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马上说:“我也要参加。”

英翔看看黎氏父子,又征询地望了望英奇和戴犀。这两人没有吭声,显然都在评估着这个行动方案。

这时,黎远望已经张罗着要总参给他发海参崴的军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过来。黎盛与魏勇强简单通了个电话,要他立即赶过来。这个行动还需要境外的军情人员协助。

魏勇强马上带着他的助手郑和平中校赶来了。听完黎盛的介绍,他立刻开始下达命令。

英翔问阿武:“他们离到达海参崴还有多少时间?”

阿武停了停,答道:“修罗王子说还要三十个小时,他说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让潜艇的系统搞点小故障,让船的速度慢慢地慢下来,再拖上二十个小时也没问题。”

英翔冷静地说:“他们前来接应的飞机直接从莫斯科飞来,预计后天凌晨五点抵达海参崴。我认为我们不能在中途动手,从基地到机场,并没有适合埋伏的地点。我们应该在机场动手,先把他们的飞机暗中拿下,再在飞机上等着他们来。”

黎远望首先赞同:“嗯,有理。”

魏勇强说:“要去海参崴很容易,一般的中国游客可以直接到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找当地的旅行社交费报名,第二天上午就可以出发,晚上便抵达海参崴。现在也有包机到海参崴旅游的。我们的人可以扮作包机旅游的游客和机组乘务员,直接从北京出发。至于有关手续,现在就可以让黑龙江公安局办理。”

“这得让路部长来。”英奇点头。“还有,不要赶着办,按平常的程序就行。反正现在已经是凌晨,再等几个小时,在他们办公的时间里办理就行。我们这里组织人马飞黑龙江,在哈尔滨机场停一下,他们派人把证件送到机场。”

黎盛笑道:“不能再叫路部长来了,否则这里就太引人注目了。”

英翔马上想到,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们每个部长身边都跟着一群警卫人员,这里可真是太热闹了。他立刻说:“我们还是到你们随便哪个部的办公室里谈吧。”

于是,一群人相继离开,并在途中通知了公安部长路健,很快在国防部的小会议室集中。

英翔仍然带着盘古。虽然大家都有些不解,但知道他这样做必有道理,便没有反对。

很快,这个小会议室便成了作战指挥室。

营救计划迅速成形。

英翔要阿武告诉儿子,不需要放慢速度,就让潜艇按正常速度行驶,他们会在机场营救他,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保证自己的安全。

阿武传完话过去,又传了英修罗的话过来:“英先生,修罗王子说,他不要你去救他。”

人们都惊愕不已。英翔似乎知道原因,却沉默不语。

阿武接着说:“英先生,修罗王子说,他爹地告诉他,你的命虽然暂时救回来了,但是在这五年内,你不能受内伤,不能太劳累,也不能大量失血,否则就再也救不了你了,所以他不要你去救他,否则永远不理你。”

英翔没说什么,众人一看他的神情,就知道他是绝不可能不去的。

黎远望试着劝道:“英翔,你就不要去了。我们这么多人,你还不相信吗?你想想,在行动中万一你有个好歹,那让修罗怎么办?”

英翔看着他,低低地说:“我一定要去,哪怕就是在那里看着,不动手,也必须得去。”

英奇阻止了还要继续劝说的黎远望,轻声道:“让他去吧。”

罗汉也说:“是啊,老大以前救过那么多人,现在是救他儿子,反倒不让他去了,那怎么可能?”

