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年底各大工厂和单位年底放假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私人工厂,放假全凭老板的喜好,有些生意不忙的小工厂甚至正月初就开始放假了,一放就是两个月。

所以最晚农历的十一月中旬,许娅筠他们的新店就要开张。

第一批货刚出来,许娅筠又开始紧锣密鼓的拍摄了。

第21章 变美丽的第二十一章(文收过五千的加更)

黎老板的照相馆今天不开张,当然只是对大部分顾客而言,照相馆其实一早就开门了,门口贴着“暂不营业”的提示,挡住了行人想要进去的脚步。

红姐一早上都没闲着,指挥着黎老板的徒弟前前后后的搬东西。

这两个月照相馆里接了许多婚纱照的生意。结婚照和普通照片又不同,肯花钱租婚纱拍照的新人,都是家境富裕自己也有主见的年轻人,他们都花了大价钱,对结婚照的要求相对也更高,不可能接受穿着婚纱一本正经坐着这种单调的拍摄。

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照相馆也就大变了样,已经单调的背景墙又增加了许多种款式供客人选择,还有各种布置场景的道具,比如沙发桌椅,甚至连席梦思都有了!照相馆后面就是黎老板他们住的地方,置办这么多东西也不怕没地方放。

跟一般的客人比起来,郁白文就是他们的大客户,人家一来就是包场,还连包五六天,跟郁白文做一单,比他们店里干半个月都赚。

只是服装店还没开起来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郁白文这生意能不能做得长,所以也不算特别上心。但现在不一样了,欣荣女装店最近在羊城多火爆,他们没见过也该听过,再加上黎老板的表弟跟郁白文关系不错,下个月欣荣要开两家分店的事黎老板也知道。

黎老板本质上还是生意人,琢磨一下就决定,跟欣荣的合作一定要维持下去!郁家老爷子有能耐,看来他儿子也继承了老爷子的能耐,虎父无犬子,郁白文随便在街上找了刚从农村进城的小许给他干活,他当时还在心里笑,富家公子哥就是不把钱当回事,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村姑给她那么高的价钱,不是人傻钱多吗?

现在才发现,真正傻的人是他,就小许的本事,比那些大学生都能干,欣荣女装能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开起三家店,小许绝对占一半的功劳。

郁白文的眼光到底比他好,也难怪人家是要继承几百上千人的工厂,而他只能守着个小小的照相馆。黎老板越想越服气,对于这一次的合作,也准备了十二分的热情,让大客户看看他真正的本事。

可惜黎老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也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小轿车,然而从车上下来的却不是他以为的郁白文,而是一个精致时髦的年轻丽人。

许娅筠穿了件毛呢大衣,下车的时候手上还拿了顶呢料的大檐帽——这是她最近跑工厂时强烈要求几个设计师改的帽子,大衣不配大檐帽怎么好意思自称时尚呢?

当时几个年轻设计师还不同意,因为大家都讲究实用主义,帽檐太大做什么都不方便,谁会喜欢这种款式。许娅筠就说不用人买,做几个放店里当“镇店之宝”,能吸引客人就行了。其实是她自己想戴。

大檐帽果然做出来了,许娅筠这两天简直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有人向她行注目礼,许娅筠觉得她现在都快变成秀场上的超模了。

关上车门,许娅筠理了理头发,再戴上帽子,已经化好了妆的脸蛋在帽檐下熠熠生辉,站在店门口的黎老板等她转头看过来,才猛然回过神来,一边叫店里的人出来搬东西,一边迎向许娅筠,熟稔的打趣道:“小许,怎么把你郁哥的车给开出来了,你郁哥呢?”

