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没什么可说的。”武灵杰笑了一下,淡然的说道。

“什么叫没什么可说的?”

“皇阿玛是天下之主谁都知道,万国来朝也人所共知。”武灵杰还是笑。

“老四,你想说什么?”老三愤怒了,觉得老四若是好好的驳自己,自己还能跟他辩上一辩,可是这位就像是一团烂泥,你打,溅你一身,不打看着又堵心。

“臣弟想,慈济会是皇阿玛关切之下,才有如今的规模,让那些老人、孩子,来给皇阿玛磕头谢恩,当然是应当的。不过皇阿玛仁心一片,应该也会想着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也正好体现了皇阿玛执政这些年的丰功伟绩”基本上老八就是比较会说话。两头都圆了,也把老爷子哄得很高兴。

事情也就这么定了,去慈济会可花不了什么钱,只要把庄子暗暗的一围,老爷子轻车简从的就去了。到时和庄子里的老人孩子们一块吃个农家饭,让老人们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很完满。老爷子高兴了,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比请人吃饭那便宜多了。

第二天的坻报上简短的说说这事,而慈济报上,则满篇都是,老爷子去时,穿的什么衣裳,说了什么话,坐在哪,跟谁说了话,谁又回了话,和坻报不同的是,慈济报是写的白话文,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看得明的。

武灵杰忙让邬大神组织人把这个戏排一下,尽快与观众见面。让大家有更加立体的观感。到四月,满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皇上过生日不在自己家,跑到跟孤寡老人们一块过,跟他们一块吃长寿面,还给小孤儿挟菜。一个个感动得在剧场,都要跪下三呼万岁了。老爷子越发的红光满面了。深深的觉得,自己这生日过得的确是有意义。他华丽的忘记了,这主意是老四和老八出的。

“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说,我才待见他几天,生生又让我不待见了。”武灵杰愤愤的说道,实在看不惯老爷子那得瑟的样子。

之前看他对孤寡老人时,他还觉得老爷子对儿子们差点,对子民们还算是不错的。结果这两天,老爷子没事就吹吹自己的丰功伟绩,感叹儿子个个不如他,让他怎么放心得下。

武灵杰真不觉得这些儿子们个个不如他,其实说起为,这些兄弟们,至少在抗打击能力上,个个都比老爷子强。再说了,‘子不教父子过’,你真好意思说。回来就忍不住跟着施诗吐槽。

“老爷子去慈济会,对那些老人们,孩子们是真心的。就像咱们去做慈善,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动物,我们也会流泪,也会想倾其所有的冲动。这是人的正常反应,跟他的本性没什么关系吧?”

“你会倾其所有?”武灵杰愣愣的看着她。

“嗯,我有一次去流浪猫营,看到被弄残的小猫,我哭得把那的志愿者都弄蒙了,都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了。反正我那天把我身上的钱,还有卡都刷爆了,给他们买猫粮了。结果回家被妈妈骂。倒不是我妈没爱心,而是她觉得做事不能这么冲动。所以以后我的卡全降低了限额,他们觉得我可能属于身上不能带太多钱的主。”施诗想想很郁闷。

“我也看出来了。”武灵杰拍着脑袋。

现在他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去慈济会了,她也了解自己的性子,笑点低,哭点更低,真的看到那些可怜人,她能直接把四爷府捐出去。所以干脆躲在幕后,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武灵杰不知不觉被施诗歪了楼,改对施诗进行思想教育。这么冲动的烂好心是不成的,做慈善也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顺便等弘昀他们回来,上了一堂慈善救援课。

施诗很郁闷了,自己不过是想歪个楼,为什么就被这话痨给缠上了?现在改他折磨自己了。她觉得比嫁冰棍,更可怕的其实是嫁给话痨。冰棍夏天能当空调使,话痨真的能生生的折磨死你。

小胖三抽空跟施诗说,“额娘真是太不容易了,阿玛也太能说了。”

