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嫆嘴角抽搐了两下,好吧,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和立场都不同。皇家福晋,最要紧的便是贤惠,当婆婆,可以名正言顺给儿子房里塞人,儿媳妇连半个“不”字都说不得,甚至有半点不乐意,都会遭到长辈的不满。

昭嫆有些同情大福晋,便道:“惠妃娘家侄女,不得参加选秀吗?难道说是已经逾岁了?”

瑞大嬷嬷道:“还不曾,听说才十四。”

十四岁的小萝莉啊…昭嫆心中汗了一把,便笑着说:“那惠妃着实有些着急了,等过两年选秀,名正言顺指过去,岂不更好?”

康熙脸色一沉,已然露出几分不悦之色,未经选阅的秀女,不得私下婚配,虽说选秀是给皇子阿哥、宗室子弟拴婚,但这事儿也轮不到惠妃插手呀!说到底,惠妃多少有些逾矩。

太后也道:“惠妃的确着急些,就算想给大阿哥安排个可心的人,大可挑几个周正乖巧的宫女。”

昭嫆扯着嘴角笑了笑,是啊,指未参选的八旗格格不成,包衣出身的宫女就可以随便指了。说到底,惠妃是瞧不上宫女的身份,又想着提拔娘家人罢了。

第349章、明黄朝袍

大福晋折腾到第二天傍晚,孩子才呱呱坠地,虽说是早产,倒也母女平安,也算是万幸了。

不过大福晋自己只怕不觉得万幸,还有惠妃,整天一脸晦气的样子。

大福晋这个女儿,已经是康熙第二个孙女了。

对于孙女这玩意儿,康熙是没啥子兴趣的,莫说取名了,连赏赐都木有!话说,连前头的大格格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取名呢…

昭嫆瞧着有点可怜,便吩咐白檀:“你去库里挑选些云锦、妆缎,再拿两盒官燕、两支老参,送去西园给大福晋吧。”

昭嫆库房里的料子都是顶尖的衣料,裁成衣裳绝对体面,官燕和老参是用来滋补养身体的,连续生了两胎,大福晋的身子的确该好好补养补养了。

白檀带着两个小太监,便将礼物送去了,傍晚才回来,“大福晋感激不已,说娘娘的好意她记在心里,等出了月子,一定来给您磕头谢恩。”

昭嫆点了点头:“知道了。”

“对了,大阿哥也该开府了吧?”按理说皇子阿哥满十五岁就可以分府了,只不过大阿哥是康熙的长子,康熙才格外多留了几年。可今年大阿哥都已经十八了,女儿都生了两个两个,西园那些小苑,住得只怕都有些挤了。

胡庆喜道:“回娘娘,大阿哥的府邸,皇上已经命内务府和工部修建了,大约要年底才能修成。”

昭嫆点了点头,等年底,太子妃也该进门了。大福晋又生了女儿,太子估计要高兴坏了。

傍晚,阿禩来芳椒殿昏省请安,“额娘,今儿太子居然冲我笑了!”

昭嫆呵呵了一声,“大福晋又生了个小格格,太子对着谁都能笑得出来!”

阿禩叹了口气:“大嫂怎么那么倒霉呢,连生两个小格格!”

昭嫆耸了耸肩膀:“生儿生女这种事儿,谁说得准呢?”——只要生不出儿子,就得继续生啊!可怜的大福晋,就是个专门生娃的命了。

这时候,胡庆喜进来打千儿,满脸喜色难掩:“娘娘,御前的李公公来了。”

“哦,那就让他进来吧。”

是康熙待会儿要过来用晚膳了吗?昭嫆暗想。却不料,只见那李德全双手捧着雕漆紫檀大盘,捧着件明黄色片金貂缘的袍子,满脸谄媚走了进来。

昭嫆看得懵了,明黄色的袍子,这颜色显而易见,在宫里现在只有康熙和太后有资格用!然而这袍子的尺寸款式,明显是女子的!