“两家店同时装修,他哪里走得开?”许娅筠笑了笑,又给黎老板介绍了刚从车上下来的设计师辛欣。

许娅筠现在事情比较多,店里的事郁白文一概不管,当然店里十几个女孩子,他也不好管,索性许娅筠能干,就全权交给她了。

所以,现在开始了拍摄,许娅筠也不能放下店里那摊子事不管,至少上午、下午和晚上都要回店里转一趟,问一问她们的情况,免得她几天不在店里乱了套。甚至郁白文新店装修那摊子事,还时不时要让她给点建议。

许娅筠会开车的好处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她可以自己去厂里把要拍的衣服带到照相馆,不需要郁白文跟着她跑。拍完中场休息的时候,许娅筠还可以开车回店里转转,可谓是一举三得。

好在郁白文也知道拍摄辛苦,把厂里唯一一个女设计师交给许娅筠,也就省了许娅筠自己劳心劳力的搭配,顺便还能充当端茶倒水的“小助理”。

当然许娅筠没这么跟黎老板介绍,她说辛欣是特意来帮忙了,这次新款太多,没了她,他们几人可忙不过来。

黎老板这个人精,扫一眼后车堆的衣服就在想,这次衣服比上次多了几件?上次他们都几个忙完了,说白了,这位女大学生设计师就是来给小许打下手的。

看来他之前猜的没错,小许的确比大学生都能干。难怪当时请她来照相馆上班她不愿意,要跟着郁白文走,小姑娘眼光也挺高。

或许之前想到这么个能干的员工自己没能力留下,黎老板会有些遗憾,现在却释然了,因为他知道自家庙小,就算把人请过来也留不住。

不过偶尔合作一把还是可以的,辛欣抱着衣服跟红姐去了里面,黎老板特意叫住了许娅筠,给她介绍了下照相馆的变化,小声问:“……最近店里添了很多道具,婚纱也少了点,我又找人定做了几套,你有时间来帮我拍吗?”

以前就知道黎老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不然也不会婚庆市场还没有出现,他就已经有意识往影楼的方向发展了,所以看到照相馆的变化,许娅筠也不惊讶,黎老板有魄力敢付诸行动,以后的成就绝不仅于此。

许娅筠其实挺佩服他们的,郁白文也是,黎老板也是,她现在的“能力”是建立在知道未来的基础上,是开了挂的,她不开挂的话现在肯定比不过他们。

郁白文和黎老板尚且如此,比他们更成功的那些人,又哪一个没有过人的见识和本领呢?

许娅筠内心有折服,也隐隐有些热血沸腾,她想自己占了这么大的优势,要是还不能做出一番成就来,就太浪费她这份与众不同的际遇。

当然成功的前提还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许娅筠对黎老板开玩笑道:“黎哥还想找我?我现在价钱可不便宜呢。”

“我知道。”黎老板早有心理准备,他想小许都经纪人挖她去港岛当大明星了,他之前的价格确实拿不出手,便很大方的道,“你们郁老板不是给你开了三千吗。我也给你这个数,能不能干?”

一下子就翻了倍,看来这段时间黎老板生意确实很好。许娅筠这么想,对于他的提议却可有可无,赚钱现在对她来说没那么迫切,不过黎老板要是等得起,年末左右她或许抽得出时间。

比起赚钱,许娅筠反而更喜欢在镁光灯下的感觉,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有了这样的美貌,不留下点东西也太过遗憾,红颜转眼成枯骨,趁着现在颜值巅峰,多拍点照也算是为国家做点贡献了——应该能拉高国民的颜值水平了。

黎老板听说要等到年末,为难了片刻,最后还是同意了,他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像小许这样当明星都绰绰有余的漂亮姑娘了,总不能让客人觉得他第二次批婚纱照的麻豆还比不上第一个麻豆。黎老板决定海枯石烂他也等了

说完闲话,就开工了。许娅筠化了妆来的,身上这套衣服就是新款,所以等背景墙一换,她就站在灯光下开始拗造型了。

换了几套衣服,一上午就过去了,红姐本来是想叫许娅筠在他们这儿吃午饭,不过许娅筠还要去店里,只好谢绝了红姐的好意,带上辛欣一起上了车。

辛欣是三个设计师中的唯一女生,大概是最近接触得多,上车辛欣还半开玩笑的问许娅筠,长得这么漂亮有没有谈对象,“我看武广博就挺中意你的,但他这个人只会埋头做事,不好意思表达。”

辛欣和武广博是同学,他们俩是一块被郁白文招进来的,所以关系应该比较好,武广博自己都不好意思说的话,她先帮他给说了。

许娅筠手握方向盘,心想武广博有没有中意她,她还没看出来,辛欣话里有话她倒是听出来了,不动声色的笑了笑,“我倒是觉得你们两比较配,都是大学生,又是同学,男才女貌,怎么不在一起试试呢?”

