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做了梁山的小军师?

孙立一路上还以为自己会是梁山的最大的细作,现在看来,完全是错误的,最大细作是高衙内本人。

琢磨了一圈,孙立决定走夫人路线,叫自己的老婆去找秦明夫人套近乎,不管怎么说,大家丈夫都是投诚的官军,理应有共同语言。

果然,三五日后,孙立媳妇乐大娘子已经和秦夫人在一起做针线了。

从秦夫人的口中,孙立得知,花荣和孙小五同住在一起,十分亲近,两个小伙子需要缝制衣裳,都是秦家负责的。

孙立便让妻子向秦夫人委婉表示想结交秦明和花荣两个军官,毕竟大家之前都是朝廷的人,希望多多走动。

转天,媳妇回来告诉他,“事情办妥了,明天秦家请花荣和孙小五吃饭,叫咱们也过去。”

孙立感叹,终于可以碰面了,实在太不容易了。

第二天晚上,秦家摆酒席,请花荣高铭,还有孙立和他媳妇乐大娘子来吃饭。

高铭听说登州提辖孙立也来赴宴,倒没什么感觉,他对孙立没什么特殊的印象,倒是对他弟媳妇顾大嫂印象深刻,毕竟那是梁山仅有的三枚女好汉中的一个。

如今孙二娘死了,扈三娘待定,弄不好顾大嫂会成为硕果仅存的女好汉。

秦夫人在梁山中颇为寂寞,所以孙立夫人一来,两人立即成了朋友,这顿饭,算是孙立蹭她夫人的面子获得的。

他得抓住机会,跟花荣和高衙内接上头,好在男女分桌分席,他们这桌只有秦明父亲、秦明、秦懋、花荣、孙小五和他。

秦明父和秦懋吃好饭,相继下去了,留下他们四个男人继续吃酒。

孙立推断,高衙内最后出现在青州,青州的兵马统制秦明不可能没见过他,如果这孙小五就是高衙内,那么秦明肯定认识他,现在只是替他隐瞒身份而已。

孙立见时机差不多了,便道:“我娘子姓乐,她有个亲弟弟在东京做事,叫做乐和。”

高铭心里咯噔一下,对啊,记起来了,这孙立是乐和的姐夫,因为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好汉关系,他一时竟然忘记了。

孙立说完,见秦明和花荣都没什么表情,倒是孙小五斜眼看他,显然对这信息有反应。

于是他又多说了一点,“他之前在登州做小牢子,后来得到高衙内的赏识,才有幸进入东京。这么算起来,高衙内算是他的贵人。”

提到高衙内,秦明和花荣都有反应了。

尤其花荣紧皱眉头,提防的盯着孙立,他不知这人好端端的提高铭做什么,难道他偶然见过高铭,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那么且看他是什么意思,若是想曝出他的真实身份,这人就不能留。

高铭也摸不清孙立的真实意思,试探道:“可我听说,那高衙内已经死在了青州。他要是不死,花荣和秦明也不能上山。”

孙立道:“这高衙内死了,高太尉本来非常伤心,但最近据说听到了别的消息,说那高衙内其实并没有……”

花荣本来双臂叠着放在桌上,现在都拿了下来,冷冷的看孙立,“他并没有怎样?”

秦明也盯着他,“是啊,并没有怎样?”

那孙小五也挑眉,“说吧,他怎样了?”

孙立绷不住了,不管了豁出去了,必须得挑明了,“我是奉太尉之命来的梁山,就是为了找高衙内!”

高铭、花荣和秦明三个人都盯着孙立,半晌,秦明先凶道,“你敢扯谎,你今天就别想平安走出这间屋子!”

花荣没说话,但眼神冰冷,也动了杀意。

“在梁山,这种事岂能开玩笑。”孙立忙解释道:“若不是为了衙内,我好好做我的提辖,怎么会携妻子上梁山来。”他看向高铭,“您就是衙内吧,太尉府的人告诉了我您的长相,我第一眼在花荣旁边看到您,就认出是您。”

高铭觉得孙立今晚上敢携带妻子过来,应该没有藏别的心思。

高铭道:“你说是太尉叫你来的,可有什么凭信?”

孙立忙道:“有的,我曾有一封太尉的亲笔信,不过我看过后,就被太尉府的人烧掉了。但里面的内容,我却记得,太尉说,若是上梁山,衙内怀疑我,就跟他说,当初在东京办白打比赛,太尉求你买过球票,这是只有你们俩个知道的事情。”

没错了,的确是父亲派他来的,这件事只有他和他爹知道,连花荣都不晓得。

高铭松了一口气,对花荣和秦明点头,“确有此事。”

花荣和秦明也如释重负,太好了,确实是自己人。

孙立确定了高铭的身份,便起身朝他拜了一拜,经过高铭的首肯,才又坐下。

高铭问孙立,“我爹都说什么了?”

