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雁回拍了拍赵允初的肩膀,“那到时候就靠你了!”

包拯也调笑道:“雁哥儿手无缚鸡之力,寺正可要好好照应着他,交还一个完好无损的人给本府。”

赵允初耳尖微红,低着头道:“这是自然……”

……

办完手续,云雁回就带赵允初一起去拿笋了,云濮思那里非但准备了笋,还准备了一些腌肉给他,都装在小坛子里。

笋且不说,云雁回是早知道的,腌肉用的是猪肉,炸过一遍,而且选的都是有皮有肥有瘦的肉,比较大一块,非常下饭。

赵允初看了,便问云雁回:“带这么多吗?”

“这还只是一部分呢,首先也不只是我们两个吃,你要带人,不得分一些给下属吗,否则一个人吃独食,人家怎么会服你。”云雁回盘点了一下,“到时候路上虽然很多时候是住驿站,但是一来驿站吃食一般,当地的食物你不一定吃得惯,二来总会有露宿的时候,多准备一些,没什么错。”

云雁回说着,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其实,我还做了一些方便面……”

如果赵允初是一个现代人,这时候恐怕就要惊呼出声了。

但是很可惜,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宋人,所以他只是茫然地说:“什么面?”

汴京的面食多了去呢,但是赵允初可没有听过什么方便面,名字有点古怪,完全是雁哥儿的风格,想来又是他自己捣鼓出来的。

“技术不成熟,但是我觉得应该能入口,酱料可是下了功夫的……”云雁回嘀咕着,“等会儿到我家,我煮一碗给你吃吧。”

没错,云雁回为了路上的口腹之欲,愣是把方便面给弄出来了,虽然古代技术有限,但是,也算有些样子了。

方便面可以说是现代最伟大的速食品了,节约时间,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吃面,如果是现擀面、切面、下面、熬汤底,可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

云雁回特地请了汴京做面的老师傅,做了一批细细的面条,然后将其卷成现代方便面那种波浪的形状,倒不是有什么复原的癖好,而是这样的造型的确便于方便面熟透。

如此卷好定型,就可以将其蒸熟,然后再炸一遍,将面条里的水分都炸出来,炸过后,面饼就变硬了,而且是漂亮的金黄色。

——于是如果不方便生火烧水,撒上一些盐,直接当干脆面吃也是可以的。

云雁回采访过的东西虽然多,但方便面厂他还真没去采访过,只是知道做方便面的基本原理罢了。试着做了一下后,还真的成功了,只是肯定不如现代工艺的那么精致,然而,在这个年代,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尤其是,云雁回还在调料包上花了心思,如此一来,当他做完之后,尝过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现代人那种又爱又恨的心情,喜欢得不得了。

尤其是那些常在外奔波的人。

“来了,东西直接放院子里吧,反正到时候要直接装车……”

云雁回说着,打开门,就看到一群“常在外奔波”的人在他家煮面吃,也有直接干吃的,导致空气中充斥了一股面香味儿。

“……”云雁回愣了半晌,满脸黑线,“我记得我家今天没人啊!”

他家今天的确没人,全都上大相国寺去了,所以现在这些人……

开封府F4,五鼠,这些人面面相觑,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雁哥儿回来啦,这么早呢。”

云雁回:“= =哥哥们,你们这都是跟谁学的啊,你们知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官府的人啊!是公务员啊!白玉堂你还继续吃,不许吃了!就因为我说数量有限,这批先紧着出差用,你们居然偷偷到我家来吃面,请问你们还有没有出息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你们这样不觉得展护卫会很失望吗?”

云雁回正说着,展昭就从厨房端了一锅面出来,口中说着:“好烫好烫,玉堂快帮我接一下……”

云雁回:“……”

王朝弱弱道:“你说什么?”

云雁回:“……”说他的脸好痛。

“呃……”展昭抬头看到云雁回,十分尴尬,站在原地,手指都被烫红了。

白玉堂急了,咬着筷子站起来把锅接过去,放在桌上,口中说道:“好侄儿,你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不就是吃你一些面么。你准备了那——么多,吃一些根本没有差别的。”

云雁回愤愤道:“怎么没有差别啊?”

白玉堂:“哦,那昨天我们偷吃了二十包你发现了吗?”

云雁回:“………………”

我靠,还真没有……

“简直太无耻了,”云雁回又看向了展昭,“展护卫,你也学坏了!”