恋爱这档事对许娅筠来说是稀松平常,再加上辛欣一副要和她谈心的架势,她说的也就比较直白,没想到辛欣被她弄得面红耳赤,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轻声道:“我跟武广博只是关系不错的同学。”

辛欣声音很轻,语气却很坚定,许娅筠心想也是,这都大学毕业了,他们俩要是能看对眼,早该在一起了,许娅筠点头笑道:“我开玩笑的,欣姐别介意。”

既然不是武广博,那辛欣说这番话又是为了谁?

没等许娅筠思考,辛欣再一次问:“那小许以后找对象,想找什么样的呢?”

辛欣坐在副驾驶,看着比她小了三五岁的小姑娘熟练的开着车,脸蛋轮廓完美得就像画报上的人,一时没忍住,就说出了心里话:“像郁经理那样的吗?”

许娅筠恍然大悟,原来辛欣是金主爸爸的桃花啊!

第22章 变美丽的第二十二章

辛欣会喜欢郁白文,其实一点都不意外,郁白文的条件不管放到什么事都是高富帅,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疑似也没对象的钻石王老五,辛欣看不上眼才比较奇怪吧。

许娅筠之前没注意到郁白文和辛欣,主要就是他们俩表现的就是郎无情妾无意,根本不来电的模样,她才没往别处想。现在想想,应该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女生都矜持含蓄,再加上她和辛欣也不熟,就算这段时间天天见面,谈得也都是公事,所以她没发现辛欣的私人感情也正常。

但是许娅筠跟郁白文熟,她至少能确定郁白文对辛欣是真的没什么意思。

许娅筠从来不觉得主动表达感情的女生就是开放、倒贴、不光彩的事,生而为人,谁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现在这个大环境里,辛欣能够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许娅筠应该鼓励她佩服她的。

如果辛欣不把突破口放在她身上就更好了。

许娅筠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在她二十出头的时候,不说恋爱谈得轰轰烈烈,至少也有过自以为爱得难分难舍的经历。所以,辛欣现在是什么心情,说这番话又有什么用意,许娅筠也能知道七八分。

辛欣看起来是想确定她和郁白文有没有那层关系,如果他们没关系,以她和郁白文的熟稔程度,多半会告诉郁白文辛欣对他有意思,郁白文要是也有想法,就该有动作了。这样一来,辛欣也不算主动。

算盘打得很好,但是许娅筠不喜欢这样,辛欣明明心里清楚他们不可能,所以问的是“她想不想找郁白文那样的对象”,也就是说,辛欣在明知道她和郁白文没关系的情况下,仍然把她当成了情敌。

固然是因为她长得太好看,辛欣才会如此戒备。可是许娅筠觉得,既然心里防备着她,又希望借她的口试探郁白文的心思,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许娅筠真的挺反感这种事,喜欢一个人应该大大方方的表达,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思,偏偏总有些人不肯让当事人知道,却总喜欢和他们身边异性朋友暗暗较劲,把意中人的异性朋友当眼中钉。难不成把他们身边的异性都赶跑了,对方就能看上你了?

所以许娅筠决定不提醒辛欣她弄错重点了。

郁白文和她的关系不重要,因为她要是想靠脸上位,现在哪还用得着这么拼,把劲往郁白文一个人身上使,轻轻松松当少奶奶多好!辛欣需要搞清楚郁白文心里到底有没有藏着白月光才是当务之急。

毕竟种种迹象表明,金主爸爸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

提到郁白文的故事,许娅筠拍完这套新款后又去郁家蹭饭了,聊天的时候听到他三姐说起郁白文心底的那个白月光,其实郁白文三姐也就一句简单的“我听说她过年会回国”,郁白文当时脸色就变了,紧接着连郁母都抬头看了他一眼。

看起来郁白文三姐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啊,许娅筠迅速脑补了一段因为恋人出国而天各一方的爱情故事。

许娅筠以前就猜测过,上辈子没听过欣荣这个品牌,是不是因为郁家后来移民这个可能。现在又联想到疑似他心上人的姑娘在国外,许娅筠脑子迅速转了一圈,如果郁白文真的追随妹子的脚步也出国了,国内这摊生意他肯定带不出去,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国内服装市场的潜力巨大,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是暴利行业,郁家只要不傻,都不会把产业清空了再出国,更好的方式便是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国内的生意。不过职业经理人哪里比得上她这个从无到有、和郁白文一起把欣荣这个品牌做起来的事业伙伴靠谱呢?

