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份的丫头,王妈妈一提起,路瑶心中一凛,想起前几次怀孕,府里也有丫头想爬床的,深吸口气,这确实得防。

只是想到自己如今的心情,路瑶又很复杂,她到底迷失了心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双胎

“夫人,将军被皇上召进宫了。”

路瑶轻嗯了一声,昨天闹了情绪后,她现在虽没有怎么样,但情绪还是有些低落。而且不知道马励心里怎么想,本来作好准备面对马励的,哪知道马励被召进宫了,路瑶轻呼了口气。

这边马励出了宫,心情有些沉重,要查的事情牵扯太大了,想想前几年的胡惟庸案,还有两年前的空印案,马励不由有些心惊。

算了,不多想了,他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想到路瑶又怀孕了,马励脸上露出了笑容,虽说儿子女儿他都喜欢,但对于女儿,他却是非常偏爱的,盼了多年终于盼来了。

路瑶如今才两个月的身孕,还没有诊出男女,可马励却认定路瑶怀的就是女儿了。而夫妻俩也没有想过请医术好的大夫或者太医来确诊腹中的是男是女,虽然心里对女儿有期盼,但本的还是顺其自然的。

想到昨日路瑶闹情绪,马励无奈笑了笑,怀孕的人情绪波动也是正常的,所以到了街市,马励便买着路瑶往常爱吃的小吃回去。

路瑶看着摆在桌上的几样点心,都是她平时爱吃的,可是这个时候却一点也味口也没有。看着马励像没事的人一样,好似把昨日的事情给忘的一干二净了,还是像往常一样体贴入微。

路瑶心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对牛弹琴了,人家根本就是个木头。

马励还是马励。可她却变了,变的贪心了。路瑶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患得患失的。也许真是怀孕的关系吧,让她的心境都跟着变化了。

“夫君也吃吧,我自己也吃不了这么多。”路瑶微笑地把面前的点心推到了马励的面前,自己也跟着吃着。

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点美食,确实会让心情好一些。

其实想想,路瑶也觉得自己有点可笑。她和马励都老夫老妻了,长子都可以娶妻了。她这才来想情情爱爱,说出去也不怕被笑话。

马励尝了一口糕点,对这甜甜的食物并不感兴趣,可在路瑶的目光下。还是吃了几块。

“那几个臭小子听闻你怀孕了,都要赶回来了。”马励突然开了口。

路瑶愣了一下,然后一喜一忧,“回来?大军在军队里能回来,二军去了海外,三军和杨伯伯也去了南夷之地~”。

“别担心,他们都盼着妹妹出世呢,待大军回来,也得给他议亲了。”

“可大军还小呢。”路瑶立马道。

“不小了。十六岁已成年,汤鼎有意将他的女儿嫁过来,我这边已经有好几个问了。若是你更中意博雅,亲上加亲也不错。”

路瑶沉默,她听懂马励的意思,也不是立马要大军成亲,只是先把亲事定下来。儿子实岁十五,可古代这里都算虚岁的。大军今年就成年了。

“还是要看大军喜欢吧,毕竟是要跟大军过一辈子的。”路瑶笑笑道。想到博雅今年才十一岁,她松了口气。她也喜爱自家的侄女,但这血缘关系太近了,马励没意见,但陈氏和元洲还有杨婉却都是有意的。

路瑶又不好解释着血缘相近不能结亲的事,现代有这说话,可古代没有。在古代近亲结婚,可是亲加上亲,这是可事的。

就连杨大夫也是乐见的,路瑶记得在平江城的时候,就问过杨大夫近亲结婚会不会对后代有影响,杨大夫直接否定了。

古代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根本改变不了,而且陈家文柏、文弘也都是跟表妹结婚,孩子都没有问题,路瑶说服不了亲人。

而且她这个想法也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深埋心里,看来确实要让大军早点定亲了。

只是还有二军三军,二军大博雅两岁,三军则小博雅一岁。

罢了罢了,还是看缘分吧,她也不多想了。

只是汤鼎那里,路瑶皱皱眉头,“我记得他的嫡女才十二岁吧,两个庶女好像还没有议亲,汤世子指的是哪一个女儿。”汤世子夫人为汤鼎生了两儿一女,女儿最小的。

可问题是汤鼎除了一个嫡女之外,还有三个庶出的女儿,有两个年龄跟大军还有二军相近的。

“不拘哪一个女儿。”

那就是希望两个庶女的其中一个嫁进来了,路瑶皱眉,若是两家结亲,国公府的门第确实是马家高攀了。可路瑶却不愿意让汤鼎的庶女嫁进来,若是嫡女就算了,毕竟那是汤世子夫人亲自教导的,路瑶也常见,心里也认可。

