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又看了惠妃一眼,“胤褆如今知道错了就好,之前的事儿,的确是他做得太过分了,胤礽再有不是,那也是皇帝的亲生骨肉!”

直郡王的所作所为,太后也是不满得紧。语气里多少有些怪惠妃没教好直郡王。

惠妃忙起身,“是,太后训诫的是,胤褆如今愧悔不已,还请太后宽恕。”

太后长长叹了一口气:“罢了,皇帝是最念骨肉之情的了。知错能改就好。”

说着,太后又叹了口气,“胤礽如今疯疯癫癫的,也不晓得伤了什么阴鸷!该不会是咸安宫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说着,太后神色一紧,满脸忧虑重重的样子。

昭嫆嘴角抽搐,便微笑着道:“太后若是不放心,不如改日臣妾安排宝华殿的喇嘛去咸安宫做两场法事?”

太后笑着点了点头:“也好。”

昭嫆心里呵呵了,反正太后迷信,就折腾两场法事吧!反正折腾的不是她!

这时候,慈宁宫的瑞大嬷嬷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太后,不好了!今日朝堂上,诚郡王上折子告发直郡王巫蛊压胜二阿哥!!”

第560章、削爵、圈禁

“太后,不好了!今日朝堂上,诚郡王上折子告发直郡王巫蛊压胜二阿哥!!皇上已经下旨搜查直郡王府了!”

太后老脸剧变,她勃然大怒:“什么?!巫蛊压胜?!胤褆他…”太后气急之下,一口气愣是没上来,一张斑驳的老脸陡然憋得发红发紫,险些要背过气去!

昭嫆见状不妙,急忙上前抚着太后的心口,“太后息怒!可千万别伤了身子啊!”

惠妃也惊呆了,她嗖地站了起来,噗通一声跪下,“太后明鉴!这一定是污蔑!胤褆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说着,惠妃恨恨瞪了荣妃一眼,“荣妃,我跟你无冤无仇,你儿子为何要这样污蔑胤褆?!”

面对惠妃的指责,荣妃的脸色有些不快,“是否是污蔑还不好说呢!若胤褆没有行压胜之术,为何废太子如今疯疯癫癫的?!”

荣妃这话可真真是说进了太后心里,太后才喘过气来,便冷眼扫了惠妃一眼,“之前胤褆可是想尽办法想要置胤礽于死地!依哀家看,胤祉冤不了他!”

惠妃眼圈登时红了,“太后!!”

荣妃笑道:“太后娘娘明鉴,胤祉这孩子素来孝顺友悌,您都是看在眼里的。”

惠妃气急坏坏吼道:“什么‘孝顺友悌’,别以为我不知道!诚郡王私底下,都管胤褆叫‘无知莽夫’了!”

昭嫆心里呵呵了,管胤褆叫无知莽夫,也不算污蔑了。

荣妃也气坏了:“那是直郡王先嘲笑胤祉文弱无能的!”

“诚郡王本就文弱无能!”

“直郡王本就是无知莽夫!”

这两个一把年纪的老妃子愣是在太后跟前斗起嘴来了!昭嫆见太后脸色愈发黑沉,急忙呵斥道:“好了!都少说两句吧!皇上都下旨搜查了,是非曲直,想来很快就能明了!”

惠妃和荣妃这才齐齐闭了嘴巴。

其实直郡王和诚郡王一直私底下有些矛盾,无非就是武夫与文生之间的矛盾。直郡王嘲笑诚郡王书生文弱,诚郡王也瞧不起直郡王的武夫粗鄙。原也不是什么太大的矛盾,不过是些小小口角罢了,没想到今日却演变到了这个地步!

搜查的结果,不到晌午就出来了。

“太后!搜出来了!在直郡王府的暗房里,搜出了压胜废太子的人偶!上头清清楚楚写着二阿哥的生辰八字!!”瑞大嬷嬷如是禀报。

“这怎么可能?!”惠妃瞪大眼睛,一副完全不可置信的样子。

太后皱眉,一脸厌弃的模样:“胤褆小时候明明很孝顺懂事,都怪惠妃教坏了孩子了!”

呵呵,还孩子?直郡王都三十多岁了,也该懂点事儿了!

昭嫆忙问瑞大嬷嬷:“皇上是如何处置的?”

