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杰知道这应该就是老爷子给他出气了,不过他也懒得管,他只答应德妃他不会让人欺侮老十四,但没答应保护他。更何况老爷子的要求合理合法,自己有什么可替老十四争辩的,于是带着施诗和孩子们一直扶灵送到郊外,全了孝子的礼仪,远远的目送着老十四骑马萧瑟远去的身影,他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娘娘应该会高兴的。”施诗轻轻的拉住他的手。她最爱的儿子送她最后一程,还要陪她二十七个月,在天有灵得多开心啊。

武灵杰回头看了她一眼,德妃才不会高兴,对她来说,自己的安危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老十四。如果老爷子现在让老十四领兵出征,德妃才会高兴。可是让他去守墓,德妃会觉得自己白死了。

再想想,其实德妃如果什么也不做,老老实实的死去,老爷子说不定会感念一下这么多年的情谊,对老十四从宽处理。德妃的偏执,让她自己和老十四其实都走进了一条不归路。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性格决定命运。

第八十二章 挖角风波

武灵杰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过了,他想想,虽然不是国丧,可是好歹是四四的亲妈,怎么说也得有点表示,于是通知自己旗下的戏院停戏十天。演员们回家好好休息,当然,跟施诗说的,那些龙套们还是被招到一起,进行强化训练,名角们出来指点,弄得跟艺员训练班一样。这十天,由四爷府给基本生活费。

那些角们自然不在意这点生活费,但是他们也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主,原先唱过戏的自然知道他们这行当停手停口的规矩,唱一天,拿一天的钱,现在十天没戏上,但还有生活费可拿,他们觉得很激动。在意的不是钱,而是感觉。

龙套们更不用说了,别看戏班里全是四爷府的奴才,可是奴才跟奴才还不同呢。角们能自己买房子娶妻,家里还有佣人,四爷根本不管,而且还鼓励。这大大的刺激了龙套们的野心,进了圈子谁不想红?谁不想被人叫一声老板?练得那叫一个起劲啊,就想能不能在新开的戏里混个角色,好做晋身的台阶。

于是邬大神更忙了,不停的要排新戏,而精典的老戏还得安排着重演,戏院子明显的不够用了,他还有报纸,就算找了一堆落地秀才来帮他选稿审稿,排版,可是他要总揽全局的,真的觉得心力交瘁之感了。

好在小五没事就去帮忙,弘昀对戏班子的事也能上心,别看小,却很能压得住场子。而小胖三对数字特别的敏感,过一遍,他就知道总数,邬大神都不知道四爷家的儿子女婿是怎么训出来的了。

正是事情多了,邬大神反而对朝事关注差了一点,但有时夜深人静时,又觉得对不起四爷,花这么多钱请自己回来,结果自己除了帮他赚了点钱之外,正事一点也没帮上。

可是再回头想,又觉得有点怪,他之前是没什么兴趣爱好,一心一意的想扶出一代圣君来。可是事情过了这么久,每年他也拨不少钱给戴铎和文觉去做他们要做的事,但是他却越来越觉得,其实四爷对他把钱花在哪了,真的一点也不关心。他对排戏更关注。

他有时看四爷在台下看彩排那专心致志的样子,还有一招一式的传授点拨,他觉得如果说四爷不是天才的话,那么他就是真的喜欢。正是喜欢而做的戏剧,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夺嫡的大业。

他又从自己进府想起,猛的发现,四爷从来就没对自己所说的夺嫡大业有什么看法,他对朝中的事很少问自己的意见,就算是德妃出宫这件事,他也没有问。之前他是觉得四爷胸有成竹,而此时他觉得四爷也许真的是心无杂念了。

于是邬大神终于得出了一个让他无比气馁的结论,四爷根本就不想当皇上,他爱的是戏剧他跟文觉谈及,文觉笑了。

“你说,皇上能把大位传于谁?”文觉反问。

“当然是四爷。”邬大神想也不想,他和文觉其实反复推演过无数次,他们一直留在四爷身边其实他们很清楚的知道,皇上这么多儿子,经过老爷子这几年几次洗牌之下,真能挑大梁的,只有四爷了。别看人家只喜欢戏剧,但不代表他管不好一个国家。

“那你还想这么多做什么?”文觉不知道邬大神纠结什么?

