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刚才说的那些你写个折子,明日早朝呈给汗阿玛。”太子边思考边说,“汗阿玛有心追齐亏空,就会同意。驻地官员无诏不得回京,曹寅偷偷过来,极有可能被摘去顶戴花翎。”

陈廷敬不信,“臣觉得不可能。”

“那你先递折子。”太子道,“六十万对曹家来说不难。”

陈廷敬曾听人说过,江南富庶之地的官员一年就能收十万雪花银,而且不是主动贪,是下面孝敬的,“那臣就试试。现在去户部?”

太子微微颔首,命小顺子让銮仪使准备车马。

翌日早朝,陈廷敬把奏折呈给皇帝,刘彻打开粗粗看一遍,就让梁九功把折子还给他——准了。

康熙只看到“钱粮”二字,可他也能猜到大概内容,“刘彻——”

“又想说天下大乱?”刘彻在心里问。

康熙到嘴边的话被憋回去,险些呛着。

“纳兰明珠、索额图和佟国维下去,朝廷也没乱。对了,李光地回来了。”刘彻在心里说,“让他去工部,准备明年出征用的东西。”

康熙:“工部尚书干的好好的。”

“侍郎呗。”下朝后,查了空缺,刘彻授其为工部左侍郎。

李光地接到圣旨的时候,皇帝命太子严查各地钱粮和户部亏空的消息也传遍京城大街小巷。

康熙近年来心慈手软,用刘彻的话说越来越糊涂。他喜欢的官吏,在他面前哭哭穷,就让人等有钱了再还。

而这个等有钱了,往往是不还。

有些官吏被弹劾,康熙不追究,甚至还暗中提醒,赶紧把亏空补齐。这点刘彻不知道,不然,他不打死康熙,也得把他按在浴池里淹死。

话说回来,佟国维都被弄下去,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关在大牢里还没出来,导致许多京官如今听说此事,第一反应不再是找皇帝哭穷,而是去户部查欠多少,赶紧补齐。

康熙以前太好说话,以至于有些人不信邪,七月七日早朝,便有几个官员先后表示囊中羞涩。

刘彻仗着没人直视龙颜,似笑非笑地看着康熙,“免了?”

自打刘彻直白的说,太子敢心慈手软,他就是死也得废太子那日起,就一直没给过康熙好脸。康熙也不敢招惹他,免得他更狂,“你是皇帝,不用问朕。”

刘彻立刻问:“没现银?”

几名官员同时点头。

“那好吧。”几人松了一口气。太子的心提到嗓子眼,紧接着听到,“用田地和宅子来补。户部尚书何在?”

陈廷敬慌忙出列,“奴才在。”

刘彻:“夏收过去,田里的庄稼不值钱,宅子都是旧的,低于市价三成能卖出去吧?”

陈廷敬愣了一瞬,对上刘彻认真的视线,想也没想,“好卖。”

“那就好。户部库房有限,国库也是,放不下那么多东西,以后收上来的东西就直接卖了。”刘彻转向那几名官员,“列位臣工都有宅子和田地吧?”

没人敢回答。

先前哭穷的几个官员顿时大气不敢喘。

刘彻冷笑一声,太子惊觉不好,猛地抬起头。

“张英来了没?”刘彻盯着位于前排,在朝中,在士林中威望极高的老者。

第62章杀鸡儆猴

张英脑壳痛,晃悠着年迈的身子出列,“启禀皇上,微臣想了想,微臣家好像有宅子和田地。”

老狐狸!

刘彻暗骂一句,视线后移,“工部左侍郎李光地呢?”

李光地后悔没多请几个月假,“启禀皇上,微臣家里好像也有。夫人在管,微臣不能确定。”

“退下!”刘彻瞪两人一眼,“马齐在吗?”

武英殿大学生马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奴才家好像也有。家里事也是夫人管,至于有多少,容奴才回去问问夫人。”

“这么说来都不能确定?”刘彻道,“明日早朝能不能确定?还不能确定,朕亲自去户部查。”

众人浑身一僵,猛的想到他们家中有多少田地和宅子,户部记得一清二楚。登时不敢再装鹌鹑,齐刷刷应道,“能确定。”

“挪用朝廷的银子都能还上?”刘彻问道。

众人齐声道:“能!”