许娅筠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机会,顿时就有点盼着金主爸爸去追求他的爱情了

自从郁白文三姐说了那句话起,郁家的氛围就有些凝重,许娅筠略微坐了坐,便有眼色的告辞离开,郁母也头一次没有留她再坐一会儿,应该是要关起门来讨论家事了。

就是不知道他们家讨论得如何,因为接下来要筹备开业事宜,许娅筠和郁白文负责不同的分店,忙得都不可开交,偶尔碰个面都要抓紧时间了解各自工作的进展,也实在没有精力去八卦。

人手多了,干起活来也比想象中更快。总店生意好,早班和晚班加起来没有八九个店员根本忙不过来,而许娅筠和郁白文也都不想再经历一次新店开业人仰马翻的情形,所以新店开业前一个月就开始锻炼新人了。

家里开大型工厂就是有好处,这个时候已经很难招人了,郁白文有需要随时都可以从厂里叫人。

加上要被派去新店的员工,许娅筠手底下一共有二三十号人。都是一个厂子的,郑佳佳她们在店里干半个月,就领了快赶上厂里一个月的工钱,这事整个厂子的人都知道了,厂里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都开始羡慕了,尤其是在看到郑佳佳她们每天穿得好看又洋气,由厂里的车子接回宿舍时,这份羡慕渐渐化成了动力。

能有机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上班,谁又愿意整天灰头土脸的在车间干活呢?而且郑佳佳她们穿的是店里发的衣服,不要钱的,听说那里一套衣服都要卖几十上百块!

这些年轻的女孩们仿佛看到了榜样,心里也期盼着郁经理什么时候再来厂里找人,她们也要去报名!

于是许娅筠发现,这一次招来的新人工作不是一般的热情,原本还觉得十一月中上旬开分店,并同时全面上新,时间会很紧张,一忙起来反而提前完成了任务,并且是提前了一周多。

虽然还没到十二月,但是有些小工厂已经开始放假了。不想放也没办法,会进小厂的人都是不习惯被管束,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人。临近过年,他们心思也跟着浮动,厂里不放假他们照样直接走人,反正沿海从不缺工厂,来年分分钟换一份工作。

时间就是金钱,许娅筠和郁白文商量了一下,既然店铺准备工作提前完成,开业时间也就跟着提前了,好在这个月的黄道吉日不少,开业时间便定在了十一月初六。

离开业还有两天,许娅筠可以稍微喘口气,就纵容自己睡了个懒觉,吃完早餐到店里时,已经十点多了,店里的客人不多,送走瞎逛的顾客,几个上早班的女生就靠在门口聊天。

许娅筠远远的听见她们说到工资,笑着过去问道:“发工资了吗?”

郁白文从上个月中下旬一直忙到这个月初,都没有停歇过,工资也晚了几天,到昨天傍晚才有空过来发。许娅筠没在,她忙完就回家休息了,反正她没事就去郁家蹭饭,不怕郁白文欠她的工资不发。

几个女生笑嘻嘻的说发了,心情很好的样子,许娅筠便又凑趣问:“发了多少?”

“加上奖金都有六百了。”说话的是一个姓程的女孩,她是第二批进店的,昨天领的是进店后的第一份薪水。

欣荣服装厂的待遇福利都算不错了,毕竟大厂规矩多,要求也高,工钱再不高就没人愿意去了,饶是这样,在她们车间每个月能领六百的工人也是凤毛麟角。所以从昨天领了工资开始,一直到现在,小程还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中。

其他人跟她也差不多,说到发工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两个月你们肯定能拿更多,好好干,争取多赚点回家过年。”许娅筠笑着鼓励道,其实店里每个人发多少工资她都有数,会计算好账要她签字确定,才会发放工资款下来。

这个月晚了几天,跟她没时间确认也有一点关系。

不过许娅筠向来不喜欢炫耀自己有多特殊,她在店里年纪最“小”,表面上是大家让着她,其实是她不着痕迹的照顾着她们的情绪,所以才能和所有店员打成一片。

听小程说上晚班的林秀玉昨天领的钱最多,都快突破八百了!许娅筠便笑着道:“行,改天叫她请客,咱们一起消灭大户!”

