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讨债的人,晚渝回到山洞,坐在椅子上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别说这古代的书真贵,书商出一本书的代价也贵,过渡到买者手里价格更是不低了。自己书塾的孩子用的书就花了不少银子了,村子里除去自家和大伯家还能找出一些书来,估计全村就没有第三家能找出书来的。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村里的精神食粮等于全无。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里狗屁不通。人无我有才是王道,为什么这里的书这么贵,还不是出一本书花的工夫、成本太高了。

她的目标是将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让所有人的生活上个档次,然后了,最好在生活、思想能接近现代。没有办法,只能改革了!

晚渝天马行空从一本书开始想到了许多,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你们到大棚里将爷爷请回来,再将里正、族长请来,我有事和他们商量。”晚渝下定决心后,将手中的书放到了一旁,抬起头吩咐蓝带她们。

几个小丫头答应一声各自过去找人了。“公子,又有什么事呀?”夏荷很是兴奋,每次公子找族长他们就肯定有大事发生。

“我打算和族长他们商量一下,在村子附近的小山头建一座书院,我来出资。卖西瓜、圣女果不是赚了一些银子嘛。”晚渝将自己的打算简单地透露一些。

“家里不是有了书塾了吗?”秋月问。

“那个只能算个读书的地方,我想建一个像模像样的书院。”晚渝给她们解释。

不大一会儿,村里三个有分量的人就被丫头们请来了。

族长岁数最大,外面暑气重,脸上的汗珠就滚滚而下了。他一进山洞就用手不住地扇着,“晚渝,你这儿还真凉快,就是你爷爷也会享福,大多数时间都在山里耗着,那边可比这边凉快多了。”族长羡慕嫉妒恨。

“来,先吃点瓜、圣女果去去暑气。”晚渝给他们分了瓜。

老族长、里正的注意力立刻就被瓜和圣女果吸引住了。

“晚渝,这次你找我们有什么事吗?”里正边吃瓜边问,没有忘记自己来的正事。

“乖孙女,又有什么好事?”苏老爹还是很了解自己这个孙女的,只有涉及到村里的事,晚渝才会同时找到他们这些老家伙。

“先别急,你们继续吃瓜,听我说就行了。”晚渝不慌不忙。“我看村里书太少了,我想村里能不能出个山头,我们在那建个大一点的书院。那儿可不是单一用来读书的地方,可以在那里建一个大的藏书楼,村里其他人休闲的时候也可以在那里读读书。我们的子孙后代可是能得益不少。买山、盖房子的银子我出。”她自觉将后一句补充上。

“太好了,晚渝。”里正、族长激动地将手里心爱的西瓜都放下了。“老让你出银子,真不好意思。”两个人后知后觉,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问题,我也是千溪村一份子。老办法,有银子出银子,有力气的出力气呗。”她笑着安慰他们。

“家里的银子?”苏老爹乍听也很高兴,不过这样一来可是要花很多银子的,他心疼自个孙女,那些银子可都是她绞尽脑汁赚来的。

“没事,赚来的银子不就是为了用来花的。这可是利于千秋万代的好事!银子,你不用担心,这批西瓜、圣女果赚了不少了。”她安慰老人。

苏老爹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个孙女可是为他这个村长长脸的。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终于选择了离村里不太远的一座小山头。

“还有没有空暇的荒地要卖的。”这时天气还比较热,还是等会到衙门去办手续吧。

“村里离北坡村还有六七十里的地,这中间两旁的荒地都是无主的。”大多村民都是选择离家里比较近的地种田,买下的都是良田,像上次那样的荒地也只有晚渝有那本事将其种好。就是相信晚渝有了这能力,他们才试着推荐一下的。

“下河村离我们这儿虽然不远,但是中间也有些荒地是无主的。如果你想买的话,可以去试试。”老族长语重心长地说,晚渝,这孩子为村里做了那么多事,自己就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待会到衙门去,你要是有心买的话,我们可以试试?”里正也给予支持。“下河村的族长、里正、村长人品都还是不错的。我们先过去和他们通个气,他们应该不会阻挠的。”

“也好,到衙门的事明天再去。今天我就和你到下河村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我也会带着他们致富的。”晚渝给出条件,家里人手虽然多,可是还是不够用的。如果这个村民风淳朴的话,自己不介意带着他们一起过好日子。

“这样一来,他们就更不会阻止了。”苏老爹欢天喜地地说。

“说来也算是巧,下河村的族长还是我们的表亲了。和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老族长很是得意地说。这样一来,人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边吃着西瓜边聊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外面的暑气就去了一些。几个人爬上晚渝家的马车,由张伯赶车向下河村赶去。