汤世子夫人虽然是个算大度的正妻,但再大度也不会用心教导庶女,马家又不打算高攀国公府,她跟汤世子夫人的关系不错,路瑶自然不可能娶庶女回来,但国公府家的嫡女也不是他们攀的上的。

汤鼎既然对马励说,就有这个意思,想两家结亲。除非大军自己有意中人,或者大军娶博雅,不然娶别人家的女儿,汤家心里估记不舒服。

呼,想到儿子的亲事,路瑶便上了心了,她自然也知道娶妻娶贤,若是娶个不安份的回来,到时候家宅不宁,那可麻烦了。

虽然路瑶不刻意关注陈家,可陈家那些媳妇勾心斗角,婆媳不合,妯娌不睦,路瑶从陈氏那里也是听了不少的。

她有三个儿子,自然希望几个儿媳都是安份的人,而且长媳犹为的重要。古代一般很少有分家之说的,一大家子人几兄弟,甚至后代都住在一起,不像现代儿子大了娶亲就分出去住了,并不一定要跟父母兄弟住在一起。

“还是要大军和二军喜欢吧,夫君,我觉得孩子们的婚事都让他们自己挑吧,要是我们挑的,他们不喜怎么办,毕竟过日子的可是他们。”路瑶说服着马励。

“胡闹,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哪轮到几个臭小子们说话。”马励在这方面很坚定,看了路瑶又道:“你就不怕到时候几个臭小子给你娶个搅事精回来,到时候为难的可是你。”

路瑶笑笑道,“不是还有夫君你把关嘛,而且我也不会希望这样的媳妇进门的。”

“说的轻松,反正你好好看着,我觉得汤鼎的嫡女倒不错,适合长媳人选,只是年纪小,而且以我们的门第高攀不上。倒是博雅是你的亲侄女,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品性都不错,做为长媳也合适,只是年纪也小。不过二军跟博雅年龄也相近,日后博雅嫁进来,与你也更亲近一些。”

路瑶心里咯噔一声,看来马励对博雅很满意,当下笑道:“你就不怕我偏心了博雅,委屈了你另外两个儿媳妇。”

这亲上加亲的,很多人偏心也正常的,想到马励心里也并不是很愿意汤鼎的庶女嫁过来,路瑶松了口气。

“你不会。”马励很肯定道。

路瑶却觉得难说,若博雅嫁进来,媳妇之间冲突,她表面再公正,多多少少都会偏心自家的侄女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路瑶也不例外,若不是因着亲近不能结婚的结,她倒不介意博雅嫁过来的。

洪武十七年,冬,大军和二军还有三军都赶回了京城。正好要过年了,见到孩子们回来,路瑶非常的开心,如今她挺着九个月大的肚子,非常的吃力。

大夫诊脉说是双胎,路瑶和马励惊喜的同时也隐隐的担忧,马励更是亲自去请杨大夫来坐镇路瑶这一胎。

八月之时,杨婉又给元洲添了一子,如今大家都看着路瑶这一胎了。

“大军,你也成年了,若有意中的女子,你便告诉娘。”路瑶看着长子,眉宇飞扬,

意气风发,本就跟马励长的像,从军队出来之后,更像是马励的翻版了。

“二军,三军也是,虽然你们还没有成年,但娘的话也放在这里,若是你们有意中人便告诉娘,那女子真好的话,娘便为你们求娶。”

路瑶的话一出,大军和二军还有三军都脸红了,三军首先道:“娘,还早着呢。”

“就是啊,娘,孩儿不想那么早成亲,也不想定亲。”大军表明了他的想法。

二军也道,“儿子更想出去外面走走,才不愿意这么早跟一个女孩子绑在一起呢,多不自在啊。”

“就是就是”这下大军和三军一齐点头,表示认同。

见孩子们意见一致,而且听说娶妻,好像为难他们似的,路瑶也不坚持。毕竟孩子们确实很小,到了二十岁后也不急,男儿只要没有什么问题,还真不愁娶,女孩子过了年龄那就真的愁嫁了。

“反正我给你们时间,你们二十岁后,若是还没有,那娘就为你们定下了。至于你们父亲那里,你们暂时不用担心,娘会为你们说的。”路瑶先把话说清楚,“只是你们也要知道,娶妻娶贤,你们三兄弟关系一直很好,娘希望以后几十年里,你们也依然如此,更希望你们娶的妻,日后也能接纳和包容这份亲情。”而不是弄的兄弟关系不好。

