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哈尔有点不甘心,“我,我看看云郎有没有短缺的……”

赵允初训斥道:“你可知道,他为了几个月你们的演出操碎了心!叫你们这样一个临时搭起来的班子在御前攒底!还有你们先生也是殚精竭虑,你那些师兄妹也在刻苦练习,你却尽想着些儿女情长的事情!你觉得你对得起孔先生,和雁哥儿吗?”

纳哈尔被说得渐渐低下头,露出了羞愧的神情,眼中更泛起了泪花,“您教训的是,我一定再不胡思乱想,影响练曲了。”

纳哈尔吸吸鼻子,手中蹭了蹭眼睛,把眼泪压下去。

“正该如此,回去吧,大冷的天!”赵允初说道。

纳哈尔用力点头,跑回自己房间去了。

……

赵允初目送她离开,方才去厨房打了水,再回转房间,路上不经意便看到天空中竟纷纷扬扬落下鹅毛大雪。

赵允初紧走几步回房,开门,有些兴奋地道:“雁哥儿,下雪了。”

云雁回正趴在床上半醒半睡呢,惊醒过来,揉了揉眼睛,“什么,下雪了?”

他也随便一踩鞋子,走到门边来看,果然是一场鹅毛大雪,而且天空中明月还清晰可见。

不一会儿,那边本来正在练戏的弟子们也发觉了,纷纷趴在窗口看,不时发出嬉笑声。

云雁回不禁也生出些风花雪月的意思,“良辰美景,真是让我不禁……”

赵允初竖起了耳朵听,良辰美景,这四个字让他好不心猿意马,想到了好多好多纳哈尔想不得的儿女情长的事情。

云雁回:“想唱歌!”

赵允初:“……”

云雁回兴奋地道:“我唱歌给你听,要吗?”

赵允初面露纠结,即便他是无脑雁吹,也很难违心地说雁哥儿唱歌很好听。从前几次雁哥儿偶有开口,不无令人震惊。

大概正如一句话,人无完人,便是雁哥儿,也有不擅长的事情啊。

赵允初犹豫地道:“那个……孔先生正在隔壁睡觉吧,若是把他吵醒了,好像不太好。”

“咦,你越来越有公德心了,好吧……”云雁回转过头去,继续看这“风花雪月”的一幕。五秒后,他转过头来,“不行,憋不住,我就是要挥洒一下心绪!”

赵允初:“…………”

那边厢,孔家班的弟子们都关上窗,而且再无声息传来,想是准备睡觉了。

而这边呢,云雁回则扶着门框,“这首歌很有内涵,你听好了。”

赵允初感觉到自己好像在颤抖,为了即将发生的事。

云雁回白着嗓子:“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内涵??赵允初觉得自己仿佛被玩儿了。

什么叫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他不懂啊!

云雁回:“拼出你我的缘份……”

这个猝不及防的转折,让赵允初心口小鹿狂跳。

这,这句懂……

虽然,虽然曲调怪异,词也很……普通,但是这仿佛在暗示什么啊?这是雁哥儿自己写的吗?

云雁回:“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赵允初心想,嗯,一定不是我的错觉……

云雁回:“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赵允初:“……”

“呼,只记得两句了。”云雁回感叹道,又继续,“雪,一片一片一片……”

隔壁的窗户猛然一响,好像是鞋子砸在上面发出来的,然后是孔寄崩溃的声音:“别一片一片一片了!磕巴啊你!”

云雁回&赵允初:“…………”

云雁回若无其事地和赵允初退回门中,把门一关,对赵允初道:“他睡觉不喜欢被吵醒,平时脾气还是不错的。”

赵允初忧愁地看着云雁回,想了半天,还是不敢对雁哥儿说实话。

赵允初心道,万万不能叫雁哥儿在我这里清醒过来,明白自己唱的歌都是扰民,而且对孔寄那种人大概已经是一种折磨……

第178章 留一手?

第二天, 云雁回睡醒了,首先钻入耳朵的,却是一首异域歌曲,很显然是纳哈尔在唱。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是少女的歌喉婉转动人, 还是很让人心情愉悦的。

再看看旁边, 赵允初仍在睡梦中呢, 幸好今日休假,也不用上朝,云雁回想着待会儿是不是还带赵允初一起去考察蹴鞠队。

云雁回轻手轻脚下床,穿上衣服, 打开门来,所有弟子都在练功,纳合尔一边唱歌一边浇花,就在近前。

“早上好, 纳哈尔。”云雁回道了声早。

却只看到纳哈尔的歌声戛然而止, 低下头小声道了声好, 便转到另一边去了。

云雁回颇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可和纳哈尔平日的态度不大一样,这是发生什么了?