下河村离这儿不是太远,也就隔了十来里多点的路吧。坐着马车一会儿就到了,晚渝来过,杨石匠就是这个村的。

“什么风将你老哥吹来了?”族长领着晚渝一行人来到一座农家小院停了下来,院子的门敞开着,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坐在一棵桂花树下的石桌旁喝茶了。他瞧见老族长进来,连忙站起身迎接。“娃子他娘,表哥来了,快端些茶水过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应声而出。她身上虽然是粗衣却收拾得十分麻利,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

“哎呀,原来是苏家表哥来了,你可是稀客呀。”她猛一见院子里多了许多人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招呼客人坐下,自己则到屋里拿碗给大家倒了水。

“好家伙,千溪村的族长、村长、里正都来了,有什么大事吗?”汉子半真半夸张地说,眼睛还若有若无地望了晚渝一眼。

这是个精明实在的人,可以一用,晚渝识人无数,当即在心中给眼前下河村的村长一个判断。

“不知这几位?”汉子没有把话说完,只是询问老族长。

“这个是张卫山,那个是我的孙女苏晚渝。小孩家家的想过来瞧瞧热闹。”苏老爹也是个人精,没有直接说明来意。

谁不知道苏家村的苏晚渝是种田能手,带着全村共同致富?这周围的村里人眼睛都是红的了。她跟着来的目的?想到这里,这个精明的族长对晚渝一行人更加热情起来,就是过来倒茶的族长夫人听到晚渝的大名,手都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不过只是一下就恢复正常了。

“咱们的关系也不用打哑谜,我来是想问问,你们村有哪些人可以用?”老族长的身份、关系摆在那里,有他问最好。

“别得村我不敢说,但是我们村的都是品貌端正的。”汉子语气肯定地说。

“你能不能请你们村长、里正过来聊一聊?”村长有些难为情地问。

“好,孩子他娘你快点请人去。”汉子转身吩咐身边的妻子。族长夫人就飞快地过去请人了。

一袋烟的功夫,里正和村长就被请来了。

“好久没有见到你了,真是稀客呀。怎么到我们村来了?”下河村的里正招呼晚渝村里的,两人因为公事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了。

“是,有些小事。”一般来说,里正就是朝廷派下来管理、压迫农民的小官,这两个人很是正直,所以私下里还是很谈得来的。

“你们千溪村可不得了了,现在在你们的带领下,生活那是越来越红火了,我们都眼馋着了。”下河村里正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上次蛮河带着村里到千溪村大石头,赚得银子几家分了以后,都比村里其他人家干几年的赚的还多了。更别提千溪村现在家家户户生活红火着了,自己村里有亲戚的,想去打听,可是人家的嘴像被缝起来似的,紧着了。

“好了,我们都到齐了,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下河村的村长也很年轻,瘦长脸。

千溪村过来的人都不说话,一起转过头看着晚渝。其实,在路上来的时候,下河村村长和里正已经都知道晚渝的身份,到了这院子只是故意装着不知道罢了。

他们也盯着晚渝等着她说话了,心里怦怦跳个不停充满了期待。

“刚才族长说你们村人都很厚道,你们几个人能作担保吗?”晚渝不紧不慢地问。

下河村几个头头互相对视几眼,然后就是静默,晚渝带来的人也没有做声。“如果可以的话,你们现在最好召开村里大会商讨一下,我是来招工的。在我们家干活最重要的就是忠诚,背叛我的下场可比死还要难受。”

“好,我们现在就商讨。你们在家里随意。”事关本村、本族人的发展,汉子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族长夫人给他们端上来一大盘的黄瓜,人也跟着出去了。

农家小院里就只剩下他们自己的人了。“晚渝,你看这人怎么样?”张伯问。

“看眼前还不错。”村里三个主要负责人都比较年轻,也很精明。一个好的领导人手下的兵应该也很不错。“我们就慢慢等着吧。”晚渝啃着手中的黄瓜。

“你们也吃呀。”她招呼几个长辈,那些长辈在家里都是吃完西瓜、西红柿过来的,对这些黄瓜哪感兴趣,他们都兴趣缺缺地瞄了一眼就只顾喝着碗里的茶了。

“现在没有外人了,还装什么装?都过来坐下吃瓜吧。”有了晚渝的解放令,夏荷等人立刻乐颠颠地跑过来坐下来,拿起桌子上的黄瓜啃起来。

“没有家里的好吃。”月黄将口中的黄瓜咽下,很不厚道地评价。

“是没有家里的好吃。”难得天成也赞同。

他们在院子里等了大约两个小时,这时太阳都沉到地平线下去了,性急的蚊子都出来了,下河村的三个头头才回来。跟着回来的还有下河村的村民,小小的院落里站满了人,很多人挤不进来只得站在门外。