瑞大嬷嬷叹着气道:“皇上气坏了,下旨褫夺了大阿哥郡王的爵位,并将大阿哥幽禁看押,还说…除非他死了,否则绝对不会放大阿哥出来!”

这下子可好了,之前才刚刚从亲王将为郡王,现在连郡王的爵位都没了,生生成了个光头阿哥!

惠妃惊愕的脸上泛起了绝望之色,她眼前一黑,噗通一声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了。

荣妃听到结果,本来还想讽刺惠妃两句呢,但见惠妃都绝望晕厥了,便闭上了嘴巴,什么都没说。

其实荣妃在宫中嫔妃中,性子是极好的,唯独不能说他儿子的坏话。

太后皱眉:“皇帝也是气坏了,竟说出这等不吉利的话!”说罢,太后忙拍了拍昭嫆的手背,“好孩子,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你能宽慰皇帝一二了。”

昭嫆心里翻了个白眼,现在康熙正在气头上,她才不想去触霉头呢!可是太后都发话了,昭嫆也只得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昭嫆出了慈宁宫,本来是要直接去乾清宫的,没想打胡庆喜气喘吁吁来报:“娘娘,皇上去了钟粹宫,请您速速回去!”

这个老康,已经主动跑去招他寻安慰了!

得嘞,直接回钟粹宫吧!

钟粹宫东暖阁中,康熙气得在暖阁中来回踱步,地上赫然是一只摔得粉粹的青白玉净瓶,昭嫆不禁一阵心疼,那可是她很喜欢一只瓶子!

“汗阿玛——”小禝儿还小,不懂得看脸色,已经圆滚滚扑上去了。

康熙见到如此可爱的小儿子,原本那冲天的怒气也一子小了大半,他看着抱着他大腿的小禝儿,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禝儿的小脑袋,“唉,还是禝儿最乖了,不像那孽障,整日就只会惹朕生气!”

呵呵,这说得是胤褆吧?这回,胤褆真真是捅了大篓子了!康熙既然说出“除非死了,否则绝对不会放大阿哥出”这等话,这就形同圈禁了。胤褆这辈子,算是彻底完了!

昭嫆道:“方才在慈宁宫,惠妃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晕厥了过去。”

康熙冷哼:“胤褆会变成如今这般不忠不孝的样子,还不是她教出来的?!”

的确,胤褆如此暴躁妄为,惠妃的确有一定责任的,否则怎么不见荣妃、宜妃的儿子如此脾性?说到底,胤褆打小就被惠妃给惯坏了。

不过,却也不只是惠妃一个人的责任。胤褆如此不念兄弟之前,几度想要置胤礽于死地,何尝不是康熙一度纵然出来的结果?如今,这个后果却要惠妃母子来承担,的确是有些不公平。

只是,虽然有些不公平。昭嫆也不会怜悯惠妃,胤褆是十分孝顺的,若惠妃头脑清醒,早早阻止胤褆的行为,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人呐,总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玄烨,你真的要把胤褆圈禁终生?你真不打算原谅这个儿子了?”昭嫆轻声问道。

康熙冷哼道:“朕没有这种孽障儿子!”

大阿哥遭到圈禁,惠妃便大病了一场,足足养了半个月才见好。只不过人却瘦了一圈,那张枯槁的脸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一般!惠妃是五妃之首,一直很在乎自己仪容,每日的妆容素来都是极细致的。如今他儿子遭到圈禁,惠妃还哪里有心思来打扮自己?

故而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太后看到惠妃这幅模样,也不忍苛责了。

第561章、公议立储?

慈宁宫中,嫔妃们都在太后面前有说有笑,唯独惠妃容颜萧索,像是失了魂一般。这幅模样,生生如老妪一般,着实可怜。

太后眼中已有恻隐之色,她连连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太后…”惠妃的眼泪立时便潸然而下,她噗通一声跪地,“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求太后救救胤褆吧!”说着,惠妃碰碰磕头不止。

太后摇头叹息,“连二阿哥都未曾被皇帝宽恕,何况是胤褆了。”太后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关要之处。胤褆是没希望了,谁都救不了他了!