戴犀关切地看着他:“你去可以,不要动手。”

英翔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只说:“我真的没什么,是我儿子太紧张罢了。好了,我们还是谈正题吧。”

黎远望便道:“这次行动大部分用飓风突击队员,国安部的刀锋小组会加入行动,总参在海参崴的人员暗中接应。我们这次从北京飞往海参崴的总共有…五十三人。”

“五十四人。”英翔沉静地更正。“盘古也去。”

黎远望看了盘古一眼,因为见识过他的本领,并不反对,便点了点头:“好,五十四人。”

罗汉说道:“刀锋小组共有四人,我、王子、玲珑、金刚。”

英翔诧异地看向他。

罗汉不动声色地回答了他的疑问:“我已经通知了他们。他们一听说是营救你儿子,立刻快马加鞭赶来,现在都已经到达北京了。”

英翔一听,感动不已。

这时,英奇轻轻咳了一声:“好吧,现在开始行动。”

第21章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历史上曾属中国。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的《北京条约》,遂被沙俄割占。如今,海参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近一百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和军事要塞。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语,意为“控制东方”,而中国的“海参崴”则是按地形和物产起的名。这个城市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所在地。

海参崴城建筑在临海的山坡地带,地势有点像中国的大连或美国的旧金山。阿穆尔湾、金角湾和乌苏里湾三个蓝色的海湾拥抱着整个城市,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城市里的建筑物都不高,大多为灰色,比较陈旧。全城几乎没有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厦,像中国城市中那些外观装饰华丽的酒店和商场也很难寻觅。

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使远东经济复苏。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参与了俄罗斯远东的建设,并有不少中国人在俄罗斯的远东边疆区做生意。此时,在海参崴的中国人约有近十万,每天还有近千名中国游客到达这里,他们是这个城市的生意人最喜欢的客人。

秋天的海参崴,风景怡人。天空是蔚蓝的,白云千姿百态,在空中翻卷。海水是灰蓝的,在微带寒意的风中十分平静。到处都是高大的树,绿色中夹杂着满是红叶和金色树叶的树林,美不胜收。

这天晚上,从中国飞来一架旅游包机。虽然抵达的时间有些古怪,因为游客下机就得住店,第二天才能开始旅游,但机场工作人员都视之为是旅行社赚钱的黑心招数,这样可多收一天钱,也没在意。

这架飞机上共有机组成员十五人,游客四十人,导游一人。到达这里后,当地旅行社派了一名导游来接。因为只在这里呆三天,大家都轻装简从,很快就过了海关,乘车离开。

机组成员先呆在机上进行检查,然后再出去找酒店休息。按照报给机场控制台的航行计划,明天上午接上同一家旅行社的另一个包机旅游团,飞回哈尔滨。

入夜,这个不大的机场变得特别安静,飞机大多已经飞走,停机坪上的客机也不多。

在这架中国民航的飞机上,乔装成机组成员的刀锋小组成员和部分突击队员都在休息,只有盘古守在黑暗的机舱里。

外面的跑道旁有一些零星的灯光,而他们停着的这个角落却比较暗。天空中浓云密布,星月无光,机场边的树林被风吹得发出哗啦啦的巨响。

这是一个绝好的月黑风高之夜。

凌晨四点,天际传来飞机的轰鸣,一架远程宽体客机伊尔-136飞抵机场。

客机上的驾驶员一直在与地面控制台联系,盘古听着空中传来的空地之间的对话,一只手搁在英翔的电脑上。他早已通过这台电脑,使用无线远程高速上网技术切入机场的地面控制系统。此时,他在系统屏幕上输入了显示图,引导着控制人员指挥客机停往他们的飞机旁。

虽然其他地方也很空,只要往窗外一看便一目了然,但控制人员已习惯了只看着电脑屏幕,按照计算机系统的计划和调度来指挥飞机。于是,这架伊尔客机在跑道上平稳地降落后,便缓缓地滑到了从中国飞来的空中客车旁边。

等飞机停稳,已经等候在一旁的舷梯车缓缓滑向飞机的前舱门,接着,三名身穿制服的机场工作人员便走上舷梯,等着机上的飞行员开门。

他们已经通过通话系统向飞行员婉转说明,为了配合远东边疆区最近联开展的打击走私活动,他们要登机进行检查,请他们予以配合。

本来,飞行员们可以打电话到莫斯科,由莫斯科与这里的政府官员联系,说明他们有特别豁免权,可以免于检查,但想到正是凌晨,这里的官员一定好梦正酣,何必扰人清梦?反正他们机上空空如也,一目了然,便同意他们登机检查。