“你让我坐着等天下掉大饼?”邬大神真是服了文觉了,虽然知道皇上这些儿子里最合适的是四爷,可是选人的是皇上,又不是他们。其它的人也许当不上继承人,但是捣乱的本事一个比一个强,所以他根本不觉得自己能安心的等着康熙驾崩的那天。

“不管爷是有心还是无意,他现在姿态最好。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保持这个姿态,其它的事我们自己做好就是了。”文觉轻笑了一下。

邬大神笑了,原本还以为自己是四爷府第一谋士了,现在看来,果然还是这位跟爷最久,他是最了解爷的人。不管爷现在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我们做谋士的人,就要有谋士的样子,爷已经说过了,‘你们做什么我不管,我只要看到结果。’

现在不就是了,不然为什么让自己管着钱,由自己来分配?如果真的无意,他为什么不收回财权,用来发展他更大的娱乐版图?邬大神松了一口气,心里解决了大问题之后,他把更大的精力投入了伟大的事业之中。

这天邬大神跟武灵杰谈过了戏园子的事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给武灵杰倒了一杯茶,武灵杰倒是忐忑起来,他总觉得这些谋士们给了他太大的压力,已经都让他们自便了,为什么他们还要来烦他呢?

“学生是受人所托而来。”邬大神迟疑了一下。

“什么事先生但说无妨。”武灵杰松了一口气,只要别拉他说八爷,说夺嫡,说啥都成。

“有几个人赚了点钱,想自赎”邬大神面色凝重。

武灵杰也收回了笑容,他们培养个人容易不?现在他们要赎身?有没搞错啊现在武灵杰有点理解那些艺员和经纪公司之间的矛盾了,我把你捧到一线,你翅膀硬了,于是想自己飞?我不怕你自己飞,而是觉得受到了伤害。但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谁又不想是自由身,他们现在也是受追捧的对象了,谁又想一辈子在四爷府里做个门下人。

“把卖身契还了,不用要赎身的银子了。”武灵杰沉吟了半晌,想想,“除了那些学徒,其它人都把卖身契还了吧”

“爷“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能管得了?”武灵杰苦笑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想了想,“把卖身契还了,问问他们有什么打算,如果说还想演戏,我们戏班子也还是收他们的,可以签合同,不是买卖契约,而是平等互利。为咱们班子演戏,按上座率分钱,咱们帮他们接广告什么的,也按比例抽成。当然他们要自己干,我们也没意见。”武灵杰是经营经纪公司的,对这些还是很熟的。

“爷不怕他们被人高薪挖走?”

“怕,可是若我不放,也许人就死了。”武灵杰苦笑了一声,演员是很感性的,如果达不成目标,他们心里那团火就熄灭了。就算上了台,也感动不了观众。他宁可给他们自由,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算是给自己加了一点竞争力,让市场更回繁荣。

“是各位造就了他们”邬大神有点气愤了。

“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往自由的本能,他们也没有错,在他们有能力时,至少让他们的孩子不是奴才,这点要求还是不错的。”武灵杰倒是很能理解。

“做四爷府的奴才也比做戏子的儿子强百倍。”

“这些道理由他们自己想去吧,他们要,我们就给,自己总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武灵杰笑着笑头,浑不在意一般。

“爷不在意?”

“当然不是,只是在意有用吗?自己把自己气死了,谁又能真的同情咱们?只怕还得说咱们尖酸刻薄了。”

邬大神一凛,马上想到,现在也不是他们一家办报纸了,大家都看到了商机,于是坊间又出现了同样的三四家报纸,只不过他们的资源少得多,没有能力做出这些花样,但人家敢做这行,也是有做过调查的,所以他们就算不能真的请这些艺人们写博客,却也以挖人隐私搏出位了。

当然这让武灵杰看得大笑不已,看到没有,娱乐圈从来就存在,只是当没有土壤时,不显罢了,现在果然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了。一点也没有阻止的意思,让邬大神还郁闷了一段时间,可是后来再看看,因为有这些小报的加入,他们的报纸反而销路更好了,因为他们公正而权威。