“娘,你放心,我们定会娶个合意的,又孝顺娘的,不然一辈子不娶。”大军一说完,二军和三军都凑了上来,表示他们也是如此,娶妻回来先孝敬娘。

虽然没影的事,但路瑶还是被几个儿子给逗笑了。

第三卷 路瑶知马励,日久见人心

第139章 女儿

洪武十八年,正月初二,路瑶平安诞下了一对双生女儿。

看到一双女儿出世,马励心满意足,激动的语无伦次,连连说再也不要生了。

“你这一双女儿长的真好,长大肯定是美女级别的。”满月之时,刘宁特地到马府来看路瑶的双胞胎女儿,心里稀罕的很。

“再漂亮也没有你的女儿漂亮,你那几个女儿哪个不是姿容无双。”路瑶笑笑道,刘宁如今为朱棣生了二子三女了,两个儿子相貌端正,颇有朱家的风范,但算不上英俊,但三个女儿却是长的不差的。

只是想到刘宁这么频繁地生孩子,路瑶便有些担心了,嘴上道:“你啊,就不能缓缓一年半载的,这么频繁的生孩子,很伤身的。”

她也生了三儿两女了,可到底没有刘宁这么频繁,刘宁现在才二十六七岁啊,就已经生了两儿三女了,路瑶如何不担心。

刘宁无所谓的耸耸肩,“还好啦,趁年轻早生早完成任务,三十岁之后就是高龄产妇了,到时候生产更加的危险。而且我不生,也有别的女人生,还不如趁着身体好的时候多生几个,地位也稳固一些。”

虽然知道历史上的徐皇后混的还不错,可刘宁毕竟不是原装的徐皇后,心里的底气总是有些不足的。徐皇后混的不错,她也不想混的比徐皇后还差,更不想成为失宠或者被废的。

“反正你悠着点啊,历史上的徐皇后好像四十多岁这样就没的,你怎么也要活的更长寿一些。”知道刘宁有主意,路瑶也不多劝,只是希望刘宁好好保重自己。

“知道啦,明天我就要去封地了,你好好保重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以后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刘宁叹了口气道。

“那你注意安全,保重自己,也照顾好儿女,北平那里到底是王爷的封地,到了那里,你们夫妻就是那里的主人了,肯定比京里自由的。”说着,路瑶都有些羡慕着刘宁了。

朱元璋的儿子不少,如今还有出产的,虽然皇太子早定了,可皇位只有一个,僧多肉少,皇子们没不蠢蠢欲动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般,朱元璋才给儿子们封王,然后早早把儿子把打发到封地去。

“我到那里会经常给你写信的,到时候给你寄一些北平的特产。”刘宁笑笑,眼里也有离别的不舍,其实他们早就该去封地了,要不是因为好多的事情也不会拖到现在,而朱元璋也不会让他们拖下去了。如今不赶紧去封地,别人都怀疑他们别有用心了,刘宁和朱棣自然都不希望这样的现象发生。

“那好啊。”一听到特产,路瑶的眼睛就发亮了。

“你儿子要娶亲了吧,看中谁家的女儿了。”刘宁突然问道:“可惜我的女儿太小了,不然给你当媳妇挺好的。”

刘宁的着养女永安也才九岁,亲生的女儿永平六岁,安成一岁多,咸宁才比路瑶的一对双胎大两个月。

路瑶轻摇头,“算了吧,你的这些女儿在历史上可是都有主的,我儿子才不坏人姻缘。大军和二军是要说亲了,只是我也不想干涉他们,毕竟以后过日子的是他们,先看看他们能找到么,找不到再说了,我也不急着抱孙啊。”

“我是说真的,与其嫁给未知的,还不如嫁给你家儿子呢,有你这个婆母在,当媳妇的肯定很幸福的。可惜你家两个小子等不了,老三倒是有可能,也不知道以后如何。”

路瑶看刘宁那一副架势,无语了。

大军和二军是不可能的,两个娃都大了,也等不了刘宁的女儿。三军倒有可能,路瑶倒是不反对娶刘宁的女儿当媳妇,可刘宁的女儿以后是公主,这不是想娶就可以娶的。

“还得看缘份呢,你也别操心啦,你家几个闺女都还小呢。”路瑶笑道。

刘宁也点点头,确实要看缘份,不过她真的很稀罕路瑶家的几个仔啊。看了床上躺的一对双胞胎,刘宁道:

“我倒想你的女儿给我当媳妇,可是算了,这皇家都三妻四妾的,还是不委屈你家闺女了。”

刘宁摇摇头,把脑里的想法屏弃掉,虽然儿子是自己生的,可她也不敢保证到时候儿子若娶了路瑶的女儿,不会委屈人家了,所以想想还是算了。

路瑶笑笑不语,她并不重权,心里可没想过要把女儿嫁进皇家呢。皇家的女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今日双胞胎的满月宴,路瑶在厅堂露了面之后,便一直在院子里待着,客人陆陆续续离开后,刘宁便留下来和她说话。