刘彻满意了,散朝后留下胤禛和户部尚书。

其他人却没有回家用饭,直奔户部。

刘彻等人走远,才说:“今天全部补齐的免去一成,明天补齐的免去半成。你俩不准告诉任何人。”

“儿臣不讲,补齐欠银的人也会说出去。”胤禛提醒他。

刘彻:“他们说让他们说去。刚开始不一定有人信。等他们相信,朕估计也到下午了。天黑之前能凑齐欠银的,也都是些欠的少的。”

“万一有多的?”胤禛道。

刘彻笑看着他,“不是擅经营,就是贪污受贿。贪污受贿的先记下来,等朕腾出手再收拾他们。”

“那会闹得人心惶惶。”康熙开口道。

刘彻撑着下巴,望着他,除了这句还会说别的吗?秋后算账懂不懂?不懂就给我闭嘴。收回视线,直面陈廷敬,笑呵呵问,“陈爱卿贪的多不多?”

“微臣,微臣……”不知该怎么回,因为陈廷敬也不知他贪的算多还是少。

刘彻:“一个月几十两,一年七八百两,朕就当不知道。”

“好像多一点。”底下人逢年过节送的,陈廷敬不好拒绝,也没想过拒绝。他俸禄相对普通百姓来说很高,可架不住家里人多,各方面都要打点,连这点都不要的话,他得跟汤斌一样,死了都没钱治丧。

刘彻故意说,“多个零?”

陈廷敬连连摇头,“没,没那么多。好像一千左右。”

“还行。”刘彻看着他道,“可不能再多了。”

陈廷敬忙说:“微臣不敢。”

“敢不敢看以后。此事办好,朕有重赏。”刘彻说着转向胤禛,“老四,听说你想把朕给你二哥的银子拉你家去,可有此事?”

胤禛下意识看太子,侯在一旁的太子摇摇头,孤没这样说。

“看他作甚?”刘彻道,“他又不可能分你一半。”

胤禛:“汗阿玛直接说赏儿臣多少好了。”

“你三年俸银,多还是少?”刘彻问。

胤禛现在是光头阿哥,俸禄没比陈廷敬多多少,“太少。”

“胤禛!”太子低声呵斥。

胤禛一脸无辜:“汗阿玛让弟弟说的。”

“得了,五年。”刘彻道,“保成,你记住,必要时可以杀鸡儆猴。”

陈廷敬不禁转向太子。

太子低头说:“儿臣知道。”

“忙去吧。”刘彻抬抬手,起身回清溪书屋。

三人等他走远,太子立即对陈廷敬说,“让曹寅还钱。”

杀鸡儆猴都说出来了,陈廷敬知道皇帝这次来真的,“太子殿下得空再问问皇上,亲王欠的要不要还。”

“裕亲王还是恭亲王?”太子问。

陈廷敬:“臣不知。殿下这样讲,皇上如果说要还,届时曹寅把他老娘送来也没用。”

“孤明白了。”太子点头道。

陈廷敬:“殿下今天还去不去户部?”

“孤用过早膳就去。”太子道,“你们也回去用膳吧。”

陈廷敬拱手行个礼,转身就走。

胤禛跟上太子。

太子奇怪,“不回去,你跟孤干什么?”

“二哥真没跟汗阿玛说,臣弟想要二哥的钱?”胤禛问。

太子:“孤就算说了,也没冤枉你。”

“你只给我一千两。”胤禛瞪眼道,“却跟汗阿玛说我全要,有你这样当兄长的吗?”

太子往清溪书屋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汗阿玛说的话你也信?孤饿了,有什么话陪孤用饭的时候再说。”

“汗阿玛为何那样讲?”胤禛道。

太子拧着眉头想想,“闲的。”

“闲?”胤禛打量着他,“你没骗我?”

太子:“孤都帮你往汗阿玛寝宫里放过《普庵咒》,有必要骗你?”