李德全走进来,噗通跪了下来,高捧着那明黄色片金貂缘袍子,“奴才恭喜皇贵妃!贺喜皇贵妃!”

“皇贵妃?!”昭嫆嗖的站了起来,这一切着实来得太突然了些!她瞅着明黄袍子上的九龙绣纹,是了,这样的颜色和绣纹,除了帝后,皇贵妃贵为副后,朝袍与中宫皇后也是毫无二致的!

要不然皇贵妃怎么会称之为副后呢?朝袍、朝褂、朝裙跟皇后一模一样,也就朝冠上镶嵌的东珠数量尺寸有些差异罢了!

所以,清朝历史上,除了顺治这个坏规矩的家伙之外,从未出现皇后与皇贵妃并立之状况。这种事情,想想也可以理解,皇后若是瞅见有个女穿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朝服,气也气死了。

“恭喜额娘!”阿禩扬着笑脸道,“汗阿玛倒是够快的!”

“嗯?”昭嫆眼珠一圆,这小子,好像早知道这事儿了!

阿禩嘻嘻笑了,“是额娘生完弟弟妹妹的第二天,儿子去颐宁殿请安,便听汗阿玛跟皇玛嬷提这事儿了。汗阿玛说六宫无主,连副后之位如今也空悬,还说除了您,旁人也不配封这个位子。”

昭嫆急忙问:“那太后是怎么说的?”

阿禩朝着那明黄色九龙纹片金貂缘朝袍瞥了一眼,“若是皇玛嬷不同意,这朝袍也不会这么快被送来啊。”

昭嫆不由笑了,是啊,太后向来不会跟康熙唱反调,“你们倒是瞒得我严严实实的。”

阿禩嘿嘿笑了:“汗阿玛说要给您一个惊喜嘛!”

李德全笑得无比谄媚:“可不是么!皇上这是要叫娘娘好生高兴高兴呢!这不内务府才刚刚制好了朝袍,就叫奴才送来给皇贵妃娘娘过目了。”

朝服总共包含朝袍、朝褂、朝裙,朝袍就是个直筒的袍子,是最重要的部分,朝褂就是个长身的坎肩,套在朝服外面,朝裙则是穿在朝袍里头的底裙。

皇贵妃的朝服制造起来极为繁琐,过了一个多月,也不过才刚刚制好了一件朝袍而。这朝袍是片金貂缘的,一看就是冬朝袍,看样子册封礼要在冬日。

那明黄的颜色极正,昭嫆看得心喜不已,虽说她如今的位份在后宫已经没有人能越过她了,但是能做副后——哪怕是个副的,也叫人心中安慰不少。

何况副后与皇后不可并立,将来康熙要么用不立后,要立也只会是她,不会是旁人。

这样的地位,才真真是无可动摇!

这时候,康熙满脸带笑走了进来,他笑看着昭嫆:“怎么样,这件衣服,可喜欢吗?”

昭嫆含笑带嗔地睨了康熙一眼,“喜欢,这样的衣裳,哪个女人会不喜欢?”——明黄色的衣服,满打满算够资格穿的女人,如今也不过只有她和太后两人罢了!

康熙抬手抚了抚昭嫆旗髻上的珠坠,道:“穿上给朕瞧瞧。”

“嗯。”昭嫆红着脸点了点头。

白檀忙上前从李德全手上将皇贵妃朝袍捧了过来,侍奉昭嫆入内室更衣去了。

这朝袍,要手艺最好的绣娘,一针一线绣成,容不得半点瑕疵,上头龙纹全都是掺了金线绣成的,间以五色祥云,下幅绣八宝平水,硕大的披领上绣着成双的行龙,华丽威仪凛然而生。领后垂明黄丝绦,丝绦上饰鸽血红宝石,鲜红灼灼,分外耀眼。

康熙笑着走到她身后,道:“不错,很合身呢。”

的确很合身,昭嫆脸颊笑出一双酒窝,其实略有些款松了,不过想到这是冬朝袍,冬天穿,里头还能套夹棉旗服和风毛坎肩,是该略肥一些才是。

昭嫆点了点头,旋即笑着说:“就是太热了些!”那貂绒绕在脖子上,直叫人浑身都出了一层腻腻的汗。

康熙哈哈笑了:“皇贵妃册封礼非同一般,光筹备就得小半年,怕是要等到年底,所以朕叫他们直接先做冬用朝服了!”