“奇怪,我什么时候这么讨人厌了吗?”云雁回自语着。

“一定是因为她昨夜也听到你唱歌了。”孔寄的声音冷冷响起。

云雁回转头一看,发现孔寄房间的窗户打开,他正靠在床边看向这边,面带嘲讽。

“我不跟你一般见识。”云雁回心想,这是文化的隔阂,千百年后的歌曲,怎么能指望古代人欣赏呢?他们在嘲讽的时候,可不清楚自己在嘲讽的是什么。

了不得了,穿越千年时空的流行歌曲,不提内容,意义重大啊,可惜凡人们感受不到这个情怀,就像他们感受不到云雁回为何对熊猫深深的爱一样。

孔寄嗤笑了一声,因为多日来和云雁回关系近了,说话也很随意,“说句大实话君莫怪,云先生,你万般皆好,唯独在这‘唱’上没有什么天赋。曲调怪异,曲词莫名其妙,更是一个大白嗓子,唱不出丝毫韵味。”

云雁回:=_=!

“但是云先生在别的方面上,实在是天才。”孔寄话音一转,又开始夸了起来,“我按照您所说的,去采买了物件,现正交给绣坊制作了,想必成品效果极佳。”

孔寄说的是云雁回提出的一些舞台装饰,包括戏服、头面等,要做就做到最好嘛。

云雁回心里舒服了一点,问道:“你那本子改得怎么样了?”

提到戏本,孔寄也来了精神,“我又改完一稿,给你看看。”

孔寄回身,去将自己的稿子拿了出来,给云雁回看。

这时赵允初也起床了,打着哈欠打开门,云雁回本想去孔寄房间看,免得吵醒赵允初,现看他起身了,就仍是到自己房间去,坐在床上翻看起来。

孔寄在旁犹豫地道:“有一个情节我很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叫梁生跟随鱼精一起跳入水中。”

孔寄说的梁生就是他这个本子里男主人公,这是一个根据这时候的民间传说扩充改编的,就是看中了原著的知名度。

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倒是没什么新意,无非是一个书生养了条鱼,后来那条鱼化作美女来跟他谈恋爱。

这其中又夹杂了书生被陷害入狱,鱼精美女救英雄,暴露妖精身份,经历一番纠结才在一起。如此如此这番这番的狗血故事。

当然了,这故事核心虽然狗血,但是只要孔寄的水平高,还是能编得荡气回肠的,何况从来只有狗血才是大众口味。

孔寄之前叫云雁回给自己些主意来着,可是云雁回对这些爱情故事真没什么辙,出了些失忆、跳崖、有情人终成兄妹之类的坑爹梗之后,孔寄就看清楚他了——并不擅长风花雪月。

现在听到孔寄说要不要让梁生跳到水里去挽回鱼精,云雁回嗤笑一声,“我叫你跳崖你不肯用,现在又跳水了,跳水有高到哪里去吗?跳吧跳吧,最好叫他说一声you jump,i jump。”

孔寄糊涂了,“什么,酱铺?”

“外国话,你不懂了吧,意思就是你跳,我也跳。”云雁回说道。

孔寄摇头,“我们这戏里还是不要加他国话了,没有什么观众喜欢的。”这其他国家的演员东京也有,就像纳哈尔这样,或者是苗族歌舞,这些还挺受欢迎,但是不知为何,和本国元素糅杂在一起的,就不太受欢迎了。

云雁回觉得,大概大家也是在嫌弃洋不洋土不土吧……

赵允初原本是迷迷糊糊的,在旁边听着这情节,倒是渐渐清醒,还入迷了,吸了吸鼻子,“好凄美的故事,那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吗?”

“能不在一起吗?虽然悲剧更让人铭记,但是我们孔先生可是亲妈。”云雁回说道,“说正经的,我是支持跳下去的,场景比较丰富。”

孔寄严肃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这么改了。”

赵允初:“我能看看这本子吗?”

孔寄点头。

赵允初便接过戏本,细细看了一遍,心中顿时就代入了,只觉得雁哥儿就跟鱼精一样有百般能耐,自己和书生一样柔弱美丽,可惜情感上是不一样的,鱼精深爱书生来着,真乃美中不足。

云雁回没防备赵允初在苏着男女主角,问他,“你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写得真好啊!虽不知道唱起来是什么样,但词写得真是好。”赵允初咂摸着滋味,“什么时候能看到全场呢?”