“这倒也是。”胤禛仔细想想,“汗阿玛真是闲的没事干了。”

太子脚下一顿,冲他招招手,在他耳边小声说:“想不想给他找点活儿?”

“想啊。”胤禛不假思索道,“你有办法?”

太子:“曹寅啊。”

“那还早。”胤禛道。

太子摇摇头,“六百里加急,不出半个月,他就会到京城。现在么,有户部那一摊子事,汗阿玛没心思做别的。”

“加急发往各地的都是大事,要不要跟汗阿玛说一声?”胤禛道。

太子微微摇头,“不需要。哪天汗阿玛问起,孤就说那等小事,不好意思烦汗阿玛。对了,大选快开始了,你府上要不要再添几个人?”

胤禛最近没心思干那事,想也没想,“不用。”

与此同时,刘彻也在问,“离大选没几天了吧?”

“快了。”康熙好奇地问,“你打算选几个?”

刘彻:“见到人再说。”

傍晚,刘彻命梁九功跟銮仪使讲一声,大选最后一天他回宫一趟。刚说完,太子求见。

刘彻命梁九功退下,宣太子进来。

太子是来向他禀告,户部今天一天收到八十多万两。

刘彻看一下消掉名字的账簿,“全是几万几万两的?”

“后面还有几千两的。”太子道,“儿臣要说的是,有些早年欠几百两的也去户部销账,儿臣命人查一下那些人,发现他们家日子真不好过,销了账也没要银子,让户部官员跟他们讲没有下次。”

刘彻微微颔首:“做的好。其他人怎么看?”

“后悔以前借太多了吧。”太子也不清楚,“胤禛说散朝后那些大臣不回家,都去户部问他和陈廷敬,汗阿玛说没钱用宅子和田地补是不是真的。胤禛说真的。”说着,看向他爹。

刘彻瞥一眼康熙,都是你以前干的好事,搞得你儿子都不信你。面上笑道:“当然是真的。朕不会一边让你们拿田地宅院,一边对文武百官说,朕随口说一句,你们怎么还当真了。”

“儿臣知道汗阿玛不会拿此事开玩笑。”太子看着他爹,试探着说,“只是见他们怀疑,搞得儿臣也忍不住怀疑。”

刘彻:“你管他们作甚。他们恨不得朕被鬼附身了。”

“没有吗?”康熙突然插一句。

刘彻眉头微蹙,瞥向他,我这几天心情不好,你想挨揍,等我半个时辰,我会满足你。

康熙瞪他一眼,别过脸不再看他。

太子奇怪,“汗阿玛怎么了?”

“突然想到一件事。”顿了顿,刘彻补一句,“跟你没关系。不对,有点关系,大选最后一天朕回去,别让石氏去了。”

太子:“儿臣回去就告诉她。”话音落下,发现魏珠在门外伸头缩脑的,不禁问,“出什么事了?”

魏珠下意识看太子。

“跟我有关?”太子忍不住说。

魏珠点一下头,转向他主子,现在可以说吗?

“直说便是。”刘彻道。

魏珠:“和硕额驸府上刚才使人来报,和硕额驸去了。”

“谁?”太子忙问。

魏珠吓一跳,“太子妃的祖父。”

“不可能!”太子道。

刘彻:“石华善七十多了,什么都有可能。保成,明天一早你陪石氏回去。”转向康熙,要不要内务府的人过去?

康熙点头,“石华善的嫡妻是豫亲王多铎的闺女,继妻是肃亲王的闺女,即便不是太子妃的祖父,皇家也得使人过去看看。”

“朕会命内务府的人跟你们一起去。”刘彻道。

太子:“谢汗阿玛。”

“回去吧。等等,让太医给石氏查一下。”刘彻道。

太子不明白,查什么?石氏又没病。对上他爹好奇的眼神,太子猛的想到他爹早先说过的话,顿时从头红到脚,“儿臣,儿子知道了。谢汗阿玛关心。”真是闲着没事干了。

“你都二十一了,朕像你这么大,嫡子都出生了。”刘彻道,“你那边一直没动静——”

太子慌忙说:“儿臣好好的,太子妃也好好的,会有动静的。”

“朕又没说你们有病。”刘彻见他这么急,顿时乐不可支,“朕想说,再没动静就多吃点补品。人参燕窝,鹿鞭干贝,需要什么朕这里都有。”

太子脱口道:“不需要。汗阿玛留着自个用吧。”

“好——你说什么?!”刘彻瞪着他,“朕不需要。”

太子想说,儿臣说什么了?回想一下,脸色骤变,“汗阿玛还没用膳?儿臣不打扰汗阿玛,儿臣告退。”不等他开口,转身就走。

刘彻见他走比跑得快,转向康熙,无声地问,朕是不是太纵容他?