脱了这身华美保暖的皇贵妃朝袍,交给白檀仔细收着,昭嫆忙拿起那把团扇,使劲摇着扇风。

7月打赏满三万币,晚上加更~~

第350章、佳成

翌日,康熙便下旨、谕礼部:朕恭奉皇太后慈谕,自古帝王、慎简淑德、备秩宫闱、以襄内政。历稽往制、典礼攸隆。佳成贵妃瓜尔佳氏,温惠端良,秀毓名门,今进封为皇贵妃。尔部即选择吉期。开列仪注。具奏。

圣旨一下,立时惠妃、荣妃、宜妃俱来贺喜。

荣妃笑容满面:“臣妾一早就知道,娘娘是有大福气的人。如今可真真是尊贵无匹了。”

宜妃笑咯咯附和道:“可不是么!娘娘这个皇贵妃才是实至名归,跟之前那个可是天壤之别!”——捧昭嫆的同是,宜妃还不忘挖苦一下已经尸烂妃陵的佟皇贵妃。可见宜妃对佟佳氏怨念之深,至今未消呢。

惠妃也满脸艳羡地道:“娘娘才生了龙凤胎,又加封皇贵妃,可真真是双喜临门,不知要羡煞宫中多少姐妹了。”

宜妃扬了扬眉毛:“羡慕有什么用?咱们几个早就到头了,皇贵妃娘娘却还没到头呢!”——这意思是昭嫆还有封后的一日呢。

昭嫆急忙道:“宜妃这话可别乱说!叫旁人听见,还不知道生出什么风波呢。”——她好不容易才化解了太子与阿禩的恩怨,她可不想叫太子再度生出敌对阿禩之心。

宜妃知道自己失言,赶忙闭了嘴巴。

荣妃忙笑着转移话题:“当初佟佳氏册封皇贵妃,只是从简草草了之。娘娘的册封礼,依照皇上的意思是要大办的,必定隆重热闹。”

昭嫆忙笑着客气道:“介时,还要劳烦三位姐姐费心呢。”

荣妃温顺一笑,道:“这是臣妾的本分。”

荣妃无疑是四妃中最拎得清的一个,所以康熙对她一直颇有几分敬重。

康熙那道旨意虽只是叫礼部筹备册封典礼,昭嫆并未正式加封。饶是如此,昭嫆还是在宜妃的建议下,择了吉日,便邀畅春园众人来芳椒殿听戏,请的自然是伴驾来园子的惠宜荣三妃、昭嫆的表姐安嫔,还有荣妃的二公主、太后的亲妹妹淑惠太妃。

现代瓤子的昭嫆对昆曲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劳什子兴趣的,可是在宫里除了听戏,还能有什么呢?

不过是凑到一块乐呵乐呵罢了。

园子里嫔妃少,自然是非就少。

礼部筹备册封礼,内务府筹备册封用的朝服、朝冠,都忙活着呢,倒是昭嫆这个正主十分清闲,每日逗弄孩子,赏花赏景,便渐渐入了秋了。

而紫禁城中,储秀宫偏殿的王常在肚子也到了临盆的日子。

自打王氏进了储秀宫,虽不得自由,但良嫔卫氏一直十分照顾王氏,安胎药用得都是最好的,一应饮食良嫔也悉心为王氏打点。王氏位份低,分不到上好的食材,良嫔便挪了自己给她用。