胤褆被圈禁,那些巫蛊之物被焚毁后,废太子胤礽的疯病据说已经见好了些了。这叫昭嫆不禁疑惑,废太子装疯,是不是故意想要坑胤褆,想要拉胤褆一起垫背?

毕竟之前,胤褆可是三番五次想要置胤礽于死地!就算康熙宽恕胤礽,饶他活命,但若日后即位的是胤褆,胤礽必定难逃一死。

昭嫆心中暗想,胤褆和胤礽这对哥俩了,斗了一辈子,最后的结局却是一样的。同样是圈禁,再也不得见天日。

惠妃泪眼怔忡,她苍老的容颜满是懊悔之色,“都怪臣妾一时昏了头,不听皇贵妃娘娘劝告!才致今日!臣妾…悔不当初啊!”说着,惠妃泣不成声。

太后说得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昭嫆暗自摇了摇头。

惠妃拭泪不止,她跪在慈宁宫的方砖墁地上,抬头看着昭嫆,泪眼带着哀求之色:“就算胤褆有错,可弘昱终究是无辜的,皇贵妃能怜悯废太子之子,可否怜悯弘昱一二?”

昭嫆暗道,弘皙的弘普是康熙有心怜爱,她纯粹是不想让弘皙弘普继续住在毓庆宫,才提议迁居阿哥所的。惠妃这话里的意思,难道是想让弘昱养在膝下?

不得不说,惠妃这个主意,还算清醒。惠妃病了半个月,倒是给自己想了一条出路。

胤褆有错,弘昱总是无辜的吧?这点的确立得住。儿子算是完了,孙子若是养在宫中,日后对惠妃而言,也算是个依靠了。

太后唏嘘道:“哀家也有些日子没见到弘昱了。”

昭嫆苦笑了笑,连太后都帮腔了,她还能拒绝吗?只得点了点头,“臣妾回头会跟皇上提这事儿的,请太后放心。”

太后眉开眼笑点了点头。

惠妃更是感激不已,连朝着昭嫆磕个头:“多谢皇贵妃娘娘!”

离开慈宁宫的时候,已经快晌午了,表姐淑妃怀里抱着沉甸甸的小禝儿,与昭嫆并排走在御花园的迤逦石子路上散布。

淑妃看了看四周,见无外人,便低声道:“最近几日,惠妃总往太后的慈宁宫钻。我瞧着啊,方才的事儿…”

昭嫆笑了笑:“表姐也看出来了?”——太后似是有意帮着惠妃呢。不,准确说,太后不是帮惠妃,太后是怜惜重孙弘昱。

昭嫆摇了摇头:“若惠妃只是想接弘昱进宫抚养,这事儿太后亲自跟皇上开口,也是十拿九稳的事儿,太后又是何必…”——何必一定要让她开口呢?

淑妃道:“如今明堂索党俱是清扫一空,皇上威重,太后也摸不准皇上的意思,自然就不敢贸贸然开口了。”

是了,太后毕竟不是康熙的生母,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何况,康熙忙着朝政,也有许多日未曾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了。

淑妃扫了一眼四周,见无外人,才掩唇压低了声音道:“嫆儿,太子既然已经被废,那这中宫之位…”

昭嫆笑着道:“皇上才刚料理了明珠一党,如今前朝也忙得很。他总是半宿才过来,第二天天不亮就走了,近来这些日子,也没能说上几句话。”

清理了明珠、索额图的余党众多,康熙纵然无心牵连过度,却也不少官员锒铛入狱。除了明索两党的关要人员被赐死之外,其余的都顶多只是罢官、流放。如此一来,朝堂便有了不少空缺,为了填补空缺,也着实也费心费力一段日子。

另外,因太子被废,朝堂上立储的呼声就没断过,也叫康熙很是烦忧。

“等他忙完了再说吧。”何况,这会子昭嫆也忙着呢,她正忙着十三阿哥的婚事呢!虽说十三阿哥已经被撵出宫,婚事直接在他的府邸办也就是了,可是娶兆佳氏的六礼,却也少不得她这个掌摄六宫事务的皇贵妃费心。

淑妃低声道:“这事儿可非同小可,你这个皇贵妃都当了十四年了!”

昭嫆笑着道:“我都等了十四年了,还怕在等一时?”