第63章忧郁成疾

康熙道:“纵容的是你自己。”

“我何时纵容自己了?”刘彻盯着他,给我把话说清楚。

刘彻嫌康熙乱借钱,最近不爱搭理他。康熙见他把朝堂内外搅得腥风血雨,人人自危,也不想搭理他。又见刘彻一副“说出来,我就不打你”的幼稚样,转身就走。

刘彻伸手抓住他的胳膊,想跑?门都没有。

“放开!”康熙大声道。

刘彻睁大眼睛,抬起下巴,十分欠揍的看着他,就不放!

康熙抡起胳膊就要揍他。

刘彻立刻把脸凑过去。

康熙顿时无语,“朕跟你说过很多次,别管孩子房里事,你偏不听。被保成说补品留着你自己用,你又不高兴。要朕说,保成说你也活该。”

刘彻不生气,悠悠道:“是不是忘了在太子眼中,我就是你。”

康熙呼吸一窒,抬脚就踹他。

刘彻慌忙松开他。

康熙瞪他一眼,飘出清溪书屋。

刘彻不禁问,“干什么去?”

“不用你管。”康熙道。

刘彻正想大声回他,看到不远处的侍卫,忙在心里说,“有种别回来。”

“不回去。”康熙回他一句,发现自己到了无逸斋,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刘彻听不见他说话了,干脆去儿子们休息的地方。

可能和刘彻不定时抽查有关,康熙到十四房里,就看到他正聚精会神的背书。晚膳后还能这么用功,康熙打心眼里高兴,稍稍坐一会儿,转去隔壁十三阿哥房里。

十三阿哥平时也皮,和十四阿哥比起来很乖,康熙便以为他也在看书,打算在门口看一眼就去其他儿子房里转转。

到门口看到十三苦着小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康熙心中纳闷,出什么事了?让刘彻过来问问。

心里这样想,康熙就打算回去,转过身脚下一顿,回头看去,十三身边的奴才靠近他,小声说,“阿哥这么担心,为何不跟皇上说说?”

“怎么说啊?”十三趴在案几上,无精打采的问道。

太监:“皇上疼阿哥,直说便是。”

“不行。”十三摇了摇头,“汗阿玛忙着查各地钱粮,整顿朝纲,累得眼底乌青,我不能再拿那事烦他。”

“怎么能是烦啊?阿哥的额娘又不是外人。”

十三阿哥坐起来,看向心腹太监,“你说得对。可是宫里那么多母妃,有点事就去找汗阿玛,汗阿玛还怎么处理朝政?”

“……”说得对。他却感觉哪里不对,对了,他想到了,“给皇上生三个孩子的不多。阿哥,去试一下吧。太医说章佳庶妃忧郁成疾,这种病只有皇上能治,阿哥不去,章佳庶妃会越来越严重。”

忧郁成疾?

康熙皱眉,给章佳氏诊脉的太医回来不是这样和刘彻说的啊。

十三阿哥再次摇摇头,“这次汗阿玛去了,下次呢?早几天我听汗阿玛说,他打算在这边住到立冬。现在才夏天,离冬天还有好几个月,难不成每次额娘病了,都让汗阿玛回去?汗阿玛不说什么,其他母妃也不乐意。”

“可——奴才想到了!”

十三阿哥猛地转向他,见他眼睛亮亮的,不禁好奇,“想到什么了?”

“皇上吩咐銮仪使,大选最后一天他回宫。阿哥,明儿回去跟章佳庶妃说一声,别说选秀,就说过几天皇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