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什么祈雨大会,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

心里不认同,但胜男也知道,在古代如果遇到大旱之年,连皇帝都要求雨,更何况是下县的县令?!

好吧,你们求雨,我来建水车,咱们各忙各的,希望都见效吧。

想到这里,她对周庆摆摆手,“我知道了,你先回县衙吧,对了,注意盯好方师爷!”

第九十六章 求雨进行时

招姐儿带着两个婆子,风风火火的来到村子的地头上,刚进麦田,就看到大房王守福家的佃户们正喜滋滋儿的扛着锄头去地里干活。见状,招姐儿忙让婆子拉住一个问话,一问才知道,原来王守福是王家庙第一批装水车的人家,头前儿运来的四架水车中,就有人家的一架。

如今经过李锁柱和许大勇等南山佃户的帮忙,水车已经正式运转,地里的水哗哗的流,原本被东家按着掏钱的佃户们一看出水了,这才不再生闷气,而是喜气洋洋的跑回家拿工具干活。

“这么说,这水车还真能汲水?”

招姐儿听了婆子的转述,心里的几分怀疑也被彻底消除,忙不迭的跑到村头,寻找李胜男的踪影。可惜,她不知道的是,胜男帮最后一架水车加完“引水”后,便赶回了南山,安顿完家里后,又折回了县城,为三天后的祈雨大会做准备。

“不过,必须是南山出品的水车,而且还要有‘引水’才成,两者缺一不可!”

婆子跟了招姐儿好几年,很了解东家少奶奶的脾气,所以打听事儿的时候,也问得非常详细。

“切,什么‘引水’,还不是小五在故弄玄虚。否则,一架破水车能值五两?”招姐儿显然不信这种说辞,她一甩帕子,眼中闪过不屑和不甘,心中更是无比怨念——怎么小五事事都这么顺,没出嫁的时候爹娘疼老爷子宠的,嫁人也能嫁给举人老爷,当了儿媳还能马上分家单过,单过后家业也兴旺,简直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

“少奶奶,没有找到李捕头,小的找到南山管事周福了!”

另一个婆子穿过拥挤的人群,气喘吁吁的跑来复命。

“哦,知道了,”招姐儿压下心里的复杂情绪,双手揉了揉脸颊,摆出一副和蔼温柔的模样,按照婆子的指引来到周福的临时办公点儿,她瞧了瞧四周攥着银子抢着报名的乡亲,对胜男敛财的能力非常嫉妒,“小福子,你家三少奶奶呢?”

“三少奶奶?!”周福低着头记录着报名的人名和地址,耳边突然传来陌生的称谓,他疑惑的抬起头,一见来人正是东家的大姐,忙站起来拱手,“小的见过王大*奶,我们东家回南山了,不知您有什么要事吗?”

“哦,没事没事,”招姐儿一听小妹回家了,而周福不过是个下人,她还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便一摆手,“你忙吧,我去南山找她!”

说着,也不听周福后面的解释,带着两个婆子就朝南山杀去——时间就是粮食,她可没有闲工夫和个管事闲扯。

“…那个,东家说她要回县城——”

周福见招姐儿像阵风一样从眼前飘过,嘴里嘟嘟囔囔的补充道,“怎么也不听我说完呢,嘁,有你吃亏的!”

果然,正如周福所言,招姐儿跑到南山后,小秀儿不好意思的告诉她,胜男去了县城李家;听闻后,招姐儿急得不行,连忙让小秀儿套了马车,主仆三人急慌慌的跑到李家,好容易来到娘家,老娘苏氏告诉她,小五去了县衙,估计要傍晚才能回来…

“哎呀,招姐儿,你到底找小五有啥事呀,你看你转来转去的,娘的头都被你转晕了!”

自从进了娘家门,招姐儿就像装了发条一样,围着院子一圈一圈的转着,耳朵竖得尖尖的,听到门外有动静就垫着脚尖瞧,等门外过路的人走后,叹口气继续转。苏氏忍了大半天,终于开了口。

“呃,没啥没啥,”招姐儿知道自己几次经过苏氏来算计小五,让爹娘和小五都不怎么高兴,而且每次得罪了人,她求的事儿还办不成,这次她长了心眼儿,水车的事儿一定要和小五亲口说。

“大*奶,晚饭得了,您看现在吃,还是等大爷和五姐儿回来一起吃?”