淑妃嗔了她一眼:“你倒是耐得住性子!”转而一想,淑妃叹着气道:“这事儿按理说,太后那里若能开个口最佳。不过太后的性子,让她开口,怕是难!”

是啊,太后连弘昱的事儿都不敢贸贸然开口,何况是立后的大事了。

只不过昭嫆不急。康熙若有心,忙完了手头的事儿,自会着手此事。又何须她昭嫆旁敲侧击呢?

这时候,胡庆喜火急火燎寻了来,他忙打了个千:“奴才给皇贵妃娘娘请安、给淑妃娘娘请安。”

淑妃扫了一眼胡庆喜的那满头的汗,道:“出了什么事儿?这般冒冒失失的。”

胡庆喜道:“八爷下了朝,便直奔钟粹宫来了,说是找主子您有急事!”

昭嫆眉头一蹙,莫非是前朝又出了什么事儿了?胡庆喜这厮必定是晓得了什么。

昭嫆耐下性子,携着表姐淑妃的手,便先奔钟粹宫去了。

钟粹宫正殿中,阿禩穿一身郡王朝服,脖子上带着一串青金石的朝珠,正在殿中来回踱步,他眉头几乎都要打结了。见昭嫆回来,阿禩赶忙应了上去:“额娘、姨母!”

昭嫆把小禝儿交给乳母抱下去,这才问阿禩:“说罢,出是什么事了?”

阿禩咬了咬牙,道:“汗阿玛今日早朝,想让满朝公议立储!”

公议立储吗?

前朝立储的呼声一直未曾断过,康熙这是碍于呼声,所以才下了这道旨意吗?

昭嫆道:“你是不晓得该提议立谁,所以才来问额娘的吗?”——这对阿禩而言,的确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毛遂自荐肯定不成,而且阿禩与废太子有宿怨,提议复立太子必然是不成的,大阿哥虽居长,却已被贬斥圈禁,自然也不成,而其他人…

“不是!”阿禩急忙摇头,“若公议立储的旨意当真下达了,儿子也不是没有主意!可偏偏——”

第562章、孝庄遗旨:不得易储!

“若公议立储的旨意当真下达了,儿子也不是没有主意!可偏偏——”

阿禩急得跺了跺脚,“偏偏今日朝堂上,汗阿玛才刚提出公议立储,左副都御使就…”

阿禩还未来得及把话说完,后头的殿门便吱呀一声开了,是康熙来了!他身上那身明黄色的江崖海水龙袍还未换下,便来了。康熙阴沉着一张脸,仿佛是暴风雨前夕一般。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卷明黄布帛,貌似是圣旨??

昭嫆傻了眼,康熙居然“杀”过来了?

额,不怪昭嫆用“杀”这种形容词,康熙那副样子,简直就像是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老虎!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莫说昭嫆傻了眼,康熙见钟粹宫如此热闹,也皱起了眉头,阿禩还未来得及上去请安,康熙便斥道:“下了朝了,不出宫回府去,跑到朕的后宫的做什么?!”

阿禩一脸巨汗,什么我叫跑到您的后宫来了?他只是来额娘的寝宫而已!汗阿玛,您这话说得,好似儿子觊觎您的嫔妃似的!也不看看,你的嫔妃,最年轻的也一把年轻了好不好啊?

阿禩也忙甩了马蹄袖,打了个千:“那个…儿子只是顺道来给额娘请个安而已。”

康熙黑着脸道:“赶紧给朕滚蛋!”

“额…是!”阿禩二话不说,马蹄袖都没来得及卷好,就溜了个没影儿!

淑妃李清若一看这状况,便晓得皇上肯定是不晓得被那个臣子给惹恼了,淑妃不敢逗留,忙屈膝一礼,“臣妾告辞!”然后,淑妃也很没义气地逃走了。

只留下昭嫆,巨汗无比。

康熙那副火冒三丈的模样着实骇人,昭嫆都有些头皮发麻了,可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昭嫆小心翼翼踱步上前,先屈膝见了个万福,才柔声道:“这是怎么了?”

康熙强忍着胸腔中的怒火,道:“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康熙将手中的明黄色卷帛丢给了昭嫆!

昭嫆忙接稳了那黄帛,不由一愣,这不是圣旨?虽然也是明黄色,但那明黄卷帛背面绣的不是双龙戏珠,而是鸾凤和鸣的绣纹!