郑秀秀笑嘻嘻的道:“可别吃到一半,又把郁经理叫过来付钱。”

上一次是郑秀秀工资最高,许娅筠也带着大家“吃大户”,没想到郁白文只是提前听她提了一句,忙完也跑去那家店找她们了,最后当然是老板买单了。

许娅筠也笑眯眯的点头:“好,这次不告诉郁经理。”

其实上次郁白文要是不来,最后也会是她买单,聚餐是为了联络感情,大家关系好了,工作上才能互帮互助,和谐发展。

又有人问许娅筠领了多少工资,许娅筠卖惨道:“我就四百多的固定工资,哪里比得上你们。”

尤会计的远方侄女金悦悦笑道:“你们可别信店长的,她每天干了那么多事,老板和郁经理又那么信任她,怎么可能就这点工资?说不定年底奖金就要比咱们几个月的工资高了!”

许娅筠的“特殊地位”店里人不清楚,厂里那些领导却知道些,家族企业就是这样,管事的都跟老板沾亲带故,消息根本瞒不住。

尤会计虽然不是“皇亲国戚”,却是郁父非常信任的老会计,他知道一些内情也正常,大概私底下也提醒过金悦悦吧。

许娅筠对此笑而不语,时间一长肯定瞒不住,与其编谎话以后落个虚伪的名声,还不如大大方方让她们去猜。

借着店里欢乐的气氛,许娅筠再一次说起了新店的事,“老顾客来了记得提醒她们,新店开业期间,她们带朋友去到店里,付钱的时候记得留下名字,然后有空就可以去领一份礼物,或者抵扣相应的消费金额。”

店里送的礼物都是围巾帽子什么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把这些配饰当回事,许娅筠还以为顾客也不会喜欢。没想到很多妹子看了她的搭配,就都想要成套买,估计都有些强迫症。

可惜饰品的库存太少,根本没打算拿来卖,许娅筠就干脆把它们变成赠品,消费满多少就免费送。没想到还真有为了配饰一次买很多衣服的妹子。

大概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久而久之,“欣荣最好看的帽子围巾花钱都买不到”,就成了店里的一大特色,很多人还特意跑来看看他们店的配饰到底有多难得。

许娅筠当然要把优良传统发扬广大了。

说起新店,有个妹子一脸懊恼道:“早知道商场也有咱们的分店,我也申请去那里了。”

新店开业,当然不可能只有新员工,每间店还要一两个老员工镇场。只是许娅筠当初咨询她们意见的时候,大部分人觉得新店才刚开张,不像总店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老顾客,生意肯定会收到影响,所以她们不太愿意去。

许娅筠也没有勉强,确保每家店都有一个老员工后,她就没再做动员工作。没想到现在反而后悔没能去商场上班。

商场这家店本来也在意料之外,当时郁白文纠结再三,终于决定听许娅筠的,再开两家分店,店面都选好了,合同什么的签订了,没几天又打听到商场有个铺位要转让,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郁白文也没没犹豫,赶紧又把这间铺位签了。

不管什么时候,进驻商场都是件很有逼格的事,跟顾客一讲“我们的品牌在哪些商场都有分店”,顾客也该觉得这个品牌很好,走出去跟人说衣服都是在商场买的多体面。

哪怕是现在的商场在许娅筠看来跟批发市场差不多。

然后现在变成了三家分店同时开。好在货准备的充足,一发现不够卖还可以随时让厂里赶工,这就是自家有工厂的好处。员工也一样,人手不够随时去厂里找,所以增加一家店对许娅筠他们来讲也就是增加一部分工作量,困难还真不大。

老百姓都向往甚至从心底信任商场的品质,店员当然也以在商场上班为荣了,现在去不了,也不妨碍她们向许娅筠打听商场的情况。

许娅筠一一满足了她们的八卦热情,末了又鼓励道:“要我看,商场生意未必比总店好,咱们这里客流量也不低,店面装修的好,比商场还舒服,你们说老顾客都愿意往哪里跑?”

