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雁回心中一惊,“他们这是……”

柳雍微微一笑,“此处住了很多辽国人,有做大生意的,也有做小买卖的。他们都是在卖东西,将东西卖给这些辽国人。”

云雁回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就这么……堂而皇之?”

不经过榷场的交易,无论大还是小,按理说都是走私。

来安肃军之前,云雁回知道此地走私风气甚广,但是,他一直以为是在上层官员之中,那些官员用国家的货物牟利,什么成本都不要,就谋得巨富。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不正之风竟然已经刮到了普通士兵之中。要知道,在京中,这种事情是没人敢明提的。这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天高皇帝远。

云雁回看过去,发现柳雍脸上的笑容有些得意。

“兄弟,大宋做这样买卖的有三种人,一种是普通百姓,他们和辽国的普通百姓互换物品更常见,你若是去边界,可以看到许多。一种,就是这些士兵、小吏,他们利用一些职务上的便利,拿到东西卖给辽人。至于第三种……”

柳雍说着,眼中现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就是我们大宋的使臣们,他们和辽国的臣子做生意,利润可更高。所以,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理由不模仿呢?”

云雁回几乎要维持不住自己的表情了,一腔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所以,柳雍之流,就是这么偷换概念,给人洗脑,然后将风气带歪的吗?

国家设立榷场,收取商税,小民进行小小的物品交换,这是灰色地带,没人会想过能完全禁止或者严打这种情况。

可是,大部分小民,甚至是那些低等士兵、官吏的走私,多是为了逃税,会是如同柳雍他们一般的违禁物品吗?根本不会!

而柳雍呢,他们走私的是茶。茶,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可能仅仅是一种饮品,但是对大宋来说,不是。

辽国和西夏不愿意卖给大宋马匹,大宋要练兵,只能用茶叶和另一个产马地——吐蕃进行交换,在吐蕃对茶叶需求量大和大宋也不愿大量流失铜钱的情况下,用大量茶叶换他们的马,茶叶在一定程度,是相当于军用物资的!

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今日是茶,明日又会是什么?他们可是为朝廷驻守边关的官员啊。

云雁回编造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商人,却没有想到,现实比他想象的更为疯狂。

云雁回咬紧后槽牙,露出一抹微笑,“说得正是,连那些高官都不在乎严令,我们又如何在乎呢?”

第127章 大宋欠他一座奥斯卡

柳雍将云雁回带至走私商的聚集处, 因为他觉得此人既然醉后吐露家中也走私,而且对他说的话表达了赞同,应该是可以吸纳了。

在其他走私商还未来的时候,柳雍便问道:“飞波兄家中,卖茶?”

云雁回眼神闪烁, “什么?”

柳雍笑着说道:“不要这么紧张嘛, 有宣谕使的关系在, 难道你还担心我吗?还是说,方才我那些话,还不够明白?”

“唉……”云雁回郁闷的说,“我就是这点不好, 喝醉了胡咧咧。”

柳雍大笑了起来,“我原来觉得兄弟年少轻狂,但是经过昨夜我才发现,你已经是十分低调了。”

“那种事, 可不敢张扬。”云雁回摇了摇头, “否则家父要揍死我的。”

“明人不说暗话, ”柳雍说道,“我很有兴趣与令尊合作,不知令尊与吐蕃那边,是怎么个合伙法?”

这郑家要打通吐蕃的走私线路,应该也是和当地官员或者权贵有合作,两方利益分成。他这里也可以提供往辽国的便利,参照那边来定价格最好。

柳雍显得有些急切,因为辽国那边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了。

云雁回眨眼想了想,便报给了他,“货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父亲常年在福建路。”

福建路是大宋的产茶大区,茶场出茶量极大。

柳雍眼睛一亮,“这,是八大王的关系吗?”

他心里还有些怀疑呢,福建路产茶之巨,茶案盯着那里盯得可紧了,能在那里伸手,还不想是经营了几年而已,他觉得,八王爷好像没有这个本事吧。

“不,”云雁回摇了摇头,“我家走的是邹雪来的路子。”

柳雍顿时吸了口气,他想摸郑飞波的底,但是这个底可真叫他……喜出望外,连邹雪来的关系都被打通了?