“三四个月吧。”孔寄盘算了一下,“现在改的只是其中几出,另外几出已经在排了。”

赵允初一听还有三四个月,又是期待又是感慨要等那么久。

“小初,你要是想听,我可以提前唱给你听啊。”云雁回严肃地说,“听鱼精的故事也罢,别的也可以,你觉得怎么样?”

赵允初:“…………”

孔寄也干笑了两声,“我去……更衣了。”

他说罢就跑了,严重怀疑云雁回是之前被他打击了,所以才要折磨人,现在若不走,岂不是一起被折磨了。

不等云雁回说话,孔寄就跑了。

赵允初:“……”

云雁回看着他说:“你不想听吗?”

赵允初纠结了一下,“……听吧。”

唉,三从四德,也不过如此了。赵允初心中感慨。

云雁回眼睛转了转,狡黠地笑了笑,却没有唱什么现代歌曲,他以前楼下住了个老大爷,常常喜欢开着音响放戏曲,久而久之,云雁回也能哼上几段了。

此时,云雁回遂用手打着拍子,唱了几句,“百万军中独自闯,当阳救主姓名扬,主公但把宽心放,为臣保驾谅无妨。”

不过四句,把赵允初给唱呆了。

这几句是京剧《黄鹤楼》里赵云的唱词,云雁回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是他只要唱出几分意思,就够人咂摸了啊,发展到后世,京剧可是非常成熟了,也更接近时人的审美。

再说了,现如今瓦舍勾栏中,说史的里面,就要数三国史最受欢迎。

几句话而已,里面有个当阳救主,赵允初立刻分辨出来,这也是三国的故事了。

要不是亲眼看到云雁回开口,赵允初根本不会相信这是他唱的,不能说技惊四座,但是要这么看根本不是缺陷了好吗?

之前雁哥儿表现得那样,难道是不想自己太出色,让大家嫉妒?

赵允初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孔寄从外面扑了进来,他走出去根本没多远,就听到了云雁回在哼《黄鹤楼》,可把他也给惊呆了,回身就把云雁回给拽住了,“你,你……你是不是自己写了一出三国的戏本?这是什么曲调?!”

而且也不知道这是融合的何地曲调,乍一听还挺带感!而且这几句,绝对是从整出戏里面截出来的!

孔寄听戏,几句就足以听出很多门道来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简直叫他心痒痒,恨不能叫云雁回把整本戏吐出来。

既然有这样好的题材这样好的戏,为何还叫他研究鱼精书生谈情说爱?

再说云雁回,他被孔寄还有其他人诟病的就是他的大白嗓子,唱歌没有戏韵。

然而云雁回只能说,你唱现代流行歌曲带上什么大曲、鼓子词的腔调,那能听吗?

此时,云雁回吓得往后坐了一点,“嗳,你不要激动啊,我没有写,我就随便哼的。”

整本《黄鹤楼》,他倒是想提供给孔寄,那也要他还记得啊。

孔寄一时失望,一时又怀疑地看着云雁回,眼神闪烁不定,想起来张山人言语之中还透露过,好多俗讲本子,故事就是云雁回托名他人自己写的。

云雁回唱的一般,普通人水准,然而孔寄自己唱的也一般啊,属于幕后创作人员。所以云雁回的唱功,丝毫不能让孔寄怀疑本子和唱腔根本不是他研究出来的。

再加上,当初他第一次和云雁回见面时,云雁回立刻就有了一番成熟构思,说不定,私下里早就在写戏本、研究唱腔了呢?

雁哥儿是个热心人,去帮助有相同追求的孔寄,真像他做得出的事。

至于对自己的戏半点声色不露,难道是还不确定孔寄有没有那个本事,所以没有提供给他?或者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留一手?

便是师徒之间,还会留一手绝活呢,何况他们并非师徒父子的关系。这与他的帮助,并不矛盾。

唉,平日里竟然还装出一副宫商不分的样子,也是很能演。

孔寄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慢慢把云雁回放开了,脸上挤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雁哥儿,你,你早上想吃什么?我叫人,不,我自己去给你买吧。”

云雁回:“……”

孔寄,孔三传,孔先生,居然这么没有骨气?