“太尉只吩咐我上山找你,将找到你的消息递出去,其余的并没有多说。”

高铭心道,也是,他是死是活都没确定呢,确实不可能定下什么计划,“那你怎么传递消息出去?我看你好像很有自信,难道有什么特殊渠道?”

“我弟弟和弟妹山下的时候就是开酒店的,如果梁山让他们重操旧业,经营一家酒店,不愁传递不出消息去。”孙立道:“我上山的时候,看下面的朱贵就经营一家酒店,负责打探消息。我弟弟和弟妹也能做。”

花荣道:“恕我直言,你弟弟和弟妹在山下开的不是黑店吧?”

“绝对不是!他们是正经生意人。我那弟妹是个女中豪杰,不做那等事。”孙立道:“既然衙内在山上,只要梁山叫他们经营一家酒店,我立刻给太尉府传递消息。太尉说了,会在最近的县里开一家盛记酒店,专卖好酒,如果您没事,就派人送三支桃花过去。”

“他们都知道你上山的目的和我身份吗?”高铭问道。

“现在就我一个人知道。”

“那好,先不要告诉任何人。”高铭道:“越少人知道越好。”

孙立点头,“那是自然。”

对孙立来说,高衙内已经找到了,第一步任务顺利完成。

四个人交换了信息,见时间不早,就各自散了回家。

高铭走在夜色中,心情大好,他爹派来的人总算跟他接上头了。

而且若是论势力,站在他这边的人,笼统算来,有秦明、花荣和他的两个迷弟吕方郭盛、二龙山派,少华山派,现在有多了个李立的登州派。

他如今在山寨内横着走,完全不成问题。

一进屋,高铭就往床上一躺,整个人放松的道:“我明天就游说晁盖,让他吩咐顾大嫂和孙新经营一家酒店,这样传递消息的平台就搭起来了。”笑了两声,又道:“没想到啊,我爹还给我送了外援来,这下子,我身边可用的人就更多了。”

花荣陪他高兴,并在心里得意骄傲又自信满满的想,哼,就算再来几十上百人,他肯定也还是高铭心中最重要的那个。

第60章

高铭和父亲派来的孙立接上了头, 便马不停蹄的劝说晁盖开设新酒店打探消息。

“寨主,我听说那李立的弟弟和弟媳妇在登州就是开酒店的,不如让他们在山下再开一间酒店打探消息。”高铭为了让晁盖顺利答应, 不忘制造危机感,“宋公明那边有个催命判官李立,之前就在揭阳岭开酒店,早晚也得在梁山上重操旧业, 替宋江打探消息, 不如趁着孙新和顾大嫂来投,先让他们选个好位置, 强占先机, 快那宋江一步。”

晁盖认为有道理, 开酒店打探消息确是当务之急,最近官兵没动静,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他们把害死高衙内的罪魁祸首宋江给救上了梁山, 高太尉不可能善罢甘休。

“那便让孙新和他浑家顾大嫂经营东山酒店,负责打探消息。”

现在梁山产业还在晁盖名下,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

最近宋江那派士气低落,究其原因是头领宋江没有上位, 之前发起的新旧头领之争彻底失败, 不仅没把晁盖拽下来, 反而替晁盖牢固了寨主的位子。

加上前几日又有登州的八个好汉来投奔晁盖, 其中孙立是提辖军官出身,和秦明花荣他们自然而然的走得近, 顶算登州派也是晁盖的人。

宋江有点坐不住了,偏巧这时候, 李逵见宋江的老父亲都上山了,思念起山下的老娘来,便提议要下山却接老母亲。

宋江这边正确人手,不愿意让他离开,但李逵那性子,有什么念头就得去做,否则就坐立不安,他整日闹腾嚷着要下山接娘,宋江只能应允他。

李逵是梁山的一个头领,虽然晁盖事实上根本管不了他,但名义上还归他管,于是,他临下山前到聚义厅找晁盖报备行程。

听说李逵要下山接母,晁盖害怕李逵单独下山去办什么宋江的任务,便道:“李逵兄弟既然要下山,怎么也得带两个喽啰,住店也好有人端茶掖被,照看个行李。”

李逵知道这是晁盖要派人跟着他,嚷道:“铁牛睡觉不要人在跟前,睡觉时有人掖被,怕不是要被铁牛一板斧砍坐两段!至于行李,铁牛不要行李!只带两个板斧。”

戴宗在一旁道:“带什么板斧,还怕人不知道你是黑旋风李逵吗?宋江哥哥叫你带一把朴刀顶天了。”

李逵闷声道:“那就只带一把朴刀!”