展昭惭愧地说:“展某羞愧,没能守住口……”

“七毛只是饿了,他有什么错啊!”白玉堂嚷道,无视了展昭听到他不小心脱口而出七毛时那怀疑人生的表情,当做啥也没发生,“雁哥儿,你体恤一下我们么,每日当差,还没办法吃到这面,多么煎熬啊!”

“怪我咯?”云雁回倒没有生气,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只是非常无语,而且看到其他人他都不觉得奇怪,看到展昭才是让他觉得被会心一击。

云雁回干脆挤开他们,不顾他们的惨叫,把那锅面捞了一半出来,又盛了汤,给了赵允初,“快吃,不能便宜他们了……”

众人侧目,这叫逻辑啊?

赵允初乖乖吃起了面,“味道是有些不一样,所以这为什么叫方便面呢?”

白玉堂手里还有半片面饼,他是干吃的,扬了扬说道:“名字是难听了一下,大概雁哥儿是出于它的特点吧,的确是很方便呢。”

云雁回便给赵允初解释了一下这面的特点。

赵允初笑笑道:“那倒真是方便极了,而且味道也很不错,雁哥儿,那之后你不打算多做一些卖吗?”

拿这个做生意,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买啊,尤其是那些要出门的客商。

云雁回摸了摸下巴,“可以考虑啊,放在大相国寺寄售。”

“那这日后岂不是又成了‘大相国寺方便面’?”有人说道,就和大相国寺禾花鱼、相蓝纸等等一样,打上了大相国寺的标签。

“大相国寺方便面就大相国寺方便面呗,现成的品牌,”云雁回说道,“不然难道叫我推广一下康师傅方便面吗?”

展昭不解地道:“难道不应该是云师傅吗?还是说,做面那位大师傅姓康?可是他没有参与后面的工序呀。”

云雁回呆了一下,然后大笑道:“我还真没想过这个,云,云师傅?听起来也太……”

云雁回没继续说完了,其他人都以为他想说太土了。

其实,云雁回想说,那也太山寨了吧……

第122章 我师父是了然

赵允初与一干随行人员出了东京, 往河北西路去,赵允初选择骑马,云雁回骑术不精,便坐在马车车辕。小宝和双宜也来了,小宝这会儿正在马车里面睡觉, 也不嫌颠得慌, 双宜一身男装, 同样策马,只是她距离云雁回的马车比较近,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云雁回聊天。

赵允初他们乘坐的是公务用车和马,北宋时期各种马车、骡车、驴车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极少人坐轿子,因为此时的士大夫们认为这是一种“以人代畜”的行为,极不人道。

而朝廷也会提供给官员们公务使用的车马,级别比较高的官员, 甚至有专车, 薪水里也会包含养马费用, 相当于现代的燃油补助。

像赵允初他们这种出差的,还可以凭枢密院发放的驿券在驿站调马,这种驿券俗称走马头子。

赵允初偷偷看云雁回,觉得雁哥儿神情十分镇定,完全不像初次出远门的人。

倒是双宜,问了不少边关的事情。这次随行的人里,是有曾在边关待过的老吏的,笑呵呵地给双宜解释了一些常识。

双宜感慨道:“真想快点抵达。”

一方面是她迫不及待去看看安肃军了,另一方面,则是赶路实在是一种折磨。

“这条件已经算不错了。”云雁回说道。

从东京到安肃军,两地之间平原较多,若是换了其他丘陵多的地方,不知道要绕多少路,爬多少山,这就是生活在古代的无奈了。

这时候路线和现代也不一样,算来到安肃军要走快两千里路,若是路上不断换马,大约六七日能赶到安肃军。

而实际上,云雁回知道后世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东京四周无天险可守,所以才被外族攻破。只是这个时候,的确是让他们的出行方便了很多。

更别提云雁回已经尽量为出行舒适做准备了,把小宝这个大夫也带上了,这可是一个流感都能死人的年代,外面细菌多,不得不小心。

云雁回安抚了双宜一般,看看一干人都有些枯燥的样子,心中思索了起来。

因为这是赵允初第一次出门办差,所以他爹娘还是略微走了些门路的,比如叫官家多派些护卫。现在一眼看过,都是冷漠脸,气氛着实有些沉闷。

“这样吧……赶路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们讲故事吧。”云雁回提高了音量,说道。

但凡是汴京人,哪个没去瓦子里耍过,去过瓦子里,就听过说话艺人的故事。

这会儿这个开封府的小吏自称要给大家说故事,他们也不由得好奇地看了过来。

双宜高兴得很,她可喜欢听云雁回讲故事了,尤其是她们小时候,云雁回为了哄小宝睡觉,会说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云雁回:“这里大部分人是不认识我的,只知道我来自开封府,其实我在入开封府之前,住在大相国寺,是那里的了然禅师的俗家弟子。”