丽娘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条棉布巾子,边擦着手边问道。

“招姐儿,你饿不,你要是饿的话,咱们先吃?”

苏氏转头看了看招姐儿,瞧她一圈一圈的量着自家院子,估计也该饿了。

“不饿,娘,咱们等爹和小五一起吃吧!”

招姐儿咽了咽口水,别说哈,丽娘这一提吃饭,她还真有些饿了。不过,想到自己的目的,忍了忍,强笑着说道。

“哦,行!”

苏氏冲丽娘点点头,示意她继续干活去。

“切,肯定又是来找寻五姐儿的,还什么想爹娘了,我呸!”

丽娘用眼角的余光瞅了瞅招姐儿,心里万分鄙视的唾骂道。

晚上,在县衙忙活了大半天的李正义和李胜男,终于在掌灯时分,赶回了家里。

“咦,大姐儿,你咋回来啦?王姑爷没跟你一起回来?”

李正义把腰刀递给丽娘,苏氏则在一旁伺候他脱掉外衣,摘掉官帽。等他转身坐在正堂上,抬眼看到许久不见的大女儿,诧异的问道。

“呵呵,女儿回来看看您和娘,”招姐儿听到老爹的问话,拉回正准备去小五卧室的身子,有些不自在的说道,“我自已回来的,家里麦地的活计多,您姑爷在地头看着呢。”

“你看你这孩子,家里农活儿多,你咋还回来呢?有不是头一年出门子(出门子嫁人),咋还这么黏糊爹娘?唉,这也没啥要紧的事,等忙过这阵子再回来也不迟呀!”

苏氏听到招姐儿的话,担心自家大爷生气,忙抢先训斥道。

“呃,也不是没事儿,”招姐儿见胜男换了家常的衣服从卧室过来,便状似为难的说道,“咱们这里好久都没有下雨了,家里的麦地根本就浇不上,族里商量,说是要么祈雨——”

“哦,你们那里已经商量出结果啦?”

李正义听到祈雨两个字,打断女儿的话,问道。

“呃,是一部分人准备祈雨,咱们县城不是要举行求雨大会吗,说是那天一起来参加!”

招姐儿回着父亲的问话,眼睛却始终盯着胜男。

“唉,是该求求关老爷,再不下雨,今年恐怕又是荒年呀!”

苏氏去厨房交代上饭,回到正堂后,听到女儿的话,插了一句,“对了,大爷,您和小五不就是忙着去准备大会的事情了吗,准备的咋样?”

“还行吧,反正照着雨节求雨的规矩办,倒也有章可循。”

李正义和胜男的想法一样,对求雨并不怎么看好。但县太爷发了话,他们这些下属也不能不听。

今天捕快们的工作,重点是把求雨大会的消息传递下去,并给每个参加大会的村落规定了祭祀银两和供品规格。梅水的村镇有一百多个,再加上玫瑰镇近百个村落,捕快们还要再跑一天才能通知完毕,这也是为啥把时间定在三天后。

“呵呵,小五,咱们姐俩好久没有在一起睡了吧?”

吃过晚饭,满怀心事的招姐儿早早的来到胜男的卧室,她局促的坐在炕沿上,有点讨好的对胜男笑道。

“不对吧,大姐,我怎么记得咱们从来没有在一张床上睡过呢?!”

胜男早就注意到大姐的反常,她一进门,大姐就死盯着她看,那种热切的目光,使胜男一度怀疑她是不是又有什么地方yin*大姐了?!现在又听到她言不由衷的拉近乎,不由得戏谑道。

“是吗?”招姐儿本来想先和胜男套套近乎再提出请求,一听胜男这么不给面子,便讪讪的说,“呵呵,我都忘了,那时候你还小,是姐姐们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带大的呢。那时候,你刚出满月,娘生产的时候又伤了身子,奶水也不足,是姐姐熬了米汤把你喂大…”

“姐,你是不是有事让我帮忙呀,如果有事就直接说吧,咱们都是亲姐妹,没有什么可遮掩的,”