“所以你以后找媳妇,找那话少的。”施诗忙机会教育了。

“嗯嗯”小胖三使劲的点头。

弘昀瞥了他们一眼,转头想想,其实在这个家里谁容易啊大家谁也别嫌弃谁,凑合着过吧。

武灵杰一家在通过了无数磨合之后,再次体现了超强的凝聚力。而老爷子刚舒心两天,又有人站出来折磨他了。

弘晳

弘晳在理蕃院干得真的不错,手上有钱有权的,马上蒙古,还是周边的那些番属地的土老帽们就被收服了。说得天朝就好像只有他一个贤人一般。

武灵杰和老八都懒得搭理这些人,蒙古诸王基本上除了钱,就啥也没有了。真以为自己还能跟以前似的,把自己挺当回事?而其它小地方,人家就是用土特产来参加农交会的。知道天朝人傻钱多,说两句好话能就换无数的好处回去。好话又不要钱,谁真把你当回事啊。所以他们看管好库房,不让老爷子乱赏人,至于弘晳要怎么败自己的家,他们才懒得管呢,又不是他们的儿子。

问题是朝中,像武灵杰和老八这样清醒的不多,人家觉得弘晳真的仁爱贤德,想想二爷出来这些日子,倒也是越发的雍荣淡定了。于是某些认为嫡子该继承家业的士大夫们,向老爷子提出立太子的要求,虽然没说立谁,但还是认为老爷子该立太子了。

武灵杰觉得是不是该请病假,回家歇几天呢?朝上风险太大了。正想着,老八上折子说香儿出痘了,八爷府封门,好好的在家为香儿治疗,也免得出去传染人。

老八就把自己给关了。

武灵杰觉得这人实在不地道,说出痘大家一块出啊,说都不说一声,直接自己就跑了,现在自己若装病也就假了,生怕人家不知道你是装的。只能老实的去上班。

用施诗的话说,人生就是打怪练级。甭管你级别练得有多高,等着你的永远是级别更高的怪。没事还出个副本,让你不得不打。弄不死你,也得折磨死你。只要你不退出,就得一个个的打下去。

老爷子的好心情没了,于是他老人家心情不好,就一定得把所有人的心情都弄不好。他比较善于精神折磨,也不说事,就是开始把儿子们轮番的折腾,把他们虐得生不如死,又不能冲上去掐死他,只能恨恨的自己个承受了。

大家把愤怒的目光全对准了弘晳,事情都是他搞出来的,于是弘晳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理蕃院是花钱的部门,本来很多事都是各部相互协调下办的,之前大家也懒得跟侄子费那个唾沫,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现在不同了,一个个眼睛比铜铃还大,无论任何事,他们都一板一眼,哪怕写错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也得跟后世银行写支票一样,‘不好意思,回去重写。’

弘晳的牌子没那么好用了,那些土老帽们还能买他的账。本就是相互利用的事,谁也不会真的把你当回事。于是弘晳同学的名声一落千丈,然后各种黑都来了,让弘晳焦头烂额。

弘晳这头完了,但士大夫们却没有,说实话,他们真是清流,也没什么私心,古往今来,哪有皇帝不立太子的,老爷子都过完六十岁生日了,的确是时候立太子了。

老爷子觉得这些人就是想咒自己死,可是他还不能把这些人怎么着。他们出于公心,人家也没串联。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汉人。老爷子最怕汉人的读书人说他们是蛮夷,不重礼、不重法,真把这些人都灭了,他暴君的名声算是定了性了。

只能拿儿子出气了,现在只能釜底抽薪。要知道,弘晳被灭了却没动老2的筋骨。人家是自己惟一的嫡子,他本人又还有两个嫡子。嫡子嫡孙,弘晳本来就不够看。所以即使是自己也不能抹灭老2的正统性。

可就算是自己说他罪大恶极,可是证据呢?老2又不像老十四,犯的是众怒,再无翻身的可能。老爷子眼睛都气红了,把上书房和除了老大、老2、老八之外的众阿哥们都揪出来,跳着脚骂。

众阿哥也不是傻子,心里都明白,老爷子又想搞事了,而且只怕老大、老2这回又要倒霉了。一个个虽然没同情老大、老2,却也一并想到,家里有个NC的儿子,比十个敌人都可怕。回家就好好的教儿子,哪怕打死了,也不能给爹妈这么招祸啊。