高铭可记得李逵下山背母的后果,那就是他老娘被老虎吃掉了。

俩人走到沂岭,因为李母口渴,李逵就独自去找水,这个功夫,李母被老虎给叼走了。

李老太太生了李逵这么个儿子,一辈子光受苦了,虽然梁山上对出身好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稀罕的,但对一个苦兮兮的老太太说来,可以算是福地了。

结果儿子来接她,没带个帮手,让她一个人待在荒郊野岭,被老虎吃了,相当惨。

高铭劝道:“李头领,你最好带个两个喽啰,你倒是不要紧,但你回来的时候,你娘若是渴了饿了,你去找吃的,谁来照看她?山上多得是野兽,转眼人就遇到危险。”

李逵看不上高铭,眼睛一瞪,“铁牛有的是力气,走到哪里都带着俺娘,看哪个野兽敢吃?!”

高铭就闭上了嘴,他越劝李逵越不会听。

晁盖还是觉得应该让人监视李逵,不顾李逵反对,强行拨了两个喽啰跟着他。

结果李逵下山没半日,那两个喽啰就跑了回来,哭诉称李逵拿朴刀威胁他俩,不回山寨就把他俩砍死。

晁盖听罢,脸色阴沉,不用说,心里将李逵骂了个底朝天。

高铭见状,赶紧上去发挥自己小军师的职能,献计献策,“李逵就这么下山了,也没人跟着,他如果冒冒失失闯祸,还不得被人记到梁山名下。依我看得派人暗地里跟着。”

晁盖也是这么的看,“军师所言不错,只是派谁去……”

小喽啰不行,很容易被李逵发现,弄不好一板斧一个。

可如果派头领跟着他,哪个头领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依我之见,解珍解宝这两兄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俩是一顶一的好猎手,常在林中跟踪猎物,行多少里都不会惊动野兽,先不讲那李逵是个莽汉,就算不是,也逃不过解珍解宝的追踪。他俩新上山,急着立功,不如将这件事交给他们去做。”

解珍解宝是顾大嫂的表弟,而顾大嫂是孙立的弟媳,孙立是他高衙内的人,直接等于解珍解宝也是他的人。

李逵和他娘要在山上遇到老虎,解珍解宝如果能把李逵老母给救下来背上山,岂不妙哉。

晁盖一寻思,是这个道理,解珍解宝的确是不二人选,便把两人叫来,叮嘱了一阵,叫他俩速速下山去追那李逵。

高铭送解珍解宝出聚义厅,特意叮嘱道:“李逵不会走大路,只会奔小路,除非必要,千万不要让他发现你们,他背着一个老娘,那老太太不容易,尽量护她周全,如果必要先行接到山上来也好。”

解珍解宝的命是孙立救下的,而孙立告诉他俩不可慢待孙小五军师。

于是俩人将高铭的话都记在了心里,保证道:“军师这个放心,都在我们两兄弟身上。”

高铭见两兄弟圆面身黑,精壮魁梧,尤其那解宝两条腿上都文着飞天夜叉,十分惹眼,便夸道:“解宝兄弟,你这纹身真是非比寻常,有纹身的虽然多,但你这个肯定是独一份。”

谁人不想听自己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高铭正好夸到点子上,“军师说得不错,满山东怕是也没第二个。”

跟高铭离别,解宝便对哥哥解珍道:“孙头领真是个不错的人,这些头领里就属他最好,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虽然刚上山,但也有感觉,寨主高高在上,吴用总是摆出一副神秘莫测的模样,也不知道他究竟知道个啥。其余的人也是莽的莽,野的野,反正不合他眼缘。

解珍道:“是这个理儿,难怪孙立哥哥叫咱们要听从他吩咐。”

两人拿了令牌,奉晁盖的命令出了山寨,在金沙滩搭乘船只,去追李逵。

——

高铭抽空见了顾大嫂一面,将自己掌握的烤肉技法传授给了她。虽然现在梁山别的头领见到他烤串,也有样学样的效仿,但高铭毕竟是“创始人”,还是他的正宗一点。

他希望顾大嫂能接过他的衣钵,让烤串事业更上一层楼,通过这个技术套牢一部分好汉的味蕾,打开局面,多多获取有利的消息。

顾大嫂和她丈夫孙新原本就在登州开正经酒店,有相当不错的烹饪基础,一听说高衙内烤串的点子,当即就认识到这是个不错的路子,串成串的牛羊肉,更入味,口感更好,马上向高铭虚心学习。