胜男听了招姐儿的讲述,心里有些腻烦,她小时候的确是姐姐带大的,但不是招姐儿,而是远嫁他乡的二姐,等二姐嫁人后,接手则是三姐儿,最后是四姐儿。可以说,从头到尾,大姐儿没有沾过自己一指头,更不用说什么一把屎一把尿了。

“…”招姐儿再次被噎住,她眼中闪过不悦,随即硬扯出一抹笑,“呵呵,你这丫头就是直爽。成,咱们都是自家人,姐姐我也就不客气了。那什么,你也知道,姐姐家里有十几顷地的麦地,至今还有一半儿多的麦子返青水还没有浇。可村头的池塘和小河都见了底,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水浇地。下午的时候,听村里的人说,你家的作坊有什么水车,可以把地底下的水抽出来,你看…”

“哦,就这事儿呀,”胜男一脸恍然的样子,‘pia’的一声拍了拍脑门,一副懊悔的神态,“都怪我都怪我,怎么把姐姐家都忘了呢。那啥,没说的,咱们都是李家的女儿,我怎么能不照顾你呢。不过我未来三天都要在县城,根本就回不去,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去南山找周福,就说我说的,先给你家架水车!”

“嗳,好,好,还是小五心疼姐姐,那姐姐就不说谢谢啦!”

招姐儿一看妹妹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非常高兴,也就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呃,她们姐妹两个似乎都没有提到工钱?!

三天后,城东的关帝庙,杨知县和本镇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虔诚的在关帝爷面前祷告着。念念叨叨的说了一大通后,几个捕快围上来,把关帝爷的塑像抬了出来,祈雨大会正式开始鸟…

第九十七章 三店同开张

雨节求雨的仪式比较繁琐,杨知县和几位师爷商量后,决定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步骤,捡最主要的来做:第一步,上供品;第二步,把关帝爷请到烈日下暴晒;第三步,用清水把关帝爷泥塑身浇透,再把关帝爷请回关帝庙。至此,礼毕。

此时,刚刚进行完第三步,杨知县正带领着众人准备把关帝爷送回关帝庙。

“呃,李捕头,你说这管用吗?”

周庆凑在胜男身边,瞄了一眼烈日当空的蓝天,这仪式也做完了,供品也供上了,怎么一点儿云彩都没有?!

“嘘,心诚则灵!”胜男也表示怀疑,但嘴上可不能这么说呀,否则,真要下不了雨,大家还以为是他们成心诅咒的呢。

“哦!”周庆摸摸鼻子,悄声问道,“李捕头,魏举人到京城了么?”

话说自从魏良正是辞去师爷职位后,大家便开始称呼他魏举人。

周庆一直是魏良在衙门的心腹,对魏举人更是崇拜的不得了,再加上自个儿的堂弟就在魏举人家里混差事,周家早就把南山的魏家当成了自己的主家。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周庆对魏良都非常关心。

听说他要去京城赶考,周庆的二婶儿周福他娘,还特意去庙里为魏举人烧香许愿求菩萨保他平安呢。

“恩,应该到了,”胜男想到离家的老公,心里也空落落的,唉,现在可不是前世,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更没有电脑QQ,老公是不是平安抵达,她这里一点都不知道,“咦,起风了!”

广场上,杨知县穿着簇新的官服,和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起站在烈日下求雨。正在众人被晒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一阵清凉的风吹来,湛蓝的天空中也飘过几丝白云。

“起风了,是不是关老爷显灵啦?”

杨知县悄悄从袖袋里摸出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珠,感受到凉风后,心里一喜,眯着眼睛仰望天空。

“哎哎,你看,天上飘过一大片乌云!哎呀,关老爷终于显灵啦!”