大家目光炯炯地望着院子中坐着的那个小少年,热情的目光几乎能将晚渝融化了。

“我们都商量好了,出了什么事随你处置。”族长代表大伙的意见表态。

“回到家里不能议论工厂里的任何事,无论这个人和你怎么亲。在任何条件下也不能出卖我,哪怕是你的亲人的生命受到危险,你们能做到吗?”晚渝像老和尚问要出家剃度的人,声音悠长而严肃。“还要顶住亲人的压力才行。”

“我们知道,也能做到。”有人大声回答,很多人跟着喊。千溪村的好日子大伙早就眼馋了,现在机会摆在眼前,谁不珍惜才是傻子了。

“那好,一家一户过来签字。这一季赶不上了,下一季我会派人过来指导你们。过几天,会给签约的人家分发五十只小鸡子,派人教你们种蘑菇,不要外传。等村里的书院盖好了,你们的孩子就可以过去习字习武,还有我的工厂还要一些人。这些都等些日子再说。”写好的契约家里有的是,带来不少了。

下河村的人都激动起来了也沸腾起来,太好了,终于要过上好日子了。

“这些是你们的卖身契,想好了就签。不要被眼前的银子绕花了眼,要是你们签了后出卖了我的话,我就能卖了你,让你生不如死。”晚渝不得不提醒他们。

“我知道,我家先签。”后面的人挤了进来,原来是杨石匠一家。他在千溪村干活的日子早就羡慕了,这样的生活才是人过的日子了。

“我们接着。”先出来的都是在晚渝家做过工的石匠,夏荷、秋月等人将村民的姓名写上,让他们按上了手印。

最后,连村长、里正他们都按了手印,晚渝这时想到了天朝安微的小岗村第一次分田的情景,眼前的这些村民们的心态估计和他们有得一拼。在贫困生活下的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和渴望是任何人都阻滞不了的。

等所有人按了手印,这一忙就到了小半夜。好在外面的月光特别地亮,月亮的银辉照在大地上,一切的景物是那么的朦胧而美丽。

晚渝和下河村谈好了两村之间荒地的问题,就谢绝了他们的挽留,一行人爬上马车着月光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杨石匠就带着人过来进山打石头准备盖书塾用。张伯、天成和天问等人坐着马车到了青州取回了近期赚得的银票。

“爷爷,里正,我们一起到衙门将地契的事情办了。”晚渝催促着苏老爹和里正。

苏老爹和里正赶忙爬上了马车。

到了衙门,晚渝说明了来意,县老爷亲自过问,取出存档一查,两村之间的荒地还不少了,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多亩了。不过这些荒地土质不是太好,价钱自然就不高了,连着边上的大青山,晚渝也买下了,这样一来,花了三千多两银子就搞定了。县老爷知道晚渝和王爷他们的关系,有心想巴结晚渝,让晚渝多交了二百两银子,将大青山后面的几个小山头一并送给了她。

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让晚渝当场就乐呵起来了。

“还有,村外的小山包,我想为村里做些好事,在那边建个小书院,让两个村的孩子有地方读书,不知这山头怎么卖?”

知县装模作样地询问了里正和苏老爹,“既然你说为百姓做事,那就是为皇上分忧,这个小山头荒置也无用,而且也不大,你就给个一百二十两银子吧。”他在官场混的,简单的小事都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晚渝一盘算,外面的山要比里面的贵,一百二十两银子简直和白送的差不多,顿时心里乐开了花。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了知县一大堆好话,几个人眉开眼笑地回来了。