第四十七章笨蛋

“传朕旨意,胤礽…”老爷子终于骂完了,开口想宣旨了。

“皇阿玛”武灵杰站了出来。

“你想做什么?为他们求情?”老爷子脸涨得通红。自己骂了半天,下面没一个人插嘴,之前没感觉,现在看老四冲出来,再看看下面其它人的脸,他突然觉得自己真傻,自己骂了半天,估计这些人就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根本就没往心里去。等真的到了真格了,人家才不会允许自己乱来呢。老爷子突然有种背脊发凉之感了。

“不是还没商量出一个结果吗?现在传旨,是不是冲动了。再说,大哥、二哥,也没做什么,不过是弘晳小孩子不懂事,敲打一下也就是了,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武灵杰温和的劝道,“至于说立太子一事,儿臣倒有个建议,您把心里属意的人选写下来,封在箱子里,放在乾清宫的大匾之后。等百年之后,自会知道储君是谁了,不用现在乱。”

刚刚老爷子在那骂人时,武灵杰心里就不停的吐槽,真心的瞧不起四四爹这为人。万分的同情老大、老2。等老爷子要宣旨了,武灵杰觉得还是救一救吧。

人家好容易出来了,又不给活干,又不让上朝,过生日都不让见,您是亲爹吗?现在就为这点小事,还又把人关起来,您不为大人想想,还得为孩子们想想吧。

“不告诉任何人。”老爷子迟疑了一下。他忽略了刚刚武灵杰说的,老大老2又没做什么的话。直接直奔主题。

“不用告诉任何人,写下传位诏书,乾清宫十二时辰都有重兵把守,闲杂人等万万进不去的。就算进去了,大匾高处,一般人等也上不去。您当着百官的面把封好的盒子放上去,想来那些官员们就不会再说什么了。若还有唧唧歪歪的,您就出师有名了。”武灵杰知道,老爷子最大的心结就是不愿天有二日,让群臣站队。倒不是真的不想选继承人。现在他提前把四四想出的秘密立储制告诉老爷子,康熙末年的那些乱七八糟事应该就能避免了。他也能继续回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了。

老爷子没立即回复武灵杰,自己静下来想想,他是政治强人,他自然知道老四说的是好主意,‘你们让朕立储,朕立了。但朕就不告诉你们,朕立了谁,你们现在惟一的主子就是朕。’可是问题是,如果自己立了储,儿子们会不会痛下杀手?

他遣退了众人,只留了张庭玉,他是汉人,从小受儒学教育,他想听听他的意见。

张庭玉听到武灵杰的主意时,其实心里是叫了好的。一般还还真想不出这主意,一面解决了皇子争斗的弊端,一方面也让朝臣们熄了站队的心思。一举数得。

但他跟老爷子也多年了,老爷子的心思他很明白。儿子们一个比一个不省心,如果老爷子秘密立储,大家多少就明白一定不是二阿哥胤礽了,嫡子不用立,他有想当然的继承权,老爷子不立,直接突然死了,对胤礽最有利。

于是自然会猜了。不立嫡自然立长了,三阿哥这些年除了读书,编书、印书之外,就没干别的。虽然在清流中有一定的威望。可是四爷在清流里的威望也不低,四爷不仅在清流里威望不低,事实上,四爷在哪个阶层的威望都不低,公正、温和、做事有条理。不会像老爷子这样情绪化,而且不放权。何况四爷的养母是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四爷也算是半个嫡子。四爷还有圣孙各方便的综合起来,傻子也知道老爷子匾后要写谁了。

皇子们一个个都不傻,是在老爷子的压迫之下过日子好,还是在老四看似严肃,却只会对事,不对人的主子好?老爷子真的写了、放了,其实老爷子活着的用处也就不大了。

想到这儿,张庭玉出了一身冷汗,诚惶诚恐的看了前面漫步的老爷子一眼。如果连自己都这么想了,那是不是说,四爷的势力其实已经超过了老爷子。老爷子已经没有当年废太子时的君主风范了?