众人也感觉到了丝丝凉意(废话,现在才三月份,又不是仲夏,能不凉快?!),大家罩着手抬头看着,发现那几片白云后,惊喜的叫出来。

杨知县身侧的几个老人更是激动,纷纷跪在关帝爷的泥胎前,嘴里不断的说着什么,然后叩头不止。

身后的百姓们见到此番场景,也忙跪倒在地,七嘴八舌的喊着“求关老爷显灵”“求关老爷磨刀(磨刀要用水,所以会下雨)”之类的话。

过了半个时辰,天空的云层越来越厚,折腾了大半天的百姓们,虽然身体很疲惫,但精神很好——求雨还是有效果的不是,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呢,如今已是阴云遍布,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再坚持,关老爷很快就会显灵滴。

“李捕头,我看够呛呀!”

周庆抬起胳膊,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看着广场上沉闷的气氛,不是很乐观的说道。

“嘘,多看少说话!”

胜男又送了他一对大白眼,这小庆子比自己进衙门还早,怎么越混越倒回去了呢,竟说丧气话。前世的胜男是个无神论者,可自从她经历了枉死、见过小白之后,她对鬼神之说,也有了些许的畏惧,世界上还是有鬼神滴,她腰间的宝葫芦就是证据。

“哦!”

站得时间太久,周庆觉得小腿肚子只抽筋,他原本想找个话题分散下注意力,没想到说什么错什么,唉!既然不能乱说话,那就听李捕头的话,咱多看看吧。

晃了晃麻木的双腿,周庆的小眼睛滴溜溜的乱转起来,先是扫过周围维持秩序的捕快,恩,大家都累得够呛;接着又瞧了瞧场地上那些虔诚祈求的百姓们,咦,这些人明明和自己一样站着,怎么他们都不累;随后,他的目光扫过空旷的关帝庙大殿,却意外的发现了一抹人影。

“嗯,这不是方师爷吗?他不跟着杨知县求雨,跑到大殿去做什么?”

周庆刚要开口问胜男,想起刚才的对白,又联系几天前胜男交代给他,让他盯死方师爷的话,便悄悄对胜男说:“李捕头,我有点尿急,想去方便方便!”

“…”胜男无语,“去吧,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

周庆嘿嘿傻笑了两声,缩着身子便溜到大殿的后门,边踮脚探听里面的动静,边在心里美滋滋的盘算——呵呵,这次等我抓到方师爷的把柄后,再去找李捕头邀功,到那时,李捕头和魏举人肯定会对咱刮目相看。

只是,他没有想到,等待自己的却是一场灾难。

又等了半个时辰,天空中聚集了大量的云层,远处还有些许雷鸣声,众人听了更是欢欣鼓舞,翘首以待的等着雷声过后的大雨。

等呀等呀等呀,足足又等了一个时辰,却丝毫不见一滴雨水,而空中的云层也开始慢慢散去,人群中开始有人沮丧的叹气:

“哎呀,这是咋回事儿呀,咋还不下雨?!”

“就是就是,我地里的庄稼还等着浇水呢!”

“是不是咱们省去了求雨的步骤,关老爷以为咱们心不诚?!”

杨知县的脸色也非常难看,本来嘛,傻呵呵的站在太阳底下好几个时辰,一口水没有喝、一粒米都没有吃,不晕倒都是身体好的。如今听了人群中的非议声,他的心情更糟——花了这么钱,造了这么大的势,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他可怎么下台呀?!

一柱香后,天空的云彩散得一干二净,参加求雨大会的人们终于绝望了,他们揉着酸软的颈、腰,脸上阴沉的都可以挤出水来。

“县尊大人,今天的祈雨大会,肯定有人心怀不诚,所以关老爷怪罪了!”

关帝庙的庙祝摸了摸油乎乎的脸,用无比痛惜的口气说道。

“有人心怀不诚?!谁?谁敢破坏?!”

杨知县听了这话,纠结的五官似乎舒缓了许多,他阴沉沉的问道。

“呃,咱们还是先把关帝爷请回庙里,贫僧单独给您说!”

“好!”杨知县甩了甩袖子,对李胜男吩咐道,“李捕头,去,把关帝爷送回关帝庙!”

“遵命!”胜男离得远,并没有听到杨知县和庙祝的谈话,她默默叹了口气,摆手对众捕快吩咐道,“兄弟们,请关老爷回去!”

“是!”