云雁回一副终于能炫富了之前憋得好辛苦的样子,说道:“那邹雪来,家里的琉璃器,泰半都是我们找来的。”

柳雍顿时又信了几分,邹雪来爱琉璃器的事情,知道的人真不多,连他也是因为接触过一个茶案的官员,才无意间知道的。

接下来,云雁回又大谈特谈邹雪来,而且对茶案的职能划分、设置、现在的官员权力情况一清二楚。

柳雍目光愈加不一样了,以大宋的官员之冗杂,不是久浸衙门的人,都不能把职能摸清楚,更别提人际关系了,可是郑凌却一清二楚,问及八卦都信手拈来,要说他家和茶案没有勾结,鬼才信呢。

柳雍自觉搭上了一条极有用的关系,一激动之下,又敬了云雁回一杯。

云雁回苦着脸道:“真的不喝了,昨夜醉得现在还头疼呢。”

柳雍哈哈大笑,觉得这孩子还挺有趣,又问他,他可以做他爹的主么。

“我当然是不能的,但是我知道我爹真想扩大一下生意,”云雁回似笑非笑地道,“还要多亏您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好回去邀功。”

这真是瞌睡了就有枕头啊,柳雍心里十分得意,叫小厮去点几个妓女来。

云雁回却道:“……我就算了吧。”

柳雍看了他一眼,“宣谕使管得这么严?”

“……”云雁回的脸一下子红了,“你怎么……”

柳雍无辜地道:“我是说,随行的官吏都不能招妓吗?”

云雁回:“……”

看少年臊得很,柳雍又是一阵笑,不去逗他了。

不过,他本听邵廷宜说,以为是赵允初照看着郑凌,现在看来,赵允初真是精明啊,这郑飞波可不是万贯家财了吧。

唉,要是某再年轻十来岁……柳雍遗憾地看了一眼郑飞波一眼。

——

云雁回回去得早,这次没吃什么酒,所以也没醉。

他心中装着今日的事,所以有些郁郁寡欢,沉闷地打开门之后,惊讶地发现,西夏的党项人还在。白天和赵允初吵得眼红脖子粗的使臣,现在正在和赵允初……角抵?

这是一种类似摔跤的活动,俩人抓在一起,西夏使臣已经满面通红,赵允初还是面不改色的样子。

旁边,两方的人都在加油。

云雁回走过来,赵允初回头看他一眼,就有点放松精神了,差点被绊倒。

云雁回慢慢走到近前,有点不可思议,问自己这边的一个人,“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角抵啊。”

“我知道!”云雁回无语,“他们谈完了并没回去,反而留下来角抵了?”

角抵在西夏还挺流行的,用现代情况来比方,就是两国外交使臣谈完正事,一起去开开心心地打篮球了,让人觉得有点欢乐过头了。

那人沉默了一下,说道:“他们本来要和辽人一起走,这使臣突然肚子痛,慢了一步在此更衣,然后就拖到了我们吃饭的时间……”

云雁回:“……”

因为安肃军的伙食也不怎么样,所以他们这一行人的,都习惯了不吃邵廷宜叫人准备的饭菜,而是继续吃云雁回从东京带来的方便面之类的,幸好当时云雁回有先见之明,准备了很多。

那人幽幽补了一句:“难怪夏人如此强壮,他们真能吃啊……”

云雁回:“…………”

听说,西夏人吃完之后,就干脆消食再走,玩起了角抵,宋人出于礼貌,也陪了一下。

结果,也不知道怎么就发展成了这样,西夏人车轮战赵允初。

——迄今为止,赵允初还没有输过。

云雁回没见赵允初花特别多时间用在弓马武艺上过,可能还不如他习文的时间来得多,但是有个词叫做遗传,这可能真的是天赋,他天生神力,又有他爹的好基因,在这方面不点即通。而且很多时候,一力降十会。

所以,现在这一场云雁回也丝毫不担心。

果然,不多时,就以西夏使臣被摔在地上为结束了。他是最后一个,至此,西夏没人了。

这西夏使臣心服口服,被赵允初拖起来之后,就大夸特夸他,没有想到宋人中还有这样的神人。要知道,他们出使宋国,带的侍卫都是一等一的勇士,但是在赵允初手下,都没有撑满一盏茶功夫的。

云雁回一直站在旁边围观,待他们结束寒暄完之后,西夏人都被送离,再与赵允初回转房中。

赵允初问及今夜情况:“如何?”

