耳赤,一眼瞧见万贞,愣了一下,嚯然道:“哟,是你呀!”

万贞也想起了这少年是谁,她两次见到这少年,都是他落魄的时候,着实有点巧。见这少年也还记得她,便嗯了一声,问:“一个人出来买醉,你又怎么了?”

那少年目光发直,听到万贞问的话,呵呵一笑,道:“没用啊!”

万贞莫名其妙:“什么没用?”

少年醉熏熏地道:“就你去年说的,母子、夫妻坦诚相待,以心换心,没用!”

万贞傻了眼,她那时候是心情不好,随口倒碗鸡汤,谁知道这少年居然会当真施行啊?

施行也就施行吧,施行了没效,还正跟他撞上,被对方堵着兴师问罪,万贞一时还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表情,茫然的干笑:“啊?”

少年歪歪斜斜的走到她面前,还想再说什么,酒气上涌,却嗝儿的打了个酒嗝,话没出来,眼泪先冲出来了:“要不是你劝,小爷怎么会傻不愣登的当真?屁用没有!倒害小爷让人看了大笑话!”

如果这少年真按她说的,以诚相待,没有得到回应,还被人笑话,那她还真是做了孽了。

万贞顿时懵逼,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充满倒霉既视感的少年已经落魄到白天买醉的境地了,她说什么也不合适啊!

她不说话,跟在少年后面捋手挽袖的闲汉开始见到万贞与这少年相识,忌惮她的身份和两名军余,不敢上前。这时候见她好像跟这少年似乎也不熟悉,胆气倒是壮了些,上前冲万贞唱了个肥诺,道:“中官,小人这就将这小子带走,不打扰您办事。”

万贞跟这少年虽然不熟,但也不能让他被几个闲汉带走,哼了一声:“别在咱家面前弄鬼,这少年身份跟你们天差地别,不是同路人,你们想弄走他干什么?”

第三十一章 倒霉摧的少年

在没有大型工业的年代,京都人口密集,很容易劳动力富余。这些闲汉没有正经的糊口工作,日常就靠给人帮闲或者设局斗鸡赌狗,坑蒙拐骗过活。

万贞一问,这闲汉倒也干脆,道:“中官,您不知道,这小子嫌一人喝酒无趣,叫了我们给他讲象声逗乐。我们兄弟几个是狗也当了,腿也跑了,到末了他喝醉一扫嘴,摸袖子说声没带钱就要走!这满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万贞问:“他既然说没钱,酒钱是怎么结的?”

那闲汉脸色微变,干笑着不说话。万贞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撇嘴道:“连人是什么身份你们都没弄清楚,就敢乱拿他的首饰?你们胆子可真不小啊!”

那闲汉连忙辩解:“这可不是我们拿,是他自己给的!”

万贞嘿然冷笑:“他醉成这个样,是不是给东西特别大方啊?他都已经够大方了,你们还不依不饶的追着讨钱,怎么,觉得这样的公子哥儿落单又喝醉,特别好绑票,做上这一回,说不定可以一生享受不尽,想拼一把?”

京都这些闲汉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绑上一票也算常事。但被万贞说破,他们却不敢承认,连忙道:“没有的事,是他自己答应给我们的!”

万贞问:“连酒钱一起,他答应给你们多少钱?”

那闲汉摸不准她的意思,犹豫着道:“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放在这个时代来说,买条人命都够了,再放在这个环境,别说只是让几个闲汉说象声逗乐,叫他们连老婆女儿叫来陪酒陪笑都行。

万贞看了眼撑着酒馆边的旗杆猛打酒嗝,全不管身外发生了什么事的少年,从荷包里倒出一把散碎银子,对那闲汉道:“我不仗势欺你,你们也别太过分。把拿他的首饰还来,这钱我替他赏了。”

几名闲汉对视一眼,有些意动,但又有些贪心,一时没有答话。万贞哼了一声,对两名军余抬了抬下巴。

这两名军余在亲军卫士中还没入流,但在外面,对着几名闲汉那是无论身份武力还是心理都占据着绝对优势,万贞一示意,他们便一左一右的站好了位置,按住腰刀,准备动手。

这帮闲汉身上自然也是带着攘子手叉一类的短兵器防身的,可几个闲汉对中官带的军余出手,脑子被门挤了吗?为首的闲汉立即叫了起来:“女官大量,小的们这就把东西还来!”