云雁回说完最后一句话之后,在场的人突然集体狂笑起来。

“怎么了?我说什么了?了然禅师真的是我师父啊!”云雁回一脸茫然地左右看看,结果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没办法,自从大相国寺有了俗讲僧编制后,云雁回一念之间,把了然加进所有的段子里,所有的俗讲僧就一直秉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在他们的故事里,所有主人公都叫了然,即便不是,也会作为配角或者彩蛋出现。

经过数年时间,现在汴京人民心中,了然已经不止是大相国寺的方丈了,还是一个深入人心的梗。

深入人心到,本来还在怀疑云雁回到底会不会讲故事的人,听到了然这两个字,就都喷了出来——这特么不是俗讲僧最经典的开头吗?我们寺里有个了然禅师!

云雁回当然知道这一点,他补的那一句只是表演效果罢了,待大家笑得肚子都疼了,声音渐渐笑起来,他才继续说道:“看来大家好像都认识他。”

又是一阵会意的轻笑声。

云雁回说道:“话说我师父有次渡河,正巧与一女娘同渡,无意间瞥了她一眼,这女娘便大怒起来,说我师父是个淫僧,偷看良家妇女。我师父是什么人?德高望重啊,虽然心里无鬼,但是为了避嫌,还是闭上了眼睛。这女娘却更加生气了,说,你偷看我不算,还敢在心里想我!”

说到这儿,大家都笑了起来。

云雁回又接着道:“这叫人怎么办啊,我师父只好干脆把身子都侧了过去。”

众人也想,这下子总没话说了吧?

云雁回便学道:“那女娘说,好啊,我说中了,你觉得无脸见我了!”

众人登时哄然大笑。

小宝在里面都被吵醒了,听了两句,嘟哝道:“雁哥促狭得很,又编排师父哩……”

云雁回在瓦舍里泡出来的节奏感还没丢,把握得甚好,气氛被调动了起来,被提起兴趣的群众纷纷要求他继续讲。于是,云雁回就把自己还记得的那些笑话,都套上了然的名字,给大家说了一遍。

不得不说,经过这样一场,大家的关系都融洽了很多,脸上带着笑容,精神奕奕。

云雁回一看这精神面貌,甚是满意。

可惜有得必有失,半路上他们的马车坏了,虽说随行有会修马车的,但是也不免耽搁了一会儿,如此一来,天都擦黑了,还没能赶到最近的驿站。

这时候不像现代,晚上路上有路灯,到处都是漆黑一片,根本不好赶路。大家商量了一番,看看前面有间寺庙,干脆那里借宿好了。

这寺庙规格不大不小,但也有寒舍几间,通常这种寺庙都会承接住宿业务的,于是云雁回上前去敲门。

不多时,就有个年青僧人出来应门,一看他们这么多人,唬了一跳。

云雁回连忙说明自己是来投宿的,然而僧人十分胆小的样子,云雁回知道,这时候很多恶吏欺人,况且他们一行人很多牛高马大的,看上去就不是好惹的,这僧人当然是怕钱没赚到还惹事。

虽说他一个人也拦不住他们,但是云雁回还是很好心地安慰他,“我们官长是大理寺的,治下严明,今夜住宿,绝不会惊扰寺中分毫。”

僧人怯怯地看着他。

“我与你也算半个自己人呢,”云雁回一笑,表明身份,“我是东京大相国寺了然禅师的俗门弟子。”

他一说,后面有几个人又忍不住噗的笑了出来——这个时候了,这云小哥还有心情逗人呢。

那僧人自然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还愣头愣脑地道:“真的吗?那咱们倒是同宗同系,多年前,我们住持曾与了然禅师同在善水法师坐下听讲,去年,我们还去东京借过经书呢。我的确听住持笑谈过一位姓云的俗门师兄,现竟在天庆观,不知是你师兄还是师弟?”

“我师父一共只有两位俗门弟子,姓云的只有我一个,我便是在开封府天庆观当差,如今被抽调随官长前往边关办事。”云雁回微微一笑,“想来住持说的便是我了,没想到还有这般渊源。”

两人叙过来历,瞬间放松了不少,不说天下和尚是一家,反正他们是攀得上关系的,这僧人还得叫云雁回一声师兄了。

“师兄,诸位官爷请进,我这便去通报住持。”这僧人不好意思地让开了,请他们进来。

云雁回也回身,准备叫大家进来,没想到他一回身,发现除了赵允初、双宜、小宝几个人,其他人都愣愣地呆看着他呢,夸张一点的嘴巴都长大了。

云雁回一挑眉:“怎么了?”