高铭也是倾囊相授,还特意找来梁山打造兵器的铁匠,打了个烤炉,让烧烤事业更加专业。

等顾大嫂和孙新完全掌握了烧烤的精髓,山下的酒店开得热火朝天。

而跟孙新相识的邹渊邹润叔侄,跟他俩下山学习了几天,回来也烤得一手好串,主要负责供应梁山上的好汉们。

至此,羊肉串一举打败酱牛肉成为梁山最受欢迎的饮食。

——

自打史进的少华山帮和孙立的登州帮上了梁山,宋江就意识到一件事,发展人头是立足关键。

史进的少华山是鲁智深引荐来的,而鲁智深表面上不向任何人效忠,但实际上跟小军师孙小五走得极近。

那孙立也是来投奔的晁盖,顶算说现在二龙山、少华山和登州来的都是晁盖那边的人。

他从江州带来的人明显要被压过一头了,想到这里,他立即叫戴宗等人来,列了个名单,将能想到的绿林好汉都写在上面,准备派人下山拉他们入伙。

名单上排在第一第二的便是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这两位如今还都在郓城做捕快。

宋江决定就用晁盖让他上梁山那招,给朱仝和雷横也送一封信和一些银两去,一定要叫人发现,这样的话,这俩人不上山也得上山。

其他名单上的人,原本就是在江湖上混迹的人,听说梁山山头大,稍微游说一番,应该就会来投。到时候不愁他的人马不壮大。

李逵不在,这些事便由戴宗去办,反正他跑得快,一个人能跑许多地方拉拢各山头的好汉。

晁盖听说戴宗也要下山,便又想叫人跟着他,但奈何戴宗跑得实在快,一出水泊就没影了,晁盖派去暗中盯梢的人,望着一股烟尘,默默的在朱贵酒店吃了顿午饭,灰溜溜的回来了。

遇到这种开挂的,高铭也没办法,只能任由他去了。

李逵和戴宗的下山,竟然触发了闭关许久的公孙胜的思乡之情,也坚持要下山还乡看视师父。

晁盖几番挽留,无奈公孙胜一再坚持,只好让他离去。

高铭看着公孙胜的背影,有种预感,公孙胜应该不会再回来了。

一个修道的人,之前不管是出于对蔡京收女婿生辰纲的愤怒,还是想得一笔富贵到梁山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在梁山这么久的生活,他应该已经看清了,哪里也不是世外桃源,朝廷有争夺,有贪墨,但这小小的梁山也是纷争不断,好汉们之间同样勾心斗角,烦心事一点不比外面少。

想要清静,还是回去修道是正途。

高铭见李逵、戴宗和公孙胜都下山了,便趁机试探道:“话说我来梁山也有些时日了,想回乡去看看,叫那些当年看轻我的乡里,知道我在梁山发达了,寨主,能否应允?”

连走了几个人,孙小五这么重要的人竟然还要走,晁盖想都没想,“先不急,你现在才是梁山小军师,等到哪日你更发达了,再衣锦还乡不迟。”

晁盖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一旁的吴用摇着羽扇,可笑不出来,这孙小五若是再发达,岂不是把他的位置挤没了。

但表面上不动声色,浑然装作没听到。

高铭却注意到了吴用表情中的不自在,不过他无所谓,吴用被他挤得心里不平衡,去投奔宋江才好呢。

一人支持一个“主公”,两虎相争、才能两败俱伤。

最近宋江那边形势走低,不是高铭愿意见到的。

——

下山去的几个人,最先回来的是解珍解宝兄弟,他们不是自己回来的,还带回来一个皱巴巴的盲老太太,正是李逵的母亲。

正确来说,是两兄弟救回来的。

据说在沂岭,李母口渴难耐,李逵就把她娘放在松树下的石头上,然后自己去找水,这一去就是许久。

解珍解宝在后面见了,按兵不动,结果这时候有两只小老虎过来,就要朝老太太扑去。

解珍解宝可是猎户,此时又有朴刀在手,两兄弟手里刀落,结果了两只小虎,知道必有大虎在附近,就赶紧背着李逵的母亲离开当地,一路下山去了。

解珍解宝虽然救了李母,但考虑到李逵那个性格,如果在沂水县等他,说不定会被他误会偷他老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逵老母背到了梁山上。

于是一干头领,围着一个干瘪的老太太看。

李母因为李逵不省心,整日啼哭,眼睛都哭瞎了,此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听周围都是男人的声音,口中都称头领,害怕的道:“背我来的人说你们是我儿李逵的兄弟,可是真的?”