现在武灵杰还是决定无为而治,由着这些角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将来,他虽然不了解武灵杰的想法,但是他决定尊重武灵杰。

邬大神回头跟弘昀小胖三还有小五开了一个小会,把情况一说,弘昀还是如常的默默无语,低头想着什么;小胖三已经气得小肥肉一颤一颤了,他觉得他最爱的数字被人侵犯了;而小五管报社的事多,对这边的事不太了解,不过他管着报社,对外边的风声还是有些了解的,之前没多想,现在听邬大神一说,倒是有所领悟了。

“只怕是有外心了。”小五说得有点保留。

“谁想挖墙角?”弘昀终于抬头了。

“好些人,名角全在咱们家,总会有些扎人眼的。”小五还真不好说,全是他们的那些叔叔伯伯,铁帽子王们,这些贵族们都是跟风的主,看到什么热都想跟一票,可是问题是,武灵杰夫妇都是内行,他们排戏,挑本子,对演员的训练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他们办一个班子容易,但想做到像四爷府的班子这样,真不容易。他们也不是有耐心的主,搞不定了,于是就动起歪脑筋了。

“阿玛就这样由着他们?”小胖三气红了眼。

第八十三章 尊重

“三儿”弘昀敲了小胖三一下,他们还穿着孝服呢。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没在家,跟到外头议事了?

“二哥,你说”小胖三虽然平时会跟弘昀闹腾,但真有事,他还是很听弘昀的话的。

“阿玛既然决定了,就这么着吧。”弘昀抿着小嘴,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邬大神点头,果然府里这位二阿哥跟四爷颇为神似。看看小五,小五不无不可的点头,他是女婿,只要老丈人和舅子们觉得好,他也无所谓。只有小胖三还愤愤不平,也对,他喜欢数钱,这明显的影响了他账面的精彩程度,他能不气吗?

“三爷不如回府,我和二爷、额驸一块把这事了了?”邬大神决定快点结束掉。

小胖三还不干呢,凭什么不让他看?他倒是要看看,谁这么没良心?

弘昀手一挥,小胖三被架走了,既然要做人情了,何苦让小胖三出来得罪人。小五摸摸鼻子,现在他觉得其实大舅子本人比岳父还有威严。

几个班子的人全到了,就在大剧院里,这里地方多,也安静。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排练得好好的,突然被招到一块开会?只有大事才会这样要求全员到齐吧?现在往台上一看,邬先生,昀二爷,尹大爷都在,怕是事不小了。四爷不管俗物,他来班子只谈戏,其它的他都不管。反而三位小爷管得多,看来是与戏本身无关的事了。大家都忐忑起来,特别是心里有鬼的那几位。

“今儿请大伙来,也没什么大事,前儿有人跟我说想赎身,你们都是签的死契,赎身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只能去请四爷示下。四爷体恤各位,已经同意了。让我来跟大家说,今儿把各位的卖身契都还给各位,赎不赎的说出来伤脸面。从此你们都不再是四爷府的奴才了。”邬大神没说是谁要自赎,表明了保护的心态,也不用人说话,小厮就拿出卖身契,一个个的叫名字,让他们上去拿自己的。

连叫几个名字,下面没人动,小厮看向了邬大神。

邬大神也知道,这会下面的还得顾顾脸面不是,谁敢自己冲上来拿,不怕秋后算帐吗?他笑着看了弘昀一眼,他有点期待这位酷二爷的表现。刚刚他可什么都没说,只是让人送走了胖老三,可见是有主意的。

“大家不用担心,不用身价银子。当初阿玛和额娘办戏班,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戏,想做成一件大家都想不到的事。现在他们的愿望达到了,各位帮助他们完成了梦想,阿玛和额娘非常感激各位的努力。

当初签这些,实是因为规矩如此,但阿玛、额娘却从未把各位当成奴才。现在既然有人提出了,阿玛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卖身契还给各位。大家宾主一场,好聚好散。”