云雁回难掩愤怒,将自己在那酒家看到的情形向赵允初描绘了一番,低声道:“我实在没有想到,安肃军已经病入膏肓了,此处人人皆私贩商品,从上到下,已经难以拔除。而且……最糟糕的是,我们也靠不上邵廷宜,柳雍都是听他的,此处的情况,根本就是他造成的。”

邵廷宜掌着兵权,倘若他们要强治邵廷宜,邵廷宜恐怕不会束手就擒,甚至不排除反杀的可能性,而他们,势单力薄,身边赵允初神功盖世,也不可能打得过人海战术啊。

赵允初叹道:“这岂不是说,若是来光明正大的,我们恐怕都得折在这儿。”

云雁回凝重地道:“是的。”

赵允初凝视着东京的方向良久,吐了口气,缓缓道:“可是我们不能辜负官家的重托……雁哥儿,那就靠你来想想法子了。”

云雁回:“嗯……嗯??”

云雁回:“…………”

妈的,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用光明正大的就是他来想法子了?

——

连续十来日,赵允初与辽、夏两国的使臣都在商谈拍卖事宜,有时是三方一起,有时是两两相谈,还有无数封信件往来于三国国都与安肃军之间。

最后,三方终于将细节都确定了下来,签订了拍卖守则,从此以后,大宋的花茶就将以拍卖的方式销往辽、夏两国,而且,日后若是有其他货物要以此法销售,那么也以此守则为基本。

赵允初对两国使者开心地说:“来,喝一杯,庆祝咱们成功谈完!”

辽、夏两国的使者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自个儿庆祝去吧!

赵允初无辜地转身,对邵廷宜说:“那咱们去庆祝吧?”

“那是自然!”邵廷宜振臂一呼,“今日大家都好酒好肉!”

赵允初与云雁回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谈判结束,而且对大宋大大的有利,多日来的忙碌终于结束了,安肃军衙门欢天喜地,摆了很多桌,酒水不要钱一样上来。

最该喝的自然是赵允初这个宣谕使,只是他自称酒量不行,其他人自然是不依。

云雁回看邵廷宜坚持敬了赵允初一碗又一碗,急了,站起来道:“我替他喝!”

邵廷宜和柳雍相视一笑,他们都知道这二人的关系。

柳雍也施施然站起来,“既然如此,下官也替邵知军喝吧。”

上一次,郑飞波就是被他灌醉的,柳雍心想,让你回忆一下被我统治的恐惧。

他看到那少年眼中果然闪过了一丝畏惧,但还是死撑着道:“那就来啊!”

两人竟是当场拼起酒来,旁人不停叫好。

五碗,十碗,二十碗……

不断吞咽着烈酒,柳雍渐渐上头了,脚步有些不稳,可是他有些疑惑,为什么对面的郑飞波还没有倒下来,反而愈战愈勇。难道说,为了赵允初喝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又喝了一碗,柳雍已经感觉到下腹涨涨的了,他想休息一下,便打岔道:“短短时日,飞波的酒量大有进展啊。”

这些日子他和郑飞波也混在一起颇久,谈生意,聊生意,还有给郑飞波的爹写信商谈之类的,故此口气也比一开始熟稔多了。

云雁回又给自己倒上了一碗酒,摇头晃脑地道:“不是大有进展,我从来便千杯不醉。”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一息之后,喝多了脑子有些钝的柳雍反应过来后,却是表情僵硬了。

邵廷宜也迅速想到了什么,表情一变。

他们二人死死盯着正不紧不慢端起酒来的郑飞波,试图找到几分玩笑的神色,可惜,只能发现他眼中现在还没有什么醉意。

云雁回将碗中酒一饮而尽,潇洒地倒过来展示了一下空空如也的碗底。

是真的,他千杯不醉。

看着邵廷宜和柳雍恍然梦醒,而后越来越差的脸色,云雁回在心底想,嗯,大宋欠我一座奥斯卡……

第128章 深藏功与名

随行的护卫纷纷放下酒碗, 将他们团团围住,他们根本就没有喝多少,然而安肃军的人,却早已醉得不像样。

柳雍的酒一下子吓醒了,他和邵廷宜死死盯着云雁回看。

云雁回皮笑肉不笑地道:“在下云雁回, 供职开封府, 此次奉皇命钦办花茶拍卖事宜。”他指了指赵允初, “至于他么,倒真的是赵允初,但是负责的,是安肃军官商勾结, 私贩茶叶一案。”