很快,舱门缓缓地打开了。三个身穿制服的机场工作人员走了进去。

驾驶室只有两个飞行员。看见他们进来,这两个飞行员不由得怔了一下,因为他们都是东方人的模样,不太像高加索人种,在飞机外面时,由于黑暗,根本看不出分别,现在则很容易看出来。

不过,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三个人已飞扑上前,三拳两掌,便干净利落地将这两个飞行员打晕过去。

三个人相视一笑,他们是金刚、王子和突击队的特勤分队长。

刚才在外面与机上飞行员对话的自然是机灵的王子,抢先动手的则是另外两人。

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部门,暗中大有比试一番的心思,此时出手的速度奇快无比。动完手,彼此都很佩服对方。

王子通过隐形无线耳麦呼叫指挥官黎远望,用隐语告诉他行动成功。

立刻,那边机上出现了十来个人,在黑暗中飞奔过来,迅速登上舷梯,进了机舱。舱门随即关上,舷梯车开回了原位。

盘古立刻坐到驾驶位上,从机上的黑盒子里录下的两个飞行员与地面的对话中分析他们的说话习惯和语音构成,并输入自己体内的计算机系统。接着,他模仿飞行员的声音与控制台联系,要求给自己的飞机加油。机场的加油车很快开来,给飞机加满了油。

这期间,那些突击队员们动作十分麻俐,立刻在舱中按计划占据了有利地形,等待着目标到来。

五点,那艘载着英修罗的潜艇浮出海面,缓缓驶入海参崴的金角湾军港。随后,有十个人押着英修罗出来,登上在岸边等候的车队。上面都是全副武装的军人。

车队随即向海参崴机场驶去。

途中,其中一个人跟飞机上进行了联络。听到飞行员说接他们的专机已经到达,他的精神顿时放松了,其他人听他说一切正常,也轻松地说笑起来。

英修罗一直抱着自己的电脑,一直神色自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大异平常小孩,令人暗暗称奇。

半个小时后,他们到达机场。

这时,天边的曙光已经闪现,朦胧的淡青色的天光中,有雾气在寒冷的风中飘荡。

车队很快进入机场,来到等在停机坪上的伊尔-136旁边。舷梯车又开了过来,舱门随即缓缓打开。

飞机里一片寂静。

见没什么意外情况发生,那十个劫持者急急地押着英修罗登上飞机。

舱门在他们身后关闭了,舷梯车随即开走。

伊尔-136立刻向跑道滑行,并向机场控制台要求起飞。控制人员早已接到军方指令,马上同意他们起飞。

伊尔-136在跑道上急速滑行,随后腾空而起,向天际飞去。

地面上,俄罗斯军队的指挥官看着远去的飞机,长长地松了口气。

机上,那十个特工刚押着英修罗上去,便被飞行员通过播报系统告知,要他们马上坐下,系上安全带,飞机将立即起飞。他们便坐到空荡荡的前舱,系好安全带。

等到飞机升上高空,改为平飞,他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准备打开安全带,从后舱和驾驶舱里便冲出来一群突击队员,手中的枪口指着他们。

一个人用俄语厉声说道:“不许动。”接着又用英语说了一遍。

那十个人面面相觑,都没有动弹。

英修罗眨着清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些身穿黑衣,戴着头罩,拿着突击步枪的人。

其中一个高大的人一挥手,那些突击队员们立刻上前,将这十个人身上的枪搜出来,随即将他们结结实实地绑住,押进后舱。

那个高大的人蹲到英修罗面前,一把取下头罩。英修罗就看见了满脸笑容的黎远望。

他一跃而起,一把搂住黎远望的脖子,兴奋地叫道:“黎叔叔,黎叔叔,是你呀?”