良嫔自己女红不错,王氏待产期间,良嫔便亲手做了好几身小衣裳给王氏的孩子,平日里对王氏也温和关切。

王氏虽晓得自己的孩子生下来要报给良嫔生养,但想到自己的处境,便也不敢生出怨怼之心。反倒对良嫔的悉心照顾与庇护颇有几分感激。

“早先姐姐封嫔,与妹妹疏冷了些,妹妹还以为姐姐是瞧不上我呢。”王氏挺着个大肚子,颇有歉意地道。

王氏孕中不施脂粉,难免姿色衰退,瞧着容颜倒是比生育过两位公主的良嫔还要老些。良嫔素来好颜色,即使到了如今的年岁,也仍然玉面粉腮,肤如凝脂。

良嫔笑着说:“以我的出身,素来只有被人瞧不起的份儿,哪里还敢瞧不上旁人?”这话说得有些自嘲。

王氏急忙安慰道:“良姐姐这般好性子的人,皇上早晚会看到姐姐的好。”

良嫔只浅浅一笑,“君恩我早已不盼着了,如今我只盼着妹妹平平安安诞下一位小阿哥,这样咱们储秀宫,才算是有了依靠。”

王氏忙道:“其实姐姐的年岁也只比佳成贵妃大一岁而已…”

良嫔微笑着打断了王氏的话:“是佳成皇贵妃。”

王常在脸蛋一僵:“皇贵妃…”——这样的位份,然她一个小小常在如何能不气馁呢?

良嫔淡淡道:“皇贵妃,那是咱们这种人一辈子都要仰望的人物。尊卑差距,宛若云泥之别,所以,我一早就熄了心了。”——多亏她熄了心,否则王常在也不会被送到她的储秀宫。

良嫔不想跟王氏说那些废话,便道:“小厨房的燕窝炖得怎么样了?若是炖好了,就给王常在端过来。”

宫女低声道:“娘娘,今年送回宫的燕窝,好的都让德妃挑去了。分到咱们的这儿的燕盏,都要摘半晌才能摘干净,这会子才刚炖上呢。”

良嫔叹了口气:“是我没用,妹妹怀着身孕,还要跟我吃苦。”

王常在忙道:“这怎么能怪娘娘,娘对嫔妾的好,嫔妾都是看在眼里的。”说着,王常在恨恨道:“说到底,还是德妃太霸道了!她一个人就拿走那么多燕窝,也不吃撑了!”

王常在自然妒忌极了德妃,无非就是因为德妃是宫女出身,比王氏家世还低,却高居四妃之位。王常在心中不忿良久。

良嫔笑了笑:“也不怪她拿得多,德妃膝下十四阿哥年幼,还养着十三阿哥和八公主,自然消耗也多。”

王常在撇了撇嘴:“那些好东西,只怕大半都进了德妃和十四阿哥的嘴!”

良嫔道:“这也是应当的,德妃是妃位,又是主位。”

王常在眼中满是妒色:“妃位主位又如何?还不是要被撇在宫里?!她若真有本事,早去园子伴驾了!”

良嫔叹了口气:“妹妹何苦置气?这宫里,除了病怏怏的永寿宫贵妃,便是德妃位份最高。你在我跟前嘀咕几句便罢了,可千万不要在旁人面前乱说。”

王常在忙道:“姐姐放心,妹妹知道深浅。”

良嫔眼底滑过一丝嘲讽之色,你若真知道深浅,也不至于落到今日地步了。

絮叨了一通,宫女将熬好的冰糖燕窝端了上来,良嫔接了过来,吹了吹热气,笑着对王氏道:“妹妹快趁热用了吧。”

王常在忙甜笑道:“多谢姐姐。”谢过之后,王氏也不客气,一口气便吃光了那盏燕窝。

良嫔问:“库里燕盏还有几个?”

宫女低声道:“娘娘,已经没了。”

良嫔蹙眉,便道:“拿些银子,去内务府换些来吧,再弄些阿胶红枣回来,预备着临盆的时候用。”——按理说临盆时候,用老山参最好,可良嫔知道自己的积蓄,她还要为两个女儿攒着呢。阿胶红枣补气血,也算是好东西了。

“是,娘娘。”

王常在擦了擦嘴角,道:“姐姐关怀备至,妹妹实在是无以为报。”

良嫔笑着打量着王常在那即将临盆的肚子,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报答吗?