这话倒不是安慰她们,至少跟商场比起来,总店的环境确实更好,因为商场的规矩大,店面不可以随便改动,加上店面又小,多放张椅子都嫌拥挤,也只能简单的装修一下。

另外两家分店是许娅筠跟进的,刚开始装修就采纳了很多她的意见,看起来就要比总店高大上多了。不过这种话就没必要说了。

几个女孩想了想,又重燃了信心,她们总店生意这么好,再开多少家分店也比不过!

十一点半,上晚班的四个女孩也到了,吃饭前许娅筠同样叮嘱了她们一番,午饭还没送过来,郁白文就过来接她了,去郁家吃完饭,下午又要去看房子。

现在有了几十个店员,又在不同的店铺,再让司机每天晚上来接她们回工厂就不方便了,趁着开业前,还得帮她们把住宿问题搞定。

现在租房子还比较少,本地人会更方便。但郁白文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给女生租房要注意哪些东西,所以带上许娅筠,之后宿舍要添些什么东西,许娅筠心里也有个数。

许娅筠是真没想到,原来当店长连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都要管,或者说她这个店长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小到交各种水电房租等费用,真正跟销售有关的反而用不着她。

升职,一定要升职!许娅筠暗暗在心里决定,过完年就跟老板建议,每个店都选一位店长出来,这些琐事就交给店长处理,她就负责销售主管的工作。不然再多开两家分店,她整个人都要忙疯了。

花了一个下午选好了四个住址,当然是就近原则,每个宿舍都在店铺附近,步行不超过二十分钟的路程,因为许娅筠知道,以后晚上下班的时间会越来越晚,都是些年轻秀丽的姑娘,住得近也安全一些。

看着郁白文签了合同,爽快的付了钱,许娅筠简直浑身细胞都在叫嚣着买房,在以后会成为一线城市的羊城买上几套房子,她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吃到下半辈子了!

不过穿越一场只知道买房,也确实有点不思进取了,许娅筠反省了一下,便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哦不对,是有钱去买地皮。

再算算她现在的存款,算了不着急

由于宣传到位,新店开张并没有亲朋好友来捧场,生意依然一片火爆,尤其是商场,由于仓库小,刚到傍晚就卖断货了,好在店里装了电话,小程挨个店的拨电话,在三店联系上了许娅筠,然后许娅筠在三店仓库调了货,直接打个车就直奔商场,接着商场的人就没放她走。

许娅筠是活招牌,只要去过一次欣荣的顾客都记得她,毕竟漂亮成这样的女店长太稀罕,不但长得漂亮,还能引领时尚,自来熟一点的顾客就直接拉着她聊天,问问她最近喜欢穿什么款式,再请她帮忙做做搭配。

所以许娅筠就在商场忙到了打烊时分,最后收银算完账,给她报了个数字,连许娅筠都惊讶了。

万万没想到,才开了四家分店,她就已经达成了“日进斗金”的成就。想想照这个趋势下去,她年底分的钱在羊城买房也没压力了。

当然把钱带回家用处会更大。

忙忙碌碌又一个月过去了,回家过年是国人的传统,刚进入十二月,店里的人也在讨论什么放假回家了,金悦悦也是第一次出来打工,还不太懂这些,大家又给她科普春运的凶残。

“……有些人买不到票,直接从窗户里爬进去。车厢里挤满了人,想去上厕所都不行。”想到去年春运回家的情形,小程一脸后怕,“要是能买卧铺票就好了,卧铺那里管得严,没票的都不能进。”

林秀玉摇摇头:“连座位票都不一定买得到,没有关系还想买卧铺?”

许娅筠在旁边听了几句,也是一阵头疼,现在火车还没提速,这要是几十个小时上不了厕所,人还不得憋出病来?

不过也像林秀玉说的,能不能买到票都难说,许娅筠便问:“那你们打算怎么买票?”

大家都说还没这么快,要等跟老乡他们商量后一起买。许娅筠就抽空跟许秀秀打了个电话,许秀秀说过年厂里要加班,愿意留下来的人还有加班费和过年红包,所以她不回去了。不过她顺便托许娅筠回去的时候帮她把下个月领的工资带回去。

许娅筠想想也好,她过年想回去,主要是想回她自己的老家看看,虽然回许昕华老家的火车会经过江南省,可是和许秀秀一起的话,她中途要下车也不好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