云雁回故事唱了几句京剧想逗他们,毕竟云某这辈子装逼还没失败过……

就是不知道孔寄刚才产生了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瞬间就变狗腿了,艺术家风范到底哪去了?

云雁回:“我……吃水饭好了,小初你吃什么?”

赵允初心目中的云雁回本来就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比孔寄的震惊要消散得快多了,这会儿乖巧地点点头,“我和雁哥儿一样。”

“好的,我马上就去给你们买。”孔寄笑呵呵地说,“对了,云先生,你看,我们受你资助良多,本已是不可分割了。我想,是不是找个机会把名分定一下?”

赵允初:??

云雁回慢了一拍才道:“……名分?”

孔寄:“是啊,呵呵,请张山人来做个见证,我可以拜您为师啊……”

云雁回:“……”

云雁回黑线了,总算猜到了孔寄在想什么,挥挥手,一派高(zhuang)人(bi)风范:“研究你的汴戏去,至于这玩意儿,待你机缘到了再说吧。”

第179章 最佳扑救

云雁回从孔寄处离开, 便去考察蹴鞠球队,赵允初果然跟着他一起。

这支球队也是私人性质的,主人家曹玘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也是名门之后,其父曹彬是开国名将, 宋人对其十分推崇。但是要云雁回来看, 却是这位曹虞部的女儿更为出名。

曹玘生了两儿一女, 女儿便是仁宗的第二任皇后曹皇后。曹皇后又有个外甥女高氏,后来嫁给了英宗,称为高皇后。

现在宫里在准备选些良家子入后宫,曹氏基本上确定会入宫了。

只是很可惜, 在历史上她并未和仁宗生下孩子,一个将高氏接到宫中养,一个将赵宗实接到宫中养,倒是叫日后的皇帝皇后有了个青梅竹马的环境。

不过这些, 现在都是尚未发生的事情, 云雁回只是在内心八卦一下罢了。

云雁回和赵允初一起到了曹家, 曹玘亲出来迎接。

赵允初见了曹玘,还挺尊敬,执了子侄礼,曹玘也很客气地说,大家都是一家人。

云雁回震惊,哇擦,只听说曹氏会入宫,但是没听说一进去就做皇后啊,就算内定,你们会不会太明目张胆了!就拉起亲戚来啦!

赵允初看云雁回一脸懵逼,心知他因为没有在外祖家长大,所以对汴京显贵宗室中的各种姻亲关系不太了解,于是稍微解释了一下,“曹虞部的兄长娶了秦王之女兴平郡主。”

因为之前赵允初提起过秦王,云雁回心里一算,果然,这曹玘和赵元俨是一个辈分的,也算是远亲了。等曹氏嫁给仁宗,那就又多了一层亲。

曹玘是武将世家出身,对蹴鞠十分爱好,而且人也豪爽,以前虽然没有和云雁回接触过,但是早就听过云雁回的名字了,更知道他这次负责考察,于是亲热地和云雁回打招呼,“云小郎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你与小王爷是好友,如不嫌弃,也可叫我一声阿叔。”

云雁回自然不会拒绝,大家开开心心地进府去。

曹玘将蹴鞠队的人都喊了出来,加上替补的一共有十六个人,一个个都膀大腰圆,十分健壮。大冬天的,竟然都只穿着单衣,饱满地肌肉把衣服撑得鼓起来,云雁回光用看的都觉得冷了。

“身体真好!”云雁回感叹了一声。

“这蹴鞠技艺才更好呢!”曹玘自卖自夸着,“我叫他们分两队,踢一场给二位看看。”

如今京中贵族圈在小范围流传着,选出来的种子队,会被特别着重宣传,即使拿不了第一名,也会出名,到时就能接广告了。这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非但代表面上有光,更是一笔进项啊。

所以,不止是曹玘,几乎每个云雁回去考察的蹴鞠队,都特别热情,只是热情程度有差别罢了。

云雁回和赵允初自然是坐下来观看,曹玘叫人上了茶,云雁回一看,这不是最新上市的伴花茶款式么,万紫千红,是组合了好几种花。

曹玘:“第一批万紫千红,好不容易买到的,二位尝尝!”

虽然曹玘不知道这东西就和云雁回有关,但是足见得心意了,自然叫人受用,云雁回忙说客气,用着热茶,看曹家的蹴鞠队踢球。

曹玘还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解说,他对这支蹴鞠队,可是倾注了很多心血,自己不时还会上场一起踢两脚呢,平日里和其他同僚家的蹴鞠队比起赛来,从来胜多负少。