宋江先道:“老伯母,这个不假,铁牛是我们的兄弟,您在这里十分安全,只管享清福罢,李逵兄弟还在办事,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了。”

李母眼睛看不到,不信也得信,再说这群人要想害她这个糟老婆子还不简单,没必要跟她说好话,“那我就在这里等我儿铁牛来,有劳几位大王了。”

虽然儿子李逵告诉她,他当了官背她享福,但老太太也不是傻子,她儿那个样子别说做官了,不做强盗就是好的了。

结果在路上遇到老虎,救下她这两个姓解的兄弟告诉她要去梁山,李逵也是梁山的头领之一,她心痛又无奈,她儿子果然做了强盗。

在场围观的大王之一高铭,看着这个饱经风霜的老太太,心想,李逵这会不知在做什么,老娘都丢了,看他还怎么有脸回来。

又待了三天,李逵回到山寨来了,不止他一人,还带来了四个好汉,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金钱豹子汤隆和没面目焦挺。

原来李逵找水回到原地,不见老娘,只看到两个小老虎的尸体,找了一圈不见老娘,这时候两只大虎见小虎死了,扑向李逵,被李逵砍下了山涧。

结果漫山遍野还是寻不到老母,以为老母喂了两只大老虎,在跌落山涧的老虎的肚子里。

于是只能下山,结果沂水县也被老虎祸害,作为杀虎英雄,李逵受到了当地隆重的接待。

虽然老娘生死未卜,大概率是死了,但一点没耽误李逵在沂水县受人款待,喝得不省人事,然后被人认出是黑旋风,给捆了报官。

幸好朱贵的兄弟笑面虎朱富,用蒙汗药药翻了押解衙役李云,把李逵给救下了。

但李云丢了李逵,也只能上梁山来。

路上遇到了铁匠汤隆和祖传玩相扑的焦挺,于是一并给带到梁山来了。

其中汤隆是个重要人物,因为他能打造铁甲兵器,对武装山寨的作用相当重要。

李逵到了聚义厅,在几个大头领的注视下,开始讲述一路的见闻。

听罢李逵说杀了两只大老虎的事情,晁盖哈哈大笑,“虽然世间少了两个真大虫,但今日山寨内却又添了笑面虎朱富和青眼虎李云两个兄弟,正好庆祝。”

一听有酒席,李逵亦笑道:“是该庆祝,这一路嘴巴没吃没喝,嘴巴都淡出鸟味来了。”

不等宋江开口,高铭在一旁悠悠说话,打破了这喜庆的局面,“李逵,你光顾着吃喝,把你娘都忘了吧?”

李逵可是个孝子,听高铭这么说,便恼道:“不许提俺娘!”一副要抓狂的样子。

宋江喝道:“铁牛不可无礼!你娘如今就在山上!”

李逵整个人呆住,“宋江哥哥,可不要骗俺铁牛。”

晁盖此时笑道:“是小军师说先不要告诉你,给你个惊喜,我们觉得有道理,才都不说的。”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高铭含笑看向一脸懵相的李逵。

李逵和他对视了片刻,也不知道这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然后急吼吼的道:“俺娘呢?俺娘在哪里?”

很快,解珍解宝搀扶着一个瞎眼老太太走了进来。

李逵一见老娘还活着,立刻冲了过去,激动的吼道:“娘,你没死啊?俺以为你喂老虎了,还杀了那大虫一窝。”

李母颤巍巍的伸出手,抚着儿子的脸,哭道:“是我的铁牛,你去找水,半天不回来,有两个大虫来吃我,幸好这解家兄弟出手救我,要不然你就真没娘了。还不快谢谢他们。”

李逵是个孝子,这点和宋江很像,解珍解宝从虎口救了他老娘,必须是他李逵的大恩人,便道:“你们救了俺铁牛的娘,胜过救俺铁牛自己一百倍一千倍,这恩情俺肯定记得,以后有需要俺的地方,只管唤俺一声,俺皱一下眉头,都不是个人!”

解珍解宝把事情和盘托出,“这件事还得谢孙军师,你一个人下山莽莽撞撞,带个老娘,身边又没人应手,保不齐会出事,才叫我们兄弟照应你,没想到真叫军师料中了,那山岭有大虫出没,你老母亲一个人眼睛又看不到,被丢在原地,擎等着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