是啊,老爷子传旨,四爷敢拦。小四爷说不进宫,就不进宫,对着老爷子摔贝勒顶子;这些年四爷已经在慢慢架空了老爷子。就像这次老爷子过大寿,也是他们在低下先商量好了,再来告诉老爷子。说白了,就是哄着老爷子高兴,其它的事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告诉老爷子。

十三爷不回京,驻守边境,他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四爷的影子。八旗回不来,蒙古就会越来越式微,老爷子其实也就少了一个有力的支持者。

就算京畿几处的兵营在老爷子的手中,可是有些事,如果连自己都想得到,那些人精的阿哥们怎么会想不到。老爷子其实是防不胜防的。

张庭玉有点同情老爷子了,但很快,又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如果老爷子没那么多疑,其实原本很多事都不会变成今天这样的。

“衡臣,你说老四这个主意怎么样?”老爷子在大殿外的广场上慢慢的踱着步。他喜欢在傍晚空无一人的大殿空地上慢慢的走着。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何为寂寞。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体味,为君者的至高无上。

“雍亲王宅心仁厚,这主意自是好的。”张庭玉笑着答道。刚刚脑中转的无数弯弯之后,现在面对老爷子,他多少有点底气了。

“宅心仁厚”老爷子似乎反复的在咀嚼着这四个字。好一会儿,“是啊,这么做,老大老2都保住了,他们当年也不见得对他有多好,却也就他一直保着他们。”

“雍亲王做事从来对事不对人,看着绝杀果敢,但细想想,却无一不是仁厚之举,他从无伤人意。”张庭玉暗示着老爷子,立四爷,您其它的儿子们都保住了,也不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事来。

老爷子低头想了想,是啊,老四虽然每每把自己气得吐血,可是他能善待兄弟,善待子民,应该也会善待自己吧?老爷子自己都没觉得,他心里的那点不确定。

老爷子当着群臣的面宣布了秘密立储制度,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立储的诏书放进了宝匣里,亲自封上。李德全捧着匣子下来走了一圈,让大家看清楚上面老爷子亲自写的封条,还有火漆印子后,让人架上梯子,把宝匣用黄绸包上,放了上去。

虽然大家心里其实对这法子也不很感冒,老爷子不肯说传给了谁,这让他们这些人怎么给儿子弄一个军功回来。可是看看几位大佬的态度,他们又退缩了。估计这法子老爷子想不出来,弄不好就是这些爷们想的,还是别冲出去得罪人了。等仪式结束了,大家也就皇上圣明…三呼万岁,一切就结束了。

宫外的老大、老2笑了,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老爷子其实一直觉得自己天纵英才,觉得天下事没有不在他的掌握之下。其实有些事,从来就不在他的掌握之下。

原本他们还以为自己这回又得被圈了,正积极的做着准备。结果竟然传回消息,又是老四拦住了老爷子,老四当时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被写下来,送到了他们手中。

老大、老2对立储没兴趣,因为真的跟他们没关系。就算手上有资源,却也不是能帮他们拿到大位的。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让自己的生活安稳下来,孩子们能健康无忧的成长。那么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扶一个对他们有帮助的人上位还是可以的。

看了老四说的话,他轻描淡写的把弘晳的事定性为小孩子不懂事,把自己直接摘出来,说他们又没做错什么。老大、老2在各自的书房里,都笑着摇起头来。

他们一齐想到是,老四说他是妇人之仁好呢,还是傻蛋好呢的?老大把字条点着,看着它成灰后扔进了笔洗中,盯着那淡淡的纸灰在水中沉浮,最后慢慢的沉淀下去。

老2再生气,却也是老爷子亲自教养多年的,字条在他手中捏得快出水了,他从小读书就棒,过目不忘,四岁就在南书房里给朝臣们讲经。所以老爷子其实对老2的教育绝对的成功。但也许是太成功了,于是要亲自毁掉。

老2想得比老大多得多了,他是嫡子,又有嫡孙,这在汉人的想法里,废嫡立庶,于礼法所不容的。任何一个有想法的人,就不该让自己活着。

比如弘晳,如果让他成功的拱自己上位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两个弟弟,再继而逼自己退位,传位于他。而自己上位第一件事应该也是要直接赐死弘晳,绝对不会让他得逞的。这才是为君者该做的事。

而老四却让老爷子放过他们,他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对于嫡兄、长兄,他也轻易放过,不知道将来会有人置疑他的合法性?傻蛋啊此时借老爷子的手,弄死自己和弘晳才是最聪明,不脏手的做法啊