盖房子的工匠当然首先选郭工头了,他们之间合作了很多次,彼此知根知底最好了。天成和月白就被派出去请郭工头了。

书院要盖成楼房的样子,那就需要钢筋了,张伯和两位伯伯曾今和卖铁条地打过很多次的交道,晚渝让他们进场带着罗山一起去,估计这事就能成了。

书院的楼房不比家里的楼房,晚渝自己留在山洞中绞尽脑汁设计楼房的图纸。地上被她扔了一张又一张的图纸,总是觉得不太满意。

在修改无数次之后终于才敲定了一张下来,左看右看,又修改了一些小的细节,才定了下来。

“晚渝,又要盖房子了,这次盖什么样式?”郭工头自从上次盖了楼房过后,总是跃跃欲试想着再一次盖一座小楼。

“这次式样不同,你过来看。”晚渝将图纸摊开,一一指给他看。

“每三间都是打通的,这样学生在里面就不会拥挤了。”晚渝解释给他听。

郭工头见这次的楼房工程还比较大,很是感兴趣,认真地听着她的解释。两个人就着细节问题又商讨了一番才最终确定下方案。

一切都准备好了,村里人已经从族长等人嘴里知道了这件事,大伙的热情都很高,下了工都会主动过来帮忙,将石头运过来备用。

找人择了日子,在一阵鞭炮声中,书院的建房工程就开始了。郭工头这次带来了百把口人过来赶工,这些人都在晚渝家做过工,对晚渝很有好感,所以做起事来都很卖力,。晚渝果然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地里的蔬菜随便他们吃,还每天烧了凉茶给他们降暑,这些凉茶在城里可是要卖上好几文一碗了。

让大伙最高兴的是,过了七八天晚渝还会给他们送来一些圣女果给他们做汤喝。天啦,这些果子简直就是银子,在城里要卖一两银子两个,这简直是在吃银子了。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工人们的工作热情空前地高涨起来。郭工头得了晚渝很多好处,对她家的事更是尽心尽力,将此当做自家的事情来做,所以工地这边的事几乎不用她操心。

------题外话------

票太难求了!

第八十章 我的故事我做主

下河村的孩子每天清晨也都过来开始习武习字,果园的书塾就显得拥挤不少,他们也加入做绢花做手链的队伍中,不过每天只能拿八文大钱,剩下的钱就是中午的午餐费用了。

晚渝见这些孩子的基础差,就为他们专门开了一个班,从月字辈的人中抽出几人给他们上习字课、算术课、思想课和医药课。就是这样孩子和村民们也是非常满意的。

工厂里情趣内衣和玩具的生产也需要人手,晚渝从下河村选了一些女红好的小媳妇、小姑娘加入进来,这些人都是经过考核的,所以落选的人除去懊恼以外,倒是没有人抱怨。

下河村的人到了千溪村一参观,都不住地咋舌称赞个不停。村里栽的很多花现在已经开放了,有规划栽下的杨柳片片成行,引得蜜蜂在期间翩翩起舞,村里不时传来母鸡的咯咯哒报喜声。各家院子虽然也比较破,可是家家的院墙上都爬满了葡萄,沉甸甸的多好呀。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自己村里的庄稼不仅矮小而且比较枯黄,和人家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村里大人小孩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老人则负责家里的家畜和蘑菇。提到蘑菇,很多人都不淡定了,原来这东西还可以这样种呀。

不过,想到自己村以后也会变成这样,很多人都很高兴起来,对今后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大家到了牲畜场更是吓了一跳,五六百头的猪竟然赶着上山,河道里的鸭、鹅不计其数,河边果树里则放养了大片的鸡,它们正悠然自得地刨食吃了,负责牲畜的工人也正有条不紊地打扫了。

“大家听好了,每户抓五十只小鸡仔回去。听孙家媳妇的指挥,然后到水生舅舅这边领药,这些鸡仔回去要喂药加强抵抗力,不要忘记了。现在先听孙家媳妇给你们讲讲养鸡的一些注意点。”月黄大声吆喝着。

过来抓鸡仔的村民就都应和着,不再大声喧哗了。孙家媳妇经过一年半的锻炼,早就能独挡一面了,她大大方方地上前,很认真地将养鸡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大家说了,“特别要注意每天给鸡通通风,将鸡舍打扫干净了。否则,鸡容易生病,而且产蛋率也会低上不少。”现在什么率、什么成分之类的,千溪村那是人人口到擒来的事。

然后,大家排好了队,每家领取了五十只小鸡仔。在古代每家的鸡蛋都是拿来换钱了,五十只小鸡仔那就是大把的钱呀。抓到鸡仔的人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进带来的背篓里,这些宝贝得小心伺候着才行呀。又到水生那儿领了药,大家刚要离开。月黄又讲话了,“药每天一粒就行,一个月后再派人来领。关于粪便的处理,听听苏老汉给你们介绍一下。”

粪便还要特殊处理?前所未闻,难怪人家千溪村各项都发展得那么好,大伙立刻竖起了耳朵听。苏老汉拿着一根小棍,咳了咳嗽嗓子,声音洪亮地说。“粪便要统一堆放,挖些蚯蚓放在里面养,等蚯蚓养肥了用来养鸡,可以增加蛋白质。粪堆里的蚯蚓要是多了,还要将它们分堆。”没了,蛋白质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晚渝说的,照搬就是了。

蚯蚓还能养,还可以喂鸡,下河村村民又长了见识,他们无比庆幸自己和晚渝签了合同。“这都是秘密,以后你们村和我们成为一家才告诉你们的,谁要是不识好歹,泄露出去,哼哼!”