只是刘宁到底是王妃,也不能在马府待太久,所以聊了一会,很快便离去了。

第二日一早,路瑶睡醒的时候,便已经听闻刘宁已经离京了,心中怅然。

只是想到她们今日的分别,是为了来日的相聚,刘宁到时候还是要回京的,心里又舒口气。

她羡慕着刘宁能离京,虽然京里很好,很繁华,但路瑶还是想念着平江城,想念着象牙山。如今他们都没法回去,做为将军的家眷,马励若是离京外任,她也不能离开。

现在马励留在京中守着她,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有得必有失,人生哪有样样完美的。

“娘,爹说大妹和二妹的名字你来取呢。”早上,大军二军和三军跟马励晨练之后,便都到了路瑶的院子来。

“宝儿贝儿的名字挺好的,还取什么。”路瑶觉得叫马宝儿和马贝儿挺好的。

“小名倒没什么,这大名就有些不够庄重了。”马励说道,他不是不满意,就是觉得两个宝贝女儿的名字可以更好一些。

马励觉得元洲家的博雅,这名字挺好的,这宝儿贝儿也不错,但不够大气。

路瑶无语,甩手道:“不管,反正我觉得宝儿贝儿挺好的,你们如果不满意,可以自己取更好的。”

路瑶一这么说,家里几个男人便妥协了,如今家里最大的便是路瑶,路瑶都为双胞胎取了名字了,哪个敢有异议了。

第140章 徐达逝

自宝儿和贝儿未出生的时候,马励就已经为了孩子的名字,苦苦思索了,字典从不离手。乐-文-孩子出生后,马励就更加的积极了,可是他找了很多的名字都被路瑶给否定了,路瑶觉得再好的名字也比不过宝儿贝儿。

这是大明独一无二的名字,绝对没有重名的。像那些贤良淑德,雅娟丽秀等等这些字眼倒是很多千金都叫,只有宝儿贝儿,一般人不会取这名的。

虽是这样,但随着孩子长大,路瑶到底还是觉得宝儿贝儿自家人叫的好。马励也因为周围的几个臭小子总是这么叫自己的女儿,心里不爽,只觉得夜里都不能安眠,最终失眠了一晚上,想出了两个名。

马卿瑶,马菁瑶。

路瑶一看两个名字,心中窃喜,笑眯眯地同意了。

“瑶字毕竟是我的名,你会不会觉得宝儿贝儿的大名上有我的名,会不好?”路瑶还是问了一句,毕竟古代很少小辈的名字带有跟长辈同名的字,像一些女子若嫁到夫家,跟夫家的长辈同名同字,也会被长辈做主改名的,不然就是犯上,对长辈不敬。

“你介意?”马励问道。

路瑶摇头,只要女儿不叫马瑶就没所谓,而且马卿瑶,在她的理解就是马亲瑶,马菁瑶,菁字是事物最美好,最纯綷的部分,别管路瑶怎么理解,反正她就觉得女儿的名里有,马励的姓,有她的瑶字,路瑶是高兴的,隐隐也有一丝丝的甜蜜。

虽然知道马励想的也许不是她想的意思,但路瑶就是高兴。

“我只是觉得夫人生孩子辛苦了,两个女儿名里有你的字,也希望孩子们念着你。”

马励的话一落,路瑶的眼眶有些发红发酸,女人生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甚至是在鬼门关走一遭,说不害怕是假的,特别是在古代这医学落后的年代,每每生孩子都是元气大伤的事。

路瑶确实觉得每次生完孩子后,自己的身体虚弱了很多,之前生几个儿子的时候,也许年轻一些,好好养身体还是好的,但如今生完女儿后,明显就感觉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不如从前了。

男人觉得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也许他们也知道生孩子辛苦,但是无法体会到女人生孩子的不容易。

几个儿女都是她和马励的骨血,她们的结晶,为了几个孩子,她也不怕苦不怕累。

虽然是她心甘情愿的,她也爱她和他的孩子,但此时有马励这句话,路瑶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怎么哭了,做月子伤眼。”马励替路瑶拭了泪,发现近来路瑶很爱哭,有些情绪化了,但更多的是怜惜她。

路瑶轻摇头,笑中带泪道:“没什么,我是高兴。”

马励轻拍着路瑶,明了路瑶的心思,把人揽到怀里,难得宠溺地说了句,“傻瓜。”心里觉得路瑶太容易满足了。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有马励这句话之后,路瑶藏在心里的郁闷也随之消散,好好的养着身体。然年纪大,生孩子到底还是元气大伤,亏了身,再精心调养,身体也无法恢复从前。

不过一出了月子,路瑶便抖起来了,任谁坐了整月的月子,在屋里不洗头不洗澡不吹风,整个人都长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