不过这个傻蛋倒是做得不错,至少老爷子死了,他接了任,他们就能安心的睡大觉了。

第四十八章家人

又是四爷府的家庭日,包括大格格夫妇在内的一家人欢快的包着饺子,基本上,现在他们已经能包得很好了,配合得非常默契,施诗和润儿两人不用他们帮忙,都能包得很匀称了。当然施诗和润儿包的还是各有特点,施诗还是北方人的习惯,包得跟月牙一样,这是他们家的传统。而润儿应该是宫里的习惯,包得很圆满,像个小元宝。

满人其实是吃饺子的,不过不叫饺子,叫饽饽。这是施诗来大清之后才知道的。过年时,宫里也要吃这个的,包成各种样子,花色品种极多。还有结婚时,吃的‘子孙饽鋍’也是说的是饺子。只是施诗自己喜欢叫饺子,大家在四爷府里,都改叫饺子了。

小五帮武灵杰擀皮,弘昀接过他的活帮着放馅。小三小四还是按面团,他们爱干这个。当然主要是小四爱干,小三其它的也干不了。

“阿玛,皇玛法匣子里会写谁?”小五憋了几天了,当着外人不敢问,在家里,额合德分析觉得四爷上位的可能性极大。但二爷在外头,实上让人不能放心。

“不出意外应该是我。”武灵杰很想叹息,可是觉得这话说了,再叹气就有点矫情了。

润儿看老爸那便密一样的脸,自己先笑了。

“这么高兴?”施诗觉得心情都变差了,真的武灵杰上了位,李氏自然得接回来,甚至于庙里那个钮咕噜氏也得接回,当然钮咕噜氏可以直接放到慈宁宫的大佛堂里去,可李氏至少也得给她一个妃位,她有两个儿子呢。其它人排排队都有果果吃。然后群臣们会发现一个问题,皇上后|宫里人太少了。于是如花般的少女们会冲进紫禁城里抢人。武灵杰要敢说不要,一堆人等着死谏,顺便编排一下自己不贤惠,犯妒忌。这日子还让不让人过了?

“不是,您两位怎么跟吃了苍蝇一样?”润儿看看施诗的脸,笑得更开心了。

“你想清楚了,等你阿玛上了位,你就是公主了,然后就有自己的公主府,然后小五想去看你,得你身边的嬷嬷传召。你不叫,他连府门都进不去。”施诗假笑着看着润儿,“然后他有自己的驸马府,驸马虽然不让纳妾,可是没说不让养通房,他身边总得有人侍候…”

润儿马上瞪向了小五,小五手上的擀面杖都吓得掉地上了,因为不但润儿瞪他了,二、三、四,还有边上岳父大人也瞪着他。

“那个…那个,我全部改太监。”小五表着决心。

“太监也有漂亮的,我听说外面好些人…”施诗住了嘴,因为她觉得小四年纪还小,这种话还是不要说了。

“谁订的破规矩?”小胖三拍了桌子。

“还有皇子呢,弘昀是长子,李侧福晋至少也能封个妃。弘昀这会就不是庶长子了,而是实际意义上大阿哥你就算躲到天边去,你还是。再说我和你阿玛也舍不得你跑远了,就你一个着调点的孩子,真的跑远了,我们指谁去?”

弘昀磨牙,额娘这是夸自己吗?

“小胖三爱银子,自然有人投到门下,想尽办法的替你赚银子。小胖三虽然聪明,可是能架得住人送你金山银山?会不会当那人是知己好人?你也不想想,你若不是你阿玛的儿子,人家会送你吗?送你了,人家要得就更多了。你要还是不要?要了,你阿玛是罚还是不罚你?我跟你说,到时你跟额娘求情都没用,大事上,我听你阿玛的。”施诗盯着小胖三。

小胖三想像了一下金山银山,再看看老爹的脸,深吸了一口口气,表示鸭梨山大。

小四很乐呵的在边上笑着,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可是在宫里训练过的,金山银山什么的,太俗气了。

“你别笑人家,小四爱美人,若是人家送很多各式各样的美人给你。你怎么办?”