这是懿旨!

没错,素来圣旨绣龙、懿旨绣凤!而懿旨,是只有中宫皇后以及皇太后、太皇太后才有资格下达的!譬如昭嫆这个掌摄凤印的皇贵妃便没资格下达这种懿旨!

昭嫆抚摸着这道懿旨,那黄帛已经有些黯淡,明显是有些年份的旧物了。

昭嫆心中一紧,忙展开来一瞧,顿时她眼珠都要瞪出来了!

奉天承运,太皇太后诏曰:哀家百年之后,皇帝需谨记,储君为国本,国本不可易!太子胤礽若有过错,皇帝需宽恕之,切不可易储!

“是太皇太后的遗诏?”昭嫆少不得吃了一惊,“这是真的?!”

康熙黑着脸点了点头。

昭嫆犹自一脸惊愕,没想到孝庄竟然留下了这么一道遗诏!

康熙一脸恨恨之色:“今日朝堂上,朕本想借着‘公议立储’,瞧瞧还有多少人不安分!没想到…左副都御使张麟这厮,竟然拿出了这么一道懿旨!!”

原来如此,阿禩急匆匆而来,原来是想告诉她这件事啊!

昭嫆看着那懿旨上陈旧的文字,一时间百感交杂,“太皇太后竟然留下了这么一手…”左副都御使张麟是两朝老臣了,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不过只是个寻常御史!没想到太皇太后竟暗中留下了这么一道懿旨给张麟。

孝庄太皇太后也真真是够固执的,活着的时候,生恐昭嫆的阿禩会威胁太子胤礽的地位,临死之前还想着要把昭嫆拉着一块见阎王!若不是有小福豆祛毒,若不是太后暗中留下了解药了,昭嫆早没命了!昭嫆原以为孝庄已经成为过去,没想到…死人比活人更能给人添乱啊!

“既然张麟有这道懿旨,为何之前你下旨废储的时候,不拿出来?”昭嫆有些不解。若张麟在康熙废储之前拿出这道诏书,便是给了胤礽一到最稳固的保护符!现在拿出遗诏,未免晚了点吧?

康熙气不打一处:“早先,朕下旨废储的时候,也同时将索额图一党下狱,而张麟之妻是是赫舍里家的旁支之女,所以也被一并下狱!后来经查证,这张麟与索额图并不亲近,朕又瞧着张麟素来清廉,又是难得的耿直之臣,才将他官复原职,没想到——”

康熙恨得牙根痒痒!早知如此,他就不该赦免张麟!!

昭嫆暗道,原来如此!

康熙又道:“朕虽以‘后宫不得干政的名义驳斥了这道懿旨’,并将张麟革职查办!可此事终究还是宣扬了出去!”

所以,才叫人头疼啊。

康熙素来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虽没有权利干预朝政,可太皇太后毕竟是康熙的祖母!又是遗诏,自然分量颇重!要知道,康熙当年就是被太皇太后扶上皇帝的宝座的!

康熙气得眼睛冒火,“因有这道懿旨,张麟等一干文臣竟然死谏,要朕复立胤礽!!简直是荒谬!!一个谋逆贼子,岂可复立!!朕若复立胤礽,那逆子有朝一日岂非要逼宫了?!”

张麟必定是太皇太后埋下的暗棋,这个老太太,还真有够执拗的,死了这么多年,还要窜出来给人添乱!

康熙不禁想起当年太皇太后病危之事,他曾经对太皇太后做出过绝不易储的承诺。当初胤礽孝顺贤能,他的确没有易储的想法,只是那里想到,时移世易,胤礽愈发乖戾,他愈发忍无可忍,终究还是废储了。

康熙不得不承认,自己废储,并非只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他比嫆儿足足大了十岁,将来,必定是他要走在前头!他百年之后,若胤礽即位,只怕嫆儿和他与嫆儿的孩子都难有善终!

胤礽心胸狭隘,绝非能容人之辈!他不像百年之后,九泉之下,魂魄不安。所以多年布局,在北巡的时候,特意只带了半个骁骑营的兵马,便是给胤礽谋反的机会!

废储,如他所谋划的一般顺利。

但是,康熙没想到,他的亲祖母竟然留了这么一手!生生将他逼到进退维谷的境地!