只不过,他们两个把两件案子放到一起来办了,互相帮忙,赵允初给云雁回打掩护, 云雁回则给赵允初做卧底。

邵、柳二人, 一瞬间好似明白了, 为什么每次赵允初和辽、夏国使臣谈事,云雁回总会在里面,也明白了,官家派这个大理寺官员做宣谕使,真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与邵廷宜的关系。

大理寺官员,最基本的职能,本就是办大案的。

赵允初也矜持地道:“今日,还是双喜同贺为好。”

一贺拍卖洽谈成功,二贺走私案毕。

邵廷宜这才明白,其实朝廷早就怀疑上他了,只是不动声色,假借花茶的事,让人过来调查,然而他还算冷静,沉声道:“你们想得也太好了。”

邵廷宜击了击掌,院墙之上,顿时出现了数十名弓箭手,挽弓对准他们。

“这些,都是我的亲信护卫,你们便是再灌酒——哦,看这样子,还在酒中下了药吧——他们却是不会碰的。”邵廷宜冷冷道,“若是换了一处,你们玩下药这一招还行,但是在安肃军,你们难道以为能活着出去?”

柳雍也定了定神,说道:“整个安肃军都在知军的掌控之下,年青人,还是太天真了。”

这使团带的人加上护卫也不过几十人,都在这儿了,杀两个人也许够了,可是,邵廷宜的亲卫有一百多号人,各个平日隐没在普通衙役中,但都甚是悍勇,且弓马娴熟。

加上邵廷宜也是武官,这些人砍到他之前,一定会更快被射杀。

赵允初脸上却露出了一点笑意。

云雁回懒懒道:“难道,只有你们会装B……击掌吗?”

high five。

云雁回默念,伸出一只手来。

赵允初看都没往旁边看,伸手和他击了三下掌。

啪,啪,啪。

于是,一轮箭雨从更外围的地方射进来,将那些正瞄准里面的邵廷宜亲军悉数射杀!

邵廷宜有些慌张地回头看,他不明白,这箭是从哪里来的!

看着数量,起码也有两百人,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赵允初怎么可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买通人?而且,安肃军在他的掌控下,他不但看了赵允初所有往来信件,并无调兵迹象,也根本没有发现,有别处宋军进入安肃军。

这是哪里来的神兵天降?

柳雍吓坏了,靠近了邵廷宜,“你们要是敢……我们的人不会放过你们的……”

诚然,若是他们都死了,那些官员自觉逃不过,因为他们也都被拉下水了,那么很可能会攻击赵允初他们,而且可能性还特别高。

然而赵允初却森森然道:“今日为了庆贺,安肃军官吏都已来此,便是不来的,也没有关系——”

邵廷宜眼皮一跳,忽然感觉不妙。

赵允初:“毕竟,我们不需要活口。”

邵廷宜:“……”

赵允初:“大军已围住安肃军,我已得到官家许可,不必经大理寺审判,就地斩杀与私贩茶叶有关的所有官员。其余士兵若俯首受罚,还可将功折罪,若是想反抗,那么就等着大军围城吧。”

不审判,没余地,需要杀多少人,都先斩后奏。

柳雍险些崩溃,“怎么能!”

这根本不是朝廷一贯的行事风格,他设想过很多自己的结局,但是不包括这样的。

当然,这只能证明他着实不了解仁宗。

“这已经是官家的仁慈了,鉴于你们本该处以凌迟极刑。”赵允初挥了挥手,将此院中官员围住的护卫们便上前,制服了这些人,并就地行刑,血溅当场。

但是,邵廷宜和柳雍致死都不明白,那些帮赵允初演了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戏码的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外面的人守住了衙门,里面的人则提刀在衙门内搜寻他们名单上的人物,一旦揪出来,就地砍了。或有反抗,便是血战,然而因为没喝酒也没吃东西的实在是少数,所以反抗力度很小。

按照一般官员的套路,杀了首犯之后,从犯应该是再议论一番刑罚的,然而特事特办,赵允初已取得首肯,反正安肃军衙门已经烂透了,便根据云雁回这些天搜集的情报,将相关人等都砍了。

这些人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机会,就已经被迅速灭掉了。

而到此时,城内驻军甚至还未反应过来,实际上,他们是直到别处州军的士兵持令前来换防,茫然离岗之后,才渐渐知道发生了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