弘昀站起来,抱拳温和的说道。虽然才十岁,看着有些稚嫩,但声声入耳,神态彬彬有礼,王府二爷的贵气浑然天成,让人不得不心生崇敬之情。

“即昀二爷说了,好聚好散,奴才们不想散,便可不领,是也不是?”一位大角说道。

“您不领,让真心想领的怎办?”弘昀亲自下台,让小厮跟着,亲自拿出那位大角的卖身契双手笑着奉给了他,温和的说道。

大角明白弘昀的意思,自己不想离开,不代表其它人不想离开,自己不拿,其它人怎么拿,四爷不想让想走的人难堪,于是才想出这个法子,果然是菩萨心肠,他默默的接了。

弘昀笑了,继续一一双手把卖身契奉到了台下的名角们手中。还有一些已经能演戏,但没成角的,也都拿到了自己的卖身契。

这让后面的龙套和刚买进来的小孩子们一个吓得面无人色,因为他们被还了卖身契,他们就真不知道该去哪了。

“各位放心,阿玛额娘说了,你们还小,出去了一是怕学坏,二也怕你们找不到饭辄子。卖身契暂时先寄放在邬先生那儿,等有一天,你们也能自立时,会和今日一样,大家好聚好散。”弘昀给后面的那些人吃着定心丸。那表情根本就不像是个九、十岁的孩子,而是个十足的大人。后面大排的人马上都松了一口气,都不作声了。弘昀回到台上,对下面的人深深一缉,算是全了宾主之情。

“昀二爷,四爷不再办戏班了吗?”还是刚刚那位大角。拿到卖身契的那一刻,他真的茫然了,自己该何去何从?

“当然不是,阿玛把卖身契还给各位其实想的是,各位也都有家有口,不为自己,也会为孩子们想想,总不能让孩子们也是奴才。正是想到这个,阿玛才会如此安排。至于说戏班,四爷府的戏班不能不办,毕竟太后在宫里还等着看戏,没班子了,太后看啥?

所以阿玛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这样,卖身契我们还给各位,各位去衙门就能统一把奴籍去了,就是自由人了。若各位觉得阿玛与邬先生能让各位信任的话,可以跟我们签约。不是卖身,而只是各位在一定时间内替咱们演戏,分成什么的都和以前一样,大家只是身份不同了。”弘昀笑了笑,把最重要的话一说。当然他也让他们明白,只有在这个戏班里,才有可能进宫给太后娘娘献戏,才能算是进入一流名角的聚乐部。真的离开了四爷府,自己掂量一下吧

“这是大事,各位可以回去商量一下,想签约的自己去找邬先生即可,不想签的也没有关系。四爷府绝不勉强各位。”弘昀也不要人表态,直接说道。挥手示意大家散了。不要求当场签约也是给想走的人留下面子,也让他们有思考的余地。

大家盯着弘昀,弘昀还是微笑,对大家又是深深的一缉,和邬大神他们退了场。

“昀哥儿真是长大了。”小五轻叹,他真的没想到,邬大神只是传达了一下四爷的意思,弘昀就能做到这么多,果然两面光却又实在让人退无可退。

“颇有乃父之风”邬大神也微笑。

“比起阿玛来,弘昀差得远。”弘昀倒是没飘飘然,对他来说,父亲一听邬大神说有人想跳出四爷府,就能马上想到主意,自己却要想这么久,那差的不是一点啊。

“已经做得很好了,做人给他们留了余地,让想走的人也要想想,他们那么做值不值得。”武灵杰从幕后慢慢踱出。

“谢阿玛夸奖。”弘昀有点小激动,刚刚原来阿玛一直在幕后,也就是全程看到了自己的表现。

“做得好就该夸。”武灵杰拍拍弘昀的小光头,看看小五,“有什么想法?”

“小婿觉得这次绵软了些。”尹小五虽然被四爷府的人欺侮得不轻,可他是将来能坐上总督之位的牛人之一,他并非善角啊以他看来四爷府对这些戏子实在有些客气了。让皇孙给他们作揖,传出去,真不是知道老爷子会不会被气死。只不过想让人留下,办法其实是很多的,为什么选了一个他觉得最不合适的?