黎远望抱起他,笑逐颜开:“可不就是我。”

旁边有人笑道:“还有我们呢。”

英修罗扭脸一看,更是大喜:“啊,王子叔叔,玲珑阿姨,你们也来啦。”

“是啊。”王子和玲珑开心地说。“这么好玩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要来。”

金刚和罗汉是第一次瞧见英修罗,都没吭声,站在一边微笑着看他。

黎远望拉住英修罗,一一跟他介绍。英修罗开心极了,一路“叔叔”、“哥哥”地叫过去。人人都对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十分喜欢。

现在看上去,这个一脸稚气,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一点也不像是有什么出奇之处,竟然会让他们仰慕不已的“铁臂将军”也亲自出马,参与行动,实在是令人费解。

听说开飞机的人是盘古时,英修罗更是兴奋不已,将头伸进驾驶室里,朝盘古做了个鬼脸。盘古忍不住哈哈大笑,也得意地还了个鬼脸。

最后,英修罗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他先是无比惊喜,随即想起自己是不让父亲来的,顿时脸一沉,转身坐到窗边,佯装往下看,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黎远望嘻嘻笑着,用肘碰了碰英翔:“瞧,小家伙生你的气了。”

英翔微笑着,过去坐到英修罗身旁,俯头过去,轻声问:“真的生我气啦?”

英修罗忿忿地说:“哼,人家不叫你来嘛,你偏要来,哼…”

英翔伸手去搂他的肩:“好啦,是我错了,跟你道歉好吗?”

英修罗猛地往前一倾身,摆脱了他的手,生气地道:“反正不理你了。”

旁边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英翔也不由得失笑,只好起身走开,向王子和玲珑做了个手势。

玲珑过去趴在座椅上,笑着说:“修罗,咱们不理你爸爸,他真讨厌,是不是?过来,咱们来玩吧。”

英修罗顿时转怒为喜,跟他们到了头等舱,坐下来玩扑克。

大家没想到王子和玲珑在行动的时候居然还随身带着纸牌,都微感诧异。

玲珑和英修罗一家,王子和黎远望一家,四人便大呼小叫地玩起来。

其他人在一边笑吟吟地观战。

玲珑和英修罗大做手脚,一路赢到底,黎远望他们一败涂地。那些突击队员们都觉得很好奇,忍不住向英修罗探问他“出老千”的手法。

英修罗连比划带调侃,一直叽叽咕咕地笑个不停。对英翔来说,这是最好的催眠曲。他坐在机舱后部的座椅上,不一会儿就陷入沉睡。

玩了不久,英修罗忍不住向后张望。见父亲一直闭着眼,便有些担心。他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到父亲面前,仔细打量了他半晌,又把小手放在他的额上试了试体温,这才放心地回到前舱,继续与他们玩起来。

人们看着他的举动,都觉得好笑,又有些感动。

飞机顺利地越过边界,进入中国领空。一路上都有人打招呼,他们的飞机虽然是不明国籍的不明航班,但却畅通无阻,直接飞到北京上空,最后降落在北京近郊的军用机场。

英奇、黎盛、魏勇强和路健都亲自前来迎接。

英修罗欢欢喜喜地下了机,一路叫着“爷爷,爷爷,我回来了”,直扑到英奇怀里。

英奇高兴地抱起他:“好孩子,回来了就好。”

黎盛一把将他接了过去:“好小子,还有我呢?”

英修罗哈哈笑道:“黎爷爷,你好威风呀。哈哈,你跟黎叔叔都很威风。”

魏勇强和路健也都笑嘻嘻地看着他。黎盛指着他们说:“来,叫魏爷爷、路爷爷,你看,他们也都很威风吧?”