其中一个人颤颤巍巍地举手,“云小哥,你,你真的是了然禅师的弟子啊?”

“怎么,我下午和你们说了一下午的家师的故事,你们都当我在吹牛皮吗?”云雁回一本正经地道。

众人:“…………”

他们心中都想,我靠,你还好意思说?也不想想你说的那都什么故事啊!不过,他们也的确从第一句起就没相信云雁回说的是真的,没办法,谁让了然已经是个梗了呢,现如今有些说诨话的都用。

云雁回催着他们进门,这些人脚底下还在打飘,有点被刷新三观的感觉。一想到云雁回之前那些引人发笑的段子,他们脸皮都要抽动起来了。

赵允初他们也不说破,就默默看云雁回装逼。

看着众人憋得要吐血的样子,云雁回哈哈笑了两声,方才说破了,“同你们开个玩笑,我和寺中的俗讲僧混过一段时日。”

云雁回这么一说,大家才释然。

这就说得过去了!原来说的还真的都是段子啊!不过想到是由这位了然禅师的高徒说出来,还真是格外的……带感呢。

进了寺中,云雁回同这寺里的主持会面,叙了一番交情,虽说他们俩没见过面,但是有了然作为桥梁,所以倒还好。

主持看着他们这么些人,有些抱歉地道:“留宿自然不成问题,只是寒寺只有瓦舍十来间,恐怕要怠慢各位了……”

云雁回看了赵允初一眼。

赵允初淡淡道:“无碍,挤挤便是,总比幕天席地要好。”

云雁回点点头:“正是。”

第123章 夜宿山寺

出门在外, 大家都懂得要适时将就,所以,赵允初如此说,并无人有二话,毕竟, 在分配房间的时候, 即使大家想让赵允初一个人一个房间, 他也坚持与人同宿了,十分身先士卒。

本来安排的,其实是另外一个年轻官吏,不过赵允初虽然在云雁回面前甜得很, 在别的人看来,却有那么点可怕,不止是因为他的官职,更因为……

“寺正好像是赵允迪的弟弟……”

云雁回:“……”

云雁回混迹在群众之中, 听到了这话, 顿觉无语。

众人纷纷意会地“哦”了一声, “但是寺正看上去是正派人啊!”

“对啊!”

那人连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有暗示什么……只是我怕自己睡觉姿势不规矩……毕竟他可是上官。”

这倒也是一个缘由。

大家虽然同情,但是也没人愿意和他交换,谁会愿意和领导住一起啊,想拍马屁的都不会选择这个,只怕马屁拍到马腿上。

“算了……唉,大不了睁一晚上眼。”

云雁回看不下去了,“我来吧……我跟你换一下。”

众人纷纷侧目,齐刷刷地看着云雁回。

白日里,赵允初作为官长,赶路时的位置靠中间一些,和云雁回也没讲几句话,所以,没人觉得他们是很熟悉的。

现在,云雁回大无畏地站出来,难免让大家又惊讶又奇怪。

云雁回无辜地眨了眨眼,“怎么了,我和寺正是发小,我不怕啊。”

众人:“………………”

平时云雁回这么说,大家可能会哈哈一笑,和宗室是发小?你怎么不说你是皇室子弟啊?

而且,哪有人这么光明正大说自己是关系户的。

不过因为云雁回之前了然徒弟那一出,现在他们竟有些迟疑了。

虽然听上去很荒谬,但是,万一是真的呢……

“你们不信啊?不信算了,但是,还要不要换呢?”云雁回笑嘻嘻地问。

那年轻官吏自然是忙不迭地点头,换的!

倒是其他人,一看云雁回这嬉皮笑脸的样子,又不自觉认为他在开玩笑了,纷纷嗔怪道:“吓死我们,还以为是真的。”

毕竟他们还在编排来着……

云雁回哈哈一笑,正要说话,看到赵允初抱着被褥经过。

虽说天气不算凉,但是那几间客舍床上都光秃秃的,因此和尚们找了些垫被给他们,赵允初这是亲自去抱了。

云雁回颠颠过去接了一床,“小初,我跟小宋换了房间,今夜我同你睡。”

赵允初当时就笑了,略有些撒娇地说:“那你要早点睡,不许熬夜吵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