“我送额娘。”小四马上不笑了,坚定不移的表着决心。

“滚,你送我,还是送你阿玛?”施诗吼了一声。

大家本来很沉重的,这下都喷了。小四摸头,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很纠结。

“最后是小五,你阿玛千挑万选才把你挑出来的。就是因为你聪明、能干。等将来你是固仑公主额驸了,会不会有人说你吃软饭,靠娶公主上位?会不会觉得娶了润儿,是你人生最大的失误?你若敢像宋朝的驸马王某人一样,我直接就打断你的腿,让润儿嫁别人。”施诗对不是自己的儿子,倒还是很能狠得下心的。

“没影的事,想那么多。”武灵杰白了施诗一眼,这人也就窝里横,出去了,根本就不说话。都不知道是不是精分了不过扫了孩子们一眼,他想想说道,

“不过你们额娘说的也没错,这些年,除了小四,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投其所好的事天天在做。为啥弘昀选媳妇,那些大族都来了?靠不上你们额娘,就去投润儿的门子?这些人,没一个安了好心,就想着怎么挑唆你们仨自己打起来。三人成虎,就算再好的兄弟,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你们会想,都是阿玛的亲儿子,凭什么你上,我不能上?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不争,人家说你傻;自污?说你们没用,争不来。置我与你们额娘何地?我们可是用尽心思在栽培你们,你们不成材,就是说我们教子无方?再说我们还指着你们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呢。”

“咱们家可不像你皇玛法儿子多,损耗得起。就算是损耗得起,我们也不干。养你们到这么大,合着就是给别人当枪使的?那还不如在你们生下来时,直接捂死算了。省得被人惦记”施诗点头。

“阿玛大可以秘密立储,大家自然就安生了。”弘昀想想说道。

“你以为”武灵杰白了弘昀一眼。

“老爷子现在能立储,实际上他已经无人可选了。就算有人选,到时城门一关,佟老爷子去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匣子,里面装上个空白的诏书,谁上谁不上,谁又知道呢?老爷子六十了,他玩不动了。我上位时可还年轻,你们也都还小,谁知道有没有万一?万一我改主意了呢?大家可都盯着呢。更何况我就三儿子,下注比现在容易多了。”武灵杰笑了一下。

历史上的雍正可是一上位就把败家子的名字写进了诏书里,放到了正大光明匾后。这也没能阻止弘时被忽悠,弘昼装疯卖傻,而败家仔最后还把自己亲手养大的幼弟过继出去,为什么?说白了,就是绝对不给任何人机会来跟自己争。

“所以你们说,我和你阿玛现在笑得出来吗?”施诗哭丧着脸。

“其实我真没那么傻。”小四纠结的强调了一下。

“边去”施诗直接把他踢开。

小四愤愤的去按着面团,被忽视的感觉真的很难受啊。

大家都沉默了,四爷府是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可进了紫禁城,他们还能这样一家人,围一块过家庭日吗?就算能,气氛能一样吗?

“可事已至此,我们也无力改变。”小五半晌才说道。

其实知道老爷子秘密立了储,大家都心知肚明,非四爷莫属了。当然大家也越来越了解老爷子,知道老爷子忌讳什么,明面上不会跟四爷太亲近,可是私下小动作不断。小五再聪明也只有十六、七岁,他被人捧着、敬着,一口一个‘额驸’叫着,其实真的觉得很得意。

现在一瓢冷水泼上来,他才明白,真有那一天,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自己可不是之前那些武官额驸,能出去领兵打仗,自己赚军功。

他就是文官,无论他做得有多好,人家还是会说,他是因为娶了皇上最疼爱,也是惟一的公主才有的一切。这话说多了,他和润儿的关系,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岳父一家的性子他很清楚,他们不管对错,你再有用,也敌不过润儿的一根头发。到时就像岳母说的,他们能直接打断自己的腿,让公主和自己和离,想娶公主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一个

“额娘,曲阜孔家有小姐吗?”弘昀突然说道。

“你说什么?”施诗怔了一下,他们说大位的事呢,这位怎么一下子歪楼到娶媳妇身上了?

“好主意”小五眼睛一亮。

武灵杰脑子比施诗强得不是一丝半点了,低头想想笑了。蒙古已经式微,让他替弘昀娶蒙古媳妇,他都不乐意。再说蒙古媳妇说实话也真不适合文静的弘昀,但娶一个汉女又于礼不合。毕竟祖宗家法在那儿摆着,满汉不能通婚。可是如果老爷子替弘昀娶了汉家儒学正宗的孔家媳妇。以上的就能含糊过去,应了老爷子满汉一家的理念,但弘昀却从此告别了太子的位置。

“想清楚了?”