捕快们答应一声,按照提前安排好的工作,一部分人继续维持现场秩序,另一部分人则抬着已经干透的关帝爷的泥胎回到庙里,恭敬的放回供台上,几位老人也打着晃的跟上来,摆供品、烧香、叩头请罪。

“嗳,老钱,看到周庆了吗?”

胜男指挥大家忙活着,她总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直到收拾完毕点人头的时候,发现去方便的周庆还尚未归队,便一指钱旺财问道。

“呃,小庆子呀,”钱串子老鼠小眼里闪过精光,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的说道,“他回家了呀,说是身体不舒服,就不等着点卯了!”

“哦,我知道了,”看来这小子真是肚子不舒服呀,胜男也没有怎么在意,转头面向众捕快,“今天大家辛苦了,除了今天当值的兄弟外,其他人就地解散,回家休息去吧!”

“是!”

众捕快一听还能休息半天,忙高声答应着,不一会儿的功夫,各自散去。

胜男还不能直接回家,等她护送了一脸郁色的杨知县回府后,又赶到了东市的铺子。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装修,三间铺子总算是于昨天装修完毕,今年就开始铺货、准备开业的事情。小秀儿要在南山看家,四姐儿一个人又忙不过来,胜男便想趁着还在县城,把铺子的事情都料理完。

货物入库、分类上架、掌柜伙计到位后,就择吉日开张,等铺子走上正轨后,她还要赶回南山。最近因为水车的事情,南山的佃户们全体出动去帮着建水车,只留下一些老弱妇孺看家,胜男还真有些担心呢。另外,打井建水车的工作,由李锁柱和许大勇负责,这都没有问题,可“引水”却需要她来加。

算算时间,如今第二批水车应该建设完毕,刚刚打出的水还能供应一段时间,她忙完铺子的事情,正好可以赶回去给水车加“引水”。

“哎呀,恭喜呀恭喜!李捕头生意兴隆哦!”

常家林带着两个小伙计,抬着一棵金桔赶来贺喜。

“呵呵,多谢多谢,”今天铺子开张,胜男没有穿捕快服,而是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褥裙,外面罩着银红色的比甲,头上梳着简单的发髻,完全已婚妇人的打扮,只是动作依然豪爽,她见到许久不见的大豪商,满脸是笑的迎了过去,“常少东好久不见呀,什么时候陪少奶奶一起来梅水玩玩儿?!”

“哟,李捕头这就拉上生意啦?”常家林站在门口,看了看装修一新的三家铺子,恩恩,一家脂粉店,一家点心铺子,还有一家成衣铺子,都是女人们喜欢光顾的店铺。听了胜男的邀请,便笑着打趣道。

“那当然,用你们商人的话说,那叫在商言商!不过,常少东,我这里三家店开业,你只送了一盆金桔,是不是有点少呀?”

胜男见常家林身后的小伙计,把两尺高的金桔放在中间店铺的门前,故意找茬道。

“呵呵,那再加上这个呢?”

常家林听了胜男的话,并不气恼,直接从衣襟里掏出一个信封,在她眼前慢慢慢慢的晃了晃,那速度直叫一个慢,胜男隐约看到了封皮上写的名字…

第九十八章 小庆子有难

“这是?”胜男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她惊喜的问道。

“呵呵,说起来话长呀,”常家林和胜男夫妻打了一年多的交道,彼此关系也比较好,再加上去年从魏良手中得到了一张千古奇方,制造出贵比千金的玻璃制品,让他常家和京里的大老板着实挣了一大笔钱。

虽说,他也知道魏良夫妻不留着方子自己发财而卖给他人的原因,他更是出了非常可观的价格给魏良,但人家有好东西,肯第一时间想到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份不小的情谊,喝水不忘挖井人,自己得了摇钱树,他也不能忘了魏良两口子不是?!

这次魏良进京赶考,便是跟着常家的运货船一起赶路,投宿的别院就是常家商业协会在京城的分点儿,食宿更有专人照顾,比起那些外地辛苦赶考的举子不知舒服了多少。除了这些,他们还帮着送信:

“正巧常某要去江南跑点生意,顺路便带来了魏举人的书信,”常家林见外面赶来贺喜的人越来越多,便拿着书信,和胜男一起来到二楼的会客室,“给,李捕头,这个是不是比金桔更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