“想想为什么。”武灵杰笑了,找个位置坐下,弘昀给老爹,邬大神,小五都沏上水。武灵杰让弘昀坐下,能这么好的处理事情,这里就有他的座位。

“以退为进?”小五轻敲着桌面,这是跟武灵杰学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一思索也就这个习惯了。

“再想想?”武灵杰摇头,这个太表面。

“小婿愚钝”小五认错了。

武灵杰看向了儿子,“你说呢?”

“姐夫所言以退为进是其一,其二也能顺便收买人心,让大家更团结;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咱们是有报纸的。”弘昀定定神,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第一、第二其实是一条,我们看似退了一步,其实什么也没改变,却让他们心里舒服了,这比给钱重要。人在得到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之后,最大的渴求不是金钱,而是尊重。我们给他们应有有尊重,让他们知道,四爷府也许给不了外面的大钱,但是四爷府给他们的是平等的尊重。

再就是弘昀说的,我们是有报纸的,我们可以大大的宣传一下这件事。不是说四爷府如何尊重他们,而是宣传的重点在于,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我不希望以后再听到‘戏子’这样带有歧视性的称呼,他们是艺人是该受人尊重的人。明白吗?”

“爷”邬大神没想到武灵杰的真意在这儿,弘昀也没想到,他一直觉得这是宣传四爷府的机会,而没想到父亲没打算宣传自己,而是旨在提高这些人的地位。如果这样,不是更难管了。

“去吧,就按这个口径来做。”武灵杰不想听邬大神的絮叨,强势的说道。

邬大神也习惯了武灵杰对于一些事的执着,只能点头。而小五倒是真的第一次有些佩服岳父了。当然,他其实一直很佩服岳父,有那样三个不着调的儿子,能把一个小小的戏班弄得风声水起,但那些其实有时是有些调侃的意思的,而这一次,他是真的佩服了。

因为弘昀和邬大神,包括自己看着礼贤下士,看着对这些艺人们很是和蔼可亲。可是他们却不是像四爷那样,真的从心底里尊重他们,他是真的把他们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上。就凭这个,岳父就该让他敬重。

第八十四章 风波定

第二天的报上就有了关于这事的消息,四爷府消毁了所有名角的卖身契,从此他们都是自由之人。由此他们谈到了关于戏子与艺人这个身份的话题。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各小报也就有了各种的报导,谁与谁家见了面,谁又可能去谁家的戏班。还有四爷府的戏班子岌岌可危的话题。

当然也有骂‘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的。但四爷府的报上第二天还是正正经经的提出艺人的权利问题,他们清晰的表达了,每个人都有不当奴才的权利,在他们能够达成希望时,为什么要让他们失望?逼人为娼被人诟病,逼人为奴难不成就是应该的?

大家有点发懵,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戏子可以不当奴才,那些自愿成为门下之奴的奴才们怎么办?大清本就是奴才制度,四爷这是想说什么?

果然,老爷子看到报纸直接把武灵杰又叫进了宫里。直接把报纸扔在了武灵杰的脸上,气得胡子直颤。

武灵杰若是能想到这么多,他就不是武灵杰而是邬大神了,他哪能想到自己是挑战了制度。他听老爷子骂完了,自己倒是出了一声汗,果然在封建社会里,你跟他们说人权、讲平等就是有病了,难得自己想提高一下演员的地位,结果还被说成这样了。想想先跪下请罪,等老爷子气消了一点之后,他才慢慢的说道。

“额娘去世之后,儿臣的心情一直很坏。”武灵杰先说着题外话,果然老爷子侧头看向了他,因为生母去世,武灵杰不能剃头,去了顶子,满头都是青青的小发茬子,脸也没刮,看着就透着憔悴和沧桑。

“起来回话。”老爷子心软了。

武灵杰磕了个头,爬起来,继续‘沉痛’着,“额娘常说她出身不显,她一辈子心高气傲,对儿子的不满实在是因为她对自己不满,她没能给儿子一个好出身,让儿子不能在她身边长大,于是她痛苦无奈吧”

康熙没想到四四会这么想,不禁呆了,又觉得也许四四说得有道理,德妃因为出身太差,生四四时连贵人都不是,自然没有抚养儿子的权利,不愿意看到四四,其实是不愿意看到曾经的自己吧。