月黄见苏老汉发狠的样子,暗笑憋得肚子都疼,公子的洗脑行动还真是深入人心呀。

新买的荒地土质不是太好,长满了各种杂草。晚渝要下河村的村民将土地翻整了,准备种上绿豆、黄豆改善土质,在河边打算同样圈养一些牲畜好积肥。

她将王伯、水生舅舅调过去负责那边的牲畜和拌肥,这两个人都是她信得过的人,而且肥的配方他们也知道。

事情都安排妥当,两个村子里的人都忙开了,嗯,山里的人也忙。就是她比较自在了。晚渝不知道山里那几百个孩子训练得怎么样了,带着四个跟班的又进了一趟山。

到了练武场,从这些孩子身上散发的气势明显不同。“你看,这些人我帮你训练得不错吧?”宁路一副我很棒的样子。

拜托,能不能每次对白不要都是这样一句话,晚渝难得理他。她带着四个跟班的走在人群中默不作声,偷偷给四人一个眼神,五个人顿时同时动手对身边的人发起进攻。月字辈的孩子早就退到一边了,剩下的孩子条件反射般和他们动起手来。

半柱香功夫不到,这些人就躺到了地上,晚渝几人也停止了动手。“身手还不行,意志力还不错。”她给这些孩子一份评价。

宁老头鄙夷地望了他们五人一眼,你以为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妖孽,有这水平就不错了。

倒地的孩子爬了起来,满面通红很是羞愧。

“知道学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吗?”晚渝环视一圈朗声地问。

“变成强者。”

“变成最厉害的人。”

答案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错,练武的最高目标就是想着法子将敌人打倒,让他毫无架招之力。所谓招式,那是对敌的招法,可是实战的时候,你只顾招法的话必败无疑。还是多想想怎么能将敌人一招毙命最好。”讲话完毕,场上一片寂静。

千机鹤听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个道理他是通过无数次受伤无数次杀人得出来的,所以,他的剑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刁钻,可是她年纪这么小是怎么知道的?

宁老头心思也复杂,难怪这小丫头每次出手那么狠,进步那么大,感情人家一早就领悟到了武术的精髓,起点就与众不同,妖孽中的大妖精。他高兴还有些嫉妒。

她的话给场上的孩子很大的冲击力,练武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公子说的吗?自己对敌时太流于招式了,这样反而落于下风了。

晚渝见大家都有所启发,悠闲地带着跟班地走了。

“将高老头叫来和我换换。”宁老头在身后鬼喊,可是没有人理他。他赌气般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起来了,那些沉思的孩子看了他赖皮的样子都不厚道地笑了。

晚渝来时一阵风回去也是一阵风,而且挥挥手没有带走一片云彩,这让宁老头十分生气。

回到山洞,晚渝想到了古代故事型的书籍也太少了,如果让现代一些故事在这个朝代传播的话,应该会有不少的银子赚吧。现在,家里的事情需要自己操心的事比较少,每个部门都有负责的人,总体方面又有月白、天成、张伯他们管着,就是家里几个哥哥也在用心学习。闲暇来的时间,不如回忆一些故事将其重新印发下来,说书、出书也是很好的赚钱门路。再说,还可以回忆一下现代的生活,回不去,想想总可以吧。

想到了就干,这是晚渝的一贯风格。她取出笔,夏荷秋月手疾眼快地给她取来纸和研墨。第一个故事写什么好呢?略一思索,她提起笔开始写起来。

夏荷秋月不知道她写些什么,只看见她下笔如飞,也不带歇气的,一个下午,书桌上就有了厚厚的一沓纸。她们过来收拾整理,好奇读了内容,一下就被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住了,后来,她们读得太快,晚渝写得跟不上。这两个孩子就站在旁边着急地催促,气得晚渝直翻白眼,这写的哪能赶上读的。