第351章、鹤顶红

皇帝在畅春园避暑,宫中倒也没什么大事。有敬嫔王佳氏节制,德妃除了多拿点好东西之外,也没得什么太大的好处。

唯一的好处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温贵妃病体孱弱自然干预不了后宫事务,倒是叫德妃享受了一回一把手的气派。

宫女玉壶快步进来,屈膝道:“娘娘,储秀宫的良嫔派人来请示,说王常在临盆在即,能否赏赐一支老参,以备不时之需?”

德妃轻轻一哼:“她对王氏倒是够上心的!”

玉壶笑着说:“可不是么!奴才前儿送秋季的份例缎料去,良嫔小主忙活着叫人搬料子去库房,王常在却大大咧咧坐在椅子上吃着燕窝呢。”

德妃哂笑:“以为有了身孕,将来就有大好日子过,到底是眼皮浅。”

玉壶小心问:“那这老参…”

“挑一支上好的,给送去。”德妃毫不犹豫道,“皇上让本宫照应紫禁城剩余嫔妃,本宫自然要照应王氏平安生产,叫她生个白白胖胖的阿哥那才好呢。”

玉壶笑着说:“娘娘仁厚,那王常在却不见得会感念着娘娘的恩典呢。”

德妃不屑地哼了一声:“一个前途末路之人,本宫要他的感念有什么用?!”

玉壶顿时明白了,娘娘这么做,不过是对展示自己的仁厚罢了。

康熙二十八年九月,秋凉怡人,这个时候生孩子,的确是个极好的月份。王氏就在这个清爽的月份里,终于发动了。

康熙虽不在宫中,但有德妃照拂,接生嬷嬷一早就安排好了,产房也是一早打点布置,每日烧炕、晒被。

王氏这是第二胎,却是头一回生产,产房中一阵阵尖锐的喊叫,叫等在正殿的良嫔急得来回打转。

“参汤给她灌下去了吗?催产药喝了吗?”

宫女急忙安慰道:“娘娘放心,都一滴不落地喝了。”

“产道可开了?”

“方才接生嬷嬷说才开了四指,早着呢。娘娘,您别急。”

良嫔来回踱步,“本宫怎么能不急!”——她费心费力照应了大半年,图的不就是这一天吗?王常在一发动,良嫔便叫人把两个女儿送去后殿,不叫出来,她是生怕生产时候的血腥场面吓着孩子。

良嫔口中喃喃念着“阿弥陀佛”,“可一定要是个阿哥!”

“对了,永和宫那儿已经报过去了,德妃娘娘不来瞧瞧?”良嫔疑惑地问。

宫女道:“德妃娘娘说忙,脱不开身,遣了玉壶姑娘来守着,此刻就在西偏殿外候着消息呢。”

良嫔点了点头。

片刻后,储秀宫一个小太监飞快跑了进来,“娘娘,李公公来了。”

良嫔俏脸一怔:“哪个李公公?”

小太监急得满头是汗:“就是御前的李总管啊!”——李德全是副总管,不过底下人为了表示尊敬,都是称呼“李总管”。

良嫔有些傻眼,“李德全?他不是皇上身边的人吗?园子不是穿话说,皇上过几日才会回来吗?”

小太监连忙点头:“是!皇上没回来了!只有李公公一个人回来了!”

良嫔一时不明所以,但她也不敢把御前的红人给晾着,急忙道:“快请他进来。”

“嗻!”

少卿,李德全一脸笑眯眯走进了储秀宫正殿,打千儿道:“奴才给良嫔娘娘请安了。”

良嫔一脸温和的笑意:“李公公远道而来,可是皇上有什么吩咐吗?”