现在是上班时间,魏勇强与黎盛一样,也穿着上将制服,而路健则身着总警监的制服,都是威风凛凛。英修罗一看,立刻天真地拍手,赞叹道:“哎呀,魏爷爷,路爷爷,你们都好神气哎,很帅,很帅,很帅。”

两位部长看着这个几乎在顷刻间惊动了全世界的小神童,都笑着上去抱了抱他,说了两句夸奖的话,这才放下他。

黎远望命令突击队立刻回他们自己的基地。刀锋小组的成员和英翔、盘古最后下机。

英奇微笑着看了看英翔。

英翔轻松地笑道:“爸,你放心,我没动手。他们个个都很优秀,已经轮不到我动手了。”

英奇笑着点头:“那好,我们回去吧。”

他们上了英奇的车,英修罗坐在英翔身边,仍然气鼓鼓的,扭过脸不理他。

英翔轻笑道:“好啦,别再生我的气了,我不是没动手吗?我只是担心你,非得亲自去看看你而已。”

英修罗负气地说:“有什么好担心的?我都告诉你了不用担心。大不了你们在海参崴救不了我,我再把飞机的系统控制了,让飞机直接掉头飞回北京好了。我早就说过啦,不能力敌,便当智取,不要蛮干,你怎么不听我的话?”

听着他老气横秋地一顿教训,英翔不由得笑道:“是是是,都是我的错,好啦,别再生气了,好吗?”

英修罗闷了一会儿,忽然扑过去,张开双臂紧紧抱住父亲的腰,将脸埋进他的胸口。英翔伸手环抱住儿子,下巴轻轻搁在他的头顶上。

一路上,父子二人都很安静。

英奇看着他们,心里非常感动。猛然之间,他依稀仿佛地忆起,在很久很久以前,英翔的母亲似乎也这么抱过他,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这样跟儿子亲热过。他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或许,他不但亏欠了儿子太多太多,自己也失去了太多太多。

第22章

那架伊尔-136暂时停在北京,外交部很快以“飞机导航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驾驶员迷路”为由,将飞机和被俘的机上人员全部移交给了R国。

而参加海参崴“三日游”的其他突击队员们本来是埋伏在机场外,准备奇袭不成便参与强攻的,现在自然无事可做,便继续扮作游客,装模做样地在海参崴游览一番,然后搭乘飞去接他们的中国民航的包机,风平浪静地回了北京。

R国方面对此事一直保持沉默。

北京方面也没有发表任何声明。

这时,在中国南海发生的由来已久的主权争端已愈演愈烈,对南沙群岛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国安系统的专家们让英修罗休息了一天,便希望他恢复工作。

英翔没有反对。

这次营救英修罗,国家动用了那么多资源,有这么多人参与,冒了很大的风险,他实在没有理由反对儿子为国家继续工作。

但是,如果不是英修罗为国家工作得让某些人某些机构感到惊心动魄的话,也不会有这次惊险的劫持,这一点,英翔就不太愿意去想了。当然,他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其实就像个将头埋进沙堆里的驼鸟,一遇到有什么亲友的要求与自己的原则相冲突时,便采取逃避的态度,并且通常会为了怕麻烦而顺从别人,一生如此,至今也未能改变。

英修罗的性格显然与他不同。他的原则便是“我爸说的”,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了,而且也从来没有什么精神包袱或者心理负担。

现在的信息安全部已经改装过了,提供给英修罗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有整整一层楼,里面放满了孩子爱玩的模型和爱吃的零食。可是,英修罗却始终惦记着给英翔制药的事,老想回他们自己的家。英翔觉得把孩子一直关在这里面,跟在监狱里也没什么分别,实在是不忍心,所以也常常带他回去。

这时,跟在他们左右提供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的特警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个人。当他们在家里居住的时候,客厅和外面院子里总会由这二十个特警轮班保护,弄得英修罗的小伙伴们都不敢来叫他一起玩了,英修罗为此大为不满。

英翔也觉得啼笑皆非,自己从来没受人保护过,一向都是他保护别人,现在却被人这样子围得风雨不透,别说孩子,就是自己都有窒息感。

他找过英奇:“可不可以不这样?我和修罗都受不了。”

英奇问他:“那你是不是还想让修罗再被绑架一次呢?”

英翔很无奈:“他还是个孩子,才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