小福过去从几名闲汉那里把玉佩、香囊、三事一类的小佩件换了出来,拿在手里一掂,又瞪眼喝斥:“蒙我呢!香囊和三事里面装的东西在哪?还有汗巾坠角一类的零碎!统统拿出来!别惹闲气!”

几名闲汉苦着脸,磨磨蹭蹭的又把牙签、耳挖、香料一类的零碎全都交了出来。这少年身上的佩饰都很精致,非银即玉镶金,就是里面的香料论到价值都要高于万贞给的银子。

可任何一件东西,都要在身份相当的人身上,才有价值。这伙闲汉身在下九流,明面上老百姓要让他们几分,但一进入正当行业,那也属于被盘剥挨歧视的阶层,只要不是现钱现银,再精致金贵的东西落在他们手里去抵当,都会变成贱货。他们也是知道这一点,又不能确实真假,才会虽然不太甘心,却仍然拿东西换现钱。

东西收回来了,万贞再看扶着墙已经站着睡着了的少年,忍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我去年买了个表,没翻黄历,怎么这种锅也能从天下摔我背上来?”

两名军余平时也常跟混混打交道,对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西这句话体会特别深,接口道:“万女官,这小子摆在大街上,就是头大肥羊,闲汉们没有不想宰一刀的。我们是送他回家,还是怎么办?”

万贞哪知这少年家在哪里?就是知道,送这样的人回家,也是麻烦,她才不想沾:“丢车上去,我们继续走,什么时候他醒了再说。”

小福赶的马车是康恩为了拍万贞的马屁订制的,小巧轻便,平时坐四个人都有些勉强。那少年醉得人事不醒,两名军余将他抬到车上塞成一坨,才勉强算是把人装稳当。小福牵着马,一行人又步行了大半里地,才问到一个当地老居民,从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巷里找到了清风观。

这道观破败,除了正面三开间的正殿还算完好,两边的厢房连门都已经看得见虫洞了。至于原来的围墙,更是残垣倾颓。要不是院子里没有野草,菜畦还算打理得整齐,这地方拍鬼片都不用另外搭景。

万贞看到这种景象,心都凉了一半,再问守正殿的癞头童子,才知道守静老道出去给人治符了,要下午才回来。万贞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叹了口气,道:“看样子要下雨,咱们再等会儿,权当避雨了。”

癞头童子腿脚不灵便,见客人要留,便开请他们在侧殿坐下,自去开炉子烧水泡茶。万贞心有不忍,摸了几颗银豆子给他,道:“小师傅,这是我们添的香火。茶却不用了,我只喝水,至于吃喝,我这两个弟弟外面买就是了……请问一下你们这观里避不避荤腥?”

那童子连忙回答:“清风观是正一派,火居的。只要施主心敬祖师,饮食尽可随意。”

小福他们把酒食买回来,指头大的雨点也劈头盖脸的砸下来了。万贞站在廊下望着大雨皱眉,忽一眼看到院前的马车,猛然想起车里还有个人,连忙唤人把人抬下来。

车上那醉酒的少年娇生惯养,醉酒时被人拖上拖下也就算了。此时睡完了一觉,稍稍清醒,被两名军余粗手大脚的翻来翻去,顿时怒斥:“你们干什么?”

万贞怕这公子哥闹,只得出声安抚:“下大雨,我们怕你淋湿,把你抬出来呢!你怎么样?”

少年见到她,脸色稍缓了下来,揉揉脑袋抱怨:“我说你也不叫个精细点的人来服侍,这两个粗汉手重得很,痛死小爷了!”

都落魄成这个样子了,居然还摆架子,万贞也是服了:“小爷哟!你好端端的跑出来跟街上的闲汉瞎混,没你说的这两名粗汉相助,你现在八成都被绑票啦!你还抱怨人家服侍不精细,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