李德全脸上绽开一个花儿似的笑容:“娘娘就是聪明!”李德全眯着眼,扫了一眼周遭几个伺候的宫女太监。

良嫔顿时会意了,便挥了挥手道:“你们都去西配殿照应吧。”

“是。”殿中几人行了礼,便鱼贯退了出去,还顺道关好了殿门。

良嫔微微一笑,“人都走了,公公现在可以明示了吗?”

李德全低声道:“娘娘素来是明白人,那奴才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李德全顿了顿,然后什么都没说,从袖中掏出了一只小巧玲珑的珐琅瓶,递了过去。

“这是…”良嫔神色一紧。

李德全压低了声音道:“这可是好东西——鹤顶红。”

良嫔手一哆嗦,险些将那小瓶给摔了。

李德全笑呵呵道:“娘娘,您可拿稳了。”

良嫔脸色有些发白:“公公这是什么意思?”

李德全朝着西偏殿的方向瞅了一眼,“奴才是什么意思不打紧,关键这是皇上的意思!”

良嫔一瞬间便明白了,“皇上竟这么…”竟这么迫不及待了吗?良嫔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李德全笑着说:“要不要为皇上分忧,娘娘自己决断。奴才只是个跑腿儿的罢了。”

良嫔俏面僵冷,她可不敢把李德全当成个跑腿的,皇上既然把身边得力的副总管太监派出来的跑腿儿,这就足够说明皇上的意思了!

良嫔握紧了那一小瓶鹤顶红,深吸了一口气道:“公公的意思,本宫明白了。”

李德全笑得一脸灿烂:“娘娘向来最明白圣心,自然不必奴才多饶舌。”说罢,李德全再度打了个千儿,“那奴才就不打扰了,奴才告辞。”

“李公公慢走。”良嫔很是客套地道。

李德全走后,良嫔的贴身宫女这才重新进殿,“娘娘,李公公突然造访,不知是为了何事?”

良嫔面色凝重,“还能为何?自然是为了王常在这一胎!”

宫女笑着说:“皇上虽然不喜欢王常在,终究还是在意子嗣的。”

良嫔不由哂笑了,“在意子嗣?”

说罢,良嫔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更加攥紧了手心里的东西。

王常在这一胎足足折腾得深夜二更天,西偏殿中才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阿哥!!是个阿哥!”接生嬷嬷抱着个哭嚎不止孩子,从产房跑了出来,“恭喜娘娘,常在小主生了个阿哥!”

良嫔看着眼前这个张牙舞爪哭嚎的孩子,眼中的喜意难掩!

“王常在呢?”良嫔急忙问。

接生嬷嬷道尚未来得及回答,里头便传出了王常在急促的呼唤声:“我的小阿哥呢?快抱回来!”

抱回来?良嫔挑了挑眉,亲自从接生嬷嬷怀中报过新生的小阿哥,走进了西偏殿中。

第352章、王常在殁了(三万点币加更)

储秀宫西配殿,也就是俗称的“西晒”屋子,因此最是燥热,六宫嫔妃一般都挨住东配殿,只因西晒屋子炎热难耐,到了夏日,简直就是个蒸笼。但是对于产妇而言,西晒的屋子却是最好的产房。

因此良嫔一早叫人拾掇了出来,平日里不住人,只等王氏临盆,就抬进去。

此刻西配殿中少不得一片血污气息铺面而来,良嫔怀中的小阿哥闻得这样的气息,不由哭嚎得更加厉害了。

王常在见良嫔抱着孩子走了进来,苍白的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孩子!我的孩子!”

良嫔笑容温婉,走到床前,将孩子送到她怀中,“这是妹妹亲生的小阿哥,很是健康呢。”

王常在激动不已,眼中闪烁着泪花:“我有儿子了!娘娘,嫔妾下半辈子有依靠了!”

良嫔点头:“这也是本宫下半辈子的依靠呢。”

然后便叫良嫔的宫女端了东阿阿胶红枣汤进来,那宫女小脸发白、战战兢兢走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