“儿子倒是喜欢文静些的小姐,知书达理知道孝顺就好。”弘昀郑重的点点头。

“哥,孔家的小姐万一很丑怎么办?”小四的小脸能拧出水来了,这是小四最无法忍受的。

“传了这么些年,他们家的种,怎么着也该改良成功了吧?”施诗也满怀忧虑,但不好意思说。她看过民国时孔家的旧照,真不怎么好看。

第四十九章善良

“还能纳妾。”小五拍拍弘昀,表示男人嘛。正妻本就不能指着太好看的。

润儿清清嗓子,对着已经全身僵硬的小五,柔柔的笑道,“看来额驸是觉得为妻不贤,没给您弄几个伺候的人?要不趁着还有机会,给您选几个?”

“你开玩笑吧”小五跳了起来,马上正色的盯着润儿,举手发誓,“我跟他们怎么相同?我是对你一见钟情,一心无二的。弘昀不是相不着孔小姐吗?我就是安慰他一下,我真没那个心的。天地要表”

“你们说孟子家里还有没人啊?”小胖三侧头看着施诗。

“不知道,没听说过。”施诗摇头。

“那我娶老|子家的好了,听着比较神气。”小四想想下定决心。

“傻蛋,老|子是道士,得道成仙了。你上哪寻摸一个仙女回来?”小胖三拍了小四一下。他们这么费心的找汉人媳妇还不是为了他,这小子,真是笨得可以。

“没事,‘子’那么多,总有一两个后人传下来的,慢慢挑。”小四被哥哥们拍习惯了,随意的说道。一点也没想过,为什么哥哥们都跟‘子’干上了。

施诗笑了,小四还真是一惯的不着调啊。想想,“算了,让小四娶孔子家的媳妇吧,太不着调了。”

“额娘”弘昀厉声叫道。

“我说真的,我没有非要小四上位的心。我要的是你们兄弟同心。”施诗坦然的看着弘昀,大位总该由最适合的那个人上去,真跟自己和武灵杰一样,赶鸭子上架,才是痛苦。

“若额娘希望我们兄弟相残,尽可如此。”弘昀寒着脸。

施诗知道弘昀的意思,就像是现在二爷一家的存在,怎么着都是悬在他们头上一把利剑。不管老2家一家有没有争位的心。总会有人捧臭脚,到时置疑他们的合法性。他们也不是正经的土著,能下得了手,把他们全都弄死。真像自己想的,弘昀上位,小四长大成人了,能不怪她?最后,真的就一发不可收了。

她默默的低头去包饺子了。

润儿放下手里的活,轻轻的搂了施诗一下,“额娘,有你这句话,昀哥儿就知足了。对吧?”

“是”弘昀想想点点头。是啊,有她这句话,表明自己在她心里也有地位。她没有另眼相看,他真的知足了。

武灵杰派邬大神去查孔家的家谱,看看有没有适龄的小姐。邬大神抚掌而笑,直乎四爷大才。

武灵杰对这位脑补帝已经无语很久了,所以老实的听邬大神在那儿自己个脑补去。

“二阿哥选孔家真是神来之笔,实在是太好了。”邬大神喜形于色,但很快表示忧虑了,“不过圣上能答应吗?太敏感了。”

武灵杰一怔,马上明白了邬大神的意思,天下文圣人之家,自己这还没继位呢,就开始笼络天下文宗,是不是太张扬了,会让老爷子起疑的。

“不过昀哥儿还小,选亲三年后也来得及。”邬大神神秘的笑了笑。

武灵杰盯上了邬大神,这又是什么意思。

“有些事就算你动手,我也不会高兴。我做事有我自己的底限。”武灵杰想想说道。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学生是不会做的。”邬大神起身正色的说道。

“记住你的话。”武灵杰起身欲离开,邬大神也没叫。武灵杰想想又回过头来,“你不做,就是说,有人会做?”

“这与四爷无关,四爷看着便好。”邬大神以为武灵杰不会回头,没想到他会问,这种事要装不知道啊。四爷真是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