武灵杰偷看了康熙一眼,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艺人们也有子女,谁又希望自己的子女一辈子为奴为婢、身为贱籍?儿子就是想到这儿了,于是才想放他们一条生路,毕竟他们与家养奴才是不同的。”

“所以你最终目的是想让朕取消贱籍?”老爷子其实已经在报上看到了这一讯息,不然他怎么会把武灵杰叫进来骂。

“儿臣抖胆,请皇阿玛圣裁。”武灵杰再次跪倒。

“老四,你知不知道,这是挑战制度?”老爷子盯着仆伏在地的儿子,他没有发火,而是询问。

“儿臣只知道,天下的贱籍百姓会因皇阿玛的一句话而重获新生。”武灵杰想到演员是下九流就心里流血,说啥他也坚决要把这条给取缔了。

老爷子靠着椅背闭目想着,取消贱籍,天下溅籍百姓也许会感激自己,可是不是贱籍的百姓呢?他们上哪去找优越感去?难道这个傻子不知道,等级制度有时是一种平衡、制约的方式吗?当平衡被打破时,他又用什么来重新制定制度?

“朕取消戏子的贱籍。”老爷子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但他却没有取消所有人的贱籍,只把戏子单独列出。

武灵杰倒也没有多想,只要老爷子把这一支免了,他也就很高兴了。万分感激的磕头谢恩。老爷子深深的看了儿子一眼,他真的是越来越看不明白这个儿子了。

他很能干,户部在他的管理之下,整齐有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各省也不再乱要钱,真的大灾、大难、大工程,户部根本就不让地方政府来办,他和工部开会,工部工程招标,户部派人监察,虽然地方怨气冲天,但是自己当时顶住了,他只是想知道儿子到底想干啥,真的把天下官都得罪了,他还想要这么位置吗?还是故意的想跟自己说,他不要。

可是他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老四做的事今天做了,他就不再问了,到是时间,他才会拿出册子,没完成的,直接回家吃自己,他不要听解释,你们怎么做的我不管,我只要结果。

几次下来,几个大工程竟然真的被他拿下来了,黄河治水如此,长江水患也是如此,钱却并不比之前花得多。但事情却有效率多了,当然真有不怕死的,但是,因为这个是独立的部门,地方官也盯着,想看笑话,反而几方相互牵制之下,事情办得无比迅速圆满了。

地方总督们一下子全都颜面无光,上了请罪折子。不过老四也没为难他们,只说专业人说专业事,总督管好地方政务即可,多关注民生,其它的小事,他来做。把这些人噎得说不出话来,可是又不能说啥。总比冷面四爷直接参他们不作为强吧?

盐商的事也是如此,他快刀斩乱麻,让江南盐务马上归回正轨,谁不怕死?可一下子死两个人,足够让一些人安稳一段时间,让大家有时间做后面的事。规矩定了,敢不做,等待他们的就是一个全家跟着玩完,两淮盐务再没说难了。

这次打仗也是,他把老八叫到家里,他们商量好了,再跟自己谈,之前觉得他有不臣之心,可是转念一想,真有不臣之心,他就不会这么干了,直接什么也不说,让十三领兵出征,再杀个回马枪,一切就结束了。而他却真的只是剑指蒙古…

想着这几年老四做的种种,好像都是无心之举,他真心在做的反而是他最看不上的戏剧,他没事就会去看彩排,他亲自写剧本,他还亲自上去给戏子们做示范、说戏。

老爷子陪太后看过好几出戏了,太后都一辈子了,临了竟然为了能更好的看戏,学起汉语了。太后的汉语现在已经是能听会说了,果然戏剧的力量的强大了。老太太还爱看他们的报纸,天天让人给她念上面的内容,连广告都不放过,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有时老爷子也看看,虽然觉得老四真是不务正业,可是想想老太后的反应,他突然又茫然了,连老太后不问世事的人,也喜欢这些,那么这报纸的威力可见一般了,如果慢慢的,老四通过这报纸潜移默化,改变了人的思想,他怎么办?