昭嫆看着那道懿旨,眉头皱得老深,忽的…她突然脑中一亮。

第563章、爵位大派送

“玄烨,这道懿旨,有漏洞!!”昭嫆眼睛发亮了。

康熙一脸疑惑:“漏洞?什么漏洞?”

昭嫆笑着指着那“易储”二字,道:“这‘易储’的意思,是改立储君之意!也就是说,这懿旨,并非是不许你废储!”

康熙一怔,眼中忽闪了一下。

昭嫆又继续道:“太皇太后遗诏让你宽恕胤礽,可胤礽犯下的谋反大罪,未加赐死,难道还不算‘宽恕’?!”

康熙点了点头,他口中喃喃:“易储…废储…,朕废黜胤礽,只要不再改立旁人为储,就不算违拗太皇太后懿旨了。”

昭嫆笑着点头:“没错!”——大概是太皇太后的腐朽观念里,觉得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不立储这种状况应该不存在。

“可是、如此一来,朕岂非不能立阿禩…”康熙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昭嫆心中一暖,康熙废储太子之后,虽然并未表露出要立阿禩的意思,可他心里还是有这个主意的。如此,她也可以安心了。

昭嫆莞尔一笑,道:“不立储君也好,储君之位太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了。胤礽,便是前车之鉴。”

——储君,离君王的宝座太近了,可以说近在咫尺!一旦成为太子,天底下哪个太子不盼着当皇帝的?若是阿禩当了太子,也生出那种念头,那要将父子之情置于何地呢?

而原本的历史轨迹,清朝自康熙之后便再未立过太子。阿禩即使不做太子,昭嫆也并不觉得遗憾。

康熙眼中露出惊色:“嫆儿,你…”

康熙口中嗫嚅:“你当真不介意吗?”

昭嫆笑容依旧,“自古储君难为,胤礽也不是开始便是如此的,这个位置,本就难做。阿禩在外头分府而居,反倒是比储君好做。”

——俗话说得好,近的臭远的香,阿禩还是在远处做那个香饽饽儿子比较好。一旦近在跟前,入住东宫,做得好是应该的,反倒是错处便容易被放大。

康熙沉默了良久,“也罢,在外头起码能多加历练。朕便下旨,封阿禩一个亲王爵位吧。”——这话里大有补偿的意思。

“说到这爵位,三阿哥、四阿哥都不小了。”诸皇子的爵位也该晋一晋爵位了。

“也好,就来一次大封吧。”

翌日,康熙便下旨:二阿哥胤礽,谋逆之罪本当赐死,朕顾念父子之情,赦其死罪,将其终身幽禁。朕遵从太皇太后懿旨,决意不再令立储君。

又下旨:廉郡王胤禩、诚郡王胤祉孝顺温恭,着晋为亲王,四贝勒胤禛、五贝勒胤祺、六贝勒胤祚、七贝勒胤祐、十一贝勒胤禌俱封为郡王,十五阿哥胤禨封为贝勒,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俱封为贝子,钦此。

好一场爵位大派送,几乎所有年长皇子全都得了爵位,唯独十三阿哥是个光头阿哥。唉,果然还是受了胤礽谋逆的牵累啊。

此番晋爵,阿禩和胤祉的晋和硕亲王好办,封号照旧,不过是由郡王便成了亲王。而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以及昭嫆的阿禌,晋多罗郡王。

即将迎娶二福晋齐慧小妹齐福的胤禨也一下子多了一定贝勒的帽子,想当初阿禌也是婚前封了贝勒,这样婚事无疑能办得体面一些。

至于给四五六七外加阿禌拟封号这种事情,康熙又一次丢给了昭嫆。

“十三阿哥马上就要迎娶兆佳氏了,不给他个爵位?”哪怕是被贝子也好呀,光头娶老婆着实丢脸啊。

康熙板着脸道:“不必!”

好吧,这种事情,康熙不想给,昭嫆也没辙。康熙还是心结未解啊。

礼部早就捡着好意头的字眼给递了上来,昭嫆从中圈定也就是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工作,昭嫆按照记忆,给四贝勒拟定为雍郡王、五贝勒为恒郡王、七贝勒为淳郡王——淳郡王之母是醇嫔戴佳氏,母子同音不同字,也算是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