到了晚上,红腰过来请她们出去吃饭,晚渝才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僵硬发酸的肌肉。两个丫头立刻抢上去捧起纸张读了起来。

“什么这么好看?”红腰好奇地问。夏荷秋月不理她,直摆手,眼睛就是没离纸张。红腰好奇,也拿起她们读过的纸张开始读起来,好了,她也迷住了,忘了叫人的目的。一屁股坐在边上的椅子上不动了。

“走,吃饭了。”晚渝活动后,肌肉舒服一些,倒过来叫她们回去吃饭。可是三个人沉浸在故事中愣是没有人答应她。她哑然失笑起来,就说嘛,这些故事到这边还是挺有市场的嘛。人们常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自己这么聪明,可是头发也是很好的,她开始自恋起来。

“公子,后面的怎么样呢?这个包惜弱怎么那么笨呀?这好心也过了头吧。”夏荷恨铁不成钢地说。

“快走吃饭了,明天再说。”晚渝在前先出去了。夏荷秋月一把拉过读的入迷的红腰,将她带了出去,红腰望着被夺走的稿子使劲挣扎也没有用。

“待会吃完饭,让纳凉的人集中到祠堂,你们过去在四周点上香,喷一些杀虫药水。就说,今晚公子我要为大伙讲故事说书。”晚渝边吃饭边吩咐月黄等人。

“公子,是讲下午的故事吗?”夏荷眼睛一亮咬住嘴里的筷子问。秋月也期待地看着她。

“嗯。”听在夏荷秋月耳里这个字简直就是天籁之音呀。这两个家伙为了占据有利地位,早早地就放下了手中的碗,一溜烟跑出去了。

晚渝吃完饭,收拾一下,就赶往祠堂那边的空地了。苏老爹、苏杨氏等人听说晚渝要说书,为了给她捧场也早早就过去了,就是肖琼丹、玉流景高木因为好奇也过去了。

到了祠堂一瞧,黑压压一片人,估计村里大多数人都来了,人群中间搭了台子,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在上面,桌子上还准备了木板和扇子,好家伙,这是将她当做单田芳老师了。

“晚渝,说啥书?”族长和苏老爹他们坐在一起,面前的桌子上放了瓜子之类的。

“马上就好了。”晚渝站到桌子搭成的台子上坐下来了,“大家都静一静,公子要开讲了,可不能捣蛋呀。”夏荷跳出来大声嚷嚷。

拉家常的村民立刻安静下来,孩子们坐成一小团也不再皮闹了。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一本新书,我自己瞎编的。叫《射雕英雄传》。”抄袭别人,晚渝一点也不脸红,她在现代是金庸迷,所以第一个作品挑选的就是他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无的朝代叫宋代…”她讲得绘声绘色,这个时代故事型的书籍又少,何况这又在是乡下了,村民们哪里有什么娱乐项目呀。大家听的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被晚渝吸引了。整个场上就晚渝一个人讲故事的声音。大伙全被迷住了,其入迷程度赶上射雕第一次在大陆播放时人们入迷的程度了。

晚渝一连讲了六章才住了口,讲得口干舌燥的,喝了好几口水才觉得好受些。

这时都是月上柳梢的时刻了,大家也不觉得困,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还是觉得有意未尽。

“那金贼真是该死,包惜弱咋就眼睛瞎了救了她?”有人惋惜。

“那郭啸天、杨铁心都是热血男儿呀。”

…。

场上一片议论之声。

“大家都散去吧,明天还要上班了。”月黄在晚渝的示意下出来清场,他也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好不好?人群边走边议论,都散了回家去了。

“晚渝,后面怎么呢?这两家妻子都有了身孕也不知后面会怎样呢?哎,包惜弱糊涂呀,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苏杨氏还沉浸在剧情中,担心着里面的人物。跟在后面的夏荷他们都竖起耳朵听。

“奶奶,对你也要保密哦。明天再讲。”晚渝调皮地说。众人一阵失望。

千溪村的村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盼望夜晚能早点到来,家家户户早早地就烧火做饭了。孩子更绝了,放学回到家就会把家里的小凳子搬到祠堂面前占位置。

晚渝白天就窝在山洞里写,夏荷、秋月他们就一饱眼福先睹为快了。进来的人太多了,晚渝嫌他们吵,就将他们都赶了出去,只留了秋月夏荷下来,把这两个人得意的,其他人则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晚上的时候,离开许久的千机鹤、宁路过来蹭饭。见大伙今天吃起饭来都匆匆忙忙的,就是苏老爹等人都加快了速度,很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