他刚想到这个,果然报纸上就有了关于戏子的地位问题。正把争论得极其白热化,为什么戏子是下九流?凭什么他们是下九流?与ji同级,在世人眼中,他们只怕也差不多。是他们自甘堕落还是世人逼他们堕落?他们做了什么该得到这样的待遇,难道他们没有把真善美的东西传达给世人吗?

几个问题砸下来,老爷子都无话可说了。是啊,为什么是下九流?前明就这么传下来的,他怎么知道为什么?

他知道这次老四闹大了,老八在冷眼旁观,等着看自己会如何处置,自己要如何处置?真的把老四关起来?很好,一部分清流们是满意了,可是他如何去堵天下悠悠众口,还是天下的戏子之口?他们会唱戏、演戏,他们会用自己的戏来忽悠世人,来反对自己,老四手里还有报纸,他当了英雄,然后最后自己还是只能妥协。

老爷子突然觉得很无力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对这个儿子早就毫无控制力可言,他想要的东西,他就能拿到,无论自己如何不想给,最终还是得给他。

第二日老爷子召告天下,从此梨园行当不再是贱籍了,天下沸腾。而他们不感激老爷子,他们感激的人是四爷。他们知道,这是四爷为他们争取的。四爷成了天下梨园行的恩人,被供上了长生牌位。

老爷子再小心眼倒也不和儿子争这个,若是四四被天下读书人这么对待,老爷子才会犯这个心病,被戏子感激,那啥,老爷子还真不当一回事。当然老爷子也是知道,他也当不了一回事,因为早就不受控制了。

因为取消贱籍的事,曾经想过离开四爷府的几个人,也都回来签了约了。他们在四爷府认的字,正经的被教过‘忠孝节义’四个字的。四爷是拿平常心待他们,没把他们当奴才看,他们是知道的,现在还为他们去跟皇上要了取消了他们的贱籍的恩典。这对他们来说,就是重获新生。

要知道,还了卖身契,他们只是不再是四爷府的奴才,但他们却还是贱籍。一入贱籍,终身贱籍,连带着子孙八代都是。他们是戏子,就算儿女不当戏子,他们也永世不得超生的。

现在不但成为自由之身,他们还拿回了身份。这代表着什么?他们的儿子将来可以参加科举,他们的女儿也可嫁入平常人家,而不是只能嫁到同样身份的人家里,几代之后,他们就能改变门楣。四爷此举不仅是放了他们,而是救了他们的子子孙孙。这恩典就大了

想自赎说白了还是想多赚钱,多买地,好让子女将来不看人脸色。就算是贱籍,他们关起门来做主子也成不是。给人当奴才,主子一个不高兴,他们的私产就能马上充公。

现在他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之后,他们想的是什么, 既然到哪都是打工,为什么不在最好的地方,四爷家的戏班子是最好的,而他又是最尊重他们的老板,那他们为什么要去根本瞧不起他们的人那儿去?风波定了,四爷府的几大戏班也就更加团结了、紧密。再想挖角的,根本连手都下不了。

卷三

第一章谋士

邬大神和文觉又聚一块了,这回还有戴铎,他在地方上官声不错,正好福建知府出缺,虽然他还没满任期,老爷子一时兴起,就把他给调福建为知府,算是连升两级,荣宠之极。

戴铎回京述职,见了老爷子,回头跟武灵杰磕过头后,但四爷府在孝期,四爷也不好留他,只说这几年,辛苦了。

戴铎其实特想汇报一下他的工作,这几年在外头,有邬大神的金钱资助,加之三人的通力合作,他的资源越来越多了,他其实也是想讨个主意,自己这去福建,看着升官了,但实为更偏远了,老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怀疑了什么,他想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回京,毕竟他们有了资源,老爷子现在谁知道还有几天活头,他们在京里才有大发展不是。

结果四爷根本就不跟他谈,戴铎想想也觉得时机不对,毕竟德妃去世才刚刚一个月,四爷一脸憔悴的样子,根本就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让他摸不着头脑。他们虽知四爷和德妃的关系一般,但毕竟也是亲娘。只好告辞退出来了。不然,他怎么会回头来找邬大神和文觉。

“你们说四爷是什么意思?他费那个心思提高戏子们的地位有什么用?现在是我们大展拳脚的时候,十三爷在关外,而我们在京里…”戴铎说得很兴奋啊,简直觉得天下唾手可得一般。

“稍安勿燥,现在形势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万不可急切,小心一步错满盘皆输。”邬大神看着棋盘淡淡的说道。

“我也这般看法,四爷真是越来越让人佩服了,想想其实四爷没咱们,只怕也能成事。”文觉笑了,不停的抓放着棋罐里的棋子,若有所思。

邬大神点点头,现在他也有这个感觉了,笑着摇头叹息。

“为何?”其实三个人中,只有戴铎EQ最差。他脑子真的不错,主意都挺靠谱的,就是沉不住气。他现在问题是,四爷根本就什么活都没交待,你让他做啥?告诉他现在什么也别做,等着天下掉馅饼?人家不用他教,人正在这么做呢。给他弄了福建的知府,官倒是升得挺快的,可是他怎么觉得心里这么没着没落呢?将来真有论功行赏的一天,有他戴铎什么事啊?

“老戴,你觉得四爷弄戏班没用?帮戏子…现在叫艺人,四爷不许叫他们戏子,你以后注意一点。帮艺人们脱了贱籍,你也觉得没用?”邬大神抓着棋子含笑着看着戴铎。其实三人的年纪差不多,只是戴铎跳跃,显得年轻。所以邬大神他们便故意称他为‘老戴’,是为调侃,却也是亲近。

“不是没用,至少对四爷的形像有好处,天下谁不知道四爷佛口仁心。”戴铎可不敢真的说四爷做没用的事,只是他觉得一帮子戏子说四爷好有个屁的用。谁不知道历史是读书人书写的?得笼络读书人才是正经。

“你毕竟不在京城,还是不清楚。”文觉低头笑了,下了一子,提了邬大神三子,邬大神倒也不惊,反打一劫,文觉死伤一片,可见刚刚文觉那子在邬大神的计算之中了。

文觉倒是哑然失笑起来,觉得自己似乎大意失了荆州。两人看似又把刚刚的话题忘记了一般。

“什么?”戴铎怒了,其实他走出去了,心里就后悔了,谁不知道占领有利地型啊,跟在主子身边,将来不管有事没事,就是立功的机会,自己天高皇帝远,就算四爷用得着,他又能有多大的作为。更何况这两年,四爷根本就没下达过任何的任务,给他任务的人不是邬大神就是文觉,谁知道这些爷知不知道。自己无形之中就被四爷边缘化了。就像当初的老年,现在已经跳到了八爷那边,人家已经是四川巡抚了。现在文觉竟然还说自己不在京城不知道,不是往他心里戳刀子吗?

“你有没想过老爷子为什么会答应四爷?”邬大神侧头看了一眼戴铎。

“你是说…”戴铎脑子真的不错,马上一点就通了,眼睛一亮。

“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老爷子对四爷青眼有加,四爷求了,老爷子就应了;二就是,老爷子不得不应。无论哪一种,你觉得四爷现在做的还是无用功吗?”邬大神摇头晃脑,轻叹了一声。

其实在坐的都知道,第一种几乎不可能,老爷子根本就不是那种能违反祖宗家法的人,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对他最好的孝庄文太皇太后现在还在关外的暂安奉殿呢。

老太太不愿意跟文皇帝合葬,要看着子孙安好。老爷子不敢违祖制,又不愿违了老太太的意愿,于是就把老太太放在东陵不远处,顺治的陵寝边上。十多年了,就是没法入土为安。你敢说老爷子不孝顺?可是他就是不做。

由此可以看出,老爷子是个宗法观念极强的主,生怕人家说他们是满人,不懂规矩,没有规矩,老爷子处处要把规矩挂在嘴上,弄得比汉人的规矩还多。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因为四四的请求而赦了天下戏子的贱籍?若是这样,直接取消贱籍制度反而更多人受惠,为什么只有梨园行当?只能说,老爷子是被逼的,不过他们为人幕僚的,还是低调点好,不用装杨修那个傻子,把自己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